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404

  没有人会记得第二个太空人是谁,除了他们本国的人民,第一和第二的差距就是这么明显,就是这么不公平。加加林现在将会是苏联手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宣传材料。铺天盖地的赞誉和荣誉会接踵而来,可能谢洛夫一辈子都不会比这段时间加加林获得的勋章要多。
  克里姆林宫中,赫鲁晓夫、科兹洛夫、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米高扬、福尔采娃、谢列平等等的一大批中央主席团成员全部到齐,勃列日涅夫也是刚刚从拜科努尔刚刚飞回来,只不过他和乌斯季诺夫直接飞回了莫斯科。
  “现在的世界谁是老大?我们会永远让美国人跟在屁股后面吃灰尘!”赫鲁晓夫情绪激动的朝着中央主席团的其他成员叫喊道,当然这种情况下人们都处在兴奋当中。可能是赫鲁晓夫为数不多大喊大叫却没有让别人不满的时刻。
  “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谢洛夫报告!”经过了好几道检察的谢洛夫站在中央主席团会议室的门口大声报告道,同时向在座所有的中央主席团成员示意。不仔细看谢洛夫还没有细想过这类的问题,好像中央主席团的成员他基本上已经快认识遍了。可能是克格勃的工作有关,谢洛夫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想。
  “尤里,加加林在什么地方?”勃列日涅夫虽然也是刚刚回来,但神色间精神状态还很好,现在首先是要弄明白加加林的现在的状态。毕竟谁都没有去过太空,有点什么谁都不知道的状况出现也是非常正常。
  “我已经安排一个地方地方让加加林休息,过一会儿会让人带他去检查!”谢洛夫回答道,“等过了二十四小时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没有问题了,目前我们可以看看美国人的反应,想想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谢洛夫这些话说出来最高兴的人是赫鲁晓夫,狠狠的点头表示自己的同意道,“我们的美国朋友现在应该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同样的和平状态下,我们的发展速度远远比他们要快,要快得多。不论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终将会赢得这场胜利……”
  毫无疑问,这是现在太空战场的又一次胜利,苏联的这种胜利足够能保持到美国登月之前,甚至美国登月都不能说赢了苏联,毕竟苏联后来又在别的太空领域不断进步。比如说空间站上面的工作。
  这至少算是一件好事,看着中央主席团都因为加加林升空这么高兴,说明他们此时真的认为苏联会在和美国对抗的过程中胜利。斯大林和赫鲁晓夫虽然有些不对付,但两人都认为苏联是可以战胜美国的,勃列日涅夫则认为苏联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勃列日涅夫死后的苏联连平起平坐的信心都不具备了,这是一件多么悲伤的故事。
  很快二十四小时就过去了,克格勃不断把加加林一切正常的报告送到克里姆林宫,这时候所有中央主席团的成员都知道,这位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安然无恙,可以进行下一轮的工作了,宣传!加加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在这次历史性的飞行之后,苏联将授予加加林“列宁勋章”和“苏联英雄”称号。两天后,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勃列日涅夫接见加加林,在克里姆林宫将“苏联英雄金星”奖章颁发给了加加林。
  “尤里,你在干什么?”勃列日涅夫注意到了一直把目光放在加加林身上于是问道。
  “我在想我距离苏联英雄的称号还有多远的距离?”谢洛夫看了一眼勃列日涅夫很感怀地说道,“如果我能把君士坦丁堡拿回来,够不够一个这样的勋章?”没想到第一次看到苏联英雄金星奖章的颁发,竟然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
  “哈哈,够一个元帅的军衔加上苏联英雄!”勃列日涅夫很爽朗地说道,明显认为谢洛夫是在开玩笑,事实上他真的没有!
