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420

  大梁有多少粮草,范追是清楚的,他更是知道,已经弹尽粮绝了。
  急需要结束战斗,不仅是韩国和秦国,更是有他魏国,三十万大军的粮草,前后二十五万大军的战败,没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休养,魏国国力是难以复原了。
  说罢,范追也自觉惆怅,东面而望,口中喃喃念叨,河东,河东!
  肥义见他如此,驾着车架,往范追身边靠了靠。
  “将军不知,我赵侯已派遣楼缓为使者,从东面而出,直入蓟城,蓟城之后,还会去临淄,临淄下来,再到寿春,还有新郑,力求继续说成我六国攻秦也。
  战至今日,将军心中必然知晓,秦人早就非当初的秦人了,秦国也已然是强弩之末了,若不是因国力困顿,以秦王的胃口,岂会只取了上党,就愿意连韩呢。
  再者,还有这河东,乃魏国之重也,若是一失,那巍巍大魏,则十成少三成之力也,今日不战,那这河东再回魏国,恐将无望,魏王乃一国之君,秦人断不敢伤,继续与之交战,便是大胜,同为三晋,将军岂不闻,赵氏晋阳对智氏也?”
  晋阳围攻,一年之久,尚未破城,城内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可还是坚持了下来。
  现在对战事尽心尽力的,不仅是肥义,就连赵侯赵雍,也在突然间变得积极起来,派遣楼缓出使,专程去说此事。
  无他,还不是因为韩王将上党割给了秦国,这将意味着,他秦赵两国,即将要对上了,这可比他赵雍算计得,要早上好些年了,赵雍能不着急吗?
  眼下,赵国变法未成,中山未灭,还不足以应对秦国也!
  秦人这些年来,东进的步伐,明显是加快,能打到的,就用力击打,如魏国的河东,韩国的上党,楚国的两都,若是打不到的,就用外交计策来做谋划,那齐国公子之乱,就是秦国的谋划。
  这样一算,当今天下,就唯独一个赵国和燕国,还没有和秦人交手,现在秦赵两国接壤,按照秦人的秉性,应该很快就会对上赵国了,而继续联合诸国,攻伐秦国,则将可以拖延秦人的步伐,更甚者,打断秦人东进的腿,赵国不至于单独对上强秦。
  肥义的话落下,那边的乐毅也想到,燕王给他也来信了。
  这信中的内容,则正好与之肥义所说的相反,燕王不仅是没有谋秦之心,更是想敦促乐毅,应尽快去面见秦王,与之联盟也。
  六国联军攻秦,这损失最小的,当然是齐国了,其次就是燕国,现在退兵,对燕国的好处最多。
  首先,乐毅是联军主帅,可六国谋秦的失败,并非是因用兵不当,而是败在韩国朝堂,这样对乐毅的名望,对燕国的损失,是最小的。
  其次,燕王认为,再战下去,就算能胜,可这损兵折将,是一定会的,而且大胜之后,得到最大好处的,也并非是燕国,燕国是在没必要再出兵,为合纵之国去谋划。
  最后,这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赵国。
  现在被韩王这么一弄,上党纳入秦国治下,秦国就在赵国的西面了,燕国若是能够连秦国,则能够很好的遏制赵国,甚至将快被赵侯吞掉的中山,装入到自己的口袋中。
  对于这样的谋划,可谓是天赐良机给燕国。
  燕国之地,位处东北一角,要想称霸天下,就必须得获得更多的土地,往东边是大海,往南边是齐国,往北边是胡人。
  秦燕联盟,共同谋齐,秦国没有得到半点的好处,可燕国白白就得了齐国八百里的地,这已经是完成了南下的策略,而且是不费一兵一卒。
  那这一次,还是秦燕联盟,秦人陈兵上党后,则可以和燕国,对赵国形成夹击,或许这一次,又可以借助秦人的东风,让燕国朝外东扩,等完成了这样的战略,那燕国也将会是天下的一霸。
  “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我魏国为秦之战,已然损伤众多,此不能再战也,我主意已定,明日便有使者入营,去拜秦王!”
  就在乐毅思索间,范追给出了他的答案。
  魏国的损失,难道还少吗?
  他甚至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大胜之后能收服河东,甚至连大梁都牺牲了半年,这难道还不够吗?
  见到范追这般,肥义又望着乐毅。
  乐毅可是联军之中,抗秦之心,最甚之人,这继续与之交战的策略,不正是他提出的吗?
  乐毅心知,是要给肥义一个答案了。
  “此一时,彼一时,天下之事,无不在变也,如今,我等也应要变也,范追将军先不着急,明日只需赠送粮草,堆放于城门口,令城中人自取,有了粮草,秦人也不至于为难魏王。
  至于你我,可联袂先入秦军大营,等见过了那秦王,再做下一步决断,退兵是肯定的,但如何退,这非常重要!”
  肥义愣了一阵,半晌没有说出话来,之后马鞭一扬,独自驾车前去了,只留下范追和乐毅两人缓缓而行。
  “上将军说的不错,那就依你所言,今日,我先派一使者,入城说明,明日就去送粮草,不过我军粮草,暂且不足,还需得上将军借我一些?”
  范追实在是有些为难了,魏国这样的形势,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乐毅大笑。
  “这有何难,小事尔!”
