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36

  黄举子感慨着说道:“某亦想效仿王文成公,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然亦自知才具拙浅,此生无望矣。然日后若有以死报国的机会,某在所不惜。”
  “岂有畏死黄道周哉?”大胡子捋须称赞,对黄道周知之甚深,说道:“数次科举失利,黄兄的性情越发坚韧,越发特立独行,实在令人钦佩。”
  黄道周生于福建铜山所,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五岁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十一岁即善文章;十四岁游学广东博罗,获誉“闽海才子”……
  但在科举仕途上,黄道周却是不顺,今年已是三十八岁,终于榜上有名,成了贡士。
  黄道周啊,又是一个不怕死的。朝堂上如此,面对清军的屠刀也视死如归。
  朱由校在屏风后微抿起嘴角,老师袁可立还很赞赏这个举子,跟他提过一嘴呢!
  只不过,刚把杨涟和左光斗这两个大犟种打发走,这又来了一个黄道周,还是别留跟前添堵了。
  袁老师言官出身,在万历朝贬了又谏,谏了又贬,也是钢骨不屈;对这个棱角不磨的黄道周表示赞赏,算是禀性相投吧!
  其实,朱由校对于自己知道的历史人物,早已不拘泥于原本历史上的评价和看法。
  比如孙传庭、卢象升,他期待他们成为名将,但也要观察使用;对于什么汉奸洪承畴、逃跑将军祖大寿,也没什么特别的歧视。
  防微杜渐,当然是有必要的,可不能走极端。而最重要的还是改变环境,把国家治理好,从而改变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要搞提前遏杀的话,朱由校现在最应该做的应该是派锦衣卫,把还是邮递员的李自成弄死,再去寻找捕杀张献忠、高迎祥等人。
  但那有用嘛,简直是污辱穿越者的智慧。
  如果还让历史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没有了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难道就不会暴发民乱了?
  让老百姓吃饱饿不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否则,没了李自成,还会有王自成、马自成,谁说就一定会比李自成差了?
  穿越者嘛,不就应该以改变历史、振兴中华为己任?搞那些小聪明,非但于事无补,反倒会陷入误区,放松应有的警惕和上进的动力。
  现在呢,朱由校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决意给那些敢于打破“崇文抑武”传统观念的文举更高的待遇。
  
