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536

  “没全灭,就还是要小心。”英子爹却不觉得自己胆小,听得女儿的笑声,他捋着胡子,心情舒畅。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那是马匹的响鼻,还有张柱子的吆喝。
  英子赶忙站起,可老爹已经伸手止住她,抢先出去打开大院门,帮着张柱子赶车进来,卸套拴马。
  张柱子看着门边站着的妻子,脸上浮现笑容,从车上赶下几只羊。
  “这羊不错。”英子爹连连点头,说道:“平常俺来放,地里你多照应。”
  张柱子嘿嘿笑着,说道:“这羊奶给英子补身体,书上说了,里面有什么,什么养来着。”
  “营养,有营养。”英子笑着接口道:“皇帝说的,要让大明子民家家有奶喝。”
  
第572章
改变(四)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读书看报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也是没有必要的。
  围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为了家人的几张嘴,他们忙碌劳累,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显然是种奢侈和幻想。
  但村村建学堂,村村有夜校,开始逐渐改变了老百姓的固有习惯。
  给学生们念报纸,讲解国家颁布的新政策,以及辽东官府印发的新作物的耕种要领,便成了学堂老师的一项固定工作。
  尽管不如官府农官那么专业,但老百姓听了长见识,自家种地能多收获,朝廷新政也对生活有影响,老百姓自然愿意听,并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除了吉林府推出优惠政策,以及皇帝所建议的养羊喝奶健康身体,张柱子进城一趟,还带来了辽东义务兵制开始实施的消息。
  “以后都要从军啊!”英子并不如何惊奇,因为不关自家的事情,笑着说道:“这样也挺好,辽东的军队多,也就不担心有战乱了。”
  英子爹喝着粥,缓缓说道:“十六到十八岁,朝廷规定的这个年龄挺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送到军队,家里能宽裕点,两年退伍后还能享受优惠政策。”
  张柱子点了点头,把剥好的鸡蛋放进媳妇碗里,说道:“老百姓应该是赞成的,那些富人可不想自家子弟去军中遭罪。”
  停顿了一下,张柱子又补充道:“可这事儿呀,还真瞒不住。官府设了举报箱,谁逃兵役就举报谁,还有奖励。”
  英子爹嘿然一笑,说道:“这下可把作弊的人给掐住了,使劲罚他们,看他们还敢不敢。”
  英子把鸡蛋掰开,可看了看老爹和男人,露出一丝为难。
  “你的身体最要紧,都吃了。”英子爹用筷子敲了下碗,说道:“赊的那几只羊不算啥事儿,一年就能还上,你别老惦记。”
  内喀尔喀等蒙古诸部的归化,使得牛羊交易的数量不再受限于朝廷规定的份额,这既使归化各部享受到了好处。价格的降低,辽东老百姓也得到了利益。
  比如官府推出的赊羊赊牛,其实就是分散到老百姓家养,到了期限,再还相同的数量。
  除了牛羊,还有马匹,也可以赊。和牛一样,期限放宽到三年还,每年只象征性地收点钱。
  要使国家财政日益充盈,让老百姓富起来,是最好的办法。而且,象促进消费,拉动工商业发展,多创造就业项目等等,皇帝的思路比别人都要宽,都要超前。
  男耕女织的模式,传统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当然,不改也行。落后呗,国家、民族整体发展的迟滞,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张柱子也点头,说道:“就算是买,咱家的钱也够。”
  英子爹看了张柱子一眼,说道:“赊多合适,这个账俺都算得清楚。”
  “俺不担心。”英子笑道:“俺知道,从小到大听爹的准没错。”
  英子爹脸上露出骄傲和高兴的神情,把碗筷一放,起身道:“俺去放羊割草,那只母的留家里。”
  “大中午的,您歇一歇再去。”张柱子劝道:“下午俺去地里,坐车一起走。”
  英子爹头也没回,一边走,一边向后摆了摆手,说道:“那点道儿,几步就到了,还用坐车?”
  张柱子目送老岳父出了门,转身冲着媳妇儿一笑,手脚麻利地收拾着桌子,嘴上还说道:“这活儿俺干,你好好歇着。”
  英子也不争抢,向后坐了坐,倚在被袱撂上,微笑着嘱咐道:“过几天赶集,你再抓些小鸡崽。”
  “行。”张柱子痛快地答应着,说道:“等咱家的老母鸡能抱窝就好了,你先养身体,别着急。”
  转身把碗筷收拾下去,张柱子再转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个样东西,笑着递到英子面前,一股馨香便传了过来。
  “香皂?!”英子眼睛一亮,伸手接过,只是略略一看便知道没错,不禁抬头白了男人一眼,嗔怪道:“花那冤枉钱,咱爹知道了又得说你。”
  肥皂、香皂、香水等物,已经出现了两三年,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算是奢侈品。
  只有肥皂,还算是销量较大。可没有普及使用的时候,皇帝相信这一天的到来并不是太过遥远。
  在商铺干过,英子知道这香皂的价格。心中喜欢,又有些心疼。
  张柱子嘿嘿笑着,说道:“商铺搞促销活动,正好看见阿桃,价钱又便宜了不少。”
  英子眨着眼睛,不再深究,捧到胸前,嗅吸着茉莉香味,眼睛微微闭起,显得甚是安详。
  张柱子出神地看着,目光慢慢下移,那微微隆起的小腹,孕育着新的生命,让他每每想起,都激动不已,充满幸福。
  那是老张家的希望,也是老陈家的希望。
  经历了不堪回首的战乱,张家只剩下了他一个。尽管在从军之后,他满心仇恨,并不怕死。但现在太平了,他又有了美好生活的梦想。
  ……
  美好生活的梦想,并不只是经历过战乱的辽民所有。其实,每个人都想,每个人都希望,每个人都在努力。
  只不过,自天启三年以后,但凡是走正路的,不论是官吏、读书人、商贾、军人,还是平头百姓,都渐渐发现努力会有更大的希望。
  要知道,悲催的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后却没有改变。穷不怕,可努力后依然穷,就足以消磨奋斗的热情。
  国家民族的崛起,离不开民众的奋发向上。都浑浑噩噩、麻木僵化,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所以,大明帝国还是天朝上国,还是泱泱大国,但从内到外,已经在几年内改变了太多。
  唐王世孙朱聿键仰视着富丽威严的午门,尽管多次入宫,可这次的感觉却大不相同。
  作为第一个放弃藩王头衔的宗藩,朱聿键终于做通了父亲的工作。
  也实在是唐王世子的身体太差,并不太考虑自身的将来,而是把全部关心放在了儿子朱聿键身上。
  既然儿子觉得放弃藩王的头衔是得大于失,唐王世子也不好太过坚持。而皇帝的脾气禀性,他在京城这么长时间,也揣摩到了不少。
  朱聿键深吸了口气,大步向着皇城内走去。
  
