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404

第572章
谢洛夫在开罗
  “嗯,也是!”谢洛夫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似乎第一次正视这个问题。看着两个影后互相玩心眼挺好笑的,收获也很大,美国演员工会当中,谁比较中立,谁比较反苏,涉及到美国娱乐界的所有领域演员是什么思想状态,现在他都知道。
  所以克格勃的投入也不算白花,从这点上来讲,这笔钱花的还非常值得。当然等价交换,伊丽莎白泰勒和奥黛丽赫本从自己这里得到的东西,完全对得起两个女人的工作。克格勃不会对间谍哪怕做出一点限制,只要不叛变,根据你的工作几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大间谍里面,克格勃开出的资金远远超过其他情报组织。一旦出事,克格勃会直接承认,派出自己抓捕的间谍进行交换,如果没有地位相当的间谍作为交换,最差的情况就会出现谢米恰斯内时期的行动,专门找西方知名人士进行抓捕,不管有罪没罪先扣上间谍帽子再说,抓你算你倒霉。
  “这次你又占据了我们英国报纸的版面,简直比我们这些演电影的还有知名度。突袭以色列的行动,被很多议员讨论,他们甚至害怕苏联也这么突袭伦敦。”伊丽莎白泰勒亲吻着男人的脸颊,喃喃自语道,“苏联上空的克格勃阴影,真正的战争狂人。”
  “事实证明你们那些议员脑袋有坑,还不如记者有节操,天天就知道释放虚假消息,从这些议员能在上面胡说八道看来,英国人民的素质也不怎么样,看来这届英国的人民不行。”谢洛夫一点不客气的对英国进行嘲讽,让怀中的女人咯咯直笑。
  “你厉害好吧,不过估计你这辈子在美国都洗不白了,美国本土里面,犹太人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传媒当中。这么多年犹太人苦心经营着自己的形象,苏联打击以色列的行动,在美国很难扭转欺负小国的印象了。”伊丽莎白泰勒笑了一会把自己掌握的情况都说出来道,“你的知名度都超过那个贝利亚了,是不是很高兴?”
  犹太人是出色的银行家、律师和娱乐业巨头,这些行业为他们带来了滚滚财源。犹太人中的金融业巨子数不胜数。律师界,华盛顿与纽约最著名的律师事务所中有将近一半的合伙人是犹太人。娱乐与媒体业?瞧瞧这些你都知道的名字吧:迪斯尼、华纳兄弟、米高梅等等,所以说通过这次打击以色列的行动,谢洛夫这个名字可能会被念叨一辈子,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拿出来说点事。
  美国犹太人并不一定支持以色列某个政府的政策,但在涉及以色列安全的问题时则是毫无保留。在以巴冲突中为什么美国民众多数倾向于以色列?这就是舆论的影响。对于以色列境内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与伤亡人数,美国的新闻机器连篇累牍地进行渲染,而对于巴勒斯坦人所遭受的占领、屈辱和比以方大得多的伤亡数字则往往是一笔带过。这些报道看似客观,但由于有了选择性,实际上也就有了偏向。
  “你看看犹太人插手的几个领域,银行、律师、娱乐业、有一个行业是在创造价值么?开银行玩弄利率,插手律师业玩弄法律,至于娱乐业我就暂时不评价了。”谢洛夫看了一眼伊丽莎白泰勒,怎么着也的给这个女人留点面子,话风一转道“这些行业不过是工农业的衍生品,美国看似他们影响力很大,实际上真正要命的产业还在那些本土人的手里,只能动动嘴炮的犹太人,我会怕他们?”
  吐槽了半天犹太人,谢洛夫忽然想起来一件事,眯着眼睛在女人的身上扫视了片刻道,“我说泰勒传媒的董事长,你是不是忘记了,你好像还前克格勃两亿的资金呢!”
