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1505

  而且秦琅也不都只冲着那些大客户去的,还有多少散户啊。
  那些手里钱不多的百姓,那么一两贯的闲钱,放着就是干放着,这点钱也借不出去,要是存还得给人家手续费。
  虽然每人手里这么三两贯的不多,但积腋成裘,聚沙成塔啊。
  没有渠道的百姓们,钱放手里是死钱,可买这债券,一两贯钱也一样能享受两分的月利,五年下来,一贯钱,就能成变两贯二,两贯就能变成四贯四,这种钱生钱的好事,普通的百姓们都能抢破头。
  在重明门认购现场,秦琅当众认购了三千贯债券,倒不是他小气,实在是他手里没多少现钱,他本是净身出户的,后来又忙着养鸡养鸭,开酒坊办干粮坊,各处开腌腊店、饭店的,这三千贯,差不多是他现在全部的现金了。
  有秦琅带头,转运司、镇抚司这些秦琅现在的部下和原来的部下们,也纷纷认购,你三五十贯,他一两贯的,倒是把气氛带动的十分热烈。
  而荥阳郑家认购了一万贯的消息,也适当的宣扬出来。
  秦琼也赶来现场,认购了五千贯债券,他把两朝皇帝先后赏赐的许多金银珠宝绢帛等拿了出来,在长安金银铺里兑换,然后一车车的绢钱拉到现场,认购五千贯。
  “平章事、兵部尚书、上柱国、齐国公,认购五千贯!”
  一名高大的转运司吏员在那里唱报,马上有人过来为秦琼批红挂彩,然后拥着他开始游街,司吏举着数面大旗,上面写着秦琼认购的数额。
  五千贯!
  马周认购了十贯,这位没什么积存,当官时间不长,虽然如今也混上了一个男爵,但只是虚封爵,没半点实际经济收益,他现在品级高了,可朝廷也还没给他发过俸,他的那处宅子,都还是之前秦琅租给他的。
  后来皇帝给了些赏,加之在镇抚司时分的钱,才买下了秦琅那宅子,置办点东西后,也没啥余钱了。
  现在掏出十贯,这也是他全部身家。
  参政、秘书监魏征过来,认购了三百贯。
  他俸禄不低,可现在朝廷欠薪,魏城县男爵位也是虚衔。原本卖酒是笔不小收入,可如今饥荒禁酿,于是也断了外快收入,这三百贯,还是之前跟着秦琅去河北赚的外快呢。
  红拂女来了。
  她买一千贯。
  “张娘子倒是好大魄力啊。”
  “你秦三郎都买了三千贯,我跟着你买总没错的。”张出尘现在极为看好秦琅,秦琅干什么,她就也要琢磨着跟上。
  “那张娘子你可以多买点。”秦琅笑道。
  “一千贯不少了,我可是把我的私房钱全都拿出来了。”
  秦琅更关注的还是那些散户百姓们,不得不说,秦琅搞出来的阵势还是不错的,宣传的也很到位。
  在月利两分,五年后翻一倍二的给利,让许多百姓们都十分心动。
  尤其是过来看到秦琅秦琼郑善果等都积极认购,还都是成千上万贯的大手笔后,再不疑他。
  人人争相购买,就怕抢不到机会。
  而秦琅对这些来买债券的百姓,还推出了买就送活动,买一贯债券就送一个鸡蛋,最多可送十个蛋,这个鸡蛋可是白送的。
  有便宜不占,那就是吃亏啊。
  顿时众人的激情被引爆了,那场面叫一个热闹,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仅半天时间。
  各处认购点收上来的铜钱就堆成了高高的铜山,连绵的绢山布山!
  初战告捷,捷报传入东宫,李世民听说仅一天时间,一百万贯债券已经全部售磬,也不由的怔怔出神,继而狂喜万分。
  终于有钱了!
  一百万贯!
  北衙六军不用解散了,长安百官也终于可以发放俸钱了,明年的正旦大朝也有钱办了,不用在各国使节面前丢人了!
第231章
食君之禄
  长安城,北太仓。
  朝廷终于在年前开始开仓发禄米给俸钱。
  在京百官,个个带着奴仆部曲驾车前来领钱粮。
  齐国公秦琼领到了六百石粟米,三百七十二贯钱。
  “请平章事签名!”
