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404

  “如果根据我们部门的经验,那就是把房子和生育子女的数量挂钩,孩子越多,分到的房子越大越好,但是这会给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建造一座房子需要钢铁、水泥、木材很多部门的工作,绝不是用嘴巴说说这么简单,如果以部门来算的话,除了克格勃之外,国防部应该是可以的,季库诺夫部长的石油工业部也可以做到,其他部门就很难说了。”这个问题谢洛夫都想了十几年了,目前最显著的办法就是房子和孩子挂钩,但苏联如果这么做,政府开支就会剧增,想要冲淡这种剧增的成本,只能把古拉格重新建立起来,手里有一百多万无偿劳动力,才能冲淡这方面的成本。
  “以前的办法是往当地掺沙子,但这样仍然比不上当地人口的增长,这主要是环境的因素占据主要地位,所以一味的往边疆迁移人口效果会越来越低。我们必须想办法把当地的民族迁出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离开本地,来到欧洲这边。这些来到欧洲人口就失去了在本地存在的环境,而且一旦成功的把人口吸引到欧洲这边,我们可以发挥出来另外一个优势,让本身占据全国将近百分之八十的斯拉夫人,同化来到欧洲的少数民族,但如果是斯拉夫人去中亚,就无法做到这一点。”谢洛夫最后阐述完了自己的思路。
  在一九六九年,苏联少数民族占据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但如果把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加上的话,其实还远远没有这么糟糕。只要保证最大的少数民族乌克兰不出问题,其实民族问题也不会成为苏联的大问题。
  勃列日涅夫最终也发现了这一点,才在几年后换掉了总是对乌克兰文化网开一面的谢列斯特,让对待民族问题更加强硬的谢尔比茨基成为了乌克兰的一把手,谢尔比茨基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对谢列斯特的支持者进行清查,把百分之五的乌克兰共产党员开除,随后推行俄罗斯化。在戈地图上台的时候,这种工作其实已经接近完成,在安德罗波夫时代,根本不会有人想到乌克兰有一天会成为外国。
  更大一点的说,当时的世界上根本没人可以预料到苏联会解体,甚至八十年代初的中国政府,认为如果不站在美国那边,美国就完全不是苏联的对手。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苏联的政府结构非常适合做出长期规划,美国总是换总统,而每一个总统的政策都不一样,会造成贻误时机、重复建设等等的问题。苏联就没有这个问题,哪怕苏联会暂时落后,只要随着时间的发展,美国迟早不是苏联的对手。
  这个论断在一九八五年之前都是成立的,在那年之前,美国虽然已经重新转守为攻,但苏联没有出现明显的劣势,也看不出来要解体的危险。苏联的突然解体使全世界目瞪口呆,不仅震惊了西方政界,也对西方学术界造成巨大冲击,甚至被西方社会科学界自认是最大耻辱。他们责问自己:为什么西方国家多年来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和研究力量,在顶尖级大学建立多个研究机构和大量研究岗位,设立了那么多的专项课题研究苏联,但是居然没有一个西方学者在事前对苏联的解体做出任何预测,那么西方的苏联研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所有人都没有问题,只不过某个蠢货的愚蠢程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于是苏联解体之后,那个天字第一号的蠢货在不断的说明自己就是要给人民自由,自说自话强调自己当时没有失误。但所有国家都没有人理他,专门投入资金研究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怎么把当地民族引出来到欧洲,这就不是谢洛夫能做的了,他不能让内务部队去抓人送到欧洲,就算他想,也没有一个新的斯大林来支持他。
  眼前这位酷爱勋章的第一书记倒是想,可谢洛夫不认为自己和勃列日涅夫,是贝利亚和斯大林那种关系。自己没有贝利亚那种说一句话全苏联都不敢出声的震慑力,勃列日涅夫也不是斯大林那种钢铁领袖,两个弱化版的就不要和原版做对比了。
  勃列日涅夫会小心谨慎地推敲步骤,然后决定会不会实行,谢洛夫没有时间在这里等待了,他赶着去背锅,是时候拿出肃反工作者的勇气了。
