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404

  “审判?我不是已经审判完了么?”带着中校军衔的老头子有些不解的问道,“你到底还是年轻,在民族主义已经调动起来的锡金王国,公开审判除了羞辱这些人一顿,其实并不会改变哪怕一点的结果,明白么?做的干净一点,国际不会白白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新德里苏联驻印度大使馆当中,正在准备参加印度共产党大会的谢洛夫在睡梦中被叫起,接到了锡金方面的报告,强打着精神起来回电问道,“是否是锡金王室主动借用美苏的军事力量在做这种事情?”
  最后得到了肯定回答的谢洛夫,给与了第二次回电,“全部批准,做得干净点……”在电报机旁边,谢洛夫的蓝色大檐帽静静地在那里,似乎和谢洛夫的回电非常应景。
  一道命令,就有上千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在印度东北部丢失已经成了定局的情况下,当地的本土民族出现了排斥印度移民的思潮,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而且这种思潮传播的越来越快,已经让印度移民感受到了不安全。
  “我们是不是要阻止这种暴力事件的发展?要不要问问美国人的建议?”两个带着蓝色大檐帽的苏联人,正在进行对话。
  “也好,不过听说那些印度人夺走了当地民族的土地?”稍微年轻一点的军官这么说道。
  “那就算了,那不是地主么?是印度人在剥削本地人,我们不好搀和进去,不过我们可以让美国人出动一些力量维持秩序!”一个比较成熟一点的军官三观很正的回答道,“这不符合国家交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站在地主这边解决问题!”
  苏联最不能惹的几只部队都有什么?军舰被击沉上岸作战的红海军步兵,临时调集过来修筑防线的战斗工兵、已经坐上运输机的空降军,还有最后一个,坚守城市的内务部队。比较不巧的是,这次谢洛夫带来印度的是空降军,而同时和自己坐飞机过来的军官,都曾经在内务部和后继者克格勃当中服役过。
  这就令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比较尴尬了,很多美国士兵有这种感觉,怎么少数几个带着蓝帽子的老头子,盯着自己的目光怎么那么奇怪。
  “谢洛夫将军,请你约束一下自己部下的行为!”美国驻印度大使丹尼尔语气不善地说道,“你们苏军的很多干部,总是在找我们美国士兵单独聊天,散布很多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言论,希望你作为这次的军事长官,能够释放出来对美国的善意,而不是利用两国合作的机会给我们的士兵洗脑……”
  谢洛夫吓了一跳,刚开始还以为那些老头子搞大条被美国人发现了,还心虚的摸着下巴想着怎么善后,现在看来不是这样。那些老头子在锡金国王的掩护下这么干的,而且苏联士兵远远比美国士兵要多,在锡金国王的掩护下没有被发现,毕竟所有命令都是锡金国王下达的,老头子们只是去帮助一下做的更加正规而已。
  “丹尼尔先生,我想这其中可能有误会,我保证没有派出政工人员对美国士兵进行渗透,但你也知道,那边的条件比较差,两军总是要互相交流的嘛!”谢洛夫脸不红气不喘的和丹尼尔对视,那些人确实不是政委,而是比政委更加直接的肃反工作者。肃反工作者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就是这种目光,丹尼尔可以把他理解成关爱智障的目光……
  “你现在这种气急败坏的态度,让我觉得是不是美国人有些多愁善感?怎么这么害怕我们?”谢洛夫一边把桌子上的文件放在抽屉里,都是为了印度共产党大会准备的,不能让这个阶级敌人看到,平心而论他不欢迎丹尼尔,主要是最近没时间和这位先生打嘴炮,他有很多事情要做。
  “笑话,我们美国比苏联更加富裕,你听说过一个富翁被乞丐说服要把房子烧了么?”丹尼尔很冷静的反驳道,“我只是提醒谢洛夫将军,不要浪费时间用在这种地方。”
  “明白明白,再见吧!”谢洛夫小鸡啄米一样点头道,“说实话,作为一个外交官丹尼尔先生你是绝对合格的,一百块钱和两百块钱的差距在你嘴里像是一块钱和一百万的差距。如果没有事情你就先回去吧,虽然苏联没有失业者,上学免费,住房免费,但确实和美国还是有所差距,只不过我们做不到让穷人睡大街,还有,我去过美国,你们美国的治安真差劲!帮我带个话给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先生,他的工作一点都不合格……”
第389章
给他一个教训
