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420

  就在嬴荡思索间,宫殿之外,有一身负甲胄的年轻将军,正在快步而来。
  他抬头望去,只见此人生的身材高大,四肢壮硕,肩宽腰圆,一张方脸阔,一对粗眉浓,眼睛不大,在细长之余,却又是炯炯有神。
  这人的长相,很有地域特点,是典型的一副秦国关中人氏的模样,只有真正的老秦人,率领秦国大军,去和楚军征伐百越,才是让嬴荡放心的。
  “臣白驹将军孟期,拜见大王!”
  下方之人,走到跟前,躬身行礼。
  说起来,这也是孟期第一次这样单独见王,早在演武宫时,他虽已经见过大王,可那时的大王,是在众人的拥护当中,现在大殿当中,就只有一王一臣。
  秦王的功绩,在这些演武宫毕业的将军们心中,是数也数不完的,整个秦国,也是他们对秦王最忠心的,甚至可以到狂热的地步,这也是在侧面反映,演武宫的成功。
  见下方之人行礼,秦王起身,直接走了下去,又一把拉住孟期的臂膀,将他扶起。
  这样一个秦王,站在孟起身前,就如同一个巨人一样,威势难挡!
  “将军无需多礼,我秦战卒,就犹如寡人手中这秦帝剑,乃我秦最为锋利所在,将来平定天下,战卒必不可少,而战卒六将,将军又为六将之一,对我秦尤为重要,今日,当是寡人对将军行礼才是!”
  秦王并非只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这样做了,这在孟期心中,是深受感动。
  嬴荡很清楚,他在秦国统治的基石,到底是什么,他对于他的基石,一向都是很慎重的。
  君臣二人落座,又让上了酒水,一番叙旧之后,嬴荡步入了主题。
  “今,我秦楚联盟已立,如此,我秦南方可安,也能腾出手来,一心应对中原之战,与楚联合出兵,攻伐百越,也是我秦之大计。
  此,不仅有增进联盟之效,也可让楚国朝堂之中,将注意力从西方,转移到南方去,不再与我秦国作战,因此,征伐百越能否胜利,对楚国,还是对我秦,都是至关重要,这将军可知?”
  在两国国书当中,就说了此事。
  两军相约八月之中,大军会盟于云梦以南,其后合兵南下,现如今,国书早已是传遍了整个荆州,身为白驹将军的孟期,他岂能不知。
  这些年来,楚国始终记着这失地之仇,所以和秦国的关系,就算是联盟了,可总是有那么一层隔膜在,若是征伐百越成功,让楚国得到好处,那他注意力会转向南方,这对两国关系的和睦,也是有好处的。
  “启禀大王,两军联合作战,其弊在抑其长也,其利在壮其力也,对百越之战,当是扬长避短,先不为自己所困,方才能战而胜之敌也!”