  这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已经炸窝了,卡斯特罗策划的这次偷渡,把美苏之间的关系重新推到风口浪尖,涉及的人口遍布包括苏联的整个东欧,甚至有人说这是苏联策划的。
  “我策划的!”谢洛夫刚刚露面就宣布了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这个消息让所有记者都非常兴奋,不出意外最近的头条又是这位苏联国家安全总政委了。
  “谢洛夫大将,请问这些人被关押在古巴,到底是犯了什么罪行呢?”一个西方记者站起来压抑着自己兴奋的心情问道,他又不是美国人,只关心这次的新闻是不是有爆炸性。其他的问题是美国和苏联的事情,打嘴仗更好,越激烈越好。
  “只要你们能想到的那群人里面都有,不过这不重要。”谢洛夫的口气柔和,像是和自己的邻居闲聊一样道,“你只需要记住一个罪名就行了,那就是反苏,他们喜欢自由世界。”
  “美国国务卿呼吁苏联将这些人遣返回国,不知道苏联是什么态度。”另一个问题被问出,所有记者都屏住了呼吸,显然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隐隐感觉到得到的答案并不寻常。
  “我个人是不同意的,他们喜欢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就他们的罪行来讲,回国的话还要面临继续审判,所以为了他们的生命安全着想,留在美国最好。来到这里之前我已经和华约国家的安全部门打过了招呼,现在拜托你们为已经到达美国的犯人群体带句话。”谢洛夫咳嗽了两下,面无表情的当上百个记者的面前,慢吞吞的吃了两片药,快把所有人的耐心都消磨完了之后才道,“好好在美国活着吧,敢回来,我枪毙你们……”
  一瞬间,整个会场的记者们沸腾起来,最近的头条都有了,做好这一切的谢洛夫慢慢站起来,拍了拍军大衣上面的灰尘,在一群安全人员的护送下离开了这里。
第640章
安全干部小聚
  短短两个小时时间,波兰内务部、公安部、德国内务部、国家安全局。捷克斯洛伐克内务部、匈牙利内务部、罗马尼亚内务部、国家安全总署。保加利亚内务部、国家安全委员会纷纷发布声明,同意苏联国家安全总政委对那批人的定义,同时表态这批人并不是他们需要的人,这些人敌视社会主义,心中本身就对资本主义有着期待,所以不适合生活在他们的国家。
  “他们回来是必然要被审判的,这些和我们国家格格不入的人,在精神上早已经不是我们的同胞。”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肯定了谢洛夫的评价,“对于苏联同志的判断,我个人没有意义,既然已经感化,不如让他们离开。”
  各个盟国的表态,整个北约国家的传媒都感到一阵恶寒,当天晚上一个报纸上这么说的,“我们必须承认,在莫斯科、柏林、华沙、索菲亚、布达佩斯这些等等的历史名城,一个广泛的警察联盟确实存在,他们秉承着同样的思想,手段冷酷,丝毫不懂得怜悯,最重要的是,这些人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保护国家。他们像是钢铁铸成的大坝,把我们的思想和交流拦截在外面,他们是我们击败苏联的最大障碍。”
  “交流是可以的,但必须在平等的地位上。如果平等这个重要因素不存在,那就没有交流的基础。如果有人想用现在西方动荡的社会来证明优越性,那种吸、毒、滥、交、颓废、堕落的思想来影响我们的青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克格勃存在一天就会挡住这种风潮。”克格勃副主席茨维贡在共青团真理报上,亲自动笔撰写了安全部门的存在意义。
  “喜欢苏联就留下,不喜欢苏联就走,国家和人的义务是相互的,一个人应该对国家有所期待,但不应该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国家的身上。当我们的国家已经尽可能的平等对待你们,而你们却无时无刻盼着国家去死,那国家自然也不存在对你的义务,我们不能杀了你们,但可以把你们驱出出去,这点上来说,谢洛夫主席的表态没有一点的问题。”另外一位克格勃副主席齐涅夫很快在民主德国考察的时候进行表态。
  “青年们!如果你们正在考虑如何生活,决定你们一生要向什么人学习,我毫不犹豫地对你们说:你们一生要学习捷尔任斯基。”在参加捷尔任斯基师新兵欢迎会的时候,谢洛夫再次提到了自己早先的表态,“契卡战士要做到的,就是实施恐怖政治,逮捕和消灭阶级敌人,消灭他们在革命前所的扮演的角色,消灭他们的阶级联盟,消灭他们的肉体和精神。这个年代要讲人权,我们无法像是以前一样,用严酷的手段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请记住,在维护国家的时候,我们一步都不能退让。至于我们的敌人如何评价我们,是英雄还是刽子手,这都没有关系,我本人并不在乎。捷尔任斯基同志清除了很多人,但他同样是苏联所有孤儿的父亲。”
