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404

  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之下,还有两对刚刚结婚的新人来到纪念碑献花,这倒不出预料,因为同样的事情谢洛夫也做过,在巴库和瓦莉娅结婚的时候,两人也是像现在眼前的两对新人一样进行着这项传统。
  “你好,同志,可以帮我和我妻子拍一张照片么?”穿着西服的年轻男子看着谢洛夫他们上来询问道。
  “你不怕我们么?我们是克格勃军官!”谢洛夫看着两对新人饶有兴趣地说道。
  “怕什么呢?克格勃的系列电影我都看过,我很崇拜你们!”男人一点都不胆怯地说道。
  这是不是说明目前谢洛夫洗白克格勃的努力,已经有了一些效果出现?微笑点点头谢洛夫让后面的一个少尉替两对新人拍照,本来应该自己去做的,那样更有军民一家亲的效果。可惜谢洛夫在一些特工技能上不是很专业,万一拍曝光就给克格勃丢人了。
  “看来人民对我们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至少现在他们不害怕我们了!”谢洛夫很满意的对身边的几个军官说道,这件事虽然不大但给了谢洛夫洗白克格勃的信心。
第273章
各项准备
  一不留神见证两对新人结婚的谢洛夫,很是温馨又带着祝福的目光看着他们,这样的笑脸是这么真实,在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之下,有两对新人在这里组建家庭让这种温馨还带有庄重的意味,苏联这种传统真的很令人感动。
  “恭喜你们,祖国又出现了两对恩爱的夫妇!”拍完照片之后,谢洛夫很真诚的对着他们祝福,这种场面让谢洛夫想起了在巴库的时候和瓦莉娅的甜蜜回忆。因为乌拉尔拖拉机厂带来的恶劣心情稍稍得到了一丝缓解。
  “谢谢你们,有一群军官见证我们的结合真令人高兴!”年轻男子很高兴问道,“你们都是共产党员么?”
  “是的,我们都是!”谢洛夫笑呵呵的问道,“你呢?加入了共产党没有?”
  “还没有,入党申请还在填写,正在考察期!”年轻男子不好意思的回答,然后带着肯定的答复说道,“但我迟早会加入进去的,我愿意见证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降低苏联共产党的威信,相反因为政治气氛的放松,很多年轻人都对未来很憧憬,谢洛夫在两对年轻夫妇的面前狠狠感受把正能量。
  “现在入党宽松了,可能会有很多思想并不坚定的人来到我们的队伍中,如果你以后来到了这个团体请相信一件事情,不要对我们的组织失望,一切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谢洛夫颇有些实话实说的意味,也不管面前的两位新人能不能听懂,便转身离开了广场。
  在这里呆了一个星期之后,在湖边小屋的谢洛夫,百无聊赖的躺在草地上,身边一个穿着少校军装的女人抱着双腿坐在一边,两人的状态就像是夫妻一样。
  “那边的车臣人动静怎么样?”眯着眼睛的谢洛夫躺在女人的腿上,闻着一股好闻的味道,卢卡妮刚刚从阿塞拜疆回来,这几天一直都在那边处理一些事情。
  “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问题,阿塞拜疆的内务总局也管的很严格!”卢卡妮小声地说道。
  谢洛夫眉毛一抖没有做声,阿利耶夫之所以对车臣人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还不是因为自己总是在询问嘛?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继续躺着,懒洋洋的开口道,“如果车臣人认为在苏联生活的压抑,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他们可以离开苏联嘛,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车臣人如果实在不愿意过现代生活,可以去伊朗生活么?不过好像巴列维国王对宗教也不是很尊重,要么再远一点去伊拉克吧,如果他们不在乎伊拉克正在打内战的话……”
  车臣人的聚集区因为谢洛夫的介入,直接被迁徙到了苏联和伊朗的边界地区,变成了一个边界民族,如果这些人不老实非要和苏联掰掰手腕,到时候谢洛夫只要动动手指把他们驱逐到伊朗在封锁边界,相信车臣人对于苏联就不在是个问题了,随意他们去自生自灭。
  “我的同胞似乎也知道自己面对的处境,所以一直想要回到原来的居住地!”卢卡妮也是车臣人,但从加茨拿长大的她对民族看的并不重,用一种中立的态度对谢洛夫提起了这个问题。
  “回去?我会把对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放回去?就明确的告诉他们,不愿意在苏联呆着就去伊朗做教徒,又想要苏联的现代化生活,又想要自己的宗教信仰,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谢洛夫从草地上做起来道,“既然你回来了,我们就回去!”
