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15

  柳成龙有些吃惊的看着萧如薰,萧如薰抱了抱拳:“柳先生,贵国君臣当真是好兴致,大敌当前,居然宿醉不醒,可叫本督如何是好啊!”
  萧如薰的语气很不好,柳成龙面色一滞,快步上前向内侍了解了情况,就听闻柳成龙在那边大声的咆哮着什么,接着就看见那内侍连滚带爬的去往了某个方向,一看就是去喊那些醉鬼起床了。
  接着,柳成龙苦涩的哀叹了一声,才缓缓走向了萧如薰,躬身一礼:“让萧将军见笑了,吾主苦于倭寇久矣,时常心惊胆战,将军一来,吾主内心大定,这才放纵了些许,还请将军恕罪,不要见怪。”
  萧如薰叹了口气,温声道:“本督如何敢问罪王上?只是这朝鲜乃是王上之国,王上自己尚且不珍惜,本督又能如何?”
  柳成龙面色愈发苦涩,只是摇头,而后说道:“不知大明上国此次将出兵几何?告知我等人数,我等好提前为大军筹措粮草。”
  萧如薰看着柳成龙干瘦的身子,感叹道:“柳先生,若贵国臣子都如柳先生这般尽职尽责,想来国势也不至于此地,本督来之前可听说,柳先生为了筹措祖总兵三千人马的粮草,把自己都给累病了,躺在床上上吐下泻,这身子还没好利索吧?此次大军绝对不止三千,柳先生一人可如何支应?”
  柳成龙只觉得自己从里到外都是苦逼二字,可谁叫自己摊上了这么一位坑爹君主,这么一帮猪队友?苦果只能自己咽啊!
  “将军还是不要取笑老夫了,老夫又能如何呢?惟尽职尽责而已了,大军虽多,但是以我全国之力,应当还能支应数月。”
  萧如薰笑了笑,说道:“柳先生还是别唉声叹气了,贵国是何等状况,只要本督眼睛不瞎,还是看得出来的,别说数月了,就是一个月都够呛,足以累死柳先生了,难得贵国有这么个尽职尽责的臣子,如果累死了,于我也是损失,就不劳柳先生那般劳累了。”
  柳成龙听着这话不对味儿,但是一想,就是这么回事,那些北人党西人党到了这个地步还要党争,就没几个人愿意来帮自己,把自己给累的痔疮复发上吐下泻,差点没死了,这样再来一次,可就真的要去见祖宗了,也看不到朝鲜光复的那一天了,柳成龙怎么想怎么悲哀委屈……
  等等……
  “提督的意思是……”
  柳成龙突然有些明悟了。
  萧如薰点了点头:“本督此来,正是为了大军出征之前的各项后勤事宜而来,带来军中精于算术的文书二十,还有一位军中赞画袁公,统筹整个大局,经略宋公在辽东筹措军粮八万石,待过些时日一起运送来,或可为柳先生分担一二。”
  柳成龙听着听着眼圈儿就红了,心里是止不住的欢喜,立刻正衣冠躬身下拜:“大明与提督再造之恩,朝鲜及老夫没齿难忘!”
  “柳先生请起吧!”萧如薰伸手扶起了柳成龙:“事情没那么简单,要做的事情堆积如山,本督对贵国之前提供的一切情报都不能相信,好比之前贵国将军李薲说平壤城里只有日寇一千,结果祖承训却说足有一万,如此大的差异,叫本督如何相信贵国提供的情报?”
  柳成龙老脸一红,想起李薲的事情还有颇多疑点,连忙岔开话题:“那提督的意思是……提督要重新收集情报?”
  “不止如此。”萧如薰说道:“从进军路线到沿途的驿站兵站管理,从情报传输路线到物资运输,全部都要重新理一遍,军队沿途需要经过的驿站和兵站,本督会以麾下士兵全面接管,一应粮草军械储存之事全部都会由本督麾下管理,柳先生,贵国内部的事情,还请多多关注,本督不希望大军在前方浴血奋战,而后方,却有一双倭寇的眼睛!”
  萧如薰意味深长的看着柳成龙,柳成龙悚然一惊——难道,那件事情,被这个将军发现了?不可能啊!
  注意到内部有高级官员和日本人暗中通信这一事实还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李昖也察觉到了些许的不对劲,但是没有深究,柳成龙却注意到了,并且开始暗中调查,这个时候已经查出了一点眉目,基本确定李薲脱不开关系,正准备运作一番把李薲从战场第一线撤下去,萧如薰这一说,他慌了。
  他刚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萧如薰已经走开了,一看,原来是李昖和一批大臣衣冠不整面色不佳的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丢人啊!!!
