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04

  “尤拉,如果到了你说的最坏的结果,你认为美国人会如何应对!”谢列平毫不讳言的问道,在座的人当中他和谢洛夫的一起共事的时间最长,所以由他来问最合适不过了。
  “美国陆军不值一提,空军对我们也没有明显的优势,美国从地理上决定了海军的强大,如果美国选择对抗,会动用航空母舰编队对古巴进行封锁,因为这是他们最强大的地方。”谢洛夫毫不犹豫地说道,“注意一点,一旦美国向全世界宣布出动海军,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这件事情是可以谈的,因为海军是所有军种当中速度最慢的,这表明美国人一方面摆出不惜一战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时间应对……”
  把自己的结论全部说出来,中央主席团的科兹洛夫、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等人都纷纷点头,显然对这个结论都比较认可。
  “为了加重砝码让美国人明白,打核战争他们赢不了,我准备挑选一批最为忠诚的肃反工作者操作远洋渔船队前往大西洋!”谢洛夫加重语气道,“美国媒体无法形成统一意见,在宣传领域的战争将伴随着这次的事件从头到尾。”
  今天的克里姆林宫会议之后,回到家中的谢洛夫习惯性的在阳台上,又到了咳咳……总是想起这种口头禅的谢洛夫,转身回到房间中给基辅打电话,同时没忘记给柏林也打一个,告诉两个女人必须马上回到莫斯科,电话里面谢洛夫严肃的口气让瓦莉娅和叶连娜都感到事态严重,在电话里面就纷纷表示一定听话……
  “你们两个也跟了我很长时间了,以后我不要秘书了,等忙完这段我会给你们两个女人一个交代!”谢洛夫把眼前的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一左一右抱住,两只脑袋在肩膀上的谢洛夫心中十分宁静,这种心跳的行动以后不会在出现,因为以后的苏联已经不需要在玩核讹诈,到时候将是硬碰硬的对抗。
  A舰队是这次谢洛夫组建远洋渔船队的名字,选择这个名字已经表明了意义,阿尔扎马斯研究所的开头字母,其实也不能完全的说是虚张声势,A舰队的船舱中确实没有大伊万和十亿吨的概念超级核弹,每艘船当中里面装着原子弹,制造不出来超级海啸、但具备近距离和对方同归于尽的资本。
  “都知道这次的任务了吧?”在波罗的海温暖的海风当中,一身戎装的谢洛夫见到了经过挑选的克格勃肃反工作者。
  “知道了,我们愿意接受这样的任务!”领头的船长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道,“从进入克格勃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已经有了为祖国牺牲的一天!”
  “国家不会把希望放在你们身上,有些事情是必须要有人去做的,我们不去做,难道让我们的人民去做么?是命运迫使我们必须拿起枪!”在这些一脸正色的肃反工作者面前走过,谢洛夫义正词严地说道,“我们可以为了祖国清除掉叛徒,也可以在危难来临之前首当其冲,钢铁般的菲利克斯曾经告诉我们,要么什么都不给,要么把整个心都献出来。同志们,今天是到了我们肃反工作者做出表率的时候了,战争一旦开始你、我、我们所有人都逃脱不了,早一天和晚一天的区别而已,但我们仍然要去做,祖国已经被美国人团团包围,我们必须压迫突破这种围困。今天我来为你们送行,来吧,食堂已经准备好了美食。”
  巨大的食堂中,谢洛夫亲自打开一瓶伏特加大喊道,“今天我很荣幸和同志们一起举杯,伟大的苏维埃、我们的祖国、乌拉……”
  一百八十名肃反工作者同时举杯,大喊道,“伟大的苏维埃、我们的祖国!乌拉……”
第347章
美国的应对
  “我们守卫着工人阶级,试问天下谁能敌!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为了正义的事业,满怀激情的工人,聚合成一支独立的力量,战无不胜,坚不可摧!就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可怜的中国人,不幸的印度人,满怀希望地看着我们的联盟,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
  频频和自己同志举杯的谢洛夫,情到深处不自觉的唱起军歌,马上就变成了合唱。红军最强大的早期版本,也是最具有国际主义的版本。苏联早期成立的初衷在这首歌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整首歌厚重大气,没有一句话有民族主义色彩。把这首歌唱出来,也是让这些肃反工作者们知道,苏联这次的冒险完全是为了帮助第三世界古巴不被美国人侵略,从国际上完全能站得住脚。
  “红军最强大,乌拉……”最后一句歌唱完,山呼海啸一般的乌拉声响彻大食堂。