  经过长途跋涉回到莫斯科,谢洛夫接替了正准备去列宁格勒的伊特瓦索夫,伊特瓦索夫准备坐镇列宁格勒对新地岛的居民迁徙进行指挥。谢洛夫则直接去了克林姆林宫,对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报告大伊万的进展。
  “根据数学家的计算,如果按照原定的一亿吨当量进行核试验,很可能对我们苏联很多地区造成巨大的影响。事实上就算是当量减半可能造出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谢洛夫拿着一份让莫斯科国立大学数学家做出的计算报告,对赫鲁晓夫进行报告。
  如果威力减半相当于2.1×10^17焦耳能量,于39纳秒内释放,功率达到5.4×10^24瓦。这相当于太阳功率的1.4%。
  “这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威力,科罗廖夫干得不错!”赫鲁晓夫对这份报告上的预见数据相当满意,并且说道,“如果要是投入到了实战中,相信就能让美国人老实一点了!”
  “如果我们有五颗这样的核弹,放在距离美国东部海岸线三百到四百公里的位置上同时引爆,滔天的巨浪可能会把美国东部的各大城市全部淹没!”谢洛夫顺着赫鲁晓夫的话道,“可惜想要到达那里非常的困难,除非利用民用船只作为掩护以自杀式的办法和美国人同归于尽,这枚核弹还是太重了……”
  “不错的主意,让我们先看看这次的试验结果吧,看到了威力在评价你所说的设想到底有没有可能实现!”赫鲁晓夫随即问道,“科罗廖夫说还有多长时间可以投入到试验?”
  “还需要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同时对载弹的图95也需要一定的改装和强化。”当着第一书记的面谢洛夫实话实说,国防部面对这么一个大家伙也在谋划着如何完成这次试验。作为一个空投的炸弹,大伊万的重量和体积都太过于庞大。
  在研制人员之间它又被称作为“伊万”。这位“伊万”身躯庞大:重量四十吨,长度八米。用铀原料造出这个庞然大物并不难,难就难在把它送到试爆地点。
  这种巨型氢弹的设计师们经过反复考虑选定了它的运载工具——“图-95”,这是苏联最大型的战略轰炸机,但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将此巨大炸弹送上“图-95”要达到实战运载必须让大伊万减重是十四吨。
  至于用导弹发射更加不可能,大伊万的直径已经超过了目前苏联洲际导弹的直径,根本就塞不进去。总的来说这个核弹还是赫鲁晓夫弄出来吓唬美国人用的。
  “好了,让我们等待实验的那一天,相信美国人会吓一跳的!”赫鲁晓夫哈哈大笑道。
  “我相信第一书记的判断!”能一本正经这么严肃的拍马屁,谢洛夫自己都特别惊讶。
  对于苏联涉及到军事的各部门来说,投入到大伊万的紧张准备中都是近两三个月来最为重要的事情,对于国防部、克格勃和外交部都是如此。连相关的一些部门也不例外。
  “最近我好像总是来到这里?”站在国防部大楼门口的谢洛夫都有些无奈了,如果有选择的话他当然是不愿意来到这里的,一个强力机构总是在另一个强力机构的面前刷存在感,总有些示威的意味在内,但他又不能不来。
  “我希望元帅们明白一件事情,二零二计划的核弹远超过我们历次实验的核弹,其爆炸的威力和我们通讯网络面对的压力都远远超过了历次,这和百万吨的核弹实验不是一回事情,威力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不仅仅是当量的上升,其中对电子设备的摧毁性是不可预料的!”站在国防部元帅的面前,谢洛夫很是义正词严的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
  二零二计划是大伊万核弹的正式名字,至于谢洛夫的目光一直牢牢地放在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元帅的身上,希望涅杰林元帅可以在这件事情上站在自己这边。
  “尤里,是不是有些夸大了大伊万的爆炸强度?难道他还能冲到新地岛之外么?”涅杰林元帅很惊讶的看着谢洛夫拿来的报告,对报告中的结论不置可否。
  “是的,一点都没有夸张!我建议在实验当天关闭我们靠近北极地区的雷达站,临近新地岛的电路网络最好也停止运行,在这点上我还是比较相信科学家的说法!”谢洛夫对涅杰林元帅这么建议道。
  对于谢洛夫的结论,在座的元帅也是有些将信将疑的,最终巴格拉米扬元帅看了自己的同事们一眼道,“老伙计们,尤拉是我看着长大的,这件事情上是不会危言耸听,就听从他的意见一次,就像是尤拉说的,这次的实验不能和以往的实验相提并论!”
