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404

  小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是现任美联储的主席,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十七年的他,有着最实际的一面,对待任何对手他都十分谨慎的估计着对方的实力。在黄金市场出现波动之后,他瞬间就断定有人对美元和黄金之间的联系做手脚。
  一个国家的资金流是不可能被隐瞒的,在稍晚些时候,小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见到了一些华尔街的金融大鳄,用很谨慎地态度道,“攻击我们的资金来自于法国,是戴高乐那个家伙,这个家伙再次对我们的美元动了歪脑筋。”
  “戴高乐?又是这个讨厌的家伙。”一个带着眼睛的中年男子十分厌恶地说道。戴高乐在西方世界内特立独行,一直在推崇法国的影响力。三年前他就用美元换走了法国寄存在美国的黄金储备。
  “他也不怕撑死?他想用美元把我们的黄金都换走么?”另外一个老者思考了片刻道,“不能不反击,如果法国没有得到一个教训,很多国家就都会学习法国,掀起对黄金的挤兑浪潮,我们无法同时面对这么多国家。”
  如果美国一直老老实实的按照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原则,进行发钞的调整,控制自己的贸易顺差和逆差,哪怕就算是出现问题,也可能出现挤兑浪潮。但问题就是美国真的监守自盗了,因为越南战争的巨额开支,美国真的多印刷了很多美元。
  这就相当于美元首先自己已经出了问题,正好被戴高乐发现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没有美国首先违反规则,法国人想要掀起风浪也不容易,戴高乐的不满也一直只是不满。
  美联储的黄金当然没有没有颠覆时刻的两万吨,这么多年以来已经留出了不少。但仍然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大黄金储备国,手中有超过一万四千吨的黄金作为底气。
  “看看他们能吃多少,主要是怕法国人有盟友的出现,这样,我们首先和一些国家通气,然后集中力量把法国压下去,他要多少,我们就抛售多少。同时用美元击垮法郎本身就不大的市场,他们要黄金可以,我们让法郎变成废纸。”最后一个西装革履,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老人站起来道,“不管怎么样,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远远不是法国可以相比。美元还是美元,法郎的市场将全部被侵占。”
  “好,我知道了。戴高乐喜欢黄金,我们就抛售黄金给他吃,吃到把法国消化不良为止。”美联储主席,小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狠狠地点点头,其实这种决议不符合他一直谨慎的性格,但这件事不是他一个说的算,现在他只有一个工作,联系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汉密尔·福勒寻求支持。
  “我们不怕美国打压货币的手段,法国人处在美国制定规则的世界之内,如果美国开始对法郎下手,法国人可能会吞到黄金,但是法郎的交易范围可能会消失殆尽。但我们不同,我们苏联的经济和美国联系不大,美国人对我们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只要这次美国人露出破绽,我们就可以毫无顾忌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用担心美国的愤怒。”柯西金在参加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的时候,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苏联和美国的经济接触,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可以说是基本没有。苏联也不怕美国的经济报复,反正美国从来就一直封锁苏联,苏联也不怕被封锁。
  法国人的疯狂挤兑还在继续,美国华尔街和财政部利用了几天时间作为评估,在一个星期之后开始,在伦敦交易市场上出手了,第一天放出了两百吨黄金,随后开始不断的出售黄金,在三月中旬一天时间美国就出售了五百吨黄金,直到这个这个时候。戴高乐才发现,自己对美元攻击的资金不够了,联络的盟友一个都没有出现。
  为了法国和美国人作对,有这种勇气的国家也是不多的,一些国家偷偷的购买了一些黄金打打擦边球,但也不敢明面上帮助法国。军奋战的法国不会是美国的对手,法国的疯狂挤兑虽然很危险,但还不足以打垮美国,美国这次冒险行动似乎取得了战果。就在这个时候,柯西金携带者苏联集中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外汇储备,杀进了黄金期货市场。接替法国的角色,开始挤兑黄金。
  苏联人的入场让美国人大吃一惊,他们不明白苏联人手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美元。美国公民无法用美元从美联储兑换黄金,但是外国政府是可以的,而苏联手中的美元,很多都是谢洛夫十年来从美国国内赚到的。换句话说美国国内不能兑换黄金的美元,在苏联手里就可以。加上攻击美元汇率、以及炒作黄金价格的投入、苏联剩下的美元仍然可以换取海量的黄金。
第588章
爸爸回来了
