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305

  米迦勒:“梅丹佐之事并不光彩,我们也不想再提,此番前来,是为了寻找一件失落的圣物。”
  “圣物?您是指神器吗?我听说您有一件天国神器,状如度量衡秤,擅衡功德业力,名叫审判天平,你在天国的称号之一就是审判天使,是不是?”梅振衣岔开了话题,扯到了米迦勒头上。
  米迦勒与加百列都吃了一惊,面前的这位外教人间修士竟然对他们的底细这么了解,米迦勒点了点头道:“是的,那是我掌管的圣物,梅丹佐手中也掌管了一件天国圣物。”
  “二位来自天国仙界,贫僧听闻它是阿罗诃大天尊于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开辟,你们见过阿罗诃大天尊吗?”善无畏也开口打岔,问起了天国的事情。
  加百列手按胸口答道:“在内心中虔诚的仰望,自然能见到天主的光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这话答的玄妙,既没有说见过也不说没见过,她告诉对方——圣父的显像、圣灵的光辉、圣子的德行,虔诚的信徒都是可以感受到的。
  善无畏与钟离权对望一眼都点了点头,钟离权又问道:“我道教修行,飞升之后可得长生,历化形天劫证金仙成就,有灵台化转之功。看二位的修为不在我之下,你们的灵台化转之功如何?”
  依然是加百列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在心灵的世界里开辟天国,将美好的一切奉献给天主,这便是我的信仰与荣耀,我造化中的世界属于天主。”
  钟离权又问道:“灵台造化之功,并非一家修行可证,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也并非阿罗诃天国一处仙界。但据我所知,尔等所传之教,尽蔽此说,使信徒不知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另有所在,所谓天国无非灵台造化之一。……何故如此啊?”
  米迦勒阻止了加百列继续说话,不卑不亢的答道:“并无蒙蔽之意,其用心无非使世间传人愿心精诚,无疑无虑便于解脱。等升往天国,有如我等修为之后,自会明白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之奥义。”
  钟离权问的很刁,以米迦勒等人的修为,已有灵台造化之功,应该知道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不止天国这一处仙界,为什么在世间留下教门传承时,不提这一点呢?
  米迦勒答的很贼,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不必提,让世间教徒不疑师、疑法,愿心精诚无二,这样更便于解脱,对于天主而言,指引一条升往天国的道路就足够了,其余的事情不是他们的责任。
  梅振衣在旁边听得明白,善无畏与钟离权都是老谋深算啊,借这个机会在套天国的底细。那位女天使加百列显然没什么心机,说话很直接,把真实情况都答了出来,而米迦勒则要老练的多。
  看见这个场面他也插话了,手指罗章问道:“据我所知,中土流传的景教,是从远夷之地被放逐的分支流派,另有人自称奉阿罗诃正信,斥景教为异端。二位身为守护天国的天使长,为何降临到这异端眼前,让他带路?”
  米迦勒摇头道:“天主眼中并无异端,受主的光辉照耀内心充满光明,一世修行圆满,都是天国的子民。因私欲而残害正信之徒,不论他以什么名义,都将走向堕落。世间的争执与罪恶,是世间人自取,我常常听见天主的叹息。”
  梅振衣微微吃了一惊,真按米迦勒的说法,他穿越前所知历史上的很多人,包括历代天主教皇,十个有九个半都是要往地狱里钻的货!转念一想也正常,修为地位之高如梅丹佐,不是也钻进去了吗?他见过地藏菩萨化转的幽冥世界,但尚不清楚阿罗诃大天尊所谓的地狱是怎么回事,却没有兴趣去实地参观一番。
  梅振衣在思索,便没有再多问。善无畏暗中发神念对钟离权道:“阿罗诃之修为,当在镇元大仙之上,就不知比无量光、太上如何?阿罗诃天国仙界,应比万寿山深广的多,但不如佛国、天庭气象,却另有玄妙。”
  钟离权亦暗语道:“太上无为,亦不可见如来,我想那阿罗诃大天尊,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我尚未有此境界,也不敢妄加断语,大师若能断语,我便能知你来历。”
  钟离权与善无畏说悄悄话,言下之意如果善无畏能够给阿罗诃的修行境界下个断语,钟离权就能知道他的来历。善无畏微微一笑道:“贫僧亦不愿下断语。”
  天国仙界是什么情况他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它是阿罗诃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开辟,阿罗诃的修为境界应在镇元大仙之上,具体如何钟离权不能断言而善无畏不愿下断语。米迦勒、加百列等人也有灵台化转之功,其果位不在金仙之下,他们延伸开辟的仙界依附于天国,却不是自己独立的仙家洞府,而是自然的成为天国的一部分。
  那边加百列终于又着急了,让别人问了一圈,却没有说出自己想问的话,敲了敲茶几直言道:“诸位欲问天国事,可以稍后再谈,我们为命运之匙而来,它就是梅丹佐曾掌管的圣物,外形是一支金色的长矛,平时显现有一丈二尺长。”
  “你们是来找东西的,是这个吗?”梅振衣虚指于面前画圆,虚空中仿佛出现了一面镜子,镜中正是梅丹佐留下的那一支金色长矛。他没有把东西拿出来,而是弄了一个幻影显像。
  米迦勒与加百列一齐点头道:“就是它,如果在阁下手中,请交还!”
