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536

  “先安排来人住下,稍后我去见他。”徐三少摆了摆手,神情有些不耐。
  徐国公劝他回去,除了担心之外,还听到了朝廷欲改袭爵制的原因。可徐三少已经有了凭战功靠自己的执拗,自然不想再听父亲的安排。
  
第569章
改变
  国家要保持活力,社会要稳定进步,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因素。
  人各有想法,从业各有不同。但共同点也有一个,就是希望能够生活得好。
  换成官吏,那就是晋升加俸;换成军人,就是建功立业;换成读书人,就是学有所成,金榜题名;换成百姓,就是安乐幸福……
  不断向上应该是共同的目标,尽管因身份、从业等不同,而有不同的期望。
  而皇帝正在不断改变的,恰恰是给予人们相对公平、公正的机会,使人们迸发出努力的动力。
  科举依然还是鱼跳龙门的主要途径,尽管皇帝不是很喜欢,增加了实务和民生方面的考题。
  吏转官,以及从生员入吏途,则又给那些落榜者,或是没有升迁希望的吏,打开了进入官场的另一条道路。
  军人也同样如此,社会地位的提高,武器装备的提升,使得战争获胜的几率越来越高,提供了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和空间。
  还有摆脱了权贵官员压榨的商贾,生活更加有保障的平头百姓……只要你努力,就会向你所希望的目标越来越接近。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整个国家、社会的精神面貌,因为千千万万人的改变而有了蒸蒸日上的气势。
  徐三少只是个缩影,还有赵辉祖、张君能等等,从一个纨绔子弟,走上了依靠自己奋斗而晋升扬名的道路。
  中间阶层的则有吏转官的黎正东,通过学习考试而进入官场的吕庆厚、吕晓布等等。
  底层百姓的改变就更多了,尽管在某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官员看来,他们是如蝼蚁般的存在。
  可谁会想到,历史上正是这些只为了能吃上饭而奋臂抗争的百姓,推翻了一个王朝,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也正是这些最底层的百姓,他们耕种,他们纺织,他们生产,创造的财富和物资供养着皇帝和官员,给军队的征战提供着源源动力。
  已是接近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悬在七月的天空,毫不吝啬地散发着光和热。
  一只母鸡从窝中钻出,表功似的咯咯地叫着,引来了英子的观注。
  英子走出屋子,来到鸡窝前,看了看,伸手摸出一个温热的鸡蛋,脸上绽出了开心的笑容。
  “奖励你的。”英子随手抓了把秕谷,扔给了母鸡,笑呵呵地走进了屋子。
  三间土坯房,一个大院子,就是英子的新家。说是新家也不确切,因为这里就是战乱时她所住的村屯。
  战后的重建是快速而有序的,但也是从俭而忙碌的。
  只不过,没有了动荡的紧张和惶恐,房屋等硬条件哪怕与以前一样,可人们的心里却充满了欢欣和希望。
  从开春就搬家过来,到现在已经是三四个月的时间。村子从喧嚣变得安静,人们的生活也在恢复着平静。
  把鸡蛋放好,英子估摸了下时辰,又坐回到桌前,拿起木笔,在一个装满细沙的木盒子里写字。
  教育的普及并不限于儿童和少年,已经扩展到各个年龄段和男男女女。无论是减赋税,还是免人头税,都让人们有了学习的动力。
  
