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36

  看完急报,他眉头微皱了一下,并没有全部照念,而是择其重点,“毛文龙率部登陆奇袭,攻占黄骨岛堡,并烧毁周边村庄,尽迁辽人而去。”
  “毛文龙?”老奴坐直了身子,有些吃惊,也很是疑惑。
  毛文龙经镇江、铁山连败,带着难民逃入朝鲜,听说躲到鸟不拉屎的皮岛去了,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又卷土重来?
  皇太极看了一眼父汗,又补充道:“据复州急报上所说,黄骨岛堡有兵二百多,披甲三十七,无一幸免。”
  这样的话,毛文龙所率的人马应该不少于一千,或者是更多。
  老奴粗略估算了一下,觉得昨晚传出的命令有些不妥。凭盖、海、复三州的留守兵力,要对付两支明军,有些吃力。
  而且,明军下一步的行动会指向哪里呢?沿海漫长,有些防不胜防啊!
  “明军袭扰,不过是牵制我在外大军,不足为虑。”老奴思虑再三,觉得不能被敌人的行动困扰,还是集中精力对付广宁这块硬骨头,“给复州、盖州等地传信,命他们坚守堡寨,不可轻举妄动。”
  皇太极点头赞同,从时间上看,明军水师出动之快出乎意料。但也是因为速度太快,必然很仓促,动员的力量不会太大,对占领地的伤害也有限。
  所以,不能让敌人牵着鼻子走。急着回军,才是敌人希望的,正中敌之诡计。
  ……
  夜幕降临,广宁城中却还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
  士兵、义勇、城中百姓,数万人一齐动手,号子声、工具敲打声响成了一片。
  一棵棵树干和木料被简单加工,从城墙垛口的射击孔斜着塞出,相邻的两根在远端尽量接近,或是交接成三角,或是形成没有顶端尖角的形状。
  然后是一块块板子或木料铺上去,形成了一个突出城墙数米的平台。平台周围钉上几根木柱,挂上麻袋或草帘,掏出几个洞,再浇上水……
  知府高邦佐开始是迷惑不解的,不知道费这力气要干什么。等到冰冻的平台不断形成,再仔细观察,他才琢磨出点门道来。
  几十根细如矛杆的树枝一头削尖,又被横竖捆绑成松散的方形,用绳子吊到城下,再泼水冻住,类似梅花桩,形成了一道保护城墙的屏障。
  一棵棵带着铁箍的树木从城下抬上来,调整好角度,在城垛口架好,直指向城外。
  这玩艺儿——高邦佐慢慢地在城墙上走着,不时伸手摸摸冰冷的树木,神情有些怪异。
  城下点着松明火把,成百上千的工匠挥舞着工具,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从上午开始,已经干了近一天,可工匠们只是累得受不了才去休息一会儿。
  高邦佐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工钱给得高,更是为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在辛苦劳累。
  花吧,赏吧,城要破了,仓库里的东西留着还有啥用,不是付之一炬,便是便宜了建奴。
  这般紧张的忙碌和布置,谁都知道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挺过去就是海阔天空,撑不过去便是满城的血火屠戮。
  迎面走来了熊廷弼和几个亲兵,高邦佐赶忙上前见礼。
  “高知府辛苦了。”熊廷弼还礼,开口说道:“木料有些短缺,还得麻烦高知府带上衙役,招一批百姓,将校场的木栅全部砍下运来。”
  高邦佐连忙点头答应,说道:“下官应该做的,何来辛苦二字。”
  看着高邦佐离去,熊廷弼继续沿城巡视,在一段平台搭得很多的城墙处遇到了马乘飞等人。
  “见过经略大人。”马乘飞拱手一礼,便指着平台和城墙说道:“某觉得可在城墙也立杆张幕,抵挡建奴弓箭射击。还有这上下移动,也不甚方便。”
  熊廷弼点头赞同,说道:“马百户言之有理,本经略这便派人再行加固。”
  马乘飞笑了笑,说道:“大人在辽东呆的时间长,看这天气,不知几时能化冻?”
  熊廷弼胸有成竹,说道:“至少还要月余,足够拖到建奴撤退。”
  “那就好,那就好。”马乘飞轻出了一口气,眯起眼睛望着城外的后金营寨,“建奴亦在连夜打造器械,再度来攻时恐怕要从早至晚,厮杀经日了。”
  熊廷弼捋着胡须,颌首道:“恶战在所难免,只要本城兵民一心,众志成城,本经略对守住城池,还是有信心的。”
  马乘飞转头看了看城中各处的灯火,嘿然一笑,拱手道:“某也极有信心。那某就不耽误经略大人巡察了,告辞。”
  “马百户请便。”熊廷弼微笑点头。
  看马乘飞走远,还听到低声的抱怨,“烧刀子是喝不成了,别的酒,没劲哪!”
