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330

  一句话让老十四完全明白要点所在。康熙不是不知道燧发枪比火绳枪好,正因为太了解了,所以康熙才不允许普及燧发枪。
  然而当下已经无所谓了,燧发枪也未必是霍崇火器的对手,给所有终于大清的部队装备尽可能先进的火器才是要紧。
第三百章
解决问题(五)
  “陈兄,高庞乃是你的学生。又在霍崇手下身居高位,陈兄把小姐嫁给他正是门当户对,亲上加亲……”
  陈铭泰听着对面这家伙的劝说,心里面大大不高兴。某种意义上,对面的这几个家伙也算是高庞诸多老师。毕竟么,都是一个书院的,这份香火自然不能当不存在。
  然而这几个家伙的居心着实可恶。他们就算是没有适合出嫁的女儿,也不能把主意打到陈铭泰头上吧。
  不过陈铭泰也没有立刻反对,过去一段日子,陈铭泰知道女儿对师兄高庞产生了兴趣。是个人就有缺点,高庞怎么可能没有。单纯从个人角度来看,陈铭泰并不觉得高庞是坏人。
  在这个纷乱的当下,陈铭泰并不想让女儿随便嫁了。可不让这孩子出嫁,年龄上也不行。一个快二十岁的姑娘在家留着,只会越来越不好出嫁。
  纠结中,陈铭泰下令送客。即便是把女儿嫁给高庞,也得是陈铭泰自己做决定,而不能是被其他人给忽悠!
  刚送走了几人,仆人跑进来说道:“卢先生来了。”
  把好友请进来,却见卢先生背后又跟着刚走的几个。卢枫见到陈铭泰就说道:“我才知道消息,霍崇把黄河铜瓦厢炸开,黄河北归了!”
  陈铭泰花了十几秒才明白怎么回事,只觉得两腿一软,竟然一屁股跌坐回椅子里。其他文人也没有了说媒的心思,一脸困惑恐慌的看着陈铭泰与卢枫,令黄河北归这件事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霍崇说干就干。文人们已经无法想象干出这事的霍崇竟然是人类。
  憋出“我知道了”四个字,陈铭泰送走众人,让仆人扶着自己前往书房。尽管极力控制,陈铭泰的手依旧微微颤抖。只要想到黄河北归,陈铭泰的心脏就不受控制的剧烈跳动。
  用这样的手写好信,陈铭泰命人前去送给高庞。
  出乎陈铭泰意料之外,半个月多后,高庞竟然来了。而且是以华夏朝廷江浙总督的身份前来。
  自己的徒弟先考上了满清状元,又当上了华夏朝的江浙总督。陈铭泰看着面前行礼的高庞,简直想好好嘲讽几句“怎么以前就没看出你能出将入相呢”。
  最后陈铭泰只是叹道:“这总督的差事不好做。”
  高庞苦笑道:“老师,我只是先来安抚一下局面。所谓千金马骨,连我都能当总督,想来江浙士绅心情会稍微好些。”
  “你们都把黄河挖开,士绅怎敢安心。”陈铭泰摇头感叹。
  “挖开黄河,满清再不可能从山东或者河南冲下来,士绅反倒该安心。”
  陈铭泰愣了愣,只觉得徒弟说起话来切中肯綮,真的长进了太多。不过想起霍崇,陈铭泰忍不住就想嘲讽几句,“士绅便是不担心朝廷,至少也要担心霍崇。”
  “只担心华夏朝,也比既要担心朝廷,又要担心华夏朝要好太多。人最怕的是不知道选什么。”
  陈铭泰不想与高庞谈论这些,“你既然来当了总督,准备做什么?”
  “先没收满清官员的土地。”
  陈铭泰压制住不快,“你若是如此做,江南定然要反。”
  “江南现在也没有归顺,何来反叛之说。”
  “你……”陈铭泰指着大门,“给我滚出去!”
