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735

  “呜!……”十多分钟之后,戴奥尼亚联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整个军阵开始缓缓向前移动,而速度最快的是第八军团的轻步兵大队,他们穿过第八军团棋盘格军阵的缝隙,以松散的队形冲向对面的敌人,他们要用弓箭和标枪给予敌人第1波的打击,搅乱敌人的阵型,为接下来重步兵的进攻打下胜利的铺垫。
  哈斯德鲁巴和基斯戈了解过戴奥尼亚以往的战利,对戴奥尼亚的这一套重步兵战法自然是知道的,当看到黑盔、黑甲的第八军团处于自己左翼的对面时,他们就有了防备,所以当第八军团轻步兵大队冲出军阵后,基斯戈也对应的让早就在左翼后方等待的军队出动。
  这支军队大约有1700人,其中有500人是身穿黑袍的卢西塔尼亚标枪手,他们手持的是一种带钩的标枪,这种标枪刺中人体后,很难被拔出,因此卢西塔尼亚标枪手在伊比利亚令人谈之色变。
  而跟在他们身后的1200名士兵身穿白色单衣,腰间系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挂着一把匕首,没戴头盔,也没穿盔甲,甚至还光着双脚,只是手里拿着一个用羊毛和亚麻混合编织而成的投石索……是的,他们是投石兵,来自巴利阿里群岛的投石兵。
  巴利阿里群岛是西地中海中靠近伊比利亚半岛东海岸的一系列岛屿,该岛上的居民一直以来就有培养投石兵的传统,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士兵的训练,他们的母亲甚至一开始不给孩子吃面包,直到他第1次用投石索击中远处的目标。缺乏资源、物资贫瘠的巴利阿里人用大量廉价的投石兵来捍卫岛屿的安全,而拥有高超投石技术的居民也经常使用这一技能来获取肉食,改善生活,比如用投石来打鸟。
  玛哥占据伊比利亚南部(主要是东南),正好与巴利阿里群岛毗邻,他用为巴利阿里人提供充足粮食的方式,获得了巴利阿里人的效忠,在征战伊比利亚的过程中,巴利阿里投石兵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一次征战西西里,玛哥带来了1500名巴利阿里投石兵。
  巴利阿里人走出军阵之后,就停止了前进,他们将手伸进腰间的布袋里,布袋被分成三格,分别放置着三种型号的铅丸,他们拿出最轻的铅丸,放入投石索的布兜中,然后开始挥动它。
  由于戴奥尼亚联军刚刚开始前进,第八军团轻步兵大队冲出军阵之后,距离对面的敌人尚有400多米远,所以他们在快速前进,队形还未完全散开,突然看到斜前方的上空中飞来一片乌云。
  “小心飞石!注意保护头部!”轻步兵大队长嘶声高喊,脸色都有点变了。
  在队官们的提醒下,还从未被投石兵攻击过的轻步兵们纷纷低着头,双手抱住脖子。戴奥尼亚轻步兵虽然穿着单衣,但都配备了一顶皮盔,铅丸落下之后,响起一片哼叫声,但并没有造成多少伤亡。
  “加快速度!逼近敌人!”在队官们的提醒下,被飞石打得身体隐隐作痛的轻步兵们加快了前进的速度。
  在此过程中,他们又挨了几轮的铅丸,由于距离的拉近,巴利阿里投石兵已经将小号铅丸先换成了中号,最后换成大号。
  由于卢西塔尼亚标枪手已经冲了上来,而戴奥尼亚轻步兵们当然也要开始攻击,所以不可能再用双手去遮挡面部,这导致他们的受伤直线上升,尤其是弓箭手们,由于他们的射程远,因此成为巴利阿里投石兵重点攻击的目标。
  射箭是一项极需体力的精细运动,它需要弓箭手上半身大部分肌肉协同发力,才能拉满弓弦,射出精准有力的箭矢,而铅丸就算没有击中头部,砸伤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和肌腱,也会严重影响弓箭手的战斗力。
  对面的迦太基人有投石兵?!列奥提齐德斯听完侦骑的紧急汇报,心中微惊。
  “指挥官大人,这可能就是情报中所提到过的巴利阿里投石兵了!”穆克鲁提醒道。
  军务部以前就有情报提到“玛哥的努米比亚军队中有巴利阿里群岛的投石兵效力”。但这一次玛哥率领的大军登陆西西里之后,无论是在塞林努斯的攻城,还是对西凯尔人的偷袭,对恩那、对杰拉的攻城都没有使用过这一兵种,因此列奥提齐德斯一时间忽略了它的存在。
  此时,他立刻下达命令:“让司号兵在右翼吹响加速前进的军号,让第八军团的士兵们尽快与敌人接战,避免被投石兵扰乱我们的阵型!”
