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15

  “敢问萧平虏有何要事要与朝鲜王相商?”袁黄好奇地询问道:“之前老夫已经渡江见过朝鲜王,商议了一些细节,但是朝鲜王那里只是一味催促我等进兵,此时相商,没有益处。”
  萧如薰说道:“本将对朝鲜人提供的一切信息和情报都不敢相信,决定自己亲自渡江去打理这一切,朝鲜如今的驿站、兵站、粮食、路况和运输等问题,本将完全不相信朝鲜人的自说自话,彼国遭逢大败,国土尽丧,居然夸口可承担我大军粮饷,岂不是笑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宋公之前所筹措的八万石粮食很快就会抵达这里,本将与朝鲜王商议之后,会先行调派一批人手把这些粮食储存到义州,然后根据情况先行运送到我军行军沿途的兵站里储备,在大军行动之前完成这件事,以免届时大军行动快速但物资却跟不上的困境。”
第七十八章
苦涩的努尔哈赤
  此人果然不简单!
  袁黄暗赞一声,说实话,他自己也对朝鲜人提供的信息和一切情况略有怀疑,但是考虑到这是生死之战,朝鲜人不敢隐瞒,所以才未曾深究,但是现在细细想来,未免有诸多疑点,所以袁黄一直不安心,规划大军行军路线的同时,也在忧心忡忡。
  现在这位主将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并且决定亲自去抓这件事情,足以见识此人深谙兵法和制胜之道,相当严谨,性格较为温和,不似年轻人那般张扬,也不是个寻常武夫,肚子里有墨水,应该能合得来,想到这里,袁黄决定伸出橄榄枝。
  “既然如此,萧平虏如不弃,老夫愿随萧平虏走一趟,不瞒萧平虏,这后勤供给粮草清算等事,老夫略通一二。”
  袁黄信心满满的毛遂自荐了。
  有这位学霸大爷的相助,萧如薰自然高兴,便说道:“那最好不过了,还请袁公多带一些精于算术之人同往,还有吴副总兵,骆参将,请你二人选三百精锐兵卒,本将要带着他们一起过江,然后,吴副总兵,你要在这里多准备车辆、马匹和牛、驴,但凡能用以运送物资之物,多多益善,骆参将,多搜集船只以备大军渡江所用。”
  吴惟忠和骆尚志一起抱拳:“末将遵命!”
  正欲进城,萧如薰发现吴惟忠似乎还有话要说,便奇怪地问道:“吴副总兵?看起来,你还有话要说?”
  “将军,末将……末将的确有事情要禀报。”
  萧如薰皱了下眉头:“说。”
  “……这……将军,其实……”
  吴惟忠支支吾吾的,似乎有话不好说出口,萧如薰正待发问,袁黄开口了:“萧平虏,是这样的,之前和吴副总兵他们驻扎在一起的那批辽东骑兵得知皇帝下令召回他们,狂性大发,口中多有不敬之语,临走之前还抢掠了一批吴副总兵麾下兵马的口粮和军饷带走,行事嚣张,吴副总兵顾全大局没有和他们大打出手,但那批辽东兵实在嚣张。”
  又是辽东军!
  “哼!本来一路过来已经听闻辽东百姓对辽东兵嚣张之时怨声载道!此等军队即使再能打,也绝不是合格的军队!吴副总兵,正好同我一起去仓库,去把被抢走的口粮和兵饷一起领回,待战胜日寇之后,再和那群人算总账!”
  吴惟忠骆尚志大喜,忙抱拳道:“多谢将军!”