  “去吧,把美国人吓尿裤子,肃反工作者无所畏惧!”谢洛夫喝了一口伏特加大喊道。
  “我以成为肃反工作者而骄傲,我们的使命,嗅出并铲除叛徒!”神色激动的众多肃反工作者举起右手握成拳头,就像是第一天进入克格勃那样发下了庄严的保证。
  既然美国人可以在苏联的邻国部署核导弹,为什么苏联不可以在古巴做出同样的动作,今天的对抗之所以出现,完全是你们美国人自找的。谢洛夫目送着A舰队离港,直接转头登上了回到莫斯科的列车。
  苏联今天会做出这种举动,那是因为苏联有资格也有能力反抗,如果没能力的话,最多只会通过外交部抗议两声,然后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默认被威胁。
  在谢洛夫从波罗的海送走A舰队的同时,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在鄂霍次克海也有自己的动作,在海况不错的日子从陆地发射一枚冥河反舰导弹,装着核弹头的反舰导弹准确命中了海上的废弃轮船。这当然有海况不错、没有干扰、轮船体积巨大等等的有利因素。但也证明了反舰导弹不是毫无作战的能力。
  演习的结果很快就被送达到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的手上,刚刚回到莫斯科的谢洛夫听说这件事情就直接来到国防部,他当然有资格看这封电报。只要谢洛夫愿意的话,他甚至可以对赫鲁晓夫进行监视。
  “看来结果还不错,反舰导弹确实有作战的能力。但现在的技术还远远不够!”拿着电报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没有被实验的结果所欺骗,对付一般国家的海军还行,对付美国海军绝对是送菜的,不过在古巴周围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反抗。
  “技术会发展的,传统的航空母舰我们短时间是没办法了,只能弄出来一些自己的东西!方向没错就好!相信现在美国人也知道我们的核试验了。”这么大的动静瞒过美国是不可能的,苏联的对手有着精确的设备来探测到这次的核试验。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对这种情况作出评估,这只是苏联进行准备工作中的一环,就算是核讹诈也要做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光打嘴炮迟早会漏底的。
  关于一旦被美国海军封锁,苏联要突破的问题,戈尔什科夫元帅的给出了如下安排,N级核潜艇负责突入封锁线,常规潜艇则在大西洋上游弋,不进入美国封锁线的区域。因为苏联的核潜艇刚刚开始起步,有一定摸着石头过河的性质,出现了一种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一代N级核潜艇单独从作战的角度上来讲,没有常规潜艇强大。常规潜艇目前可以配备潜射导弹、而N级核潜艇没改装之前不行。
  “虽说有些无奈的成分,但也有好的方面,我们知道N级核潜艇的作战能力地下,但美国人不知道!”谢洛夫是个天生的乐观派劝解道,“让突围能力更高的N级核潜艇和美国海军捉迷藏,常规潜艇在封锁圈之外到达发射地点准备……”
  “老伊万的指挥作战也没有这种狡猾的风格,你这种随时都在欺骗的风格是跟谁学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拿着笔无奈的笑笑,从刚开始到现在这个小家伙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圈套,让古巴导弹危机从没有发酵的时候就充满了欺骗。
  “我们的工作不就是这样么!”谢洛夫双手一摊道,“第一是欺骗别人,第二是防止对方欺骗,第三是欺骗别人的同时防止对方欺骗……”
  这算什么,在几天前谢洛夫给古巴方面发了一封电报,把包括律贼团体在内的十一万四千名已经在古巴的罪犯在适当的时候穿上军装拉出来走一圈,美国人不是喜欢在空中侦查么?他们一定会很欣喜的发现,苏联在古巴竟然有二十万大军。这种骗术谢洛夫都不会具体去记,从他进入克格勃工作到现在已经太多了。
  苏联是不会出现造假工厂的,如果有,那肯定是克格勃在经营。事实上克格勃下属的工厂很大一部分都在造假,各种假货只要有利润,克格勃都在进行仿制。但克格勃绝对不会卖给本国人,身为执法机关这种操守还是要有的,这方面的事情谢洛夫也一直很注意。
  一座的隐瞒的屋子里面,在各种仪器下,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正在紧张的冲洗着U2侦察机从古巴拍摄的照片,得益于美国在这方面先进的技术,所有照片都非常清晰。
  “这是?”冲洗的特工忽然把其中一张照片拿出来,仔细对比之后大惊失色的拿着照片去了旁边的房间,对着正在打电话的同事叫道,“看看这是什么?”
