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5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735

  ……
  卡塔奈的船队到达塞林努斯港口,列奥提齐德斯率领军队准备登船,正好碰上了米诺亚派来求援的信使。
  原来波米尔卡率领迦太基军队到达米诺亚领地、扎下营盘之后,就开始进攻米诺亚城。和蒙特阿德诺不同,波米尔卡亲临前线,督促攻城,再加上有来自伊比利亚军队将领的铁血指挥,士兵们不敢懈怠,进攻猛烈,给米诺亚守军带来很大的压力。
  此时,列奥提齐德斯得到这个消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只能宽慰米诺亚人再坚持一段时间,他会尽快率军前去救援。
  在西西里舰队的护航下,列奥提齐德斯的军队乘坐的船队顺利进入了杰拉港口。
  ……
  与此同时,在洛克里军营的第七军团长布雷鲁收到了军务部的命令:第七军团即日前往卡塔奈,急!
  “终于轮到我们了!”布雷鲁健硕的身体从座椅上一跃而起,兴奋地对副官喊道:“快派人去通知洛克里行政长官,请他们为出征做好准备。还有……向各大队通报这一消息,让他们立刻召回外出的士兵!”
  “是,军团长!”
  没多久,军营里响起了持续不断的欢呼声。
  布雷鲁听到后,露出了笑容。
  布雷鲁,曾经是比西尼亚城的布鲁提首领,后来比西尼亚并入戴奥尼亚,他成为了元老,却没有象巴几里皮一样从事政务,而选择加入了戴奥尼亚军团。南意战争时他是第四军团第一大队长,结果和军团长德拉科斯一起被狄奥尼修斯俘虏,德拉科斯被杀害,他却因为曾经的布鲁提首领身份而被囚禁,并最终获救。作为南意战争中被锡拉库扎人俘虏、并活下来的唯一一名戴奥尼亚军团高级队官,他将此视为最大的耻辱,并在之后的战争中始终作战英勇,因其功绩升任第七军团军团长。
  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其他军团均有参战,唯有第七军团至今还被闲置,布雷鲁多次向军务部写信抱怨不公。前不久,军务部发来信息,说迦太基大军再次登陆西西里,提醒他预做准备。
  布雷鲁就开始向周围城镇发出了第七军团召集令,现在军营里第七军团齐装满员,士兵们士气很高,就等着上阵杀敌立功。
  但很快,洛克里市政厅的回复却给布雷鲁先泼了一罐凉水,因为洛克里港口内暂时没有足够多的客船运送部队,需要再等一两天去做筹备。
  布雷鲁感到沮丧。
  这时,副官提醒了一句:“洛克里没船,不是还有利吉姆吗!”
  布雷鲁眼睛一亮:以往第七军团的士兵来源于洛克里、希伯尼安和科洛尼亚,但是去年利吉姆和其子邦陶瑞那完全并入王国之后,这两座城市也被军务部划入了第七军团的兵源地,只是因为关系还未理顺、再加上战争的爆发,第七军团还没有发通告,让利吉姆和陶瑞那的军训官安排其公民到洛克里军营参加轮训,虽然第七军团中暂时没有利吉姆公民,但是利吉姆作为扼守墨西拿海峡的港口城市,船却是不会少的,完全可以帮助运送军队。
  布雷鲁立刻说道:“派信使尽快赶到利吉姆,向他们请求支持!”
