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404

第270章
迁徙居民
  杀一个人是凶手,杀一千人是暴君,杀一百万人,你特么是民主斗士!四十多年前一个历经血与火的新生苏联被建立起来,期间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过惨重,没有在重来一次的必要,现在克格勃所做的工作就是防止再来一次的可能。作为一个部门来讲,克格勃可谓是苏联的良心,历史上的八一九事件,时任克格勃主席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也曾经准备输死一搏捍卫苏联的存在。
  现在想未来太遥远的事情并不实际,以现在苏联的状态和声势,没人会认为苏联会有一天不存在,就连美国人都不敢这么想。扯那些历史的必然太过可笑。
  这次谢洛夫接见一些克格勃的常规部门,只是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一下微调,比较重要的对外情报总局、国内防谍总局、秘密警察总局、军事管理总局、交通管理总局、国防科技保卫总局都在这次的接见范围之内,以及专门造谣的假宣传部和假情报部。
  对外情报总局的问题还是集中在几个主要方向上,东南亚的越南和印尼,中东的伊拉克、北非的埃及、苏丹和阿尔及利亚人民军。对于东南亚的情况目前克格勃的工作仅限于情报收集上,合作是建立在印尼内务部和克格勃的特殊关系上。克格勃为印尼内务部提供现代特工组织的结构和援助,印尼内务部则帮助克格勃在东南亚扎根。当然克格勃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忘了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招募海外特工为苏联服务,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其中还有关于阿尔泰移动电话系统在东欧的推广问题,虽说谢洛夫是从各国的内务部体系入手进行推广,但最终是要推广到民众中的,首先需要造势,目前的造势手法比较简单,就是用调查问卷的形势好好收集反馈意见。目前进展最快的国家竟然是芬兰,这倒是让谢洛夫没有想到。
  国内防谍总局的报告主要是集中在和内务人民委员会交叉管理的问题上,具体事务上的职责交叉并不是坏事,至少可以保证克格勃内部不会出现欺骗上级的情况出现。
  “国防部对裁军的数量和具体番号正在进行评估,估计时间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军事管理总局第一副局长罗曼中将说道,“也许我们要等等国防部自己的意见,不要像是上次一样硬逼着国防部完成裁军,这回严重损伤我们和国防部的关系!”
  “也好,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国防部应该不会这么反感了,毕竟一回生二回熟嘛!”谢洛夫也为自己上次的举动进行了辩解,“那时候军事管理总局刚刚成立,我必须迫切的做出一点事情让人知道,所以手段上有些激进!”
  “我知道!”罗曼给了自己的老部下一丝肯定,当时谢洛夫升级为总局局长,面对的是满是背着内务部历史包袱的各部门,所以才显示出来择人而嗜的一面。重振克格勃当初令人害怕的一面,现在他已经做到了,自然不用总是歇斯底里的咬人,克格勃已经过了那个阶段。
  看向新上任的秘密警察总局局长卡德波夫少将,谢洛夫询问道了政治笑话的问题,“关于这种政治笑话的土壤客观存在我是知道的,但不能公开传播,发现还是要处理,但大可不必以反苏宣传作为定罪方式,除以治安方面的出发就行了。”
  看到卡德波夫少将把自己的话记下,谢洛夫满意的点点头。目前谢列平不在,提前让谢洛夫体会到了一把克格勃主席的工作方式,不得不说工作十分枯燥。如果让他来接掌克格勃的话确实没有准备好,至少现在没有准备好。
  “对了,瓦连京同志,关于哈萨克的核弹试验场的历年报告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影响有没有完整的报告!”谢洛夫的双手搅在一起,看向不远处的国防科技保卫总局局长瓦连京中将,从这位总局局长的脸上,谢洛夫似乎明白事情不是很乐观。
  事实证明谢洛夫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沉默的瓦连京中将把一份夹杂着照片的报告交上来,打开之后的谢洛夫脸色相当难看,这个年代的胶片远远达不到栩栩如生的地步,可就算是一个傻子也能看出来这些畸形儿令人可怕的一面。
