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404

  包括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谢洛夫、乌斯季诺夫、葛罗米柯在内的中央主席团委员表态中,对美国的批评都非常直接。似乎是在对里根的苏联态度非常不满,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随着会议的继续,一些国家纷纷惊呼美国和苏联的对抗正在加剧,十年来两国之间从来没有这么直接的表达敌意,冷战将进入更加激烈的阶段等等。
  随后一段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的对话被纰漏出来,“美国就是一块边缘大陆的国家,美国智能通过挑拨欧亚大陆国家的矛盾才能保持影响力,可惜,现在人类的中心根本没有能挑战苏联的国家,美国人赢不了我们。”
第836章
大演习
  针尖对麦芒,一些西欧的评论家认为,这是苏联释放出来的声音。显然自从里根上台对苏联表示敌意之后,苏联国内通过这一次的大会统一了自己的声音。看一看现在主导苏联书记处中央的都是谁吧。苏联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的部长都在其中,基本上就是强力部门的集合体。
  苏联最为令人畏惧或者说臭名昭著的部门都在其中,这些部门的领导人全部都是几年前人们印象中的苏联强硬势力,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被很多国家认为,是苏联强硬派大举抬头的征兆,显然苏联已经决定,不管美国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苏联都要针锋相对,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这么做。
  很快里根给出了自己的回应,正准备对法国进行访问的里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苏联这个国家,以及所谓的社会主义根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他们是必然要被扫到历史的垃圾堆当中的,我必须在强调一遍,不是美国,是苏联。那群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的苏联领导,已经从头到尾完全的把自己欺骗了。很快你们就会看见这个邪恶、帝国的瓦解!”
  因此,我敦促你们大声反对那些将美国置于军事和道德劣等地位的人士。我一直相信你们这些教会人士才是鲁益师书中那个老魔鬼的眼中钉。因此,在你们讨论核冻结提议时,我要提醒你们谨防傲慢的诱惑,那是一种洋洋自得地宣称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并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的诱惑。它无视一个邪恶帝国的历史和勃勃野心,径自宣布军备竞赛不过是一场巨大的误会,由此而使自己游离于对与错、善与恶之外。
  “我相信我们会迎接这种挑战;我相信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悲惨、诡秘的篇章,这一篇章现在已接近尾声。我之所以相信这一切,因为我们探求人类自由的力量源泉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它永不枯竭,必然会威慑并最终战胜那些奴役同胞的人。”
  邪恶、帝国?这个词瞬间传遍了整个世界,引起媒体界一片哗然。里根的言论不但遭到了苏联的抨击,就算是在全世界也引起了诸多不满,法国人就认为里根这是给欧洲的局势火上浇油,又想再一次让欧美给美国当肉垫。
  “或许苏联和美国更加激烈的对抗成为事实,我实在是无法接受目前情况的转变,是什么让局势发展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又是什么使得苏联方面不肯有任何的妥协?难道我们真的要面对全世界的战火了吗?”法国总统密特朗在面对全体法国公民的讲话中发出了感叹,他的话中带上了一丝萧索,“我们站在了十字路口,或者世界回到以前或者世界陷入一片战火,可是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他的选择权在其他人的手中。”
  法国的执政联盟是社会党和共产党联盟,密特朗是现在法国总统,而法国共产党的总书记是乔治马偕。不谈法国共产党本身就和苏联很有共同语言,就说十年来苏联虽然在全世界大肆扩张,但主要矛头从来都是美国。并没有动法国一丝一毫的利益,相反对法国在非洲的存在表示尊敬。
  苏联大克里姆林宫中,中央主席团会议室,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谢洛夫和葛罗米柯都在面色不虞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里根的强硬表态已经表明,他就是要和苏联分出一个胜负,决定地球上的领导者。里根也许并不认为自己肯定能赢,但是他知道一旦目前烈度的对峙继续下去,美国绝无可能在进一步。
