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5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746

  毕竟,若不是他一心想要报效这个已然绝望无能的让人无法安身和苟活的朝廷,包括他的女人在内的乡里们又何苦遭此灾劫和噩运呢。最不济,再面对那些官军抄掠的时候,他也有保护家人到最后一刻的能力和机会。
  而在这一刻,他痛恨这个让人看不懂的世道,也痛恨那些肆无忌惮纵兵为害的朝廷王师;但对这些扰乱天下而逼的君父浪奔出幸的贼军,同样也习惯性的保持不了多少好感。哪怕他们的主张听起来道理和情由。
  只是眼下的哥舒蒂奇虽然侥幸找回了妻子,但是也没有了可以回去的家园了;而偌大的关中不是贼军就是官军,或是那些亦民亦盗的土团,又有何处可以让人独善其身呢。
  所以,他在短时之内为了自己和妻子苟安计,还只能使继续仰仗和依附这些号称“贼中之贼”,形制行举”最似官军“的太平贼,而随波逐流下去一段时日了。
  至少他一直以来就未曾见过这些贼军,有过无端的烧杀劫掠行为;就算是截获了官军和藩部手中的百姓,或是打破了一些拒守的土围、庄子,也只是把人给集中起来转送到南边集中看管。
  这样哪怕是在那儿不免受到了相应奴役和疲于奔命的驱使,也总比在官贼交加往来的屠戮当中,无端丢掉了性命好上一些。而哥舒蒂奇同样也要为找回来的妻子考量。
  他需要有足够的条件和待遇,来治疗妻子身心上的创伤,并且给她一个相对安稳的调养环境;而不是继续流离在军中触景生情的进一步将癫狂恶化下去。这就需要他更多的卖力表现,好在贼中体现出自己的更多价值来。
  这既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也是为了向那些残害乡里的藩胡们报仇的必然过程;哥舒蒂奇就是如此安慰和宽释着自己,而主动来到了有过几面之缘的校尉张东面前,顿首拜倒恳声道:“多谢贵部得以令我家人团聚。”
  “没啥好谢的,只是顺手之劳而已,更何况事前还答应与你的不是?本军一贯说到做到不假虚妄的。”
  中等身材而越发气度沉厚的张东,却是不以为意的摆手道。
  “倒是接下来你找回家人之后,又有什么打算……是打算携眷到南边去避一避,还是继续随军见机行事呢?”
  “什么……贵军可放我等离去?”
  哥舒蒂奇不由惊声道:“这个自然了,本军素来没有强求于人的干系;更何况这也是你应得的好处。”
  张东点头道:“其实小人还可为贵部稍尽绵簿之力,”哥舒蒂奇连忙抢声道:在说出这话之后他心中有什么郁结已久的东西,也像是豁然开朗和通透起来而继续开声:“其实小人依稀记得渭河水道之上,有所可以快速抵达咸阳城下的航路所在……愿为贵军勉力一试。”
  而在距离不远处的营地另一端,党项人所抛弃的畜群和坐骑,也被逐一的寻找和收拢回来,然后又在这里依照情况进行登记和处理。
  “军爷尽管放下心来,小人已经仔细查看过了。”
  带着满身臭烘烘牛马汗水与排泄物气味,从畜群里钻出来的前突厥小部头目阿史那思力,也在满脸堆笑的对着两名专门管理随军牲畜的军士道:“这些畜牲只是最寻常的水土不服,不是什么塞外流行的瘟症,只消放到荫凉开阔的谷底河畔修养上一阵子,就能有所恢复了。”
  “那就好。”
  其中一名军士点头称道,用细炭笔在一张硬纸板的簿记上勾画了几笔。
  “接下来我们盘点下具体犯病的数目,在分作若干个不同程度……好决定那些可以先行送走,那些可以留下里继续使用,那些要就地宰杀以为军中脯食的。”
  仅仅是一夜之间,他所在的突厥小部及其从属的沙陀萨葛氏族,就在这些太平贼的突发攻势之下溃灭千里了;而阿史那思力也与其他人一般,猝不及防就成为了为数众多的藩胡俘虏一员。