  “我自己抚养儿子,也是需要钱的!”伊丽莎白泰勒小心的看着男人的反应道。
  “那是克格勃的公款!”谢洛夫眯着眼睛打断了女人的话道,“不要被眼前的小钱迷惑了脑袋,你必须知道你的生活基础来源于哪里,克格勃存在一天,哪怕你暴露了,我也有办法救你,相反我哪天不在了,你一个女人也保不住巨额财富。”
  这件事不能商量,哪怕这个女人坐在自己身上也不行,克格勃的公款就是公款,只能在克格勃内部掌控,作为克格勃主席他不能从自己的组织身上挖肉,因为谢洛夫自己明白自己的力量来源于哪里,离开了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情报组织,他根本什么都不是。
  “你接收的电话诈骗渠道,还有南美的毒枭关系,难道不能满足你财富的欲望么?不要插手我领导的组织!”看着女人可怜兮兮的表情,谢洛夫也是心里一软,但立场都没有改变,“赚钱我不反对,但你不能碰苏联的东西,这是我活着的价值。”
  “我好像看到了一种叫做理想的东西。你有理想?你的愿望是什么?”伊丽莎白泰勒沉默了几十秒后,突然问出了这个问题。
  “当底层的人太可怜了,如果说我有什么愿望的话,我希望生活在一个共产主义社会。那种社会,我不用用尽所有的力量,去发现仍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谢洛夫忽然把伊丽莎白泰勒抱起来放在腿上面对面看着自己,深沉地说道,“你不是生下来就是影后,到了今天的位置,你应该比谁都知道其中的辛苦,同样,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苏联人,怎么可能让你躺在我的床上?世界上只有一个我,也只有一个你,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你会理我么?反过来你不是影后,就算同样漂亮生活也要艰难的多!”
  “你已经有了比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优越的生活,只要我活着一天,你就不用担心任何威胁,克格勃会出面帮你摆平所有事情,你只需要在英国做人上人就可以了。在英国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传媒当中你想压制谁就压制谁,一些怀着明星梦的年轻人会因为你一句话改变命运,这还不够?只要你不与苏联为敌一切好说!”谢洛夫边说话边把伊丽莎白泰勒的衣服脱下,看到了好像少女一般的身体。
  “我不会让你吃亏的,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个赚钱的渠道!”谢洛夫一语双关的把伊丽莎白泰勒压在身下,骑上去开始疯狂输出。
  在约旦谢洛夫呆了一个月,白天不断联系约旦上流社会的人准备挖墙脚,晚上轮流在两个影后身上疯狂输出,“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个百万富翁的儿子得了糖尿病,过了一段时间,这位百万富翁的新娶的年轻妻子蛀牙了,哈哈……”一左一右搂着两个影后的谢洛夫,体会着人生赢家的生活,最近一段是时间深感身体被掏空,此时也只能过过嘴瘾了。
  在英美两国的影视界,他成功的安排进去了两个特别少将,当然赫本还以为是自己逼迫泰勒进入了苏联人的怀抱,现在两人都在一个被窝里面,场面相当的有意思。
  “明天我去开罗,有时间欢迎你们来莫斯科。”谢洛夫转身压在了赫本身上低语道,“如果你们是苏联人就好了,我们可以经常见面。最近那个反苏反成智障的里根,没说什么么?”
  “嗯,没,他上次竞选失败了,正在联系一些资助者!”奥黛丽赫本一边娇喘一边道。
  “我就喜欢这种不加掩饰的对手,希望以后可以有交手的机会。”谢洛夫喘着粗气道,“美国多出来几个强硬的总统是好事,到时候我们明面上竞争,看看到底谁是胜利者。”
  面色苍白的总政委同志,选了一个迂回的线路到达了埃及,安曼只剩下两个克格勃特别少将在面面相视,“泰勒,对不起。但你也知道,我们现在是一样的,只要我们不说出去,就不会有事!”奥黛丽赫本拉着伊丽莎白泰勒的手循循善诱道,“再说他给了我们很多补偿,只要我们听话,以后一定会获得很多东西。”
  伊丽莎白泰勒紫色的双眸深深地看了赫本一眼,好像心如死灰的道,“你觉得我缺钱么?一旦被苏联人掌控,万一以后被发现怎么办?”