  “多勃雷宁来电,里根自从登上总统的位置上后,还没有和他见过面。这和以往的历届美国总统都不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淡漠地说道,“而且里根已经公开呼吁几次要增加军费了,目前美国也正在讨论当中,看来事情已经成了定局。”
  谢洛夫把玩着手中的煤油打火机,不断的按下在松开,一缕火苗在眼前明灭不定,照亮了总政委好像冰块一样的脸,谢洛夫很认真,认真的程度就像是没有听到同事的话。
  “那就找他回来吧,多勃雷宁同志已经在美国这么长时间了,我们也需要一个新的驻美国大使!”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开口道,“我们也需要对现在的美国重新作出评估。”
  显然总政委和国防部长两人现在都没空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安德罗波夫只能出来圆场了。避免了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的尴尬,不过外交部长同志也能理解。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都是觉得苏联力量比美国强的领导。
  啪!谢洛夫收起了煤油打火机,仰面看着头顶怅然道,“我为这个国家服务几十年,我清理了数不清的敌人,年轻时候我对着红旗发誓,永远保护这个国家。中年时候,我在克格勃总部的广场,对着捷尔任斯基同志的雕像宣誓,嗅出并铲除叛徒!几十年来,我签发的死亡命令自己都数不清了,但我头一次这么想杀一个人。他说我服务了几十年的理想,是邪恶的,是注定要进入历史的垃圾堆当中。巧了,我也是这么看待美国的。”
  “美国人不需要盟友,他们需要的是狗。哪个国家活得像个人,他们就要颠覆哪个国家。里根所说的自由,是美国可以随意杀其他国家的自由。我很纳闷,一个总是跨洋作战发动侵略的国家,他是怎么说出来这种话的。”谢洛夫迷茫了半天之后,声音重新恢复了坚定道,“我现在真想干掉他。”
  “尤拉,不要这么做!”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大吃一惊道,“你不能直接暗杀美国总统,一旦你这么做,就不再是中央情报局和你们克格勃的问题了。这是两个阵营的问题。”
  安德罗波夫也乌斯季诺夫也有些吃惊,他们也因为谢洛夫准备动用克格勃的暗杀部门,干掉这个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刚刚要准备开口就被谢洛夫阻止了,“我没有要杀他的意思,相反我希望他活得时间长一点,看到他口中的邪恶、帝国是怎么干掉美国的。他可千万不要老年痴呆,不然太便宜他了。”
  “等一下,给我接卢比杨卡!”谢洛夫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道,“给我找出一些专业的医生,列出老年痴呆早期症状,然后你们给我编造一条消息,就说美国总统里根,有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谢洛夫知道这根本不耽误里根的总统历程,因为老年痴呆症早期是可以伪装的。里根虽然只是一个二流演员,可隐藏自己的病还是小菜一碟。这么做只是总政委习惯性的埋雷,要是以后苏联战胜了美国,最好的替罪羊,让美国人万民唾骂的人不就是里根么?
  等到时候里根老年痴呆症爆发,苏联可以好好讥笑一下美国的选举了。想在历史上留下名字是可以的,但总政委准备让他留下和戈地图差不多的名声。
  时间不长,勃列日涅夫来到了会议室,喜怒不形于色的勃列日涅夫没有出声,可谢洛夫能感觉到,这位苏联的伟大领袖也是在压制自己的怒气。
  “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开口的时候,勃列日涅夫的语气仍然柔和,让人看不出来自己的心情,但所有人都知道,勃列日涅夫说的就是里根。
  乌斯季诺夫似乎心里早就有了想法,等待话音一落就开口道,“既然里根对对抗还是有一定的自信,那我们就组织一次大演习,我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准备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演习,让美国人以及北约看看,他们自己能不能在战场上和苏联交锋。”
  谢洛夫眼皮一翻,乌斯季诺夫的话让他想起了一个纪录片,西方八一。这是由苏联举行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演习,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假想敌。后世一些人对苏联钢铁洪流的最初印象,就是从网络上这部演习的纪录片得来的。
  “嗯,好!我同意,那乌斯季诺夫同志就好好准备,给美国人一个震慑。”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同意道,“需要多长时间准备,动用多少军队?”
