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404

  “统统枪毙,叛徒没有一点价值。你以为我需要他们这些普通间谍去做双料间谍么?”谢洛夫一拍桌子道,“叛徒一旦出现,所造成的损失就无法弥补。给你五天时间,名单上的所有人全部都要抓到,三个最恶劣的叛徒,一定要人赃俱获。”
  克格勃一直都认为所有人都有成为间谍的潜质,所以不管是谁,只要进入特工学校都会得到培养,但同样所有人也一样永远叛徒的潜质。
  晚上聚餐,和谢列平的朋友们一起吃饭,自然也讨论了一些现在的政治结构。目前来讲还算是稳定,苏联最大的两个城市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第一书记,都是谢列平的朋友。最早的石油重镇阿塞拜疆也在他们的影响之下,勃列日涅夫的支持者主要是在乌克兰和哈萨克,这是他原来担任领导的地方。
  “不能让勃列日涅夫完整的得到乌克兰的全体支持,所以如果谢列斯特的日子比较难过,我们应该帮助他一下,自从波德戈尔内被解职之后,其实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如果我们在决议的时候帮助他两次,相信就会收获他的感激。”叶戈雷切夫非常郑重地说道。
  乌克兰是苏联除俄罗斯之外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本身没有党组织。这次谢米恰斯内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的同时,俄罗斯的政府部门也被撤销了。苏联的领导人在警惕地方做大的同时,一般都不会忘记盯住俄罗斯。
  因为赫鲁晓夫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团体,波德戈尔内和勃列日涅夫都算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在波德戈尔内被解职之后,谢列斯特有些势单力孤,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
  勃列日涅夫认为谢列平的团体大多是眼高手低的干部,不足为虑。真是巧了,谢列平的朋友们也是这么想的,叶戈雷切夫就认为跟着勃列日涅夫那批人,大多数都是混吃等死的植物人,双方对对方的评价都很一般。
  可不管是谁来评价,有一个人一直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那就是第聂伯罗黑帮的在乌克兰的代言人,乌克兰部长会议主席谢尔比茨基,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个人能力很差。
  听见叶戈雷切夫的话,所有人都点点头,叶戈雷切夫其实长久回来就算是谢列平的发言人,历史上勃列日涅夫对谢列平动手的时候,首先是以解除叶戈雷切夫的职务开始的。
  “我们能顶住对方的压力,就能改变一切,毕竟时间在我们的手里。”在这里呆了一会儿谢洛夫就告辞了,还不忘了提醒道,“茨维贡和齐涅夫下面,有一个行动小组专门监视我们的动静,实际上这违反克格勃的行动准则,我想提醒一下,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不要以为对方什么都没有做。”
  等待抓捕的时间一直到了一个月,早先召回驻外特工的变节者被清除之后,才终于等来了真正重要的人,因自我意识而有心当特工的人是福也是祸。对特工安抚得好,他会随时响应、积极行动、专心投入。但是一旦开始了安抚,你就无法停止:他会要这要那,喜怒无常,强人所难。自我意识是人类最强大的驱动因素。
  卢比杨卡内部监狱,最从谢洛夫接手以来,这座监狱再次恢复了它本来的作用,用来关押各种各样的反苏份子,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拿着带血的活口扳手谢洛夫坐在了审讯室的椅子上,滴着血的扳手就这么放在旁边,谢洛夫的对面是被镣铐绑在暖气上的德米特里·费多洛维奇·波利亚科夫,少将军衔。军事外交科学院的主任,一个不应该做叛徒的人。
  “波利亚科夫同志,每年的安全大会你都是坐在前排的,没有及早的发现你,是我的失职。”在谢洛夫的身后,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博布科夫、茨维贡、齐涅夫都一声不响的站在身后,在十几分钟之前他们亲眼看到谢洛夫把刮胡刀片塞进了美国接应人员的嘴巴里,然后用活口扳手扇死了对方,现在还有人在清理那间审讯室。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怖的脸,在让胶带把嘴巴封住之后,他们的主席活活用活口扳手把嘴巴里面的刀片扇出来,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对方的脸会烂成什么样。
  “你用我们教导出来的反间谍手段,用在了自己的同志上,你在羞辱自己的部门,竟然在距离克格勃总部最近的公众电话交易,让我来想想,你是不是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不错的逆向思维。”谢洛夫轻飘飘的问道,“为什么?你是知道我们如何对待叛徒的,平可夫斯基他们不够让你警惕么?”