  这是一场资本的盛宴,在这种利益面前是没有感情可讲的,美联储的黄金储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美国毕竟是最强大的国家,哪怕苏联出手帮助法国一臂之力。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让华尔街下跪投降,一万多吨的黄金储备,哪怕美国意识到了这次对手是冲着黄金来的,仍然可以短时间内让美元保持价值。
  度过挤兑风潮美元就还是美元,世界的流动货币。这个角色不可能被法郎或者是卢布代替,损失了两千多吨黄金的美联储,最终还是在外交领域的帮助下,度过了这次的挤兑风潮。
  苏联和法国平分了这次出击果实的大头,当然和法国首先出击相比,苏联趁火打劫狠狠拉了一把仇恨。不过比起在西方市场内部的法国,和美国经济没什么联系的苏联,美国短时间内没什么办法。
  “可惜了,我们的示范效应没有出现,真正的经济强国英国和联邦德国克制住了出手的欲望,不管是美国的外交压力还是什么原因,两国的漠视,让美国度过了这次危机。”在中央主席团的酒会上,拿着酒杯的谢洛夫一边和柯西金说话,眼睛没有离开在场中跳舞的妻子,谢洛科夫要是敢把手放在不该放的地方,他绝对教这个老头子做人。
  这次苏联可以说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了适当的地方。用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当然克格勃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除了给柯西金的十亿美元,还有和盟国情报部门集合的资金,这是中央主席团知道的克格勃海外资金,加起来一共有六七十亿美元。真正的大头是对别人来讲还是个秘密。
  “要不让瓦莉娅下来吧,我怕一会你会吃了谢洛科夫。”勃列日涅夫手指上夹着一根大雪茄,看着谢洛夫一边还要谈论正经事,一边还要看着老婆的神态感到好笑。
  柯西金点点头,资金的大头并不是直接找美联储换黄金,美元发行的总量不是对应黄金,否则现在世界开采的黄金都无法应对美元的发行量,能把黄金从美国手中拿出来。主要是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矛盾点,也就是美元超发的部分,自由市场的黄金价格和美联储定下的黄金价格没有关系,之所以其他国家可以这次给美国难看,原因还是在于美元超发了。
  之所以这场挤兑风潮在伦敦交易市场打响,也是有原因的,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六一年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但事实证明这种手段是没用的,这次率先出手的就是美国的盟友法国人。苏联在适当的时候搀和进去了一脚,虽然没有起到示范效应,但难免不会让其他经济强国多想。
  法国一直致力于把联邦德国从美国的控制中拉出来,这不是法国人多么好心,这种提高联邦德国地位仅限于经济领域,法国知道自己一个国家的经济无法和美国抗衡。所以拉住了联邦德国保住西欧的利益,但法国不介意美国在联邦德国维持驻军。
  “对了,你们和盟国的情报联合出手,也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克格勃本身要这么多黄金也没用,是不是可以交给银行呢。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黄金作为后盾。”正好勃列日涅夫就在边上,柯西金在这个时候提起了这个问题。
  克格勃这种部门,要科研机构有科研机构,要武装力量有武装力量。要权威有权威,苏联需要这样一个部门用强力手段把整个国家狠狠抓紧,但不希望这个部门离开国家还能运转下去,苏联的美元储备还不到百亿,柯西金还是联络了众多盟国在凑齐了这笔钱。而克格勃一次就拿出来十亿给柯西金,还和盟国的情报部门聚集起来了六十亿的资金。这种能力怎么能不让他警惕。
  “没问题,不过该给盟国的黄金还是要给他们,属于克格勃的部分全部交给国家,我们这种部门要黄金也没有用,可是我这次抽干了在意大利的所有资金,必须把资金拿回去维持运转!”谢洛夫干脆的答应了柯西金,从语气到样子都没有一点不悦,“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会通知盟国的情报部门领导人来莫斯科,到时候柯西金同志可以派人过来查账。”
  从开始他就知道,一旦自己部门掺合进来,黄金是绝对保不住的。如果他一个什么都管安全部门有上百吨黄金,不管是谁都会心中有忌惮。中央主席团的任何成员都不会当做没看见,柯西金的试探他心中早已经有了准备,大头仍然是秘密,这就很好。
  “尤拉,我们不是对克格勃或者是你不信任,但你也知道,你们部门是国家最重要的行政单位,万一下面的安全干部出现了某种危险思想,对你也是不利的。”勃列日涅夫在旁边为柯西金的表态给予支持,在什么时候该支持谁,他是不会出现错误的,哪怕他和柯西金的关系并不好。
  “我没有任何不满,哦等会!”谢洛夫从旁边的盘子上拿下来一杯酒,递给了正好下来的妻子,再次说话的时候脸上充满了笑容道,“我们要黄金有什么用?我们是执法部门,难道让我们去发展经济么?只要财政部不卡着我们的预算,我们就谢天谢地了。”
  “放心吧,绝对不会的!”勃列日涅夫说了一句,把目光放在了瓦莉娅的身上,温和地说道,“你的丈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同志,瓦莉娅同志。”
  “谢谢!”瓦莉娅微微额首,修长的手捏着酒杯一饮而尽道,“尤里告诉我,你是很令人尊重的长者,还有我们的经济专家柯西金同志,你们会击败美国,带领我们伟大的祖国取得胜利!”