  这种影后彪戏的场面谢洛夫没有见到真是一种遗憾,不过在另外一个地方他的遗憾得到了弥补,到达了埃及的他受到了一种名为夹道欢迎的东西,这种场面他以前只在电视里面见过,此时他甚至心中升出了一种我是苏联领导让你的错觉。
  “帝国主义战胜不了埃及,苏联永远和伟大的埃及人民站在一起,埃及是人类文明之母,和文明之母站在一起应对问题,是我们苏联的幸运。我再次提醒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埃及已经成为了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纳赛尔先生的领导下,埃及必然将焕发出古埃及的夺目光芒!”想了半天,没发现埃及有什么优点的谢洛夫,只能从历史入手,但没想到埃及人还真的吃这套,这套马屁让埃及人十分舒服。这就简单了,在约旦没什么收获的谢洛夫,可算是找到了恶心英国的机会。
第573章
跨国婚姻
  有历史国家都注重历史,这句话果然是没错的。哪怕现在埃及人百分之八十都信奉和平教,但一样对古埃及那个时代充满了向往,古埃及毕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除了极少部分宗教疯子之外,普通人不管如何都会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发自内心的崇拜。
  “英帝国主义者,从埃及抢夺了数不清的财富和人类文明的宝藏,现在殖民地时代已经远去,苏联支持埃及人民把那些在大英帝国博物馆的埃及文物拿回来。正义迟早会到来!”站在麦克风面前的谢洛夫声情并茂,一副感同身受的叫喊。准备把从约旦受到的挫折从埃及找回来,迎来了广场下方阵阵的欢呼声。
  我让你们英国人恶心我,现在我也恶心恶心你们!谁让你们屁股不干净的。现在谢洛夫才发现,历史还真是一个好东西。就大英帝国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内的古埃及文物数量众多,价值连城,其收藏木乃伊之多,仅次于埃及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更是举世闻名!从文物的价值上来讲,大英帝国博物馆的文物价值,在很多国家本土博物馆之上。
  “可恶的苏联人,是不是闲的,总是多管闲事!”英国驻埃及大使馆听到谢洛夫对着埃及人公开呼吁之后,脸都绿了。如果英国把那些文物还给埃及,那还不还其他国家?希腊的呢?中国的呢?伊拉克的呢?伊朗的呢?大英帝国博物馆本身没有多少东西是英国人自己的,全部都是日不落帝国时期从全世界搜刮的,要是归还的话,博物馆就要关门了。
  不管英国人怎么想,成功给英国人找麻烦的谢洛夫倒是心情舒畅,顺便还去了埃及博物馆转了一圈,看看那些几千年前的文物,或者说是石头。埃及现在除了本国之外,还有利比亚、突尼斯和苏丹的军队。
  “我们一定要支持纳赛尔,埃及的政治影响力太强了。这不是因为纳赛尔多么值得支持,而是我们别无选择,突尼斯的布尔吉巴虽然这几年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倾向,但实际上他和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一样,只是不喜欢动不动就被选举下去,他看上我们的体制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干部没有任期!”谢洛夫直观的感受到纳赛尔的影响力,似乎这比他上次来埃及的时候又强大了不少。
  但这对苏联来讲也算是一件好事,阿拉伯国家当中,有资格领头的就这么几个,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沙特,不要说这个时空阿尔及利亚没有独立,就算独立了也差一点火候。埃及亲苏、沙特虽然不想后世这么亲美,但也有这种征兆。叙利亚、伊拉克那些国家,虽然在阿拉伯世界可以称得上是一方豪强,但和埃及、沙特相比还差了一点。如果沙特没有世界第一的石油储备,那他的基础条件甚至还不如利比亚。更没有资格和埃及相提并论。埃及的生活条件也很差,但埃及是阿拉伯人口第一大国,苏伊士运河在手,阿拉伯文化中心。在纳赛尔时代,埃及一直都是阿拉伯领袖。
  刚刚结束的战争,虽然约旦大败,但叙利亚和埃及联军却并不丢人。随后苏联空军出动,摧毁以色列的核设施,还从侧面提升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影响,不管苏联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摧毁以色列核设施,确实对阿拉伯世界是一件大好事。