  “我的儿子当初只有美国能救治,你们为什么不能让送他去美国?”波利亚科夫少将身上很干净,克格勃的审讯员并没有对他用刑,所以现在还能精神不错的质问自己的顶头上司。
  当初德米特里·波利亚科夫要求把他病入膏肓的儿子送到美国寻求一位医生的救治,遭到了莫斯科方面毫不留情的拒绝。他的思想基础丧失殆尽,变得铁石心肠,开始为中央情报局效力。
  “你是做什么的,你应该很了解,你的家属是不能出国的,再者当初你的儿子已经病入膏肓,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讲,也不会为你开特例。”谢洛夫叹了一口气道,“你这种人是最令人防不胜防的,因为自己的好恶做了叛徒,不想想你其他的孩子,你以后的妻子怎么生活?你是准备让你的妻子自杀去陪你死么?”
  “主席,夫人下班在你的办公室等着你回家。”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进来低声说道。
  “让瓦莉娅先回去,找两个女同志送她,我等一下再走。”谢洛夫微微仰头吩咐道。
第643章
海洋70演习
  克格勃前五的干部,此时同时出现在一个审讯室当中,对面则是三个人,军事外交科学院的系主任波利亚科夫少将,克格勃侦查机关的红色学院党委书记的弗拉基米尔·比古佐夫少将,电子侦讯处副处长杜格斯基上校。当然其中杜格斯基上校算是比较失败的叛徒,他刚刚才被策反就被谢洛夫发现了,主要是前两个人。
  抓捕这三个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必须要人赃并获,这几个人的身份也不低,至于回国的那批人,早已经被处理了。为了不打草惊蛇,只有最后抓捕的波利亚科夫少将的接头人被克格勃抓获,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
  “我们的政策你们是知道的,既然敢把你们抓过来,说明我们已经有了证据,你们说也好,不说也好,都逃不出死路一条的结果。我不会牵连无辜,你们的家人不会遭到特别处罚,现在你们也不希望自己家人知道自己叛国。”谢洛夫感觉没什么审讯的必要了,直接对着后面的茨维贡吩咐道,“明天全体枪决,我先回家了。”
  因为思想幻灭原因而当特工的人——或者说是由于意识形态迷失而造成的创伤——可能要慢慢发展,有时需要耗时多年。这种特工不再信任自己的政府。受到了所在体制的伤害,憎恨那些毁了事业的上司。这几个人就是如此,苏联出现的大多数叛徒,往往不是被金钱和威胁所引诱,而是国家没有达到他们心中的期望值,转而开始不求回报的为美国服务。
  这种间谍往往特别稀少,但是每出现一个造成的破坏就特别巨大。所以克格勃真正能量巨大的间谍,所有信息都只有谢洛夫一个人知道,这是他发展的下线,每个间谍都有足以令人羡慕的身份,只要他这个主席不叛国,这些人的身份永远不会暴漏。
  “女皇,你说部门总是出现叛徒,这种办法怎么遏制呢?”躺在床上的谢洛夫询问着妻子,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小心的了,但还是避免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你们部门这么多人,还是被渗透的重要部门,出一些叛徒很正常,外交部那些人才是真正的重灾区,缓和不就是他们主张的么?”瓦莉娅红唇微启道,“这不是你的问题,克格勃这么多人,有一些人出现问题很正常,如果不是你的话,齐涅夫更发现不了。”
  被妻子狂灌心灵鸡汤的谢洛夫,觉得这些话说的真特么有道理,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原因。
  眼前迫在眉睫的是苏联红海军的全球大演习,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对这次的演习寄予了厚望,苏联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全部出动。几十个海军航空兵团在本土待命,四大舰队等待在西班牙的比斯开湾、古巴的加勒比海、南非的好望角、印尼周边海域,四大舰队同时出动两百余艘舰艇在三大洋七大海域进行规模巨大的演习。
  苏联海军航空兵团的低空突防,以及各舰队的饱和攻击的演练,让很多海域在旁边观察的美国海军将领心中颇感压力,面对苏联红海军动辄几十发导弹的攻击,让很多美国人想到万一是自己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如果是在大洋上争锋倒还好说,我们还有一定的反应时间,但如果是地中海、波斯湾、加勒比海这种地方,我们的航空母舰没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面对这样的敌人就太可怕了,这完全就是不要命的打法,苏联人完全就是在和我们拼命。”在接近演习海域的一艘美国侦察船上面,船长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忧心忡忡地说道,“演习中他们发射的是常规导弹,如果是真正的战争,估计就是核导弹了。”
