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420

  乐毅手指之处,范追看去,秦军果是如此。
  他曾听闻,秦国大军,乃分三等也,其一,乃是战卒,其二乃是屯兵,其三方为招募黔首,除此之外,在陇西还有一支大风军,王宫还有一支郎官,俱是精锐中的精锐。
  巩邑之野,败于赵国飞骑手中的,乃是秦军屯兵,在野王之野,擒获暴鸢的,大胜韩军的,乃是屯兵和招募的士卒,至于在径城野战廉颇飞骑的,便全是战卒了,此一战,廉颇大败,飞骑败于战卒也。
  如今,白起南下,那战卒自然是都来了,看那悬挂于营门之外,擎苍、皂游、卫城、黑旗、轩辕五军大纛,范追心知,秦国的精锐全来了。
  “我之难,难在何处,上将军有何见教?”
  看过了军阵,范追回到乐毅的话上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乐毅败于巩邑后,最先是得到了范追的支持,才引得他国将军,继续一心奋战,他对于范追,是存着感激的,昨日分他粮草,也是因为如此。
  两人的关系,似乎从两国将军,开始有私情在里面了。
  “且问将军,我等此去,作何?”
  “自然是去谈和,大势已去,中止刀兵,方为上策!”
  闻之,乐毅点了点头。
  “对了,既然是谈和,那你我二人,便是两国使者,非是两国将军也,这你可知?”
  范追略微思付,确是如此了。
  魏国自有谋臣无数,可现在大王被困,四下政令不同,他这个臣子,就要为大王所谋,既做将军,也要做大王使者也,只有谈拢了秦人,大梁才可解。
  “清楚无误咦!”
  “好,既然是使者,那便为两国国事谋也,那这国事,便是我等两国,败于秦人之后的形势,我燕国倒还好说,又不曾接着秦国,只需要退兵即可。
  但魏国却不一样了,从巩邑到大梁,近乎两百里地,尽皆在秦人之手,还有河东一处,秦人虽然设郡,可在魏国上下,依旧是有争议。
  今看秦王军阵,方知秦王之心,秦王以大胜之姿态,岂能轻易就将占据魏国的土地,拱手送出,到时候,将军是做决定送出河东呢,还是送出巩邑呢,你看那韩国,若非割掉了上党,岂能全身而退。
  再说了,若是不连秦国,现在各国大军都在撤退,齐国匡章,也早有此心也,唯独一个赵雍,是怕烧到家门口的大火,可又有何用呢,魏若不连秦国,就需得继续与秦战,可如今,连魏王都在秦人之手,将军就只有一条路,连秦,不连秦,则亡国。
  但你又既非公族,也非丞相,魏国诸多大事,非你能定也,若是你私自定下,割让魏国土地,纵然魏王乃英明之主,存体谅你之心,可那些魏国的其他公族呢?
  将军定要有此思,岂不闻商鞅之死也,惠文王本不想杀商鞅,可他需得尊公族之意也,君心难测,公族之心,一样也难测也,商鞅之人,做不得!”
  在这一点上,乐毅的体会,最是深刻的。
  他是燕国的肱骨,燕国的权臣,可再怎么着,他只是姬职的权臣和肱骨,将来燕国新旧交替,那他则会和商鞅一样,走上他的老路。
  天下诸国,个个都变法,个个都有商鞅,但不是个个都想做商鞅。
  闻之,范追又沉思了良久,他明白了乐毅的心意,当即,在车驾之上,弯腰拱手谢过。
  “今日面秦王,上将军只管说秦燕也,至于我秦魏,可求秦王手书,令冯章开城门,秦王入城,两王相会也!”
  具体怎么谈,让魏王自己谈,就能避免乐毅方才所说。
  乐毅还过了他的礼,点头一笑。
  “正是如此。”
  车驾停住,秦国将军蒙骜,已在眼前。
  “奉我王令,皂游恭迎二位将军!”
第414章
乐毅秦王
  跟随蒙骜,由他亲自驾车,乐毅和范追两人,步入秦王营帐。
  此刻,营帐之中,早已备齐长案,长案之上,又有酒水菜蔬,秦王嬴荡,看到两人进来,立即起身相迎。
  这天底下,已经没有比嬴荡,更加尊贵的人了,不管是在名义上,还是在实际上,西帝之名,冠绝天下,天子虽在,可谁都知道,天子之名,不过是秦王坐下的客卿,座下的臣子罢了,所以秦王对待他人,根本就不看他们是何身份,因为不管什么身份,都没有他来得尊贵,他只看才华和品德。
  乐毅,自不用多说,不管是才华,还是品德,都为天下大才,能图变法,能善军事,七国大战,秦国南路所遇到的麻烦,几乎都是乐毅一人而定,至于品德,忠心姬职,君臣相和,已成为当今一段佳话。
  还有范追,也一样值得秦王起身相请,河东大战,他只在白起手中,败了一次,至于魏军大败,乃是公孙喜之误,面对冯章奔袭大梁之举,他能听进劝谏,知大事而明大理,能力虽比之乐毅,虽有差池,但这品行,不见得会比乐毅差。
  “燕国乐毅,拜见秦王!”
  “魏国范追,拜见秦王!”
  见到秦王下来,两人俱是行礼,几番寒暄之后,嬴荡邀两人坐定。
  “今日之会,寡人早已期盼,我等三人之间,早就该如此了!”