  尤拉是谢洛夫的小名,巴格拉米扬元帅以这样一种方式劝说着自己的老伙计们。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想了一下道,“好吧,当天我们不能把所有雷达站都关闭,但为了国家的实验数据,新地岛周围的雷达站照常开启,就这样!”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表明了国防部愿意暂时关闭一些靠近北极的雷达站。
  “谢谢叔叔们!”谢洛夫感谢道,毕竟是有风险的,冷战时代关闭雷达站一天什么都可能发生。
  随后谢洛夫开始准备怎么把大伊万运到实验地点,直接空运是不可能的,还是要依赖铁路运输,任命一个特别列车组的负责人,接受的是运载这枚重达三十多吨的氢弹的货车。
第274章
茹科夫斯基
  从规划线路到设定押送人员,相信交通管理总局的基科诺夫中将不会因为这件小事阴沟翻船,比较麻烦的事情在于核辐射对人体的危险评估,根据车里雅宾斯克那边的消息核辐射应该是健康标准的两倍,毫无防范措施短时间也不会出问题,就算这个数据是真的,谢洛夫也不准备真让克格勃的人去玩命。
  克格勃技术管理总局下属工厂在实验之前,将会赶工出来一批防护服,让沿途负责押送的人员穿上,“规划好路线,最好在夜间出发避开人流过多的时间。同时也是避免让人们看见穿着防护服的人而引起恐慌!”谢洛夫仔细想了一下道,“暂时没有问题了,让挑选出来的护送人员放心,我以克格勃主席团的名义保证,不会故意让自己的同志用身体抵挡核辐射!”
  “放心,我挑选出来的人都是对苏维埃无限忠诚的同志!”基科诺夫中将说道,“他们都是坚定的共产党员,从觉悟上讲可以说可以为了祖国把生死置之度外……”
  “这种同志还是活的时间长一点才有更大的贡献!有觉悟我也不能让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核辐射!”基科诺夫中将不是不尊重生命,而是表明这批人绝对忠诚可靠,谢洛夫可以理解,但他做不出来钱不够人命凑的事情。
  他又不是戈地图那个缺心眼的家伙,在谈切尔诺贝利事件都能对着西方记者展现笑容,这种笑容让冷战几十年天天被普及三防概念的苏联民众会是什么感觉?切尔诺贝利事件真正令人尊重的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十万苏军,作为一只以打核战争为标准的军队。这些士兵会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同样值得尊重的还有苏联共青团从全国动员的八万共青团员和赶来的六十万民众。至于一己之力把苏联弄死的戈地图,正在挪用军费给自己修建别墅。
  和伊特瓦索夫始终保持着有一个人在莫斯科坐镇,最近从莫斯科呆着的谢洛夫除了运送大伊万和修建蔬菜大棚基地两件事情,还有就是每天抽空关心一下阿尔及利亚人民军的进展,有埃及和利比亚支持,各国阿拉伯人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的阿尔及利亚人民军经过了克格勃的建议后,波兰人启用了不少阿尔及利亚共产党的人作为人民军的军官。这让阿尔及利亚人民军的共产主义色彩瞬间就弄了不少,足够起到替苏联拉仇恨的作用。
  “这么看来我们在非洲的计划不太顺利,看来有人要和我们打代理人战争?真是财大气粗啊……”谢洛夫皱着眉头听着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谈论最近非洲的事情。
  赫鲁晓夫提出非洲独立年的概念,可以说给苏联加了不少印象分。但也只有这么大的作用,英法的殖民地在独立之前完全可以留一些后手在里面。法国人后世可是有非洲宪兵的别称,可见法国人心中还是不甘心退出大国舞台的。本来克格勃定下的目标是经营东部非洲,也就是英属非洲的殖民地,可现在来看也受到了阻碍。
  非洲大陆的矿产苏联确实没有迫切的需要,但苏联的不少盟国都很需要,要知道苏联提供的发展资源是有配额的,有了额外的原材料产地当然会让华约的其他国家感到高兴。
  好吧!这些其实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克格勃的扩张受到了影响,这让谢洛夫这个把克格勃当做家经营的第一副主席很恼火,“美国人为什么不自己来呢?这也难怪,他们挥舞着美元就可以招募很多的亡命徒,美国手底下还真不缺这些人!”谢洛夫冷着脸看着某些被确定的势力加入到其中,最让人意外的是一个已经丢的只剩下一个岛的所谓领袖。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反问道,这可不是克格勃一个部门的事情,甚至不是苏联一个国家的事情,东欧国家也需要资源缓解国内的一些矛盾。
  不得不说这位虎踞宝岛封锁大陆的光头还真是自我感觉良好,这种时候还有闲心在非洲经营力量,谢洛夫这时候才愕然想起,六十年代是中国在争夺邦交国的时代,这种争夺战在非洲尤其激烈,但这种争夺妨碍了克格勃和华约盟国情报机构的布局,进军海外是谢洛夫和其他东欧国家情报主管一起定下的计划,计划就是计划,定下了就不能改变。
  “那就帮帮我们的东方盟国吧!阿尔法部队不是已经建立完毕了么?让他们分散成连队的形式进入东非各国!”谢洛夫思考片刻道,“某些势力自不量力愿意替美国人流血牺牲,那就稍微显示一下我们的力量,从最弱的下手,给我们的共产国际的名誉常委一点厉害看看!”