  “还有解放全人类!”谢洛夫微笑着补充了一句,然后歉意的对着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两人道,“好了,我扶她去边上休息一下,对了,美国不会一直让我们兑换黄金的,我会让第一总局注意这方面的动静。”
  布雷斯顿森林体系从现在开始,已经算是部分崩盘了,只不过美国还打算维持几年,直到有把握找到另外一个支撑美元的东西,就会正式宣布这个体系的结束。
  “我们的安全主管,竟然如此的懒惰,不知道他全力工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柯西金的眼睛一直在模范夫妻的身上,于是他看到了扶着妻子休息的谢洛夫,直接在躺下了。没错,是躺下了,侧躺在了椅子上,头靠在了瓦莉娅的大腿上。
  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想笑,但是我忍住了。勃列日涅夫十分辛苦的忍住了这种冲动,用一种正常的语气说道,“这样也不错,年轻人还是应该会享受生活。其实安全部门的领导有这种态度,说明我们国家的情况还不错,如果尤拉整天在忙碌的状态中,就证明我们的国家已经出现问题了!”
  在克里姆林宫的酒会上,敢躺着的人只有这么一个,这要是正式会议,谢洛夫脸上免不了脸上被喷满口水。“拿水去!”往嘴巴里面塞了两片药丸,谢洛夫用眼睛示意道。
  这次酒会多热闹和他也没有关系,大多数的时间里他就是在躺着,顺便让瓦莉娅喂自己东西,引来了不少的目光。总体而言,从今年年初开始,这种酒会明显在增多,克里姆林宫有点好消息都在聚会,通常都是为赫鲁晓夫准备,让这位喜怒无常的老头子开心的退休。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美国的黄金储备肯定还会被惦记的,等酒会完毕之后,挽着妻子回家,这就是谢洛夫暂时的任务,至于什么美元危机、什么春季攻势和他没有关系。只要美国不敢公开宣布正式废除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在法国和苏联之后,还会有一个又一个国家出手,苏联和法国毕竟占据不了多少世界结算的份额,下一个对手可有这个能力。
  哪怕就是已经到了一九六八年,英镑仍然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国际贸易结算份额。就在法国和苏联集中火力对美元攻击的时候,英国政府宣布英镑贬值。谢洛夫一下子就知道,这个老牌帝国主义正在做着相关的准备。英国和联邦德国不动手,跟他们多爱美国没有关系,而是他们希望美元终结之后,自己成为最大的胜利者。所以没有在这个时候冲上来打垮美元。
  英国政府通过英镑贬值,正在集中资金没准在等待下一次的机会,反正不是现在就是以后,在美国一旦露出虚弱的时候,英国人肯定会上演一个大型综艺节目,“爸爸回来了……”
第589章
反战浪潮
  唐宁街首相官邸,首相威尔逊刚刚送走了美国派来的特使,在他身边则是财政大臣罗伊·詹金斯,工党在四年前的选举中获胜。威尔逊成为了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然后面对这个拥有光辉历史,但是却在不断衰落的国家。
  工党刚刚获胜就在不断的削减经费,以至于有了皇家海军最大敌人的说法。威尔逊也听到过这种言论,内心中对这种言论嗤之以鼻,大英帝国已经丢失了几乎全部的殖民地,这又不是在工党执政时期丢的,现在仅剩下本土的英国,怎么可能维持住庞大的军队,和美国还有苏联继续平起平坐?