  “我希望你们加入捷尔任斯基师,未来不论是进入那支特务旅、或者特务团、都能明白一点,身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们可以怀疑任何事情,但只有一点是不应该怀疑的,那就是我们保护苏联的决心,这个伟大的国家会由一代又一代的契卡战士保护,直到我们的敌人已经被消灭干净,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场涉及到各个领域、不亚于战争的竞赛中,我们取得了胜利。”对着数千名官兵讲话的谢洛夫微微昂头,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大声道,“我们是必然要胜利的,我一直坚信着这一点。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国家不在需要我们,说明这个世界已经变化,我们会回归社会当中,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快乐生活。”
  “主席,那一天还有多远。”下方的官兵中一个颇为大胆的新兵高声喊道。
  “实话实说就是不知道,如果你想让我糊弄糊弄你,我会告诉你,那一天不远了……”谢洛夫的回答,让下方的官兵全体一阵哄笑。
  苏联以及各国安全机关对这批人的表态,让美国陷入了极为难堪的境地,如果全部驱逐出去,显然对美国的形象是不利的,没看苏联的克格勃主席已经说了么,这些人一旦回到苏联,就是全体枪毙的下场,经过媒体的报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这种情况下美国强行遣返就等于是推着这一百万人去死。
  如果是这种情况,苏联这次的流氓行为固然会在舆论上陷入被动。但美国的脸也丢的一干二净,华盛顿要是把这些人推出去,还会可能出现一个后果,那就是包括苏联的东欧国家对美国失望,这样对苏联的渗透就更难了,其实现在也很难。
  “敌人是怎么骂我的,就不要告诉我了。我们先把到期的人员接回来,进行考核。”回到卢比杨卡的谢洛夫,还要进行日常的特务工作。身为克格勃的对外情报人员,不仅前途远大,有充足的机会深入到对面,从而完善自己的职业经验。同时,对外情报人员的物质待遇也颇为丰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家庭日常生活的物质状况。
  这种境外出差时限一般会长达五年。如果在出差期间表现上乘,在不曝光的前提下进入名流行列,就可能会为将来的升迁埋下伏笔。接下来,他们分管的直接领导及莫斯科方面的头儿们会下一个最终鉴定,决定他们是否继续升职。如果上述的种种规定都遵守得好,和领导的关系处得也不错,那么谍报人员回国工作两三年后大有可能重新得到这份美差,再次被派驻国外。如果此次的境外情报工作仍旧保持出色的成绩的话,不仅升职机遇充足,还会因超期服役享受提前晋衔的待遇。
  谢洛夫其实没有经过这个流程,他本身是共青团干部,卫国战争之后苏联男人的缺乏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状态,加上干部调动频繁,才让他这个漏网之鱼起点就比别人高。因为他很多认识超出时代,自然也就不用在国外潜伏这么长时间。
  但一般的间谍都要经过这个过程,克格勃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有成为间谍的潜质,所以派遣出国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其他苏联任何部门,这自然要时不时的把人召回来进行考核,或者是以考核名义进行的审讯,看看是不是出现了叛徒这种东西。
  “今年召回的人一共一千一百八十八人,给我好好查一查,尤其是英美潜伏的间谍,那边一定不能出现什么纰漏。”谢洛夫经过几天的整理之后,把整个名单交给负责国内防谍总局的齐涅夫。克格勃现在的权力机构比较有意思,两个第一副主席纵览全局,但是茨维贡和齐涅夫因为是勃列日涅夫的朋友,所以造成了两个副主席权利也很大,甚至和两个第一副主席有权利重叠,谢洛夫表示我是故意的,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不要以为克格勃就是铁板一块,整个部门团结一致欣欣向荣,这怎么可能?克格勃也是人组成的,该有的毛病一样都不少,就拿总局之间的关系来说,第一总局对其他的反间谍部门官员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目光短浅,如同井底之蛙。这和谁领导没有关系,第一总局的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第一总局的干部还认为谢洛夫原来是对外情报司的司长,所以才最后成为了克格勃主席,要说第一总局和哪个总局没有多大的矛盾,可能只有第三总局了,主席同志当年是第三总局的局长,第三总局的现任局长是第一总局原来的第一副局长。总之这个关系很复杂。
