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420

  这件事情,关乎华夏民族的兴起,必须得要一个心智坚定,足够聪明的人来领导,周侯欢正直壮年,足够聪明,心智也是坚定得不能再坚定了,只有他可以做了。
  周侯欢低着头,仿佛在思考。
  “此事,不会让你不忠于齐国,也不会让你不忠于任何一个齐人,相反,你还能领略到不一样的风采,也能重获自由,离开现在这烦恼!”
  秦王又补充道。
  这一次,周侯欢直接大笑起来。
  “哈哈,其实我说与不说,这最终胜利的,都会是秦王,何也,秦国内强也,秦王治内之强,无人能及也!”
  周侯欢的赞同,顿时让嬴荡偃息旗鼓,你真要是这样认为,那又何必与寡人为难呢?
  “非是我要与秦王为难,而是我要尽人事,听天命,我是齐人,该为齐国尽人事,至于天命,非我能定也!”
  嬴荡刚刚心中一想,就又被周侯欢给说破了。
  “不过,为了我自己,我愿与秦王打赌!”
  这下,嬴荡才是满意了。
第286章
苏秦景鲤之争
  这里和四年前一样,变化是有,不是很大。
  还是同样的人,还是那位楚王,还是那些群臣,还是在寿春宫的大殿当中。
  唯一不同的,就是多一个齐国使者孟尝君,今日在这里,苏秦要与孟尝君一争高低。
  至于结果会如何,他没有多少的底气,毕竟孟尝君比他先来了好几天,见过了楚国的诸位朝臣,做了很多的事情,而他,昨日下午才到,今日上午就来面见楚王,根本就没有任何时间,去做一个了解。
  苏秦起得很早,将自己精心收拾了一番后,才出了驿馆,乘坐车驾,往寿春宫的方向而去。
  他在宫门口等了好一会儿,田文才从远处赶来,两人寒暄了一阵,都是很有默契的只字不提,一会在朝堂上的事情,就只是在闲聊着。
  又过了一会儿,他们才被楚王所召见。
  这一次再见到楚王,苏秦发觉,这位年过半百的王者,如今看起来,更是雄心勃勃,面上一副壮志之色。
  这对苏秦来说,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他更喜欢的是一个能韬光养晦、深谋远虑的楚王,因为这样的楚王,才会选择让天下诸国去相争,他只需要等着得利罢了,这样的楚王,也不会主动出兵,援助齐国。
  根据苏秦的观察,现在不仅是楚王如此,就连楚国的朝臣,也都是如此,在他们每个人的面上,早就不同于四年前落败秦国,被迫迁都于此的那股颓败了,他们个个都充满了精神气,就像是整装待发的士卒一样。
  也对,这寿春宫已经修建得和郢宫有一比了,或许楚人的信心,就这样找回来了吧。
  楚王采纳了屈原的建议,先是练就新军,正是因为这一支新军,让公族重新掌握了大权,让氏族忌惮不已。
  紧接着,待到新军成了,楚王威势有了,再深入郡县,改革税制进行变法,现在是国库充实,将士用力,信心不也就来了吗?
  楚王芈槐,志大才疏,素无远略,也容易被人左右,这是苏秦唯一能利用的。
  “齐国使者田文,拜见楚王!”
  “秦国使者苏秦,拜见楚王!”
  进到大殿当中,两人一直走到了中央,走到了让楚王能看清楚的地方,一一向着楚王行礼。
  “齐相田文,秦外交令苏秦,哈哈,两位无需多礼,来人,赐座!”
  芈槐大手一挥,两边寺人搬上酒水长案,两人席地而坐。
  犹记得苏秦上次来的时候,还被刁难了一番,楚王真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外臣谢过楚王!”
  照例,都是要寒暄上几句的,一则是昭示楚王的仁爱之心,二则是贵族间的客套,君王之风气。
  “启禀楚王,今,我王以夷陵君为义渠郡守,掌管我一郡之事,我王又加封夷陵君夫人,楚王之爱女肜,为我秦太医宫右宫主,掌管太医宫、咸阳医院两处药材之事,我秦王后,也在太医宫中任职。
  我王对楚国王女如此重用,乃表我秦楚两国之好也,楚王其人,深得我王之敬重,外臣此番前来,是受我王派遣,有一好事,特来禀明楚王,让我秦楚两国同乐也!”
  苏秦本让田文先说,田文就只是稍稍做了推辞,苏秦就已经说了起来,他这就叫做先发制人,给楚王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哈哈,苏子说话,还是这般的有趣,不知道是有何喜,能值得我秦楚两国相庆祝耶?”
  芈槐稍加思索一阵,紧接着问道。
  “嘿嘿,其实这事情要细说起来,是楚王比我王更值得庆贺,此事乃是齐国公子之乱也。如今天下这形势,可以称之为四分天下,其中血盟为一分,秦楚齐三国,各自为一分,如此四分。
  在这四分当中,血盟乃盟,其有六国,则又不同于我秦楚齐三国,所以也可视为我秦楚齐三国,三分争霸也,三分争霸,齐为独霸,秦楚二强,此乃天下之人,有目共睹。
  今,齐国生公子之乱,公子地于南方,公子芒于北方,一齐化两齐,成南北之治,纵是独霸,一分为二,其势必弱也,那现在这三分之争,我秦楚又是一家多了一些,齐国少了一些,这岂能不庆贺?
