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404

  “我们在苏联的力量就没有得到一点休息么?”财政部长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询问道,“我们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众多的情报部门,难道就无法得到哪怕一点的消息?”
  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是犹太人,和洛克菲勒三兄弟关系十分要好,他是共和党人,当初肯尼迪任命他为财政部长,让很多人出乎预料!
  “本来是有的,但现在没了!”中央情报局局长麦科恩拿出了一张纸说道,“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这几年连续进行了内部整肃,我们的很多线人都消失了。”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总统的幕僚集团,虽然名义上很多部门的情报局都在下面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但从组织结构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了总统、副总统、财政部长、国防部长、这只是一个商量的平台。
  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则是统筹苏联情报、安全、军事的一个部门。应对美国各大情报局的总局部门,都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部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可以随时调阅各种资料、也可以随时更换局长。只要两个第一副主席不反对,谢米恰斯内可以随意调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任何资源。
  “麦科恩说得对,我们不能和一只处在迷雾中的敌人作战,这样,我们的对古巴采取封锁政策,这需要我们的海军!”肯尼迪说话的时候看向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现在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态度就十分重要。
  “我们准备好和苏联全面战争的准备了么?”和自己的前任一样,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是一个文人,他当然做过军人,只不过更擅长的是做经理人。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眼镜片下闪过一抹亮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美国对古巴采取空袭,能不能保证把核导弹全部摧毁,如果不能,那空袭就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这是战争行为,而我们的对手是苏联,甚至不是苏联一个国家,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和我们对抗,我们准备好了嘛?”
  我们准备好了嘛?这句话让刚刚还十分喧嚣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瞬间平静下来了。
  “如果我们对古巴进行全面入侵,可能面对高达十万以上的苏联红军,最终我们当然会赢,这是我们占据了优势。但我们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问题,苏联红军如果和我们一样,动用自己庞大的陆军力量攻占土耳其,我们是不是要履行义务和苏联在全世界开战?”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镜沉重地说道,“似乎我们的将军们,从来都是只认为战场会局限在古巴,而没有考虑到土耳其方向的问题……”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意思很明显,空袭可以,但必须保证能把苏联的核导弹全部摧毁,还要担负苏联攻占土耳其南下的风险,就像是古巴一样,土耳其也在苏联的眼皮子底下。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话刚刚说完,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上将的陆海空三军的负责人脸色都变的相当难看。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全体成员一致赞成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并强有力地提出他们的看法:仅仅靠“封锁”是无效的。
  “总统先生,仅仅凭借封锁就能让苏联人后退么?我个人对此持保留意见,苏联人只对强大的力量保持尊重!”空军参谋长柯蒂斯·勒梅站起来,几乎是公开反对国防部长的意见。
  和所有这类会议一样,某些陈述已经被公认为是老生常谈的,至少,这样讨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举个例子,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坚决主张我们应该使用核武器。但要知道,我们的对手肯定也会使用他们的核武器进行反击。
  肯尼迪不为所动,确定了封锁代替了空袭方案,直接问道,“斯威尼将军,你能否保证空军可以把所有的古巴核武器全部摧毁?”