  苏联的红海军潜艇部队比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更加强大,而且水面力量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才不到十年的时间,当初被美国海军随意封锁的苏联人,竟然这么快就让美国人感到了威胁,追赶的速度简直前所未有,甚至比当年美国海军追赶英国皇家海军的速度也不遑多让。
  海洋70机动演习的最终目的地是比斯开湾,这是苏联红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设定的演习终点,比斯开湾是北大西洋东部海湾,介于法国西海岸和西班牙北海岸之间,略呈三角形。比斯开湾位于北大西洋的东北部,东临法国,南靠西班牙。这里在历史上爆发过多次大海战,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最近的一次是二战时期英国皇家海军的反潜战,皇家海军最终遏制住了第三帝国肆无忌惮的攻击。
  戈尔什科夫元帅之所以把终点设定在这里,就是表明苏联红海军在战争开始之后,把美国本土赶来支援欧洲舰队拦截的决心,在各处的实弹演习完成之后,苏联部署在全世界的海军力量纷纷开始集合,赶往比斯开湾完成集合,演习到此就应该结束了。
  “主席,马拉科夫主席电报,他们发现我们一艘潜艇在比斯开湾搁浅!是保加利亚船只路过时候发现的。”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急急忙忙的进来汇报。
  “马上把情报送给国防部,通知戈尔什科夫元帅。”谢洛夫急忙浏览电报同时命令道,“通知当地海域我们的远洋船队马上接应,同时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华约国家的情报机关,让他们秘密通知当地海域的船只参加救援。”
  先期已经在比斯开湾潜伏等待的潜艇出事了,苏联早期的潜艇确实总是出现安全事故,等待各海域激动赶来的K-8号艇第七舱因有机物落在没有密封好的电路上引起火花从而造成整个舱室起火。而有机物搭通的两极电线造成电路短路,使得三舱内声纳跟之起火。两舱室的大火造成全艇烟雾弥散。由于事故自动安全系统受到火灾感应而自动停堆。全艇官兵立即对两舱进行扑救。不幸的是由于灭火器缺乏等原因,直到第二天凌晨大火仍未控制。大火造成烟雾弥漫,而且大量一氧化碳充斥全艇,上午艇长下令上浮至水面继续扑火。
  急忙赶到国防部的谢洛夫把情况告知了戈尔什科夫元帅,直接问道,“上面是不是携带了核鱼雷?有多少?”
  “上面应该装备了两颗核鱼雷,我们必须把他们救回来。”戈尔什科夫元帅一听也看到事态严重,马上拨通了北方舰队的搜救船,命令他们迅速赶到比斯开湾。
  谢洛夫则通知了苏联空军,命令图95战略轰炸机前往该海域进行搜救,两人商定之后决定演习继续,和搜救行动一起进行。这次苏联红海军的第一次全球机动演习,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要继续下去,不然无法知道自己和美国海岸差在什么地方。
  演习虽然刚刚进行几天,却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指挥与控制,信息获取与传递方面。苏联红海军互相之间的配合十分生涩,一定要找到所有问题,才能不再战争的时候吃亏。
  在苏联在全球各大海域的舰队赶往比斯开湾的同时,一场营救行动也同时展开,克格勃第一总局电令在各国的顾问部成员,让各国的情报部门联络在大西洋海域的所有盟国船只参加救援,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会不会让人看笑话了,能封锁消息自然封锁,封锁不了就先救人要紧。
  接到了本国强力部门通知的各国船队,纷纷放弃了正在进行的工作,收网加速,迎着浪头飞速赶往比斯开湾,同时苏联的各舰队仍然毫不知情继续集结参加演习。
  几个小时之后,图95战略轰炸机带回来消息,已经确定出事潜艇的位置,通知了周围的苏联以及盟国的船只参加救援,晚上五点,第一艘赶到比斯开湾的保加利亚船只靠近了,号靠近K-8艇准备实施营救,四十多名年轻艇员和在两天在灭火前线的艇员撤离潜艇。
  “怎么样了?”谢洛夫不断的在卢比杨卡等待着最新的情报,上面有核武器,万一自己来一场蝴蝶效应让上面炸了,这个责任谁付得起?要不是害怕走漏消息,谢洛夫都准备向法国求援了,不知道频频传出病危消息的戴高乐怎么看。
  “十二个小时之内,拖船会到达地点,潜艇已经失去动力,我们只能把他们拖回来。目前看来需要维修几个月。”谢尔瓦诺夫急忙回答道。