第87章
遍身女衣客,尽是读书人
  所谓千金买马骨,朕就树几个榜样,让天下人都看看。
  而那个大胡子贡士的分析也很正确,朱由校确实是看中了文举的识文断字,才要把他们晋为武进士,并开武学让他们学习军事。
  朱由校想得清楚,火药武器时代已经来临,战场上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
  而在枪炮轰鸣的沙场,象赵子龙、吕布那样的猛将已无太大作用。甲再厚,个人武力再强,在铅弹激射之下,也无法幸免。
  当然,冲杀在前的猛将有激励士气的作用。但反过来也是一样,将领阵亡,对于军队的打击也是巨大的。
  所以,朱由校想要的是能熟读各种操典,能把士兵训练落到实处,掌握各种火器和兵种的合理配置,能在后面指挥作战的将领。
  用犀利的火器和精良的装备碾压建奴,这是朱由校要达到的目的。比如炮兵这个要重点打造的兵种,识文断字会算数的军官就必不可少。
  世之名将,天赋天分,可遇不可求。
  朱由校也渐渐把奢望放下,开始集中精力打造在硬件和战法上超过,或领先于建奴的新军。
  好吧,观念和传统不好改变,可总有些敢吃螃蟹的家伙来试试吧!朱由校想想在京城的文举数量,觉得多少能招上来一些。
  会试录取的比例一般是在六比一或十比一之间,也就是说,至少会有两三千文举参加会试。
  不想那么多了,文举不够就从秀才、童生里选拔,还就不信了,大明就凑不出高素质的基层军官?
  “结账。”朱由校吩咐一声,王体乾赶忙出去安排随行的锦衣卫做好准备。
  时间不大,朱由校带着张裕儿出了屏风隔挡,向黄道周那桌看了一眼,便来到了茶楼之外。
  伸手招呼了一下,卢剑星快步赶上,恭谨地跟在少年皇帝的侧后。
  “听说国子监里的贡生,风评不好?”朱由校淡淡地问道:“逛青楼、喝花酒,放浪形骸,可是有的?”
  卢剑星想了想,答道:“在下对此并不清楚,回去后便调查回禀。”
  朱由校抿了抿嘴角,说道:“倒也不是要紧事,只是随口一问。”说着,他抬了抬手,示意卢剑星退下。
  沿着街道向前闲逛,朱由校只是换个环境,松缓下心情。
  来到大明不到两个月,干的事情却不少,更是劳心费神。说好的山珍海味,说好的天天享乐呢?
  可知道得越多,朱由校却是越不得放松。这繁华京师,这物华天宝,这锦绣如画的江山,怎能任其在战火和屠戮中沦落毁灭?
  经过一家脂粉店,张裕儿抽了抽鼻子,张望过去的眼神变得热切。
  女人哪,成天往脸上抹这抹那,有意思嘛?
  “进去看看。”朱由校迈步往里走,随随便便地说道:“瞧瞧都什么价,有那么贵嘛?”
  根本用不着朱由校亲自去调查物价,想知道给镇抚司或东厂一个条子,很快就会有结果。
  朱由校这么说,只是想满足张裕儿的好奇心。有了十几两银子,这丫头很想知道花钱买东西的滋味吧!
  片刻后,朱由校和张裕儿已经出了脂粉店。
  朱由校似笑非笑,张裕儿则拿着一盒胭脂不时看看,秀眉微蹙,嘴里还低声嘀咕道:“好贵呀,最好的要五两银子呢!”
  不是朱由校抠搜,只给丫头买了一盒。而是他不喜欢明朝的化妆术,也不太清楚那玩艺儿啥成分。要是掺着铅粉水银之类的,那不是毁容嘛!
  这个胭脂他问过伙计,据说是用红蓝花粉染胡粉制成的,价钱不贵,只要一两银子。东西不在贵贱,朱由校在意的是纯天然无污染。
  “脂粉少往脸上乱抹,挺白净的,也不是长了麻子。”朱由校提醒着张裕儿,“那个最贵的是用什么紫矿染棉所制,听着就对身体有害。”
  哦!张裕儿看了看皇爷,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朱由校往前走了不远,想上马车回宫的时候,突然目光一凝,转脸注视着街道对面几个说笑走过的,这个“非主流”。
  为什么叫“非主流”,实在是太辣眼睛。竟是几个浓妆艳抹、身着另类服饰的男人,那脂粉香味,似乎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
  我勒个嚓!明朝还有这种妖怪,还敢招摇过市?
  “皇爷。”王体乾见皇帝目不转睛,满脸惊愕,在旁低声说道:“在京城,这样的读书人并不少见,以怪诞奢靡为荣。”
  明末,不仅国家积弊重重,一些风气也变得败坏起来,整个社会沉浸在安危不自知的虚幻享受中。
  明朝官员李乐在见识过这些另类的“非主流”后,悲愤交加,写下了“昨日入城敦,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客,尽是读书人。”
  读书人?这也叫读书人?!
  王朝末日,这也是其中一景吧?
  朱由校翻了翻眼睛,脸色阴沉下来,一言不发,走向路边停靠的马车。
  ……
  夕阳西下,染红了大地,染红了广宁城。
  莽古尔泰走进大帐,粗声粗气地禀报道:“父汗,明军在加固城防,虽然不太清楚那些东西有啥用,但肯定是有用。”
  老奴看了一眼这个缺心眼的儿子,也没训斥,把手中的急报扔到了桌案上。
  昨晚复州急报有明军水师的异动,刚刚又送来急报,昨天晚上明军登岸奇袭,占领石河驿。
  小小的石河驿,只有几个后金兵带着十几个归附汉军,就算被占领,损失也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样的迹象却令老奴感到警觉,他不清楚明军水师到底有多少人马,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能捣闹出多大的动静。
  虽然老奴很想尽快猛攻广宁城,但攻城器械必须打造,而且要打造很多。只有器械充足,才能进行持续而猛烈的进攻,才有攻破城池的可能。
  否则,象抽疯似的猛攻一阵,器械被毁只能退下来,不仅给了城中守军喘息的机会,更会让敌人增长经验,增涨士气。
  所以,还要等两天时间。两天的话,后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吧?
  
第88章
大战将临
  “汗王,复州急报。”帐外的亲兵再次进来,躬身禀报。
  老奴皱眉,实在不想再听什么坏消息,令人厌烦。
  皇太极挥手示意了一下,说道:“把急报拿进来,让信使在外等着。”
  不一会儿工夫,亲兵将急报拿了进来,看了一眼努尔哈赤,有些犹豫。
  老奴冲着皇太极作了个手势,简短地吩咐道:“你来念。”
  “是,父汗。”皇太极拿过急报,验看封印无误才拆开观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