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603

  朱洪英替那些阮朝军队悲哀。在他看来,他们犹如被阎王爷勾了名字一般,犹如枯柴一般,纷纷倒地。顿时,原本在自己面前强大无比的阮朝军队,此刻却如同泄气的气球一样,纷纷瓦解。
  朱洪英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北边来的讨虏军的战力。原本自己以为驻守在镇南关的那些地方讨虏军士兵,已经是战力惊人了,但看了这城外正在屠杀阮朝军队的讨虏军士兵后,他才意识到,那驻守在镇南关的讨虏军,只是杂牌军。
  突然,朱洪英看到,原本死死将河内城围住的阮朝军队,在折算一小半兵力之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猛然间开始四散而逃,纷纷往南撤。
  朱洪英一看时机已到,直接下令出城,趁机也从西城门逃走。
  他领着三千人不到,一口气逃了几天几夜,终于抵达才占不久的黑水河畔的万安小城。
  这个时候,陆续逃来的行商和阮朝逃兵带来消息,他这才知道,原来,北方的故国已经全部被原本的圣王冯云山统一,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华帝国。阮朝原本是派人出使中华帝国,请求帝国继续为宗主国,并帮忙派兵剿灭自己和刘长清。没想到不知何故,反而得罪了中华帝国,皇帝震怒,先是派出两路大军,分别从镇南关和红河河口两路进攻越北。
  于是便发生了先前的一幕,围攻河内的阮朝军队被合围的两路讨虏军杀得损失惨重。这些还不算,原本那些阮朝大军除了攻打河内战死的一万人外,还有近三万兵力,还可以抵抗一番,但没想到正在交战的时候,从南方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攻打河内的两股讨虏军都是偏师,讨虏军主力三万兵力,直接从海路攻入越南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一举抢占越南最大的平原和耕种区,三天时间,便将阮朝的东南三省嘉定、定祥、边和以及昆仑岛全部占据。
  河内城外的阮朝军队闻知老巢被偷袭,军心动荡,瞬间便溃不成军。
  朱洪英听到这里,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讨虏军,这北方的中华帝国,也太阴狠了!说不定,先前那阮朝大军不惜代价地拼死攻打自己,也是他们的阴谋。等阮朝大军和自己拼得两败俱伤之际,突然杀出,本就能轻易击败早就精疲力竭的阮朝军队,然后这还不够,还选择好时机,故意让阮朝收到南方被其攻占的消息,惹得阮军大乱。这心机,这谋算,想想,朱洪英便打了个寒颤。
  若是人生有后悔药,他这辈子都不想跟这样妖孽的讨虏军为敌。
  想想,自己还是逃得更远一些才是,最好永远不要和这讨虏军接触。
  于是乎,朱洪英领着仅剩的二千八百多人,将万安城洗劫一空,又胁迫了千余精壮加入队伍,干脆朝更西边的南掌国桑怒城逃去。
第719章
嗣德的挣扎与后悔
  朱洪英光棍,可以一跑了之。而越南国王嗣德帝阮福莳可就没那么方便了。
  还不到三十岁的他,登基也不到十年时间,但即便他是年富力强、血气方刚的年纪,此刻,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他知道,他以及他的阮氏王朝,陷入一个巨大的危机之中!
  当初潘清简派人送回密信,他得知中华帝国皇帝的企图后,不顾国内兵力紧张,连忙调动原本重兵驻守的顺化皇城和中部的美山、舰港等地军队,紧急赶往北方的河内,准备抢在中华帝国的军队出征之前,先攻下河内,再收复整个越北一带。
  可没想到,军队刚刚派出去抵达河内,便从南方传来一个让他崩溃地消息,中华帝国的数万军队,竟然跟那西洋人一样,从海路进军,突然从湄公河口。而此时的越南只有少量的外海军舰,其余的虽然有数百舟船,但都是湄公河上的内河小型战船,数千水师,被对方几轮炮击之后,便沉的沉,散架的散架,大阮朝强大的水师,还不到一天功夫,便算是全军覆没。
  而这时,湄公河口两岸美荻、槟知、永隆等重城,被突然袭击的敌军趁着防守兵力不足,轻松拿下。
  到第三天,连南部最重要的大城嘉定,以及旁边的边和等城,也被敌军占领。
  而这时,前线的情报也清晰地传入他的顺化皇城。
  他简直蒙了!直到这时,他才知道,北方的这个强大的宗主国,不是一时兴起地想要杀杀他的威风而已,而是真的想要灭掉自己的阮氏王朝,将整个越南吞并!