  “嗯?”看到照片的人放下电话,仔细辨认了一下忽然回到自己的办公桌打开了抽屉,拿出一张照片进行比对问道,“这是从古巴拍摄到的?”
  等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把空抽屉中的照片拿出来让所有人看见,不敢相信地说道,“SS4中程弹道导弹,我在红场阅兵的时候见到过,把他拍了下来,苏联人怎么能这么做,他们怎么敢做出这种动作,是准备和我们美国打核战争么?”
  没人回答他,所有人听到了这个消息,都处在震惊当中,整个房间好半天都没有声音。
  几个小时之后,这张照片出现在了白宫当中,作为苏联在古巴部署了进攻性武器的证据交给了肯尼迪,最近肯尼迪忙前忙后的准备国会大选,同时还因为玛丽莲梦露的失踪有些不安,因为有人说这和他有关系。
  但肯尼迪万万没想到,今天刚刚回到白宫的他,竟然接到了苏联送过来的大礼包,这个礼包大到了除了美国没有第二个国家敢接的程度。
  “把国务卿、参谋联席会议主席、司法部长和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局长都叫过来,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了!”肯尼迪深深地吸了口气道。
  看着这张照片的肯尼迪,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在自己的任期之内出现大麻烦了。看到的只有一枚,但没有看到的有多少?进入建筑里面储存的核导弹有多少是美国没看到的。这个问题只要深刻的想想就有把自己吓住的效果。
  不一会,门外出现了匆匆的脚步声,门被推开,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自己的弟弟司法部长肯尼迪、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以及陆军、海军和空军司令。
  “先生们,我们被骗了,苏联运到古巴的导弹不是防空导弹。而是弹道导弹。”肯尼迪把照片拿出来传给众人一字一顿的道,“SS4中程弹道导弹,每一个这样的导弹都能携带几百万吨的核弹头对美国进行打击……”
  “这是战争,苏联人疯了,竟敢这么做!”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把照片狠狠地砸在桌子上道,“必须立刻出动空军把这个对美国威胁的导弹基地炸掉!”
  “但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到底有多少导弹,而不是凭借一张嘴!”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冷冰冰的开口道,“我们要不留后患的解决问题,万一其他地方还有呢?空军是否能保证一次性把所有导弹都销毁?如果有漏网的导弹,这个负责谁来背负?”
