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59


“那太好了,自此以后,蒲城就是大伯您的女儿了!”蒲城闻言也是喜形于色道,不过说到这里时,她却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于是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听说大伯您接下来要去北平府,能不能把我也带上,到时有蒲城亲自侍奉在左右,也能让我尽一些孝心?”
“啊?这个……”朱标万万没想到蒲城竟然提出要陪自己去北平府,这让他也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旁边的李节闻言也无语的摇了摇头,这丫头费了这么大的心思,现在总算是露出了狐狸尾巴,原来竟然是想跟着他们去北平府。
“怎么,大伯您不愿意吗?”蒲城看到朱标犹豫的表情,再次露出泫然欲泣的表情。
“这倒不是,只是北平路途遥远,你一个弱女子,我怕你吃不了路上的辛苦!”朱标急忙解释道,刚才他还说着要认蒲城这个女儿,可是转眼间就要拒绝这个女儿的第一个要求,这让他也实在难以开口。
“我不怕辛苦!”蒲城立刻道,说到这里她似乎又有些悲伤,低下头再次道,“其实我想陪大伯去北平府,除了可以尽一些孝心外,也有自己的一些私心。”
蒲城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当初堂姐和我说过,我们女子不比男子,从出生时就注定了难以接触外界,相比之下,我甚至比堂姐还幸运一些,至少我曾经来往于京城与西安,而堂姐从小到大,却只能生活在金陵的紫禁城中,若是这次我有机会陪大伯去北平府,也是一段难得的阅历,日后也可以讲给堂姐听!”
李节听到这里也是一翻白眼,不得不说这丫头真是心思慎密、步步为营,先是引诱着朱标认她做女儿,现在又把朱玉宁搬出来,帮着她一起卖可怜,这要是朱标再不答应,那可就妄为人父了!
果然,朱标也终于顶不住了,当即点头答应道:“好吧,既然你想去,那就跟着我们一起去吧,不过你母亲的病情真的没事了吗?”
“母亲的身体已经大好了,不需要我再亲自照顾了,而且母亲若是知道我能侍奉在大伯身边尽孝,定然也会十分欣喜!”蒲城郡主立刻欢喜的道。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朱标再也没有拒绝的理由,蒲城郡主也更加兴奋,一边介绍自己带来的点心,一边又亲手给三人泡茶,甚至当看到朱标与朱有炖在下棋时,也帮着朱标出谋划策,还真别说,她的棋艺可比李节和朱标强多了,竟然把朱有炖杀的落花流水,最后气的朱有炖说他们三个大人合伙欺负小孩子。
在开封休整了三天后,朱标再次率领着队伍离开,朱有炖也亲自为他们送行,蒲城郡主也如愿的随同队伍离开,不过她母亲则留在开封休养,等他们从北平府回来后再一起回京城。
也就在朱标从开封启程的同时,高丽和宁府城门前,朱棣志得意满的骑在马上,面前的城墙早就在多日的攻打下残破不堪,甚至有一段城墙已经倒塌,之前朱棣曾经指挥着大军从这段城墙杀进城中,可惜最后还是被赶了出来,不过城墙的倒塌也意味着这座城池必破,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不过朱棣已经不用再等了,因为城中的李成桂父子等人在权衡再三后,终于决定放弃抵抗,因为经过多日的围困,城中的高丽将士早就已经士气全无,城中的物资粮草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更糟糕的是,那些临时征召起来的女真人,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更加难以控制,城中已经发生多起女真人叛乱伤人的事,这让李成桂父子也只能派出自己的亲耳日夜巡城,以防军中生变。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性格坚韧的李成桂与李芳远父子,也都已经放弃希望了,所以他们在经过商议后,也决定出城投降,朱棣今日就是来受降的。
约定的时间一到,果然城门被打开,然后李成桂与李芳远父子二人率众而出,手中托着降书与印信来到朱棣面前,其中李成桂率先跪下行礼道:“罪臣李成桂乞降!”
