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801

  “周泽周济有父有母,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已经成婚,食园已经腾出来了,让他们住进去。”
  “是,回去就安排。”王义看看天色,“少爷,咱们等天亮再走吧。”
  钱渊点点头,接过水囊喝了几口,在心里盘算此行的得失。
  历史已经走上另一条路,叶麻、陈东已经无实权,就算胡宗宪再想使离间计,只怕很难成功,想绞杀徐海,硬碰硬……除了戚家军,只怕其他官军没可能成功。
  递出去王翠翘这个棋子,据谭维说,此女很受徐海看重,为其整理文书,打理内政,这个和历史记载是相符的。
  不过王翠翘能起到什么作用,现在很难说,毕竟谭维身处敌营,很多事情只能临机决断。
  杀徐海是必须的,离间计……钱渊在猜想,离间计未必要在徐海内部施行,汪直、徐海的停战约定是非常不稳定的,这里面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呢。
  如果有解除海禁,允许通商的许诺,汪直是有可能助明军剿灭徐海的,这方面汪直有先例。
  沉思了很长时间,钱渊有些沮丧,自己完全没有机会和汪直联络上,记得胡宗宪曾经派出使者去日本和汪直商谈归顺之事,或许可以回头写封信问问。
  天色微微亮,一行人启程离开这个海岛,当船只和水天一色的时候,陈麻子终于敢直起身子站在山顶上,眼神闪烁的在想,到底是谁和这钱家子密会,他决定回去查一查。
第359章
拒绝
  七月十二日夜间,钱渊从临海县启程,七月十八日夜,钱渊疾驰返回临海。
  当夜,钱渊和谭纶、唐顺之密谈,第二日清晨,钱渊回家一趟后再次出发,快马赶往杭州。
  “出去好些天才回来一次,又赶着出去。”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谭氏纳闷道:“回头得好好说说,家里安稳的很,还不个赶紧回翰林院!”
  谭氏虽然不读书,但宜黄谭氏也是名门望族,翰林院代表了什么她也很清楚,她说着说着不由自主的看向小七。
  小七貌似恭谨,心里却在犯嘀咕,您老是真不了解自个儿这位儿子啊,哪里是闲得住的主儿,这几年到哪儿都能惹出事,入京都能搅动风云影响朝局走向。
  虽然小七不是什么心思深的人,但毕竟前世阅历也算丰富,早早就看出了问题,谭氏带着长媳、女儿死死守在台州不肯入京,不肯回随园,再加上大嫂黄氏收养的那个婴儿……别说钱渊暂时不想回京,就算想回也要处理完再走。
  站在一旁的小妹心里有些矛盾,既盼着二哥二嫂赶紧走,又舍不得……谭氏有着类似的情绪,只有黄氏是一心盼着钱渊赶紧上京。
  虽然谭氏对小七仍然是横眉竖目,但实在演不好一个严苛婆婆的形象,她嫁进来的时候钱家刚刚和族里闹翻,家里只有几个仆役,让丫鬟伺候用饭都不习惯,更别说让小七在边上伺候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小七招手叫来可卿和香菱,“是哪儿受伤了?”
  钱渊本来只让人回来报信,直接出城去杭州,但后来还是回来了,让可卿帮着上了点药,当时小七正在调试新药没赶得上。
  可卿小脸微红,“腿……”
  “腿受伤了?你脸红什么?”小七有点奇怪,想想嘴角扯了扯,“明白了。”
  肯定是腹股沟被磨破了,应该是长时间骑马导致的,小七琢磨了下,又去了专门腾出来的药房。
  其实小七在大学时期学过一点中医药方面的课程,虽然不能和此时的名医相提并论,但有些东西是相通的,至少小七在治疗外伤上更有一手。
  小七拍拍脑袋回忆,记得《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如此写,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但小七问过了,现在三七还没有问世。
  可惜成亲后第三天就离京了,小七本来还想让钱渊帮忙去拜访还在太医院的李时珍。
  人心不足蛇吞象,在找到钱渊后,小七获得了这个时代女人不可能的自由,然后她开始试图获得一些独立性。
  所谓的独立性无非体现在财产、精神层面、事业几个方面,前两者小七没有问题,但事业……她能想到的只有这些。
  不过对比起来,小七对做个女医生没什么太大的信心,倒是可以培养出一批用得上的护士,曾经说做个南丁格尔可不是在看玩笑。
  小七的视线落在可卿、袭人身上,想了想还是摇头,比起来倒是成亲的那些护卫的老婆能用得上,不过在这个时代,女人照顾不是自己丈夫的男人,肯定会惹出不小的风波。
  小七想的这些问题,正在疾驰的钱渊也在想,特么太难受了,上完药的腹股沟又磨破了,又痛又痒,可卿和香菱上药的手法也挺糙的,回头得让小七培养一批护士出来。
  从杭州到临海,一般是水路抵达绍兴,然后沿曹娥江南下入台州,陆路绕过天台山抵达临海。
  但反过来,从临海去杭州,理论上也能走这条路,但毕竟七月份风向不利逆行,钱渊一行人又赶时间,只能取道金华府,在东阳县西边转向北上入绍兴府,从会稽山西北侧穿过,越浦阳江、富春江直抵杭州。
  这一路将钱渊折磨的够呛,出身边军的王义很轻松,杨文等几个护卫也撑得住,而钱渊……抵达原巡抚衙门外,他是被杨文王义扛下来的,两条腿都不是自个儿的了。
  仅仅三刻钟后,胡宗宪带着茅坤、王寅、郑若曾从总督衙门回来,茅坤、郑若曾都通晓军略,王寅为其整理文书往来,他们是胡宗宪最信任的几个幕僚。
  “别起来了。”王寅抢在前面将要起身行礼的钱渊摁回床上,“让护卫带信过来就是,弄得这般狼狈。”
  钱渊歉然向几人一笑,示意杨文将自己扶起靠在床头上,又看杨文和跟进来的仆役下人都出了门,才正色道:“徐海、汪直停战。”
  “什么!?”
