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404

  “里根遇刺案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现在我们也不知道里根到底死没死,现在我可以作为几个情况进行预测,一条就是里根死亡,这种对策是非常简单的,我们只需要等待就行了,看看副总统布什是不是会继续执行里根的对抗政策。一条是里根没死,这样就算是最乐观的估计,里根半年之内也别想完全康复,利用这半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最后一条是里根毫发无伤,但是这基本不可能。”刚刚摆脱了幕后黑手嫌疑的谢洛夫,马上开始对这件事的后续影响开始预测。
  “不管是死亡还是重伤,美国不可能封锁太长时间消息,我们马上就会知道。”勃列日涅夫阴沉着道,“这不是主要的问题,我们的一切计划照旧,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总书记!”安德罗波夫、谢洛夫、乌斯季诺夫、葛罗米柯四个人同时点头。
  勃列日涅夫点头挥手让他们下去,准备休息了。虽然心中并不想承认这个问题,但他必须承认一件事,那就是他真的老了。现在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是不是要解决一些苏联可能遭到的隐患,尤其是阵营内部的隐患。
  “还是不着急,先等待今年过去了再说。”勃列日涅夫不自然的看向遥远的东方,他希望稳定住远东的环境,如果说自己本阵营内部还有不稳的地方,那只有一个方向了。
  作为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深感中苏分裂平白消耗了自己阵营的一部分实力,但是让他主动示好,这也是不容易的。他从来就不认为苏联有什么做错的地方,相反中国和南斯拉夫一样,总是在给苏联制造问题。苏联要和平竟争搞缓和的时候,中国在搞对抗。苏联开始对抗了,中国开始搞缓和,两国就好像永远都不在一个节奏上。
  实际上,勃列日涅夫从一上台,就没有松懈缓和中苏关系的积极努力。苏共二十四大,他就邀请中国代表团赴苏;柯西金趁访问越南之机的两次北京之行;,柯西金在北京机场与周恩来会见,都是他一手推动的。他认为自己已经够可以了,却从来都收不到中国的善意。
  很多时候他都想和谢洛夫谈谈这个问题,能不能让总政委想想办法,尝试改善一下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修复到斯大林时代的样子。这超出了总政委的能力,要知道谢洛夫的名声在欧美臭不可闻,另外一个对他频频攻击的国家就是中国。谁让中越战争的时候,他曾经说要来一场核突击演习,试试中国呢。
  所以还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比如搅屎棍这么伟大的事业。现在里根遇刺,短时间内里根的问题是养病,他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搞点事情。
  因为事情重大,所有的事情谢洛夫都是独自策划的,他不能相信任何人,如果暴露的话,他自己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克格勃也会名誉扫地,苏联的名声同样会受到巨大影响。
  出动的行动人员当然是越少越好,行动人员是谢洛夫找的巴基斯坦人,有克格勃秘密警察总局的阿訇亲自教育,由特别调查部在一座中亚的基地中训练,那里与世隔绝,事实上这些七八岁的时候被弄到基地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那里是苏联的地方。他们从来就没有出过那里的基地,甚至十年来他们对自己的巴基斯坦都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俾路支地区非常想要脱离巴基斯坦,在他们心里,只有复仇。
  他们只知道一件事情,他们的家乡已经被印度占领,脑海中最为深刻的记忆,也是自己父母被印度军人处死的场景,实际上他们就算是忘记了也没有关系,克格勃保留了当时的照片,就贴在他们居住的宿舍墙壁上。他们可以随时想起来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秘密警察总局虽然成立的初衷就是对付宗教的,但这不耽误一些秘密警察总局的干部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阿訇,一个优秀的警察必须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秘密警察总局的干部也是这样,如果他们有一天不再克格勃工作,未尝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阿訇。
  三月份的最后一天,很少出现的门德列夫,出现在了基地之外,他没有进去,门德列夫长得并不像是中亚人,这里的教官都是懂乌尔都语的乌兹别克人。
  来到训练营外面之后,门德列夫直接扔出来了十本证件,这是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证件。上面有两把战刀交叉,以及和平教的星月标志。事实上这不是伪造的,使用的材料和印章都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一致。就算是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人自己看,也不可能辨认出来其中不一样的地方。