“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父子既然投降,本王也可以留你们一条性命,希望日后你们好自为之,认清楚自己的身份!”朱棣冷笑一声道,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李成桂父子,朱棣心中也生出一股强大的征服感,自今天起,整个高丽都将臣服于他的脚下。
“是时候准备回一趟北平了!”朱棣低声自语道,虽然高丽打下来后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不过让姚广孝他们留在这里就行了,相比高丽,他更期待与大哥朱标的见面。
第两百一十七章
李节的怀疑
从开封到北京,后世坐飞机的话,不过两个小时的行程,如果换成慢一点的高铁,也不过四个小时左右,自己开车可能要花十几个小时,哪怕是坐最慢的大巴车,顶多也就一天的路程。
可是现在李节他们的队伍已经走了十天了,现在却才走了一半的路程,主要是之前在过黄河时,就足足花费了三天时间,因为黄河上只有一座浮桥可以通行,这座浮桥的载重有限,朱标他们的队伍车马又多,只能排着长队一点点过桥,有些太重的车马上不了浮桥,只能用船一辆辆运过去。
其实这已经算是好的了,黄河上的这种浮桥只有春夏秋三季才能通行,而到了秋冬交际之时,浮桥就要拆除,等到河水彻底冻上后,两岸的人们才能踩着冰面通行,而到了春天冰面融化时,黄河就会再一次隔绝交通,等到冰块化完后才能把浮桥搭建上,所以每年黄河都有两段时间是完全无法通行的。
过了黄河之后,就算是出了河南,这点与后世的河南不同,后世的河南还有一片豫北地区,大都位于黄河北边,比如新乡、濮阳等市,而在大明这个时期,这些地区却不属于河南,事实上就算是后世,这些地区的风俗习惯,甚至口音都与河北更加相似。
不过虽然出了河南,但前面依然是一片平原,而且与河南的平原连成一片,哪怕是有黄河这样的天险阻隔,也无法阻挡两岸百姓的交流,所以黄河北岸的情况与河南十分相似,甚至也能见到从山西那边迁移百来的新移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节他们已经到了黄河北岸,但这里却不属于河北,因为在大明这个时期,官方设立的十五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并没有河北,河北更多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不属于官方划分的区域。
后世的河北省,现在大部分都划入到北平行省,后来老朱废除行省的称呼,所以这里应该叫做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等到朱棣登基后迁都,又把这里改名为北直隶,与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并称,再加上十三个布政使司,也就是大明所谓的两京十三司。
越往北走,李节发现人口越多,路过的村落与县城越加繁华,甚至有些地方比河南还要热闹,按说河南那边的气候更加温暖一些,恢复的也更快,相比之下,河北这边应该要差一些才是,可看到的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朱标对这种情况也十分意外,当即派人仔细的考查后,又结合当地官府的禀报,这才慢慢的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相比河南,河北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北平府,北平府城也就是原来的元大都,做为元朝的都城,当年蒙古人也对这座城市下了血本,后来战败的时候,元惠宗也只顾着逃跑,导致徐达的大军杀到大都时,整个大都竟然无人防守,所以大都几乎没怎么受到破坏。
