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404


第320章
开始行动
  敢于出手必须建立在周详的请报上,克格勃对于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的调查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早在谢洛夫一行人来到印度之前,一批设备已经在喀拉拉邦距离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不远的村落储存,那个时候喀拉拉邦还是印度共产党执政。之所以直到今天才动手,是因为谢洛夫想要亲手完成这个工作。
  谢洛夫其实早就看过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的构建图纸,这座不大的神庙有多少出口,多少人可以封锁住,采取什么样的计划,应该用什么样的设备,谢洛夫一清二楚,唯一不清楚的就是这座神庙当中有多少黄金,考虑到这座神庙的面积,加上早先拍摄的照片做比对,最乐观的估计充其量也不会超过三十吨,谢洛夫其实不需要封锁整个神庙,只需要知道密室在那一座建筑之内。
  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在申请给喀拉拉邦政府中的旅游中排第四,其实谢洛夫的申请中,都是各种各样的神庙,所有的克格勃人员脖子上挂着摄像机,完全就是一副休假的样子。还有一队扛着摄像机的纪录片制作专家找到喀拉拉邦政府,准备对喀拉拉邦的文化和景观制作出来纪录片,在苏联国内播放,当然那些所谓的电视台的同志其实也是克格勃,这并不矛盾,随便从监视调查管理总局找几个人出来就行了。
  按照谢洛夫的话来说,我们是正规的情报部门,不是那种半路出家的小角色,做事情要有做事情的样子,绝不能偷偷摸摸的行动。这些话让这次行动的同志都深以为然。特工不一定只有低调做事一个办法,事实上目前在伦敦的克格勃王牌特工中,就有不少混迹在上层社会中放浪形骸的家伙,除了睡女人就是吃饭喝酒的生活并不耽误收集情报,只要有成绩,克格勃没有相关规定一定要让特工深居简出。
  “大体位置已经确定了么?”谢洛夫轻松的躺在长椅上,样子就像一个享受假期的老板,加上漂亮不像话的女人,活脱脱的就是一个领着小三的土豪。可实际上旁边的女人和自己是夫妻关系,经过苏联内务部和共青团中央的认可。
  “第一副主席,位置已经确定了。我们什么时候行动?”在谢洛夫面前的人军衔不过是一个少校,在克格勃内部属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实际上这个人从莫斯科大学土木工程系被克格勃招进来的时候,心中也十分纳闷,不知道自己学习的专业对国家安全工作有什么作用,直到发现了霍克森宝藏。
  “知道了,我们会对行动做出规划,对了,把你们的皮鞋收起来。现在我们不要它了!”谢洛夫盯着斯特菲德少校的脚淡然的吩咐道。
  等到斯特菲德少校离开后,一旁的瓦莉娅才像是好奇宝宝一样凑上来,腻歪道,“什么行动?还有你说话为什么会这么奇怪,斯特菲德少校的皮鞋怎么了?”
  “就你话多啊!”谢洛夫一脸宠溺的伸手在瓦莉娅脸上轻微扯了一下,低声道,“这几天在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的游览的特工,你不觉得很奇怪么。这么热的天,每个人都穿着长裤和黑色皮鞋,其实他们脚上的皮鞋都是定制的,那些皮鞋实际上和金属探测器没什么区别,这种特殊装备是为了这次行动赶制的……”
  “金属探测器,你们克格勃总是弄出这些东西!”瓦莉娅恍然大悟道,“不过一般的金属探测器不是通过响声报警么,这样不是很容易引起印度人的怀疑……”
  早先谢洛夫也是这么想的,但来到喀拉拉邦之后,才觉得自己早先的准备有些大惊小怪,在潜意识中他把这里当做是一个同等的对手进行对待。来了才知道,自己的周密准备根本就是对牛弹琴,这里的保卫设施远谈不上严密,但既然来了,准备的设备就要使用。不然总是枉费了技术管理总局的一片苦心。
  “那些皮鞋不是通过响声而是通过电流传导,你知道为什么要穿长裤么?因为在所有特工的裤兜里面都有一个电传导器,没有心理准备的普通人,穿上这个皮鞋一旦发现地下的金属,会被突如其来的电流弄得叫起来。”谢洛夫给技术管理总局下达的指标就是好用就行,于是技术管理总局的人就给谢洛夫弄出来这么一个需要意志力克服的设备。可以说一旦接近金属的位置,表面上笑容满面的特工,还不知道正在遭受什么样的煎熬。
  还有就是这些皮鞋不能在雨天穿,其实从本质上来讲,看起来比较尖端的设备不过一些半成品,回到苏联之后都逃脱不了被销毁的命运。
  目前这里已经准备的东西就有、帐篷、帆布和卡车、甚至是水泥、伏特加和氧气瓶、印度卢比。这次的行动谢洛夫是非常诚心的,他没有准备白拿走这笔黄金,这次兑换的印度卢比,就准备全部花在喀拉拉邦。