  “那就好,挂上国旗,别让我们在艇员误会。”谢洛夫暗道我的小心脏啊,一个好好的全球演习竟然出现了这种局面,索性在深夜中他得到了好消息,苏联拖船成功的构筑了潜艇,正在往国内拖拽,苏联海军拖船不愧是红海军的良心。后世网络上传闻俄罗斯海军最强战斗力的船只,跟随红海军征战各大洋的拖船,救了这次演习一命。
  在得到了潜艇已经被拖回的消息后,戈尔什科夫元帅松了一口气,继续指挥苏联红海军的全球演习,虽然出现了事故,但不能让苏联的损失扩大,演习还是要继续的。
第644章
出访英国
  “在各舰队的机动作战当中,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南大西洋海域当中的红海军舰艇,在机动作战的时候明显出现了生涩感。简单来说,我们需要海军基地,来构建长波电台和接收中心,中东的波斯湾、东南亚的印尼、地中海的叙利亚、埃及、加勒比海的古巴都不成问题,盲区就在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地区,这方面我们明显跟不上进度。”谢洛夫虽然并非专业军人,但这些基本条件还是知道的,苏联的地理位置适应陆权不适合海权,起步晚辐射的范围不够,必须要发展在全球的海军基地。
  提起长波电台,就不得不说苏联早先失败的提议,赫鲁晓夫本来信心满满的认为中国会同意,因此取消了在尼赫鲁时期和苏联关系不错的印度方案,印度毕竟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哪怕比较亲苏但不是自己人,但做梦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在谢洛夫总顾问在印尼大开杀戒的同时,同时也在选择在印尼建立长波电台的地点,苏加诺显然就配合多了,面对越南战争的严重威胁和马来西亚十万美军的后勤基地,非常干脆的同意了苏联的建议。同样的长波电台也正在巴士拉修建,可以说苏联目前在北半球的所有海域已经没有盲区。
  “可我们在南美和南部非洲没有立足之地,只能在各舰队配备电子侦察船。”戈尔什科夫元帅也知道这个问题,但目前没有解决办法。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谢洛夫站起来拿起了国防部电话道,“给我接卢比杨卡!”等了一会命令道,“把所有关于英属非洲和法属非洲的新独立沿海国家资料汇总拿过来,要水文资料、气候条件和战略地位分析,以及当地海域目前出现最多的船队和冲突情况。”
  “尤拉,你又要策划军事政变么?”戈尔什科夫元帅不知道该怎么说话,考虑对方在这方面战绩彪炳的成绩,还是觉得什么都不说最好。
  最近克格勃出现的间谍案,又成了不少人谈论的话题。因为这已经引起了外交风波,小道消息流传克格勃主席亲手用扳手打死了接应的美国人,连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都表示这件事不能管,美国大使馆只能去卢比杨卡沟通。至于罪不至死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克格勃的效率一直都还可以,人都被火化了。
  “再往南就不行了,目前候选的国家有三个,西非的贝宁、几内亚比绍,还有东非的马达加斯加,可以作为我们监控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长波电台建立地点。”快速的浏览着非洲沿海国家的情况,类似于南非、尼日利亚这种国家太难对付,索性备选国家仍然很多,可以提供给苏联很多选择。
  “你准备对哪个国家动手?”戈尔什科夫元帅直接问出了自己的问题,这种军事政变的国家距离苏联本土遥远,肯定需要红海军的力量,他已经在思考如何进行战略运输了。
  “动手?我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只不过是驱赶当地前殖民者的船队,他们把当地渔民的渔业资源都捞干了,这是剥削,我们苏联自然要阻止这种剥削。”谢洛夫大义凛然,脸上闪过了一种叫做国际主义精神的东西,似乎为当地渔民的处境忧心忡忡,丝毫不顾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渔业霸主,是和克格勃保持和睦的关系的苏联渔业部。
  咳咳……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一阵剧烈的咳嗽,一边咳嗽一边摆手示意道,“抱歉,尤拉,岁数大了身体不好,刚才说到哪了,我们继续……”
  “说到我们必须保证当地受苦受难本地民众的利益,不能让这些前殖民者剥夺他们的食物。”一阵更加剧烈的咳嗽传来,谢洛夫眼皮一耷声音干涩地说道,“元帅,我们讨论的是国际主义精神的事情,你这种表现并不合适。要不可以先吃点药,我们再谈……”
  该吃药的是你吧?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一个特务头子也好意思谈论国际主义精神,苏联渔业部的远洋船队不就是你鼎力支持的嘛。