  作为标榜人民的国家,五一劳动节毫无疑问是苏联除了有数几个节日之外最为重要的日子,五一劳动节莫斯科红场有时候也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游行。今年的游行中,赫鲁晓夫准备让加加林夫妇和自己一起参加游行,到时候盛大的场面现在谢洛夫都已经能预料到了。
第268章
我的部下
  五一劳动节当天,整个莫斯科阳光明媚,数十万首都人民走上街头,人们手捧鲜花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大街小巷中都挤满了快乐的人群,就连人们平时都没有发现原来这座城市有这么多人,这不要紧,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照例在五一劳动节当天出现在红场当中,带着兴奋的笑容对整个首都民众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且和人类历史上首位太空人同坐一车,接受着首都人民的欢迎。
  在这数十万民众当中,谢洛夫一家四口、是五口同样是其中的一员。人们十分热情又秩序井然的跟随着乘坐着加加林的汽车运动,在那辆伏尔加轿车上面,坐在赫鲁晓夫身边的加加林一身戎装,笔直的站起来不断朝着周围的欢迎人群挥手,军装上面是熠熠生辉的苏联英雄奖章,脸上的笑容仿佛能将人心中最为坚固的防线击垮。
  “我很羡慕他!瓦莉娅!可能我一辈子都不能让人们这么欢迎我……”怀抱着女儿的谢洛夫和抱着儿子的妻子就是这数十万民众的一员,当然穿着苏联制式军大衣的谢洛夫并不只是参加游行,在这条游行的主道上还有上千名苏联克格勃的密探在准备着应对无法情况,这给这次的游行带来了一抹黑色幽默。但就算是如此,相信此时的克格勃特工也主要是参与到游行当中,他们此时也是高兴的。
  “但你要想做到让同样多的人害怕你却轻而易举,我的丈夫?”抱着小儿子的瓦莉娅莹白的俏脸上写满了我相信,对于自己丈夫的信任,瓦莉娅几乎是毫无保留的。
  “这倒是并不难!”谢洛夫呵呵一笑亲了自己怀中的女儿一口,可能是在外公家的时间太长了,女儿跟谢洛夫两人都不是很亲密,考虑到瓦莉娅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生命在孕育,在加上在民主德国的叶连娜,似乎自己有了很多可以奋斗下去的理由。
  苏联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它试图建立人类历史上最公正、最有保障、最能让人感受幸福的社会制度。苏联时期平均工资大约是150卢布,而顿巴斯的煤矿工人月收入可达700卢布,比苏共中央总书记、总理、部长的月薪要多。劳动最光荣,社会一切资源都归劳动者。苏联教会人们彼此信任、合作和相互支持。苏联人从来不会弄虚作假,厂家和商家都不会为营利而去骗人。苏联时期可以有轻工产品短缺,但只要是打上“苏联制造”的商品,质量都绝对过硬。如果你不相信,后世乌克兰内战时候拉出来打仗的T34坦克可以作证。
  苏联不仅仅有古拉格和大清洗,他还有很多有魅力的地方,也许是平均主义弄的太过火,让很多人觉得这个体制限制了自己的能力,但谢洛夫知道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并不多,绝大部分人都是需要国家保护的弱者。
  就像现在的劳动节大游行,谁敢说眼前的人民不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加加林受到的欢迎几乎可以和一些国家的开国领导人相提并论,这是不分男女老少职业等级的欢呼。
  谢洛夫是第一次参加这么热闹的游行,别说这辈子,联同上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这对谢洛夫这个在卢比杨卡策划阴谋的家伙来讲,是一个新鲜的东西。考虑了妻子身体的不便,谢洛夫把儿子也抱到怀中,让瓦莉娅可以轻松一些。
  搭载着赫鲁晓夫和加加林的伏尔加牌轿车,前面是克格勃的摩托车开道,很快就到了红场,此时的红场已经人声鼎沸,加加林和赫鲁晓夫登上了红场的阅兵台,在同样的位置,斯大林在一九四一年曾经发起过人类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阅兵式,而四年后的胜利大阅兵也是在这里,红场下方加加林的巨幅画像被高高挂起,广场上千万人高呼着加加林的名字。
  赫鲁晓夫首先登上阅兵台,笑呵呵的看着下方的民众随后拽着加加林的手让这位首位太空人出现在众人面前,随后便马上让开了位置,让加加林自己接受红场中聚集人群的欢呼。
  “加加林、加加林……”穿着各种衣服的莫斯科民众,还有从其他地方赶来参加五一劳动节游行的人们,齐声高呼这位苏联英雄的名字。
  面对数以十万计的人们朝着自己欢呼,加加林不断的挥手朝着祖国的民众表达谢意,脸上温暖又有些腼腆的笑容,几乎让今天来到红场的每一个人都记在心里。
  “你迟早也会站在上边的,我的丈夫!”瓦莉娅依偎在谢洛夫的怀中看得上方,用只有它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今年苏联的五一劳动节大游行注定会记在很多人的心中,同样也被第一次参加这种场合的谢洛夫牢牢记住,人们纵情欢呼,人群久久不散,就连回到家的路上都在谈论加加林的事情,对苏联出现太空第一人倍感自豪。
  谢洛夫的别墅中,随着淅淅沥沥的水声停息,光着身子的谢洛夫推开浴室的门,胯下顶着一根甩棍脸色臭臭的出来,怀中抱着一丝不挂的瓦莉娅直接上楼。
  “你这样让我很难受,夫人!”把瓦莉娅放在床上,谢洛夫很无奈地说道。
  “难受就上我啊!”坐在床上的瓦莉娅身上还带着水珠,把双腿劈开十分具有诱惑力的邀请道,“怕什么?自己的老婆还不是想上就上?”中间的一抹深色让人流连忘返。
  “我就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别闹了。”谢洛夫为了自己的后代着想觉得还是不要这么任性比较好,上毛妹什么时候不能上?
