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801

  “不错。”
  钱渊丢下手中的石块,冷然道:“看来徐海是真的要重新侵袭沿海了。”
  谭维愣了下后恍然大悟,“不错,如今徐海汪直停战,又有倭人头目来投,徐海是想重演两年前旧事!”
  钱渊有些意外,从这一个时辰的言谈举止各种细节来看,谭维不应该看不出这点。
  “徐海这厮打的是什么主意!”谭维狠狠咬牙,“前些天,他严令诸人不得骚扰沿海……”
  钱渊怔了怔,立即反应过来了,“徐海是怕官军有准备。”
  “徐海此人狡猾多疑,这次在汪直手下一败涂地,他怀疑有人向汪直通风报信,或者汪直在他手下安插了人手,这短短十多天已经连续有三四个小头目失踪。”谭维有点焦急,“但徐海会选哪里?”
  “松江、通州、苏州、嘉兴、杭州、宁波、绍兴、台州都有可能。”钱渊也拿不定主意,“不会选山东、福建吧?”
  “不会。”谭维立即摇头,“肯定是浙江、江南沿海,顶多是江北通州,徐海、汪直所属倭寇大约占了六成多,剩下的倭寇都是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即使汪直也不会贸贸然插手。”
  钱渊低着头想了一阵,这种事不能乱猜,万一错了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可惜戚继光练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不然倒是可以诱徐海攻台州。
  “二舅,你之前说,你在徐海麾下地位……”
  “不高不低吧。”谭维打了个比方,“徐海这厮自号平海大将军,如果算是个总兵官的话,我大概比把总略高,比游击略低。”
  “徐海对你……”钱渊有点张不开口。
  “普普通通吧,不上不下,徐海刚刚起家,我就被裹挟入内……”
  “算是有些资历?”
  “嗯,两年前侵袭嘉兴、湖州,我不太卖力……这次徐海汪直开战,每逢战事我都尽量躲得远远的……”谭维一摊手,“不然一个月前那次徐海大败,我八成得被当场击杀。”
  钱渊沉默了好一会儿,抬头看着被山顶岩石遮挡住一半的明月,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似乎月亮渐渐被黑暗的山崖、灌木丛吞噬。
  “这次回去……二舅多立战功……”钱渊艰难开口,“听说徐海视财如命,不读书却喜欢收藏名人字画,我可以替二舅找来……”
  多立战功,这是个褒义词,但在谭维伸出倭寇中的特殊情况下……这意味着一直只是勉强应付差事的谭维将举起手中刀戳向手无寸铁的百姓,掠夺他们的财产,烧毁他们的房屋。
  只想过提供情报的谭维觉得口中无比干涩,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抬头看着那被山顶岩石、灌木丛渐渐吞噬的月亮,好一阵儿后才低声道:“听说华亭钱氏再出英杰,手段了得,睚眦必报……二舅是哪里得罪你了?”
  一旦做出这个决定,谭维很可能再也无法洗刷身上的污泥,再也无法光明正大的出现,甚至宜黄谭氏再也不会承认有个曾经年少成名的谭维。
  “胡汝贞有平定倭乱的雄心壮志,却不得不依附严党上位;戚继光有名将之姿,却要送出大批财物贿赂总督府上下。”钱渊长身而立,面无表情道:“两年前,小舅贿赂浙江巡抚李天宠,台州才得允许第一个编练新军抗御倭寇。”
  在这场已经延绵数年的战事中,崖岸自洁不是坏事,但保持崖岸自洁的作风,却会限制自己的能力。
  俞大猷堪称名将,但实际上胡宗宪对其的重视比不上卢镗,戚继光虽名声鹊起,但毕竟杀敌不多,却能得胡宗宪准许第二次募兵成军,吴百朋之才有目共睹,朝中诸公却对其不闻不问。
  胡宗宪、戚继光、谭纶,他们的品行都不能和俞大猷相比,但他们在这场战事中起到的作用却一定比俞大猷大。
  谭维自然想得通这些,他摘下挂在北背的竹筒,灌了好几口水,平复下心情,才微微点头,“好,需要我做什么?”
  “尽量得徐海信任,我需要你联系一个人。”
  “好,徐海爱财,喜好收藏名人字画……前者不好说,后者你送来就是。”谭维顿了顿,“另外徐海也好女色……要不从秦淮河上弄几个歌妓来?”
  “别别别……”
  钱渊嘴角扯了扯,别闹了,万一弄得王翠翘失宠,那就搞笑了!
  “我需要二舅联系一个人,一个被徐海极度信任的人,一个女人。”
  “女人?”