  莫斯科在之后收到了明里暗里阿拉伯国家的各种感谢,就算一直跟苏联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沙特,也发表声明赞扬苏联的正义之举,说苏联空军的行动免除了所有阿拉伯人心中的阴霾,苏联领导层忽然发现,自己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受到阿拉伯世界的欢迎。
  必须想办法强化埃及的领导地位,否则埃及就很可能被后来依仗石油资源居上的沙特篡位,站在苏联的角度上,篡位不是不行,但坐上来亲美的沙特是绝对不行的。
  以色列有核武器和没有核武器的因素,在这就显得十分重要,以色列有核武器,埃及就相当面对一个用军事手段永远无法彻底击败的对手,如果没有核武器,这个可能就一直存在,埃及人也有信心对抗下去,哪怕打赢对面的几率小的可怜。
  “纳赛尔一死,埃及立刻缓和和西方的关系,可能也是看出来这点,拥有巨大威望的领导人死去,国家政策转向,这不仅仅是埃及!”谢洛夫思考了半天觉得,必须要强化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这件事苏联一定要尽力去做。
  现在的条件比历史上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要强上很多,那次战争阿拉伯联军一败涂地,叙利亚、埃及、约旦、伊拉克都受到重创。纳赛尔不服立刻采取消耗战和以色列拼人力,最终埃及经济出现问题,在他死后埃及停止了继续和以色列对抗。
  但这次战争不同,以色列没有出现单方面吊打阿拉伯的场面,核设施也被苏联空军炸了。可以说一样受到惨重损失,这种情况下双方都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所以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的消耗战应该不会出现。
  埃及有什么地方是苏联需要的呢?除了地理位置和苏伊士运河之外,埃及的自然条件很差,属于管好自己就不错了那种。有,埃及有三千万人口。这些人口就是能帮助苏联的地方。苏联的人口不足,农业也不好,两个因素互相制约,所以单独面对美国都很吃力,更不要提美国的盟友比苏联的小伙伴强多了。
  “没钢铁、没煤炭、造船么?不行!希腊造船倒是很吊,只能纺织业了吧?幸亏不缺水,埃及也只能发展轻工业了,重工业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不过这样也好,可以对苏联做出补充!”谢洛夫做出一副评估报告,通过电报发往苏联部长会议。交给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柯西金,这方面的事情柯西金的话语权最重。
  军队始终是埃及政治力量和权利的源头,没有军队就没有埃及的基础,这倒是和一战之前的德国比较像,只不过埃及军队可远没有当初的德国厉害。所以谢洛夫每次来到埃及,都要和埃及的军方将领见面,参加聚会,顺便提从一下埃及军方将领的意见。
  “如果苏联的军事顾问出现了令埃及不满的举动,埃及方面可以通报我们克格勃之后自行处理,苏联和埃及是平等和友好的兄弟关系。不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关系,两国两军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苏联军人自然也要遵守埃及的法律!”谢洛夫套上军装之后,又恢复成道貌岸然的样子,全无在约旦时候的堕落感,做起了欺骗第三世界国家的老本行。
  这种表态是必须的,他要照顾埃及人的自尊心,不过完全可以从别的地方找回来。比如从莫斯科回国的军方领导子女,其中有不少是带着毛妹回来的。这种情况谢洛夫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苏联又不缺乏女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苏联越接近欧洲的地方,女孩的出生率就越高,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甚至俄罗斯自己,女孩的出生率都比男孩要高。甚至从统计上,哈萨克也开始出现这种征兆。
  难道苏联的饮食结构有问题,或者自带着爱生女孩的基因?这种情况已经有些离谱了,苏联的很多加盟共和国如果单独统计,男女比例都很悬殊,要知道卫国战争都结束将近二十年了,带来的影响也应该消失。
  既然女人多,总不能让她们嫁不住去,埃及军方将领的子女生活条件都不错。所以克格勃在这方面不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和埃及将军儿子有关系的苏联女孩,根本就是克格勃的成员,都在拿着克格勃的工资。