  只是相比被押送到南方的蓝田峪内去,编管起来参加繁重而艰苦劳役的大多数藩部符箓不同;他多少还有点相马和照料牲口的经验,而侥幸成为被破格留下来,专门照看这些同为部族所属牲口的极少数幸运儿之一。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作为编外受限制使用的辅助人员,他也在这些制度森严而用度充足的贼军之中,难得体会到了另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日常,以及全新的见闻和感触。
  比如他第一次通过别人留下来得梅干,尝到了名为“甜”这种让人愉悦无比的滋味;也知道了在酸臭得奶块疙瘩和长毛得风干肉,半生不熟的炙烤牛羊肉之外,还有唐地人那般多种多样得军中吃食。
  事实上,这些太平军带来的牲口吃的都比他平时好得多。光是各种制作成份量十足的硬梆梆、沉甸甸草料块,就且不用说它了,甚至还有专门搭配补膘用途,以寥糟、豆渣、苜蓿干、骨粉蛋壳和谷物制成的辅料饼。
  阿史那思力甚至偷偷尝了一点,发现其中居然还有口感鲜明的盐分,口感也不是那么难以令人下咽;这简直就是可以直接人吃的好东西,更比得上草原上最好的干粮了。
  所以,他暗中逃亡的心思也暂时熄灭了下来,想要凭借自己还算熟悉饲喂这些塞外牲畜的胜长,再从这些贼军当中多弄点好处来。比如他们制作这些便携草料块的密法,或又是如何给牲畜快速的补膘。
  无论是哪一样,都足以让他回到塞外之后,成为那些部帐头领们的座上宾和远近闻名最受欢迎的人等。这样哪怕原本的部帐都没有了,他也可以籍此自己拉起一个新的小聚落来。
  ……
  而在长安城南的城坊废墟之间,随着再度抵达的一支庞大输送队伍,而重新变得热闹喧嚣起来;与之而来的还有根据太平军在城内的攻占进度,而迅速推行开来用作后方维持和镇压的“长安巡禁队再武装计划”。
  也就是从原本南郭三门的战斗当中幸存下来的义军旧属,支持和追随过太平军先遣队的本地百姓,中重新挑选人充实进以太平军老卒为骨干新编成的辅兵八营里。
  反正甲械兵仗都是现成缴获,或是就地取材修复和制造出来的;作为城坊间维持秩序、镇压骚变的辅助力量,也不需要什么重装备或是火器的配属,只要相对统一的冷兵器和服色就行。至于在钱粮用度上更是有所积余。
  当然了,名义上当仁不让的统军人选,便就是如今曹皇后麾下临时行在的第一大将,昔日的大齐京兆府少尹、诸门巡防大使孟楷,副手则是太平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厢郎将郭言。
第七百五十八章
秦王筑城何太愚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犬声。
  唐:韦庄《秦妇吟》节选……
  因为运输队的到来,相应的犒食和加餐也轮番在后方休整的序列,乃至新组建的补充营和辅兵部队里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甚至还有专门随队前来慰问的巡演队,在隐约此起彼伏的轰鸣和厮杀声伴奏下,于营地中进行歌舞器乐、吹拉弹唱劳军的表演。
  虽然,除了专门教坊出身的歌舞之外,大多数人的表演水平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是对于这些从前沿轮换下来的士卒和优秀代表、伤病员而言,却也是难得放松和疏导情绪的机会,而在一时间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欢声笑语。
  这一幕也同样发生在了由来南方的补充兵、长安本地青壮和义军眷属,所新编成的辅卒部队之中。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吃喝加表演的集体联谊形式,而在混杂着疲乏和艰难的面容上,难得露出饶有意趣和会心的笑容来。
  “哎呀呀,这个咸鸭卵混了啊……不过做熟了也能吃就是了。”