  萧如薰带着这群人一起到了军中的存粮仓库查看目前的存粮情况,仔细的查看了存粮账簿,然后仔细检查了这批粮食的情况,查看有无霉变等情况,然后又到军火仓库着重检查目前抵达的一批大约两三千支鸟铳的质量问题。
  着人进行试射时,发现有了皇帝的高压之后,鸟铳的质量大有改善,一百支里有九十八支是良品,剩下两支略有瑕疵,但也不至于到炸膛的地步,看来鸟铳的质量不是提不上去,而是有人从中作梗以次充好,导致废品居多,现在有了追责制,直接问责尚书,各方面都不敢造次了。
  目前先这样,以后再做计较。
  最后萧如薰来到了管理火炮的地方。
  萧如薰知道此时的日寇擅长使用铁炮作战,而且也是三段击之法,射击犀利,而萧如薰更擅长鸟铳战法,正是打算会一会这所谓的战国精锐。
  而宋应昌得知日人擅长使用“铁炮”作战,便决定以火炮教训教训日人,四下搜集各式火炮三百余门,其中还有大将军炮这等千斤重炮二十门,实在可怕,这样的炮威力虽然巨大,但是行动起来未免太不方便,以朝鲜那种崇山峻岭的地势,很是不利,叶公神铳这样的车炮仅有四十余门,佛朗机铳一百八十余门还没有载车。
  萧如薰当即坐下,找来纸笔画了一幅宁夏工匠改良的佛朗机车炮的图纸,然后喊来了吴惟中。
  “吴副总兵,这是本将在宁夏时,着宁夏工匠改造的佛朗机车炮,朝鲜地形多山川,平地少,此时正是雨季,地面泥泞不堪行,如大将军炮这等重炮,怕是难以行动,所以这些重炮暂时不管,现将如佛朗机铳这样的中等火炮改造成车炮,据开战至少还有一个月,我要你在一个月内至少赶出二百门车炮,你能否办到?”
  萧如薰把图纸递给了吴惟忠。
  吴惟忠接过图纸看了看,面露思考之色,然后肯定的点头:“二十日内必为将军办成此事!”
  “好!”萧如薰笑道:“吴副总兵办成此事,本将为你记功,赏银五百!”
  吴惟忠骆尚志二人面有喜色,连连道谢,又请萧如薰用完晚饭之后再渡江去往朝鲜,萧如薰摸了摸肚子,看了看天色,点了点头,在军营用完晚饭之后,趁着天色未暗,和袁黄一起带着一批军中文书和三百浙兵渡江了。
  萧如薰计算着未来的战局,谋划着未来的一切,而距离镇江堡明军大本营的东面,建州卫女真部驻地,努尔哈赤正对着李如松的滔滔不绝面泛苦涩。
  说老实话,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是没有对大明的不臣之心的,实际上他也不敢有,虽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死在了明军手里,但是他自幼被养在李成梁家中,对李成梁相当的敬服和畏惧,不敢有仇恨之心,所以李成梁暗中支持他统一建州女真部作为对他的祖父父亲被误杀的补偿,也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
  在李成梁看来,努尔哈赤是他手下的一条忠犬,这条忠犬可以帮着他对付骁勇剽悍的海西女真,以女真制女真,让自己轻松一点对付蒙古人,这样以夷制夷的策略本没有错,错就错在李成梁没有看清努尔哈赤本身的才能,也没有注意到一个人的性格会随着他的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消灭海西女真之后的努尔哈赤,已经不是李成梁所认识的那个“奴儿”了,加上李如松早死,李家诸子多凋零,李成梁后继无人,垂垂老矣,努尔哈赤对大明的畏惧之心大减,李成梁活着尚有顾虑,李成梁一死,努尔哈赤立刻动手!
  萧如薰相信李成梁生命力的最后几年一定发现了努尔哈赤的变化,一定意识到了自己其实不是在以夷制夷,而是养虎为患,努尔哈赤的能力和他的野心大大超过了李成梁的心理预期,李成梁甚至可以预见自己死后努尔哈赤会做些什么!
