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404

  一身轻松的到达谈判地点,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看向自己的目光十分奇特,像是庆幸又像是愤怒,而梅厄夫人那个老女人的态度倒是很容易看出来,切齿的愤怒,还有一种被欺负侮辱的愤慨。
  “早上好啊,我的敌人们。愿你们长命百岁,看到自己失败的那一天。”谢洛夫这句话可不是站在阿拉伯的立场说的,对方应该明白这是站在苏联的立场上发出了威胁。
  “谢洛夫将军,以色列总理说,在这种谈判的时刻,苏联空军悍然轰炸以色列的城市,造成了普通民众巨大的伤亡,这是对和平事业的巨大挑衅。”迪安·腊斯克看了梅厄夫人一眼,做出一副十分愤怒的样子指责道。
  昨天深夜的行动属于苏联的秘密行动,目前只有美国、以色列和苏联三方知道。而在场的阿拉伯诸国谈判代表,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们的第一反应则是为了苏联进行辩护,这不是有没有理的问题,纯粹是立场问题。苏联是他们的支持者,他们就会为苏联说话,不管苏联干了什么,只要打的是以色列,那就是正义的。
  谢洛夫只能感叹对方的虚伪,明明就是苏联抢先一步动手,做了美国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结果对方却站在道德制高点对自己这边进行指责。这种不要脸的行为真是让人无法容忍,直接当做没有听到拿出锉刀磨着指甲自语道,“这种小事不值得在和平的谈判上说,对了,我接到了国内的命令,明天准备回国,如果有事情的话,我想今天全部能说出来。”
  后世的以色列实行核模糊政策,而且以色列有洲际导弹。以色列很担心伊朗拥有核武器之后会伤害以色列利益,所提才一直炒作伊朗核问题。但在谢洛夫看来,洲际导弹是可以允许的,但要想要发展核武器,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苏联都应该尽力扑灭。
  “真是好强大的霸权逻辑,苏联就是在侮辱我们犹太人。”梅厄夫人声嘶力竭的指责道。
  “那又怎么样?这次是轰炸,下次被我们发现,直接就是核蛋攻击。”谢洛夫猛然站起来逼视着迪安·腊斯克和梅厄夫人,露出白牙低沉着威胁道,“我告诉你们,苏联已经从中国身上吃了大亏,同样的教训苏联不会接受第二次,更何况以色列采取了敌视苏联的态度,还有迪安·腊斯克先生,你不要当做我们苏联的上万颗核弹是摆设,现在不是四年前了,苏联武装力量不出国界,也足够把美国变成无人区。”
  “没人可以威胁苏联,我再次提醒各位一句!”站起来的谢洛夫绕着谈判桌一圈,最后把搭在了梅厄夫人身后耳语道,“以色列人口就只有这么多,区区三百多万的人口。我们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加上内务人民委员会的人数,我每天干掉三百以色列人,一年就是十万,以你们的人口增长率,永远不要发展壮大。”
  梅厄夫人脸色一变,低声回答道,“苏联有你这种人作为操盘国家安全的领导人,会把世界置身于危险当中,这个责任你付得起么?”
  “敌视苏联的人,没有好下场,污蔑理想的人,不过人类的残次品。在共产主义不朽的胜利中,世界才能拥有真正的和平。”谢洛夫低语道,“炸了以色列的核设施是我策划的,以色列外海现在还有我们的核潜艇,我不管你出生在哪里,但你只要敌视苏维埃,请你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转了一圈谢洛夫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自言自语道,“每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立场,站在客观的角度这无可厚非,但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立场。站在我自己的角度,苏维埃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我不管对方是主席还是总统,敢当着我们的路,迟早会倒在我的手中,五年前我策划了古巴导弹危机,五年后我站在这里,希望我的对手们,能够正确的评估其中的危险,这就是我,一个肃反工作者想要说的话……”
  “正确评估其中的风险,如果再有下次,落下来的就不是炸弹了,苏联人胆子很小,作为一个干部,我不能让国家的人民感受到危险!”谢洛夫终于磨完了自己的指甲道,“外交部的同志会接替我接下来的工作,没什么事情的话,再见……”
  走到门口的谢洛夫,眉头一皱但马上舒展开来,右手用力一拧,咔嚓一声房门的金属把手应声而断,回收一扔到桌子上发出铛铛的响声,一脚把门踹开自语道,“资本主义的东西,质量并不怎么样!”留下会议室的一群人,目光呆滞的看着断面带着反光色铜把手。
第570章
吓唬摩萨德
  “他总是这样,完成一个任务就心急火燎的回国,但现在六方会谈连个停火决议都没有拿出来,这家伙把以色列的核设施干掉了,好像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太不成熟了,这样不行!”接到了谢洛夫准备回国的申请之后,在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勃列日涅夫哭笑不得的评价道,“他回来了,这次的会谈还继续下去么?”