  单纯从安全问题上,谢洛夫是绝对有讥笑美国的底气,不但苏联有底气这么做,任何东欧国家,甚至是阿尔巴尼亚都可以在这点上说美国不行。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本身就是立场不同的人,谢洛夫是苏联的安全干部,而丹尼尔是美国的外交官,两人的追求本身就不一样,谢洛夫也没有虎躯一震让对方纳头便拜的本事,既然如此,那还谈什么?有什么好谈的?这位美国驻印度大使丹尼尔先生,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个不可接触者,别说交流了,看都不想看到。
  具体回到锡金问题,谢洛夫的担心也有些没有必要,美国人就一点没看不来锡金王室又借助美军和苏军在国内驻扎的条件,有意识的清楚国内的印度力量么?美国人又不蠢,当然能看出来这一点,但因为锡金王国处在中印对峙的中间,战略地位突然非常突出,所以美国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这个地位十分重要的小国动作。让中印都无法在这个小国取得明显的优势,印度本来处在优势地位,那就是收拾印度人。
  谢洛夫不客气的下达逐客令,他又不是外交官,根本不需要遵守外交守则。这是欧亚大陆,苏联也不需要虚伪的和美国玩脑袋,就算是硬碰硬他也不怕美国人,既然如此,那怕什么?如果他愿意的话,第二天就可以让丹尼尔全家暴毙。
  “真以为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看着美国人的脸色么?这么天真怎么做外交官的?”站在窗边上看着丹尼尔怒气冲冲远去的谢洛夫,带着一张嘲讽脸为丹尼尔送别。
  并不是谢洛夫嘴炮干不过他,只不过是谢洛夫现在比较忙,要准备的事情很多,没什么空间在这里浪费,善后印度之后才能回国述职,没办法复制在意大利的经历浪费时间。简单来说可以这么形容,谢洛夫同志并不像和你说话,而是给你一枪,就是这种感觉。
  丹尼尔天天往印度总理府跑,希望尼赫鲁不要参加印度共产党大会,真当做谢洛夫不知道?只不过嘴炮在厉害也抵不过现实,左翼色彩浓厚的国大党,从地缘从理想上都应该和苏联更接近,更何况在陆地上苏联的保证往往比美国人要更加靠谱,这不是丹尼尔一张嘴能弥补的,尤其还是谢洛夫早有防备的情况下,这种小手段根本不可能成功。
  “首先要和尼赫鲁谈谈农业问题,这是苏联首先需要的东西!”把最近看的资料记在脑子里面,谢洛夫收拾好东西再次前往印度总理府,人民有饭吃是基本的国家安全,这点作为安全干部的谢洛夫绝对不能忘记,为了这个问题,在其他方面做一些让步是完全值得的。
  从尼赫鲁本身而言,这场战争的惨败是否会影响身体,这点谢洛夫不敢保证,但从精神上他确实是萎靡了不少,现在和几个月之前的印象相比,更像是强打精神在工作。
  “关于对印度帮助方面的问题,我们苏联在产业方面和印度的互补也是很契合的,有苏联在农用机械方面的帮助,印度刚开始实行的农业绿色革命进度会大大加快。”谢洛夫拿出一些照片,介绍苏联机械化农业的进展。在这方面苏联完全是可以吹一吹的,六十年代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苏联高的国家只有美国,而到了其实七十年代后,苏联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不论是农民使用农用机械使用的总数还是人均,都远超其他国家。苏联农民人数占据总人数很低的比例,才会造成这种结果。
  在粮食方面苏联是绝对需要外援的,谁让目前没有任何科技能够抵御西伯利亚寒流呢?蔬菜问题的一时缓解不能证明什么,蔬菜不能把粮食的紧张替代。
  和莫斯科方面联络之后,谢洛夫很快就得到了回电,不要看苏联总是援助这个国家粮食,援助那个国家粮食,但其实苏联本身真的有严重的粮食问题。这点赫鲁晓夫也知道,不然也不会在粮食问题上犯糊涂,来一场玉米运动。
  “关于农业合作的方面,我们和印度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我们都知道印度的耕地面积是亚洲第一,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理论上印度可以成为一个农业强国,这就是我们合作的基础!”到了印度总理府的谢洛夫,面见到了尼赫鲁和他的女儿。在等待的时间中,谢洛夫见到了不少印度的官员从总理府出来。
  从尼赫鲁的面色上来看,肯定不是好事,但应该也不算多么严重。考虑到最近时不时出现对尼赫鲁进行一些批评的声音,谢洛夫也差不多能猜出来个七七八八。
  “谢洛夫将军,苏联能提供给我们印度什么帮助呢?”尼赫鲁有些心不在焉的问道。
  “更多的农用机械,更多的农业专家,更先进的技术。还有更加科学的管理,就这些!”谢洛夫双手一摊,然后用一种平等的态度说道,“这个合作,苏联地处寒带,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让我们的产量和美国相提并论,但如果有了印度的帮助,这就不再是个问题。美国会让印度成为强国么?尼赫鲁先生,从孟买上岸的军事装备,竟然是一九四二年生产的,至少苏联没有这么做吧,当然也许印度政府不觉得这是羞辱!”