  第二天,利吉姆回应了第七军团的请求,将近两百艘客船在黄昏时分驶入洛克里港口。
  第三天一早,布雷鲁率领着8000多人的第7军团离开军营,进入洛克里城,洛克里民众齐聚街道两旁,给自己的亲人送别。和王国的其他城市民众送别军队有所不同,他们很少大喊大叫,不会过度的亢奋,也不会冲入到街道中阻碍行军,而是比较有秩序的站在街道旁不停挥手。
  尽管加入戴奥尼亚王国之后,洛克里不再实行由扎莱乌库斯制定的残酷法律,10多年来也不再有更多的残疾人出现,但这个城市的公民已经将内敛和服从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中,这同时也让本是戴奥尼亚敌的洛克里在并入王国之后,几乎没有给戴弗斯国王和元老院增添任何麻烦。当然信奉泊尔塞福涅、讲究以法治邦的洛克里公民对戴奥尼亚王国易于认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军队在进入港口之前,还经过了洛克里的造船工坊:七八个很大的干船坞并列在海滩边,不少船匠正在里面建造着三层桨战船;四周的露天沙地上堆放着一摞摞砍伐下来的粗大的树干,而在外围还不时有一队队马车驮载着树木进入工坊;在多个临时搭建的木棚中木匠则在不停的将粗糙的树干加工成一块块平直光滑的船板……在整个工坊的人们都在专注于自己手里的工作,很少有人分心去观望途径这里的第七军团。
  这种热闹而有序的造船场面不仅在洛克里有,也同时出现在其他有造船能力的海滨城镇中,比如:图里伊、克罗托内、特里纳、西里庭、利吉姆、塔兰图姆、卡塔奈、纳克索斯……整个戴奥尼亚王国在倾尽全力尽快制造出更多的战船,以便在与迦太基的战争中,继续获得海上优势。
  上午,船队载着第七军团士兵,离开洛克里港口,驶向西西里岛东部海岸的卡塔奈。
  ……
  米多拉德斯在接到戴弗斯国王的命令之后,虽然十分兴奋,但他并没有马上就率领舰队对科西嘉岛进行侵袭,因为他把首先要攻击的目标对准了阿莱尼亚,相比较腓尼基人散布在科西嘉岛上的那些小村庄似的据点,阿莱尼亚作为在科西嘉唯一一座腓尼基城镇,拥有小而肥沃的农地、富饶的矿业和较大的港口,无疑让米多拉德斯垂延三尺。
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陷阿莱西亚
  但他也知道阿莱尼亚并不好攻打,根据他从情报部门了解到的资料,该城有3000多名公民兵,而且有6——7米高的城墙,一旦发生战斗,据城而守,对于只拥有6000名舰队步兵的第三舰队来说,要想攻取,就会付出很大代价。
  而且,米多拉德斯擅长海战,对于陆战没有经验。
  米多拉德斯清楚自己的能力,所以他并没有盲目行动,而是召集手下商议。
  舰队步兵长官迈昂提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引诱阿莱尼亚的公民兵出城,将其消灭,从而削弱其守城的力量,再攻城就容易了。(戴奥尼亚军队序列中有4个舰队步兵长官,他们分别隶属于四大舰队,是该舰队的第2号人物,需要听从舰队统领的指挥,拥有和平时管理、训练该舰队的所有舰队步兵、在战争时指挥该部队登陆海岸对敌人的领地进行突击作战和侵袭的权力,他所辖舰队步兵的人数并不固定,视其舰队中乌鸦战船的数量而定。),而引诱的办法就是装扮成伊特鲁里亚海盗,袭击阿莱尼亚的银矿。
  百年来,意大利半岛最著名的两大海盗团体——东海岸是亚得里亚海的伊利里亚人,西海岸则是伊特鲁里亚人。和伊利里亚人做海盗主要是为了生存不同,伊特鲁里亚海盗最开始是由伊特鲁里亚城邦私下组建的,为了打击正在不断的向意大利半岛殖民、开始威胁到伊特鲁里亚在意大利中北部霸权的希腊人,随着希腊向西地中海殖民浪潮的减弱以及双方最终势力范围的确定,伊特鲁里亚海盗明显减少。
  但是在30年前,伊特鲁里亚海盗再次增多起来,原因却并非是出于官方的组织,而是意大利北部凯尔特人开始向南侵袭,夺占伊特鲁里亚人的土地。尤其是十多年前凯尔特大军席卷整个伊特鲁里亚人的领地,甚至攻占罗马,不少伊特鲁里亚人逃到海上,沦为海盗,即使后来高卢人败退,仍然有一些伊特鲁里亚人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想要继续劫掠意大利的西海岸。
  但这个时期,由于戴奥尼亚第三舰队的建立,加强了对戴奥尼亚王国及其盟邦海岸的巡航,频遭打击的伊特鲁里亚海盗再次大幅减少,只能龟缩在意大利西海岸北部,不敢南下。虽然迦太基曾经与伊特鲁里亚结为同盟,现在还仍然保持着以邻为界、互不侵犯的默契,但是阿莱尼亚以往也没少被伊特鲁利亚海盗侵袭。