  秦王召见,孟期早就知道所为何事,当下,他便将心中所想,说将出来。
  “所谓壮其力,乃是楚军八万,我军两万,双方大军,合计十万之众,而百越之地,多是小国,小国不结盟,岂能是我十万大军之敌,此所谓壮大其力也。
  然,楚军与我军,尽可不同也,八万楚军,从指挥、从调度、从士卒训练、从兵器、从战斗素养、到策略谋略,乃至各个方面,都不如我军也,尤其是这山地之战,乃需小而精,行动以迅速,出其以不意,善变而多策,以楚军之笨重,定然达不到这要求。
  因此,臣以为,若是两军合兵一处,我军实力,必会被楚军所限制,不如就分为前后两军,我军为先锋,楚军为主力,先锋所遇之敌,能战,则战之,不能战,则对峙,待到大军集合,再倾力一击也。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对我军所言,是粮草未动,当斥候先行,征伐百越之战,最难之处,乃是其山河地势也,若是能以斥候,知详细之地势,明百越之势力,将事半而功倍也,臣在昨日,就已派遣斥候南下,深入百越之地,待到大军出征之日,必有所得。”
  这助楚国攻伐百越,是嬴荡真心所为,秦国大军,也得真心用力,而不只是为了诱骗楚王,因为现在的楚王,能教化百越多少土地,将来大秦,就能接收多少土地。
  孟期的话,基本上说明了百越的形势,征伐百越,怕的不是百越的大军,以秦国战卒的铁器,对上百越的青铜,不可能会失败,所以最难的就是地形地势了,可偏偏这事情,却是嬴荡所擅长。
  两千年的时间,或许物是人非,但沧海桑田,还是不至于的。
  他这个外科医生,虽然做不到地理通,但对于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这些地方的地形,还都是有所了解的。
  只见他从长案上,拿起一张羊皮来。
  为什么是用羊皮所画,还不是因为羊皮,不会被南方潮湿的天气所影响,这样带在身上才安全。
  嬴荡走下王座,将这地图,交到了孟期手中。
第450章
百越图
  “此乃寡人所作,名为百越图,百越之地,北接楚国,南至南海,广阔无边也,百越之地,又盛产稻谷,百越之人,也善于耕种,只要悉心教化,必为我华夏一族也。
  今为楚谋,明日便是我秦国之利,此图你务必由你一人保管,切记寡人所言,征伐百越,兵至南海,方可返回!”
  嬴荡详细算过了,从楚国南境起,到南海边上,不过一千多里的距离,这也是后世里,华夏的陆地国界线,他的第一步,先到这南海边就可以了。
  从齐国到楚国,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乘坐船只,也是其中的一条路,而从楚国到百越,也是可以乘船船只,只要打通了到南海这一条路,那就可以引导楚人,直接乘坐船只,从会稽之地,跟着大陆架一直南下,抵达南海。
  有便利的交通,和足够的吸引力,很容易让楚人蜂拥而至,等到在南海站住了脚,然后再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两面夹击百越之地,如此,在十年之内,这片土地,可尽归于华夏也。
  甚至还有更遥远的,嬴荡也想到了。
  等秦国灭了楚国,一统天下后,他将会遵循古老的传统,分封楚国的公族,于湄公河流域,重新建立楚国,并且派遣一支战卒大军,帮助其扎根立足,让楚国这一脉,成为大秦的分封之臣,向着中央皇帝纳贡。
  时日一久,楚人必用华夏之礼,教化异族,其后再大兴简化秦字,以郡县治之,如此一来,南边也将尽归大秦也。
  天下万乘之国有其六,秦国也正好有六支战卒,这就是为他们所准备的。
  对于齐人,可分封在扶桑,燕人可分封在高丽,赵国的胡服骑射不是很厉害吗,那就分封到贝加尔湖,赵雍要是顶不住,也没关系,因为只要是中央皇帝的臣子,那大秦的锐士,必将北上援助。
  还有韩人,可分封在青藏高原,再令其深入南亚次大陆,还有一个魏人,他们有强大的文化,那就去遥远的西方吧。
  这一切,就像是当年周武王,分封天下一样,大周的族人们,从关中,从中原,席卷天下,最终将异族彻底挤压出了这片土地,成就了华夏的大一统。
  嬴荡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甚至还可以在冶铁业发展起来后,发明蒸汽机,连通天下,不需要再去修建驰道,可以直接修建铁路。
  只有一个东起扶桑、西过葱岭、北至西伯利亚、南接湄公河,天下大同的大秦国,才能匹配的上,他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始皇帝。
  对于秦王有这样伟大的梦想,孟期当然是不得而知的,但他在看过秦王的地图后,心间就明白,大王对于此事,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谋划许久。
  “大王深谋远略,臣自是竭尽全力,为大王完成征伐百越之举,臣观看此图,这百越之地,东西纵横,南北贯通,俱是有千里之遥,若是依照大王之策,要一路攻至南海,那岂不是意味着,大军先以贯通南北为主,其次再去思量东西横跨?”