  这种不尊重的口吻让尼赫鲁有些愤怒,但马上就恢复平静。印度需要更多的军事装备,可是美国军备的价格却令印度望而却步,这个时候尼赫鲁觉得苏联人说的比较有道理。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真是没良心。所以只能有求于苏联,恰好苏联准备在农业上和印度合作,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这当然是好事,没有比这种事情更加让对方放下防备了,苏联当然也不愿意看到印度强大,但这并不是不能合作的。但有一个错误谢洛夫是会犯的,他绝对不能允许印度赊账。有小麦就用小麦还,没小麦就用牛肉还,要么让出矿产,他可是记得后世印度赖账的光荣历史,这条赊账抵押的条款已经在双方合作的文件中写明。
  “在粮食产量上,印度绝对有资格作为世界第一,哪怕你们的对手是美国!”得到自己目的的谢洛夫,此时不介意给对方灌输一点心里鸡汤。他又没有瞎说,理论上嘛。也仅仅是理论上。
  在理论上,世界最大耕地面积的国家,从面积上是排名是美国、苏联、印度和中国、但苏联耕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却是寒带国家,那些庞大的耕地面积除了乌克兰和中亚可以尝试下用谷物轮换提高产量,剩下的一年种一季都不能保证粮食的安全。万一今年寒流来的比较早,苏联的粮食产量就会面临断崖式跳水。美国和中国都是温带国家,只有印度全国的耕地的大部分都具备一年三季都可以种植这个条件。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印度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成绩。不过这和谢洛夫也没关系,他只是让印度的粮食增长到可以出口给苏联,又没准备真的让印度成为农业霸权,就算是真准备扶持印度,他也做不到。印度的问题多了,他一个外国人插不进去手。
  “印度的未来我们苏联十分看好,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我们的代表团已经准备从莫斯科出发,当然具体时期会通知给尼赫鲁先生的!”谢洛夫这套吹捧也不新鲜,谨记着三个原则,过去是南棒的,现在属于中共,未来永远属于三哥。如果忘记了,请在重复一遍。
  在农业问题上,苏联找多少帮手都不过分,如果不是距离太远,影响力够不到,谢洛夫都准备去南美和阿根廷、巴西谈谈粮食的问题了,这两个国家绝对属于怎么都饿不死的典型。
  “真理报怎么了?还有塔斯社?什么时候全成了体育报道了?”谢洛夫翻看着今天的苏联报纸,好像是一场足球比赛被黑了。
  “谢洛夫将军,似乎是一场比赛,我们国家的后卫被黑了手球,幸亏雅辛同志扑除了点球,不然我们就无法进入淘汰赛了。”这个大使馆工作人员也许也是个球迷,说话间还比较激动的样子。
  足球?谢洛夫其实并不能算是球迷,他对这玩意不感兴趣,谁让足球上辈子在他的国家没什么好消息呢,在热血的球迷也扛不住一年又一年的失望。但这个时代的苏联足球队,也是赫赫有名的世界强队,上次欧洲杯苏联在雅辛的带领下就是欧洲冠军。
  捂着嘴巴沉思片刻的谢洛夫,实在按耐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觉得应该给这个黑哨一个教训,在所有比赛当中,足球是苏联被黑最多的项目,欧洲杯其实还算克制,世界杯的舞台上苏联受到的待遇简直不要太过分,每次都当做没发生过,这以后还了得?
