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59


“那可太好了,看来咱们还真得早点回去准备一下,另外节儿你在婚后也一定要对公主好一些,千万不可怠慢了人家,像她这样的有情有义的女子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李夫人闻言先是一喜,然后再次对李节叮嘱道。
“我知道,母亲您放心吧!”李节无奈的点头道,只要谈到朱玉宁,母亲肯定会这么叮嘱他,甚至连写信都不忘他嘱托他几句。
“对了,我既然回来了,是不是要去祖坟那边祭拜一下?”李节这时又看向李祝问道。
没想到李祝听到李节的话后,脸上却有一种尴尬的神色一闪而过,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道:“祭拜肯定是要祭拜的,不过也不用这么着急,你才刚回来,不如先休息两天再去也不迟!”
第一百九十八章
横死者不入祖坟
家里肯定有事!李节躺在老宅中的卧室中,脑子里也在想着今天吃饭时父母的表现,虽然李祝夫妇极力想要掩饰,但以李节的聪明,自然一眼就看出两人眼中的不自然,特别是他提到去祖坟上祭拜时,父亲的表现也更加明显。
不过李祝夫妇不愿意多说,李节也就没有追问,不管是什么问题,反正自己都已经回家了,到时肯定会让自己知道。
这一夜李节睡的很熟,虽然他第一次来这里,但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特别是对于在外漂泊了多日的李节来说,这种安心的感觉相当不错,等到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外面已经日上三竿,笛儿更是趴在他的床头等着他醒来。
“笛儿你怎么醒这么早?”李节看到眨着一双大眼睛的笛儿也不由得笑道,这丫头在家里可是个小懒虫,有时睡懒觉能睡到中午。
“我想哥哥了!”笛儿露出两排小白牙笑道。
听到妹妹如此暖心的话,李节也不禁伸出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笛儿也是嘻嘻一笑,以前她最喜欢和李节在一起,甚至晚上都缠着他给自己讲故事才肯睡,可是自从来到这里后,她都好长时间没见到哥哥了。
李节也从床上坐起来,穿好衣服一边洗漱一边陪笛儿聊天,小丫头虽然小,但话却不少,而且许多心里话她只肯和李节说,现在憋了这么久,自然是一古恼的全都讲了出来,当然都是一些小孩子的事,比如她想养只小狗,但赵姨娘不同意,为此她很生气之类的。
李节却是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插嘴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这也引得笛儿越说越起劲。其实对于李节来说,常年在外与人勾心斗角,连说话都要考虑再三,那种生活远不是他想要的,现在与笛儿这样无拘无束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反而是一种难得的放松。
洗漱过后,李节去吃了早饭,这时李祝夫妇和赵姨娘找到他,说是要带他在定远县转一转,李节也想到一家人好长时间没有一起外出了,于是也欣然点头,李祝让人准备了马车,全家一起出动,花了一天把整个定远县转了一圈,李夫人和赵姨娘也给李节买了不少的东西。
直到傍晚时分,李节才和家人回到家中,不过没想到家里竟然有客人来拜访,是定远县的县令得知李节回来的消息后,也亲自登门拜访。
李节和父亲李祝一起来到客厅见了一下这位县令,定远县令是个身材矮胖的中年人,姓黄,见到李节也立刻上前行礼,言谈时也极力的巴结,毕竟他已经打听清楚了,李节不但是太子伴读,更是太子的女婿,最近又被封为靖海伯,这三个名头随便一个都能压死他,所以他当然要小心伺候,生怕得罪了李节。
李节对这个黄县令并没有什么好感,感觉对方太过油滑,不过考虑到父母住在这里,老家也在这里,所以还是打起精神应付了对方几句,最后又十分客气的将对方送出门外。
“节儿,这位黄县令虽然为人油滑,但官声还是不错的,定远县在他的治理下也算是井井有条,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好!”李祝却在黄县令走后为他说起好话来。
李节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又向李祝一笑道:“父亲,太子在凤阳可能只会呆上三五天,所以我这次回来也呆不了几天,您什么时候打算带我去祭拜?”
听到李节又提到祭拜的事,李祝也露出为难的神色,但很快还是点了点头道:“那就明天吧,上午我让人准备一下祭拜的东西,下午咱们就去祖坟那边!”
