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735

  阿明塔斯脸色微红,却不敢再发声了。
  戴弗斯见状,微微一笑,缓和了一下语气,缓缓说道:“我们不强攻萨特尼库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放任它不管。营地要继续向城下推进,清除其城下的陷阱,将包围圈收紧;弩炮要每天对城墙进行轰击,向城内抛射火球;要将攻城土垒尽快搭建起来,让轻步兵可以远程攻击城头的罗马士兵……总之,让罗马守军始终处于紧张疲惫的状态!”
  戴弗斯说到这里,突然看向远处角落里的塞克斯图斯,轻声问了一句:“塞克斯图斯,在我们攻打萨特尼库姆之前,曾经让从卡皮托林山上下来的罗马家眷到城下劝降,为什么效果不太好?”
  众人的目光转移到这位罗马将领的身上,年轻的塞克斯图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紧张,他神情复杂的说道:“我想这……可能跟卡米卢斯有关,他很受这些出身贵族的罗马公民的尊崇,也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他在罗马城下送回了陛下您送给他的家眷,肯定会有一些城内的公民兵向他学习,罗马贵族维护自己的氏族利益,会尽力为家族获取荣誉,所以在以往……向敌人投降……会被他们视为耻辱,因此可能不少人会学习卡米卢斯的做法,其他的人心中既是有别的想法,也会暂时跟着效仿……而且随后我们进攻得太急,城内守军全力抵抗,自然就不会再有人悄悄出城投降了……”
  “卡米卢斯是个了不起的罗马人!无论是做人做事,都让人无法指责,而且这么大的年龄还善于学习,你看他在城下所布置的防御设施就是学习我们,而且还做了改进,可是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可惜呀,根据突斯特隆人的讲述,他已经四肢瘫痪,据说连说话都有点困难,看样子也活不了多久了……”戴弗斯感叹的说着。
  军团长们听到这话,或多或少都有点不服气,而塞克斯图斯脸上则自然流露出几分酸楚。
  戴弗斯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停留,他看着塞克斯图斯,又说道:“现在是8月初,即将到了丰收的季节,通常在这个时候戴奥尼亚民众家里的存粮快要耗尽了,就等着收割新的粮食,我想拉丁人应该也一样。卡米卢斯率领军队退守萨特尼库姆比较仓促,即使有一定的粮食储备,相信也不会太多,要供给上万名士兵,相信也维持不了多久,到时候再让这些家眷天天到城下去劝降,你觉得那些又累又饿、始终精神紧张的罗马士兵,还能坚持他们所推崇的荣誉吗?”
  塞克斯图斯认真的想了想,然后坦诚的回答:“我想有不少人做不到。”
  “是的,做不到,饿肚子可是比死亡还要痛苦的事情。”戴弗斯双眉微扬,朗声说道:“只要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出城投降,那么就会影响到其他的罗马守军,他们的士气会迅速的滑落,直至最后崩溃……有时候用软刀子杀人比正面的硬拼更加有效。”
  “陛下说得对,我们不强攻,反而更容易攻下萨特尼库姆城,而且还可以大大的减少伤亡!”托尔米德立刻称赞道。
  几位军团长也相继表示了认同,只有阿明塔斯没有说话,心中有些不以为然。
  戴弗斯看在眼里,倒没太在意,他见马尔提乌斯走进了大帐,就问:“什么事?”
  “陛下,米多拉德斯统领派来了信使。”
  “让他进来吧。”
  第三舰队的信使恭敬的向戴弗斯国王行礼之后,激动的说道:“报告陛下,我们第3舰队在昨天攻占了科西嘉的阿莱尼亚!”
  帐内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吃了一惊:要知道阿莱尼亚在科西嘉是最大的城邦,其城池的规模不比阿迪和安提乌姆小,第三舰队只有6000名舰队步兵,而且还没有重步兵,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攻克了阿莱尼亚?!