  “呜呜呜……”军号在后方急促的响起,听到号声的第八军团各级队官立刻指示连队、大队旗标手将高举的军旗频频向前挥动,整个右翼的士兵逐渐加快了向前推进的速度。
  轻步兵大队在与对方的远程较量中处于劣势,但他们还在咬牙支撑,作为整个军团中的一员,轻步兵队官们很清楚,他们必须为后方的重步兵战友赢得时间,不能让对方的投石兵能腾出手来肆意攻击军团的方阵。
第二百五十三章
杰拉会战(三)
  当大队长嘶声高喊“撤退”之时,轻步兵们如释重负的迅速向后撤退,通过方阵的空隙,到达后方。而到此时,他们的人数还有约700人,几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带着伤势。
  第八军团在距离迦太基军阵50米之外时,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并且迅速将棋盘格阵列转变成紧密的方阵。
  而巴利阿里投石兵和卢西塔尼亚标枪手也趁机撤出了两军之间的狭小的空间,他们伤亡近200人,稍占上风。
  第八军团士兵见对方的轻步兵退出之后,向前的步伐减缓,同时抽出标枪,预做准备。
  而这时,对面还处于静止状态的腓尼基——努米比亚步兵在队官们的命令下,突然开始大步前进,准备向第八军团发动冲锋。
  腓努步兵的这一举动打乱了第八军团的进攻节奏,士兵们在投出第1轮标枪之后,就不得不进行冲锋,同敌人厮杀在了一起。
  ……
  和右翼的狂飙突进相比,戴奥尼亚联军的中路和左翼依然在缓缓的前进,而迦太基军队的中路和右翼还静止在原地不动,甚至还在排列阵型,和训练有素的腓努步兵相比,无论是伊比利亚步兵,还是卢西塔尼亚战士都显得有些拖沓了,还好右翼有哈斯德鲁巴在阵中,在他的大声呼喊和指挥下,右翼的伊比利亚人和卢西塔利亚人竟然在列好阵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前进了。
  尤其是最右端的卢西塔利亚人,他们奔跑的速度很快。
  此时,双方相距百米,联军的左翼还在不紧不慢的前进,卡曼利纳的士兵们却透过科林斯头盔狭小的眼孔,赫然发现一眨眼间对方就冲到了近前,队官们这才慌忙下令冲锋,但速度还未完全起来,卢西塔尼亚战士就撞了上来。
  强劲的力量透过圆盾传递到身上,如果不是身后厚实的阵列作为支撑,最前列的卡曼利纳士兵恐怕会被撞飞出去。但既是如此,他们也被撞得东倒西歪,丧失了防御的最佳姿势。
  卢西塔尼亚战士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手中锋利的法卡塔短剑凶狠的直刺过来。
  卡曼利纳士兵相继惨叫着倒下,而防住这次攻击的士兵也是心有余悸,对面前的这些身形高大魁梧、相貌凶恶的敌人产生了一丝畏惧。
  ……
  当在中路的双方终于也贴近之后,戴奥尼亚联军和迦太基军队的会战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战斗,双方的厮杀阵势完全是一条大斜线,北面的军队最靠西,南面的军队最靠东。
  长达三里多的阵线被双方厮杀的士兵不断搅起的尘雾所笼罩,处处响起呐喊声、厮杀声、惨叫声……在如此大的一个喧嚣迷离的广袤战场,列奥提齐德斯甚至连管中窥豹都无法做到,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分布在战阵后方的侦骑,他们不时的将自己所处位置的战情,回报给中路后方的列奥提齐德斯。
  士兵们是在前进还是后退?是己方伤亡多还是对方伤亡多?前一个问题是很容易作出观察出来,而后一个问题则更需要依赖侦骑自身的判断能力。而侦骑回报的这些情况最终都由穆克鲁记录在自己携带的木板上,据此来判断战局的优劣。
  “指挥官大人,你看——”穆克鲁神情严肃的将木板举到列奥提齐德斯眼前:“这是刚接战时的情况!这是现在的情况!我们的左翼已经后退了一大截,中路稍有后退,而我们第八军团的右翼向前进展的并不多!”