  因为加加林的事情,克格勃需要拟定出来一个计划,因为随之而来的邀请已经收到了不少,在五一劳动节之后加加林就会出国进行访问,谢洛夫此时已经安排了一批人作为加加林访问的随从,负责安排行程和应答一些事情。这个跟随的人员不需要很多,但足够让加加林免于琐碎的各种问题困扰。
  “就这样了,按照常规的领导人出访配备人员安排就可以了!”谢洛夫很认真地说道,“首先是华约盟国,随后是一些欧洲国家,至于其他国家我们要听从中央主席团的安排!”
  谢洛夫的意见对于现在的克格勃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的克格勃主席经常在书记处放风筝,整个卢比杨卡的运转都是两个第一副主席在支撑,比起很正规的伊特瓦索夫,谢洛夫承担了大部分原来属于谢列平的工作。
  “好了,就这么定了!让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以及各司在莫斯科的司长来这里一趟,我有点事情要问问!”谢洛夫摆摆手让这些人下去,等待第一总局的同志过来。
  根据报告上所述,目前克格勃在意大利投产的工厂运行良好,所出产的商品因为新颖的设计和意大利人与生俱来的艺术性二次创造都很好的市场反应,占据了西欧市场不小的份额,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百分之十,并且还有稳步提升的空间。所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合作另一方的意大利,目前正在频繁的和周围的联邦德国、法国和西班牙打官司。
  这是目前反映良好的一面,至于不良好的一面,谢洛夫把目光放在眼前的十几名第一总局司长的身上,首先对着美洲司的司长发难道,“请问有一批准备送到非洲的军火,为什么被你送到了美洲?还把他卖给了毒枭?”
  “头,当地的毒枭开价比非洲那群黑人还高得多,就算是加上油费仍然很赚钱!”美洲司司长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让第一总局的各部分想办法维持在海外的开支不是你的命令么?
  “简单说吧,美洲那边给你们美洲司分多少?”谢洛夫觉得自己需要把话说的明白一点。
  他倒是并不担心美洲司的司长会骗自己,现在这位克格勃的安全干部不会愚蠢到认为,一个毒枭能挡住克格勃这种超级组织的报复。事实上美洲司的司长也很诚实,直接比划了一个二,表明美洲司从各个毒枭的手里得到两层的利润。这个数字让谢洛夫倒吸一口凉气,他只是让对外情报司的各部门自己想办法赚一些维持的经费,现在看来各部门搞得相当大。就拿美洲司的工作来讲,涉及的利润可能要以十亿来计算。
  “英属非洲司走私钻石、法属非洲司卖军火、中东司更加过分,竟然贩卖人口?你们就不能收敛一点么?我们好歹是共产党人!”谢洛夫有些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头,是你说的,我们的国际主义精神仅限于在对待盟国的身上,至于其他国家的人管我们什么事情,反正都是迟早被消灭的对象!”中东司司长耸耸肩道,“我们是在制造矛盾,有了矛盾才有革命的土壤,这也是你说的……”
  这好像确实是自己说的,谢洛夫脸色有些发烫的想到,随后问了一句,“你们卖了多少人?做的干净么?”
