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4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7/530

  ——前草原霸主东胡部的残余势力,鲜卑、乌恒两部!
  在临近冬天的时候,对这样一片本就寒冷的地区,发动一场入侵战争?
  别说此时以骑兵为主的匈奴人了,便是后世德意志的钢铁洪流,也表示再也不愿意经历第二次。
  如此说来,右北平方向,确实不大可能成为匈奴人的入侵方向。
  就听柴武稍一止话头,清了清嗓,才继续道:“及云中、雁门之所在,亦不大可为匈奴之选。”
  “其因亦显:自魏尚为云中守,便以爱护士卒,治军有方闻名;匈奴民畏魏尚如神明,更有塑像祭拜之举。”
  “且云中城坚墙厚,守军上万,每至战时,云中民登墙而守着亦数万;故匈奴每侵吾汉地,多围云中而不攻。”
  “何也?”
  “非匈奴欲破云中,乃匈奴恐云中之军出援,以乱匈奴之策也!”
  听到这里,饶是对魏尚早有‘了解’的刘弘,也是不由流露出了些许惊诧。
  “如今的魏尚,居然就已经在匈奴,有如此崇高的‘威望’了吗……”
  “倒也是个好事。”
  对于匈奴人捏制魏尚的‘神像’,早晚跪拜的说法,刘弘也是有所了解。
  ——这与匈奴人此时的信仰:萨满教有关。
  此时的萨满教,若细说起来,可谓是复杂无比;但简而言之,也就是一个核心纲领:万物皆可为神。
  石头可以是神,树木可以是神,甚至连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狼,都可能被某个匈奴部落奉为神明。
  具体到魏尚在匈奴被神化,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在匈奴的信仰文化当中,每当出现一个匈奴人打不过、搞不定的人或动物,就会被匈奴人奉为神明。
  匈奴如今以单于为首领,草原各部族为从属所形成的松散部落联盟制度,就是基于‘我打不过单于,所以单于是天神之子’的内在逻辑形成。
  而对外部,在原本的历史上,除了魏尚享受到这个待遇之外,迷路将军李广、苍鹰郅都等名将,也都曾被匈奴人奉为神明。
  至于绝代双骄,大司马大将军长平烈侯卫青,以及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景桓侯霍去病,更是被匈奴人奉为‘那个人’。
  ——不能直呼名讳的人!
  对于魏尚在匈奴享受神明待遇,刘弘自是不置可否,反倒是柴武,像不小心说错了话般,飞快的瞥了一眼刘弘的脸色,见刘弘面色如常,才略有些迟疑的收回目光。
  就见刘弘稍流出一丝困惑之色,对柴武问道:“出援?”
  “今之云中城,竟已有出援之力?”
  在以步兵面对骑兵的战役当中,汉室最大的劣势,其实就是机动性。
  具体而言,就是除了打赢追不上、打输逃不掉之外,在面对匈奴骑兵集群时,汉室的步兵集群不敢走出城防要塞,在野外面对匈奴骑兵。
  这就使得,当汉室某一处防线受到攻击时,附近地区出于‘绝对不能在野外面对骑兵’的忌惮,而不敢派兵支援。
  在这种情况下,本就位于长城之外,自保都些吃力的云中城,居然能逼得匈奴人拨重兵将其包围,就为了不让云中支援其他方向?
  刘弘本能的觉得,这着实有些神话色彩了。
  ——魏尚只是被匈奴人奉为神明,又不是真的神明!
  却见柴武面色怪异的一笑,对刘弘拱手一拜,便扔出了一个让刘弘瞠目结舌的重磅炸弹。
  “启禀陛下:今吾汉家,唯云中都尉,得骑卒校尉一!”
  听闻此言,刘弘顿时瞳孔一缩,不敢置信的望向柴武。
  ——云中居然有一支完整的骑兵校尉?
  这可就是足足一千人!
  要说起来,汉室并非是完全没有骑兵,只是相对较少,且大都被用于情报传递,以及战场上刺探军情的斥候部队而已。
  但若说是一支完整的骑兵部队,刘弘敢打包票:云中那支骑兵校尉,在汉室绝对是独一份!