  “首先还是要清除掉这种威胁,我同意麦克斯韦尔·泰勒的意见!必须让这些共产主义者知道,和我们作对没有好下场!”国务卿迪安·腊斯克表达了自己对军方态度的支持。
  “在派出侦察机对古巴全国进行侦查,我们要知道到底有多少导弹对准我们,军方迅速对先发制人的计划进行评估,看看我们有多大的机会把威胁抹除!”肯尼迪迅速的归纳了众人的想法命令道,“首先在秘密情况下把军事力量向东南方向集中,但不要公布,我要和我们的盟国谈一下,争取北约盟国的支持……”
第348章
不欢而散
  其中欧洲三大国的支持是绝对重要的,英国首相是保守党的哈罗德·麦克米伦,一直在寻求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美国的谅解,应该不养成问题。而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应该也不是问题,这位德国总理、能力虽然十分出众,但什么都不能抵消驻军的影响。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跟着美国走。
  最让美国无法琢磨的则是法国的戴高乐,戴高乐有非常浓厚的欧洲思想,不好控制,而且法国一直在阿尔及利亚的坚持作战,让美国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美国想要把法国拉回到自己的体系之内,但对于阿尔及利亚的问题却无法认同,如果不是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支持者是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早就公开批评法国的政策了。
  现在如果寻求法国的支持,很可能会被等到机会的法国人坐地起价,如果法国让美国在阿尔及利亚的问题上表态,则很可能让美国违反自己的外交政策。和苏联一样,美国一直希望把英法两个殖民帝国打压下去,最好永不超生。
  但现在是要表现团结的时候,肯尼迪立刻和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进行联系,意大利就算了,意大利正在两大阵营中中立的相当开心,外交政策越来越和法国人看齐,再考虑到是意大利共产党执政,不给美国拖后腿就好了。
  事不宜迟,肯尼迪决定亲自给英国首相打电话,至于联系联邦德国和法国则交给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同时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命令美国本土军事力量向东南部的佛罗里达集结,在靠近古巴的空军基地中,四架U2侦察机接连起飞,侦察机刚刚上天就兵分四路对古巴全国的苏联军事设施进行侦查,他们的任务是探查古巴岛上苏联的所有军事力量,让军方对苏联的军事实力进行估算。
  “这些建筑都是苏联的军事设施,天呐,密密麻麻的起伏,这些建筑里面能装下多少人?”鲁道夫·安德森少校驾驶的美国U-2飞机,在一万五千米的高空中俯视下方的古巴大地,连续不断盘旋中的U2侦察机,总能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苏联的弹道导弹虽然都被隐藏起来,但防空导弹发射阵地却还在露天之下。鲁道夫·安德森少校把苏联的防空导弹阵地全部拍下来,立刻直接飞回到美国。
  刚刚降落到地面上,所有前往古巴的侦察机上的设备就被卸下来。早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等着搞清楚苏联的军事实力。两个小时之后,肯尼迪被告知古巴国内存在庞大的军事力量,这股军事力量属于世界第一领土大国苏联。弹道导弹的隐藏位置虽然没有找到,但却发现了几十架伊尔28轰炸机,经过对这种轰炸机的估算,它也可以对美国进行核攻击。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连续召开会议讨论对策,当时提出了七种方案:不采取行动、外交行动,把问题提交联合国、派特使去苏联,私下解决问题、用威胁和利诱手段离间古苏关系、进行封锁。空袭或者是全面入侵。
  不采取行动就是对苏联的进攻行为采取默认的态度,这种损失对美国是不可承受的,连这么近的古巴美国都能忍受,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而且肯尼迪比赫鲁晓夫更加不能后退,美国国会正在选举,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他。
  外交行动有用,但肯定没有大用。把问题提交给联合国?什么时候联合国能管美国和苏联的对抗了?开什么玩笑。派特使去苏联就等于认输,只不过是输的好看一点。美国对苏联做出妥协,北约的盟友怎么看。威胁和利诱古巴和苏联的关系也不可取,如果有用的话,古巴不会同意苏联部署核导弹。至于全面入侵这个风险太大了,美国想要赢,但不想死。
  各种建议被纷纷提出来,最终剩下封锁和空袭被列入到了正式讨论之内,两派意见各有各的道理,声音都很强大。就在这个时候,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接到了苏联在勘察加半岛上进行核试验的消息。
  “距离海岸线约两百公里,可以确定是苏联研发的反舰导弹在进行实验,当时有间谍卫星从上空飞过!”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语气沉重地说道。
  “赫鲁晓夫的海上核大战理论准备要实施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上将豁然站起来激烈的道,“苏联海军真以为那种对付穷国的东西能对付美国海军,他们必将在美国海军的钢铁身躯上碰的头破血流!”