  但是他太老了,他已经有心无力了,于是,他不管了,管他身后洪水滔天,他放弃了最后的努力,开始用尽全力捞钱以保全自己后代的富贵生活,他放弃限制努尔哈赤的努力,甚至自毁长城,乃至于有可能和努尔哈赤达成了秘密协议,他不管努尔哈赤的行为,等他死后努尔哈赤席卷辽东,要善待李家子孙。
  努尔哈赤是这么做的,但是李成梁大概没想到,他家的奴儿,会祸害了整个汉家天下,流毒无穷。
  但是至少在此时,努尔哈赤畏惧着李成梁,畏惧着李如松,畏惧着辽东铁骑,畏惧着整个大明,不敢对大明有丝毫不敬,而且,努尔哈赤也知道,这是他自己作死,容不得人家借题发挥。
第七十九章
宝刀未老袁了凡
  努尔哈赤的本意绝对不是去打日本,他的本意是要借着这个机会越过朝鲜边境绕个大圈子,从朝鲜的咸镜道偷袭海西女真的侧后方,给海西女真狠狠一击,他绝对不想为大明流血,但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明廷把他的少主派来了。
  李如松带着五百李家私兵杀气腾腾的来到了努尔哈赤的驻地,张口就要努尔哈赤提兵五千跟着他南下,努尔哈赤惴惴不安——五千兵马他的确拿得出来,但是那也是他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家底子,要是都折在了朝鲜,那可怎么办?
  但是忤逆李如松的后果更严重,他将会失去李家的庇护和纵容,一旦失去了李家的庇护和纵容,即使他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部,但是海西女真的势力仍然强过他,他的日子将极为不好过,甚至有倾覆的危机,从这一点上来说,出兵比不出兵的危害要小得多。
  努尔哈赤的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开始盘算着以老弱之兵代替青壮之兵随李如松南下,自己留守建州女真部以观后效的可能。
  李如松何其精明?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老伙伴的心思他会看不懂?他一眼就看破了努尔哈赤的小九九,在努尔哈赤点兵的时候大怒不已,指着努尔哈赤的脑门儿痛骂他忘恩负义,吓得努尔哈赤立刻选了五千女真精骑自备干粮整装待发,自己也被迫亲自上阵表忠心。
  五千女真精骑加入了明军的战斗序列,李如松怒气腾腾的带着惴惴不安的努尔哈赤和这批女真兵前往镇江堡集结待命。
  他绝不让萧如薰好过,他绝不会听从萧如薰的指令,他一定要萧如薰好看!
  努尔哈赤则在暗暗盘算这一战之后自己还能保存几分实力,要多久才能恢复元气……
  朝鲜方面,朝鲜王李昖得知大明抗倭总兵官萧如薰即将渡江抵达义州的消息之后,大喜过望,连忙下令群臣和他一起出城迎接大明天兵主将,他直到这个时候才彻底放心——他们的主将都来了,还怕大明大军不来吗?
  所以天色渐暗之际,萧如薰快马赶到义州城外的驿馆打算休息一晚上明天白天再进城的时候,却愕然发现朝鲜君臣一大帮子人已经浩浩荡荡的列队迎接了,瞧这阵势大约得有四五百人,袁黄小声的讥讽道:“这可比迎接老夫之时来的人多得多,可见朝鲜君臣何等渴望大明出兵。”
  萧如薰点头,低声道:“无论如何也要先稳住朝鲜人,待我等理清了朝鲜和日本的具体情况之后再谈其他。”
  袁黄点了点头。
  萧如薰隔着大老远的就下马步行了,李昖在名义上可是大明的藩王,属于王爵,萧如薰要以见大明王爷的理解参拜李昖,所以老远下马表示尊敬,虽然朝鲜已经败得不成样子,哭着喊着求大明爸爸来支援,但是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不然说出去不好听。
  这要是换成李如松,估计朝鲜王的面子上恐怕就不太过得去了。
  “大明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平虏伯萧如薰,拜见王上。”
  萧如薰抱拳向朝鲜王李昖行了一个军礼,身后军士一起行礼,袁黄也跟着行了一礼,给足了李昖的面子,李昖看到大明天兵主将如此懂礼仪,也暗中松了口气,说实话,他是真的怕了那些辽东兵,一个游击将军都能在他面前甩脸子说走就走,王上的威严荡然无存,他虽然不是什么很英明的君主,但是面子还是要的。
  辽东兵一点不给面子的行为他很受伤,感觉自尊遭到了打击,幸好这位年轻的天兵主将萧如薰谦和有礼,甭管人家心里怎么想,面子上做到了就好了。
  李昖好感大生,快步上前扶起萧如薰,然后握住了萧如薰的手,挤出了几滴眼泪:“提督何来迟也?朝鲜父老盼天兵如盼甘霖矣!”