“好!”李节闻言也立刻点头,他看出父亲不想带自己去祖坟那边,显然应该就是那边出了问题,所以他想在走之前把问题搞清楚,顺便也把问题解决了。
第二天李祝准备了不少祭拜用的东西,然后与李节一同乘车离家,走的时候,李夫人还悄悄的把李祝拉到一边叮嘱了几句,李节也都看在眼里,不过他也没有多问。
马车出了定远县城,然后往县城的西北方向驶去,李家的宗祠与祖坟都在西北一个名叫五峰山的地方,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霸王别姬,据说就发生在这里。
五峰山下有片村落,名字就叫五峰庄,庄子里的人全都姓李,也都是一个祖宗,而李善长本来就是李氏长房出身。庄子后面的山腰上一片墓园,那里也就是李家的祖坟,所有五峰山李氏出身的族人,去世后大都会运送到这里安葬。
李节本以为李祝会带自己进五峰庄,先见一见族中的老人之类的,甚至可能还要去庄子里的祠堂拜一拜,但没想到李祝直接带他来到山上的墓园。
这座墓园的规模相当大,整个山腰几乎都被墓园的围墙围了起来,而且墓园里面也有一些建筑,估计是家庙或是守墓人的住处,而且整个建筑都很新,这点李节知道,当初李善长让人修老宅时,顺便也把祖坟和祠堂之类的也全都修了。
迈步来到山腰,李节正准备进墓园,却没想到李祝这时却面带尴尬的拉着他走到墓园的西侧,根本没有进墓园的大门,这让李节也是一愣,而当他们顺着墓园的外墙走了好一会儿,这才来到一片墓地,只见这片墓地应该是新修的,而中间的主墓上赫然立着李善长的墓碑。
“父亲,为何祖父他们没有葬在墓园之中?”李节看到这里立刻问道,脸色也一下子阴沉下来,他似乎明白李祝为什么不愿意让他们来祭拜了。
“这个……按照族中的规矩,横死之人是不能入祖坟的。”只见李祝神情复杂的道,即有悲痛又有几分难堪,特别是在自己儿子面前,更让李祝有些无地自容。
看着父亲脸上的表情,李节也是心中一酸,他能体会父亲的无奈,不过他依然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没有立刻爆发出来,然后让人拿来祭品,给这些亲人一一祭拜。
不过等到祭拜完毕后,李节却霍然起身,迈步就往山下的五峰庄走去,这让李祝也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拉住他道:“节儿,这是族里的规矩,你万不可胡闹!”
“父亲放心吧,我自有分寸!”李节却是向李祝微微一笑,只不过笑容却有些发冷。
李节可以不在乎李善长这些人,哪怕李善长死后不入祖坟他也无所谓,但他却心疼父亲为这件事而愧疚,甚至他都可以想像到,以父亲的性格,当初要接受这件事需要承担多大的痛苦,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原谅的。
李节说完挣脱了李祝,然后翻身上马,带着一百禁卫飞奔下山,后面的李祝想追也追不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节策马冲进五峰庄中。
五峰庄很大,庄子里都是李氏族人,靠着族中的田地,这些人根本不需要亲自下田,周围有许多村庄都是李家的佃户,另外庄子里修了族学,可以让族中子弟免费读书,只要你有本事,族中可以供你一路进京赶考。
不过李节的到来却给这个平静的山庄掀起一股巨大的波澜,当他率人冲进庄子时,已经引起了不少的慌乱,甚至有人以为是消失多年的土匪又来了,这让整个庄子也是鸡飞狗跳乱成一团,家家户户都想找地方躲起来。
李节本来就是故意找茬的,只见他率人冲进庄子后,直接就冲到庄子正中的祠堂前,这座祠堂也是庄子中最显眼的建筑,高大雄伟十分壮观,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庙宇一般。
祠堂的大门开着,李节根本就没下马,直接提马冲进了祠堂,祠堂中有专门的人看守,看到竟然有人策马冲了进来,当即也吓了一跳,随即看清李节等人杀气腾腾的模样,特别是那些禁军一个个都是携刀带枪,更吓的祠堂中的人不敢出声。