  “平心而论核试验的范围可以算是人迹罕至,因为人数不多,我们也没有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关注,是第一副主席的提醒才让我们第一次注意到了这方面的情况,两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居住了不到十万人,最近几年已经从新生儿当中发现了不少异常儿童出现,这些儿童先天发育不良,有很多病症,畸形儿出生率远远超过全联盟其他的地方!”瓦连京中将十分沉重地说道。
  “把除了军方的实验人员之外,所有核试验场的内的民间人员迁徙走,塞米巴拉金斯克要么完全陈给军方基地,要么必须变成无人区。”谢洛夫把这份报告收起来,准备留下作为和国防部沟通,如果不行直接捅到中央主席团去。
  谢洛夫很是自责怎么不早点想起来这件事情,幸亏现在想起来还不算晚,还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目前处在冷战前期,不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是很对核辐射的危害多么了解,不单是苏联这边,美国本土一样在炸的相当开心。他没有提醒美国人的义务,听说碘盐可以防辐射,谢洛夫可以在私人的情况下自掏腰包友情支援一下还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人。
  “关于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的核辐射问题,不能拖到明年解决,首先所有已经出现问题的儿童立刻送到福利院,当然要在其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关于这个问题我会马上和国防部进行沟通,以后的核试验必须建立在无人区中,地广人稀都不能作为标准!”谢洛夫长出了一口气示意散会,把这方面的资料收起来等待最后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克格勃行动执行部副部长门德列夫少将。
  门德列夫少将和谢洛夫也是老相识了,两人刚认识的时候克格勃还叫内务部。行动执行部是克格勃的暗杀机关,至于活动范围,在可预见的未来还超不出地球。目前行动执行部的具体范围已经从斯大林时期的清除欧洲的反对者,开始迈向了走向世界的步伐。
  “今年上半年的成绩表现良好,一些叛徒已经得到了应该有的惩罚。在第一总局各部门的配合下,我们的工作已经好了很多!这份名单涉及到了宗教份子、变节者和白俄,第一副主席,你看一下!”门德列夫少将拿出了一份名单,里面涉及了今年行动执行部的出手次数和成功率,当然这个范围比较广,行动执行部理论上也在苏联国内执行任务,但通常没有这么极端的任务让这些杀手去执行。
  “门德列夫,帮我查一查两个人吧!”谢洛夫把这份报告合上之后,看着从意大利开始就已经合作的干部,目光中充满了真挚。
  “说吧,第一副主席,行动执行部会为苏维埃扫除障碍!”门德列夫大声保证道。
  “只是查一查而已,不要紧张!”谢洛夫最近比较闲,又想起来把苏联弄解体的黄金二人组,对于戈地图和契丹人两个人,这两个人简单评价就是一个低能、一个自私。谢洛夫必须给予这两个问题儿童一定的关注。平心而论谢洛夫不愿意用行动执行部的人玩极端,在苏联国内使用行动执行部来干掉对手,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格鲁乌虽然归克格勃指挥,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在国内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另外一个情报部门的作用,两者即是合作又是竞争的关系。而且听说国防部已经挑出来一些应该裁掉的部队交给格鲁乌指挥,人数大约是三万六千人。现在的格鲁乌势力有所增强。
  “查出来把调查报告交给我就行了!不要紧张,两人的危险性还没有动用你们的必要。”谢洛夫准备让两个人好好体会一下,什么叫老大哥在注视你。
  随后谢洛夫马不停蹄的前往国防部大楼,在一群异样的神色中找到了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把关于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的调查报告扔在了桌子上,同时第一副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也在其中,两位元帅见到谢洛夫脸色十分严峻,随后打开了报告,脸上阴晴不定的思虑片刻,说道,“是因为实验核弹才出现了这种情况?”
  “报告上写的还不够明白么?你们是把当地人当做了试验品?”谢洛夫叹了一口气道,“从关于克格勃和国防部的关系上考虑,我才没有把这份报告送到中央主席团,不然第一书记的口水可能会把你们淹没,但是元帅们,问题总要解决对不对?”
