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404

  “你会赢的,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我相信你肯定会赢!”瓦莉娅抓着谢洛夫的手越来越紧,慌乱道,“我不能阻止你,但如果没有你,钱有什么用呢?我连男人都没了……”
第323章
赫鲁晓夫震惊
  “我当然会赢!”谢洛夫微微抬头,对这位自己背后女人的支持,做出了正面回应。
  整个回国的旅途波澜不惊,没有出现什么预料之外的状况,谢洛夫又不是天生灾星下凡,不会全世界都来找他的麻烦,实际上能找苏联麻烦的国家真的没几个。这当然不包括自然环境,“我讨厌海洋,尤其是大洋!”被折磨上吐下泻的谢洛夫脸色苍白的念叨道。
  远洋六五四不能说小,但远远不到能在海洋当中如履平地。事实上谢洛夫一行人肃反工作者的威严仅仅持续了一天,从第二天开始,就有相当一部分开始出现晕船状态,很不幸的是谢洛夫就属于这种少数人。
  “明天能过苏伊士运河?”谢洛夫一脸难受的思考着,是不是要在埃及停靠一下让他在陆地上站一会找找感觉,否则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要英年早逝了。想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这个有诱惑力的建议,他不能认为自己的感觉就阻碍行动的计划。
  “尤拉,吃饭了!”瓦莉娅就属于没有影响的那部分人,在谢洛夫倒下的这几天,瓦莉娅频频出现在船舱当中,接替自己的丈夫下达命令。这一点问题都没有,大概十年前的时候,瓦莉娅在阿塞拜疆就是谢洛夫的秘书,那个时候她的工作其实就和现在的伊塞莫特妮两个女人一样,帮助谢洛夫做各种事情。
  如果不是这几天瓦莉娅的工作,谢洛夫都快忘记了,自己的妻子也是内务部的少校,现在虽然换了工作部门,但从内务部得到的军衔仍然有效。
  “倒了它……”刚刚开门谢洛夫就闻到了一股鱼腥味,就算是到了陆地上相信他短时间也不会吃鱼了,直接侧头转过身,继续睡觉。
  “吃一点吧!”瓦莉娅低声劝说道,换来的是谢洛夫无情的后背。转而说到,“船长说要在亚历山大港加注燃料,你不把鱼汤喝了,我就告诉他直接回苏联!”
  “把鱼汤拿过来,我都饿了!”转过身来的谢洛夫伸手,这个消息足够冲淡他的反胃了。
  踏上埃及土地的时候,谢洛夫几乎想要泪流满面,他不是第一次出海,但前几次的环境不是在近海就是条件很好、吨位很大的游轮。这样的旅程他还没有经历过,嘴里面的埃及大饼都让谢洛夫觉得分外有嚼头,他已经吃了十天鱼了。
  回到船舱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背了一堆蔬菜,就连船员们都不例外。五天之后,远洋六五四出现停靠在乌克兰敖萨德港口,敖萨德承担着苏联海运的一半任务,从这点就知道苏联或者是俄罗斯为何一直追求着出海口了,敖萨德这座被土耳其堵住的港口,竟然是苏联手中最为优良的港口。
  远洋六五四刚刚停靠在敖萨德,下了船的谢洛夫立刻命令当地国家安全局和内务总局调来机械准备卸货,同时联系莫斯科,调集了一列军车作为运送黄金的专列。至于人员倒是不用换,克格勃的秘密警察总队可以直接随着火车回到莫斯科。
  “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我忘了,这点不用我操心!”瓦莉娅拖着沉重的箱子,身后还有一个小姑娘在等待,这个小姑娘谢洛夫认识,特工城出来的高材生,曾经跟随赫鲁晓夫出访美国的斯塔西亚娜,斯塔西亚娜目前就在基辅国家安全局工作,和瓦莉娅的关系非常好。
  “知道了,回基辅注意安全!”谢洛夫抱着自己的妻子道,“其实不用这么累,没事多去看看爸爸妈妈,尤利娅你不用担心,莫斯科那边的幼儿园,我会经常去派人看看……”
  “你不是准备要把我换掉吧?”瓦莉娅威胁着谢洛夫,她当然知道经常去幼儿园看自己女儿的人肯定不是谢洛夫,自己的丈夫一年有过半年不是在国外、就是在国内考察、在莫斯科的时间都不长,代替谢洛夫去看望女儿的人,不是伊塞莫特妮就是卢卡妮。