元大都最兴盛的时候,城中的人口近百万,甚至史书有明确的记载,光是从外面迁移过来的百姓,就足有四五十万人。
元末时的大都人口虽然减少了许多,但依然有数十万人,只是后来徐达打下这里后,感觉城中的人口太多,粮食根本供应不上,于是就命城中百姓出城耕种。
后来大明几次攻打蒙元余孽,也抢夺回不少被蒙元掠去的人口,其中很多也被安置在北平府境内,比如在洪武四年的时候,徐达就将三万两千户沙漠遗民迁移到北平府,这些人口外溢之下,使得周围的河间府、真定府等地也增加了不少人口。
这种情况也很快被证实,因为李节他们越是靠近北平府,就发现周围的人烟越是稠密,当然这也与北平府是大明在北方的军事重镇有关,光是粮食运输,就需要动用不少的人力物力,而运河重新疏通后,导致运河一线也再次兴盛,不少人都靠着运河混饭吃。
这天傍晚,李节他们的队伍来到真定府与北平府的交界处,再往前就是北平府了,本来他们的队伍完全可以赶到前面的县城再休息,不过却因为朱标派出去查探情况的人太多,导致这些人回来晚了,所以就没有再往前走,而是在野外扎营休息。
朱标之所以对真定这么感兴趣,主要是真定府属于北平府与山西之间的交通要道,整个真定府下辖五州十一县,控制的区域比之前经过的河间府还要大,而且朝廷也在这里驻扎了重兵,主要就是为了拱卫北平府的安全。
天色已经晚了,李节和朱标在帐篷里正在整理着今天收集来的情报,这些情报来源很杂,有些是派出去查探的人亲眼所见,然后记录下来送给朱标,有些则是向当地的官府索要的官方资料,更有一些则是从当地的锦衣卫那里调集来的情报。
因为情报的来源太杂,甚至有些情报根本就是互相矛盾,所以就需要有人将这些情报整理出来,从中找出真正有用的情报。
“真是让人头疼,谁能想到光是一府之地,就有这么多情报需要整理!”朱标揉捏着自己的额头,脸上也带着几分疲惫的道,其实这些情报已经被他带来的属官筛选了一遍,现在他面前都是有一定价值的情报。
“越是地方,事务越是繁杂,不过这些情报也十分有用,至少让我们知道,真定府的情况比南边的河间府还要强一些,想来北平府应该会更好!”李节这时也有些疲惫的道,赶了一天的路还要整理这些情报,也是一件极其劳累的事。
“大伯吃饭了,这些事情就先放一放吧!”正在这时,只见蒲城郡主端着一个托盘走进来笑道,说着来到朱标和李节的面前,然后把托盘上的饭菜放到桌子上。
这段时间一直是蒲城郡主亲自照顾朱标的饮食起居,可以说比亲女儿还要上心,这也让朱标对她更加喜爱,言谈之间也早就把她当成亲生女儿来看待了。
“蒲城你怎么又亲自下厨了,走了一天你也累了,把这些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就行了!”朱标看到蒲城郡主端来的饭菜也立刻道。
“没事,我坐了一天的车子只是觉得闷,刚好做菜还能活动一下,而且相比别人,我更清楚大伯您的口味!”蒲城郡主说着十分麻利的将饭菜端到桌子上,并且给他和李节两人摆好了碗筷。
“郡主吃了吗?”李节也客气的问了一句,这一路他与蒲城郡主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主要是两人都不想让外人看出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所以也只有朱标在场时,李节与她才会客气的聊上几句。
“我已经吃过了,姐夫你和大伯快吃吧,等下就凉了!”蒲城郡主最后再次叮嘱道。
朱标和李节也的确都饿了,于是也没有再客气,当即拿起碗筷将饭菜一扫而光,不得不说蒲城郡主的厨艺真的很好,这一路上朱标几乎天天吃她做的饭菜,竟然还胖了一点,这让李节都有点担心朱标的减肥成果会反弹了。
李节两人吃饭,蒲城郡主并没有离开,而是帮着他们整理了一下桌子上凌乱的文书,朱标也没有阻止,毕竟这些情报许多都是公开的,也不是什么机密。
不过很快朱标和李节就发现,蒲城郡主并不只是把文书放整齐,而是按照之前他们整理的类别分开,这让朱标也十分惊讶的问道:“蒲城你能看懂这些?”
