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420

  天下的形势,倒也好分辨,我秦想借公子之乱,来弱齐国,而齐国想联合楚国,反击我秦,但在这反击之前,还有一事,令尹也忘记说了。
  那就是须得楚王出兵,助齐平定公子之乱,等齐王收拾了残局,平定了国事,恢复了元气,才能想着联合抗秦,或许一年,或许两年,甚至三年也可。
  只是楚王这样一选,必定会令我王震怒,郢城大军,两月之内,可直扑寿春而来,白起何人,自不必多说,楚王若是助齐,这就是结局。
  但若是不管不顾呢,那一切就可不一样了,我秦非但不会攻楚,而且还会继续与楚国交好,转而去与三晋周旋,此为其一。
  还有其二,到时候齐国一弱了,楚国北边压力一轻,甚至可以夺取齐国所占越国之地,越国之事,楚王五年谋划,可齐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占据大片土地,还趁机取走宋国,看起来,齐人之心,也与我秦人无二啊,孰轻孰重,以楚王之明,定有分晓。
  至于贵国令尹景鲤,老而不死,不忠不义,害群之马也,此人食楚国之稻,却想齐国之粟,此所谓楚稻齐粟之理,这样的水土,不知道养育出来的,到底是哪国人呢?”
  到底是老策士,就是会骂人,气得景鲤单手指他,竟然没有反驳的话来。
  相比于老令尹的咄咄逼人,苏秦的言谈,就显得轻松多了,他慢慢悠悠地就将事情给说完了,可这话里话外的杀机,要比景鲤重多了,更是抬出秦军锐士,直接威胁楚王。
  朝堂论战,各位其主,各有其言,芈槐的胆子,是不可能小的,他对于苏秦的威胁,根本就不在意,让他在意的是,好像不帮齐国,静观其变,得到的好处,才是最多的。
  他似乎在众多纷乱无章的线索中,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
  “是有那么几分道理,连齐,还得帮齐平定内乱,这所需粮草,将士伤亡,也须得我楚国承担,若是静观其变,好处就多多了!”
  田文神色猛地一变,楚王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了,景鲤不中用啊,他不得不自己来迎战苏秦了。
  “也不错,短期来看,的确是如此,可长远来看,不仅是我齐国必亡,就连楚国,也必定亡也,我等公族,三十年后,或许都会沦为秦人之阶下囚!”
  这话一出,可谓是语惊四座。
  让楚国灭国,让齐国灭国,这不是在说笑话吧?
  秦国强盛,这是不假,但远远没有到这种地步吧,当年要不是秦人偷袭,他们楚国,岂会落败。
  田文可不理会这些,前些年,乐毅精心编制了一个齐国独霸论,那他今日,也就编制一个秦国威胁论,迫使大家伙儿联合起来,一起来合纵攻秦。
  “大周有八百诸侯,如今能剩者,又有几国呢,秦人能占天子之都,那这个天下,早就非大周了,而是马上要步入大秦了,我之言,非危言,更非耸听尔!
  诸位细思,天下诸国,能遏秦者,乃是合纵也,合纵之国,乃赵、魏、韩、楚也,合纵在,则秦不敢东出,合纵不在,秦人则大行天下。
  如今,韩国被秦人所控,楚国被秦人所弱,接下来,秦人还要攻取河东,那魏国也会被秦人所弱,反张秦人之势,如此,能抗秦者,合纵之国,就独有赵国也,再等赵国之后呢,我齐国,齐国之后,还有燕国,其后呢,恐怕就没了吧?
  短则二十年,长则三十载,我等子孙,必为秦奴,如今,应当重整合纵这杆大纛,汇聚天下之勇士,汇聚天下之名将,趁我等还有攻秦人之力时,一战而弱秦。
  秦王狼子野心,秦国使者苏秦,更是虎狼之词,方才以直扑寿春而威胁楚王,今日就尚且如此,那想想他日,是不是真就冲着寿春来呢?
  楚国若想强大,不是先要防范北边的邻里,而是先要夺取西方的失地,若要失地,必要抗秦,抗秦非一国之举,乃天下之举,联合天下人,先联我齐也!”
  好一手欲盖弥彰,田文绝口不提楚国出兵相助事情,只是一味地说秦国的威胁,这让楚国朝臣,都与他有了共鸣。
  秦王虽强,楚人焉能不战?
  他于来往寿春的马车中,整整想了三日三夜,终于悟出了这样的道理。
  在天下诸国,宣扬秦国威胁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树立起秦国这个大威胁,方能让他们团结。
  苏秦这个老策士,面色终于是要变了。
  这不仅是关系到这一战的胜负,更是关系到秦国将来的外事。
  一直以来,秦外交台都推行积弱平衡之策,公子之乱,就是积弱齐国的策略,而现在呢,秦国威胁论,将彻底打破积弱平衡,以后秦国就要和天下硬抗了。
  秦人大才,天下诸国,也不一定都是庸才。
  他将目光看向了那个一直没有明确的意见,一直主意飘忽不定的屈原,他希望屈原,会有别的主意。
  芈槐呢,这时候他又有些为难了,这次让他有些烦躁。
  本来是静观其变,等着占便宜的事情,为何偏偏就成了要灭族的事情,这一来二去,他也有些不好选择了。
  但这时候,苏秦不反击了,田文也在看着他,楚国朝臣,也看着他,在等他拿主意。
  能拿什么,他暂时还没有很好的主意,两边都不好选啊。
  “启禀大王,臣有一言!”