  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卡扎菲就是政战学校远朋班毕业的,那个苏联共产党对待比亲儿子还要亲的花生米同志,已经就剩了一个岛的情况下还在不甘寂寞。这就必须动动手指试试这些岛民的成色了。谢洛夫是不担心会给克格勃造成损失的,克格勃的正规军事力量还有六十万人,甚至比一些中等强国的军力还要强,如果哪个情报机构想不开要和克格勃玩军事冲突,只能说他们瞎了眼。
  “那我们的行动目的是什么?清除敌国的情报网络?”萨哈托夫斯基中将问道。
  “先挑一个不太强的势力做替罪羊,如果我们的对手要是不知道收敛,那就给他们一个厉害看看,有一点必须要注意!我们收拾的是殖民者,绝对不能和当地的黑人起冲突。一旦殖民者的遗留力量被摧毁,立刻撤离所在国!”谢洛夫觉得自己的想法没什么问题,应该不会造成美国踩进越南泥潭那样的尴尬局面。
  首先就算是美国发现了苏联的举动,扶持一支力量和阿尔法部队作战,克格勃也不怕,除非美国直接从国内调集部队进入非洲,如果选择扶持当地黑人和苏联武装对抗,这只能起到运输大队长的作用,谢洛夫一直也认为美国的电子装备是要比苏联的要先进一点,但这种先进不会对苏联形成的代差。
  至于美国会不会因为苏联的举动形成蝴蝶效应不会在发动越南战争,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谢洛夫仍然认为历史会照旧,就算不在越南,也会在东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因为这个年代把世界革命喊得最响亮,最让美国人吓一跳的又不是苏联,而是中国。
  从中国变身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之后,亚洲地区的亲美国家立刻压力大增,美国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只能选择自己下场,不会因为非洲的事情就改变想法。换句话说在欧洲陷入僵持阶段的时候,亚洲的对抗就显得尤为重要,非洲的事情只是无关大局的一些利益取舍,不会造成扭转局面的重要地点。
  至于这种阿尔法部队的使用办法,倒是和帝俄时期俄罗斯对哥萨克的态度差不多。谢洛夫答应所有进入非洲的阿尔法部队成员一件事情,战斗中所有缴获的敌方战利品都归阿尔法部队成员个人所有,缴获的武器总部将按照市价给予奖励。当然谢洛夫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决不能伤害当地的黑人,如果哪个重口味的士兵对黑人女性产生了兴趣,根据克格勃相关规定,该成员就是当地人了,直接发苏侨证。
  晚上下班之前,谢洛夫接到民主德国斯塔西的一个电话,带着喜悦的表情听完之后道,“男孩?叫伊万叶菲莫维奇谢洛夫吧!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名字……”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意义在哪里?”电话那边一个温柔的女声问道,其实叫什么名字女人倒是不在意,只是借机和自己的男人多说一会话。
  “叶连娜,过一段时间你就知道了!纪念一下我们的大伊万诞生!”电话那头的女人自然是在民主德国已经生产完毕的叶连娜,谢洛夫顿了一下安慰道,“如果在民主德国呆的不开心就回来吧。”
  “等等吧,如果我带着孩子回去还住在你家里,有人会很奇怪的!”叶连娜心中感动但还是拒绝了谢洛夫的建议,这个男人已经是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了,盯着的人已经不少,何况在民主德国这边环境也不错,马库斯沃尔夫很照顾他。
  “等我做把事情办完,就去看你!”谢洛夫心中也有些愧疚,这么保证道。
  大伊万核弹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调试阶段,特别指挥组的组长日姆列夫上校负责将分拆的这枚氢弹送到目的地,在工厂的车间里并非寻常,此刻却散放在普通货车车厢里,尚未装配就绪。而在几个有冷冻条件的车厢里放着的是与之有关的一包包危险品。在客车车厢的保险柜里放的全都是超级绝密文件。
  最终大伊万被从车里雅宾斯克的工厂中经过铁路运到莫斯科东南四十公里的茹科夫斯基市,茹科夫斯基是苏联重要的飞行基地,市内还有众多生产战机零件的厂家,新的“图-95B”型轰炸机做好了航投试验的准备。
  “时间已经定下了三十号!”谢洛夫看着马上要有结果的核弹感慨良多,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第275章
大炸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