  “少给我从这里扯淡!”谢洛夫很有些恼羞成怒的拍了一下女人的翘臀,随后挥挥手目送几个人上了火车。以瓦莉娅的级别来讲,根本不会出现有人保护的情况,但是也不看看女人的丈夫是谁,根本不需要在这方面操心。
  过了一会,自己则转身登上了另外一辆军列,这辆列车的目的地则是苏联毫无疑问的政治中心,首都莫斯科。这次出行时间已经接近两个月,成果还是相当显著的。
  一天后谢洛夫已经出现在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的克格勃总部办公室当中,还赶上了这个月的克格勃主席团会议,然后很不争气的在会议上睡着了。
  “第一副主席同志,注意场合!”谢米恰斯内不得不把谢洛夫叫醒,两人的关系目前有些微妙,不论是从私人的角度上还是从团体的角度上,两个人的关系都不能太僵硬。
  “抱歉,谢米恰斯内主席,刚刚回来也许不应该参加这次的会议!”谢洛夫打着哈欠,缓过神来对着周围的同志抱歉道,“如果没有事情的话,我想这次的主席团会议我就不参加了,同志们决定就可以了,我正好把关于印度考察的报告写完……”
  “好吧,谢洛夫同志刚刚回来,我们继续谈论我们的议题!”另外一个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说道,“那谢洛夫同志就先去休息,我们讨论完了在把结果告诉你。”
  他也不知道自己回来会刚好赶上克格勃主席团的会议,否则的话他就不会先回到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了,比克格勃主席团会议更加重要的是,谢洛夫要把已经得手的黄金交给中央主席团,准确来说,是交到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的手里。
  这不是一个小事,耽误了时间好事有可能变成坏事,其实进入克里姆林宫对于谢洛夫来讲并不难,克里姆林宫的范围很大,通常意义上的赫鲁晓夫住的地方只是一块很小的区域。
  于是正好在赫鲁晓夫办公室当中的苏斯洛夫和科兹洛夫两人,看到了谢洛夫带着几个人拖着一个一块蒙着帆布的东西进入了赫鲁晓夫的办公室,一般情况下这种绝对不可能发生,但这几年大克里姆林宫的正在修建很多大楼,倒是有很多建筑师总是拿进来奇奇怪怪的东西,让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们就近观看。
  “尤里,刚刚印度回来,带回来了什么东西?印度人送给苏联的礼物?”苏斯洛夫放下了手中的笔,表情不变的询问道。这倒不是一件新鲜事,友好国家互相送礼物并不稀奇,甚至相互授勋也在预料当中,不过这个东西的好像大了一点,是雕塑么?
  “这个东西,印度人是不会送给我们的!”谢洛夫笑呵呵地说道,是雕塑,不过是黄金雕成的!让几个克里姆林宫的卫兵出去,整个办公室就剩下了四个人,神神秘秘的把窗帘拉上,把门顶上。谢洛夫一把把帆布扯下来,一座一米高黄金雕成的小象出现在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面前。
  刺眼的金光夺人眼球,赫鲁晓夫豁然站起来,认真的询问道,“尤里,你去印度干什么去了!这是从印度秘密运回来的?你要知道一旦被发现是什么后果!”
  区区一个黄金雕塑自然不会让苏联的几个最高领导人怎么样,如果是那样苏联的几个领导人也太没水平了一点,谢洛夫没有被这种凛然正气震慑住,直接报告道,“这次我去印度,除了考察之外,就是确定一件事情。所以同时带了一片设备前往,事实证明了工作的认真态度总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我们发现了一笔宝藏,鉴于数目巨大,我觉得苏维埃应该毫不犹豫的采取行动,目前行动已经成功……”
  “这笔宝藏有多少?”看见谢洛夫这么严肃的表情,科兹洛夫直接问到了正题。区区一个黄金雕塑的金象不值得这些领导的过多关注,问题是这笔宝藏的总数是多少。
  “黄金五十吨!包括雕像、首饰和金块!”谢洛夫说出了一个令人大吃一惊的数字。这个数字让赫鲁晓夫、科兹洛夫和苏斯洛夫都坐不住了。赫鲁晓夫立刻站起来说道,“立刻把这批宝藏保护好,我们马上就去!”