  “是葡罗烧豚脚啊,赚到了。”
  “豆腐烧肉末,也算是好运气了。”
  “我的是辣子鸡丁……好东西啊”“要不,我拿干煎血肠和蛋饼罐头和你换一个了。”
  就在其中一圈围绕着滚烫热水大锅,轮番捞起罐头的辅卒当中;听着同伴的声音王墩儿也心怀唏嘘的感叹着,很难想象半年多前自己还在天目山下吃糠咽菜,而思量着如何用最少的柴草来烤炙鳅虾以为果腹;现在却可以在这上京长安城中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挑三拣四的对各种吃食品头论足,这可真是太不惜福了啊。然而,这只是那些号称要让世上大多数受苦人,都过上安生日子的太平军所带来的好处之一而已。
  时下军中能够提供肉食的种类颇多,但是最稀罕也最受欢迎的还是牛肉,尤其是来自桂管和安南之地的水牛肉干和酱牛肉罐头;其次是湖南、江西等地所提供的(山)羊肉制品,肉少皮厚烹制起来味浓汤稠。
  然后才是四道十路各地无处不在,无处不养的豚,彘,豨,也就是味道相对寡淡得多的猪肉;只是可以加工的种类和用途却不牛羊更加的丰富一些;因此占据了军工后勤的干脯类生产的大头。
  至于六畜之中尚且还有的马肉和狗肉,都属于产量有、限些的地域特产;反倒是体型最小的兔肉更加嫩滑适口一些,只可惜因为个头缘故作为肉食的份量太少了一些。
  最后才轮到禽类中鸡所提供的肉蛋和羽毛之属,也是随军食品当中另一大较受欢迎的肉食;而作为垫底和市面价格最贱的,则是属于略带土腥味和草味的鸭子和鹅。
  因为这些禽类和兔子的养殖更加广泛,相比需要规模化集中管理和饲喂的猪羊,几乎是太平军治下的屯庄之中,家家户户多少都有剩余的边角料,来喂养上几只或是一群。
  此外,还有沿海地区和内陆几大水系,湖泊流域所提供的季节性渔获和其他水产了;不过,在这个普遍缺少热量和脂肪的时代,其实这些河海鲜货反而不如其他禽畜肉类更受欢迎。
  更别说在经过了路途迢迢之后,也就剩下一些腌制和炒制的干货,或是浓稠汤汁的罐头了。但是这些对于王敦儿这些水乡出身尝惯了鱼虾的辅卒而言,依旧是上好的美味。
  道理很简单,里头各种份量十足的油水和佐味料,足以让世间任何最为寡淡的吃食,都变得开胃和适口起来了。更别说是那些久处内陆或是山地出身的士卒了。
  而在与官军暂且对峙的前沿地带,满是烟火和血腥味的暑热尚未消退。刚轮换上来的第七军中厢郎将曲承裕,也在同样更加丰盛的加餐自取长桌前,籍此对聚集起来将校们再度强调和宣称道:“咱们当下的任务是稳住现有的阵线!配合后方的肃清和巩固……协助友军完成重新整编和适应性的调整。”
  “而本军的长期方略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贪一地一处之得失,尽量的消灭和削弱敌军有生力量。”
  “。”
  “最终目的还是积小胜为大利,以形成局部战斗的优势由点及面,逐渐连成一片整体战线的上风。”
  “所以,只要保持住目前的势头和方向,长此以往下去,时机和大势都会转向咱们这边的。”
  在简明扼要的交待完这些之后,曲承裕就从这些将校的例行欢宴中退场,以免影响了他们的兴致所在。然后又带着亲从护兵,按照军中惯例巡看和慰问的好几处哨位,最终来到了阵线最前沿高出地面许多的一处坊楼之中。
  而在这里他感受着长安城中依旧微微熏热的夜风,却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远处仅隔几个数条长街的巍峨皇城所在;在漆黑一片的天幕背景之下的城阙,却是依旧灯火绰约的往来不停,照出阙楼上点点面面又稍闪即逝的飞檐斗拱、漆彩梁柱的轮廓。
  这就是大唐的腹心之地,天下的中枢所在;如今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袒露在他的面前,又仿佛是伸出手去就能攫取到了一般的,让人顿然遐思无限起来。