  熊廷弼转过头,脸色严峻起来,对参议邢慎言沉声说道:“从城中百姓中征召精壮,扩充义勇。库中的绸缎布匹,尽可作为赏资,务必要再增三万义勇,以助守城。”
  “卑职遵命。”邢慎言躬身领命,带着数人下城布置。
  熊廷弼又对佥事韩初命吩咐道:“从先前义勇中挑选强悍者,补充军队,越多越好。”
  “卑职明白。”佥事韩初命拱手接令,转身而去。
  熊廷弼吐出一口长气,白雾腾起,又在脸前迅速消散。
  胜负在此一举,只要挫败后金军的猛攻,其黯然撤退便是可以肯定的。
  就凭建奴的家底,长期围困做不到,攻打城池又伤亡惨重,何去何从,相信老奴会做出明智而又无奈的选择。
  他伸手拍了拍城垛上的佛朗机炮,厚重冰冷的感觉仿佛给他又增添了气力,转身大步向前走去。
  
第89章
朝堂惯例,罢官良招儿
  俺是皇帝耶,一周双休,不过分吧?
  朱由校从王良妃那里回到乾清宫,看着书案上的几撂奏疏,不禁轻抚额头,还是停不下来呀!
  “念吧!”无力地挥了下手,朱由校斜倚在椅中,心情不是很好。
  刘若愚已经把奏疏分类,指着其中几份请示道:“陛下,这是弹劾兵部尚书张鹤鸣的。”
  朱由校抿起嘴角,感到了几分快意,说道:“都有谁呀,把名字报一下,内容就不用念了。”
  明制,朝官一经言官弹劾,不论虚实,即须先上疏辞官,弹劾不当,再由皇帝慰留。
  因此,言官得以任意弹劾,以遂其私,朝官也结纳言官,以攻击对手。
  兵部尚书张鹤鸣倒是恋栈权位,但有人弹劾,还不是一个两个,他也得走这个程序,正好遂了朱由校的心思。
  刘若愚翻看着禀报道:“给事中刘弘化、惠世扬、周朝瑞,御史江秉谦、何荐可、谢文锦,还有辞官归乡的原吏部尚书周嘉谟。”
  “都是什么罪名啊!”朱由校的手指轻快地叩击着椅子扶手,声音愈发清朗起来。
  刘若愚正拿着周嘉谟的驰疏,便展开说道:“周嘉谟弹劾张鹤鸣主战误国罪。”停顿了一下,他又挨个奏疏进行禀报。
  朱由校抬手制止了刘若愚的禀报,说道:“邸报明发,交内阁廷议。”
  刘若愚应了一声,全部照办,心中明白,圣上如此处置,根本不给张鹤鸣脸面。张鹤鸣若知机求去,或许还能脱罪致仕。否则……
  有王化贞这个吹牛大王,拿下张鹤鸣不在话下,就等着有人弹劾呢!要是没人,朕就自己找。
  而首辅叶向高,是王化贞的座师,在“经抚不和”中也倾向王化贞,也有失察之过。
  按照当时的朝堂惯例,叶向高也是要上疏请罪并请求解职的,朱由校顺水推舟,就又能打发走一个。
  挺好,这样挺好。不兴大狱,不罗织罪名,咱就实打实的来。跟文官集团斗,要耍阴谋诡计,那都是欺负你们。
  朱由校心中盘算着,怎么把赵南星也拿下,让内阁多腾出几个位置。
  “万岁,给事中傅櫆劾赵南星‘紊旧制,植私人’……”
  耶,正想招儿呢,天上掉下个粘豆包。
  朱由校精神一振,也不听刘若愚念完,便摆手道:“明发邸报,交内阁廷议。”
  刘若愚暗自咧了下嘴,皇上这般布置,等于是又赶走了一个。
  没错,这就是当时的政治传统,或者叫朝堂惯例。
  官员一旦被人弹劾,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上疏自辩,二是乞休请辞。
  如果一开始,皇帝就倾向于被劾官员,往往会留中不发,也就是把弹劾的奏疏压下;要是连篇弹劾压不住,皇帝也会在官员乞休请辞时,慰勉挽留。
  而朱由校把弹劾奏疏明发邸报,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倾向,好象是付之公论,可也会让人猜测皇上没有回护赵南星之意。
  接下来,估计会有更多的人跟风弹劾,谁让赵南星得罪太多的人呢!
  在万历二十一年,赵南星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第一次参与京察时,便放出狠话:“内察之典,六年一举,君子疾邪,小人报怨,皆于此时。”
  什么意思,很简单。“咱东林党有权了,六年一次啊,真不容易。抓紧了,别错过,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往死里整哈。”
  意思是这个意思,可读书人得整得文雅点,明明是排斥异己,可还挂着君子小人的名头。
  什么君子小人,什么去邪用正,说得冠冕堂皇,就是党同伐异。
  不管你能力如何,不管你政绩好坏,专以阵营论正邪。
  这种对人不对事的京察,也亏赵南星还腆不知耻地标榜“事有益于国家,即所当为。人有合于道义,即所当与。本无可避之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