  海上核大战理论,认为航空母舰不过是一个巨大的棺材,这本来是赫鲁晓夫为了筹集资金发展核工业和航天工业,砍苏联红海军军费的托词,但这么多年赫鲁晓夫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让美国那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思维,成功的接受了这个观点。而刚刚的海上核试验的消息,似乎也在证明苏联准备来真的。
  由于以克格勃为代表的苏联情报部门孜孜不倦的工作,在间谍和反间谍领域的成功,会造成如下结果,美国在苏联本土发展一个间谍都非常困难,最大的信息来源往往是苏联内部主动合作的人,比如平可夫斯基、别尼科夫斯基这种人。克格勃集合对外情报和国内防谍的工作于一身,就像美国形容的铁幕一样牢牢控制着全苏联的信息渠道,苏联在干什么,军事发展到了哪一步,美国人根本不知道,甚至要观看红场阅兵来收集消息,而红场阅兵也曾经让克格勃骗过,导弹加长、飞机多飞几圈这种招数被运用多次。
  苏联的军事力量越来越神秘,让脑洞大开的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不得不通过脑补来推测苏联的军事力量,代表作是冷战晚期的美国军事建设,美国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备建设。而美国国防部则到处发表研究报告称,苏联人在几乎每个军事领域都超过了美国。前苏联解体后,人们发现,五角大楼实际上是在与一支它自己幻想中的幽灵军队竞赛。还煞有其事的弄出来星球大战计划,结果苏联立刻跟进,结果大家都知道。
  现在美国国防部这种想法还不算严重,但也足够开始影响到政策上。苏联在远东进行的海上核试验,立刻被联想到此时苏联在古巴的动作。
  “我们也刚刚从前往古巴的U2侦察机上获得了更多的证据,苏联在古巴的军事力量似乎让我们大吃一惊,上面密密麻麻的建设着各种军事设施,很多照片上随处可见苏联的士兵在走动,我们可以得知苏联的陆海空三军、以及苏联克格勃的内卫军都在古巴活动,推测的人数让我们十分惊讶,如果那些大楼都住满了苏联的士兵,人数甚至能达到二十万人!”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又抛出了这个重磅消息。
  “我们还发现了几十处萨姆防空导弹阵地,如果阵地旁边都是苏联的核导弹在隐藏,对不起,我不想说这种令人绝望的数字。”麦科恩最后缓缓的摇摇头道,“一旦开战,上百个城市可能会化为乌有,这种代价太可怕了……”
  “一定要让苏联人把导弹拿走,这是对美利坚的威胁,我们不能忍受这种威胁!”把各方面意见都听了一遍的肯尼迪大声道,“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对古巴进行侦查,苏联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不是要来参加联合国会议么?我要对苏联的挑衅行为进行警告……”
  在古巴的核导弹被发现两天之后,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来到美国参加联合国会议,在白宫当中葛罗米柯和肯尼迪见了面。两人各自落座,整个场面十分僵硬,葛罗米柯食古不化的面容既没有出现怒目而视,也没有一丝温情。苏联往古巴运送核导弹他是知道的,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克格勃也分析了核导弹可能会暴漏,但此时坐在肯尼迪面前的他仍然不会承认。
  “我必须要提醒一下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在古巴部署的中程核导弹会引发最严重的后果,这点你们苏联评估过了没有?你们要和我们开战么?”肯尼迪十分严肃的对着葛罗米柯问道。
  “当一个新生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向苏联求助,抵抗世界上的强权侵略,苏联没有理由拒绝,至于核导弹的说法,肯尼迪先生,你有证据么?”葛罗米柯面色不变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反问道,“谁会相信古巴会进攻美国?苏联的武器都是用来防止美国侵略古巴的……”
  肯尼迪和葛罗米柯在白宫的谈话过程十分僵硬,最后在没有达成任何谅解的情况下不欢而散,肯尼迪看着葛罗米柯像是机器人一样的背影,紧紧地握住了拳头。
第349章
针锋相对
  选举仍然是重要的,在民众面前轻松自如的肯尼迪,心中充满了对核战争的阴霾,这肯定是早有准备的,苏联通过了一系列的周密准备,现在把整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在为国会选举对民众讲话的肯尼迪,带着这种矛盾心情结束了自己的西部之行,对外则宣称是因为感冒回到华盛顿治疗。
  到底是空袭还是封锁?这是个问题,包括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上将在内的人都主张是空袭作战,有这种倾向的还有永远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肯尼迪召开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主张空袭和主张封锁的言论争吵不休。
  “我必须要提醒先生们,战争必须建立在公开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和迷雾中的对手作战,先生们,苏联并非一般的对手。我们不能冒险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作战。”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不失时机的提醒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