  多么阴险与狠辣的手段啊!先是抛出所谓的谁占领归谁,让自己以为他是要收复以前的故土越北地区,引诱自己派出大军去和他竞争,赶紧收复越北。等自己将南部的军队抽调出去后,竟然偷偷地派兵从海路偷袭南部地区,然后又放出风来让自己在越北的军队与叛贼打得两败俱伤之际,突地杀出,这一连串的算计与安排,一环接着一环。都那么强大了,还这样算计,阮福莳简直欲哭无泪。
  什么时候,这一向不重视水师的北朝,怎么在这粤贼手中,一下海上水师便如此强大了?这不跟那些洋人一样了么?
  阮福莳想到南部的南圻地区,那里的九龙河平原,这个被法兰西洋人称呼为湄公河三角洲的地区,整个越南最富饶的地区,要是全部被北方的中华帝国占领,那自己阮朝可就真的要灭亡了!
  要知道,这个南圻九龙河平原,不但是自己阮朝龙兴发家之地,而且是整个越南最为重要的产粮地区。而且,随着前些年朝廷对这里不断的开荒发展,这里已经举足轻重,有整个越南三分之一的粮食产量了。阮福莳能够推测,再继续发展下去,这里肥沃的湄公河滩两岸不断改造成肥沃的良田,这里的粮食产量会越来越高,最终占到全国的一半甚至更多。
  可以说,自己若是将这块祖宗留下来的最肥沃的土地给丢了,整个阮朝也差不多灭亡了一大半!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阮朝的列祖列宗?
  必须要不惜代价抢夺回来!阮福莳暗自发狠。
  可现在,整个越南的兵力,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那帮强盗啊!阮福莳暗自盘算着,就算放弃整个越北地区,将那里的军队全部撤回来,加上顺化皇城和中部的几个省份的驻军,也就四五万兵力,临时扩兵,勉强凑到十万兵力,他心中也没底。毕竟,去攻打河内城的三四万兵力就那么一下,便被那帮强盗给击败了。那可都是精锐啊!
  阮福莳苦恼起来。
  这个时候,刚刚从北方返回顺化皇城的礼部侍郎潘清简出了个主意:求助早就对越南垂涎三尺的西洋国家法兰西,舍弃一些利益,包括开放些港口,出租昆仑岛等,让法国洋人出兵帮忙,击退中华帝国。
  阮福莳眼睛一亮。他也清楚,求助洋人无异与虎谋皮,但如今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于是,他派潘清简乔装打扮一番,去找到已经被敌军攻陷的嘉定城内的法国领事。
  同时,他又想到了世仇柬埔寨金边王朝和暹罗,如今的生丝存亡关头,敌人也能变成朋友。他同时派出亲信前往两国,诉说利害关系,声称北方的中华帝国占领阮朝之后,必定会继续西进,将他们也全部占据,正所谓唇齿相依,阮朝一旦灭亡,他们也不会好过,不如牵手共抗,尚有一线生机。
  等待消息的这半个月,阮福莳犹如煎熬一般。
  北方,整个越北,已经几乎全部被讨虏军占领,连那该死的朱洪英和刘长清也土崩瓦解,不知去向。北方的敌军已经攻打到清化省,并且,继续朝南攻击。
  而南方,则更让他悲痛欲绝:南方的近二十个省份,才半个月功夫,就全部被南方的敌军占据。由于顺化的命令没有及时下达到南方,他那英勇的南方守军,顽强地拦截阻击不断进攻的敌军,但却一边倒地被屠杀,一败涂地。南方的三万官兵,被击溃后,只剩下一万多名,逃回中部地区。如今,相当于整个阮朝,面积最大的越北地区和最为富饶的南圻地区,全部被对方占领,只剩下中部的中圻地区,还在自己手中。而且,整个兵力,只余下四五万人。
  就算自己要抽调精壮冲入军队当中,也凑不成十万兵力了。毕竟,五六年前的那场大饥荒,整个中圻地区,便饿死了三四十万人,总人口都没多少的中圻地区再难凑出多少精壮了,即便是有,也早就被征调充军了。
  因此,阮福莳悲哀地发现,一个让他难以接受的现实,那就是想要凭借他们阮朝自身的兵力,想要击败来自北方的敌军,完全是痴人说梦。别说击败对方,连守住中圻地区,守住顺化皇城都不大可能。
  幸好,这个时候,偷偷潜伏到嘉定城找法国领事的潘清简回来了。不过,让他绝望的是,法兰西洋人的回复是,他们也无能为力。若是有可能,再过半年一年的时间,等他们在欧洲的战争结束后再考虑和他们的交易。
  不过,他们的条件太低了,法兰西的要求是,阮朝直接割让包括嘉定在内的越南南方十三省,并且,接受法兰西为唯一保护国,未经法兰西的同意,不得割让领土给其他国家,开放所有沿海港口和内河河流供法国商人通商,保证法国人的贸易自由,再允许基督教教士在越南境内自由传教。若是同意这些,便提前签订好条约,法兰西会在半年到一年后考虑是否派兵前来援助。
  阮福莳气得一脚将潘清简踢翻在地!这什么条件?什么援兵都不派,还提这么多的条件,自己答应这些条件,跟如今的这样阮氏王朝频临灭亡有何区别?半年后再考虑是不是派出援兵?不用半年,阮福莳估计只要一两个月,自己的江山就得全部葬送。那时死法国佬再派兵前来,给自己修坟吗?