  “外臣奉大明皇帝旨意前来朝鲜御倭,自然不会叫朝鲜父老失望,王上尽可放心,最多两月,外臣就可以出兵!”
  “两月?”李昖的面色一滞,俄而恢复了正常:“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萧提督请,本王在城中为萧提督准备了接风宴,还请萧提督赏脸。”
  人家请客吃饭,自无不可,萧如薰微笑着接受,带着袁黄和三名亲兵一同入城,三百浙兵和一批军中文书自有朝鲜人好好安顿,明日再行安排。
  朝鲜人的确爱面子,尽管国势危如累卵,但是似乎萧如薰一到,这种危机感就彻底消失了,菜色精致,器具精美,完全不像是个近乎流亡的朝廷。
  李昖频频举杯向萧如薰敬酒,然后发动群臣一起奉承萧如薰,一批朝鲜的文武大员不断地向萧如薰说好话敬酒,上前套近乎,使劲儿的介绍自己,托他们的福,萧如薰也知道了这些人的名字,李宗张、尹兴信、李莞、尹斗寿、尹根寿、金命元、罗大用等,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不过只敬了一次酒的柳成龙。
  和其余朝鲜官员不同,其余人都是满面红光宛如已经胜利光复国土,柳成龙却忧愁着一张脸,似乎在担忧着什么,其他臣子前来恭维萧如薰的时候,只有柳成龙一人坐在自己的案几旁喝闷酒,不知在想些什么烦心事。
  萧如薰来之前已经服下一颗醒酒丸,喝了一顿之后便说军务紧急不能多饮,以免明日起不来误了大事,李昖醉眼朦胧的连连称是,忙派人送萧如薰到上房内休息,还派了两个千娇百媚的朝鲜女子服侍萧如薰,这两女子还会说汉话,朝鲜人什么意思一眼就看出来了。
  但是从早颠簸到晚的萧如薰可没有啪啪啪的兴致,看着两个满眼渴望的女子,也知道她们打的什么主意——能成为天兵主将萧如薰的女人,自然不用留在朝鲜这危如累卵之地,自然可以过上好日子,可惜萧如薰实在是没力气了,只想睡觉,便让她二人去了隔壁袁黄的屋子里。
  这老先生久经酒场,看起来是个百战不殆的酒场豪侠,萧如薰有点晕乎乎的时候,这老人家挺身而出给萧如薰挡了不少酒,身子健壮的很,看起来宝刀未老,萧如薰也就借花献佛了。
  未几,萧如薰迷迷糊糊间,听到了来自隔壁厢房内颠鸾倒凤之声,男子呼喝女子喊叫,甚为猛烈。
  萧如薰一下子被惊醒,听清楚之后,苦笑一阵,又窃笑不已。
  好一个宝刀未老袁了凡,此公如此有精神,此次大战,可以多多依靠了。
第八十章
君王帐中犹歌舞
  第二日清早,萧如薰精神满满的起了床,早有侍女端着水盆在外恭候,萧如薰洗漱之后神清气爽,又觉得腹内空空,此时朝鲜侍女端来了丰盛的早饭,萧如薰大吃大喝一顿,填饱了肚子,换上衣甲便前往朝鲜王的“宫殿”,打算把所有的事情都和他讲明白。
  抵达朝鲜王和大臣们商议事情的地方时,萧如薰却惊讶地发现朝鲜君臣居然还没到,听守在这里的内侍说是昨日宿醉,现在还没醒,这叫萧如薰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国家危如累卵,你们居然宿醉不醒?那和陈后主有什么区别?
  正准备回去的时候,萧如薰迎面碰上了昨日只是交谈了一句的柳成龙,看他的面色极其不好,想必身体状况也不太好。
  “萧提督,您……不去商议大事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