  “初步预计动用七十万人,我们自己的五十万人,加上华约国家的二十万军队,还有一点二万辆坦克,九千辆装甲车,以及三个空降师。”乌斯季诺夫元帅一开口就是大手笔,整个演习的规模听哦度没有听说过。
  虽然是这样,但勃列日涅夫还是同意了,谢洛夫想了一下开口道,“我希望在六月份开始,我在五月份之前,会在国外策划一个行动。大演习可以牵扯北约的注意力。”
  “大行动?好,我就把演习定在六月份!”乌斯季诺夫没有问谢洛夫策划什么行动,不过他知道这个行动绝对不是一般意义的行动,谢洛夫又准备出去引爆地雷了。
第837章
里根遇刺
  “里根虽然有着坚定不移和我们对抗的信心,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美国人的一些惧怕心里,只要我们自己稳住阵脚。任何人都不能拿我们怎么样。这一轮的交锋过后,整个冷战的形势就非常明朗了,其他国家,包括所有的中立国家,应该知道和谁做朋友。”谢洛夫咳嗽了两下,似乎因为抽烟嗓子有些不舒服,继续道,“里根主导下的美国也许会和拼死一战,这是非常危险的战略,因为胜利者并不一定是美国人。”
  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葛罗米柯都点头,总政委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拿出令人安心的态度,似乎同样一套安慰人的话,他说的就有不同的效果。
  “我累了,可以按照商定的办法去做了,只要我们自己团结在一起,谁也不能把我们的国家怎么样!”勃列日涅夫一副精力不济的样子道,“让那个二流演员,清楚一下自己的位置。”
  对于邪恶帝国的论调,还是要反击的。这件事不需要假手任何人,谢洛夫可以做。
  苏联战略进攻十年,并不是对世界局势没有一点的影响。不然里根竞选的时候也不会遭到这么多的媒体反对了,八十年代的里根,和二十一世纪的里根形象是完全不沾边的。八十年代开始的背景是苏联横扫天下,处在立国之后的巅峰状态。这种时候里根不顾一切的和苏联拼命,一般人当然是认为里根疯了,美国怎么可能是苏联的对手?应该和苏联和平共处,并且利用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力量拖住苏联的步伐。
  卡特总统的时期,美国确实倡导过多极化,可从里根上台的那一天开始。多极化这个词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公管世界,也就是两级统治世界。其实在肯尼迪总统之前,美国一直试图自己统治世界,里根的说话和美国巅峰时期的论调已经算是比较谦虚了。
  按历史,里根发现苏联有些跟不上美国的节奏之后,瞬间从保持和苏联平衡的论调,变成了建立优势的论调,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苏联迎来了戈地图作为国家的领导者。
  现在的背景中,谢洛夫根本不愁自己说的话没人相信,只要他敢说,至少很多不愿意和苏联对抗的美国媒体会转载他的话。
  在美国的邪恶帝国说法出来的第二天,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了国家安全总政委的一些评论,“当今世界的一切事情,没有任何一件不在苏联的考虑范围之内,当中的区别只是苏联想不想做出反应,苏联并不像美国一样,一定要依靠战争来解决问题,还总是成为失败者。这次美国的选举让我对美国重新有了认识,既然美国人选择了一个三流演员、老年痴呆症的早期患者和苏联对抗,那就必须承受这一切的后果。”
  “没人是苏联的对手,苏联的军事力量,就算是十年不发展,美国也追不上。相信不会有人想和苏联在地面上交手的,至于为什么,你们马上就会知道。”
  “美国人自吹的昭昭天命不过是,一个边缘大陆的罪犯在自嗨,就像是美国人远离两次世界大战,却以为自己打赢了一样。我还不了解美国人?历次战争都表明,美国从来不具备和势均力敌对手较量的能力,不要说和苏联对抗,连朝鲜、越南美国都赢不了。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信心要和苏联对抗。美国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全副武装,而他们的敌人最好在用烧火棍,一旦敌人有一只枪,美国都不敢说自己一定会赢。美国大兵最有战斗力的战场,是在女人的肚皮上。”