  “我要八到十个人进入印度执行任务,从里面给我挑选几个愿意为安拉牺牲的仆人。”门德列夫开口道,“就算是一把刀,十年的时间也应该磨的都快了。”
  “知道!”本来这里的教官也想问一下门德列夫几个问题,但是刚开口就见到克格勃行动执行部的证件,瞳孔不可抑制的微微缩了一下,马上点头招办。
  “有人会接这些主动为安拉牺牲的战士离开训练营!”门德列夫冷着脸说道,“训练营马上就会关闭,主席的意思是,你们这些教官会进入内卫军工作,各自回到原来的单位。”
  两人的交流非常短暂,门德列夫本身就不是一个容易交流的人,倒不是不善言辞,而是从心里就懒得说话,如果克格勃超能力研究所的念力研究真能实现,估计门德列夫可能会很高兴,他可以使用念力和别人沟通了。
  目送着训练营的教官离开,门德列夫眼皮一翻,一直放在手里的手拿出来一只手机道,“门德列夫,监视住训练营,人选挑选完璧之后,将所有学员处决,同时炸掉训练营。这些人的思想已经被宗教污染了,无法教育。”
  对话完毕,门德列夫缓慢的站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裤子,走到了外面停留的越野车上,启动车辆绝尘而去。不论是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区,还是黑海的沙滩,亦或是这里的戈壁滩,都不能引起这个杀手头子的心理波动,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最终这里挑选出来了十个学员,都是从小在这里长大,在一九七一的印巴战争中被克格勃的人收养的阵亡巴基斯坦军人后代,而同一天晚上,大批克格勃边防军秘密包围了营地,第二天,这座十年历史的训练营不复存在。
  “我们的行动定在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孟买,为了安拉,为了巴基斯坦,向印度人复仇的时候到了!想想十年来你们日复一日的训练为了什么?”
第839章
大爆炸
  “人选好了?好,你亲自指挥,不要出现问题。”谢洛夫简单吩咐了一句就放下了电话,现在在打退堂鼓的话,已经太晚了。很多机会他都可以放弃这个计划,但却一直没有放弃,事到临头在放弃的话,已经来不及了。
  放下电话,继续看阿富汗方面的情报,目前为止阿富汗人民军人数为三十万人,装备了一千一百辆苏制坦克,以苏联的盟国标准,阿富汗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哪怕在阿明扩军之后也是如此,更不要提面对六十万大军的巴基斯坦了。
  不过阿富汗倒不是完全的菜鸡,阿富汗全国多山,尤其是面对苏联的北部边界更是如此。这也是苏联历史上进攻阿富汗如此吃力的原因,但和巴基斯坦交接的那边,却是阿富汗为数不多的平原地区,很适合阿富汗扩军之后的人民军进攻。虽然原本的历史上那里的好地形,成了美国输送武器抵抗苏军的重要通道。
  还有一点优势就在于两国边界的阿富汗主体民族了,相信一旦战争开始会有大用。这种考量必须计算到巴基斯坦的外援,一个是美国,这谁都知道。另外一个就是让印度丢了东北部七个邦的某大国。战事一起,两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的主要外援。
  不过两国会为了巴基斯坦拼命?有这个可能,所以谢洛夫才要给印度一个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指责的开战借口,任何一个国家想到这件事,都不敢明着站在巴基斯坦一边。因为和巴基斯坦站在一起,就等于是和人类道德的反面站在一起。
  这件事根本不用划分阵营,不论是两大阵营还是中立国家都不会接受,正是因为后果严重,十年来谢洛夫好几次放弃这个计划,一旦事情走漏风声,谁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就算是现在他也仍然在犹豫,不过让他犹豫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了。和往常和别人讨论计划是否实施不同,因为这件事太重大,后果太严重,他只能自己进行推敲,每看一次调查报告,都会再三要求迅速销毁,不敢留下一点蛛丝马迹。
  很长一段时间内,谢洛夫认为自己完全适应克格勃的工作,以捷尔任斯基为榜样的他,完全可以当得起铁石心肠,完全可以抛弃个人感情和道德来考虑问题。他也一直和克格勃的部下们强调这个理念,到了今天,谢洛夫发现这都是自我催眠,他做不到这点。第一次发现没有自我催眠成功,就是在一九七六年那个人去世的时候。忍了半天,还是没有忍住落泪。
  谢洛夫有病了,或者说,又开始装病了。躲在家里面看电视,睡懒觉、一人饮酒醉。让克格勃四个副主席维持卢比杨卡的运转,自己在和瓦莉娅谈笑风生。几天之后直接离开了莫斯科,打着去保加利亚疗养的名义,躲在了黑海之滨。
  “这多好!”躺在伊赛莫特妮美腿上的谢洛夫闭着眼睛,闻着自己前任秘书的身体味道。而旁边卢卡尼小心的拿着剃须刀帮着自己的男人刮胡子。从在瓦莉娅手里面吃过亏之后,总政委总是对刮刀有一种说不明白的感觉。每次有女人帮着自己刮胡子,他都想问问,“你这个刀片不会是刮下面用的吧?”