  为何会是楚王,最值得庆贺,因我秦楚齐三国之地势定也,三国地势,由西到东,依次为我秦、楚、齐国,楚夹在秦齐之中,如今齐国一弱,那楚国北方,必定失去一大敌,至于我秦国,与齐还有血盟相隔,所得好处,可就没有楚国这么多了,外臣恭喜楚王,贺喜楚国群臣也!”
  这就是先入为主,先在楚王的心目中,种下这样的想法,等后面田文再说的时候,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芈槐听后,果然在那里点头,他似乎觉得是有那么几分道理。
  田文见此,也不着急,他将目光看向了楚王左侧的令尹景鲤。
  景鲤这个老头子,看起来是白发苍苍,行之如朽木,可是他的眼神还是颇为清亮,这也是说明,他这个人的脑子,还是清醒得很。
  对田文来说,景鲤的用处很大,因为他是楚人,他是楚国的令尹,他说的话,楚人们都相信,也只有他,才可以挑起楚人对秦人的仇恨。
  不错,这正是他的第一步,齐相见令尹,为的就是这,楚人对秦人的怀恨之心,是埋藏在心底的,只要将其挑动出来,楚王就一定不能再听苏秦的话,只好联齐而抗秦。
  “启禀大王,臣以为苏秦之言,就是在混淆视听,不分黑白,妄图再次害我楚也,苏秦何人,乃纵横之首,纵横为何,不知忠义,不知大德,不分真假也,况且秦乃虎狼之秦,大王不可信啊!”
  景鲤就是景鲤,到底就是楚国的令尹,这威势很大,一开场也不需要娓娓道来,也不需要慢慢诉说,就直接对苏秦下了定义了。
  对此,芈槐也是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那不知令尹,是如何看待此事呢?”
  沉默了一阵,芈槐还是想着问一问。
  “回大王,秦人之话不可信,秦人之思不可察,凡是要知真假,乃透其表象,观其本质也,大王且听,臣为大王一一道来。
  其一,占据为楚国两都,割让我楚国千里沃野的,并非齐人,而是秦人也,任凭苏秦如何分说,也改变不了这事实,由此可观,秦人对楚国之心,此为实质其一。
  其二,世人皆知,秦人素有争霸之心,秦王这些年来,更是励精图治,其国力早在齐国之上,乐毅所言独霸,乃是为秦人所谋,所以这独霸之名,该是秦人才对,而非齐国,我楚北方是为小,西方才是为大,此为实际质其二。
  其三,放眼整个天下,魏国霸主不在,我楚也元气大伤,能与秦国相抗者,就只有一齐国,齐国公子之乱,乃是苏秦为秦王所谋,只要齐国一弱,天下之国,就再无强如秦国者,秦国唾手取我等也,此为实质其三。
  其四,大王即位初年,时常合纵而谋秦,令秦国不敢东出半步,甚至攻下秦人之蓝田,秦人对我楚国,更是没有半点觊觎之心。可至后来,合纵荒废,秦人才敢趁机偷袭我两都之地,秦人如夷,不重德而畏威,连秦,只能令秦放肆,抗秦,才能令秦畏惧,此为实质其四。
  其五,秦王遣苏秦为使,到访我楚,名为贺喜大王,实为分化我楚齐也,楚齐不联合,如何抗血盟,如何抗秦国,此为实质其五。
  有此其五,臣以为,大王应当再行合纵之策,联合天下诸国,一致伐秦,只要攻破函谷关,秦国势力必定会弱,到那时候,秦国哪还有能力,镇守我楚国千里沃野了,只需要派遣盾甲一军,尽可收复失地,如此,方为我楚之国策!”
第287章
楚稻齐粟
秦威胁论
  老令尹一番大论,有理有据,有因有果。
  别说是苏秦了,就是楚人自己听后,也是觉得纳闷,景鲤这位令尹,这几年都快要老眼昏花了,这怎么突然间,有了这样的见地,不是因为田文教授,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每当这个时候,身为楚王的芈槐,他总是很为难。
  为难在哪里呢,就是这些人的话,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似乎在执行之后,能让楚国的国力,一下子就能上一层楼,但实际上呢,真要是有这样的大作用,恐怕独霸的,就应该是楚国才对。
  他自认为,他也是一个能听劝的人主,但凡臣子的合理建议,他都会遵循,就连屈原这样的人,他都也能够容忍,能够重用,况且是其他人了。
  这又有个什么问题呢?
  他们的话都很有道理,但又在很多时候,偏偏相悖,那就意味着你听了这个人的话,肯定就顾不上那个人了,你依照了这个人的计策,肯定就不能按照那个人的计策了,那么他到底该选择谁的呢?
  他是楚国的王,这没错,但楚国上下,这么大的一摊子事情,可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够操心过来的,很多事情,他压根就不知道,臣子就在下面说起,因此,他必须得采纳臣子们的意见,这不仅是重视贤能的表现,更是能让他少犯错误。
  对于秦齐两国,该怎么选,能怎么选,为什么齐秦的争论,为什么偏偏要来找上他呢,在他看来,最好让这两国争个你死我活,便宜让楚国都占据了才好。
  芈槐心中想着,口中却是不言,只是在看着苏秦。
  而苏秦呢,转头看了看孟尝君,似乎在说,你都说完了吗,要是都说完了,那我就开始了。
  “启禀楚王,景鲤之言,不错,的确可以昭示我秦楚两关的关系,秦楚之间,互有竞争,不过,他还忘记说了,国与国之间,也须有联合。
  我秦夺楚国之地,楚人对我秦怀有仇恨之心,此乃国仇之恨,不过,令尹也忘记说了,水无常态,这国与国也无常势也,连秦,不一定就是强秦,也可以是弱秦之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