  柳成龙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埋了算了。
  萧如薰看着那场面也觉得看不下去,但是为了面子,还是迎了上去。
  “拜见王上。”
  李昖急匆匆的跑到萧如薰的面前,开口便说道:“萧提督不要介意,昨晚本王实在是太高兴了,多喝了几杯,耽误了一点时间,这是本王的不是。”
  萧如薰还能说什么呢?李昖一身的酒气,张口一股酒臭味,实在难闻,萧如薰不动神色的让开几步,开口道:“这还不算是耽误了时候,王上,外臣还有不少事情要和王上商议。”
  “好!好!好!商议,这就去商议!萧提督请!”
  李昖急匆匆的带着一伙人进入了商议之所,开始了正式的商谈,萧如薰一口气提出了七八条要求,把朝鲜君臣轰炸了一番,他们每个人脑袋里都晕乎乎的,只有柳成龙等少数几人在脑中盘算如此做的利益得失。
  李昖还以为这个将军是个好说话的文雅人,结果到头来还是个武将,而且相当强势,于是一下子就怂了。
  “这其他的还好说,但是,萧提督啊,这个撤回前线战败过的部队充作民夫运送粮草军械这一条,能否放宽些,否则,本王实在不好向本国民众交代啊!”
第八十一章
萧如薰的要求
  虽然大家都清楚这一战没有大明朝的帮助是绝对胜不了的,但是你要真的完全依靠大明,那到底是这里是朝鲜还是大明?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不假,是小中华不假……但是,终究不是大明啊!是朝鲜啊!
  “所以说让打过胜仗的部队来参战不就好了吗?战败过的部队已经失去战意,对日寇有恐惧之心,一旦接战,恐溃乱,一支部队溃乱可能会动摇我全军阵型,这样的情况绝对不能发生!贵国虽说大胜没有,但是小胜还是有的,叫几支部队与我军协同作战不就行了吗?”
  萧如薰这话一说,朝鲜君臣都面露尴尬之色。
  胜利过的部队的确有,但是大多数都是民兵义军,唯一一支政府军还是远在全罗道海面孤军奋战的李舜臣水师,怎么能到义州来打陆战呢?朝鲜政府掌握在手里的部队全是败军,将领也全是败军之将,才会跟着朝廷逃到了这义州。
  能打的将军和部队全都在沦陷区和日寇交战,哪里能来这义州城呢?
  大家有苦说不出,也不好意思说。
  萧如薰顿时也明白了一个七七八八。
  “那这样吧,叫部队里有斩杀过日寇的士兵组成一支精兵,遣一员斩杀倭寇过十人的勇将协同作战,其余溃兵无胜于有,现在先全部动员起来,外臣立刻命令九连城镇江堡开始运送粮草军械渡江,现将那些物资全部集中在义州,然后根据我等规划的战况路线,沿途再行调拨,王上和诸位以为如何?”
  萧如薰语气不重,但是甚有威势,言辞之中透露出不可动摇的决心和意志,虽然年轻,却出奇的沉稳,他们一开始还以为大明皇帝是在糊弄他们,现在看来不是,这的确是大明朝首屈一指的优秀将军,听说他还是刚刚平定了叛乱的主要功臣,手上不知有多少人命,绝非简单角色。
  虽然有人心有不满想要回绝,但是一想起当初那两个辽东游击将军甩了脸子就走的事情,朝鲜君臣又不敢明说,这位是大明援朝军队的主将,一旦恶了他,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端来,上一回拒绝女真骑兵入境助战的事情被大明皇帝好一顿申斥,斥责朝鲜君臣不懂事,现在要是还不配合,怕是不好收场了。
  李昖这个时候才想起了最可靠的柳成龙,望向柳成龙询问他的意见,看到柳成龙微微颔首,心下一叹。
  他本是不怎么强势的君主,甚至遇到挫折就想逃离,要说他有什么坚持也是假的,所以,这种事情比起复国来说还有什么重要的呢?
  “那,一切都要靠萧提督了,请萧提督务必小心谨慎。”
  萧如薰心中安定下来,抱拳行礼:“请王上放心,外臣必竭尽全力。”
  接着萧如薰话锋一转,又开始敲打朝鲜诸臣:“外臣在辽东时曾听闻贵国有下朝之后将廷议消息说给亲朋好友听、继而散播到民间的传统,让民众知晓朝廷政论,明白朝廷动向本是好事,但是此时此刻乃特殊时期,倭寇在南虎视眈眈,一旦我等商议的军机要务被众人知晓,不消细作,只要打听一二就能知道,这岂不坏了大事?”