  “在莫斯科不开心了,就来这里坐坐,我们几个一直都在等你!”不一会谢洛夫摸着自己光洁的下巴起身,就听到两个女人的声音。
  “你们几个女人跟着我,确实比较受委屈。”谢洛夫的口气有一种叫做很抱歉的语气,这是非常少见的。伊赛莫特妮和卢卡尼两人一个比他小十岁,一个比他小九岁。其实现在这种生活对她们两个以及叶莲娜都不公平。
  “没有你,我和卢卡尼一样会去做燕子,不知道在哪个老男人的床上,你没有对不起我们,现在这种生活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好了。”伊赛莫特妮嘴角含笑,她们两个不是当初的小姑娘,说话也变的温婉,“还是那句话,在莫斯科不开心了,就到这里来,我们让你开心,今天晚上,我们一起陪你。”
  “嗯!”人模狗样的总政委同志微微一硬以示尊敬,他现在确实需要放松一下。
  这里住的几个女人又不是外人,对不对?都是他前任的生活秘书、机要秘书。总政委身体不好在黑海疗养几天怎么了?年纪大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谁让你打电话过来的?好不容易从被窝里面把脑袋伸出来,一副老子快挂了的谢洛夫拿起了手机有气无力的道,“喂,你不知道我病了么?我说了,一切照旧就行了。”
  “我是乌斯季诺夫,敌军的扮演者你要用那些美军的后代么?”乌斯季诺夫元帅口中美军的后代,是谢洛夫的干儿子们,在苏联国内演习扮演假想敌的那支部队。
  “这支部队制造会被发现,让美国人知道也没什么不好!”长长的打了一个哈欠,谢洛夫一副没睡醒的口气道,“我还真想知道,一旦美国人知道一群美军的后代在苏联,到底会是有什么样的反应,估计也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新闻。”
  “好吧,你的身体没事吧,还需要多长的修养时间?”乌斯季诺夫不以为然的问道。
  “还需要几天吧!”谢洛夫的声音很艰难,他的脖子上有两条手臂,分别在左右两边缠着他的脖子,昨天晚上他不得不和两只燕子来了一场艰难的战斗,目前还在恢复期。
  乌斯季诺夫挂断了电话,不过这个电话也让两个女人苏醒了,“国内要举行大演习了么?很多报纸都说,国家和美国的交锋会更加激烈,你也这么认为?”伊赛莫特妮的小脑袋倚在男人的胸口上,一边听着男人的心跳一边问道。
  “嗯,这次可能是决战,就算一次打不死美国,也会彻底让全世界看到哪个国家会占据明显的上风,这样所有中立国的态度才会完全改变。”谢洛夫眯着眼睛回答道,拖下去苏联也可以赢,毕竟欧亚大陆根本比美洲的潜力大的多。以现在整个欧亚大陆的局势,苏联慢慢种田等待,几十年后局势一样会明朗。
  可问题是谁特么愿意等待几十年?他就是现在中央主席团里面年龄最轻的一个,他都五十多岁了,更不要提那群随时去见马克思的老头子。根据历史谢洛夫可以知道,未来三年,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乌斯季诺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会接连不断的去世。苏联回在不断的葬礼中度过。去世的都是国家的重量级人物。
  不要看谢洛夫现在和那群老头子比岁数不大,还没事装逼睡毛妹,可谁知道这种状态能维持几年?他不能在等了,必须要快点看到结果。还有他心中希望看到苏联真正的样子。
  作为一个斯大林的信仰者,总政委认为一国建立社会主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苏联必须是世界最强,以全世界来支援苏联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建立这么一个理想的国家,其他国家该特色的特色、该资本的资本。省的人人都过的像个人,和苏联争夺全世界的资源,所以他喜欢印度这种国家,讨厌美国。
  伊赛莫特妮吃吃一笑,亲了男人一口道,“我就喜欢有理想的主席!”说话间一只小手一路下滑抓住了男人的长处,嘴里喷着湿热的气息道,“主席,你需要在黑海多疗养几天,这对你的身体有好处,卢卡尼,自己坐上去,听话……”