第573章
投资理财
  皇帝至高无上,皇帝富有四海。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皇帝的,怎么也不会穷吧?
  尽管历史上有个穷死的崇祯帝,但那是他不够狠。大明的官员权贵、商贾士绅都富得流油,唯独他穷,唯独朝廷穷,不是他的原因是什么?
  但要说皇帝真的有花不完的金山银山,也不是特别准确。要说皇帝能够自由动用的钱财,那也只能是内帑,也就是私房钱。
  如果不是穷奢极欲,只是正常花销的话,内帑是足够的。而且,通常是能够不断递增,不断积蓄的。
  比如万历,有贪财之名,可却给子孙留下了一千多万两,足够木匠皇帝糟害的。可到了崇祯时,就所剩无几了。
  所以,皇帝想的不是给子孙留下多少钱财供其享受,而是把内帑投资出去,赚取更大收益的同时,也加快大明帝国的振作崛起。
  比如平辽债,比如建辽债,还有海商集团在婆罗洲的立基拓展,都有皇帝的投资。
  而象英子家所能得到的赊羊赊马等待遇,也都有皇帝投资的钱财,有皇帝所尽的心力。
  这还不算,皇帝还从宗藩权贵手中拉到了投资,说成入股也行,投入到国计民生和开疆拓土的多个方面。
  凭皇帝的眼光,投资应该是稳赚不赔的。即便是赔了,谁还敢向皇帝讨债不成?
  “追加投资嘛?还是就把这钱白给朕了。”皇帝抿了下嘴角,把福王的奏疏放到了一旁。
  福王买老娘的五十万银子,确实为皇帝的平辽大业做出了贡献。当时出钱的数个藩王,皇帝也没苛待,在皇家作坊都给了股份。
  玻璃、玻璃镜子、香水、香皂、肥皂等商品在市场上日渐畅销,主要是出口居多,玻璃镜子、香水、香皂更是暴利。
  所以,皇帝在平辽之后,眼看资金宽松,便给入股的藩王分红。可福王挺有意思,呈上奏疏谦谢,既不要分红,也不抽股金。
  想来,福王当初拿钱,虽然皇帝说了集资入股的意思,他也没当真,就当是献给皇帝,既接回老娘,又得个平安。
  对于宗藩,特别是藩王,皇帝一直想把朝廷的负担减下去,但让藩王自食其力,显然比普通的宗藩难度更大。
  可如果换一种思维,让藩王“自食其力”倒也不是幻想。那就是以钱生钱,用投资收益来作为现在朝廷发放的俸禄。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类似于后世的基金,或者象诺贝尔奖的运作模式,定义就是“理财”。
  诺贝尔奖刚开始时是三千多万,可通过理财投资,发放了一百多年,还能继续下去,可以称之为一个奇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