  “尤里一直主持国家安全工作,虽然有在外交部工作的经验,但那也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所以看待问题确实未免有些简单。”谢列平一只手拿着钢笔强调道,“在他的领域当中,这次干掉了以色列的核设施,就算是完成任务。我看他根本就没有把会谈当做一回事,刚开始目的就非常简单,利用会谈掩护空军的行动,行动成功了,会谈的结果一点都不重要。”
  其他中央主席团的委员闻言思考了一下,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样啊,刚开始这个总政委出国的时候,就从来没有提过会谈的问题,自始至终都在策划如何突袭……
  “但总要拿出一个东西吧,和平协议签署不了,停火协议总要弄出来一个,现在双方都已经把武器弹药打光了,接过他一点没有做沟通的努力,炸了以色列之后拍拍屁股走人,这总是不好的!”柯西金也站在勃列日涅夫那边说道,“至少签署停火协议之后在归国,这样总是好看一些!”
  “嗯,不要这么着急的回来也好,把工作做完才更加合适,当然以谢洛夫的个性,让他主持外交工作是稍微困难了一些,现在既然突袭计划已经成功,那葛罗米柯同志去耶路撒冷做一下工作,到时候你们可以一起回来。”赫鲁晓夫最后做了总结性的发言,按照他自己定下的时间表,明年他就退休了。从今年开始一般情况下,他这个第一书记通常都不发表意见,而是听从自己提拔起来这些干部表态,最后在拍板作出决议。
  不过赫鲁晓夫的脾气还是没有改变,有时候还是十分暴躁,不过在马上退休这个大背景之下,其他中央主席团的委员发现,虽然有时候会面临训斥,但这也不是不可容忍的。
  在赫鲁晓夫似乎马上要退休的时刻,整个苏联都在一片赞扬之中,这个景象十几年前也曾经见过,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对象是斯大林。此时的赫鲁晓夫的形象无比的光鲜亮丽,一些其他国家的共产党纷纷派出代表团访问苏联,有些党派公开询问赫鲁晓夫是否真的要退休,得到了这位苏联领导人的肯定答复。
  “这打脸总是来的淬不及防啊!”谢洛夫准备收拾东西回国的申请刚刚送上去,马上就被中央主席团驳回,而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也从莫斯科赶来,加入到这次的谈判当中。
  苏联中央主席团评价的一点毛病都没有,他确实从来没把谈判当回事,出国就是在策划突袭行动,行动成功了就准备归国。至于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打生打死,这有什么关系呢?死的又不是苏联人,也不是共产党员。
  葛罗米柯过来也有一种灭火的使命,苏联出动空军打击以色列的核工厂,这是苏联的单方面说辞,但以色列不承认核工厂的存在,一口咬定苏联攻击的是普通定居点。造成了以色列被苏联欺负的影响,经过西方报纸一传播,一个超级大国欺负小国的形象跃然纸上,整个过程充满了尿点,这些国家把苏联的形象歪曲的一分不值。
  “是不是核工厂,派人去检测不就行了么?核设施没有辐射嘛?如果有就证明了苏联的打击有道理,如果没有苏联愿意做出赔偿,并且给以色列一个交代。但如果确定那是核设施,那请问以色列生产核弹准备干什么呢?是不是准备仍在阿拉伯人的身上。”葛罗米柯义正言辞的指责某些国家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希望你们能够明白,如果短短十几年已经开战三次的双方当中,有一方发展出了核武器那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在阿拉伯和以色列双方不能取得永久和平之前,一方拥有核武器是十分危险的。这是我们苏联的态度,而且在此我们苏联建议,签署一项不扩撒核武器条约作为约束。”谢洛夫面对着各国的记者道,“尤其是热点地区和世仇国家,都应该在监控的范围之内。”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如果签订,对人类和平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迪安·腊斯克是美国国务卿,但在这件事上双方存在着共同点。近几年来核武器的扩散趋势,让华盛顿也开始忧心忡忡,此时苏联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实也说到了华盛顿人的心里。
  在遏制核武器扩散这件事上,美国和苏联不是不能谈谈,相反两国还存在联手的基础。