  “怪不得……”
  想到这里,刘弘不由笑着点了点头,就见柴武继续道:“及马邑,其大致于云中同,无北墙之庇佑,又位处要地。”
  “然较之于云中,马邑城实不属难攻之邑。”
  “且韩王部若南归,欲速至北墙,则必自云中、马邑所在之北墙正北归;匈奴若欲以此开战,亦必当首攻韩王部入北墙之处。”
  “故臣以为,若韩王部于季秋南归,则匈奴必自马邑,以攻吾汉室。”
  言罢,柴武便郑重一拜,示意自己‘汇报结束’。
  听完柴武的讲述,刘弘暗自稍一思虑,便大体得出了结论。
  云中守备力量强硬,还有一支可用于正面作战的骑兵部队;郡守魏尚更是有‘神化’buff,对匈奴而言,云中属于能不打就不打的铁刺猬。
  右北平方向,倒也说不上是汉室守备力量太强,只不过右北平冬天来的更早,且更冷;匈奴人不愿意冒‘冬天打仗’的风险。
  再加上韩王部确实最有可能从马邑一带回归汉室,就使得柴武的看法,实际上已经有了八成以上的可能。
  ——若今年开战,匈奴必从马邑而来!
  但还有一个问题,让刘弘百思不得其解。
  “朕有一惑,还请大将军解之。”
  就见刘弘面色迟疑的上前,手指虚指向堪舆的右上角。
  “匈奴既欲战,因何不自北地而来,强攻萧关,以振关中?”
  
第0362章
断其一臂
  柴武先前的叙述,确实讲明了云中、马邑、右北平三个方向中,为什么要排除掉云中、右北平,而独留‘匈奴人从马邑入侵’的可能性。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柴武先前提出的可能性,还是刘弘此时在堪舆上所见,都直指一个方向。
  ——北地!
  除了云中、马邑、右北平之外,北地方向的长城,也同样有一处数十里宽,足以容纳十万数量级的骑兵部队,能短时间轻松跨越的缺口。
  若是考虑到寒冷天气对匈奴骑兵集群的影响,那北地的气候,显然也更符合匈奴人的要求。
  ——相较于位处后世天津北部的右北平,内蒙一带的马邑、云中,位于后世陕西西北地区的北地,无疑更为温暖,冬天也到来的更晚一些。
  从战略角度来分析,从北地直接跨过长城,短时间内对萧关造成威胁,也同样更具战略价值。
  盖因萧关,正式关中四关当中的北门户!
  一旦萧关失守,就意味着匈奴人的铁骑,将踏上刘汉政权最重要的基本盘:关中!
  甚至不需要攻破萧关,只需要有匈奴骑兵的踪影出现在箫关外,其对汉室带来的战略打击,就几乎等同于关东某个诸侯造反,其先锋部队已然叩关函谷!
  都不用刘弘对军事战略有什么深刻的研究,光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就能道明其中的关键。
  ——打蛇打三寸,擒贼先擒王!
  相较于对汉室遥远北方的燕、代防线造成打击,无疑是对关中造成军事威胁,更具有战略意义。
  更让刘弘对这个可能性感到心惊胆战的,是这个进攻路线,在原本的历史上真真切切的发生过!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三世单于挛鞮稽粥率骑兵十四万,入侵汉室!
  ——汉室西北要塞朝那塞被攻破,北地沦陷,北地都尉自主将孙卬在内,全部牺牲,无一人生还!
  ——萧关告破!
  ——匈奴前锋火烧回中宫,斥候直抵雍县、甘泉山,与长安直线距离不到二百里!
  消息传出,关中振动,天下振动,长安人心哗然!
  也正是在那次匈奴武装力量距离长安最近不足二百里的时刻,时年三十七岁的文帝刘恒慌忙下达诏谕:以宗正刘礼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驻军细柳,以备胡。
  另,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骑将军,驻兵渭北,备车千乘。
  可以说,在面临这次入侵之时,文帝刘恒几乎是阵脚大乱;对于长安地区的战略部署,基本完全是按照‘把长安围成一个乌龟壳’的思想纲略。
  所有的战略重点,都放在了长安以北,及箫关方向。
  ——匈奴人可能杀来的方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7/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