  “总统先生,我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和自己的同事们一样,战术空军司令斯威尼将军也是赞成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但这个问题由总统亲自问他的时候,斯威尼将军发现,自己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如果他真的命令空军出动轰炸古巴,那就是战争……
  此时的莫斯科,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拿着国防部制定的作战计划进入了克里姆林宫、面见赫鲁晓夫,上面详细的标注了土耳其城市的地点,以及准备动用多少核导弹来解决土耳其问题,“只要准备动用三个合成集团军对土耳其采取攻击,先用核武器把美国的核导弹阵地炸了,我能保证此战过后,土耳其将不复存在……”
  赫鲁晓夫把文件收起来,表示自己将作为参考,一旦古巴受到美国的攻击,便会认可国防部的作战计划,同时命令苏联武装力量以及华约集团的军队做好准备。
  同时在卢比杨卡十一号,谢米恰斯内、谢洛夫和伊特瓦索夫在经过了长久的讨论之后,互相点头示意,他们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克格勃主席团命令即刻下达,“鉴于最近联盟内部敌特势力非常猖獗,各地安全人员必须维护联盟的稳定和繁荣。各加盟国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地方国家安全总局、国家安全局、内务人民委员会、内务总局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开始,抓捕散布谣言以及诋毁联盟的反苏份子,决议经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谢米恰斯内、第一副主席谢洛夫、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以及主席团全体成员通过……”
  国家安全委员会决议经过电报立刻经过电报传遍了苏联,最近如果有散布谣言的家伙出现,少不了要被肃反工作者来一场清洗了。这相当于把本来就不滴水的水龙头拧的更紧,随后三人分别以个人名义发了一封电报,内容还是同样的内容,属于再三强调这件事。但接到了克格勃三巨头的电报后,各地安全干部心中一紧,知道卢比杨卡这次绝不是开玩笑,而是正在督促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持自己辖区的稳定。
  “叫你们回来真是抱歉,但我有我的理由!”回到家中的谢洛夫看着自己的女人、瓦莉娅、叶连娜还有伊塞莫特妮、卢卡妮。刚刚到家的谢洛夫给自己的妻子一个拥抱、犹豫了一下又抱了抱叶连娜,转头对伊塞莫特妮道,“到时候你带着我的妻子和孩子进入莫斯科地铁,到时候我会通知你时间……”
  根据后世解密的核战争的步骤,首都地区是排名比较靠后的核打击地区,当然那是冷战之后美国单方面解密的信息,苏联这方面的消息他倒是没有印象。说是排名比较靠后,实际上只是多了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莫斯科地铁,那不是应对核战争的准备么?”瓦莉娅本来就很大的眼睛充满了惊愕,随即急切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尤拉,你在策划什么东西?”
  “你听话!”谢洛夫眼睛一瞪,但马上语气又软化下来,“不是我在策划着什么东西,而是我们在策划什么东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听我的话,到时候我让你们进入地铁,你们就进去!”莫斯科深达百米的地铁系统,谢洛夫还是比较相信的。
  让自己的女人安静下来,谢洛夫直接上楼换了一身深灰色的军服,莫斯科已经有些冷了。
  “我怎么感觉这次尤拉很紧张,一般的事情他不会这个样子的,他总是这么自信,自信的毫无理由!”抱着孩子的叶连娜看着瓦莉娅道。
  “我也不知道,但愿不要发生可怕的事情!”瓦莉娅使劲的摇摇头,不敢去猜测。穿上军装的谢洛夫回到卢比杨卡,拿出制定的内卫军掩护民众的疏散计划。这是备案,希望不要用的上。
第350章
古巴导弹危机
  距离古巴发现导弹一个星期,美国和苏联都在进行着相关的准备。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三个国家都接到了美国方面的消息,英国和联邦德国选择了支持美国。法国在表达了担忧之后也表示在适当的时候愿意和美国人站在一个立场上。
  但处在巴黎的戴高乐在综合了阿尔及利亚的战况之后,觉得似乎旷日持久的事情可以一次解决了,于是做了一个有风险的决定。把消息泄露给媒体。
  但法国方面的动作还是没有美国人快,肯尼迪在经过一个星期的等待之后,知道必须到了加码的时候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讲,公开宣布苏联在古巴部署了导弹,从两天后开始对古巴进行封锁。此外他要求赫鲁晓夫将苏联导弹撤出古巴,并威胁假如美国被攻击的话将进行强大反击。美国军队进入三级警备状态,更多的美军被移驻到佛罗里达州,约两百艘舰船围绕古巴。美国摆出核大战的架势,战略空轰炸机带核弹升空、战略核潜艇出海,全球美军处于核战备状态。美国战略空军的全面战备命令是用明码发出的。
  明码电报发出,很快被苏联方面所截获,同时向国内询问的还有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多勃雷宁,因为根据早先的保密协议,苏联除了外交部长之外得知全部消息之外,其他所有外交人员都被蒙在鼓里。
  “同志们,帝国主义已经发起了第一波的警告,我们的回应是什么?”赫鲁晓夫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周围中央主席团的成员,他希望在自己同志的身上,看到某种担当和力量。
  “尤拉说得对,美国的反应最终是动用海军进行封锁,而我们必须首先突破一次这种封锁!”首先说话的是中央主席团的候补委员谢列平,谢列平和克格勃在此前专门谈论过这个问题,谢洛夫把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说过,专门提到过如果美国海军封锁,必须要突破一次给全世界的人们看看。