  “真的?!”
  郑若增和茅坤同时勃然变色,异口同声。
  胡宗宪倒是沉得住气,拉过凳子坐在床边,“展才,消息准吗?”
  “确定无误。”钱渊有力无气的说:“两日前,我刚从海上归来。”
  胡宗宪这下可以确定了,钱渊在倭寇中果然埋下暗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埋下的。
  茅坤追问道:“大约什么时候?”
  “一个月前。”
  “就是一个月前汪直大败徐海的海战之后?”郑若曾详细问道,显然,总督府也不是没有消息渠道的。
  “徐海和叶宗满联盟,但后者临战反水,徐海拼死一搏,最终双方谈定停战。”钱渊接过王寅递来的茶盏咕噜咕噜一口喝完,“汪直那边不太清楚,徐海如今麾下直属兵力大约五千余人。”
  这话一出,众人都知道钱渊埋下的暗子是在徐海手下,这也符合情理,毕竟从沥港被毁后,汪直是没有……至少没有亲自率倭寇侵袭沿海的。
  王寅不吭声的给钱渊倒茶,茅坤还在追问细节,胡宗宪和郑若曾对视一眼,心里都有数,看来钱渊埋下的这颗暗子地位不低。
  叶宗满临战背盟还能在战后被传扬开,但徐海麾下直属兵力多少,这不是小角色能弄清楚的。
  “陈东、叶麻都被架空,手下的倭寇要么战死,要么被徐海收编。”虽然连续喝了两盏茶,钱渊嘴唇依旧干涸,“半个月前,五百真倭投靠徐海,为首者为徐海副将。”
  郑若曾失口道:“徐海要再次入寇!”
  “不错,之前一年多,其实都是原先的海盗互相厮杀,倭人少有参与,此番停战,徐海要再次入寇,倭人才会参与其中。”茅坤做出同样的判断,“麾下五千倭寇,再加上一些小股倭寇,应该有七八千之数,倒是没有两年前多……”
  “不能这么算,两年前王江泾一战之前,虽然徐海统合倭寇人数达两万之多,但大都是乌合之众。”钱渊强撑着说:“但一年多的厮杀后,如今徐海手下倭寇都是见过血的,还有数百真倭……”
  胡宗宪还在沉思中,王寅出门很快回来,将一张地图悬挂在墙壁上。
  “展才,这还是你的手笔。”王寅笑道:“三年前你赠与俞大猷,后来他复制了一份送来总督府,东南沿海大都一览无遗。”
  “会是哪儿呢?”郑若曾低低自语,胡宗宪和茅坤也都在皱眉苦思。
  “北不过通州,南不过台州。”钱渊努力直起身,但发酸的双腿让他一点都不嫩动弹。
  “通州、台州之间,沿海七个府洲。”茅坤转头看向钱渊,“能打探出徐海究竟入寇何地?”
  听到这句话,胡宗宪眼神闪烁不定,郑若曾和王寅同时低下头,靠在床头的钱渊没说话……没说话……没说话,然后一阵打呼声若隐若现。
  胡宗宪嘿了一声,黑着脸转身出了门,王寅还在勉强替钱渊解释,奔波劳累至此……
  郑若曾拉着茅坤出门,看向胡宗宪的眼神中带着同情。
  床上躺着的那是个人精,想用这种方式……实在是儿戏了点。
  毕竟在官场上打了好些年的滚,有曾经在西南剿倭,茅坤也反应过来了,胡宗宪这是想从钱渊嘴里将那个暗间挖过来……结果钱渊这厮直截了当的用打呼声来拒绝。
第360章
愣头青
  原本只是演演戏,心里在骂胡宗宪这厮不要脸,但毕竟这十天累得慌,钱渊就此沉沉睡去,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
  “补补吧。”王寅指着侍女端进来的食盒,“总督大人亲自嘱咐的参粥,最能补身子。”
  “还以为是胡汝贞亲自下厨熬制的呢。”钱渊不阴不阳的回了句,“摘桃子也不是这么个摘法!”
  “展才这是误会了。”王寅劝道:“如若要摘桃子,总督大人不会让茅顺甫开口,你和他没什么来往。”
  “也是,要摘桃子,胡汝贞不会亲自来,他会让亲近幕僚单独来见过,还会挑选一个我钱展才的旧交。”
  钱渊这番话看似很明事理,但话里行间透着犀利的嘲讽。
  王寅愣了下才听出味道,特么自个儿是单独来的,而且也是钱渊的旧交。
  “大半年没见,展才你这张嘴……”王寅苦笑不得,“还亏我百忙中来探看,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看不出来啊,王先生摇身一变成了纯阳子了,难怪对功名、仕途不屑一顾。”钱渊变本加厉道:“既然如此,还要他胡汝贞做甚,纯阳子祭出飞剑,把汪直、徐海并数万倭寇全都枭首就是。”
  王寅无语了,他一个月前接到徐渭来信,说起钱渊在京中那些时日左右逢源,不亦乐乎,除了已经罢官归乡的李默之外,几乎所有重臣都对钱渊颇为赏识,同年士子也对钱渊颇为看重……但这嘴巴怎么还这么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