  谈还是要继续谈的,挑选的国家面对的对手,要么是法国、要么是英国这些老牌帝国主义,苏联红海军面对美国海军的时候,考虑的是在死之前如何和对方同归于尽。但如果说在一九七零年碰到这两个国家的海军,那就不需要这么考虑了,这两个国家现在对苏联已经没有太大的压力。
  “那么今年的任务,就是在这两个国家下下功夫,争取把这两个国家的法国势力清除。”清除之后自然是苏联来填补真空,顺便还可以多几个渔场。
  “我们从东西两个点建立长波电台,辐射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现在我们和非洲的关系还不错,绝大部分的非洲人对我们都有不错的观感,那就以反殖民介入进去。”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拍板决定道。
  在全球大演习结束之后,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发表了关于全球海域的冲突热点报告。表示苏联红海军必须作为国际重要的和平力量,第三世界的后盾,帮助贫穷国家抵抗一些强国的欺辱,“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世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集合在一起,他们互相之间配合的亲密无间,利用强大的海洋霸权对一些刚刚独立的新生国家进行欺辱。某些国家在公开场合放弃了殖民方针,但这只是不明面说出来。只要这些国家不放弃骨子里的霸权思想,世界就不可能有和平。”
  报告发布之后,苏联批评了一些国家越界捕捞的问题。表示对于一些小国来说,渔业资源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问题,一些国家不应该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强大的海军,就肆无忌惮的越界捕捞,其中还点了日本、韩国的名字,痛斥两个国家的可耻行为,总是对苏联海域偷偷摸摸的进行捕捞。
  “这玩意对普通人的触动不大,应该说一点能让第二国际那群道德婊占据制高点的东西,所以韩国和日本的宣传,可以通过谣言的方式,找几个我们比较合作愉快的报纸说一说,韩国人吃狗,日本人捕杀鲸鱼,可以往上放一些科学研究,证明狗和鲸鱼的智商,完全可以算是高智商动物,杀他们和杀人没有区别。那些西欧的神经病才会对韩国和日本敌视。”谢洛夫转着笔一边道,“对了,把虎鲸的研究报告拿出去,证明虎鲸是社会性动物。”
  “主席,拿我们苏联的研究报告?会不会引起对方的警惕。”第一总局局长莫里金不太理解的问道,“西欧的人对我们心中有恐惧感,会相信我们么?”
  “警惕我们训练虎鲸把他们的渔民都杀光么?至于渠道也不难,作为第一总局局长你也知道我们国家总出叛徒,有人偷了学者的研究报告卖给西欧获得利润,没什么大不了的。让我们那些专门递送假情报的人去做。”谢洛夫觉得这种理由很容易被接受,这次因为间谍案件拿出了这么大的风波,可以通过传递消息让对手知道,苏联仍然是可以被渗透的。
  在海洋70演习之后,黑海舰队所属的一只力量不大的舰队,开始在之后对西印度洋和东大西洋开始进行巡逻,同时苏联外交部的现阶段的任务,则是和非洲所有国家建交,不管对方是亲美还是亲苏,都一定要建交再说。
  扶持代理人准备政变这是以后的事情,如果可以自然是令人愉快,就算暂时不行,也没有损失。苏联渔业部则首先动手,和贝宁以及马达加斯加建立了联系,给了当地渔民二百万卢布的支援,同时在探讨双方的渔业合作问题,帮助两国进行鱼类的深加工。
  海洋70演习的后续影响暂时还先看不出来,苏联本身的影响倒是很好评估,发现了一些问题开始改正,争取快速把全球的指挥系统完善。美国方面如何评估还要慢慢探听,不过没有从对方中探查到苏联核潜艇出现事故的消息,拖船回国之后经过询问后得知,当天苏联船只发现了附近不明国际的潜艇,苏联潜艇出事的事情应该已经被知道了,只是不知道对方为何隐藏了消息。
  本来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但碰到茨维贡的小儿子就不是这样了,对方比自己小了十几岁,不到三十的样子,一口一个叔叔让双方倍感尴尬。
  “听说你在河内和不少人都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好好干。”谢洛夫一脸的尴尬,然后忽然想起勃列日涅夫有事情找自己,直接找个借口离开卢比杨卡。
  “茨维贡的大儿子是我的同龄人,他小儿子叫我叔叔,让我不知道是该接受还是不该接受。”到了克里姆林宫的谢洛夫,闲聊中说出了这件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