  五年前,乐毅就见过秦王,素知秦王此人的谋略心胸,都为天下之最,面对秦王如此礼遇,他倒是能接受一些。
  范追可就有些意外了。
  外面所见,秦王布下这般军阵,就知非泛泛之辈,现在见到此人,也是雄姿威武,霸绝天下,可这举止神态,却毫无一丝倨傲之气,不仅语气平和,更是有些平易近人之态。
  “多谢秦王盛待,六国谋秦,对秦一战,终究还是秦王胜了一筹,范追败军之将,何须秦王如此礼遇?”
  战归战,和归和,范追颇知大义,今日不论战事,只为谈和,秦王尚且这般有礼数,那他的态度,自然也要好一些了。
  嬴荡望向范追,其后又高举酒爵,三人同饮一次。
  “哈哈,既然是六国谋秦,那率军者,便是六国将军,既是六国将军,又岂能一概而论呢,何况大战失利,诸位乃是败在朝堂,非败于兵事也,若硬说这兵事之败,充其量也就是楚、韩、赵三军,有败于我秦,其余三国,暂且还未有大败之势!”
  话是如此说的,可范追的心间清楚,这三国的失利,乃是六国不能一心,诸国间的配合出了问题所导致的,三国败,那就是六国败。
  闻之此言,范追开始沉默,那边的乐毅,将话接了过来。
  “确如秦王所言,大军不如秦,朝堂也不如也,秦王以雷霆之势,逼韩,连楚,六国国君,如今,尽皆有退兵之心,不知道秦王对我齐、赵、楚、燕、魏五国,是打算如何呢?”
  嬴荡知道,乐毅这是想要一个态度,一个秦国是否也想着退兵的态度。
  “哈哈,久战之下,各国互有损伤,依着寡人,这六国谋秦之事,就本不该有,寡人定然是想与山东诸国交好,诸国退兵罢了!”
  是的,秦王当然是要退兵了。
  河东、上党收入囊中,威逼中原之地,这样的好处,都已占得不少了,再继续战下去,秦国也没那么大的胃口了。
  “回秦王,非是我等诸国,要与秦国为难,而是天下诸国,迫于秦王威势也,罢了,罢了,既然这六国谋秦之战,六国已然败了,那我等诸国,也当有连秦、和秦之举了。
  昔年,秦王攻破韩国宜阳、武遂,直入洛阳王畿,威震天子,我王职,乃大周宗亲,自不能置天子于不顾,遂说动六国,有攻伐秦国之举,在那落败之后,燕国便是与秦为联盟也。
  秦人于合纵,诸国于连横,连横能破合纵,合纵能抗秦王,我燕国在天下东极,秦在天下西极,东西连横,方为破合纵之道。
  此举,有利于秦,也有利于燕,外臣代我王之意,愿与秦王,再次交好,东西合并,助秦霸业也!”
  两人事先有过交流,在范追这个合纵国的将军面前,乐毅是没有半点的顾忌,直接就说起了这连横破合纵之事,何况这样的事情,就算是避开了范追,那范追日后也一定是能猜得到的,本就没有秘密可言。
  乐毅抛出连秦之策,这是在嬴荡的预料之内,他唯一不知道的,就是要如何应对那齐国,将来齐燕关系,会到何等的地步,这才是重点。
  秦国的连横之国,乃是齐燕也,秦国谋齐,燕国乘机而入,直接被田文送上了八百八十里地,令燕国一跃而起,似乎有成为天下强国的趋势。
  在这一点上,齐国一定是不会甘心的,再加上此番谋秦之战,齐国的损失最小,那齐国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专心收服失地。
  这就导致,若是秦国和齐国联盟,齐国就可利用秦国霸主之名,对燕国发动进攻,再加上燕国和赵国还有中山之争,这会让燕国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
  若是秦国和燕国联盟,那秦国雄踞上党之地,可对赵国形成夹击,让赵雍难办,也可形成攻守同盟,威震齐国,令齐人忌惮。
  眼下,六国尽是失败的姿态,天下的政治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六国血盟,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大家的抗秦之心,将会沉寂很长一段时间,所有人的关注点,会在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上面。
  “嘿嘿,连燕自是不错,只是寡人有个疑问,这天下诸国,若是尽要与我秦联盟,那我秦该如何自处呢,再者,若有两国,尽皆连秦,却又互相敌对,那寡人是两步相帮,还是两俱相助呢?”
  乐毅听明白了,秦王的意思,其实是说,我该是与燕国和好,还是该与齐国和好呢?
  这真是个问题。
  乐毅哂然,目露自信,显然他对这个问题,是早有过思量的,现在秦王问道,他的没有半分的迟滞。
  “回秦王,天下诸国,地势不同,民风不同,国情不同,所用强国之道,亦是不同也,秦王远交近攻,连横破合纵,楚王合纵制连横,北上争霸,而外臣,强我燕之道,不过连弱攻强,内蓄实力也。
  连弱者,联合弱小,抱团不至于被灭,攻强者,制约强大,不至于落强国太远也,强者自强,内蓄实力,方为根本,外臣想问大王,方今是齐国强,还是我燕强大呢?”
  秦王笑了笑。
  燕国虽占据了齐国八百里地,但齐国的富庶之所,还是尽皆在手,齐国的国力,仍然可在楚国之上,齐国教化、商业、民风、臣子、齐王、这些都足以说明,齐国依旧是天下强国,至于燕国,在十年前,还曾有被灭国之举,短时间内,燕国是赶不上齐国的。
  “那自然是齐国强盛。”
  乐毅拱手而礼,坐而拜谢。
  “谢秦王解惑,齐国强大,秦为天下之最,那秦王的大敌,依旧是齐国也,秦王不连我弱燕,难道要去连强齐吗?”
  这又是个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