第390章
未来属于印度
  “那,这个问题给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同志了解一下,让第一总局费一下心,门德列夫同志去解决吧!把二十二号带回来……”沉思片刻后的谢洛夫还是觉得不能这么下去,如果一直都没有反应,这种黑哨还不知道要持续多长时间。技不如人也就算了,要是总是被黑哨搞,这口气他忍不下去。
  体育也离不开政治,这也是国家力量的主要体现地方,同样是美苏重要的战场之一。哪个国家会真的不看重成绩?真的是去重在参与了?这不过是打不过对手一种托词而已。你要能把对方按在地上揍,肯定不会选择去重在参与。
  体育里面,足球是被操控最大的运动,受害者往往是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这种国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实中国足球也不是一直都这么面的,只不过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同样被黑哨过几次,后来就是真的不行了。
  谢洛夫的电报中有门德列夫能听懂的暗语,毕竟克格勃的暗杀部门是保密的,行动执行部这个部门,别说不想让外国人知道,就算在克格勃内部也是忌讳。情报部门都有这种部门存在,但谁会去主动宣扬呢?二号的意思是,杀人还是伤人,后面二号的意思是要把目标的右手带回来。
  这次的小行动算是让行动执行部热身一下,谢洛夫相信克格勃的暗杀部门不会阴沟里面翻船,不过就是一个裁判而已。算是给欧洲足联一个教训,如果以后还这么做,谢洛夫准备亲自去和这些家伙谈一谈。对了,要不要给世界足联一个警告呢?
  “今年世界杯?我们苏联足球队是不是也碰到了这种情况?”在世界杯期间,谢洛夫正在紧锣密鼓的策划古巴导弹危机的隐蔽工作,整个期间都在想办法如何瞒过美国人的情报机关,哪有空看世界杯,要不是今天看到真理报肯能都想不来这个事情。
  “有,我们在和东道主智利也因为争议判罚输掉!”刚准备离开的秘书回过神来道。
  “把那场比赛的资料给我找出来!”谢洛夫脸色一变,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一直没有关心,所以碰到了也不会真的当做一回事,但只要开始关注这方面的问题,瞬间就能察觉到里面不合理的地方。
  今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以小组第一昂首出线的苏联队遇到的是东道主智利队,但他们却以强大的攻势打得对方几乎就只有招架之功,然而仅仅只十一分钟,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了——与对手纠缠的沃罗宁被判犯规、对手获得直接任意球机会,在雅辛还在布置人墙之时、桑切斯就起脚破网,尚未吹响哨子示意直接任意球开罚的主裁判莱恩·霍尔恩却宣布进球有效,两名苏联队员上前理论甚至差点被撵出场外,后来还在1:1的时候扼杀了苏联人的一记点球。最终贵州为欧洲冠军苏联队只能以1:2的比分被淘汰出局。
  “好大的胆子,莱恩·霍尔恩德国名字,三个月内我要他死!”谢洛夫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神色狰狞的命令道,“告诉门德列夫,让斯塔西和我们一起行动。真以为一个体育组织我收拾不了他,这颗地球上就没有我们够不到的地方……”
  国际足联?这个组织很流氓么?谢洛夫就不相信世界上还有肃反工作者制伏不了流氓。如果这个情况不改观,他会让每一届的国际足联主席英年早逝,全部都死在任期内,而且都是正常死亡。
  如果这些衣冠楚楚的家伙,在球场上玩冷战,那谢洛夫就只能和他们玩热战了。没有对苏联公平的环境,那还竞争什么?“我想跟体育部的同志出访一下苏黎世,如果明年有这方面的行程,希望体育部可以支会我一下,到时候我会和体育部的同志们一起去!”谢洛夫最后让秘书把这封电报在往苏联体育部发一份。
  他没有没有对足球运动员进行报复,不论是这次的英国队还是世界杯的智利队,如果谢洛夫真的开始迁怒,这些足球运动员不说全部死亡,制造一些意外让他们的足球生涯提前结束是很容易的,这次他的目标就是国际足联的裁判群体。如果谢洛夫得不到正面的答复,那就只能大材小用,利用克格勃对付一个民间组织了。希望国际足联不要到时候说谢洛夫欺负他们,实际上他并不愿意这么做。
  印度共产党大会定在十二月上旬举行,在此之前新德里首先迎来了苏联贸易代表团的来访,对粮食问题苏联非常重视,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亲自出马,表达了对印度农业合作的重视,苏联缺粮食缺的赫鲁晓夫随时都在想办法寻找到新的粮食来源地。
  “我们的第一书记最近可是很头疼,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派我过来的,尤里!你可是给我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啊!”安德烈·葛罗米柯看到来接机的谢洛夫一脸揶揄地说道。
  “难题?也不是很难吧,中印对抗总比中国没事找我们的毛病要好,把压力转移到印度这边,我们不就松了一口气么!”谢洛夫摇摇头打开车门,和葛罗米柯一起上车。
  “这也是目前中央主席团对你工作满意的理由,不错,总比找我们毛病要好!”葛罗米柯神色轻松地说道,“相信几年内中国都没空逼着我们和美国对抗了!”