  “越南方面的支援怎么样了?”谢洛夫扭头看向茨维贡,同时还问了另外一件事,“我听说你的儿子正在北越,茨维贡同志,原则上总局级别以上安全干部的亲属,是不能出国的,你的儿子如果暴漏的话,会被有心人注意到。”
  “好,我马上把他召回来,我的儿子也是想要出国进行锻炼。”茨维贡有些尴尬的解释道,“在我的影响之下,孩子对特工行业有了期望,所以才加入到了我们部门。”
  “我可以理解,可毕竟很多秘密他可能在你的不经意中知道,这样很危险。尤其是在北越前线,可以让你的儿子进入外贸部,这样一样可以锻炼,而且没有风险。对了,晚上可以去我家里吃饭,你们两个人的别墅已经装修好了,下班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谢洛夫的态度比较容易理解,不要影响到克格勃本身,他就可以当做没有看到。
  如果是谢米恰斯内的话,茨维贡现在免不了挨一顿臭骂。晚上两个第一副主席、两个副主席全部到了主席的家中,如果不知道的话,还以为谢洛夫在策划着什么阴谋。
第641章
提名谢米恰斯内
  “河内方面似乎正在准备力量在进行一次进攻,春节攻势的损失已经补充回来了,美国正在撤出陆军力量,避免在地上和北越交锋。”茨维贡边吃边说道,“武元甲还是希望能够把美军从越南赶出去。”
  “赶出去?”谢洛夫冷淡的笑笑,给自己的孩子一人夹了一点菜,自语道,“这样多好啊,让美国人陷入这个泥潭当中,说实话美国人在越南这几年,不是少找了我们很多麻烦么?我们要想办法让美国人不走,反正我们苏联没死一个人,怕什么?”
  这些话让几个克格勃的掌控者都笑起来,这种感觉他们这些克格勃的干部最清楚,他们才是第一线随时和美国人较量的人,没人比他们更有这种资格说这些话。
  “不过中国方面的有些消息让我比较失望,他们遍地我们苏联的援助,有些言论很令人恼火,他们认为离开了我们的援助他们一样可以发展的很好。这真令人气愤!”茨维贡转而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这个话题是谢洛夫最不想谈的,不过既然自己的助手说了,他总要接话道,“如果说是现在的话,中国人的说法没有说错。他们已经可以自立了,如何调整和这个国家的关系,还需要靠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完成我们自己的战略,利用美国深陷泥潭建立自己的优势,以后就不会有问题,这个国家暂时不能碰,铁板一块我们无从下手。”
  “只要我们自己强,其他国家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盟友身上,这就说明我们本身的力量还不够强。任何国家都不愿意被控制,但如果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谢洛夫一边说道,一边拿出鱼子酱道,“里海的特产,都来尝尝怎么样,告诉你们,一般人可吃不到,这都是出口赚外汇的。”
  “头,就像你以前说的,其实最合适做我们盟友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任何和我们一个政治机构的国家,都天然不好渗透。南斯拉夫是这样,很多国家都是这样,东欧的很多人对我们也是不满的。”第一副主席博布科夫叹了一口气道,“现在想想确实是这样……”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确实需要一批重要国家和我们采用同样的制度。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抵抗一些潜在威胁,比如中东的宗教。但一些距离我们太远的地方,我比较喜欢民主选举的制度,他们很容易让我们找到渗透的机会。”谢洛夫不慌不忙地说道,“那些非洲国家实行什么制度都行,距离我们遥远的宗教国家,也不用理会。”
  “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这些国家对我们的不满,其实就是他们生活没有英法德轻松,只要我们战胜美国,这些不满会自己消失,到时候我们不理他们,他们自己都会宣传和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谢洛夫盛了一勺鱼子酱味到儿子的嘴巴道,“是不是,儿子?”