  迈昂提德的建议被采纳之后,米多拉德斯就开始精心的准备了,他甚至特地跑到新占领的伊特鲁里亚城市凯斯雷拉,详细了解伊特鲁里亚海盗的情况,还借来了几艘伊特鲁里亚货船和其士兵的盔甲武器。
  两天之后,第3舰队的几十艘战船满载舰队士兵,在夜幕降临时悄悄的靠上了阿莱尼亚和北部的伊特鲁里亚城镇马里安纳之间的海滩,4000名舰队步兵登陆上岸,潜进了山岭之中。
  第2天,几艘伊特鲁里亚船只突然闯进阿莱尼亚的近海,并且靠上了阿莱尼亚的北部海滩,200多名“伊特鲁里亚海盗”登陆上岸,冲向了阿莱尼亚在西北部山区里一个著名的银矿。
  自从,戴奥尼亚大军登陆拉丁姆地区之后,阿莱尼亚人就一直提心吊胆,但是一两个月过去,戴奥尼亚人的军队并没有登上科西嘉的土地,甚至在近海都看不到戴奥尼亚战船的踪迹,阿莱尼亚人暂时放下心来,他们认为戴奥尼亚军队还陷入在与罗马的战争中抽不出身,没想到在这时可恶的伊特鲁里亚海盗出现了,而且他们要劫掠阿莱尼亚的一个大银矿,那是阿莱尼亚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
  经过快船的详细探查,并没有发现近海有其他的异常,考虑到伊特鲁里亚海盗的难缠,为了安全起见,阿莱尼亚的迦太基士师决定要尽快解决掉他们,避免发生其他的意外,于是督促市政厅很快召集了800名阿莱尼亚公民兵,他率领这支军队出城,迅速赶往银矿所在地。
  当他们向正在抢掠银矿的伊特鲁里亚海盗发起进攻之时,4000名舰队步兵突然出现在他们后方,并将他们团团包围。
  阿莱尼亚军队很快被击溃,迦太基士师战死,士兵不是被杀、就是被捕。
  舰队步兵先是将他们分队隔开审问,然后又合在一起往海滩方向押送。在途中,位于队伍前部的阿莱西亚俘虏突然发起暴动,将押送他们的士兵打倒,然后这些脸上满是血迹和污秽的俘虏又返身去救其他的同伴。
  顿时,整个押送队伍陷入混乱之中,不少阿莱西亚人抓住机会趁机逃跑,等到舰队步兵平息了骚乱,已经有200多名俘虏逃向了阿莱尼亚城。
  于是,舰队士兵开始追赶。
  俘虏们更是不顾疲劳的奋力奔逃,逃到城下,还歇斯底里的叫喊着:“快开门!!戴奥尼亚人杀来啦!!快开门!!……”
  百年来,阿莱尼亚人在迦太基的庇护下,除了有时打打海盗,一直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突然听到“戴奥尼亚人杀来”的消息,城头的守军都有些不知所措,看到城下衣衫不整、样子狼狈的同胞,喊话的又都是熟悉的人,而远处尘烟滚滚,显然敌人正在迅速逼近。
  于是,他们没有犹豫的打开了城门,还催促逃兵们赶快进来。
  俘虏们刚跑进城,隐藏在其中的几十名舰队步兵就抽出了绑在后背、被宽松的内衬掩藏的短剑,刺向了身边的俘虏。
  城门口顿时陷入混乱之中,造成堵塞而无法立刻关闭。
  舰队步兵的大部队随后赶到,趁势杀进城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城内战斗,阿莱尼亚被攻陷。
  ……
  黄昏时刻,厚重低沉的军号声响彻萨特尼库姆城外,正在攻城的戴奥尼亚士兵象潮水一般的退去。
  在军营里的大帐内,托尔米德正在向戴弗斯汇报:“陛下,这几日我们连续对萨特尼库姆城发动进攻,罗马人的防御相当顽强,使得我们的进攻未能取得任何进展,士兵的伤亡已经接近3000人,而且连日的苦战让士兵们感到疲惫,士气也有所低落——”
  “托尔米德,你说得不对,兄弟们的士气还很高,他们渴望着攻进城去,给死去的战友报仇!而且我们有伤亡,罗马人的伤亡也不小,他们人数比我们少多了,再猛攻几天,他们就顶不住了!”阿明塔斯大声反驳道。
  托尔米德没有争辩,只是看向戴弗斯。
  戴弗斯面色沉凝,手指轻敲着桌案。
  片刻之后,他说道:“罗马人不同于其他敌人,他们纪律严明,斗志顽强,并不亚于我们的军团士兵。而且他们的统帅卡米卢斯能力很强,这几天他们在防御中几次突然的出击给我们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对于一支斗志顽强的军队来说,我们的攻击越猛烈,受到的抵抗也会越猛烈。而且托尔米德说得不错,我们的士兵们自从登陆拉丁姆以来,几个月时间内进行了多少场大的战斗,攻城战、突袭战、追击战……才会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击垮罗马,征服这么大一块领地,是该缓一缓了!士兵们都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就算是铁,经过不断的撞击,也会弯折……所以,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停止攻城,继续围困萨特尼库姆。