  共青团真理报的文章被纷纷转载,对里根的抨击和指责也开始进行到下一轮。但作为美国总统的里根并不缺乏拥垒,不然他也不会选举成功。一些保守媒体对亲苏媒体在美国的发展壮大感到吃惊,指责苏联已经让一些美国人的自由精神受到了威胁,已经被苏联吓破了胆,从这点上来看,里根总统的出现是非常合适的。
  此时的里根还没有任何政绩,保守派媒体只能把里根塑造成斗士的形象,不畏强权,挑战苏联的霸权,守护自由世界的和平。一时间美苏之间的媒体站再次打响,两个阵营的笔杆比纷纷行动起来,抓住对方的缺点把对方批评的一无是处。
  “在五月份之前,一定要开始!不然雨季即将到来,在想要挑起南亚大战就不容易了。还有就是,这次只能一击成功,我没有准备备案。也就是说,一旦不成功,就只能放弃了。”
  “这是整个地区的易燃易爆的材料集中地点,这是我们通过俾路支解放军放在那里的,如果印度警方不是太无能的话,应该会找到蛛丝马迹的。行动地点的交通不便,十几年来我们不断的修正,预计的逃跑路线其实就这么几条。”
  “可以说,只要大火一起,这些逃跑通道只能起到一个安慰的作用。十几年前我亲自走过里面的小道,里面根本不是交通不便,一旦有意外发生,那就是一个震惊世界的惨案。”
  行动执行部的总部的部长办公室当中,谢洛夫扶着自己的额头,说话断断续续,声音当中罕见的戴上了一丝犹豫,平时这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你感觉怎么样!”就像是对着空气白话了半天,谢洛夫还是对着存在感几乎没有的部下征求意见,如果对方提出反对意见,说不定他真的会放弃这个计划。
  “很残忍!”门德列夫静静地听完,眼睛一闭但马上张开接口道,“肯定要斩草除根。”
  “是,你要派人对俾路支解放军进行接应,然后对他们斩尽杀绝。”谢洛夫点头道。
  说完话他就离开了行动执行部的总部,他口中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美国总统里根还在到处演讲,并没有理会苏联对他是老年痴呆症的攻击。一旦进行反驳这件事就说不清,反正他认为自己没有,就不用理会那个秘密警察头子的诅咒。否则的话,这场嘴仗会没玩没了。
  刚刚成为总统的里根,还要和各行各业的代表接触,其中工会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下午,罗纳德·里根通过“总统通道”离开酒店。T街西北角停放着正在等待的专车,而约翰·欣克利则混在门外的人群中等待机会。上车前由于随行安保特工的疏忽,总统在人群中直接经过了欣克利的身边。
  他意识到自己绝不可能得到比这更好的机会,因此立刻掏出其罗姆左轮手枪在两秒内连开六枪,但均未直接命中总统。他的第一枪打中了白宫新闻发言人詹姆斯·布拉迪的头部,第二枪则打中了转身试图保护总统的特区警官托马斯·德拉汉提的后颈。这时他有了枪杀总统的清晰视野,但他的第三枪却打中了街对面另一家酒店的玻璃。
  这时,安保特工中的负责人杰瑞·帕尔拼命将总统推入轿车,而第4枪则击中了奋不顾身扑在总统身上作挡箭牌的另一特工蒂莫西·麦卡锡的腹部。第5枪击中了轿车打开车门上的防弹玻璃,第六枪则先是击中了轿车的防弹装甲后反弹从总统腋下击中肺部,距心脏仅有约二点五厘米。
  总统被枪击的事情,立刻被媒体报道,传遍了整个美国。谢洛夫还在评估成功率的时候,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突然进来报告道,“主席,我们接到消息,美国总统遇刺。”
  “嗯?里根被暗杀了?”谢洛夫愣住了,然后恍然大悟好像里根刚上台不久的时候,确实被刺杀过一次。有人说没有政治原因只是一场意外,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政治阴谋。但那肯定不是苏联干的,因为谢洛夫没有下达过命令,还是有人杀他,这就说明此事和苏联无关。
  就在这个时候桌子上的电话骤然响起,谢洛夫拿起了电话答应两声,然后驱车前往克里姆林宫,这是勃列日涅夫亲自打过来的电话。
  “里根被枪击的事情和我无关,我根本没有下达过这种命令。”谢洛夫都有些后悔前两天说真想杀了他这种话了,因为这件事被怀疑,他多冤枉?