  梅振衣一弹指,光影中又出现了全身带着如焦炭般黑光的韦昙,幽幽说道:“二位不要着急,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他与你们一样,也失落了一件圣物,宁愿为此付出代价以证自己的修行,如今愿望尚未圆满,我就讲一讲他的故事吧。”
  有大神通讲故事自然极快,神念中几个转折,就把前生的韦驮天与今世的韦昙所遇原原本本的说清楚了。最后说道:“命运之匙失落,责任在梅丹佐不在我们,天国失去了一件圣物,佛国也失去了一件圣物,这本与我无关,但我曾有承诺,要找到佛心舍利的下落,二位可有指教?”
  善无畏插话道:“本与梅真人无关,但我是佛徒,寻回佛国圣物,却与我有关,老僧其实也在等,梅真人何日助韦昙寻回佛心舍利?”
  梅振衣:“梅丹佐应将佛心舍利藏于天国某处,因我无法到达无边玄妙方广世界,故此曾言待成就仙道之后再去寻找,没想到二位大天使自己来了,这样更好,可以当面说清楚。”
  加百列皱着眉头问:“佛心舍利是什么样子?”
  梅振衣问善无畏:“我没见过,大师可曾见过?”
  善无畏:“就是普普通通一块石头,问之以佛法,灵台中可与无量光心印交流,但需安置于法坛之上,恭敬礼拜方可。若非如此,并无其它异处。”
  梅振衣也皱眉了:“那怎么去找啊?天国那么大,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难道要把所有的地方都翻一遍,从头犁到尾?还要立上无数供佛法坛,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的放上去问?”
  米迦勒与加百列齐声道:“不可!”——显然梅振衣的提议是他们难以接受的。
  善无畏摇头一本正经的说:“不必如此,韦驮天为灵山脚下守护天神,只要佛心舍利在天国,他到了那里,一念之间就可以察觉其所在。”
  两位大天使这才松了一口气,梅振衣苦着脸又说道:“韦驮天已殒身下界,不证菩萨果也无法归天复位,现人间只有受了伤的韦昙居士,怎么能到天国去找佛心舍利呢?”