  “当然,整个苏联没有比我们更加值得信任的守护者!”谢洛夫一秒没有耽搁的接受了命令,同时双手用帆布再次把黄金雕塑蒙上。
  时间不长,赫鲁晓夫、科兹洛夫和苏斯洛夫纷纷驱车来到了秘密警察总队守护的仓库当中,呈现在众人眼前散落的黄金,证明谢洛夫没有说谎。
  “尤里,你可以不眨眼的把这笔宝贵的财富交给国家,你还需要什么?”苏斯洛夫转头看着谢洛夫,“我无法想象用什么褒奖你这次的功劳。”
  “我要一百万卢布作为这次参与行动总队成员的奖金,除此之外我没有任何要求!”谢洛夫想了一下说道,“我不能让参与的士兵白白付出劳动,这就是我的要求……”
  “批了,这次参加行动的士兵全部军衔提升一级,每人五千卢布作为奖金!”赫鲁晓夫直接大手一挥道。
第324章
苏联英雄
  “谢谢三位书记!”谢洛夫的脸上没有起任何一点波澜,表达感谢之后一挥手。还在看守黄金的秘密警察总队士兵,大喊道,“为了苏维埃,嗅出并铲除叛徒……”
  “他们有些喊习惯了!”听到这句口号谢洛夫看着几个中央书记的目光有些尴尬,这是肃反工作者内部的口号,通常都是克格勃内部开会时候使用。在几个中央书记面前喊就比较不合时宜了。
  “没什么,捷尔任斯基同志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令人欣赏的!”在五十五吨黄金面前,赫鲁晓夫表现了非同一般的大度,何况克格勃内部连发的背心上都印上这句话,赫鲁晓夫也不是第一次见到。
  和五十五吨黄金相比,一百万卢布只是区区小钱。经过货币改革之后,苏联卢布和美元的汇率是一比一,在苏联国家尊严的干预下,这个汇率是不会变的。一卢布什么概念呢,在夏季从市场上可以买五十斤西红柿,如果你愿意喝格瓦斯,可以买八升先喝着。在目前布雷斯顿森林体系还存在的情况下,五千卢布理论上可以购买一百多盎司黄金,一盎司是不到三十克,十卢布多一点就可以买一克黄金。当然黄金是以美元计算的,让这些克格勃士兵买黄金是不可能的,但从苏联国内这毫无疑问是一比巨款。
  苏联的货币改革之后,谢洛夫的工资从原来的四千五百旧卢布,变成了现在的四百卢布,这笔钱相当于他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一年赚的。其实从工资上面来讲,谢洛夫甚至比赫鲁晓夫都高,但不能这么算不是嘛。如果单个苏联人能动用的金钱来讲,苏联全国都没有人能和克格勃第一总局的海外特工的消费相比,那些海外的大特工,各个手里都有以十万美元的资金可以动用,而类似于阿贝尔上校级别的谍王,则高达上百万美元。
  赫鲁晓夫削掉了克格勃的政治地位,但没有削弱克格勃的待遇,虽然克格勃的主席连中央委员都不是,和贝利亚时代的苏联三巨头不能比,但克格勃的工作人员仍然是苏联平均工资最高的一群人,这是克格勃的工作特点决定的。
  引领着赫鲁晓夫、科兹洛夫和苏斯洛夫看到这些大包袱的面前,长长的金链、各种形状的金块、以及很多用黄金雕刻的雕塑,无一不证明这笔财富的惊人价值。
  “我们早就听说过那座神庙的宝藏传闻,经过了大概一年遍及全印度的查证,我们确定了比较大的可能性,这次我去印度,其中的一个小目标顺便就是去探测一下宝藏是否存在。”谢洛夫一边引领着几个领导人,同时拿出了几个设备作为证据,这当然也包括那种伪装成皮鞋的金属探测器。
  “很好,像一个专业安全专家的样子,不但可以护卫我们的国家,还可以敏锐的探查到别的国家安全体系的漏洞。”科兹洛夫面色冷峻的点点头,眼前的黄金可以证明谢洛夫的工作是多么的出色,这比任何会写漂亮书面报告的同志都更有说服力。如果有人不服,可以向谢洛夫一样变出来几十吨黄金。
  “谢谢第二书记的夸奖!”谢洛夫礼貌的点点头,科兹洛夫的性格十分激烈,和同样火爆的赫鲁晓夫作为搭档,两个人时有争执,后来一时因为中风退出政治舞台。这位第二书记的运气实在是不好,中风这个东西根本就无法防御,谢洛夫只是希望他体内的定时炸弹晚一点爆发,否则谢列平和勃列日涅夫很快就会撕破脸。
  从不同的角度上来看,黄金有着不同的价值,作为苏联的几个领导人,赫鲁晓夫这群人的眼中黄金就只是一种金属,如果说黄金有什么价值的话,那主要体现在信用上面。普通人知道国家的黄金很多,天然就认为国家不会出现问题,这比任何宣传都要管用。
  “融化太可惜了,如果加上艺术价值,这些黄金的价值会更高!”苏斯洛夫摸着一座湿婆神雕像,这座雕像虽然不大,但却有五六十斤的重量。
  “尤里,把这些黄金直接押送到中央银行去吧,我和科兹洛夫同志还有其他中央主席团的同志给你签发一道决议,你让中央银行妥善保管,不要融掉这些黄金!”赫鲁晓夫看了一圈命令道,随后就和科兹洛夫、苏斯洛夫驱车离开。