  “尤里,我们国防部会拿出来解决方案的,这点你可以放心!”第一副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保证道,“但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毕竟涉及到了十万居民的问题,这不是个小数字!”
第271章
新型炸弹
  “这个人口数字的工程量可不比你们国防部攻城部队规划的西伯利亚铁路复线多!”谢洛夫很沉重的走到两位元帅的身边道,“人类要繁衍生存,每个月都有新生儿出生,就算是红军的钢铁战士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把普通人民暴漏在核辐射的阴影之下,不是我们国家应该做的事情,新定居点的工作必须马上开始,现在、立刻,塞米巴拉金斯克一天都不能多等,人民的军队是保护人民用的,不是拿核弹把自己国家的人先给炸了……”
  “如果两位元帅认为克格勃方面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有些不对,可以马上把报告交到中央主席团评估,克格勃方面愿意接受中央主席团的处理意见!”谢洛夫边说话边作势要把报告拿回来,让苏联军方的一号和二号人物脸色一变,直接把报告按在桌子上。
  “尤里,你这是以偏概全,我们也不知道核试验会造成这种后果,一件武器从无到有的生产出来,没人知道当时影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格列奇科元帅脸色有些难看地说道,“责任并不仅仅是国防部的,你直接报告给中央主席团除了让国防部难堪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没错,当时没人知道,一直以来都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但现在你们知道了,那是十万人的生命,不赶快想办法补救?”谢洛夫相当严肃的反问道,“国防部为了避免裁军,把作战部队编成了庞大的工程兵军团,铁道部队也扩编了,难道就不能抽出来一点兵力先把塞米巴拉金斯克问题解决?”
  当年谢洛夫还是总局局长的时候,就敢威胁高加索军区的司令,现在面对国防部的两个元帅也自然不会退让,更何况这件事情就是国防部理亏,如果要是面对一只科学家带领的考察小组,国防部可能都用不到两个元帅出面就能压下来这件事,但面对同为强力部门的克格勃,如果谢洛夫铁了心让国防部难堪,就一定会让国防部难堪。
  “尤里,我会调一只工程兵旅新建塞米巴拉金斯克居民的新居住地,同时以后核弹试验场的范围会严禁当地居民进入!”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说道,“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你就不要上报给第一书记了!”
  “希望你们说到做到,我会抽调一支力量看着施工进度的进行!”谢洛夫把关于塞米巴拉金斯克核污染的报告拿了回来,这份报告他还准备收起来。万一以后和国防部的关系不愉快了,还能拿出来要挟一下对方。
  等到谢洛夫这个和国防部一直不愉快的克格勃离开了,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才说道,“塞米巴拉金斯克居民的迁徙计划作为第一个开启的项目,同西伯利亚铁路的复线工程同时开启,还有第三巴库的输油管建设。共同列为第一批首先动工的项目!”
  “这个小特工总是不断的给我们找麻烦!”格列奇科元帅也很是无奈地说道,“不过他确实在解决问题,如果他直接捅到了中央主席团,我们可能会挨一顿痛骂然后在解决塞米巴拉金斯克问题!”
  “他已经比前几年考虑的事情多了,可能这位巴格拉米扬的晚辈长大了!”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回想了一下刚才看到的照片,心有余悸地说道,“核弹的后遗症竟然时间这么长,我们的坦克集团军作战计划,一定要保证在全军机械化的基础之上。不然可能顶不住北约核武器的轰炸!”