  塔拉维贫民窟位于孟买市中心地带,生活着约四十万人。人们居住的场所大多是几根木棍或杆子撑起,外面盖层塑料皮或铁皮之类,在风中摇摇欲坠。贫民窟的人口密度特别高,加上孟买的气候十分炎热,民众都是直接从附近发黑发臭的河中取水,因此卫生条件极其恶劣,里面堆积着谢洛夫口中的易燃易爆品,加上道路十分狭窄,十几年前谢洛夫就确定,一点出现大型火灾这种事情,这就是一个炼狱。
  一九八一年四月七日,印度的旱季仍然在继续,要到六月份印度的雨季才会到来,居住在这里,脱离印度政府视线之外的这群人,麻木的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进入了自己拥挤不知道能不能成为房子的住所。
  虽然这里第一大城市的市中心,但是几乎不会得到关心,晚上十点,气温总算是降下了一点,几个熟练的说着乌尔都语的人出现在贫民窑的小巷子里面,他们带着仇恨的目光脚步不停的前行,来到各自在脑海中的记住的地点,这些地点有残留的油罐、以及堆积在一起的煤气罐、破烂堆在一起的棉花存放处。
  到达了这些地点之后,这些人从身后的背包当中拿出了定时炸弹,定时之后塞进了这些危险品的缝隙之后,然后脚步不停的迅速远去,午夜十二点,贫民窑惊天动地的爆炸接连不断,大火瞬间蔓延开来。
  “接应这些人回来,半路上干掉他们!”门德列夫眉心一跳下达第二个命令。
第840章
我的接班人
  拿着手机听着门德列夫的报告,谢洛夫默然不语,过了很长时间才道,“你办事,我放心!”说完就挂断了电话,他相信这位行动执行部的部长会做的干净。
  总政委的声音虽然还算冷静,可放下电话之后,平时高昂起来的头深深地低了下去。这次的行动,是他从事肃反工作之后心理负担最沉重的一次。那些人毕竟是无辜的人,他不知道这次火灾会死多少人,不过根据里面的人口密度,这个数字肯定是以万来计算的。
  没准多少人身亡根本就是一件悬案,贫民窑当中是印度最底层的人,低种姓族群,也许还有不可接触者,里面连警察都没有多少,任何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都很缺乏。印度政府知道里面居住多少人么?统计过么?谢洛夫看够呛。
  “我是无神论者,从本质上来讲,人类也不过是直立猿进化出来的动物,并不比其他动植物更加高贵。谁都逃离不了生老病死,谁敢当苏维埃的路,谁就去死。”谢洛夫的双拳紧攥,双眼睁大闪过可怕的光芒,做都做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想要可怜别人,你也要有这个资本。你有伟大的理想,可却没有命去实现。谢洛夫明白一个人人都懂的道理,那就是做事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不是自己付就是别人付,这不是他喊一句共产主义万岁,全世界的人们都会全力拥护,人类就进入下一个时代了。一切以后的美好梦想都要以苏联胜利为前提。
  单纯从维持苏联不倒的角度,而不考虑冷战的胜利,谢洛夫还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开放,这样苏联固然会出现一切现在其他国家都有的毛病,但是多活几十年还是轻而易举的。苏联的地理环境虽说并不适合市场经济,可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打下的家底,就算是缓慢衰落也比后世的俄罗斯强大的不是一点半点。
  可那还是苏联么?那和俄罗斯有什么区别?苏修这个名号估计永远也摘不掉了。不提共产主义提什么?难道他要在莫斯科把俄罗斯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做口号喊出来。然后看着房价上涨、贫富加剧、一些早已经被消灭的古老职业重新复苏更加兴旺?那么以他提早准备的手段,现在开始是不是准备抢在罗马尼亚的前头,把铁卫电影公司先成立?