  “我们都是通过当地的敌对势力,尤其是战乱地区进行入手,没有留下尾巴。至于具体的数字,去年大概是十万人!大部分都卖到了欧洲!”中东司司长的回答差点没让谢洛夫把眼睛瞪出来,十万人?怎么从这位上校的嘴里面像是十个人这么轻松?
第269章
不愧是同行
  不过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十万人说明中东司建立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偷渡渠道,这和谢洛夫口中的某个设想倒是不谋而合,在内心深处谢洛夫是想看看绿化的欧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以谢洛夫现在的年龄如果顺利的话,应该能活到新世纪,没准可以看到欧洲新一轮的极右翼的浪潮,这种反社会的浪潮当然需要被伟大的共产主义所拯救。
  阿拉伯人进入欧洲主要有三条路线,最重要的一条路线就是土耳其和欧洲相连的君士坦丁堡,这是最重要的路线,同时这条路线上还有天然的历史原因,那就是土耳其和德国长时间的眉来眼去,还有一战时期两国的盟友关系。现在的联邦德国是看不到未来的危机,只会觉得劳动力便宜的土耳其人是联邦德国腾飞的助力。
  其他两条一条是阿尔及利亚和法国之间的联系,另外一条就是地中海的偷渡线路,地中海的这条线路主要应对的则是意大利,三条线路当中土耳其的那条最为方便,偷渡的人也是最多的,但是这条最大的线路谢洛夫迟早是要堵死的,毕竟那条线路要是留着,迟早会影响到东欧地区,东欧地区是苏联的盟国,谢洛夫不能害了他们。
  既然联邦德国的领导层是这么认为的,那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谢洛夫必须本着国际主义的精神,抛开国籍的差别,全心全意的帮助那些西欧国家早日实现多元化进程,顺便看看这种多元化进程是怎么失败的。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谢洛夫看着一脸严肃没觉得自己哪里错了的中东司司长,轻声咳嗽了一声道,“嗯,毕竟我们苏联不能明目张胆的贩卖人口!”
  “放心吧,第一副主席,我们从来都是偷偷的进行!”中东司司长马上接口道。
  “我说的不是这个问题,不对,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要改进!”谢洛夫眼睛一瞪说话的时候嘴巴都开始瞟了,连说了好几句才把话圆回来,道,“贩卖人口是绝对不行的,但是第三世界国家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发达国家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劳动,这是没有问题的,正好西欧国家现在的劳动力不足,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越说越觉得自己说的太有道理了,谢洛夫的口吻相当的理直气壮,就像是一个为了第三世界发展而劳心劳力的国际主义者,至于为什么不把阿拉伯人弄到苏联来。这个原因就比较多了,众所周知苏联以及东欧都是无神论国家,比较缺乏一些宗教的基础设施。而且必须承认的是华约国家缺少了一种名为自由的东西,不太适合有信仰者居住,再说了,没听说美国人认为苏联这边的国家都是穷国么。
  终上所述,苏联以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太适合成为移民的首选之地。还是西欧国家更加适合移民居住,至少二十年之内这些国家会感谢移民的,至于二十年之后是不是会爆发内战,以后的事情谁能说的清楚呢。
  “你还不如建立一个偷渡的渠道,这比直接贩卖人口说出去也好听一点,奴隶制都成为历史了!”谢洛夫必须让中东司深刻的知道这件事情的错误,并且改正,“记得,对于那种五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女孩,你们不要有心理负担,阿拉伯世界不尊重女人众所周知,你们经手的女孩都给我弄回到苏联来,我们有特工城和儿童福利院养活这些儿童。至于成年男子都送到欧洲,记住要成年男子,特别是脾气比较火爆的那种,最好都是男人……”
  “第一副主席,请你说的仔细一点,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中东司司长有些不明白谢洛夫的意思,“那我们的主要是处理敌对苏联势力的阿拉伯派别么?”