  “你们是怎么攻占阿莱尼亚的?”戴弗斯好奇的问道,其他将领也竖起了耳朵。
  信使立刻将攻克阿莱西亚的整个过程讲述了一遍。
  “善于听取手下的建议,一旦制定了计划就认真的实施,米多拉德斯干得相当不错!”戴弗斯大声赞道:“就是应该根据敌我的情况,制定最有效的作战计划,而不是蛮干,这样才能既获得胜利,伤亡还小。从这一点上来看,米多拉德斯已经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了!还有第三舰队的那位舰队步兵指挥官叫……叫……”
  “叫迈昂提德。”托尔米德立刻小声提醒道。
  “迈昂提德,嗯,我记下了,他也非常不错!”戴弗斯认真的夸奖道。
  几位军团长也对这场胜利表示了祝贺,但神情都有些复杂,毕竟海军在没有步兵军团的帮助下居然顺利的攻下了一座城邦。
  阿明塔斯则觉得刚才戴弗斯所说的话是在告诫他。
  “陛下,米多拉德斯统领希望得到你的同意,南下进攻萨丁尼亚的腓尼基城镇。”信使见戴弗斯高兴,立刻趁热打铁的说道。
  “回去告诉米多拉德斯,我之前就跟他说过,他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决定侵袭的目标。”戴弗斯心情不错,微笑着说道:“现在他攻下了阿莱尼亚,已经在弟勒尼安海上站稳了脚跟,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攻击的目标,不过你回去告诉他一句话,就像攻占阿莱尼亚一样继续多动脑筋,减少士兵死伤。”
  “陛下,我记住了。”
  信使走后,戴弗斯环视众人,意气风发的说道:“诸位,阿莱克西斯已经攻占了卡乌蒂姆、贝内文图姆,卡乌蒂尼人完全被打残,希尔皮尼各部落已经相继归顺我们,卡拉切尼和彭特尼人退避深山、无力反击,萨莫奈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而拉丁姆这里,拉丁城邦几乎已经全部臣服,周边的势力也纷纷向我们表达了友好,亚西斯特斯将罗马治理得不错,一直维持着稳定,到了秋收粮食收割,罗马民众将再次得到实惠,对戴奥尼亚的拥护会进一步加深,而整个王国军队的军粮供给也会大大改善。
  刚才,第3舰队又送来好消息,科西嘉的迦太基势力已经被清除,他们还将进军萨丁尼亚……现在,从利吉姆以北的戴奥尼亚的战事已经走向稳定,各处战场不是占据着很大优势,就是即将走向结束。
  在整个战局有利于我们的情况下,迦太基大军居然再次登陆西西里,在我看来,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西西里舰队占据着海上优势,普莱索乌斯和西普洛斯的能力都很强,他们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抵挡住迦太基人的进攻,将迦太基军队拖住,消磨他们的锐气,等到我们结束了罗马的战事,再集合大军,赶往西西里,聚歼迦太基军队!到那时,我不相信迦太基还有能力再派出一支庞大的军队!”
  戴弗斯的这番话让众将领大感振奋。
  ……
  列奥提齐德斯率军到达杰拉的第三天,就准备出城迎敌,甚至都来不及等待帕奇努斯的援军到达,为何如此着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杰拉会战(一)
  因为列奥提齐德斯再次收到了米诺亚的紧急求援,迦太基军队连日猛攻,他们制造的攻城器械给米诺亚守军造成很大伤亡,米诺亚已经快顶不住了。而同时他还收到了来自塞林努斯的消息,他率领军队坐船离开塞林努斯港口的事瞒不过迦太基在海边巡逻的哨兵,第二天迦太基人就对塞林努斯城发动了进攻。
  这些都使得列奥提齐德斯急切的想要尽快解决杰拉城下的这次迦太基军队,所以在和杰拉人、卡曼利纳援军商议之后,决定与迦太基人进行一场会战。