  “不错,如果没有动作,会让苏维埃的形象受到巨大的打击!”勃列日涅夫开口说道。
  赫鲁晓夫把目光放在自己旁边的科兹洛夫身上,感受到赫鲁晓夫的目光,科兹洛夫严肃的点点头,得到了支持的赫鲁晓夫立刻下令,“外交部、克格勃和国防部马上做好相关准备,这次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要突破美国人的包围网……”
  很快,得到命令的戈尔什科夫元帅下令海军保持警戒,潜艇部队立刻离港,常规潜艇鞋带潜射核导弹SSN4出港,前往大西洋和太平洋水域集结待命,N级核潜艇编队前往加勒比海地区伺机到达古巴。
  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从国防部发布命令,靠近土耳其的敖萨德、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军区提高战备等级,军人休假取消、进入三级战备状态。
  “地方国家安全局和内务总局必须保持警惕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防止某些不法之徒散播谣言对苏维埃进行颠覆和破坏!”谢米恰斯内于当天对全国克格勃机关进行电令。
  时间不长,谢洛夫接到美国方面的情报,得知了美军动员的力量,包括八艘航空母舰在内的两百艘船只、正在从美国各大军港起锚赶往佛罗里达、同时还有五个步兵师左右的陆军部队正在集结,至于空军的行动更快速一些,共计有六十八个战斗机中队已经到了那里。
  谢洛夫到达克里姆林宫把消息对中央主席团进行了汇报,听着美国集结起来的力量,整个会议室里面鸦雀无声,美国的陆军力量从不在苏联的考虑范围之内,五个师而已,战斗力估计也不会太高。但八艘航空母舰和两百搜船只这种庞大的水面舰队,倒是苏联最弱的一点,古巴四面都是海,苏联的陆军使不上劲。苏联的空军在古巴和这种规模的空军相比,也仍然是杯水车薪,但好歹还有防空导弹的支持。
  “我们的核导弹,就是最大的心理震慑,美国人不知道有多少,他们不敢乱来。”把美国调集的军事力量说完,谢洛夫这么说道。和历史上的古巴导弹危机相比,那就是苏联的军事力量仍然处在迷雾当中,和那次美国人很快就估算出了导弹数量不同的是,这次谢洛夫绝对有信心美国人仍然不知道苏联到底有多少导弹在岛上,U2侦察机确实很强大,但他也看不透大楼里面的情况。
  “我是不会被肯尼迪的虚张声势吓唬住的,我在乌克兰打仗的时候,这个小家伙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赫鲁晓夫右手握成拳头加重语气道,“安德烈·葛罗米柯同志,告诉美国人我们是不会接受这种敌对行为的,这是朝着核战争的方向走……”
  就在美国和苏联都在探讨如何让对方让步的时候,消息已经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不管是西欧还是东欧,是北约还是华约,都仿佛晴天霹雳得知了这个爆炸性的消息。早在波兰政府马上对波兰顾问团封锁消息,因为早在三天前,波兰顾问团已经决定发起进攻,这个时候阿尔及利亚人民军的攻势已经开始了。
  美国和苏联在古巴发生核对峙的消息瞬间取得了巨大的反响,整个西欧国家的反响都十分激烈,泰晤士报以我们距离核战争从未如此之近的标题进行刊文,用悲观的语气分析了一旦爆发核大战的结果。苏联曾经放话英国不过是三颗氢、弹能解决的国家、法国稍微麻烦一点,可能需要五颗。
  核战争近在咫尺,一些城市出现了小规模的骚乱,年纪大一点的人都不会忘记结束还不到二十年的二战把欧洲打成了一片废墟,更何况是核战争,想到自己面临的可怕未来,再坚强的人都做不到无动于衷。
  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四个小时之后,塔斯社社长戈留诺夫亲自写了一篇社论,抨击美国的帝国主义,“看看那个外强中干却自称世界第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吧,它总是在认为地球是自己的,它傲慢而且无知,面对一个小国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使用地球上最强大的舰队进行封锁,仿佛古巴会真的侵略它一样,这充分体现了帝国主义的虚弱,它们害怕哪怕一点点的威胁,谁会相信古巴会侵略美国呢?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比起美国人武装到牙齿的数百万大军,古巴的力量是多么的脆弱。一个巨人指责着襁褓中的婴儿在犯罪,这是毫无廉耻的霸权主义逻辑……”
  “苏联接受了古巴的请求,他们请求我们保护他们,保护一个新生的第三世界小国。当一个小岛国处在危险的境地中,上门请求苏联的帮助,我们不能拒绝他们,就如同我们不能拒绝所有的贫苦人民一样。面对古巴,美国人没有一点怜悯,目前古巴最大的港口关塔那摩还在美国人的手中,只要美国人愿意的话,他们可以随时来一次两栖登陆,就像十几年前他们在仁川做的一样,而且比那个时候更加容易。自己国家的最大港口被外国人强占,而且古巴还不能废除这个条约,因为这个条约规定只要美国人不同意,永远都不能解除。这是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
  戈留诺夫这片社论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对于这个美国人眼皮底下的小国,一般的欧洲人根本不会去了解,谁会知道一个处在美国影子下面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欧洲人也不知道关塔那摩的存在,更不知道在欧洲国家殖民地纷纷独立的背景之下,古巴身上竟然还背负着这种必须美国点头才能废除的条约。
  法国共产党总书记多列士第一个站出来,强烈的抨击美国人的行为,认为这种强占别国港口的行为,和美国人一直宣称的反殖民,期望各民族独立的宣传并不一致。当着法国媒体的话筒前,多列士揶揄道,“美国人公开场合各种指责法国保存阿尔及利亚的努力,自己还占着关塔那摩这个古巴最优良的港口,比起对一个主权国家压迫。阿尔及利亚百年来好歹一直在法国的手中成长,似乎我们更加具有正义性,美国媒体是从哪里找到的道德优越感批判法国的呢?他们不知道关塔那摩的存在么?”