  看着徒弟行礼后施施然离开的背影,陈铭泰发现心中的愤怒竟然无法维持,快速消散。对徒弟的欣赏之情就这么汩汩而出,满溢在心。
  如果是以前,高庞定然要整那么没用的孔孟之道,质疑满清的汉人官员士绅为什么要当汉奸。现在高庞身上再无那股子傻缺书生气,处理事情冷酷果断。这才是读书读明白的样子。
  虽然还是不怎么想把宝贝女儿嫁给高庞,陈铭泰至少不再想着把女儿嫁给别人。因为门当户对的那些年轻子弟们马上就要面对一场灭顶之灾。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可以躲过这场灾难,从死亡的暴风雨中活下来。
  在前途未明的当下把女儿嫁出去,只会害了女儿。
  高庞是做好了全面军事斗争的准备,他此次南下带领了一万多人马,由胡悦、王东陆、荆柯守等团长领军。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在于,山东本地人不多。
  以镇江为驻扎中心,江浙总督高庞发布了没收满清朝廷一切财产的公文。
  江苏紧挨着山东,江苏巡抚孔不更给高庞的公文中表示,江苏已经公布了没收所有满清官员土地的命令。在杭州的浙江巡抚龚宇则表示他那边也准备开始动手。希望高庞做好随时出动军队镇压反革命的准备。
  华夏朝廷已经占据了杭州满城,从杭州到镇江非常近,送信不过两日。此时满城外已经大票人求见“杭州老乡”龚宇。
  龚宇父母就是杭州人,只是后来前往安徽做买卖。听闻龚宇老爷荣归故里,满心惶恐的杭州地方士绅当然得前来拉拉家常。
  作为浙江巡抚,龚宇召见了这帮人。士绅目的十分明确,也不藏着掖着,众人先表示坚决支持龚宇没收满清财产的决定。却对没收满清官员土地的命令提出了些质疑,“巡抚大人,官员的土地能否宽容些。”
  “华夏已经光复,满清乃是贼寇。哪里见过允许贼寇留着抢来的东西。若是答应这么做,岂不是说贼人的贼赃来的合理合法么?”龚宇毫不留情。
  前来求情的这帮人也知道这样的事情不现实。见龚宇态度强硬,只能说道:“老爷,若是把地收了,那些人的家人又该如何生活?”
  “朝廷留他们性命已经是仁慈,想活下去的办法多得是。我便给他们指一条明路,前去投奔满清,又能全了他们名节。岂不美哉。”
  士绅们眨巴着眼睛左看右看,心中盘算着局面。龚宇索性把话说得更加直白,“一般来说,新朝初立,当斩杀旧朝官员立威。而满清乃是蛮夷,更要杀从贼的汉奸。不过我不太想大开杀戒。他们交出土地,就可以走人。我绝不拦截,更不会半路追杀。他们带着自己的东西离开,我不会难为他们。”
  士绅们想尽办法阻止,“既不愿意难为他们,何不允许他们归顺?”