  清晨,列奥提齐德斯率领着第八军团8000名士兵、第4骑兵军团1000名骑兵、杰拉士兵5000人,卡曼利纳援军3000人,共17,000人,出了杰拉城,向西行进了四里之后,面对迦太基军营,摆开了阵势。
  庞大的运兵船队进入杰拉港口一事瞒不过靠近海边修筑营地的迦太基军队,所以这两天迦太基军队都没有攻城,反而在基斯戈的反复劝说下,哈斯德鲁巴召来了驻守埃奇诺姆的约2000名士兵,仅保留了几百人。此外,他还向归他统管的参与围攻恩那的迦太基军队发出号令,使得1500名士兵在山区跋涉、星夜兼程的赶来。
  基斯戈的有句话打动了哈斯德鲁巴:“……根据哨兵观察到的情况,戴奥尼亚的运兵船不下200艘,因此至少有1万名戴奥尼亚士兵进入了杰拉。这样一来,城里的守军跟我们的士兵数量相差不多,因此戴奥尼亚人绝不可能只是为了守城,而是想要击败我们,因为和玛哥大人所率的庞大军队相比,我们人数少、却又距离戴奥尼亚领地最近,对他们威胁很大。只要我们能够击败戴奥尼亚军队,我们就能够尽快完成玛哥大人在元老院许诺的目标——将戴奥尼亚人赶出西西里,而哈斯德鲁巴你也能被迦太基民众所称颂!……”
  所以当得知戴奥尼亚大军已经出了杰拉城之后,哈斯德鲁巴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在营地内集合部队。
  戴奥尼亚联军正在列阵之时,哈斯德鲁巴也率领军队离开营地,来到戴奥尼亚联军对面,也开始列阵。
  哈斯德鲁巴的军队有1万名腓尼基和努米比亚的混合部队、4000名伊比利亚士兵、2500名卢西塔尼亚战士、600名凯尔特战士,还有1000多名特殊士兵,总共是大约18500名士兵。
  由于双方即将交战的地点是平坦的草地,方圆几里能够一览无余,戴奥尼亚联军是先开始列阵,因此给了哈斯德鲁巴、基斯戈一个观察的机会。
  戴奥尼亚联军正在排列的战阵约有三里多长,全是清一色的重步兵,它们重重叠叠,宛若一道长长的铁墙。
  由于戴奥尼亚军团独特的黑盔、黑甲在军阵中异常显眼,首先就吸引了哈斯德鲁巴的目光,他发现戴奥尼亚军队主要集中在战阵的右方(戴奥尼亚联军的左翼),因此,他和吉斯哥经过短暂的商议之后,就开始排列阵型:7000名腓尼基和努米比亚混合部队在左翼,正对着戴奥尼亚的军团士兵。
  这一支军队是马戈尼德家族准备到伊比利亚去发展之后专门组建的军队,出于种种考虑,当时并没有招募迦太基人,而是在努米比亚地区和北非沿岸的腓尼基盟邦中招募了很多的贫民和流民,最开始是20000人,在高峰期时曾达到4万人,他们是马戈尼德家族在伊比利亚站稳脚跟、开疆扩土的主力,十几年来在玛哥、哈斯德鲁巴的率领下,同伊比利亚凶悍的土著进行过无数次的战斗,是马戈尼德家族最为倚重的力量。这一次进攻西西里,玛哥带来了2万人,还有1万名士兵留守伊比利亚南部。
  而在中路,哈斯德鲁巴准备让剩余的3000名腓尼基与努米比亚士兵同2000名伊比利亚步兵镇守。
  伊比利亚步兵是由在伊比利亚南部生活的土著组成,他们虽然比不上其远亲卢西塔尼亚人凶悍,但是他们人口众多,也更团结,曾经给马戈尼德家族在伊比利亚南部的征服制造了很大的麻烦,花了大概6、7年的时间才使得大部分的部落向玛哥臣服。
  所以,玛哥也没敢象迦太基奴役努米比亚人一样奴役伊比利亚南部种族,而是听从了侄子哈卡的意见:只要他们臣服,就不剥夺他们的领地,允许他们在辖区内自由生活,不对他们征税,不干涉部落的内政,还以较低的价格同这些部落进行日常生活用品的贸易……
  但这些种族也有必须要遵守的义务:不违反殖民地的法律(这个法律不是迦太基法律,而是哈卡根据伊比利亚南部的情况制定的法律),当马戈尼德家族对外发动战争时,他们需要提供兵源,当然获胜之后,他们也会获得丰厚的战利品回报;此外,部落之间不得发生战争,一旦有了矛盾冲突,交由马戈尼德家族来协调解决,这就等于是让马戈尼德家族成为了伊比利亚南部各部落的大首领,部落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害,反而得到了很多好处,对马哥的反抗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