  在聚会的时候甚至连语言障碍都没有,直接说俄语就行了。就像见到自己的部下一样轻松,这种情况要是持续个二十年,苏联没准能做到在埃及上流社会形成一种亲苏的风气,就像当年帝俄时期法语在俄罗斯的地位一样。
  “等这些跨国婚姻出生的孩子,长大之后重新从莫斯科毕业一次。埃及和苏联的关系就应该牢不可破了!”谢洛夫看着场中这些少男少女,没准以后就是埃及军方的掌权者,或者是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的高官。这个年代埃及只有一个政党,就是纳赛尔的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地位相当于叙利亚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对待叙利亚的态度,和对待埃及是一致的,反正苏联女人很多,就算是几千例都完全没问题,叙利亚留学到莫斯科的学生,一样有很多带回了苏联妻子。
  “对于埃及的战损补充,我们决定补充给埃及T62坦克,性能绝对在T54坦克之上。这也是我们苏联现役的坦克!”在纳赛尔面前,谢洛夫拍着胸脯保证埃及军队的恢复一定没问题,顺便把T62坦克这个破烂吹上天,也不算吹,中国都没有这种坦克。
第574章
开足马力
  在这方面谢洛夫是没有节操的,和一般苏联干部动辄国际主义精神、正义的立场不同。他基本上属于看菜下碟,人家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纳赛尔喜欢做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谢洛夫就说他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敌视以色列,苏联就敌视以色列,看在苏伊士运河的面上,怎么都行。
  世界上的黄金水道就这么几条,其中苏联和埃及的关系原因,苏伊士运河算是苏联看起来最稳固掌握的一条,黄金水道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哪怕就算是苏联几乎本国能满足所有需要的资源,也不能否认这些黄金水道的重要性。对于资源本身不够用的国家尤其是如此,就拿日本来说,本身工业实力强大但是所有原材料包括粮食都要进口,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这永远都会被掐住脖子。
  能完全依赖本土哪怕被孤立,还能坚持的强国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另外一个是苏联。美国本土的条件太优越,至于苏联完全是领土大才勉强够得上。剩下巴西、印度、中国、如果按照美苏的标准、哪怕是苏联的标准,都会出现本国资源不够的问题。
  如果你的国家年产钢铁一亿吨,进口八千万吨铁矿石,而且附近的海域还在敌国控制之下,对手还是全球第一大海军,那你的国家钢铁业就不能完全说是自己国家的,和平年代也许能凑合过下去,一旦关系恶化,瞬间就会被掐死。
  所以其他国家的威胁在谢洛夫看来不是很大,真正内外兼修的国家是美国。这个国家才是苏联的敌人,其他国家可能工业实力够,但缺少资源一样不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纳赛尔所要求的帮助,谢洛夫一概表示自己回国之后会劝说中央同意,还表示愿意请求柯西金对埃及的经济结构进行评估,帮助埃及发展经济,他怎么都不能对埃及的三千万人口视而不见,苏联不但自己缺乏人口,连自己的盟国都缺乏人口。东欧那些国家人口缺乏比苏联还要严重。
  唯一一个人口资源充沛的盟国,这个国家给苏联的印象只有头疼。打交道的时候不被坑就不错了,最怕的就是收钱不办事,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听话的国家,这才是谢洛夫前两年在印尼大开杀戒的原因。
  “埃及加上苏丹、叙利亚人口,差不多有五千多万,印尼一个亿,印度算不算?这么算来,如果把敌人定义成北约国家,似乎人口上的差距已经被拉平了。”谢洛夫做出了一个乐观的估计,话虽然这么说,不过人口素质还是差得很远,一个文盲和一个大学生在价值上差的太远,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不可能和西欧国家和美国的人口一样。
  毫无疑问苏联集团确实比历史上更强了,双方的实力在一九六七年已经开始接近。还在越南战场上打生打死的美国人身后,苏联的身影已经渐渐逼近。
  “没准真可以把美国一波流带走也说不定呢!”看着北越的电报,谢洛夫招呼自己的助手准备回国,带着纳赛尔和阿萨德要求的援助数额,准备回莫斯科把这些事情一块办了。