  善无畏就像与梅振衣商量好了似的一唱一和,又耐心的解释道:“若佛心舍利在阿罗诃天国,待到韦昙损伤恢复之后,他就去得,见佛心证菩萨果。”
  梅振衣连连点头:“善哉,善哉,我既有承诺,也会与韦昙居士一道去天国,找到佛心舍利的下落才算完成诺言,但那要等我成就仙道之后了,想必到那时,韦昙的损伤也该恢复了。”
  加百列又打断两人的话:“如果你们的圣物确在天国,也可以来找回,但请先将命运之匙归还。”
  梅振衣又摇头道:“加百列小姐,你误会了,是佛门的圣物并非‘我们’的圣物,我与钟离师父是法自然之道的修士。”
  善无畏一脸慈祥的说:“梅丹佐盗走我佛国圣物,却遗失了你天国圣物,报应不爽,佛心舍利在天国未归还,你们却想以天国的使者的名义取回命运之匙?事情的正理不应如此。……梅真人,可否将命运之匙交给贫僧保管?贫僧承诺,它在我手中不会有失,待你与韦昙去天国寻回佛心舍利时,我再交给你。”
  善无畏来了这一出,梅振衣若当面将命运之匙交给他,会得罪两位大天使,但同时也甩脱了一个烫手的热山芋,天国的人既然找上门来了,留着命运之匙就是个大麻烦。他看了师父一眼,见钟离权沉吟着点了点头。
  梅振衣右手一伸,凭空抽出一支金光闪闪的长矛,双手捧到善无畏面前说:“大师请收好。”
  加百列看见命运之匙就在眼前,神色很激动,几乎忍不住就想把它抢回来,米迦勒却沉着脸摇了摇头,暗中阻止了她。
  梅丹佐闯的祸事不小,却在人间被斩灭没有连累到仙界的天国,米迦勒私下里也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深为忌惮,对方既然连梅丹佐都能斩灭,他也不敢轻举妄动。他还不清楚梅丹佐是怎么被收拾掉的?很有些想不通。
  话已至此,米迦勒首先起身道:“那好,暂且如此,希望各位不要让我们等得太久,早点来天国交还命运之匙。”
  善无畏却不急不躁伸手一拂凭空收去金矛,面带微笑又说道:“也有更快的办法,二位可听闻佛法悟道,受无量光指引,去天国逢石问路,说不定能先找到佛心舍利。”
  加百列腾的一声站了起来,面带怒容道:“我们愿意稍等,允许你们进入天国找回佛心交还圣物,不等于动摇自己信仰,善无畏先生不要再说这种话!”她右手一招,手中出现了一柄银色的战斧,弧形的斧刃散发着寒光,如半轮皎洁的月色。
第251回、何束菩提寻烦恼,仙境开朗天地宽
  梅振衣赶紧站到加百列面前,挡住善无畏笑呵呵的说道:“加百列小姐不要误会,高僧的话并无恶意,只不过逢教外之人就想指点菩提正果而已。恐怕二位也有一般的心思,逢异教之人自然就起了宣扬阿罗诃大天尊之心!我认为善无畏大师之所以会这么说,也是因为梅丹佐之行,那梅丹佐为何要去佛国盗走佛心舍利,您能告诉我吗?”
  梅丹佐为什么要偷佛心舍利?加百列也不是很明白,可能有这么几个理由——
  其一是梅丹佐有向佛之心,欲背叛阿罗诃大天尊投身佛国。但这不可能,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成了佛国的敌人,是韦驮天下界要斩灭的邪魔。
  其二是梅丹佐有传教之心,弄清楚佛家能够进入中土流行的路径,所以打入佛国内部且窃取他们的圣物拿回来研究,为基督教在中土的流传制定方案。加百列希望事情是这样,但她也不赞成这么做。
  其三是梅丹佐有堕落之心,他欲从自身信仰之外汲取新的力量,却走入了歧途。这个可能性最大。
  具体是怎么回事,要问梅丹佐自己,加百列并不清楚,她在神念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与思考,收起战斧又说道:“受到异教之说的蛊惑,动摇了对天主虔诚的正信,也可能是梅丹佐的堕落之源。”
  善无畏也站了起来,脸容一肃道:“外道之人自守外道,但请勿谤佛。”
  钟离权赶紧站了起来沉声劝阻道:“善无畏大师,您就不能少说两句吗?此厅中有三教之人,但你毕竟是客,莫于主人家中再起争执。”
  一屋子人现在都站起来了,事情本来已经解决,虽不是很圆满,但善无畏毕竟是帮着梅振衣应付了两位大天使,此时钟离权可不想再节外生枝。
  听见钟离权的语气有些重,明显有责问之意,善无畏展颜一笑又坐下道:“贫僧多言了,请恕过!……今日之事到此为止,等到韦昙居士前往天国仙界,命运之匙可为开门之物。”
  加百列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梅振衣趁机以手势一引:“晚辈修士梅振衣,恭送二位大天使。”
  刚才加百列祭出法器时,他吓了一跳也吃了一惊,她的神器相当了得啊!他站的很近,神识也小心翼翼的窥探,那柄银色的战斧出现在加百列手中,无形中斧刃两边的空间被斩开了,神识延伸的范围似乎被切出了一个裂口。
  她还没有出手斗法呢,仅仅是将战斧拿在手中就有如此神威。梅振衣是炼器大宗师,他经手、炼制、研究过的神器可不少了,甚至包括来自天国的圣物命运之匙,很敏感的意识到那柄银色的战斧大有用处,下意识的扫了一眼站在厅门口的胡春。
  这关胡春什么事?待到胡春修成仙道,要劈开龙首山救出龙隐姑,如果用这把战斧做为法器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念头只在心中一闪,他表现上并没有露出任何声色,现在还不是打这种主意的时候。
  梅振衣亲自将两位大天使送到五湖山庄门外,路上没话找话的问道:“加百列小姐,很抱歉,事关佛国圣物,那位高僧要留下命运之匙为交换,我也没有其它的办法。那支金色的长矛为什么要叫命运之匙,它有什么讲究吗?”