  “对抗是必须的,我们需要找出一个地方,埋下陷阱让美国人跳,相信美国人一定会很愿意的。等到他们回过神来,说不定我们已经完成了需要的准备工作。”谢洛夫神色轻松花生米附体,一切尽在掌握中……
  谢洛夫给苏联很多干部的感觉,就是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有那种我早就知道的感觉。总是以这种面孔出现的安全专家,已经让很多苏联干部习惯了谢洛夫这种姿态。只有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才看见这位苏联安全专家出现过小心谨慎的态度,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苏联跑到万里之外和美国对抗,最终还是因为红海军实力不够,无法取得更大的战果。
  “印度的农业很强么?我看过印度的粮食总产量,考虑到他们的人口,似乎还不如中国的粮食有富余,能解决我们粮食不足的问题?”到了下榻的宾馆,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有些好奇的问着谢洛夫,显然对印度的粮食问题很感兴趣。
  这就比较令人尴尬了,你让谢洛夫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直接回答低种姓不算人是不是有些直接?万一激发出来葛罗米柯的同情心怎么办?印度全年的粮食产量大概是九千万吨左右,苏联的粮食产量因为玉米运动一些不利的影响,去年是一点二亿吨,中国大概和苏联是持平的,当然两国的人口不一样。
  问题是印度的人口和不比中国少太多,粮食差了三千万吨,谢洛夫怎么解释印度还有粮食出口的问题?这是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索性情报机关主管不缺乏数据,未来必将是印度的,谢洛夫可以先描绘一下未来。
  “考虑到印度的耕地面积和气候条件,印度的潜力是非常大的,葛罗米柯同志!”谢洛夫还是一副自信的样子,既然未来必将是印度的,谢洛夫就将一会儿。
  从降水到气候,从耕地面积到技术推广以及绿色革命,谢洛夫代表印度人民在费劲的描绘未来,让苏联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同志升起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作为苏维埃的眼睛,谢洛夫从来都是很自信,哪怕是在描绘未来。
  谢洛夫又没有欺骗葛罗米柯,反正印度可以把低种姓人口的粮食省出来出口。苏联只管进口印度粮食就好了,管那些粮食是怎么来的干什么?自己国家都快供应不上了,还有空去管印度人民的死活?
  “未来属于印度?那我们和印度的合作会不会让印度更加壮大最后不听话!”葛罗米柯想了一下问出这个问题。
  等他们能把种姓制度废除再说吧,目前看来没什么希望。这个国家啊,才是真正需要社会主义拯救的国家。好半天才让葛罗米柯相信印度粮食出口绝对没有问题,谢洛夫才离开了宾馆为会谈做准备。骗人真是太累了,尤其是把饥荒边缘的印度非要说成是未来农业强国,这需要不是一般厚的脸皮。谢洛夫可以说对得起苏联,这点他都做到了。
  第二天在印度总理府,苏联外交部长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展开会面,商量了关于印度的农业问题,表示苏联看中了印度在农业强国上面的潜力,愿意给予帮助把印度的绿色革命继续深入下去,经过谈判之后苏联愿意派出农业专家,以及提供农业机械上面的帮助,在农业领域上展开相互支持的合作,最后葛罗米柯把谢洛夫的话公开重复一遍,“未来必将属于印度……”
  和印度官员面露自豪神色的样子不同,谢洛夫出神的看着头顶的电风扇,全当没有听到,这句话跟他没关系,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第391章
统一战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