  迪安·腊斯克这句话相当于反手就把以色列给卖了,至于苏联空军打击以色列核设施这件事,如果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相比,根本就不算是一件大事。如果在不扩散核武器这件事上取得苏联的支持,那迪安·腊斯克是可以不在提这件事的,就算梅厄夫人也不能阻止苏联和美国的交易。
  苏联空军打击以色列的事情,就在这种默契中偃旗息鼓,莫斯科几乎在瞬间就接到了十几个阿拉伯国家的公开感谢,所有表达感谢的国家都在赞扬苏联在这件事上的态度,纳赛尔、阿萨德、等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强人纷纷表达对苏联的感谢。
  舆论反转的速度快的令人不敢相信,关注点从苏联打击以色列,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展望,成了这一轮媒体的尿点。核战争一直笼罩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在这个背景下尤其如此,当然这可能还和谢洛夫有一定的关系。到目前为止,他是唯一一个在联合国大会上拍桌子,要在古巴和美国同归于尽的人。
  因为联合国大会上的举动,谢洛夫这个克格勃头子身上的光环经久不散,还养活了一群西方记者,拿自己的名字和人物原型写各种小说,最不要脸的是还不给版权费。
  “摩萨德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应该放在的地方,比如说欺负欺负某个非洲国家,或者找一些低水平的国家立威,再不行追杀一些党卫军的丧家之犬也行,在我面前玩监控,这不等于是跟电干一样么?”从几天前开始谢洛夫就发现自己好像处在了监控之中,反侦察马上就开始,谢洛夫这种不可复制的反侦察很简单,把监控的人员之一找出来聊天,通过聊天感觉对方的目的,知道了结果在推算过程,这就容易的多。
  从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来了开始,这次的会谈就升级了,葛罗米柯还要和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聊一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事情,如果双方的碰头顺利,稍晚时候就会在阿以停火协议签署之后,正式开始召集相关核大国正式交流意见。
  比起葛罗米柯要真的做外交工作,谢洛夫这个半吊子就清闲的多,等着蹭功劳的他没事就在露天中锻炼身体,顺便调戏一下对面大楼拿着望远镜的摩萨德。
  赤着上身的谢洛夫,在阳光下一身白皮配合着浓密的胸毛,多了三分野蛮之色。这和他平时道貌岸然,一副虚伪的样子相差甚远。双脚倒钩在单杠之上做仰卧起坐他,汗水不断的滴落在地面,不过望远镜中的他却一副轻松之色。
  “这个人是机器人么?我记得我上学时候好像学过能量守恒啊!”在一座深色大楼四层的房间中,一个三十多岁的摩萨德看着从早上开始就没有停下的苏联克格勃主席,不敢相信的自语道,“按照资料上,这个人应该是四十岁了,哪个四十岁的人有这么强大的身体?”
  我让你们监控我!谢洛夫从宾馆外面的单杠上跳下来,背对着后面大楼的摩萨德进入到了宾馆之中,不过他房间的窗帘并没有拉上,不一会一个助手拿着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注射器走了进来,谢洛夫攥紧右拳伸出了自己的手臂,对着助手点点头。
  这一切都在摩萨德的监控之下,他们马上架好了摄像机拍下了画面,就见到接受注射不明液体的男人,好像没事人一样站在原地,随后一个穿着军服的苏联人拿进来一根三四厘米粗铁管,不可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双手拿着铁管两端的谢洛夫双手青筋暴露用力把铁管拧弯……
  咕咚,两个监控的摩萨德互相对视一眼,艰难的咽了一口吐沫道,“一会让我们宾馆的人把铁管拿出来检测一下,苏联人在人体实验上竟然这么厉害么?”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两人还以为自己是在看电影,还是科幻电影。
  “吓死你们,让你们监控我!”谢洛夫注射的是盐水,这个月份以色列的气温比较热,注射一些盐水有助于解暑,不过以色列人要是看到了产生什么有意思的联想,这可不管他的事情,谁告诉你盐水就不能是蓝色的。上色不会么?