第570章
改变(二)
  以利诱之,或者说是给老百姓实际的好处,让他们有主动性去读书识字,去学习简单的数学计算。
  皇帝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实在是当时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想读书识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整天忙忙碌碌地为了生活,又没有去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穷”。
  不仅古代穷,就是历史上的近代,也是一样。想学,没钱交学费,没钱请老师,没钱……
  就算是现在,皇帝推出的政策措施,也不能全部覆盖,也不是所有大明子民都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
  但改变还是有的,甚至说是很大。哪怕古代也有什么乡学、族学,依然不能与现在相比。
  夜校就是普及教育推出的新形式,面对所有年龄段的百姓。只要你愿意学,一天晚上有一个时辰的课程,免费。
  而村中的童生或秀才,只要愿意当老师,家中赋税全免,三年后功名上也提升一级。童生变秀才,秀才成举人,可入吏部诠选名单。
  教的有好处,学的有动力。皇帝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普及计划不致成为空想。
  陈——红——英
  英子端正地写着自己的名字,左右端详着,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到喜悦和高兴。
  伸手有些不舍地抹平细沙,英子又写上了张柱子,那是她丈夫的名字。看着那三个字,她露出了幸福又开心的笑空。
  听到外面的院门响,英子起身,迈步出屋,原来是老爹从地里回来。
  “爹,洗把脸歇一会儿。”英子舀水端盆,说道:“俺去热下饭,等柱子回来就吃。”
  英子爹上前把盆接过来,说道:“忙活儿啥,好好歇着你的。热饭也不用你,我去添加柴就得。”
  胡乱洗了把脸,英子爹便抢着进灶房,添柴烧火,又点上一袋烟,吧哒吧哒地抽着。
  看着女儿略微显形的身材,脸上露出由衷的笑意,沉吟了一下,说道:“夜校就别去了,会写自己名字,认得男女厕所就行了。”
  英子眨巴眨巴大眼睛,笑道:“有柱子陪着,没事儿的。”
  停顿了一下,她又补充道:“多认些字不好嘛,以后还能教孩子呢!”说着,她的脸上微微一红。
  英子爹听到孩子两个字,嘴巴张了张,随即笑了起来,老怀大慰般地点了点头,不再强求英子。
  “爹,您先垫巴垫巴。”英子说着,靠近灶台,用一根木柴在灶下的灰中扒了扒,显出两个皮焦发黑的土豆。
  今年辽民所分的田地,六成以上都种上了土豆,其余则是黑麦、玉米、花生。每家只给一成的自用地,可以随便种植。
  土豆能产多少,辽民心里并没有数儿,但官府的强制要求,他们不敢违抗。
  当然,土豆没有秋天收获,但从直隶运来的却很多,比南方和海外运粮要省很多的花费。
  “这玩艺儿好吃,俺就喜欢吃这么烤的。”
  英子爹嘿嘿一笑,伸手拿起一个,满是老茧的手也不太怕烫。两手一掰,淡黄色的散发着香气的土豆壤便露了出来。
  
第571章
改变(三)
  土豆耐寒耐旱,还高产,吃法多样,味道也不错。
  向辽东运输土豆,一是当粮食,二是省钱,三是让老百姓品尝,提高明年种植的积极性。
  显然,目的是都达到了。至少对于英子一家,对于土豆的滋味是相当喜欢。特别是烤土豆,与烤红薯的味道比较相近。
  要知道红薯虽然也是高产作物,但在北方,特别是气候愈发寒冷的情况下,却并不适合种植了。
  但在南方,影响不算太大,收获之后运至北方,同样能解粮食之危。
  “俺也喜欢吃,没有红薯,土豆也一样。”英子笑了两声,等土豆外皮稍凉,也和老爹一样,掰开后,慢慢地吃了起来。
  英子爹的手停了一下,可终究没有告诉女儿,他在自留地里种了三分地的红薯。
  尽管官府说气候越来越冷,红薯并不适合种植,但他还抱着一些希望,哪怕是白累一场。
  “丫头,昨天夜校里有没有讲新鲜事儿?”英子爹咽下嘴里喧软的土豆,笑着开口问道。
  英子想了想,说道:“先生倒是读了报纸,还给解说了一下。新建了吉林府,在咱们这里更北的地方。朝廷有政策,去吉林府居住的,垦荒土地六年不收赋税;六年以后,赋税只收正常的三成;十年以后,只收正常的五成……”
  皇帝经过再三考虑,还是没有放开土地,准确地说,是没放开土地私有。
  但你可以领地,也就是军队开垦出来的现成的耕地。也可以自己垦荒,开垦出来的土地你有永耕权,赋税直到十五年之后,才涨到正常水平。
  “这政策可真好,就是不准弃耕。”英子的目光闪动,说道:“弃耕的土地由国家收回,你再想要,就得重新登记,缴纳赋税了。”
  英子爹微微颌首,说道:“确实不错,差不多是白种。”
  停顿了一下,英子爹又摇了摇头,说道:“可惜,吉林府太远了,再说,咱家耕不了那么多地。”
  英子深以为然,说道:“咱家现在就挺好,要是老天照顾,一两年就能缓过劲儿,才不去那北边的苦寒地方呢!”
  “对,咱们不去。”英子爹用力点头,说道:“建虏逃跑了,可还没最后全灭,越往北越危险,比不上咱们这里稳当安全。”
  英子咯咯笑了起来,说道:“爹,建虏已经完蛋了,剩下那么点人还能再兴旺?等军队推过去,他们不饿死也得投降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