  已经确定了具体位置,谢洛夫需要考虑的东西还很多,比如说如果后世的记载正确,地下的密室已经超过几十年无人开启,那么地下密室中一定缺少氧气,这是基本的常识。印度南部眼镜蛇相当多,这次谢洛夫还带来了为数不少的血清。可以说从情报上面能收集到的信息,谢洛夫都有了基本的对策。
  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的守护力量,甚至不在喀拉拉邦政府中,而是在当地的土王当中,至于这种守护力量不过就是区区几十个雇佣而来的成年男子,说实话如果动粗的话,谢洛夫带来的特工可以灭他们十遍,当然这要考虑他们还能不能离开印度的问题。
  把行动定在一个平常的日子中,这样可以减少平时朝拜的印度教徒,和喀拉拉邦政府沟通之后,苏联国家广播电台的摄影组就堂而皇之的进驻到了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当中。现在需要合适的契机,谢洛夫将开始自己的摸金校尉之旅。
  甚至在这之前,谢洛夫看见到了瓦尔玛王族当代的首领,这就是这代的土王。经过感知后,他可以确定,对于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此时的状态,这位现任土王也是一知半解。因为这种情绪非常模糊。
  “这就好办了!”关于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纪录片正在紧张的拍摄中,瓦尔玛王族也在这不纪录片当中漏了脸,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好事。对于王公贵族这种东西,六十年代的苏联人民绝对称不上好感,瓦尔玛王族在纪录片中露脸除了能引起一些负面观感之外,其实什么都不会发生。
  打着宣扬印度文化的幌子,谢洛夫他们这些苏联直接在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立起了帐篷进行拍摄,深知印度电影流程的谢洛夫当然不会忘记一件事情,他还雇佣了当地一些舞娘在神庙当中跳了一段。
  “我们有两百多人,想要在适当的时候把几十个看守牵制住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么?他们不过是一群普通人,而你们,都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精英,党和国家从来没有亏待过我们肃反工作者,这次行动必须要成功!”在斯特菲德少校前面的谢洛夫负手而立,眼睛放在前往不远处台子上的印度舞娘们,实际上却在确定最终行动时间的准备工作。
  “第一副主席,英国那次只是一个小镇,那边的人们不会对我们的行动产生怀疑,因为没人知道宝藏的存在,而这里宝藏的存在是否有争论先不好说,但作为一个神庙这里的朝拜者太多了!”斯特菲德少校说出了这次行动的难点。
  “所以要尽快,整个行动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因为这个季节,印度天黑的时间很短!我已经准备好了能准备的一切,在距离海岸线五十公里的一个据点中,用于伪装的油漆已经准备好,你们必须迅速赶到港口把东西送到渔船队上面!”谢洛夫喝了一口格瓦斯,边打嗝边命令道,“明天晚上作为回国之前的庆祝,从白天开始我们就和神庙的看守一起庆祝,如果他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送给这些人一些苏联的产品,这和我们即将得到的不值一提……”
  “明白!”斯特菲德少校压住心中的激荡道,其实不止斯特菲德少校,谢洛夫的心中也有些不平静,这不是一笔小钱,如果算上艺术价值,远远超过霍克森宝藏的价值。
  其实除了谢洛夫和斯特菲德少校两人之外,几乎没人知道这次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但这次挑选出来的同志具备了一切需要的品质,他们都是苏维埃的忠实护卫,一如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苏联潜艇中坚持的水兵一样。
  行动日期,定在四月三十日,第二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作为曾经印度共产党执政的喀拉拉邦,五一应该会有庆祝活动,这样更好,可以让谢洛夫有足够的空间撤离。
第321章
胜利撤退