  北越的电报也是请求援助,一样是军事援助,从电报上来看,言辞十分恳切。表明北越缺少武器装备,这个理由谢洛夫是不信的,正常的损耗现在中国和苏联的援助足够用。不够说明北越正在暗中准备什么东西。
  “嗯?春节攻势?应该就是他了!”从罗马、柏林转道回莫斯科的谢洛夫,刚刚回到莫斯科,顺便接受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勋章和一个列宁勋章。随后直接进入克里姆林宫,汇报叙利亚、埃及的情况,以及这次需要的援助。
  “埃及和叙利亚受到了惨重的损失,相信需要几年时间来恢复了,在埃及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埃及的人口增长,年轻人口的增长率十分高,考虑到埃及本身国土的自然条件,按照现在增长率,埃及三十年之后的人口压力一定十分巨大,粮食将不能自给。所以控制埃及的思路,除了在上层的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中渗透之外,还要加上控制埃及的粮食来源,这个来源地就在埃及的眼皮底下,苏丹!”专门对埃及和叙利亚做出了评估,谢洛夫谈了一下苏伊士运河的问题,这次战争埃及顶住了以色列的进攻,所以苏伊士运河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关闭。
  随之而来的税收,可以帮助埃及度过战争的创伤,“埃及的基础条件可以说是很差,但充沛的年轻人口仍然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轻工业方面完全可以帮助苏联解决很大的问题。尤其是纺织业,我认为可以在轻工业上面进行重点扶持。”
  帝俄时期工业革命进程的扩展或粗放阶段。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然后扩散到食品业和机器制造业、五金加工业。莫斯科是纺织工业的中心,彼得堡是机器制造工业和五金加工业的中心。苏联时期,冶金、燃料工业基地和石油工业基地在顿涅茨和巴库建立。所以说工业发展往往从纺织业开始。
  “可是你要明白,纺织业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轻工业部门,甚至占据了一半左右的产值,如果交给埃及的话,是不是有些冒险。”柯西金思考了一下强调道,“一旦埃及未来和我们的关系出现波折,怎么办?”
  苏联的纺织业不但不落后,相反还比较强,在这个年代唯一略胜苏联一筹的只有美国。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远离中亚产棉区的西部消费区。中央区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生产的棉、毛、丝、麻织品。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有:莫斯科(棉、毛、丝、麻纺织)、伊万诺沃(棉、丝、麻纺织)、加里宁(棉、丝纺织)、弗拉基米尔(棉、麻纺织)、科斯特罗马(麻纺织)等,苏联的纺织业完全供应苏联本国。
  “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他需要巨大的人力,而且纺织业在一般国家对外依存度特别大,所以我才认为埃及纺织业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这会让埃及的经济和苏联以及我们的盟国联系在一起。纺织业的污染也很大,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这种产业还是不在我们本国比较好。”谢洛夫叙述了自己的理由,“何况埃及适合的工业就这么几个,其中只有纺织业能吸收的起不少人口,不然埃及的失业率会很高。”
  “我会派出一个考察团去埃及,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可以先选取几个试点建厂。”柯西金考虑了一下,征求了自己两个助手的意见点头道。
  柯西金当然明白埃及对于苏联的重要性,只不过纺织业对于苏联也很重要,占据了苏联轻工业的一半产值,所以才显得有些犹豫,最终还是提高埃及对苏联的依赖度比较重要。柯西金才同意了先做几个试点。
  “北越要干什么?这次要了这么多武器弹药,他们准备和美国人决战么?”乌斯季诺夫现在是很忙的,埃及和叙利亚刚刚大战完毕,军备受到了惨重的损失。还有几架保存比较完好的美国战斗机正在等待拆解,这些事情都需要马上办。现在北越又出来要援助,乌斯季诺夫也有种忙不过来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