  所以普金从来都不在谢洛夫考虑的未来领导人当中,他有能力又怎么样?思想上靠不住,有能力只能给苏联更大的破坏,苏联应该在信得过的人手中。而且依靠目前的制度还是有些制衡不够,克格勃这个部门应该被完全释放出来能力。
  今天的早饭谢洛夫吃的心不在焉,孟买的大火灾对他还是造成了影响。说话也比平时少了很多,到时有点勃列日涅夫那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怎么忽然不开心了?是我们两个惹到你了么?”女人就是容易胡思乱想,伊赛莫特妮拉着卢卡妮的手,带着小心和自己的男人进行对话。
  “不是你们的问题,有一些其他事情。”谢洛夫从一国建立社会主义的臆想中苏醒,带着抱歉的态度说道。孟买大火灾不应该在从他心里出现了,这样不但自己心里不开心,也会影响到别人,何况他又不能对别人倾诉,这样会更难受。
  长久以来,谢洛夫都避免和勃列日涅夫正面对着干,因为他知道一旦这样,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同归于尽,他又不想用暗杀手段解决问题。这会对苏联的形象造成致命的伤害。苏联形象受到哪怕一点点的伤害,最终都会扩散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已经接二连三证明的事情,最后一次发生就是戈地图造成的,哪怕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尽力维持着本国的稳定,也会被倒塌的苏联砸死。
  正是心中有这么一个理念,所以在谢列平错失机会没有在实力占优的时候扳倒勃列日涅夫开始,他就开始专心的研究对外事务,等着中央主席团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头子去见马克思,这么做虽说怂了一点,确实对国家伤害最小的办法。
  目前看来,他已经接近成功了,除非勃列日涅夫忽然铁了心要干掉他。不然以勃列日涅夫现在剩下的时间,想要一点一点布局按照传统办法搞定谢洛夫,时间已经不够。再者他本人可没有谢列平这么高尚,就算是被打压他也要留在中央主席团当中。
  比起全世界对孟买大火灾的震惊,以及经久不息的讨论,谢洛夫本人就像是处在暴风之眼的中心位置,安静的不像话,也没有看任何一份对这件事报道的报纸。继续在黑暗之滨装死,两天后,门德列夫发电,“事情完成……”
  和几个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告别,谢洛夫登上了火车返回苏联,视察继续,目标白俄罗斯,他想要看一个人,后世这个人的舞台太小了,不知道在谢洛夫的影响下,有没有更大的舞台让他施展,其实这个人才是他眼中苏联二十一世纪的合格接班人。
  莫吉廖夫州什克洛夫大区,这个普通的白俄罗斯小城市,今天却如临大敌,这座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地方,成了国家安全总政委造访的地方。因为谢洛夫是突然造访,这里迎接的人级别并不高,但就算是如此,“突击手”集体农庄副主席卢卡申科在其中仍然不算什么大人物。
  “克格勃边防军坦克副连长卢卡申科,向主席问好。”卢卡申科大声的表达自己的欢迎。
  “谢谢,卢卡申科同志!”谢洛夫笑着伸出了自己的手,卢卡申科入伍后加入了克格勃边防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是谢洛夫的部下。在担任“突击手”集体农庄副主席之前,他还是莫吉廖夫州什克洛夫大区的团委书记,算是共青团的年轻干部。
  卢卡申科今年二十七岁,当过兵、退伍之后一直从事着农业工作。这也是谢洛夫都到了八一年才过来亲自和这个人见面的原因,卢卡申科已经有了成熟的三观,这种成熟的思想应该不会再改变了。这就避免了拔苗助长的反作用。至于升职的问题,有总政委的关照,至少在州委书记之前的仕途上,谢洛夫可以让这个欧洲最后的独裁者坐火箭体会飞一般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