  加百列:“它的尖端可以划开光明与黑暗的界限,使用者可以拥有不同的力量,就看心灵受何种指引,这将决定自己的命运,守护天神可以用它惩罚黑暗世界的罪恶。”
  这不是与炼魂幡差不多的东西吗?但比炼魂幡的妙用要强大得多。梅振衣顺着话又问道:“掌握天国圣物的、崇高的大天使长,除了你们二位之外,天国之中还有谁?”
  加百列:“还有拉斐尔与乌利尔。”
  梅振衣:“刚才见到您祭出那柄银色的战斧,想必也是天国的圣物之一吧?”
  加百列正要回答,米迦勒开口道:“不必多说了,我们走!……梅先生,希望你尽快完成自己的诺言,我们会在天国守候。”
  这两人带着罗章脚踏青漪湖的波涛而去,罗章从头到尾没有多说一句话,连大气都没敢喘,临走时只是向梅振衣躬身一抱拳,满脸的歉意。他的意思梅振衣也看明白了——对不起了,这两位大天使要我带路,我也不得不带他们来!
  回到山庄客厅中,善无畏也起身告辞,向钟离权与梅振衣道:“贫僧今天来的很巧,恰好碰上了两位天国使者登门,多谢梅真人能将命运之匙交给我,也将这个麻烦暂且让给老僧吧。还恳请二位去劝说山神,让出十丈之地,好让贫僧立广教寺道场。待广教寺建成,大毗卢遮那佛安座,贫僧将敬待梅真人修成仙道,送韦昙居士去天国仙界寻回佛心舍利。”
  梅振衣:“大师请放心,我明日就去找绿雪,让你安然建寺就是。其实以大师的神通何惧一位山神,今日登门为我解围,无非是不想起争执冲突,一片好心呐!”
  “一片好心”这四个字梅振衣咬的极重,他不得不感谢善无畏今日解围之情,但对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并不是很满意,甚至觉得很头疼。
  善无畏走后,梅振衣坐在那里眉头紧锁良久无言,钟离权也不说话,摇着扇子看着徒弟不住的苦笑。知焰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伸出素手放在梅振衣的肩膀上,柔声道:“振衣,我还没见过你露出如此愁容,是否为芜州的时局烦恼?”
  梅振衣抬头看着道侣,反问了三个字:“你说呢?”
  如今芜州的局面已经形成了一张互相牵制的大网,一个表面平静的大漩涡,善无畏在敬亭山外立广教寺,两位天国的大天使也找到了这里,清风借口炼器干脆闭关不出,而钟离权受人所托守护敬亭山不受惊扰,城中还有金乔觉与关小姐两尊“大菩萨”。
  小小的一座人间州城内外,竟堆了这么多高人,无论谁不小心闹出什么动静,其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梅振衣花了这么大的气力打造三山洞天,就是想与道侣以及家人有个清静的世外修行福地,如今看来,恐怕也难得清静了。
  知焰道:“你欲随愿而实行,为当为之事,但一人之所为,并非一人之事,必有所牵连,若心念通透,不必有此烦恼心。……师父,您老人家有什么指教?”
  钟离权以手抚扇道:“哪怕是三山之重,能拿得起也要放得下,这才是大境界,否则心有挂碍自受束缚,还谈什么超脱轮回求证仙道?”
  知焰眼神一亮:“这倒是个釜底抽薪之计,何必困于此洞天呢,应当离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