  李昖心有惴惴,忙问道:“那萧提督的意思是?”
  “王上,外臣恳请王上下令,即日起,朝堂之上所商议一应事务,仅有在场诸公可以知晓,若是叫外臣在任何以外人嘴里听到同样的消息,外臣将再也不会在朝堂透露任何一点军机要务,一应事务只与王上本人交流,若还是有透露给外人、民众知晓,那外臣只好独断专行,恳请王上谅解!”
  萧如薰语气加重,很明显特别在意这件事情,朝鲜的确是有这种风气,你上朝之后不把事情和家里人、亲朋好友还有什么街里街坊的说一下子,人家会认为你看不起他,即使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事情,并且愈演愈烈,因为大家都很没有安全感,需要知道更多来增加安全感。
  “这……”
  李昖犯了难,这是朝鲜的传统,要禁止,谈何容易?朝鲜诸臣也窃窃私语,似乎多有为难之处。
  “王上,臣以为,萧提督所言甚是,一旦军机要务被倭寇探知,我军行动全在倭寇掌握之中,岂不是大事不妙?”
  柳成龙站了出来,表达了支持萧如薰的意见。
  接着,几个将军和几个文官站了出来表达了支持的意见,李昖松了口气,连忙顺坡下驴答应了这个要求。
  “好!此话言之有理,那本王就宣布,此时此刻开始,任何消息只有在场诸公可以知晓,任何人都不能往外透露,如有发现透露者,立刻革职!”
  朝鲜王表明了态度,无论是何种意见的大臣,只能表示认同。
  萧如薰这才表示满意与谅解。
  在气势上和态度上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意见,也就等于表明了之后的战事完全以大明天兵作为主导,朝鲜人只能作为辅助,而事实上也真的只能做辅助,甚至连辅助都做不好,只能拖后腿,萧如薰能带上朝鲜人组团赚经验值已经很对得起他们了。
  要按照他的本意,你们全所到后面去运粮食运军械修路就可以了,千万别来前线参合这些战事,遇到日军不敢打只能逃,万一阵型乱掉了,溃兵冲击大明军阵,大明军阵都有倾覆之危。
  在原先的历史里,朝鲜军队除了权栗这一支陆军之外,其余的包括他们的元帅金命元在内,全是猪队友,李如松轻敌冒进碧蹄馆之时,朝鲜元帅金命元带着几千朝鲜军跟在明军后面,看到李如松陷入重围,不仅不援助,反而还逃跑了,时候还很庆幸地说幸亏跑得快不然就保不住军队,还指责李如松轻敌冒进。
  你要是带兵解围去了,救出了李如松,然后再指责他轻敌冒进,那没事,你有资格这么说,可是你看到了就跑,你有什么资格这样说呢?更别说明军是客军,在为了恢复朝鲜国土而流血,你们朝鲜军才是主军啊!
  这种猪队友,能指望吗?
  朝鲜文臣里能指望的也就是柳成龙,武将里能指望的也就是李舜臣和权栗,其余的没什么可指望的了,别给日军传递情报就不错了。
  现在是九月二十一日了,距离萧如薰预计的大军抵达辽东还有二十余日,距离大军渡江进入朝鲜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萧如薰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这一个月里面把从义州到平壤之间的路线还有沿途的兵站驿站全部整理完毕,该填补的填补,该整理的整理。
第八十二章
严峻的形势
  袁黄袁了凡先生临近中午才急匆匆的赶到了萧如薰的办公处,面红耳赤气喘吁吁,背还有点佝偻,萧如薰一看到他就笑了。
  “袁公昨夜睡得可好?”
  袁黄满面的幽怨羞惭之色,掩面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低声道:“季馨何苦如此作弄我这个老人家!你……真是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
  萧如薰难得的大笑了起来,不过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他把目前所知的所有的问题全部摊开来之后,喊来了一些朝鲜官员过来细细询问,这才发现朝鲜的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他这才明白明军为何在碧蹄馆之战以后为何直接退却不再前进,也意识到明军在当时面临着什么样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缺粮。
  明军前锋主力打败小西行长之后,越过临津江,碧蹄馆之战以前,居然足足饿了两天没有饭吃。
  没有饭吃!两天!
  这意味着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