  这种核污染不会改变苏联国防部在作战计划上面的变动,苏联的庞大机械化红军是一切苏联进攻计划的基础,这方面的建设只会强化不会减弱。不然苏联整个战略上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考虑到苏联现在的战略环境,维持陆地常规力量的优势是和美国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国防部对第一书记裁军有意见的原因,核武器还没有追上美国人的数量,竟然先把陆军给裁了,明显就是本末倒置。
  “好像第三巴库是那个叫季库诺夫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发现的,这个人也是谢列平那些朋友中的一个,第一书记提拔年轻人的速度是不是有些快了一点?”格列奇科元帅想到目前那群存在感很强的年轻人,总是能想到目前风头很大的谢列平。
  季库诺夫进入石油工业部之后按照谢洛夫的提醒,很快就从秋明地区取得了成绩,随着探测范围的越来越大,上报到中央主席团的报告中对石油储量的分析数字正在节节攀升,目前已经引起了中央主席团的重视,赫鲁晓夫已经开始亲自过问秋明油田的事情,迫不及待的把新油田命名为第三巴库。因为谢列平和季库诺夫的关系,使得谢列平在刚进入书记处工作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伊特瓦索夫同志,新地岛的居民迁徙工作就交给你了,可能我们实验的这个东西是个了不得的大家伙,最好把岛上的人都清空了!我们不能在从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谢洛夫和伊特瓦索夫关于这个问题上采取了分工,伊特瓦索夫将负责迁徙新地岛的居民,谢洛夫则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办。
  众所周知大伊万是一颗非常干净的核弹,比起同时期的核弹都要干净,可在干净的核弹威力毕竟摆在那里,谢洛夫可不希望塞米巴拉金斯克居民遇到的问题在重复一边。目前瓦连京中将已经开始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检查,从某种意义上说克格勃目前正在给国防部擦屁股。
  这时候谢洛夫手中换了另外一份报告,从克格勃工作就有这点好处,总是能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各种证据来证明自己这么做的理由。
  这次谢洛夫拿着关于核试验对通讯设备的影响这类的文件,来到了车里雅宾斯克市,这里是南乌拉尔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但其实是不是工业城市并不重要,苏联最不缺乏的就是工业城市,想找一座没有工业的城市才比较苦难。来到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大伊万正在这里进行生产,苏联最为权威的科罗廖夫和华斯夫列等专家正在研制负责研制。
  经过了重重检查,穿着防化服的谢洛夫进入到了一座研究中心,这里是大伊万的组装基地,但目前谢洛夫只看到了一个壳子,没有看到真正有价值的地方,不过这样更好,少了一点危险,其实他很敬佩这些制造核弹的专家和工人,自己肯定做不到这么淡定。
  “关于历次的核弹试验,所造成的通讯网络的受影响程度都在这份文件当中,平心而论关于这个巨型核弹的研制我是刚刚知晓,另外一位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同志已经开始筹备新地岛的居民迁徙工作,科罗廖夫同志,你在看看这方面的资料,也许会对你们这次的实验有所帮助!”谢洛夫把脑袋从防化服中伸出来,平心而论里面并不好受,他现在已经满头大汗了,但为了自己的生命着想,这种小场面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哦,我看一看!”对于各种科学报告科罗廖夫无一例外,都保持着很高的兴趣。科学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研究,毫无疑问科罗廖夫也是这种典型的科学家。
  科罗廖夫接过了谢洛夫的报告快速的浏览起来,如果说这位苏联的科学家还有什么地方是不完美的,那可能就是对航天火箭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战略导弹的兴趣。现在已经是一九六一年,科罗廖夫的身体情况不太好,谢洛夫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想办法让这位科学家休息一下,至少多活两年时间。
  “应该是电磁脉冲波对通讯网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谢洛夫同志,你的文件十分宝贵,让我的研究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科罗廖夫飞快的看完了谢洛夫拿过来的文件,随机感谢道,“这次的核弹试验也许要做出一些改进了,本来我是要定下来一亿吨当量的核弹,但这可能对我们联盟造成巨大的破坏,现在看来可以适当的缩小一下爆炸当量……”
  “电磁脉冲波?是这种能量对通讯网络造成了破坏么?这么说可以专门制造这方面的武器对于敌人的通讯网络,制造电磁脉冲弹从技术上可行么?”谢洛夫就像是一个专业的特工一样,保持着不该问绝对不问的特质。