  列奥提齐德斯凝视着写满了数据的木板,事实上侦骑所汇报的情况他都听在耳里,心里大致有数,只是这木板上绘制的更加直观清晰。
  列奥提齐德斯那本就冷漠的脸变得更加的阴沉:可以说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他的心情还是放松的,因为他最初的计划得到了实现,迦太基人确实针对他先摆设的军阵进行亦步亦趋的布阵,双方变成了面对面的重步兵较量。他认为凭借着希腊重步兵超强的防御力完全可以形成长时间的相持,从而更大的消耗对方士兵的体力,有利于他下一步计划的实施。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战斗了半个小时,左翼就处于了劣势。
  他自觉已经非常重视这一支迦太基军队,但敌人的表现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让骑兵军团出击。”他沉吟了一会,下达了命令。
  穆克鲁心中微惊,他知道原先的作战计划不是这样的,而是要等到双方长时间的厮杀、都有些疲惫之后,甚至右翼的第八军团还占据着明显的上风,第4骑兵军团的出击将是最后奠定胜局的一步,而现在它却被提早使用了出来。
  当然,穆克鲁没有劝阻,他知道现在局势对联军稍微有些不利。
  “等一下。”列奥提齐德斯稍作迟疑,再次果断说道:“让轻甲兵大队和轻步兵大队跟随骑兵,一起攻击迦太基人左翼的侧后!”
  穆克鲁一愣,这一次他忍不住提醒道:“指挥官大人,轻甲兵大队可是我们唯一的预备队!”
  “迦太基人有投石兵,对骑兵的威胁很大。”列奥提齐德斯冷静的说道:“预备队就是在关键的时候使用,而现在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
  穆克鲁没有再说话,在派传令兵赶去通知这三支部队的时候,他心里有些许不安,毕竟列奥提齐德斯将为数不多的获胜筹码都压在了迦太基人的左翼,自此也就失去了再干涉整个战局的能力。
  已经在右翼的后方等候了半个小时的第4骑兵军团和友军骑兵早已经是急不可耐,因此得到出击的命令后,军团长一马当先,其他骑兵紧随其后,第4骑兵军团的1000名骑兵形成了横列为4骑的长长纵队,随后跟着的是300名友邦骑兵。
  戴奥尼亚第4骑兵军团是王国四大骑兵军团之中实力最弱的一支,在大希腊的领地内布鲁提、梅萨皮,普切蒂都算是擅长养马的种族,拥有提供骑兵的能力,而西西里领地内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饲养战马不同于普通的马匹,它不但需要大量的草料,也需要丰富的豆类食物,才能保证有充足的力气驮载骑兵,同时频繁的驾驭战马,无论是在战斗中、还是训练时马匹都极易受伤,所以往往骑兵家中至少要饲养两匹,才能基本保证训练和战斗的需要。可见,饲养战马即使是对戴奥尼亚富有的公民和专门养殖、买卖马匹的公民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西西里领地并没有养马的传统,而且当初这些领地的民众大多都是多次遭到锡拉库扎迫害的流民,富有的人并不多,第4骑兵军团最初建立时报名的公民很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西西里领地民众的生活大大改善,再加上王国元老院多次通过了对成为骑兵的公民的诸多优惠的法案,比如骑兵的家庭不用缴纳土地税,每月由军务部给每名骑兵发放一定数额的补贴……可以说,骑兵是戴奥尼亚各军种中唯一拿固定薪酬的军队。在这些有利因素的刺激下,第4骑兵军团的人数也才刚过1000,远远没有满额。
  在这些年来,第四骑兵军团一直在军营中度过,还未经历过战争。而这一场战争从开始到现在,他们也只是充当配角,没有立下过大的功绩,骑兵们都渴望的证明自己,所以他们绕过军阵的右翼、在敌人的左翼后方几百米外拉出了一条长长的弧线之后,军团长阿西特米斯在周围士兵们极度亢奋的好战情绪的影响下,有意的忽略了列奥提齐德斯的叮嘱,并没有原地等待轻甲兵大队和轻步兵大队的到来,而是决定先试探性的进攻。