  “嗅出并铲除叛徒……”小儿子像模像样的喊着口号,让一群特务无节操的笑起来。
  “注意一下柬埔寨和老挝的动静,北越往南方的秘密通道,处在两国境内,小心美国在这方面动脑筋。”谢洛夫说了一下就闭口不言,这个事情比较复杂,现阶段老挝和柬埔寨都是王国,怎么对待这两个国家他还没有计划。万一这两个国家变色,那一直在两国共产党面前充老大哥的越南,会不会升起一丝不切实际的野心,这可是个问题。
  苏联如果对越南进行支持,肯定会和中国敌对,为了越南把中国扔了?开什么玩笑,反正中国和越南开战,苏联是绝对不可能救越南的,远东只是苏联的次要方向,那边根本不适合打仗,但一直看着越南被中国狂抽,苏联的脸往哪放?要是面对这个局面,柬埔寨和老挝,还不如一直都是王国。可老挝王国还亲美,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真复杂。
  “我知道,两个国家的动静我会注意。”茨维贡认真的点点头,觉得美国真没准有可能会动手,断了越南的输送武器的运输线。
  这场战争北越一定会赢,碰到阮文绍这样的对手,北越赢不了就没有天理了。在双方最后决战的时候,南越有美国为其武装的一百多万大军,对手北越只有不到四十万人。然而阮文绍继承了众多美国盟友前辈的传统,花生米、李承晚、朗诺附体,凭借微操大师的高超手段成功的以多败少,把自己的国家丢了。胜利是一点不需要担心的,躺着等赢就行了。
  “我计划在六个月后,举行第一次全球演习。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准备了,预计出动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动员15艘核潜艇,84艘水面舰艇,超过20个海军航空兵团!”戈尔什科夫元帅在国防部会议上信心满满地说道。
  国家的海上威力就是:合理地结合起来的、保障对世界大洋进行科学、经济开发和保卫国家利益的各种物质手段的总和。它决定各国为本国利用海洋的军事和经济潜力的能力。有理由把国家海上威力看做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特征不仅仅在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着各种联系,而且它与周围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与海洋相互依存,才能发挥作用和表现其整体性。构成海上威力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由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但是,在存在着相互敌对的社会体系的情况下,海军一向居于首位。
  “我们现在拥有的兵力,不但能够制止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能在必要时给予侵略者以使它不能恢复的打击。我们的舰队不仅能粉碎入侵者的进攻,而且能够在远洋和深入敌人领土的地区给予敌人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种种的因素表明,红海军已经成为了一只全球力量,我们必须要锻炼这股力量,不然不会发现一些问题。”戈尔什科夫元帅看着周围寻找支持道,“这个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支持,我十分期待着这一天。相信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也是支持的。”谢洛夫站起来道,“那就由我来对中央主席团做出汇报吧。”实际上这应该由国防部长来进行,但谢洛夫是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于是在这帮老头子眼中还没长大的他,通常会做这项工作。
  一九六九年的苏联,是勃列日涅夫上台的第一年,对于这位第一书记来说,交出的答案算是非常不错,苏联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在百分之十以上,他保持了谢列平、柯西金的团结。苏联的三驾马车第一年运行的非常有成效,可以说他这个第一书记的位置已经坐稳了。
  不过在年底的时候,勃列日涅夫还是和柯西金一起,解除了谢列平第二书记的位置。组织权利从谢列平的手中丢失,名义上是谢列平专心处理最高主席团的事物。
  “老书记,你身上的兼职太多了,这次就是柯西金的提议,才让你失去了第二书记的职务,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办法。”谢洛夫来到了谢列平的家中,两人商量起来了这个问题。其实第二书记这个组织权,对谢列平和谢洛夫两人没有巨大的影响,至少短时期没有。但会想到别的人,比如叶戈雷切夫他们,他们只是中央委员,一旦勃列日涅夫把组织权全部拿到手,是可以解除很多人职务的。