  “你还不算太蠢,对于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小国来讲,十万级别的人口损失不能算小数目,而国内女人流逝过多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你们也要设身处地的调查清楚面对的是什么情况才好下手!”谢洛夫伸了一个懒腰,严肃地说道,“如果一个国家男人太多的话,你就打着解放妇女的名义帮助那些阿拉伯妇女远离恶劣的环境,但像是伊拉克那种男人都去打仗了的国家,就要反过来思考,让这样的国家更加缺乏男人,明白么?平稳的世界对于克格勃的工作来讲,并不是良好的环境,我们工作是让世界不稳定,不稳定的世界才有我们发挥力量的机会……”
  世界是公平的,想要进入欧洲享受和平,就要先当牛做马二十年。想要留在家乡继续生活,就要面对自己家乡落后的真实情况。谢洛夫无意于真心的帮助那些阿拉伯国家,除非他们放弃信仰建立社会主义。不然指望他良心发现进行援助,只能说是想得美。美帝国主义都知道不能做亏本的买卖,苏修在这方面自然也不能落后。
  “你们看看你们干的这些事情,你们看看亚洲司的同志,好好的在日本卖方便面不是很好么?在看看你们的生意,不是卖军火就是卖人、我再次提醒一句,美洲司的同志,你们绝对不能直接贩、毒明白么?当然合作是允许的,能给美国人上眼药的机会我们都不能放弃!”谢洛夫看着自己的这群问题部下,这代表了克格勃的黑暗一面,要多黑都多黑。
  幸亏欧洲司和亚洲司那边还算比较正常,两个部门都在玩实业,不过这种事情让各部门自己发展还是有些不容易控制,找个机会谢洛夫还要建立一个部门,把这些海外的利润链条从第一总局的部门中剥离出来,不然总是令人有些不放心。
  “我真没想到这几个部门现在胆子这么大,这要是让国内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处理!”让其他人离开,谢洛夫专门把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留了下来,很长时间没有在一起聊聊了。
  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自然的接过了谢洛夫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道,“其实我比你知道的还少,确实应该派国内的特别调查部出国一趟专门查查这些问题了。不然天天跟钱打交道,我真的害怕这些特工忘记了自己的职业……”
  “这个问题我倒是不担心,但是这涉及到了苏维埃的名声问题,做的太直接总归是不好的,还是要多注意一下!”谢洛夫慢慢的摇摇头,名声一旦坏了,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回来。
  借着加加林进入太空的声势,赫鲁晓夫拉开了轰轰烈烈的苏联货币改革,苏联卢布正式成了人们熟悉中的那个样子,就是苏联解体之前和美元一比一的汇率。在安排了加加林出国宣传的陪同人员之后,谢洛夫还是着手完善对于国内企业的监督,把全国各地的真实情况反馈给赫鲁晓夫。
  与日同时利比亚发生了一件事,因为在开罗成立的阿尔及利亚人民军有着浓厚的苏联背景,美国对利比亚施压不让阿尔及利亚人进入到利比亚境内,这件事被谢洛夫得知之后捅了出来,所以引来利比亚人强烈的抗议,利比亚人在首都的黎波里举行集会,抗议美国的帝国主义霸权,要求利比亚支持阿尔及利亚人的独立,给予阿尔及利亚人民军一定的支持。这种倡议引来了纳赛尔的关注,埃及和利比亚在这个问题上举行了磋商,伊德里斯一世虽然亲美,但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糊涂,表示自己愿意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愿望。
  “要不说多伸伸手是有好处的,至少能获得一些阿拉伯解放者的虚名!美中不足的就是美国人应该来一场强硬的军事干涉,教利比亚做人,可惜美国人没有!”谢洛夫很是郁闷的想到,看来美国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在殖民地的问题上站在法国人的身后。
  阿尔及利亚人民军开始从埃及出发经过利比亚的支援,重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上,一些边界的小城已经重新回到了阿尔及利亚人的手中。于是谢洛夫开始第二个动作,一个星期之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受到了一个消息,苏联的一批红军军官出现在埃及开罗,并且和波兰的军事顾问团在一起聚会。
  这个消息让美国如临大敌,阿尔及利亚那边的问题再次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从早时候虚晃一枪的苏联骗局,变成了真正可以看得见的威胁。
  “法国人说的没错,苏联正在实践着阿拉伯帝国的路线,准备迂回把整个欧洲包围!如果我们不有所行动,欧洲就会被苏联在陆地上围困住……”
  “可是我们不能明显的支持法国人,这会让我们在阿拉伯人的面前留下非常恶劣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暗中对法国人的举动采取默认的态度!”中央情报局的人没有想到,这种意见的形成最终和他们的苏联同行变成了一个套路,只不过克格勃做的更加令人相信,两者同样的选择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美苏两国是一个德行,至于中情局和克格勃,他们不愧是同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