  而向西面的金边王朝和暹罗求助的信使也带来了消息,这两个国家都不肯出兵,生怕惹祸上身。不但如此,他们还准备立即向北方那个邪恶的国家提供军粮犒劳,以便讨好对方,同时还准备上表请求为附庸国,直接依附对方。将原本的藩属国,三年朝贡一次,改为每年朝贡一次的附庸国,连宰相都由对方任命。
  阮福莳的心顿时变得冰冷!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他只怪自己没早点摸清形势,想不到这个推翻满清皇朝的粤贼叛军,竟然有这等武力,连西洋国家都退避三舍。要是早知道如此,他也像暹罗一样,早些上表请求将自己的阮氏王朝从满清的藩属国顺延改为附庸国,甚至服属国或者屏藩也行,总比如今这般走投无路,濒临国破家亡要好得多。
第720章
占领安南,如何处置?
  一个月后,顺化。
  香江的北岸,面对御屏山的,便是阮氏王朝的皇宫,顺化皇城。若是冯云山来此,便会惊奇地发现,这个所谓的顺化皇城,所有布局竟然与后世的故宫一模一样,只是比例小了一号。
  事实上,这个越南的都城,其内包含内城和阮朝的皇宫,便是完全仿照北京城而建的。内城里面,又有紫禁城,正是作为阮朝的皇宫所在。
  此刻,嗣德皇帝颓然地瘫坐在紫禁城前面的勤政殿内。
  自五十多年前的阮氏王朝一统越南,嗣德没料到,自己的阮氏王朝竟然会以这样的形式告终!就算上十万的暹罗大军和金边王朝联合起来与阮氏为敌,阮氏也从未害怕过。就算越南国内此起彼伏上百处大小暴民起事,阮氏也从没担心过。却没料到,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一切都变了。嗣德第一次认识到中原的中央王朝的厉害之处,只不过,这认识来得太迟了些!
  在这一个月内,他想尽办法谋求一线生机,但均不可得,一一失败了。
  十天前,他的四万大军和八万民夫,因顺化皇城太小,无法容纳,便整军出城,主动据香河而守,想在城外阻挡住敌军。不过,让他彻底失望的是,这十二万阮朝最后的力量,不到两天,便被三万讨虏军彻底击溃。
  经过两天两夜的整齐而密集得令人头皮发麻的枪炮声之后,四万大军战死近半,其余的,连逃跑都难做到,只得在那些明乡人的大臣率领下,纷纷投降。而那八万民夫,更是在被火枪击毙数千人,见识到敌军的火器威力之后,直接伏地而降。
  当然,原因便是对方张贴散发的告示——《告交趾、日南百姓书》,上面提到,只要说出自己的祖上是从华夏过来的人氏,有华夏诸族的血统,便可以归顺中华帝国,朝廷不予追究以身事贼的过往。但若是执迷不悟,便杀无赦。百姓可相互检举揭发。
  不得不说,这个《告交趾、日南百姓书》的威力巨大,顺化城外的百姓纷纷归顺,指责阮朝官府的罪恶。而那些作为官吏和商贾的明乡人,更是上蹿下跳地活跃起来。所谓明乡人,本就都是当初明朝灭亡的时候,许多人不愿接受满清的统治,从两广或者福建等地流落到安南,而那时安南曾经作为明朝的一个交趾布政使,后面虽然脱离独立,但仍旧算是大明的藩属国,接纳了很多流亡的明乡人,这些人的后代也有耕读传统,很多都称为阮朝的官吏。
  原本这些明乡人,因自己的根已经扎在安南,便忠于阮朝,的那如今不一样了,他们看到阮朝即将灭亡,而故国即将重新统一安南,他们意识到,接下来他们的地位将大不一样了。于是,便私下窜连归顺讨虏军,售卖军粮,充作向导,提供情报,配合讨虏军进攻顺化。
  该死的明乡人!嗣德咒骂一声!