  四月三十日晚上十二点,整个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周围已经陷入到寂静当中,这么说其实也不准确。因为在神庙的门口,一群苏联人正在放浪形骸的大口痛饮伏特加,伏特加带来的醉意加上早就身上喷满了香水,才让这些不远万里客场作战的克格勃,顶住了印度本土蚊子的强悍攻击,他们不知道谢洛夫为什么下达这种命令,不过这种痛饮美酒的命令很容易就被接受了,至于倒在地上的印度守卫不过是附带品。
  距离他们不远处的河流上,真正在执行任务的第一总局特工则脸色冷峻的站立,他们配备了这次行动配发的红外线夜视仪,他们的任务是监测有数的几条能进入神庙的通道,身上还挂着能检测到生命物体的热像仪。每个人身上都配备了对讲机,确保可以把神庙周围的所有情况都尽收眼底。
  对于秘密警察总队的士兵来说,这种任务并非不能完成,他们在警察总局成立之前,也是负责保护国家高级干部的成员,每天盯着最多的就是人。
  在密室门口,谢洛夫拎着一个金属箱子低头看了一下时间,轻声道,“时间应该差不多了,我们的东西应该发挥了作用!”然后从向里面拿出来一根撬棍,同时拿出一个大锁,仔细一看和大门上的大锁一模一样,在行动之前谢洛夫早就复制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大锁,这种将近一个世纪之前的防护措施毫无技术含量,一个超级情报部门复制出来这种东西简直不要太简单,甚至上面的锈迹和颜色都一模一样,至少从外表上没人能看出来有什么不同。
  谢洛夫口中的东西就是类似于迷药的东西,能让人失去意识,不过克格勃出品的东西可比迷药要厉害多了,除了一点点的副作用。反正整个神庙的守卫都被他们灌了伏特加,所以第二天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把自己手上的大锁把大门的对比了一下,同时拿出了已经准备好的钥匙,不出预料打不开,现在就只能用撬棍了,让斯特菲德少校拿着手电照明,谢洛夫拿着撬棍对着锁头一个用力,大锁应声而开。把自己的顺手贴在大门,谢洛夫在这次行动中体现了自己身体中非人一面,他身上的肌肉可不是白练的,在斯特菲德少校惊骇的目光中,至少有几百斤的大门被缓缓推开。
  “把所有还没有喝多的人都叫下来,记住我早先吩咐的,设备一起带下来!我们的时间不多,必须速战速决!”谢洛夫一边看表一边命令道,“还有氧气切割机,一起搬下来!”
  说完话谢洛夫直接进入了通道中,斯特菲德少校跟在后面。沿着通道,走下去,什么都没有看到,这间密室,空荡荡的。不一会,一阵不大但是非常整齐的脚步声传来,整个通道已经被秘密警察总队的同志站满,命令这些人把巨石搬开,几乎在瞬间就看到一条密道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十分钟我回不来,你们就进来替我收尸吧!”谢洛夫在带氧气罩的同时看了一眼时间,通道中的封闭环境让他的声音非常清晰。
  拎起箱子头也不回的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这次谢洛夫没有动用任何机械,因为机械是会出现噪声的,他挑选的人都是孔武有力的秘密警察总队战士,而这次谢洛夫准备拿这些人当做苦力用,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力代替机器。才短时间内不会被发现。
  时间才过了两分钟,谢洛夫就见到了传说中的宝藏,手上箱子自带手电筒光芒的照射下,所见之处一片耀眼的金光,这真是一种令人犯罪的光芒。谢洛夫进入的是第一个密室几乎就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虽说他手中控制的财富并不比这个神庙的宝藏要小,甚至按照美元计算还远远超过,但数字和实物是不同的,几乎没有人能在这种景象中把持得住。
  不能给克格勃丢人,老子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咽了一口吐沫的谢洛夫直接打开拎着的金属箱子,其实这个箱子中只有一瓶氧气,一根撬棍和一把锁。直接上前把三个皇冠、和入眼的钻石红宝石全部装进箱子中,谢洛夫直接毫不留恋的原路返回,对着百名战士低声命令道,“呆会不伦你们看到什么,都必须保持镇静。现在开始行动……”
  一百多名秘密警察总队的战士神情呆滞,直到谢洛夫提醒道,“先干活,等回国我们在继续谈论这次的行动!”六个密室门前一起行动,一百多名战士井然有序的进行自己的工作,黄金动人心,但作为克格勃的一份子,这些战士清楚的知道自己部门是个什么单位。
  “行动时间两个小时,快点!”谢洛夫低声的催促道,用一百多个负重训练的精锐士兵来做搬运工,是谢洛夫对黄金重量的预估之后得到的结果。这是生活经验在起作用,他曾经见过重体力劳动者一天的工作,觉得用人力完全没有问题才决定带多少人来。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谢洛夫是真正见识到了,在黄金的刺激下,秘密警察总队的战士用行动表明,谢洛夫用人力代替机器的想法一点错都没有,眼前的士兵们完全不知道劳累,在自己头不断的催促之下,爆发了强大的潜能。