  我看……上一次在罗马城进行橄榄球比赛,很受士兵们的欢迎,可以在营地内继续进行橄榄球和足球比赛嘛,把比赛的范围再扩大一些,先从各军团的大队之间进行比赛,获胜的队伍在参加各军团的对抗,无论是在军团内部获得最后优胜的球队、还是在军团之间获得冠军的球队都将得到丰厚的奖励,让士兵们好好放松放松、高兴高兴。”
  一谈起军团士兵们最喜欢的运动,几位军团长都面露笑容,连声称是。
  按照罗马人的军事观念,战争是关系到城邦生死存亡的最重要的大事,公民们集合出征,杀敌返回,始终是全力以赴,从未有过在营地里还进行比赛玩乐的事,但自从上次参加了比赛之后,塞克斯图斯一直对这种新游戏着迷,此刻也是满脸喜色,还特地问道:“陛下,这一次您还带着我们比赛吗?!”(按照塞克斯图斯的军职,他本不能出现在戴弗斯的军事会议上的,但是现在罗马预备队已经成为戴奥尼亚军队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是出于军事考虑、还是政治考虑,戴弗斯每一次举行军事会议,都让托尔米德必须通知他来)
  “这绝对不行!”马托尼斯大声表示反对,态度极其坚决:“陛下,您不能参赛,否则别的军团没法认真比赛了!”
  “放心,这一次我只担任观众。”戴弗斯笑看着急赤白脸的马托尼斯,又看向有些失望的塞克斯图斯:“不过,预备队士兵们确实还不太会玩橄榄球,至于足球就更不会了,你们的军团同他们比赛也不太公平嘛……”
第二百五十章
拉丁姆最后的战事
  戴弗斯好像想起了什么,扭头看了看侍立在一旁的儿子:“克罗托,交给你一个任务,带几个参谋到预备大队的营地,认真教会士兵们玩橄榄球和足球,让他们能够上场比赛,我会让托尔米德将预备大队的比赛尽量往后延……”
  “是,陛下,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他们!”克洛托卡塔克斯郑重的回答之后,又忍不住问了一句:“我可不可以跟他们一起上场比赛?”
  “这得问你马托尼斯叔叔。”戴弗斯再次微笑着看向马托尼斯。
  面对克罗托卡塔克斯渴望的目光,马托尼斯选择了让步:“这……当然可以。”
  经过罗马那一天的欢庆,塞克斯图斯现在当然知道克洛托卡塔克斯是戴弗斯国王的儿子,可见戴弗斯对罗马预备队的重视,他当然对克洛托卡塔克斯的加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陛下,我们暂不进攻萨特尼库姆,那么对于安提乌姆和维利特雷呢?”奥利弗斯提醒道。
  “暂时还像之前一样,派骑兵看住他们,等橄榄球、足球比赛之后再做商议。”戴弗斯嘴上这么说,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他准备将下一个进攻的目标转向安提乌姆,因为该城守军不多,又是港口城市,攻下它可以更方便军粮辎重的海上运输,同时还能给萨特尼库姆守军施加压力。
  “陛下,迦太基大军已经登陆了西西里,这一次不同上一次,我们在西西里的军队将会面临巨大的威胁,我们是不是应该尽快结束拉丁姆的战争,去救援西西里吗?!”阿明塔斯心有不甘,因此说话的语气有些重了。
  戴弗斯看着他,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士兵们跟我们一样,都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他们需要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来消遣他们忧郁厌战的情绪。你回去看看你的第一军团,跟刚到沃尔西时相比,现在换了多少新面孔!你难道没有一点愧疚!既然你都说迦太基大军对西西里的威胁,那么我们付出无数士兵的死伤,强攻下萨特尼库姆,确实可以尽快结束拉丁姆的战争,但是带领着这样一支半残的军队去面对迦太基的大军,你认为能战胜吗?”
  戴弗斯的声音并不大,但是谁都能感到他话语里的怒气,大帐内仿佛刮进了一阵寒风,几乎所有人都心中一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