第571章
疯狂输出
  要是耗费巨资搞出来个什么人体实验、超级战士之类的东西。那苏联不是赚到了?凭借现在的科研能力,几十年内肯定没有成功的希望。谢洛夫见到过不少所谓奇人异事,但都是某个方面还算不错,但基本上都在人类的范畴当中。目前最不像人的家伙,就是他自己。
  “要不说我不愿意来中东,除了牛羊肉就是牛羊肉。连青菜都很少见!”如同牛嚼牡丹一样百无聊赖,至少葛罗米柯目前还有点事情做。不向他只能吓唬吓唬摩萨德找乐子。除了在酒店附近,其他的地方谢洛夫不能去。
  都现代社会了,身体素质再强大也挡不了子弹。万一以色列出现几个民间义士,发现自己国家的核设施被摧毁的始作俑者出现,一时激愤之下干掉他。谢洛夫不是亏死了么?
  “以色列怎么不派出来个女特工来色诱我?”拿着以色列一份报纸的谢洛夫盯了两眼,面无表情的放下,上面是希伯来语,这种被强行复活的死文字他看不懂。
  “头,乌斯季诺夫同志来电。”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助手进来拯救了自己百无聊赖的上司。拿进来了一堆情报,给特务头子打发时间。其中最有价值的电报是乌斯季诺夫的。
  或者说是回电,就像通过印尼行动让国防部知道电子战的重要性,古巴导弹危机让苏联知道必须发展红海军一样,这次突袭以色列的行动,也不是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至少谢洛夫这个喷子是不会放过这件事的。
  在往莫斯科的电报中,谢洛夫首先给予空军的行动一阵赞扬,然后拐弯抹角的提出,其实突袭以色列的行动还有很多瑕疵,米格二十五和苏十七战斗轰炸机的性能问题等等。用米格二十五牵制以色列空军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实际上这个步骤完全可以省略,苏联需要一种通用的战斗机,要一机多用,兼顾高空突袭和低空游斗等等的任务,但显然目前苏联列装的各种飞机,都无法让他感到满意。
  再给乌斯季诺夫的电报中,谢洛夫指出美国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重型战斗机,用来代替在越南战场的主力战机。他也没有释放假消息,美国确实在现在开始就已经开始了新型战斗机的研制,F-15是由一九六二年展开的F-X计划发展出来,去年四月,美国空军指定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北美·洛克韦尔和费尔柴尔德·共和三家公司参与F-X计划竞争。
  在F-X计划进行期间,NASA作为技术发展研究的先行者,也在进行相关战斗机构型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在兰利研究中心进行。当时一共提出了四个方案,包括:LFAX-4(可变翼方案),LFAX-8(LFAX-4的固定翼方案),LFAX-9(双发上单翼方案)和LFAX-10(和苏联米格-25外形相似的方案)。今年,兰利中心发布了它们的研究成果,即LFAX-8。
  谢洛夫深知苏联因为设计思路的问题,在空军对抗之中走了一部分弯路。最终等到相抗衡的战斗机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冷战末期。如果冷战继续不是没有追上的可能,但国家解体,苏联的航空人才储备被洗劫,则让这种追赶变得不可能实现。
  只要不出现大变故,哪怕是暂时落后,就一直有追赶的机会。在里根时期,美国和苏联对抗加剧,但那个年代同样是苏联航空继太空竞赛之后第二次爆发的时期,暴风雪号、和平号空间站、安225巨型运输机,等等一系列的怪物出现在世人面前,苏联又一次开始咄咄逼人的发展,谁能想到没几年国家就轰然倒下呢。
  设身处地的在苏联生活了这么多年,谢洛夫当然知道苏联现在绝对不是吃糠咽菜和美国对抗,受制于地理和气候的因素,有些事情苏联自己无法独立解决。但只要国家不出问题,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困难。
  乌斯季诺夫隐晦的说明了自己的困难,比如需求问题、和对手的问题、以及空军的态度、国土防空军的态度、但谢洛夫只从电报上看到了一个问题,资金问题,简单来说没钱……
  “看来,这件事我又的自掏腰包了!”谢洛夫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冤大头,幸亏克格勃下属有内卫军和边防军,其中内卫军有空中力量的编制。不然的话他还真的不知道如何插手。就算是海军他一样有办法,克格勃边防军有海军的编制,不过他没有理由让造船厂为边防军服务,毕竟边防军要装备航母,这个理由实在是说不过去。