  晚些时候意大利总理同时也是共产党总书记帕里米罗托里亚蒂,也代表意大利进行了表态,“关塔那摩的问题表明,古巴对苏联的求助是有理由的,美国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相信这件事情不难解决,这是殖民行为!”
  因为法国共产党总书记多列士首先表态,加上法国在殖民地的问题上没什么底气刷存在感,戴高乐不得不放弃了刷存在感的机会,转而呼吁苏联和美国不要走到最后一步,用政治沟通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多说了一句话,“美国人在把欧洲当做对抗苏联的肉票!”
第351章
边界战争打响
  在塔斯社评出社论的同时,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用一份措辞严厉的指责了美国的封锁政策,十分冷酷的警告道,“美国人似乎不知道自己面对着什么样的对手,对古巴的殖民立场一天不终结,苏联便一天都不会后退!”
  众所周知苏联最强的地方在于地面力量,美国人抽调各地军力在家门口摆开阵势,就有让欧洲国家独立面对苏联的风险,就算是在有底气的欧洲人,面对压路机都没有用身体去档的兴趣,苏联比帝俄强大了何止是十倍。欧洲却已经没有英法那种世界级列强了。
  法国人一种有种自信,根据谢洛夫的判断,这种自信在欧洲仅次于波兰。骄傲的法国人和英国不同,放弃殖民地只是面对美苏强大压力的权宜之计。和英国的认怂不同,法国只是名义上放弃了自己的殖民地,实际上在原来的殖民地独立国家仍然是太上皇一般的存在。西非很多国家的首都并不互相通航,但却有和巴黎连接的航班,用的货币则是法郎,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是谁发行的。
  这些伪装成独立国家的殖民地,最大的倚重力量是法国的外籍兵团。对付那些不重要的殖民地法国人都不愿意放弃,更何况近在咫尺的阿尔及利亚呢。只要是有一点办法,法国人都不会把握住阿尔及利亚的手松开。
  法国和意大利的先后表态,让欧洲不为人知的关塔那摩问题暴漏在了普通人的视线当中。很多事情本来就存在,只不过人们注意不到而已。就像是世界上每天都有人饿死,但欧洲人不知道,欧洲和东南亚同时发生地震,没人关心东南亚的地震。欧洲和非洲同时被袭击,欧洲死了三个人,非洲死了三百人,同样没有媒体去报道非洲的情况。
  话语权是真实存在的,人也确实有阶级之分。不是这次美国和苏联引爆了古巴导弹危机,根本没人知道古巴最优良的港口一直在美国人的手中。关塔那摩问题的爆发,只是把这个世界上很多不平等问题的其中一个暴漏出来。
  反殖民,多么伟大的号召,美国和苏联在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站在一起,对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下刀子,最终英国干脆认输,法国以退为进。结果美国人竟然还在强行租取关塔那摩,前后的对比就相当有意思了。
  这个时候在欧洲各国的共产党就纷纷起到了作用,意大利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希腊共产党为代表的党派纷纷表态,指出美国对古巴的侵略企图才是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原因。这种声音还为数不小,反殖民主义,听起来就让这些党派打鸡血。多么高大上的理由。
  谢洛夫当初控制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的成果将在今天收获,那次苏联没有出兵,也就没有了那么大的负面影响,到了今天为止欧洲共产党的声音仍然很强势。有声音总比没声音好。
  意大利的表态在预料当中,意大利一直希望所有殖民地独立,才好把自己的产品推出去,法国人虽然自己屁股不干净,但在戴高乐这个性格领导人的领导下半路转弯,倒是谁都没有想到的,这当然不能说明法国会和苏联站在一起,只是法国人找到了机会恶心恶心美国人。
  这就让英国和联邦德国的表态相当尴尬了,本来至少认为法国人至少会和自己站在一起,结果因为关塔那摩问题的爆发,让已经表态了两个国家非常尴尬。作为政客,脸皮厚的态度是要有的,很快又重新发表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不过在最后补充道,“既然事情是因为美国对古巴的敌视而起,可以把关塔那摩还给古巴,化解这次冲突……”
  反殖民这个话题已经成了政治正确,至少在欧洲确实是这么认为的,英法不能告诉自己的国民是因为美苏强压自己放弃了殖民地,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借口,于是放弃殖民地就成了正确的选择,至少这几年他们都是这么告诉自己国民的。