  这话是屈原说的,芈槐心中顿时一轻。
  不管是谁,只要能在这个时候救场,都能让他松上一口气。
  “三闾大夫请言?”
  楚王故意停顿了一下,之后才接话道。
  “大王,臣以为,齐相之言不错,秦使之言,也有道理,可两方取之,两方尽用之,才是对我楚之大利。”
  这话一出,群臣哗然,这不就是等于没说吗。
  苏秦和田文对视一眼,苏秦笑了,田文却笑不出来了,因为他们两个,都猜到了结局。
  “齐国内乱,乃齐国之事,我楚国岂能僭越干涉,此不合礼法,联合诸国伐秦之举,乃利天下之大计,必得做也。
  可等到齐国自己将内乱平定,我等诸国,再行联合之策,至于现在嘛,大王还需要等上一等。”
  芈槐听了直点头,这很符合他的心意。
  先静观其变,等齐秦变完了,再攻打秦国,这本来是两件事情,偏偏被田文搅乱到了一起。
  “既然如此,那寡人对齐国,就爱莫能助了!”
  看着苏秦和孟尝君,芈槐假惺惺地说道。
  刚才田文就笑不出来,因为他已经猜到了。
  周侯欢给他的计策,这第一步,已经失策了,就算是这样,他的秦国威胁论,也还要继续下去,楚国不帮忙,以后也还是要攻打秦国的。
  “楚王能有此心意,外臣甚幸,那待我齐事了,相约举兵讨秦!”
  苏秦这个秦国使者,也笑不出来了,他在担忧未来。
第288章
一起去燕国
  因为田文很急,所以苏秦,也一样很着急。
  楚国的事情,已经就这样定了,他再留下去,也于事无补,田文在第二日,就打算启程离开寿春,一路北上,到临淄见过齐王之后,再直接去燕国。
  他这一趟出来,足够久了。
  天下诸国,他已经去了两国,对于他的抗秦提议,魏国欣然,楚国挫败,剩下的关键,就看这燕国了。
  此刻,天刚放亮,寿春的城门,也刚刚打开,田文站在城外,在他的旁边,还有苏秦和楚国三闾大夫屈原。
  他是要出行,而苏秦也是要出行,至于屈原,则是来给他们送行。
  经过了昨日之论,他可是对这位楚国三闾大夫,刮目相看,让人没有想到,楚国还能有如此大才,昨日若是没有屈原,他这计策的第一步,很大可能就已经成功了。
  “我真是没想到啊,三闾大夫好谋划,不仅是全了秦国,更是全了楚国也,唯一就是我齐国,不能被全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苏秦就一直跟在他的身后,两人同住驿馆,他出门,苏秦就出门,他出城,苏秦就出城,做出了一副他去哪,就跟着去哪的趋势。
  田文现在也不爱搭理他,就一直和屈原在交谈。
  屈原听闻,却是摇了摇头。
  “不,是三全齐美才对,这也是全了齐王伐秦之心,我楚国,当为齐国伐秦之助,不过,这些事情,还是要等到以后细说了!”
  此情此景,与四年前是何等的相似,他也是这样送走苏秦的。
  屈原摸着下巴上的胡须,不由得想到了从前。
  正是因为那一次的苏秦使楚,给他带来了秦王的口信,让他在那一瞬间里,突然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他已经开始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也学会了对万事万物,换个角度去理解,这么些年来,他变了,所以这事情,也就更顺利了。
  现在的楚国,新军是有了,楚国的变法,也开始了,一切和他的理想一样,在一步步地来,他甚至开始有些欣赏秦王了,不同阵营是不假,但这也不能阻碍,他对秦王的想法。
  “哈哈,三全,三全,的确是三全也!”
  说到这些,田文露出一丝的苦笑。
  计策之中,燕楚为重,楚国已经失败了,那剩下的燕国之行,他就一定不能再出纰漏了。
  “齐相深得齐王之重用,又为公族之首也,可以说,在齐王之下,齐国当以齐相为首也,齐相之举,也能左右齐王之策。
  在此临别之际,原只有一事请教,此番我楚国之举,与齐相之策相悖,可以说忤逆齐相之意,那齐相谋秦之策,不会受此影响吧?”
  田文的志向,也能代表齐王的志向,屈原这样问,是想让自己心安,也是想让自己早做准备。
  当年楚国灭越,足足是谋划了五年之久,更何况是谋秦这样的大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