“给我砸!”李节手持马鞭一指祠堂的正厅命令道,身后的禁卫闻言也立刻跳下马,然后如狼似虎一般冲进祠堂就是一顿打砸,供桌被掀翻,牌位被打掉,香烛也是撒了一地。
李节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心中的怒火却依然在熊熊燃烧,当年李善长在位时,李氏族人靠着李善长的荫庇,不知占了多少便宜,别的不说,光是族田就有大半是李善长捐出来的,另外还有眼前的祠堂,以及山上的墓园,也全都是李善长出资修建的。
可以说没有李善长,李氏家族根本什么都不是,可李善长做了这么多,死后却被族人拒绝进入祖坟,哪怕李节不喜欢李善长,也替他感到不值。
当然最让李节恼火的是,父亲李祝在这件事上所受的委屈,以李祝的性子,肯定不愿意和族人闹翻,甚至李节都可以想像到,当初李祝为了让亲人安葬在祖坟中,肯定是向族人苦苦哀求,然而无论他说了多少好话,李善长一家依然只能葬在祖坟外,一想到这里,李节都恨不得直接把整个祠堂都给烧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谓宗族
“住手!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如此大胆!”就在李节让人打砸祠堂之时,忽然只见外面涌来不少人,为首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身后则是一群手拿各种棍棒的李氏族人,这时也一个个面带愤怒,毕竟被人砸了自家的祠堂,这简直就是羞辱他们的老祖宗。
“我叫李节,李祝是我父亲,你说我是什么人?”李节冷笑着走上前,扫视了一下这帮李氏族人反问道。
“混帐!你既然是李祝的儿子,为何要打砸宗祠,难道你就不怕被祖宗怪罪吗?”老者听到李节的身份也气的全身直哆嗦,如果是外人寻仇也就罢了,可李节竟然也是李氏族人,这让老者也气的不轻,还从来没有族人敢在宗祠前如此放肆。
“大胆,本官乃是陛下亲封的靖海伯、太子伴读兼武学少学,你算什么东西,竟然对本官无礼!”李节却根本不鸟对方,直接把自己的官职报出来,因为他知道对这种人根本不用讲理,直接以势压人才是正解!
果然,李节一连串的身份也把对方给砸懵了,特别是“靖海伯”这三个字,虽然大明废除了子爵和男爵,使得伯爵成为最低的爵位,但那也是常人不敢想像的,甚至不少人拼死拼活一辈子,也换不来一个伯爵,哪怕是刘伯温这种人,也依然只被封伯,由此可知大明爵位的尊贵。
“还不给本官跪下!”李节上前一步逼视对方斥道。
“跪下!”身后的禁卫这时也猛然抽刀将这帮李氏族人围了起来,民见官必须要行礼,这是老朱定下的规矩,任何人不得违抗!
面对气势汹汹的李节和杀气腾腾的禁卫,李氏族人中也终于有人害怕了,有人扔下棍棒开始下跪,而有了第一个就有了第二个,最后连那个为首的老者也跪了下来,毕竟谁也不敢真的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看着跪了一地的李氏族人,李节也是冷笑一声,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就是人的本性,对于宗族这东西,他简直太了解了。
表面上看,宗族以血缘关系联系到一起的利益集团,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其实宗族内部的倾轧却超出外人的想像,为什么古代人都喜欢生儿子,因为古代就是个宗族社会,而在宗族内部,儿子就是武力的保障,只要你儿子够多,拳头够大,那你在宗族中就有超过别人的影响力。
别说古代了,哪怕是后世李节生活的时代,农村的宗族势力依然十分庞大,村子里的几个村官,几乎全都由村子中的大族把持,为什么许多村子都是单一的姓氏,因为别的姓氏在村子里根本就活不下去,哪怕同一姓氏,你若是没有儿子,或是儿子没出息,到时也会被人欺负死。
“说,你叫什么名字!”李节迈步走到那个跪在前面的老者面前,居高临下的问道。
“我……”老者一脸的憋屈,但却不敢不答,“老朽李存仁,拜见靖海伯!”