  勃列日涅夫沉默不语,他也认为这件事是克格勃出手的可能性不大。谢洛夫虽然胆子一向非常大,但如果有随时干掉美国总统的本事,那首先他自己就可能无法见证,今天坐在总书记位置上的人,很可能是谢列平而不是他。
  勃列日涅夫自认为自己看人很准的,当年的敌人现在都已经不在政治舞台上了。他很多次都想换了谢洛夫,最终都没有这么做。“我相信你,你作为总政委,也应该知道里根被枪击一旦和苏联有关系,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世界大战的到来,但是谢洛夫相信这件事和苏联无关。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他做的。
第838章
目标孟买
  说话的时候,谢洛夫貌似无意的拍了拍心脏的位置,这不是他的身体有什么毛病,而是阻止勃列日涅夫身后的护理妮娜,不要动手。
  不要说这件事和苏联没关系,就算是他真的下令干掉里根而且成功了,估计美国都不会往苏联身上怀疑,除非那些美国大财团愿意为了一个里根,和苏联开启辐射剧情。如果不愿意,那里根就算是苏联杀的,也绝对是白死。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一旦坐实了是苏联动手,估计美国人是忍不了的。但在这之前,美国的调查部门有很多办法给这次的枪击案定性,比如说臆想症患者、或者是精神病人。
  谢洛夫废了很大的劲才让勃列日涅夫相信,这件事和苏联无关、和克格勃无关、和自己无关。其实这本来是一个浑水摸鱼的好机会,可他不敢这么做,以最近两个月美苏之间的相互指责,苏联一旦开始散播阴谋论被美国人发现,这就相当于偷鸡不成蚀把米。引火烧身的举动他是绝对不能做的。
  “真的不是你?”从克里姆林宫出来,乌斯季诺夫同样问出了一个伤脑筋的问题。
  “真不是,我又没有得精神病。”谢洛夫摇头苦笑,自己就这么想一个疯狂的人么?这种印象都是哪来的?虽然他确实在策划一个大行动。
  “但是我估计,凶手应该会被判成精神病人的,美国人总是这样。里根上台确实让一些想要安于现状的势力不满,但肯定不是我们动的手。”谢洛夫呵呵一笑,关于美国总统和精神病人之间的关系,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其中的历史源远流长,堪称美国都市传说,1881年,成功刺杀加菲尔德总统的查尔斯·吉特奥就是位精神病患者。刺杀总统的人,背后肯定有人支持,这些人不是一般的人,都是一些家族财阀之类的,他们为了摆脱法律的制裁,往往会聘请庞大的律师团为他们开脱,而这些律师会想方设法钻法律空子,而精神病是开脱最有效的方法。
  比起美国国内此时的震惊,苏联这边就平静的多,虽然苏联对里根是要多讨厌有多讨厌,但是还是要顾忌外交上的礼节表示慰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