“当然能看懂,无非就是按照人口、税收、粮食等类别分开,我以前帮着父王打理秦王府时,也曾经处理过不少类似的事。”蒲城郡主微微一笑解释道。
“那可太好了,等下你也来帮我们,这几天我和李节可累的不轻!”朱标闻言也大喜过望的道,虽然他带了不少的官员,但这些情报他却不放心交给别人,之前他只信任李节,现在多一个侄女帮忙也不错。
“好啊,只要大伯不骂我干政就好!”蒲城郡主闻言也抿嘴一笑道,老朱对女子和太监十分警惕,早就立下规矩,严禁女子和太监干政。
“哈哈~,这算什么政务,只不过整理一些地方上的情况,日后好上报人父皇而已。”朱标闻言也大笑道,身为太子,这点事情他还是分的清的。
不过旁边的李节却是微一皱眉,虽然他同情蒲城郡主,但对于这个精明的小女子,他心中还是抱着几分警惕,本来对方想方设法跟着他们来北平府已经让他有些想不明白了,现在蒲城郡主竟然又帮着他们整理这些情报,虽然这不算什么政务,但依然开了一个口子,天知道日后她会不会参与更多的事务?
蒲城郡主似乎察觉到了李节怀疑的目光,这时竟然忽然抬头与他对视一眼,随即又对李节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微笑,这下李节也是心中一凛,目光中的怀疑也更深了。
第两百一十八章
心理阴影
北平府城越来越近了,道路两侧的村镇也越来越多,道路上的行人与车马也开始变得拥挤起来,特别是靠近运河的道路上,更是车水马龙往来如织。
也就在朱标他们的队伍来到北平府境内没多久,就接到北平府那边传来的消息,一直在高丽征战的朱棣也特意赶回了北平,准备为朱标接见。
李节得知朱棣竟然已经打败了李成桂,而且还逼得对方父子投降的消息后,也是兴奋了好几天,朱棣在高丽站稳脚根,也意味着给大明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也许他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李节却知道这件事代表的意义。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节也更加迫切的想要见到朱棣,因为从北平传来的消息太过模糊,李节也不知道现在的高丽是什么情况,李成桂父子投降后,朱棣又是怎么安置他们的,这些都需要见到朱棣后详谈。
不过相比李节的迫切,朱标这几天却似乎有点心不在焉,而且越是靠近北平府,这种情况就越是严重,甚至有时和李节聊天时也会走神,有时还会露出几分忐忑不安的表情。
李节本来还担心朱标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为此还特意找了个借口,让御医为朱标诊治,结果御医并没有发现朱标有任何生病的迹象,反而说朱标的身体很健康。
既然朱标的身体没有问题,那唯一的可能就是朱标有心事,不过李节几次询问,朱标却都故意岔开了话题,这让李节也更加奇怪。
这天傍晚,李节与蒲城郡主像往常一样,帮着朱标整理了最近巡视的情报,然后这才告辞离开,不过刚出了朱标的住处,蒲城郡主却忽然停下脚步看向李节道:“是不是觉得大伯最近几天有心事?”
“你也看出来了?”李节闻言先是惊讶,随即又是一喜的问道,蒲城郡主是个女子,心思比较细腻,也许能猜到朱标的心事。
果然,只见蒲城郡主得意的一笑道:“我当然看出来了,而且我还知道大伯为什么事情烦恼!”
“什么事情,你快告诉我!”李节闻言也再次惊喜的道。
“告诉你可以,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蒲城郡主再次一笑道。
“我都已经帮你那么多了,你还要和我讲条件?”李节无语。
“不一样,我欠你的人情可能永远都还不清了,不过这次我只是提一个很小的要求。”蒲城郡主再次笑道。
“好吧,你提吧!”李节只得无奈的道。
“大伯不是说你做的蛋糕最好吃吗,我要学这个蛋糕的做法!”蒲城郡主开口道。
“原来是这个!”李节闻言也是心中一松,当即点头道,“没问题,我明天就可以把蛋糕的做法教给你!”
“一言为定!”蒲城郡主说到这里竟然伸出手来,看样子是想和李节击掌为誓。
李节也没有多想,当即伸手与对方三次击掌,算是完成了这个承诺。
随后也不用李节再问,蒲城郡主就主动开口道:“其实大伯的心思并不难猜,之前他与我父王的感情十分深厚,可是多年未见之下,却发现父王像是完全变了个人,确切说父王再也不是他心中的那个弟弟了,现在马上就要见到四叔了,所以大伯肯定也有同样的担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