  西欧国家的表态结束后,东欧这边马上不甘示弱,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都对苏联的举动表达了强烈的支持,这些国家当然也知道苏联的目的不纯,肯定不是闲的蛋疼跑到古巴去主持正义,可反殖民的大旗再次,没有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敢不支持,把道德拔高到这么高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错误是不能犯的。
  晚上把各国表态都收入囊中的谢洛夫差点笑出声,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这么的高明,这绝对是十年磨一剑,他从苏联醒来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如何让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据道德制高点,用了十年想出来的点子终于在今天派上了用场。
  他真想为自己的点子干一杯伏特加,事实证明反殖民这个理由真是太有用了。当然他绝对不可能欺骗美国人,肯尼迪政府自然知道苏联根本要的不是这个。甚至他可以推测现在美国政府内部就指出来肯定是美国在土耳其和联邦德国的部署导弹,才是这次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原因。
  在自己办公室空无一人的环境中,谢洛夫自然放下了所有束缚,毫不犹豫的对自己进行夸奖,但就在这个时候,桌子上的电话响起,让意犹未尽的谢洛夫带着遗憾拿起来了电话,“第一副主席,中国和印度打起来了……”中亚边防军司令库德里亚什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
  “知道了,头两天应该会十分胶着的,继续监视!”谢洛夫长出一口气放下了电话。
  五分钟之后,桌子上的电话再次响起,谢洛夫拿起电话连续说了好几个是,便离开了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驱车前往克里姆林宫。
  “你是联盟的眼睛,就像你说的,中国人完美的利用了苏联和美国这次的对抗,采取了军事行动,目前已经在中印边界打起来了。”赫鲁晓夫很是疲惫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这次和美国的全面对抗,让他感到十分疲惫。对于已经将近七十岁的老人来讲,并不是轻松的活,但他还要坚持下去,因为还没有一个强大的继承人出现。其实对于科兹洛夫他也不是不满意的,但也不反感。
  “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吧,中印战争的开始,证明了你的判断!”赫鲁晓夫还拿出了中国在这次古巴导弹危机中对苏联的支持,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一分子,美国封锁古巴消息一传出,中国政府就严正声明:坚决支持古巴、反对美国的战争挑衅。“不管在什么样的风浪中,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都永远同古巴人民站在一起,坚决支持古巴革命,团结一致,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战争和侵略政策斗争到底。”对于美国的核讹诈,中国政府重申了关于“原子弹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把这份支持的文件递给谢洛夫,赫鲁晓夫问道,“你怎么看呢,这个时机太好了!”
  “中国在利用我们和美国的对抗取利,最糟糕的是在对抗时间内,我们还不能反驳他们!”谢洛夫用了一点时间把上面的社论看完,以苏联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表态明显就是一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的姿态。特别是现在边界战争已经开打了,这种表态更加体现了敷衍苏联的态度,潜意识中未尝没有苏联和美国多对抗一段时间的想法。
  “这两个国家关系不好,甚至是血海深仇,不能说是一件坏事。”谢洛夫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的道,“中国的潜力和印度的潜力都不小,如果他们团结一致,苏联作用就大大减小了,当然我可以对现在的战争进行一番推测,首先印度很可能出现一场崩溃式的败仗,我在半年前去过印度,深知这个国家的弱点,他们输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