  苏联的银行体系是这样,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及部分东欧国家,建立了互相类似的银行体系。其特点是银行数目少,信用高度集中。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一般由一家既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又兼办具体信贷业务的国家银行,加上少数几家专业银行组成。
  目前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和波兰等国银行体系的基本情况是都有一家业务范围很广泛的国家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它是国家唯一的发行银行,是全国的信货和结算中心。剩下的少数专业银行,也很好理解,把这些银行加上前缀、例如建设、农业、交通,谢洛夫就可以轻易的理解这些银行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了。
  把这批黄金移交给苏联中央银行后,身为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谢洛夫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现金交易概不赊账,给参加这次行动的秘密警察总队战士发钱,不过他不会仅仅只发钱,同样交到这些士兵手中的还有保密协议,上面的条款多达二十几项,真不知道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两个小妮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时隔两个月回到苏联的谢洛夫,又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同志见面了。最近两个人经常见面,见面的次数让勃列日涅夫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这次授勋苏联英雄的奖章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表彰谢洛夫在国家安全上面的卓越贡献,半年来第三次站在勃列日涅夫的面前,前两次都是获得列宁勋章,这次他终于成了苏联英雄。
  到了中央主席团成员的层次,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摆设,更何况勃列日涅夫是最高苏维埃主席,权利的大小那是相当于赫鲁晓夫第一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来说的,整个苏联除了有数的几个人,勃列日涅夫对其他的干部都可以轻易地碾压。
  但现在勃列日涅夫觉得自己应该多一些思考的时间,谢洛夫出国考察他是知道的,带着两百个人浩浩荡荡的出国,其中的花费甚至引起了一些部门的非议。可这位肃反工作者刚回到莫斯科,就带来了一个大礼物,黄金的事情现在中央主席团成员都知道了,候补委员还不知道,但以谢洛夫和谢列平的关系,相信谢列平现在也知道这次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次苏联英雄的授勋,就是对印度宝藏的奖励,但明面上是不能这么说的。这种偷窃行为怎么能和我们伟大的苏维埃有关系?当然是为了表彰谢洛夫同志,长久以来为了苏联的国家安全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接连破获大型间谍案、救了涅杰林元帅、在中亚打掉了大突厥主义的阴谋等等。至于长久以来主持国家安全工作的谢洛夫今年三十五岁,倒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虽然年龄小,但工龄长啊。
  仔细核对了谢洛夫主持克格勃工作之后的成绩,中央主席团的成员们都觉得,光凭借着彼得波波夫、平可夫斯基和别尼科夫斯基三个案件,就足以给谢洛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根本不是授予的太早,而是太晚了。