  但是作为一个老牌帝国的首相,威尔逊远不是可以轻易糊弄的。美国政府派出特使,希望英国帮助打击法郎,这件事威尔逊已经答应了。英国和法国的关系一直就不好,属于场面上还过得去,但是巴不得对方出现点状况。
  这次法国和苏联同时出手挤兑美元,美国人求到了英国人的头上。希望在欧洲经济中话语权十足的英国,帮助美国压低法郎的价值。这对英国是有好处的,英镑的价值很坚挺,哪怕是贬值之后一个英镑也能兑换二点四美元。伦敦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也让英国在失去殖民地之后,延缓了自己的衰落速度。
  美国求英国打击自己的邻国法国,这是英国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就算威尔逊是工党的领袖,在这件事上也不会犯糊涂,不是有这么一项说法么?英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武器?明明只要核战开始苏联就会摧毁英国,英国为什么不把发展核武器的资金节省下来,反正有美国人和苏联人对抗。英国人的回答是,“我们的核武器是用来瞄准巴黎的……”
  “我们首先打压法郎,把法郎的交易份额占据,这样还能取得美国人的友谊。这对我们英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回到官邸内,财政大臣罗伊·詹金斯看着自己的首相道。
  在财政大臣罗伊·詹金斯看来,美国占据国际贸易的份额几乎不可能撼动,但是英国对于其他货币的优势仍然存在,法国已经耗尽了美元储备,此时不能算是一个难对付的对手。
  “我们当然要帮助美国,占据法郎的交易份额,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威尔逊虽然出身于工党,但一样拥有者敏锐的洞察力,他在金融方面的知识,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党派的党魁,“法国和苏联这次的行动,根本就没有打到美元的关键点上,戴高乐错误的估计了法国的影响力,不过苏联加入进来确实比较意外,难道苏联也有亲法的气氛么?”
  威尔逊口中的亲法气氛是指,帝俄时代俄国上流社会以说法语为荣。贵族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经常会使用法语,法国作为当时西方文化的代表,成为俄罗斯上流社会争相效仿的对象,包括语言、文学、艺术等等。说法语自然成为一种时尚,英语的地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公约时才慢慢开始确立的。在此之前,各国的外交会谈使用的也都是法语。在凡尔赛公约谈判时才第一次有了法语和英语的同声传译。由于美国的崛起英语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无可取代的地位。
  “不过苏联也仅仅就是能挤兑一下美国人的黄金了,法国人得到了黄金的同时,法郎也在被削弱,美元毕竟是世界货币。这两个国家的金融水平真是不怎么样。”财政大臣罗伊·詹金斯带着轻佻的语气点评着这次苏联和法国的行动。
  在他看来,两个国家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原来仅仅把目光放在了黄金身上。而没有注意到真正关键的地方,美元的国际结算份额。美元只要一直占据国际结算份额的大头,就能通过融资顶住苏联和法国的攻击,这才是两国无功而返的原因。当然这对苏联来讲没什么损失,苏联本身就独立于美国的规则之外。
  而法郎就算是有黄金的支撑,一样无法有美元的地位,法郎比起美元还是太弱小了。罗伊·詹金斯和威尔逊都明白这点。
  “我们攻击完了法郎之后,占据法郎的结算份额,转身就攻击美元,这次美国人这么狼狈,这是我们大英帝国重新回到金融霸主的机会,先把法国人干掉,我们在逼迫美国人和我们求和。”威尔逊想了一会对着罗伊·詹金斯耳语道,“首先先把法国人狠狠地踩上一脚,让美国人放松警惕,还有就是这次苏联和法国无法胜利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美元的国际交易份额没有办法,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干掉美元,而是美元必须和英镑平等,我们分享这个金融领域的主导权。”
  “还有就是这次法国人和苏联人犯的错误,他们没有堵住美国在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以美元良好的信用和国际交易份额,美国可以调动资金稳定住布雷斯顿森林体系,所以单纯的攻击是不管用的,而我们需要做的准备,则是想办法堵住美国的融资渠道。”威尔逊首相站起来转了一圈,低声强调道,“所以我们挤兑黄金的同时,还要抛售美国的国债和美联储的票据,巨大的抛售让别人无法接单,堵死美国人的融资渠道。”
  威尔逊认为,当不把目标定位在推翻霸权,而把目标定位于与美国分享世界霸权的时候,似乎会容易成功的多。建立英镑和美元的联系一旦成功,说不定英美两国合力这个霸权会更加稳定,比美国现在独立维持的霸权还要稳定得多。