  前些天,当几位亲信将领向他禀报说,军中的火器严重不足时,他就知道大事不妙。当初,他血气方刚,继位之后便驱逐洋人,特别是对居心叵测的法兰西洋人,将他们的传教士全部赶出越南,不购买西洋的武器和火药等,他以为凭借自己的才能,完全可以支撑起越南。没想到,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
  “陛下,顺化守不住了,陛下还是乔装打扮一番,偷偷逃出去吧。可以先去暹罗,再辗转到法兰西也行,留得有用之身,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陛下!”潘清简将城外讨虏军进攻的情况禀报给他后,又一次劝道。
  “够了!潘清简,你也是明乡人,你们明乡人都已经背叛了朕,还真以为朕是那么好欺骗的么?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假惺惺地劝朕逃走。要不是你们这帮明乡人,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么?滚,给朕滚!”嗣德暴躁如雷:“阮氏江山都丢了,朕还有何面目苟延于世?”
  “陛下!臣一片忠心,不想陛下竟如此怀疑臣!臣唯有一死尔!”说完,潘清简竟然以头撞朝殿下的石柱,顿时头破血流。
  嗣德想不到他如此忠心,忙叫人帮忙包扎,一时间,乱成一团。正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猛烈的欢呼声,几名禁卫兵匆匆跑进来惊慌地叫道:“陛下,顺化皇城破了,敌军打进来了!”
  嗣德一下瘫倒在地。一会,他疯狂地爬了起来,抢过一个灯笼,泼出菜油,便点起火来。他要将整个皇宫都烧掉,一丝不留给北方的敌军。一时间,皇宫内哭声一片,众人各自四散逃亡。
  没多久,皇宫内的勤政殿和乾成殿以及光明殿等几个大殿纷纷起火,嗣德也抱着皇太子投身火海。自此,阮朝灭绝。
  ……
  而与此同时,圣京皇宫内。
  讨虏军总参谋部的副处以上官员,在左宗棠的带领下,向皇帝冯云山禀报攻伐安南的战况。各部堂的部长也郝然在列。
  如今,总参谋部的几个处的负责人已经有了些调整:
  作战处处长毛奇、副处长卡拉格·夏尔;
  作训处处长崔大同,副处长布坎南;
  情报处处长仍是由左宗棠兼任;
  后勤处处长周胜富;
  军事科学处副处长徐寿。
  冯云山首先对总参谋部的攻占安南总体计划表示称赞:“这次总参谋部的安南计划实施得不错。用最小的代价占领了安南,朕甚心慰!”
  左宗棠忙道:“还是陛下的决策英明。微臣和众位大人们,开始还以为只是教训下那阮氏,让他早些朝贡而已。没想到陛下深谋远虑,连未来百余年都考虑在内了,臣等叹服!”
  “得,季高你也不必拍朕的马屁了!这次的作战方略你们总参谋部的确筹划得很好,那个从海路大举进攻安南的南方,湄公河河口,这个方案是夏尔先生提出来的吧?很好!朝廷要给予奖励,圣币一千元。”冯云山郑重其事地向作战处副处长卡拉格·夏尔提出夸赞。不过,他知道这些洋人并没有像左宗棠他们这样的观念,以升官为第一要务,而且自己也不好将他们升迁得太高,毕竟不是汉人。于是,只能奖励些金钱,以示褒奖!
  本来,接见整个参谋部的人,倾听他们的禀报,就已经算是一种巨大的荣耀了。冯云山让他们来,其实不单是为了安南的事情,随着毛瑟的到来,冯云山想尽快完善总参谋部,将原本属于后世普鲁士的那套完备的战争动员体系和作战体系搞出来,因此,这才特意召见总参谋部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