  龚宇冷笑道:“我们华夏朝廷进入江浙之前投降,那叫做归顺。现在我们自己打进来,他们再投降。哪里有这等好事。你们回去告诉那些人,赶紧走,我不会为难他们。若是他们以为我没力量收拾他们,想留在本地为满清当内应。可是打错了算盘。”
  开完这场会。龚宇连着三天一直没什么大动作,只是派出人马整顿仓库,联络乡间穷苦。
  第四天晚上,满城外突然聚集起许多人大声聒噪。同时城内也有许多人抹黑上了街,跑到其他地方就开始举起火把四处放起火来。
  然而不等事情闹大。华夏军已经从满城中杀了出来,开道的竟然都是本地人,他们敲着锣,用杭州本地化大声喊着“众人不要出门,上街者格杀勿论”。
  不仅冲到街上的人都这么喊,更是这么做的。那些拿着刀枪与少量火器的贼人遭到正规军无情的诛杀。
  从天黑杀到天亮,街上再无任何正规军之外的活人。然而正规军并没有停手,开始挨家挨户敲门入户,搜捕半夜逃入这里的人马。
  此时杭州百姓才发现,不知道何时的杭州城内已经有了数万人马。华夏军的数量远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第三百零一章
解决问题(六)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杭州城各处,都响起这样的歌曲。唱歌的并非全是军人,甚至大部分都不是军人。浙江巡抚龚宇下令,在已经控制的浙江各城中组织教授此歌的行动。除了歌词在各个街道上张贴,还要各城居民也前来学习。
  这些工作自然有部队负责执行,龚宇要面对更复杂些的任务。不过龚宇没想到,面前的这帮投诚的大户们竟然询问起龚宇为何要把“这个笼头主动带上”。
  面对这样的提问,龚宇爽快的给与回应,“我军向来执行这样的纪律,怎么叫笼头。之所以让百姓们知道,就是要让百姓也能监督我军军纪。”
  大户们听到这话,却没太惊讶。便是有几人露出笑容,也是苦涩的笑意。
  龚宇就补充道:“我军新到浙江,百姓们并不知道我军的宗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讲的都是很实在的事情,百姓们能听懂。若是诸位非得说我们邀买人心,我也认了。”
  苦笑的大户名叫李凤泰,他收起苦笑,“请问龚大人,你可知浙江的要务在何处?”
  “要务在于种田没有养桑蚕赚钱多。然而养桑蚕花费的力气太大,一个不小心就赔钱。”
  简单明快的对答之后,大户们都沉默了。
  李凤泰讶异的瞪大眼睛,过了片刻后才继续问道:“既然巡抚知道这局面,为何一定要把地收了。”
  “我家主公不是个打诳语之人。他说华夏朝统一天下之后,华夏再无一寸地归私人。我就信他所说。我家主公并非对我一人所讲,就如那歌曲一样,全军上下,乃至山东百姓都知道。所以江浙经营与山东虽然不同,却与土地国有毫无关系。若不能趁着打江山的时候将这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等打完江山再收地,就是逼人造反。”
  大户们都听明白了龚宇说的是什么意思,神色更是惨淡。
  龚宇看着这些人的表情,心中盘算着这帮靠出卖那些造反者获取个人安泰的家伙中会有多少也参加造反。一时间,会场沉寂下来。
  打破沉默的还是李凤泰,“巡抚大人,我等交出土地之后又能得到什么?”
  “你等可以签下土地使用协议,按照协议经营土地。此行之前,我请教过我家主公,他定的章程很有意思。你们可以看看。”说完,龚宇命人给每个大户发了一份农村土地承包指南。
  大户们都识文断字,而这份指南本身又是白话文写成,又使用了标点符号,相当容易阅读。
  读着,李凤泰已经皱起眉头,等读完,李凤泰不解的问道:“难道如何种地也得朝廷说了算?”
  龚宇心中着实满意,连连点头。表达了认同之后,再看其他大户。就见他们神色多是惊骇,好几个甚至有些神色悲愤。
  龚宇解释道:“所谓协议,不是说朝廷要窥探诸位的私事。搞生产没什么私事,更不用藏着掖着。诸位家里或多或少都有些生丝买卖,你们不妨看看这份东西。”
  与农村土地承包指南相同的印刷稿发给了大户们,已经有大户皱着眉头问道:“请问巡抚大人,这看着不像是雕版印刷。却不知是如何印出来的。”
  “想学么?”龚宇笑道。
  “朝廷肯教给我们?”大户们有些不屑的反问。
  龚宇叫过秘书,让他把丝网印刷设备拿过来。没多久,大户们看着丝网印刷设备推一下,就印出来一张相当粗糙的印刷品,已经有人啧啧称奇。
  “你们已经见到这是怎么回事,先看看我给你们的东西。”龚宇命道。
  大户们这才低头阅读。之前有些好奇心不是太重的已经读完,就抢先问道:“大人,这东西写的是真的么?”
  “种桑流程是不是真的,你们回去问问种桑养蚕的不就知道了么。至于里头投入产出计算是不是真的,你们可以问问管事,他们会告诉你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