  第二日,乐毅分出军中粮草,以资范追。
  肥义见抗秦无望,想要退兵,可怎奈楼缓出使,尚不知如何,就只好陈兵于此,再给赵侯去信。
第413章
两将面秦王
  秦王东奔西走,四处谋划,七国大战,终于迎来了大的转机。
  昨日,联军主将乐毅和魏国将军范追,共同拜上,请求于明日秦军大营,与秦王一会。
  不用问,这肯定是来求和的,嬴荡当然不会拒绝。
  范追一来,大梁之围可解,秦魏联盟,乐毅一来,燕兵必定能退,秦燕联盟,好啊!
  几日前,苏秦的信使,也早就加急而来,秦楚联盟,已是定下,秦楚两国国君,邀约本年六月之初,会盟于荆州东南白螺。
  白螺,乃一地名,位于大江之滨,洪泽之畔,此处不仅景致秀丽,麋鹿肥美,更重要的,白螺乃秦楚界道,最南边的起点,两国之边界也。
  那时,秦楚国君,可在这里高歌畅饮,狩猎烹熊,岂不快哉。
  这样算来,诸国确定连秦者,已有两国。
  范追何来,嬴荡是猜得到的,他充其量,不过是一魏国将军罢了,又并非魏国公族,为魏王执掌大军还尚可,但若是要替魏国公族谋划,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嬴荡早就听闻,魏国在外封地的公子,已经有人跳了出来,叫嚷着要废掉魏嗣,自己称王了,局势还能稳定到如今,全因范追麾下那七八万大军。但他撑的了一时,可撑不了一世,诸国战事胜利已是无望,对范追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成了解救魏王了。
  在嬴荡的计划里,料理了韩国后,就去料理魏国,他转来大梁,便是为了此事,至于这个乐毅求见,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过,再一想,嬴荡凭借所见所识,还是能够想到的,燕国这君臣二人,必定是受到韩王的影响,改变了之前策略。
  韩仓连秦,都一个月过去了,姬职在这个时候,应该早就得到消息了,现在和乐毅商量出这样的结果,也没什么令人奇怪的。
  上党,一定是上党!
  历史记载,韩国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献给赵国,当时,赵国国内也有反对的声音,说秦人势大,暂且不可惹怒秦人,上党决计不能要,最后还是平原君赵胜力排众议,赵王才接下这上党。
  其实,一看这地形,就不难想到,明知秦人如虎,赵国为何还要接下此处了。
  打仗要胜利,那装备是非常重要的,而精良的准备,来自于铁矿的冶炼,上党之利,其一便是这铁矿也。
  其二,再说上党地势,西高而东低,这就意味着,秦人驻守屯留邑,可以随意发兵,随意攻打赵国,而赵国要攻打秦国,就只能翻阅崇崇大山,或者走崤函古道,所以对赵国来说,放弃了上党,就等于放弃了国土的西大门。
  秦人势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摆在赵国的面前,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上党,利用上党之利,和秦国交手,占据要地,去击败秦人,要么,放弃上党,让秦人获得上党之好,今日打你一下,明日再打你一下,时日一久,还不是败于秦人也。
  赵人烈性,与其慢性死亡,还不如选择拼死一搏,他们选择向秦人主动出击是对的,由此也能看出,上党对赵国的重要性。
  六国谋秦是真的,可燕国的大敌,一直是赵国也是真的,现在秦赵接上,连秦,则可以东西夹击赵国,此乃远交近攻之理,乐毅和姬职,不可能不清楚这个道理的。
  等想得明白了这些,嬴荡面对即将而来的两国将军,也就有了应对之策。
  第二日,正午。
  秦王令下三军,迎燕魏两将。
  秦军郎官,整肃军容,一列列甲士,从王帐一直排到了营寨门口,架好了刀兵斧钺,戟戈长矛,一个个威风烈烈,一排排尽是抖擞。
  战鼓阵阵,号角声声,十里之外,都能听到秦军之号。
  这还不算完,在营寨之外,郎官骑士,头戴羽,身披鳞,策马狂奔,郎官之后,还有战卒,他们也尽皆列好阵仗,一副严正以待之态。
  人群之中,早有一甲胄将军,乃皂游蒙骜,驾车相迎。
  秦军如此阵仗,完全就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在迎接两将,嬴荡就是要让两国将军看看,让天下人都看看,秦军之威武!
  今日之谈,乃属外交,可这外交是否顺利,就全看这兵事了,若是那两将还未见秦王,就晓秦军骁勇善战,那与秦敌对之心,自然就下去了,若是一入营寨,所见尽是老弱病残,秦军积弱不堪,那就算能最终联盟,也要让秦国付出诸多条件来。
  此时,蒙骜看去,远处尘土飞扬,来了两支大纛,那确是魏燕两国大纛也。
  乐毅和范追,各自驾车一辆,正在道路上风驰。
  “秦人好大的阵势,这对你我可不利也!”
  听到乐毅这般评价,范追知晓,他话里有话。
  “上将军此话何讲?”
  乐毅眯着眼睛,盯着秦军营寨。
  “你且看那秦军,军阵严明,郎官飞驰,战卒林立,一看便知久战之师,秦王如此示威,说明其态度强硬,我燕国倒是还好说些,自有燕王心意,可你魏国,魏王久困大梁,魏王何思,你也不知,自然就不清楚,如何与秦人说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