  秦王所说南海在哪里,在这图上,一看便知。
  百越之地,东起大海,西至黔中,照着秦王所说,此行大军,应该是一路勇进,穿行百越之地,以到南海为目的,至于东西两面,就先不要顾了。
  听到孟期所言,秦王颔首。
  “不错,正是如此,这南海之地,俱是平原,此番行军,只需引导楚人,一昧突进,让他们看到,南海之地,这样一块膏腴,到时候楚人对于南下,必定是趋之若鹜,楚人有了南下之心,寡人这第一步,也就达成了。”
  这不仅是在给楚人信心,也是符合嬴荡从南海北上,从楚国南下,夹击百越的战略。
  在百越图上,他还画出了东边的海岸线,以及海岸线大致的脉络,孟期盯着地图,思索片刻,他明白了秦王的用意。
  “大王所说,臣俱是铭记于心,征伐百越,有此图在手,只需一年之期,臣便可回师,上禀大王。”
  这百越图,只是嬴荡送给孟期的第一件法宝,此时,他还有第二件法宝相送。
  “你可知这百越之人吗?”
  秦王又问。
  孟期原以为,大王要交代的,已经完了,不想他又有一问,看来还有事情,要叮嘱与他,他又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回大王,百越之人,臣有所耳闻,其间多是蛮夷,与我秦人之最大不同,乃是不同礼法,不同礼教,不同言语,不同风俗,我秦王后曾有言,各邦之人,身体构造,无有不同,唯一不同者,乃思想也,臣要所说,便是这思想。”
  对于这样一个回答,嬴荡很是满意。
  看吧,这就是医学的力量,它不仅可以让你健康,而且还可以让你对抗封建迷信,甚至加深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哈哈,有此想法,才有胜百越之机,百越之人,与我秦人,无有不同也,我秦人能耕种,百越之人,也一样能耕种,我秦人有贪欲,百越之人,也一样有贪欲,贪欲会令人出卖自己,有一种人,叫做带路党,还可以助你此行!”
  嬴荡能知道百越地形,但却不清楚百越之人,要了解百越之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到百越去,那如何去深入百越,最直接的,就是找到带路党,有带路党领着,那你对百越的势力,将会很快地掌握。
  带路党这个概念,在战国是不存在的,今日他国之臣,明日可做秦国之臣,嬴荡提醒这一点,是希望孟期不要忘记了,以重金联络当地人,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才是最快的取胜办法。
  这不仅是关乎秦国,更是关乎华夏基业的大事,就由不得嬴荡不慎重。
  眼前这孟期是何人,乃是受到秦国演武宫、教育的新型人才,秦王的诸多思想,就是通过太医宫、太学宫、还有演武宫在传播,他们是大秦国,凝聚最先进的思想所在,这样一位毕业于演武宫的将军,应该是明白秦王的提醒才是。
  枪炮并非是万能的,只有思想才是。
  “大王英明,所说其二,俱是征伐百越之利,臣有此二利在手,定不会辜负大王所望,联合楚军,征伐百越,臣为大秦所战,为大王所战!”
  说到情深处,孟起端起酒爵,与王对饮。
  秦王要交代的事情,终于是交代完了。
  他还有下一步的计划,发明有龙骨和风帆的大船,然后告诉齐王和燕王,在海的那一头,遍地都是黄金,遍地都是宝珠。
  秦国已是霸主,覆灭六国,已成定居,在这之前,还可以借助一下六国的余热,让他们做点最后的贡献吧。
  大家都是华夏人,光大华夏的事,总不能寡人一人担着吧。
  如今,秦楚会盟已过,步入七月,至三帝会盟的十月之期,还有不到三个月,若回一趟咸阳,怕是赶不及了,不如就一路北上,到宜阳和长治去看看,看看那秦国的重工业区,进展要什么地步了。
  第二日,秦王率郎官北上,荆州郡守嬴胄,出城相送。
  至于那两头大象,则乘船西进咸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