  “二舅刚才提到过。”
  震惊的谭维不禁张大了嘴巴,面前这个才刚刚蓄须的外甥似乎面目模糊起来。
第358章
跪拜
  山顶的灌木丛中,一个脑袋小心翼翼的探出,环顾四周看看没人,往前走了几步,半蹲着靠在一棵小树后,视线落在山脚处的那行人身上。
  钱渊这个名字在倭寇中颇为响亮,不说死在他手中的萧显、沈南山一众倭寇头目,崇德一战力挫兵锋正盛的徐海更让其名声远播。
  当时徐海率倭寇大举入侵,连跨嘉兴、湖州、苏州、常州、通州,来往无忌,将数倍于己的官兵玩弄于股掌之上,唯独在崇德受挫于钱渊。
  但真正见过钱渊的倭寇很少很少,毕竟钱渊很少亲自上阵,这时代又没有照相机,也没有素描,不过他见过。
  陈麻子身子在微微发颤,崇德一战分出胜负的那晚,真倭攀爬打开了城门,他率倭寇举刀冲入城中,然后是让他至今还不知道为什么发生的惨剧,深深的横沟中,兄弟们的惨呼声在两年后仍然让他不时梦中惊醒。
  他见过钱渊,就在横沟的另一侧,隔着淡淡的雾气,他看到那个将长衫下摆卷起的少年书生,他相信,那一定是钱渊。
  惧怕、兴奋各种情绪充斥在陈麻子的心头,他知道,能出现在这儿,必定是大将军的麾下,有人和官兵勾结,或者说,官府在大将军身边埋了暗间。
  两年前那一战,让陈麻子被徐海弃用,身边的兄弟一个个死去,他被扫到角落处……现在他知道,自己有了个机会。
  远远眺望,那一行人已经走出山脚下的树林,出现在海滩上,闪亮的刀光一闪而逝,陈麻子赶紧趴在地上。
  “埋好了。”钱渊随口交代一句,接过杨文递来的一个包裹,和谭维走到一旁,低声说:“里面是十五本书。”
  “做甚?”
  钱渊细细解释了一遍,现在没电报,茫茫大海中想碰一面,实在难之又难,只能采用死投的方式,而且必须使用密语。
  曾经看过《潜伏》、《黎明之前》、《风筝》等无数谍战剧的钱渊得意的将密语的使用方法教给谭维,“必须使用这种数字方式……二舅先听我说。”
  没办法,真不能用汉字里的数字,20人家用一个甘……
  “前两个数字是代表哪本书,后三位数字是代表哪一页……即使是第一页也要写成001。”钱渊说的口干舌燥,其实这种密语在中国古代也有,只不过没有传播开而已。
  谭维啧啧赞叹了几句,这脑子真够好使的,今天的会面让他一次又一次重新打量自己这个外甥,两榜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有军略之才,对细节非常关注,对形势的判断观若洞火……居然还懂泰西诸事。
  对了,刚才那阙《木兰花令》堪称一时无双。
  “那个女人和你……”谭维有些好奇。
  真够八卦的,咱们这是聊八卦的时候?
  钱渊没好气的说:“查出了她的根底,他父母、兄嫂、侄儿都在我手里。”
  谭维嘴角动了动,接过包裹,“还是在这个岛?”
  “就那个山洞,直接刻在石壁上,我每隔一日派人来看……不行,若徐海攻台州、宁波,只怕无人敢出海。”钱渊迟疑片刻,“我留人在岛上,送来吃食,山上有泉。”
  下定主意,钱渊招手叫来王义、杨文低声嘱咐了几句。
  “没问题,我挑人过来,四个人,两人一批,五日一换。”杨文点点头,“从老人里挑。”
  “一旦徐海出动,你派人来岛上……”钱渊话一顿,低声问:“有靠得住的人吗?”
  “这些年来也有些心腹……说得不好听点,和汪直、叶宗满都勾搭得上,只要不知道联络人是官府,理应无碍。”
  “不行,事关重大。”钱渊一挥手,沉思片刻半转身道:“挑四人过来,跟过去。”
  王义、杨文都有点诧异,这八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是钱家护卫的中坚力量,但钱渊平日和下属亲近,碰上事却御下甚严,两人立即转身去准备。
  “令行禁止,钱家护卫果然名不虚传,据说戚继光向你讨教兵法。”谭维叹道:“沿海诸军如果有钱家护卫的模样,倭寇再多十倍也不够杀的。”
  “不可能,钱家护卫只有百多人,每年耗费银两近五千两。”钱渊摇摇头,“这四人都可放心用,他们兄弟、家眷都在我手中。”
  谭维咽了口唾沫,这个外甥有点狠,心思也深……也是,没有这样的心思,如何能早早在徐海身边埋下伏子,徐海到死可能都不知道,枕边人居然是钱渊的人。
  分别的时刻到了,钱渊就在海滩上,在海浪拍打声,在呼啸的海风中,双膝跪下向谭维郑重行了个礼。
  作为穿越者,钱渊不喜欢跪拜礼,除了迫不得已的面圣觐见和仪式外,他只跪拜过父母,但今天他心甘情愿的跪在地上。
  面前的这个中年人在史书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他本质上并不比那些抗倭名臣名将逊色,即使在重要性上,他也不输于除了胡宗宪、戚继光外的任何人。
  最重要的是,身处敌营,狼窝虎穴,手持屠刀,心向光明,这对于谭维来说,身体上的劳累,时刻走在悬崖边上,这还罢了,但在精神层面,却是一段极度折磨的岁月。
  “母亲甚为想念,常常期盼再见,小舅在台州城中日夜祷告。”钱渊轻声道:“外甥知道,此托让二舅难堪,更会背负骂名,但……”
  “好了。”谭维一把将钱渊拉起,“东南沿海水深火热,万民哀嚎,两年前我随徐海入寇嘉兴,一府之地,遍地尸骨,村无炊烟,即使我厌恶仕途,又如何能不应呢?”
  “只望他日尽杀倭寇,重逢之日……”
  “那时外甥当下厨斟酒赔罪。”钱渊勉强扯出一丝笑容。
  “好,一言为定。”谭维深深看了钱渊一眼,转头向已经推入海的船只大步走去。
  远远看着船只消失在黑暗中,钱渊转头看了眼留下来的六人,皱眉道:“周济去了?”
  “嗯,他领头。”杨文低声回道。
  周济是周泽的弟弟,兄弟俩都是钱家佃户子,哥哥周泽机敏,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弟弟周济稳重,确是合适人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