  “斯特菲德少校,让上面的同志准备帆布,挑出来三十个人立刻驾驶五辆卡车离开,前往据点进行伪装,伪装完毕之后立刻前往港口,找六五四号远洋渔船,那艘四千吨级别的渔船是空的,有人会接应你们!”一个半小时之后,谢洛夫一边指挥扫尾工作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比如遗落的设备和掉落的金币首饰。
  最后回到了密道口把巨石堵上,继续消除痕迹回到通道门口把大门锁上,如果二十年内没有人开启这条通道,里面的一切痕迹都会随着尘埃被埋没。
  看到蒙着帆布的卡车缓缓启动,谢洛夫才长长的深吸一口气,拿出对讲机对着外面站岗的士兵命令道,“行动已经完成,你们来神庙喝酒庆祝吧!”如果没估计错的话,第二天神庙的门口会出现一群苏联醉鬼。但他仍然没有闲着,还在回忆刚刚的行动看看没有纰漏。
  五月一日早上,谢洛夫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把瓦莉娅招呼起来,把自己昨天晚上拿着的金属箱子给了妻子,说道,“你现在立刻去港口,上六五四号远洋渔船,我们准备回国了!”
  “什么东西这么重?”瓦莉娅用力拽了一下箱子却纹丝不动,迷糊的问道。
  “去了港口上了船在看,记住,打开的时候旁边不能有人!”谢洛夫严肃的吩咐道,平时他不会对自己的女人这么说话,但现在不同,这里是印度,一不留神命都没了。要知道他们身上只有少量的武器,就算在看不起印度军队,谢洛夫也不能拿拳头和对方打仗。把腰间的手枪拿下来塞到瓦莉娅的手上道,“听话,我要收尾,明天和你去汇合……”
  五一劳动节对于苏联来讲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当年恩格斯的第二国际成立,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会代表一致同意:把五月一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此时的苏联首都莫斯科,街头上正在举行盛大的游行,来庆祝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
  谢洛夫也利用这一天的时间,继续留在神庙庆祝,甚至把黄金运到港口的苏联士兵又回来,继续在神庙面前庆祝,和昨天不同的是,参加行动的同志被谢洛夫严令不许喝酒,今天只是普通的庆祝,第二天五月二日,他们才离开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但还在喀拉拉邦,因为做戏要做全套,谢洛夫他们一行人非常胆大的继续自己行程,去了另外一座久负盛名的神庙,那也是在喀拉拉邦申请中的最后一个目的地。
  直到五月五日,喀拉拉邦的行程才算是完毕,在这几天中,他们一行人开始在喀拉拉邦消除自己存在过的痕迹,几年前就潜伏下来的情报人员将和秘密警察总队一起撤退,建立的据点将会被废弃,所有准备的设备将会被拆成废铁,氧气罐直接被砸扁扔进河流中,完成了这一切,谢洛夫才登上了远洋六五四号的甲板上,这座远洋渔船其实是空的,上面除了水手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捕捞任务。看着渐渐远去的喀拉拉邦,谢洛夫命令道,“立刻清点行动成果!”
第322章
感动的毛妹
  远洋渔船六五四,是黑海造船厂建造的远洋渔船,隶属于海运部印度洋地区远洋舰队,为了解决苏联人民的人均肉类的需要,管他什么国际海洋公约,苏联不承认就都是废纸一样的,苏联不会人承认别国的二百海里经济专属区,同样也不会承认十二海里的领海范围。这种态度是面对任何国家的,当然苏联也绝对不是把标准卡的这么死,还是承认三海里的领海范围的,并没有让某些国家连海都不能下。
  选择远洋六五四作为运输,并不是因为这艘渔船有多么坚固,虽说在吃水线下也有鱼雷发射器的存在,可以给船上的成员一些心灵上的安慰。选择这艘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艘渔船是新建造的,距离下水还不到三年的时间,船舱内部应该还属于比较干净,不会让这些距离海洋比较遥远的契卡战士出现萎靡不振的情绪。
  这种想法其实比较天真,但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谢洛夫通常愿意给自己的部下创造一些舒适环境,当然没有能力就不要挑了。越过低矮的通道,苏联对待设备的态度一直都是比较随意,不说完全但基本上不会考虑人的舒适度,于是就出现了坦克内部空间狭小、潜艇内部环境不好,但谁都不能说苏联的武器不行。后世美国攻击伊拉克如果能证明苏氏武器不行,那谢洛夫可以说也门游击队暴揍沙特是美制武器不行么?