  至此,玛哥在伊比利亚南部的领地不但大致保持着稳定,而且也有了大量的免费兵源,大大减少了维护领地安全的军事费用,也消减了雇佣士兵的数量(主要是指腓尼基和努米比亚部队),在这一次的登陆中玛哥带来了15,000名伊比利亚步兵。
  而右翼是由2500名卢西塔尼亚战士和2000名利比亚士兵组成。右翼的士兵人数最少,但是哈斯德鲁巴却将获胜的希望寄托在右翼身上,这是因为卢西塔尼亚战士的存在。
  卢西塔尼亚人实际上是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他们身材高大强壮,奔跑快速有力,善使大盾和法卡塔短剑,在武器的使用上跟他们的亲戚——伊比利亚步兵相似,只是伊比利亚步兵稳健,而他们在厮杀时却更加狂暴,更适合进攻,所以哈斯德鲁巴将他们排在了最右端,希望用他们来打开胜利之路。
  至于那600名凯尔特战士,哈斯德鲁巴将他们留在了中路的后方,并不是因为他已经有了保留预备队的习惯,而是因为他刚才已经隐约的观察到戴奥尼亚联军有不少骑兵。
  哈斯德鲁巴可不像蒙特阿德诺,他和叔叔玛哥曾经仔细研究过戴奥尼亚人以往的战利,发现骑兵在其中起着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他们还将此运用到征服伊比利亚南部的战争中,多次利用骑兵击溃敌人,扭转战局,毕竟迦太基的骑兵资源非常丰富,迦太基骑兵、努米比亚骑兵、毛里塔尼亚盟邦骑兵、甚至卢西塔尼亚人也有不少骑兵,这一次玛哥率领的大军中就有7000多名骑兵。
  但是由于哈斯德鲁巴要率领军队翻越山区、突袭西凯尔人、再奔袭戴奥尼亚军队的后方,骑兵反而成了累赘,使得现在的这支军队中没有骑兵,所以他必须要留下凯尔特人来保护另外一支部队,共同防御戴奥尼亚骑兵对军阵侧翼的攻击。
  当然,凯尔特人桀骜不驯,在战阵中较难与其他部队进行配合,反而会阻碍进攻,这也是将他们单独拎出来的原因,为此哈斯德鲁巴还让基斯戈坐镇中路的后方,其中的一个任务就是约束住这支凯尔特部队。
  在做完了这些部署之后,哈斯德鲁巴就跑去了右翼,他要亲自同卢西塔尼亚人一起向敌人发起进攻,一支迦太基军队的首脑居然同一群土著人一起列阵,而且还是位于军阵的前列,这对于迦太基贵族来说确实是绝无仅有,就是玛哥也做不到,但哈斯德鲁巴却凭此赢得了伊比利亚人、卢西塔尼亚人、甚至凯尔特人的尊重,大家愿意听从他的指挥。
  ……
  列奥提齐德斯得到侦骑的回报,得知迦太基军队已经出营之后,他的心定了下来:今天的这场会战肯定是会进行下去了。
  他开始了更细致的布阵:第八军团的6000名重步兵从右翼往中路排,只有8个横列,这样一来第八军团就占据了整个军阵长度的一半;和第八军团衔接的是杰拉的重步兵,而他们则将横列增加到14列;杰拉人的左边是卡曼利纳重步兵,同样是14横……
  戴奥尼亚联军的阵型象一把柴刀,右边是较细的木把,左边是厚实的刀刃,列奥提齐德斯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逼不得已:戴奥尼亚军团和南海岸的友邦军队联合作战了几个月,他对这些希腊城邦军队有较深的了解,他们多数有着较娴熟的重步兵作战技能,战斗中也算勇敢,但是纪律较散漫,战斗不能持久,遇到挫败,较容易溃散,出于对他们的担心,所以才加厚了他们的阵列。这样一来,身穿着厚实的希腊重步兵盔甲、行动不便的前列士兵即使胆怯、想要溃退,但在后方士兵的推挤之下,也不得不奋力向前,否则他更容易死于敌人的攻击和己方战友的践踏。
第二百五十二章
杰拉会战(二)
  而且,列奥提齐德斯考虑到杰拉的士兵中有不少年纪较大的公民(杰拉人为了保卫家园,这一次可算是倾巢而出),特意加厚阵列,可使其不被敌人轻易的攻破正面。