  对于林登约翰逊来讲,从年初开始,似乎美国迎接的都是坏消息。一方面是北越发起的大规模攻势,另一个方面则是对美联储黄金储备的挤兑风潮。幸亏他不知道英国人正在进行的谋划,不然他一定会疯了。哪怕是现在他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越南战场情况占据了美国报纸的版面,几乎所有媒体都对北越有这么大的力量发起全面攻击震惊,要知道美国政府一直在说明他们已经站在胜利的边缘。可通过这次攻势,美国人发现他们距离胜利还远着呢。
  整个南越都处在战火当中,就连南越首都西贡也是如此,在西贡,十九名越共突击队员将美国大使馆的外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冲了进去,正在执勤的五宪兵很快魂归黄泉。虽然击毙了看守大使馆主门的两个宪兵,但当北越突击小队试图用反坦克火箭把门炸毁时,却被担任警戒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压制住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但很快美军的增援部队101空降师也乘坐直升机赶到了大使馆。
  整个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参加此战的所有十九名北越突击队员都被美军打死,他们的尸体散放在大使馆院内。另外还有五名美国人和两名越南平民也在战斗中被杀。
  但北越此次对大使馆的攻击却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普遍关注,此次战斗也成为了春节攻势的一个标志。另外还有一些北越正规军/越共小分队袭击了西贡的总统府、电台、南越军队的参谋部总部。还有七百名北越军队发动了对新山一空军基地的袭击,威斯特摩兰将军的美军驻越军援司令部大楼也同时遭到攻击。
  从春节攻势开始,美军阵亡人数已经达到八千人,虽然各地的战斗都已经结束。但溪山基地仍然处在包围当中,里面剩下的四千美军士兵的生命,成了所有美国人关心的问题。现在就算是美国国会在强调东南亚的重要性也没用,民众不买账。
  一个个民权领袖出面要求政府结束战争,大规模的抗议此起彼伏,成了林登约翰逊面临的问题,这是当然的,这些抗议的领袖很多人都是领卢布的,刚刚把资金抽回来的谢洛夫,转眼就把钱用在了美国人的身上,支援美国人的和平事业。
  实际上他当然不希望美国军队撤离,所以在攻击美元的同时,印尼内务部队越过边界,袭击了马来西亚边界的一个城镇,双方交火一个星期,这个消息转眼就被谢洛夫交给了塔斯社的戈留诺夫,报道了印尼粉碎马来西亚行动的巨大战果,一时间东欧国家纷纷跟进报道。
  苏加诺的民族统一之梦、社会主义运动在东南亚的发展,等等乐观的标题出现在了东沟国家的报纸上,一时间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争端成了苏联阵营民众关心的问题。
  这些报纸都是一个论调,东南亚国家马上就会变红,社会主义阵营马上将会有新成员,第三次革命的风潮已经出现等等,“厉害啊厉害,美国同志你们一定要坚持几年啊。”支持美国国内反战力量是没有办法,不支持人家也反战,不如刷点友好度。实际上他一点都不希望美国撤军,再在东南亚打十年才好呢。
第590章
罗伯特肯尼迪
  如果美国撤退,苏联就抽出一部分精力经营东南亚,暂时和中国配合。如果美军不撤退,苏联的全部精力就在非洲和中东方向,这一点也不复杂。安德罗波夫的中央联络部正在经营南也门,当然还有一些非洲国家。克格勃的经营比较集中,非洲就是以苏丹为基地,东南亚以印尼作为大本营,各种以军事顾问团名义进驻其他国家的军事人员,已经超过了四万人,其中埃及一点八万、叙利亚八千、印尼六千、苏丹六千。
  从统计数据上分析,谢洛夫这个历史中,苏联的实力从棉花产量、钢铁产量、煤炭产量、石油产量、发电量、铁路里程上等等的数据上,在一九六八年已经达到了美国的百分之六十五。这些得益于苏联提早的开发了第三巴库、蒙古的露天煤矿、新的远东粮食基地,中东有新的风力发电设施。各工厂有仿意大利的产品。
  这是按照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总值算的,如果按照美国的计算方式,苏联的经济规模还会萎缩不少,美国人仍然是吊打一切的地球霸主。
  盟友除了东欧各国之外,还有中东的埃及、叙利亚、南也门、北非的苏丹、东南亚的印尼、拉丁美洲的古巴。这都是目前维持友好关系的国家,除此之外苏联还有数量众多关系不错的亲苏中立国家,比如突尼、斯、缅甸、以及一群黑叔叔。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是中立国家,他们对美苏没有明显的好恶。就算有,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提到北约除了美国之外,首先想到的是意大利、联邦德国、以及英国、还有表示如果战争开始愿意帮助北约的法国,可能还有土耳其、荷兰、比利时。但谁会在虎丹麦、卢森堡这些国家呢。北约比华约的规模更大是肯定的,但两者的实力对比不是成员国的数量对比。
  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在蓬勃发展,东南亚每一个国家都有共产党的武装力量,而西欧各国的共产党实力仍在,在切格瓦拉死后,对西欧的青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国家的年轻人在思想上已经转变,这当然和美国在越南大开杀戒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