  “希望谢洛夫同志继续为了苏维埃做贡献,不辜负党和国家对你的期望。”勃列日涅夫一语双关的祝贺道,他当然也知道谢洛夫是因为黄金授勋的,但他和其他中央主席团的成员一样,调阅了谢洛夫的档案认为,这次的授勋没有一点问题,这个年轻人就应该得到这种奖励。
  “谢谢勃列日涅夫主席,这都是在全体中央主席团成员的领导下,才有了我展现能力的机会!”心里面谢洛夫当然觉得自己的荣誉是理所应当,但在勃列日涅夫面前,他必须要昧着良心承认自己还很年轻,还不够吊。谁让对方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呢……
  今天过来接受授勋只是顺便,他怀中还有一叠资料,是关于印度这次考察的观感,谢洛夫敢用良心保证他绝对不会黑印度,只是把这个年代的真实印度记录下来交到赫鲁晓夫的手中作为参考,至于克里姆林宫的大人物要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讥笑印度,这完全不管他的事情。他只是提供了最为真实的资料。
  经常出入克里姆林宫的谢洛夫,很早就被刷新了三观,通常认为这些大人物日理万机那绝对是错误的,这些苏联领导人处理的事情,也是有苏联各地的事情汇总而成。再者不论是第一书记还是部长会议主席都是普通人担任,只要他们想的话,也可以像是普通人一样忙里偷闲。
第325章
胜利者的一边
  “瞧瞧我们的安全专家,胸前的金星奖章多么光彩夺目!”见到谢洛夫来到办公室当中,赫鲁晓夫夸张的笑起来,指着谢洛夫胸前的金星奖章对着科兹洛夫道,“美国人总是批评我们苏联是一群老人在治理国家,看到尤里不知道会怎么想?”
  实际上根本不用看到谢洛夫,只要看到谢列平就行了,谢列平虽说不是高级中央书记,但赫鲁晓夫对谢列平的器重,所有人都看得见。
  科兹洛夫和苏斯洛夫都点头称是,不得不说谢洛夫用五十五吨黄金刷出来的好感,绝对不会短时间褪色,这五十五吨黄金绝对没有白交上去,未来就算是他失败被收拾,哪怕是过火了一点,都不会有性命的危险。可以说他已经用这次的表现,解除了自己的生命危急。
  赫鲁晓夫的办公室相当热闹,科兹洛夫、苏斯洛夫、米高扬和谢列平都在、加上进来的勃列日涅夫,完全可以算是整个苏联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
  “黄金的事情,只是这次印度之行顺带解决!此次行动,主要是对两个国家的考察顺便收集情报,探测一下阿富汗和印度的政治动静,寻找对苏联有利的变化!”安全专家得有安全专家的样子,谢洛夫必须要把这块牌子撑起来,虽说他怀中的文件都不是自己写的。
  这番说辞能让所有人满意,有种这个年轻干部是个可造之材的错觉,不管这里面有没有对谢洛夫本身不太感冒的干部,五十五吨黄金都可以让这些人有理由转变态度。至少只要赫鲁晓夫还在,他就应该不会受到打击。
  “让我们看看尤里的情报,说实话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我们的邻国,一个是南亚大国,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于我们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兹洛夫点头说道,谢洛夫差点多嘴补充一句有声有色的大国,幸亏反映的快没有说出来。
  阿富汗对于苏联的重要性不在累述,从阿富汗的地理上讲,苏联绝对不会忍受一个亲美的国家和自己接壤,有土耳其和伊朗已经够受的了。这就是伊朗革命既反美也反苏苏联仍然可以当做没看见,反苏是可以的,但同时亲美就让人无法忍受。一旦阿富汗变成亲美反苏的国家,苏联动手是必然的,甚至阿明刚刚有这个趋势,苏联都会动手拍死他。
  至于印度,现在至少从表面上,完全就是一副第三世界领袖,有声有色的大国这幅模样,苏联很想把这个第三世界的领袖拉到自己这边,这样很多事情都很容易办。
  当然苏联被印度身上的镀金所欺骗,谢洛夫可是深知这个国家的真实水准,还知道印度在和平教国家当中的观感,因为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印度这个国家一直和各种和平教国家不对付,而且印度教只在南亚存在,硬实力不行软实力还没有,扶持这个国家不能说添一个累赘,但也没有多少收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