  “电磁脉冲弹?不错的名字,但可能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来研究这种电磁脉冲的杀伤原理,马上即将开始的核试验可以作为最为权威的数据记录在案,随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研究电磁脉冲了!没有想到谢洛夫将军还比较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科罗廖夫眼中闪现着发现人才的目光,似乎正在考虑是不是教谢洛夫一两手。
  “我只是随意说说!”脸色尴尬的谢洛夫转移了话题,把目光放在了大伊万的外壳上面,如果科罗廖夫真的准备教他绝对会失望的,在知识的面前谢洛夫向来都挺不直腰杆子。
第272章
洗白
  “不,是一种很有开拓性思维的想法!”科罗廖夫想到了谢洛夫的职业,难道眼前这位特务头子受到了什么消息?自己不能确定才来到这里,这倒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这个老头想得有点太多了,克格勃在别人眼里就有这么神通广大么?好吧,就算有。本年度谢洛夫的事情还很多,应该这么说,每一年的事情都很多。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还不知道要过多长时间谢洛夫才有时间,把自己已经累积了的假期找机会用出去。
  距离俗称的大伊万核弹直线距离还不到二十米,考虑半天谢洛夫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慢慢走到了大伊万核弹的旁边,让身边跟随着的人拿照相机给自己拍照。这是一张合影,照片里面的主角有两个,穿着厚厚防化服的谢洛夫和这个即将试爆的炸弹。
  距离核试验至少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应该做点什么东西。这次试爆最为立竿见影的影响,就是苏联红军为了保证在核战争条件下通讯线路不会被影响到,一直都固执的坚持着电子管这种不容易被干扰的通讯设备,作为红军的主要的设备。
  如果是小打小闹那是没什么问题,美国的技术很先进吧,也为了害怕出现那么有朝一日才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一直都保留着一条电子管的生产线。可苏联弄的太过火了,这些经历过卫国战争的老元帅,一直都认为核武器肯定会用到战争中,好吧,就算他们说的对,但这个前提必须明确,那就是苏联大军进攻欧洲。没有这个前提,想要爆发核战争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谢洛夫觉得就算不决一死战,苏联也不一定会在冷战状态下输掉。
  穿着一身灰色军大衣的谢洛夫从工厂出来,招来当地的护卫力量仔细了解了一下周围的守卫情况,然后道,“对于工厂的守卫要小心,还有就是不要让任何闲杂人等进入,这包括任何人,哪怕是你们部队长官的家属,走漏了消息我把你发配到新地岛上!”
  车里雅宾斯克是一座工业城市,这里最为著名的企业就是乌拉尔拖拉机厂,从名字上是多么的人畜无害,但实际上这是苏联的五大坦克制造基地之一。塔吉尔乌拉尔机车车辆厂、乌克兰的哈尔科夫机械制造厂、鄂木斯克运输机器制造厂、列宁格勒基洛夫机械制造厂以及车里雅宾斯克的乌拉尔拖拉机厂,这五个坦克工厂直接造就了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以国家安全的名义,谢洛夫带着一群安全干部进入了乌拉尔拖拉机厂进行视察,主要是检查安全方面的准备,以及有没有浪费的方面,苏联在浪费这个方面可以算是世界第一,你肯定不会看见资本家的工厂会出现这种惊人的浪费,因为他们是在追求利润,如果工人敢把苏联的这套搬到一个私营企业,等待他的不是失业就扣工资。
  在这个过程中谢洛夫跟在本厂的第二书记身边视察,本厂的第二书记也是一个克格勃,级别不低,是中校军衔,乌拉尔拖拉机厂作为苏联的五大坦克制造基地之一,毫无疑问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本厂的第二书记有借用车里雅宾斯克当地内务总局和克格勃下属国家安全局力量的权利。是谢洛夫专门在梁赞州事件爆发之后派下来的。
  在巡视的过程中谢洛夫在路过一个宿舍楼走廊的时候,见到了一片开阔地中堆砌着各种可以称之为废铁的东西,这堆废铁的高度已经差不多和谢洛夫站在的三楼平齐,本来他并不想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可是太扎眼了。
  “苏联的敌人前所未有的强大,作为国家最为重要的军工企业,你们就给我交出这么一份答案嘛?”谢洛夫指着那堆露天经受风吹雨淋的坦克零件说道,“我很想要知道那堆零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你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你这个第二书记就别当了,让你来这里是把真实的问题反馈给我们,不是让你下来同流合污的……”
  “第一副主席,我来到这里的时候,那边已经堆满了各种零件,似乎都是历年不达标的零件,考虑到成本问题就一直堆砌在那里,当然我个人认为其中肯定会很多零件都是合格的,但现在处理已经有些晚了!”第二书记冷汗淋漓的解释道,同时保证自己来到乌拉尔拖拉机厂之后就没有在出现过这种情况。
  “我们就不能节省一点嘛?你见过哪个资本主义国家敢这么干?这种浪费行为可能只有我们国家才有吧!”谢洛夫一脸难堪地说道,“我们面对着一群强大的敌人,却只有我们独自面对,然后一些人竟然对国家财产不闻不问?如果我是偷偷摸摸的进来检查,会不会碰见一群拎着伏特加瓶子上班的工人?嗯?”