  骑兵们得到进攻命令之后,开始驾驭马匹,小步慢跑,结果速度还没提起来,就先遭到了巴利阿里投石兵的飞石攻击,即使距离在几百米之外,巴利阿里人的飞石仍然有相当的准度,而且他们把目标有意的集中在马匹上,和皮盔、皮甲的骑兵相比,战马这种敏感的动物挨上一颗铅丸,立刻又叫又跳,将骑在马上的士兵抛下,惊慌的四处乱跑。
  一时间,马嘶声四起,而摔落在地的骑兵们着急的去追赶自己的战马,场面一片混乱,进攻被迫中止。
  阿西特米斯好不容易重新归拢了骑兵,粗略的统计之后,损失了90多名骑兵,竟然达到了军团人数的1/10,不禁大感心痛,再也没敢贸然行事,而是静等帮手的到来。
  10多分钟之后,两个大队赶到了。
  在等待的时间里,骑兵们也没有闲着,阿西特米斯派出了小队骑兵前往探查,在付出了一些伤亡代价之后,带回了关于迦太基人在左翼后方的大致布置情况:敌人的投石兵在距离敌方战阵百米之外,面朝第四骑兵军团排列出了松散的线性阵列;在他们前方有几百名标枪手,还有几百名异族轻装步兵护卫(由于凯尔特人大多光着上身,没穿盔甲,因此戴奥尼亚骑兵认为他们是轻装步兵)……
第二百五十四章
杰拉会战(四)
  所以,在两个大队到达之后,阿西特米斯就将已经想好的作战方案拿了出来,同两名大队长商议和完善之后,就开始执行了。
  轻甲兵大队冲在最前面,轻步兵大队和他们拉开距离之后,走在其次,而骑兵们则留在原地,等待两个大队将敌人缠住之后,他们再绕到这支敌人的侧后,进行合围攻击。
  第八军团轻甲兵大队的士兵们将皮盾斜举在头顶上方,防备对方飞石的攻击,以较宽的正面快速的冲向对面的敌人。
  大部分是由已经成为戴奥尼亚公民的西凯尔人组成的轻甲兵大队行进速度飞快,巴利阿里投石兵刚将大号的铅丸投出了两轮,伤亡轻微的轻甲兵大队已经冲到了近前。
  大部分卢西塔尼亚标枪手都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乘机投出手中的标枪,因为这种带钩的重标枪制造不易,他们每人也就携带了三根,早在之前的轻步兵对战中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手中仅剩的一根,他们要将其作为武器,来应付接下来的战斗。
  卢西塔尼亚标枪手没动,凯尔特战士却早已按捺不住,他们怒吼着,左手持着木盾,右手高举大剑,一窝蜂的冲了上去。
  戴奥尼亚轻甲兵见到对面杀来一群头发蓬乱、面相凶恶、光着上身的大汉,他们奔跑如马、吼声如雷、高举的大剑寒光闪闪,心里也不禁有些发怵。按照轻甲兵在平时训练中的战法,他们应该主动迎上前,贴近敌人,发挥短剑的威力。但不少轻甲兵被对方气势所摄,迟疑之下没敢近身。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凯尔特战士就冲到了眼前,大剑带着呼呼风声,猛然砍下。
  轻甲兵举起皮盾抵挡。
  “膨!”就仿佛是一块大石头砸在盾上一样,整个左臂立时感到震痛,一瞬间的酸麻让他们根本提不起劲来,再用皮盾抵御,只能后退。
  而有些凯尔特战士的大剑甚至直接砍进皮盾里,险些伤及轻甲兵的手臂。
  轻甲兵们心中的惊赫可想而知,他们不由自主的向后撤。
  凯尔特战士仗着身高腿长,如同附骨之蛆一样,手中的大剑连续的追砍,竟然将有些轻甲兵的皮盾砍碎,一些轻甲兵被砍伤,由于凯尔特战士使用的大剑威力惊人,所造成的伤口都极其可怖,伤兵躺在地上哀嚎不止,更影响了轻甲兵的士气,如果不是戴奥尼亚军法严苛,有些士兵恐怕早已溃逃。
  轻甲兵大队长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中一边埋怨侦骑的失误,“这哪里是轻装步兵,简直比重步兵还可怕!”一边绞尽脑汁想着对策:“散开!跑起来!把敌人引诱开!……”
  戴奥尼亚轻甲兵的作用从来都不是列阵而战,而是利用脚步的轻便,奔袭敌人的软肋,追击溃兵,所以在军事训练中速度训练是重点,武装长跑就是其中很常见的项目之一。
  队官们刚开始转述命令,在凯尔特战士的进攻压力下勉强支撑的轻甲兵们立刻转身奔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