  再次给乌斯季诺夫回电之后,谢洛夫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设计局谈谈这件事了。研究嘛,先研究个十年八年都没有问题,等到时候国防部有了需求,就不用从头做技术储备,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以色列邀请英国和美国的影星来访,做慈善活动?来了也应该为阿拉伯人做慈善吧?人家才是受害者,这帮犹太人也是够了。”谢洛夫放心情报眼珠一转,又把电报拿起来往下扫视名字,“泰勒传媒董事长伊丽莎白泰勒……”
  是时候在影后身上疯狂输出一波了,立刻对以色列进行抗议,同时让埃及方面提出邀请,既然那些影星准备见识一下难民,则应该到访所有战争的受害国。如果只访问以色列,则是对阿拉伯世界有偏见。最终英国方面给予了回应,不过回应的是和英国关系良好的约旦。
  约旦奉行中立政策,但军队受到英国很大的影响,这次战争约旦是参战国当中失败最惨的国家,停火协议一直迟迟不能签署,就是纳萨尔和阿萨德希望让以色列离开占领的约旦领土,不过这没有受到葛罗米柯的支持。约旦又不是苏联的友好国家,这件事应该由英国来斡旋。
  几个当事国家互相扯皮了将近一个月,这个时间已经战争时期时间的两倍。最终终于勉强签署了停火协议,到了现在,葛罗米柯和谢洛夫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尤里,你不是一直想要回国么?”准备启程回国的葛罗米柯很惊讶的问道,他可是知道如果自己当时不来的话,谢洛夫早就拍拍屁股回国了。
  我现在能回去么?还准备在影后身上疯狂输出呢!谢洛夫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当时考虑事情有些不全面,我要看看埃及和叙利亚几个国家军备受损的情况,把数据给乌斯季诺夫同志,好对我们的盟国进行补充。”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不管葛罗米柯信不信,谢洛夫自己是已经完全信了。说到最后语气简直是理直气壮,同时承认了前一段时间自己着急回国的错误,表示一定要圆满的收尾,树立苏联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等等!
  一种叫做政委的气场笼罩在了谢洛夫身上,也不能这么说,他本身就是国家安全总政委。
  安曼约旦的首都,位于该国北部,为约旦全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阿杰隆山脉东部的丘陵地带,临安曼河及其支流,因坐落在七个山头之上,故有“七山之城”之称。因为战争的关系,约旦首都此时随处可见巴勒斯坦的难民。
  “从安全角度来讲,这都是国家的不稳定因素,记住,接受难民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干。”挂着苏联国旗的汽车从安曼街头驶过,在轿车后座的谢洛夫自娱自语道,“对于约旦来讲,这些人迟早是一个祸害。”
  要说约旦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比较令人满意的地方,可能就是它虽然是一个王国,但没有多少极端的土壤存在,国王除了对保持自己的地位感兴趣,其他事情可以和议会商量。
  谢洛夫可以感受到明显的英化痕迹的,从军队的武器、着装以及上流社会的气氛,老牌帝国主义还是有明显的遗产在这里,考虑到后世约旦国王还在英国学习的传统,这个国家和英国关系和睦就可以理解了。
  因为苏联空军轰炸以色列的行动,现在谢洛夫到了约旦之后,受到了很多约旦本国大人物的欢迎,不过这不是他脱下防弹衣的理由,名义上他这个国家安全总政委的任务是这样的,这次约旦大败,肯定是师从英国的关系。所以他从到达安曼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点都不掩饰的希望苏联能够为约旦提供军事装备,公开的挖英国人的墙脚。
  “我听说大使先生都烦死你了,天天都在和国王沟通,强调英国和约旦两国的传统友好关系。”穿着睡裙的伊丽莎白泰勒,倒了一杯酒抵到男人的手上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们英国人还有传统的友好关系?不应该是传统的战争关系么?”谢洛夫把递过来的酒一饮而尽,做出一副回味的样子道,“昨天赫本和我说,你在英国上流社会的交际不错,向我建议想办法把你掌控在手中。”
  “我不就在你的手中么?”伊丽莎白泰勒媚眼一翻直接坐在了英国敌人的腿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