  “时间是我们最大的助力,但你说得对,我确实兼任了太多的职务,这样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警惕,所以我想是不是把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让出去。”谢列平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这个答案可不是谢洛夫想要的。这个职务一旦卸任了,就相当于把自己最强势的领域让出去。
  “不行,这次柯西金的提议证明了,他对老书记总是参与政府工作是不满的,所以就算是集中我们擅长的领域,也不能是在政府,如果你非要收缩力量的话,把部长会议副主席的职务让出去,其实也不用让,可以提议谢米恰斯内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这样这个职务仍然我们的手中,勃列日涅夫也会同意的,他也不希望整个政府都是柯西金说的算。”叶戈雷切夫也感到事态有些不对,勃列日涅夫笑呵呵的面孔背后,已经引起了他的警惕。
  “是啊,让谢米恰斯内参与到政府的工作,我们集中在监察和安全领域,这样就不会被拿到把柄,安全和监察领域都是我们的人,勃列日涅夫也就不好下手了。”谢洛夫想了一下也赞同了叶戈雷切夫的话,收缩力量可以介绍受力面,对于谢列平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在年初的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谢列平以自己担任的职务太多为由,提议谢米恰斯内作为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第642章
亲自审讯
  “我们为什么要不阻止谢米恰斯内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这和他们的铁腕舒里克自己兼任有什么区别。”在关于讨论谢米恰斯内问题的会议之后,基里连科非常无奈问着勃列日涅夫,对方才是第一书记。
  “你太心急了,我们取得的收获已经够多了。”勃列日涅夫轻吐一口烟,言语中已经见好就收的意思,“同样都是部长会议副主席,谢列平自己兼任他的话语权比波利杨斯基、马祖洛夫都重,因为谢列平本身就是中央主席团委员。但谢米恰斯内只是中央委员,他的活动范围取决于谢列平的支持力度,我们本身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所以虽然看起来谢列平的力量有所增强,但实际不是这样的。”
  谢米恰斯内是勃列日涅夫的同乡,曾几何时他勃列日涅夫也想要拉拢他,但这个家伙的态度比谢洛夫还令人难以接受,如果不是他的打压,茨维贡、齐涅夫会更早进入克格勃的指挥层,从那个时候开始勃列日涅夫就不再对这个谢列平那边的老乡抱有希望了。同样是同乡,谢米恰斯内坚定的跟着谢列平走。
  其实这次的会议,不只是对谢米恰斯内的工作做出调整,还有任命阿塞拜疆克格勃主席阿利耶夫,担任阿塞拜疆中央第二书记。这个提议是谢洛夫提出的,不过提议者并没有参加会议,正在卢比杨卡工作。
  “你最近不要去找尤拉,他身上的血腥味应该是最重的时候,克格勃正在进行内部清查,听茨维贡说,我们的总政委正在不眠不休召见每一个回国的间谍,同时再次开始排查,如果真的出了问题,按照他以前的手段,这次是绝对不会少死人的。”勃列日涅夫提醒着自己的战友,对于卢比杨卡的动静,他作为第一书记当然是高兴的,有个这么凶狠的人做克格勃主席,难怪当初的赫鲁晓夫可以高枕无忧。
  卢比杨卡现在的气氛十分压抑,在经过了齐涅夫的排查之后,表明克格勃本身没有问题。但随后大清查开始了,所有名单上的一千多人谢洛夫每天在自己的办公室轮流召见,同时开始对各局的可疑人员进行测谎,最后不相信测谎机的谢洛夫开始挨个召见上面上的人,连分支机构和各地克格勃党校的干部也找出来过筛子。
  “先前的漏洞我不想再说,毕竟人都有疏忽的时候,按照名单上抓捕吧。找一个机会把红海军的演习透漏给目标,到时候人赃俱获,记者,把接头的美国人给我一起抓住。如果不让敌人付出一点代价,总是用死刑对付苏联人也不好,毕竟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接头的是美国人就绕他一命。先把十几个从国外归来被策反的人抓起来,找到原因,做成教材给各大特工学习,让各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一只手撑着脑袋的谢洛夫略显疲惫,但口气还是有着不容置疑的态度。
  这种态度让齐涅夫有些慌乱,在自己清查之后克格勃主席亲自找到了问题,这不是变相说明自己无能么?可对方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他不敢这么说,只能问道,“处理方案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