“竟然还是存字辈的!”李节闻言再次冷笑道,李善长就是存字辈的,比如李善长的弟弟就叫李存义,而李善长也有一个族名,后来才改名为李善长,这个老头显然是和李善长同辈,李节估计得管对方叫爷爷。
“靖海伯,你即是我们李氏出身,却又为何打砸宗祠,哪怕是闹到衙门,恐怕也是你理亏吧?”这时李存仁忽然挺直腰杆向李节质问道。
“宗祠?这宗祠是你建的吗?”李节却是冷笑一声反问道。
“这……这是李氏宗祠,当然是我们李氏族人所建?”李存仁闻言老脸一红,但还是强自辩道。
“别给脸不要脸,这宗祠是我祖父出钱出人修建的,不单单是这宗祠,另外还有山上的墓园,以及庄子里的一些房子,当初我们既然能建,现在自然也能拆了!”
李节说到这里也是越说越气,当即再次命令道:“来人,准备火把,我要把这里一把火给烧了!”
听到李节要烧宗祠,李存仁也吓的脸色大变,当即大声制止道:“住手,靖海伯你就算是有爵位在身,但也要讲道理啊!”
“我烧自家的房子,关你屁事!”李节却是十分蛮横的道,“另外我还告诉你,不但是这宗祠,还有山上的墓园,只要是当初我祖父建的东西,老子全都要烧,而且还有当初我祖父捐出的田产,你们也全都要给我吐出来,谁也别想占我家的便宜!”
李节说完再次催促手下人去找火把,甚至命人把柴火堆到宗祠的房子下,他父亲李祝是个老好人,那只能让他这个做儿子的来当恶人了!
看到李节真正要烧宗祠,而且还要收回族中的田产,这让不少族人都脸色大变,有几个更是上前和李存仁小声商议,最终李存仁终于服软,老脸上也努力挤出一副讨好的笑容道:“靖海伯息怒,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咱们都是一家人,万事好商量!”
“现在想起来是一家人了,早干什么去了,给我烧!”李节却是丝毫不顾情面,因为这老头表面服软,但其实还是在装糊涂,明明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却还让他提要求,根本就是想借此谈条件,李节才不会惯着这种人。
这下把李存仁也吓坏了,当即一把抱住李节的腿哀求道:“万万不可啊,小老儿知错了,靖海伯您息怒,我这就让人把族兄他们的墓迁到墓园中!”
“呵呵,总算是不装糊涂了!”李节听到这里也一挥手,让正准备点火的禁卫停了下来,他早就说了,李存仁这帮人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非要让自己把他们狠狠的踩到地上才能认清楚情况。
就在这时,后面的李祝也终于慌慌张张的赶了过来,当看到宗祠中的情况也吓了一跳,特别是看到李存仁竟然抱着李节的大腿一脸哀求的模样,更让他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七叔您这是……”李祝走过来一脸不解的问道,要知道李存仁是存字辈仅剩的一个老人,特别是在父亲死后,他在族中更是说一不二,当初他想把家人葬在墓园中,就属李存仁的态度最强硬,在他的强烈反对下,李祝也只能将家人葬在墓园外面。
李存仁这时也一脸的尴尬,之前他敢在李祝面前表现的那么强硬,就是知道长房已经败落了,李祝也是个软性子,可以任他揉捏,可没想到李祝竟然有这么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儿子,而且还被封为靖海伯,这让他也不得不服软。
李节这时却是嘻嘻一笑,伸手将李存仁拉起来,这才向李祝道:“父亲不要误会,我刚才已经和七叔爷商量好了,他同意将祖父他们的墓迁到墓园中,只要您点头,随时都可以动工!”
“没错,就是迁墓,当初是我糊涂了,族兄他们的墓一定要迁到墓园中!”李存仁这时也陪笑着应和道,他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脾气,面对李节,打又打不过,讲理也理亏,无奈之下也只能低头。
“迁墓?这……”李祝闻言也更加懵了,怎么这才一会儿不见,李节就让李存仁他们改变了主意?要知道当初他们可是强烈反对,哪怕他提出可以再捐一些田地对方都不愿意。
“父亲,您觉得什么时候迁墓更合适?”李节懒的和李祝解释,当即再次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