  这点谢洛夫真的是冤枉了苏联,这种生产中的浪费真不是苏联独有的,当然苏联的问题可能是最严重,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都有这种问题。至于拎着伏特加的瓶子上班,那是苏联在八十年代之后才会出现的情况,现在这个年代还不会这样。
  “技术管理总局的监控设备怎么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谢洛夫让本厂的第二书记一定要注意浪费问题后,开始想着这个问题。在这种问题上谢洛夫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科技的进步上面,他绝对不会相信所谓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甚至定下来的规章制度都不可信,没有任何一种规章制度是人突破不了的。
  最好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全国监控体系,让克格勃不出莫斯科就能对整个苏联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所以对于控制论专家所提出的理论,他才会这么支持。在他前世的时候,各种软件已经进入到了祖国当中,在中国的某些特定地方甚至比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方便,这就是科技的重要之处,一套应对全世界却掌控在克格勃手中的英特网,加上一套专门应对苏联全国的监控系统,科技的进步可以让在卢比杨卡的总部直接得知一些州当地的事情并进行处理。
  这点做到其实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几乎没有任何国家的一个警察部门有这么大的权利去推行计划,而且这么明目张胆的监控也不会被其他人接受。可谢洛夫还是想要借用克格勃这个安全、情报、军事一体的部门完成这个计划,今天的乌拉尔拖拉机厂之行,再次让这个想法变得强烈起来,应该给技术管理总局那边施加一些压力了,当然还有资金方面的支持。
  乌拉尔山南麓气候宜人,在这种时节中有着大自然最美的一面,生活常识非常缺乏的谢洛夫认不出当地的花草,但这不耽误他用一种欣赏的目光在这里逗留几天。
  在这个过程中还没有忘了在车里雅宾斯克的纪念碑吊唁一下,整个苏联都有各种各样的纪念碑,以此来纪念卫国战争时期在战场上牺牲的烈士,就在全世界都认为地球上没有再能阻止第三帝国推进的时候,正是这个伟大的国家站了出来。同样思想坚定的人民站了出来,把如日中天的第三帝国打垮,在柏林国会大厦上插下了胜利的旗帜。
  车里雅宾斯克中央广场当中,卫国战争纪念碑之下,可以见到一些人在其中悼念,还有少数的老人坐在一边的长凳上,安逸的看着广场上的少男少女。这些姑且算是老人的人,很多都是残疾人,他们身体残缺却意志坚定,脸色的坚毅让人不敢直视。如果现在需要重新踏入战场,相信这些老人也会毫不犹豫。
  穿着克格勃军服的谢洛夫一行人,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性,苏联是一个遍地都是军人的国家,人们对穿着军服的人习以为常。再说你不能指望一般人能分清楚克格勃军服和红军军服的不同之处,就像是一般情况下分不清楚武、警和解放军有什么不同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