  同时,考虑到希腊重步兵的弱点——侧翼受到攻击、容易溃败,所以列奥提齐德斯将左翼靠近海岸,这样就防止了迦太基人从左边迂回,攻击友军的侧后。
  此外,他加厚阵列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缩短战阵的长度,因为杰拉西边的土地虽然地势平坦,但是并不宽阔,从海岸到山岭之间只有7——8里,列奥提齐德斯需要在右翼之外留出足够多的空间供骑兵驰骋,因为他将戴奥尼亚联军的胜机定在了右翼,因为这边有他信赖的第8军团,还有随时可以绕到对面迦太基军阵侧后去攻击的1300名骑兵(第4骑兵军团的1000名骑兵加上杰拉和卡曼利纳的骑兵300名)。他可是从杰拉人口中了解到,这支前来攻城的迦太基军队中并没有发现骑兵,这两天戴奥尼亚侦骑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他仔细的思考之后,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所以他敢这么快就想同迦太基人进行会战,骑兵是他最大的依赖。
  列奥提齐德斯与副官穆克鲁骑马立于军阵的前方,观望着对面迦太基人列阵的情况,并且还有侦骑随时向他汇报迦太基军队整个阵型的情况。
  虽然戴奥尼亚情报部门对伊比利亚地区的迦太基军队的情报收集并不多(这是因为迦太基为了保护自己的贵金属矿场来源地,在以前与戴奥尼亚的和平协议中明确提出了“不允许戴奥尼亚商船到伊比利亚的迦太基领地进行贸易”的条款,同时玛哥对其领地控制也较严格,对外来者充满警惕,戴奥尼亚情报人员要想进入迦太基所属的伊比利亚南部相当困难),列奥提齐德斯还是大致知道:头戴尖顶盔、身穿白色亚麻胸甲、外套链甲、手持长矛和长盾的是腓尼基和努米比亚步兵;戴着平顶头盔、身穿紫色滚边的白色内衬、外套铠甲、手持长盾和短剑的是伊比利亚步兵;而那些穿着黑袍、套着铠甲、同样手持长盾和短剑的士兵可能就是传闻中的卢西塔尼亚战士……
  在大致了解了迦太基军队列阵的情况之后,列奥提齐德斯心中舒了口气,扭头对穆克鲁说道:“看来迦太基人确实担心我们军团士兵的攻击力,特地把他们在伊比利亚的主力部队放到了左翼,这样一来……我们先列阵,用第八军团吸引对方主力、减轻对友邦士兵压力的目的达到了。”
  他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在之前穆克鲁提醒他:最好不要在敌人到达前抢先布阵,因为《戴奥尼亚军法》中曾提到,在会战前最好不要让敌人先知道己方的阵列部署,以免其有机会进行针对性的布置。
  此时,穆克鲁并没有盲目的附和,他提醒道:“指挥官大人,迦太基人可是将那些卢西塔尼亚人布置在了他们的右翼!”
  “以前传闻梅萨皮人很凶悍、卢卡尼亚人很凶悍、萨莫奈人很凶悍……但他们并没有给戴奥尼亚造成多大的威胁,现在又传闻卢西塔尼亚人很凶悍,我想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听信这些传言,先看看战斗的情况再说。”列奥提齐德斯冷静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他反过来提醒穆克鲁:“希腊重步兵最大的优点就是他们正面的防御力很强、攻击力也不弱,这恰恰是我们的联军除了骑兵之外、优于对方的地方,因此只要是正面的厮杀,我们不会处于下风。”
  这时,第八军团的传令兵赶来,向他汇报:军团已经列阵完毕。
  列奥提齐德斯立刻回望左侧,吵嚷之声仍是不断,不免有些不满:“立刻派人去催促杰拉人和卡曼利纳人,加快列阵的速度!”
  说完,他调转马头,穿过军阵的缝隙,回到中路的后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