  皂袍胥吏恭敬的将单子呈到秦琼面前,请他过目后签字。
  秦琼扫了一眼,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朝廷现行的俸禄制度,是以散官为俸禄基本,因此散官也被称为本品,寄禄官。而且大唐不管你实职是什么,有无兼任,一般也就给一份俸禄。
  秦琅现在的散阶是左光禄大夫,与开府仪同三司并为从一品阶,故他一年的禄米是六百石,比正一品少一百石。
  官员的俸是按月发给,一品官不分正从,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杂用一千二,防閤二十千,通计三十一千。
  今年上半年的禄米其实是发过了的,月俸也已经发过几个月,不过这次皇帝借到了一百万贯钱,手里有钱,又感念先前百官捐款捐粮又是认购债券,以及免实封租等,皇帝特意下旨,这次京官皆发全年的禄全年的俸,实际多发的就相当于是赏赐了。
  六百石禄米可不少。
  月俸钱也多达三百多贯,不过正俸其实只有九十六贯,其它的是食料钱、杂用钱这些福利,另外大头是防閤,防閤是朝廷给予官员们派去的警卫、杂役等,都是征百姓服役,一至五品有防閤,六至九品的庶仆等,一品官拥有整整九十六名防閤,朝廷免费征用百姓到官员家服役,另外给官员一笔费用,其实就是这些人服役其间的吃喝等开销费用。
  州县官员们有白直,王府有士力等。
  秦琼提笔签名,表示以领取这些俸禄,接着便有胥吏拿着单开始为秦琼家发放钱粮了。
  今年秦琼屡次向朝廷捐赠,前后捐出上万贯的钱绢,以及数千石粮食,还刚认领了五千贯的国债。
  如今领的看似多,其实比起捐的却不算多少了。
  秦琅的那份早就已经签字,并由小乙带部曲过来领了,他是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的文散阶,故此俸禄是按这个来领。
  禄米四百石,月俸是十七贯,其中正俸五千,食料一千一,杂用九百,防閤十千,一年的就是两百零四贯。
  秦琼看着那热闹的场面,问秦琅,“这次朝廷一下子发一年的俸禄,开销不少吧?”
  “这次京官发放俸禄,总共是十八万多石禄米,十八万多贯俸钱。”
  秦琼听了也不由的惊叹,其实朝中不少官员都是反对这样乱花钱粮的,之前已经削减的俸禄,就算了,可皇帝还是认为要发,而且不但把没发的发了,还要把之前减发的补上,甚至还要额外多发。
  皇帝有皇帝的考虑,灾情已经控制住了,局势在好转,又遇到要过年,尤其今年将是贞观新年号的第一年,当然得把精气神给打出来,得让百官们日子好过些。
  更不用说,这些钱其实就是百官们家里拿出来的粮,是他们认购的债钱。
  “这钱花的太快了!”秦琼道。
  “这倒不用担心,转运司建立起来,钱以后不是问题。”秦琅有这个自信。
  秦琼放低声音对儿子道,“出行之时,身边多带些部曲家丁,小心提防!”
  他无法阻止皇帝总把儿子当刀使,只能提醒儿子要小心,年轻人过于刚猛,触碰到了许多人的利益,对秦琅不满者有很多,一次次积累,只怕早就十分不满了,得预防有人铤而走险。
  “阿爷不用担心这个,陛下不仅给了我四十八个防閤,而且还拔了六十九个亲事、帐内,我自己还有一百个家丁呢,我倒想看看哪个真有那么大的胆子。”
  做为高级官员,不仅是有做杂役的防閤,还有侍从。
  六七品子为亲事,八九品为帐内,三公、王公三品以上职事官带勋者,皆另给亲事帐内,如秦琼是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兵部尚书带上柱国,给亲事帐内一百三十人,秦琅是转运使带上柱国,给六十九个。
  这些亲事帐内由年满十八岁的六到九品的官员子弟充任,做为高官们的侍从和护卫,也是对这些官员子弟的一种色役,一转轮番役满八年左右,就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者就能得到正式的授官出身了。
  “刚离镇抚司,这又入转运司,哎!”
  秦琼叹气。
  镇抚司监察百官,令官员们忌惮畏惧,而现在这个转运司的权柄丝毫不落镇抚司,但却专掌经济这方面。
  “你做事,记得不要太激进,留些余地。”秦琼提醒儿子,不能为了做事,把自己都给搭进去。
  “儿自有分寸!”
  聊了会,秦琅带着秦琼来到另一侧。
  “按陛下旨意,北衙六军,军额两万七千人,这次每人赏赐安家费十千,队正以及上军官,另给二万钱买马钱,骑兵也每人补贴二十千养马、装备钱。”
  秦琼现在是平章事兼兵部尚书,虽说北衙六军不归宰相、兵部管,但这次李世民还是下旨让秦琼负责北衙新建六军的赏赐、粮饷发放事宜。
  两万七千名禁军,共中马军一万,步军一万七。
  仅是每人的十贯安家费,就高达二十七万贯,另外马军还要额外的二十万贯养马钱,军官们也要支出大笔买马钱。
  这些就五十万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