  要是在早些年,他还是天南交州一个不起眼的乡下土豪,需要为集成保全自己的家业奔走时,更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又怎么猜得到日后到会有如今的际遇和名位呢。
  作为大都督府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山头——安南(交州)系,在太平军中的风向标式人物之一;在两岭初定之后,他不但献出了故乡所有的田庄,还把绝大多数族人都迁徙到广府,来作为对太平军大业的表态和支持。
  此外,他在与了另一位出身安南的地方实力派——峰州人张彪,表现出矛盾重重和彼此嫌弃的同时;还与在都督府内部当任要职的樊绰、丘宦等文职人员,保持着足够疏远和距离。
  所以,相比哪个贪财好利又热衷权势;空有级别却只能在二三线地方序列当中打转,被人起了岭南蛮夷“绰号“的张彪;他始终显山不露水的以副职身份,长久的保留在主战军序当中。
  无论是奉命奔走驱驰于岭西山夷土蛮的聚集地之间,在零敲碎打的征剿和讨伐战斗中,威逼利诱得推行广府留司的归化战略;还是伴随着水军在水路纵横山多地狭的湖南之地,与那些山棚江盗游走追逐于山岭和大泽之中;乃至是辗转于江西的山山水水,护送和配合着形形色色的武装屯垦团和三支队所属,于那些多如牛毛的盗匪流寇、土团乡兵,争据攻杀于乡野之中。他也始终兢兢业业在每一个或长或短的任务指派和临时位置上,哪怕再琐碎繁复也未尝敢有松懈过。
  所以,到了江东攻略的再度扩军之后,他也第一次得到了独当一面的机会,以副职身份代领一支混编人马作为偏师,追击和清缴临安城下溃走的旧杭州吧都团练使董昌残余势力。
  然而,他就毫不犹豫得把手上这股力量给发挥到了极致。籍着这段并不算远的追击路途当中,攻破和剿平了大小十一所坞壁和砦垒,导致了董氏为首十几家占据了当地八成田土的豪族,就此灰飞烟灭。
  虽然时候被人诉至以手段横暴酷烈,行事牵连过甚;但也因为这种对于昔日同等出身的阶层和群体,果断决绝的表现,打破了妨碍他进入太平军晋身体系当中的最后一点隔阂;所以,这次他虽然没能赶上第一波的关内先遣军序列;但却在二路援军当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他也真心的感谢和崇敬着那位把自己从偏居一隅的安南之地,给带出来的大都督。
  若不是如此,自己又怎生会有如此精彩纷呈的际遇和见历,而又经历这么大多颠荡起伏的人事,并得以投身到如此波澜壮阔的天下大业中去呢。如果还是继续留在安南的话,也不过是个世代与土蛮纠缠不断的井底之蛙而已。
  他如此思量和回味着,却是不禁再脸上露出了一丝丝充满缅怀和感慨万千的笑容来。然而,再突然刮起的一阵夜风当中送来的味道,却让他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这时要下雨了么?”
  而在大兴善寺中的周淮安,也在最新一版沙盘面前,盘点着自己手中的资源和筹码。
  除了这次前来轮换的四个战兵营,四个驻队营、六个补充营,作为轮换的生力军之外,他也得到了一个相应理所当然的好消息;武关——商洛道的拓宽工程主体,连同紧急抢修的沿线信号塔基本完成了。
  主要是得益于他亲自坐镇期间的鼓励和嘉勉作用,再加上后期不计代价投入藩部俘虏,来作为消耗性的使用之下,克复了诸多困难频发的意外实践,抢在夏季暴雨来临之前完成了主要部分路段的拓宽和加固。
  这样,除了商州武关到山南之间季节性涨落通航的丹水之外,太平军拥有了更大运力的陆地输送和转运渠道了。这对于太平军这种装备更加精良和先进的近代化军事体系而言,在后勤规模和效能上的要求也远胜同代古典军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