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传(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虽然四处人心慌慌,战祸四起,武汉却因这抗战,一时热闹繁荣起来。
不过时常会有日本人的飞机来扔炸弹,可这也吓不住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人们。照样地游行、集会、募捐、讲演、慰问伤兵,他们似乎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并不太在意那时不时的空袭警报。
这里有军人、有市民、有学生、有商人、有文化人,有国民党,也有共产党设立的办事处,著名共产党人周恩来也在这里。
这年的“双十节”,戏剧界人士有感于抗日必先团结,率先成立了戏剧界抗敌协会。稍后,电影界人士又成立了电影界抗敌协会。
共产党人阳翰笙应邀参加“剧协”后,目睹戏剧界抗战情绪高昂的盛况,于是便有了文学家也应该成立抗敌协会的想法。当下,他便通过王平陵去找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邵力子活动,而自己则去串通文学界人士。不几日,便联络上了田汉、胡风、冯乃超、姚蓬子、孔罗荪、楼适夷等人,而王平陵也带来了邵力子不但赞成还要多多支持的允肯。
正在这时,传来一个喜讯:在文学界颇负众望的写家舒舍予,老舍到了武汉!老舍是十一月中旬到达武汉的,因为旅途历尽艰辛,便极想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喘口气。临时住了几个地方,都不理想,最后在华中大学游泽丞教授的寓所安下身来。这里本是一处极安静的住处,没承想空袭警报到没把这清静搅了,倒让一伙子朋友的敲门声给破坏了。
老向(王向辰)来了。
赵望云来了。
何容来了。
除了看朋友,他们还有另一件事--素有“基督将军”之称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一级上特冯焕章(冯玉样)将军有请。
冯将军面见老舍自然是一为会友,二为谈谈抗日,老舍二话没说,欣然前往。
一桌酒席,满座高朋,热烈的气氛代表了冯将军一片心意。席间,冯将军夹起一筷子大肉送到老舍碗里,说:“我们当兵的讲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舒先生也是豪饮,我领教了。下面我敢问舒先生最近可有什么诗作,不妨拿出来念念,我虽是一粗人,却也挺喜欢诗。”说完,自己大声笑起来。
老舍本可以推诿,却架不住老向,望云二兄在旁镲哄,只好硬着头皮,把那日去黄鹤楼时的新作吟了出来:黄鹤楼头莫诉哀,酒酣风劲壮心来,烟波自古留余恨,烽火从今燃死灰;如此江山空幕雨,有谁文笔奋云雷,奇师指日收河北,七步诗成战鼓催。
“好!”冯将军拍案叫好,他又斟了一杯酒,举到老舍面前,说,“看来你是酒酣,壮心才来,好啊!”他又转身指着满座的文艺界朋友,“有谁文笔奋云雷?就是在座的诸君啊!我冯玉祥敬大家一杯。”
老舍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舒先生,我有两件事相求,望你万勿推拖。”
“冯将军,您说,我听着。”
“这头一件,望云兄办了一个《抗战画刊》是个通俗读物,图文并茂,请舒先生鼎力相助,当这个刊物的特邀撰稿人。”
方才在路上,赵望云就已向老舍索稿,老舍己答应过他,此时自然更无半点难意,“这件事,冯将军您请与不请,稿子我都是要写的。”
听了老舍的话,在座的诸位不由得鼓掌以示欢迎。
“这第二件事,我想请先生能迁过来小住,以便早早晚晚随时可以一叙,自然了,这也是在座诸君的意思,搬过来大家同住,随时也可谈些抗战的事宜。”
望着冯将军诚恳的目光,再加上几位好友的恳切挽留,老舍确实有些感动。
“承蒙不弃,我舒舍予感激不尽,难得与冯将军一聚,难得与朋友们一叙,今日能如愿,怕还真要感谢日本人的刺刀哩。”
“真是的,要不是战乱,这南南北北的朋友,哪儿就那么好碰在一块堆儿了。”老向说。
于是朋友间又开始交流些情况。
郭沫若从日本回来了,田汉君也到了武汉,张道藩放出风来,要成立个什么协会等等。
文艺界同仁众多,以前天各一方,如今国难当头,都云集到武汉三镇,这里有老舍认识的,大部分则不认识,老舍自然也乐得在这儿听听文艺界的消息。
酒席将尽,冯将军忽然笑着向老舍建议“咱们能不能再办一本抗日的文艺刊物?赵先生那本是画刊,这本是杂志。”
老舍精神为之一振:“好是好,咱们有人有笔,文章不愁,愁只怕是愁印刷不出来呀!”
“那好,咱们一言为定。印刷问题我来解决,你准备文章吧。”
冯玉祥立刻叫来秘书,吩咐去办印刷事宜,待吩咐完毕,又转过身来问众人,“你们来给这抗日杂志取个名子吧。”
“冯将军,这个建议是你提起的,这个名子么,还是你取的好。”老向说。
冯玉祥历来遇事不爱假客套,此时,立刻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扑哧一声笑了,转而对大家说:“我真是个当兵的,只知道打!打!打!所以想来想去,脑子里也只转出一个名子--抗到底。你们看怎么样?”
怎么样?没人言语,显然这几位文人对这样的名子不敢恭维。
“我说是吧。叫你们起,你们不起,叫我起,你们又嫌粗俗,真难伺候呀。哈、哈……”冯玉祥朗声大笑起来。
“我看就这个名子也好。只要我们是坚持抗战到底的宗旨,这名子便也很响亮。因为直白易懂,大家叫起来顺口,记起来方便,印像也就深刻,不知几位仁兄意下如何?”
老舍这一解释,众人也觉得颇有些道理,便众声附合起来。
于是这刊物的名子就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