  “通知船长,全速行进,不要考虑节省油料!”进入内部的船舱,谢洛夫冲着上面喊道。
  底部的船舱中堆积捕捞品的地方,仔细一闻还能闻到鱼腥味,谢洛夫对海洋没什么了解,也不知道印度洋有什么鱼类好吃,有人如果问他这个问题,他会签发调令让这个人去远洋渔船中海鱼为伍,扔到鱼舱中天天和这些鱼亲密接触。
  鱼舱是这艘船内部空间最大的部分,几根电线链接的灯泡缓缓被放下来,让平时黑咕隆咚的鱼舱有了光明,出现在谢洛夫眼中的是十几块巨型帆布蒙着的不知名物体,从外表来看,就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包子,苏联制造绝对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核弹作证,何况帆布也是特制的,挥手让人把所有包袱打开,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双目都在死死地盯着这一堆堆的金山。这也包括在上面一层探出头来的瓦莉娅,本来是看热闹的女人这次才看到了宝藏的真面目。
  “经过了一个月的印度之行,相信同志们已经了解到了印度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国家完全是一个伪装成现代国家的中世纪领主集合体,虽说印度政府已经尽量把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但对于我们肃反工作者来讲,看破表面上的伪装,直达问题的实质不过是基本功。这笔财富在印度不会起到一点作用,在我们的手中才有着巨大的价值!”谢洛夫站在秘密警察总队士兵面前,伸出一只手指强调道,“不要为了这笔财富本来属于印度就心存愧疚,有些事情是必须有人出面要做的,总有一天人们会明白,真正守护这个国家的人,不是坐在办公室中无病呻吟的家伙,不是闲着无聊就对国家指手画脚的潜在异己份子,我们不需要为了双手沾染鲜血疑惑,我们的双手沾满了敌人的鲜血,表明祖国的绝大部分人永远远离了威胁!”
  “所以!”谢洛夫大喊道,“当我们年老的时候,终于可以洗地身上的鲜血,和普通人一样抱着孙子等待死亡。那个时候我希望同志们的回忆是这样,我们双手的鲜血,还远远不够……”
  “如果你们对着这些黄金激动大可不必,黄金不过是自然界的一种金属,在一个弱国当中不过是招灾的源头,在强国手中才是财富!”谢洛夫最后转而轻松道,“这不过是一次的开胃小菜,未来我们见识到巨额财富的机会多不胜数,如果看见了什么东西我们的对手有,而我们自己没有,应该毫不犹豫的抢过来。这就是我们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
  “现在清点黄金,所有东西全部登记标注,相信国家会对我们这次行动感到非常高兴的!”谢洛夫大手一挥,所有已经准备好同志迅速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1200多根长约2.7米、重2.5公斤的金链;近1吨重的黄金饰品、钻石古董珠宝、用丝缠绕的宝石;17公斤重的东印度公司时期金币;18枚19世纪初拿破仑时期的硬币;1只黄金制成的小象;3尺半高的镶钻毗湿奴神像;一座1尺高、约1公斤重的人形雕像,还包括10盏纯黄金制作的灯具,这是其中一个密室的财富,而最大的密室。
  最后以黄金来计算,统计出来的重量超过了谢洛夫早先的预估,所有密室加起来的财宝加起来,一共将近五十五吨。出现这种结果是谢洛夫的常识犯了错误,因为他对黄金的重量没什么概念,毕竟上辈子是普通人的他根本从外表上确定这么大小一块的黄金到底有多重,简单来说谢洛夫的错误在于,一个说起来比较可笑的问题,那就是黄金和铁到底哪个比较重。第一眼看见黄金的时候谢洛夫是按照铁块的重量做出评估,而实际上黄金比铁重多了。
  “上级是不会错的!”谢洛夫还是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根本不会把自己犯了常识错误的事情说出来,上面探头探脑的毛妹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对他的光辉形象产生怀疑,加深对丈夫不学无术的印象。
  这批黄金的概念简单来说,如果拿苏联历史上因为玉米运动产生的粮食危机来对比,可以瞬间解决五分之一的粮食缺口,但实际上如果加上考古价值,则无法估计。
  在回到苏联之前,谢洛夫没有把这些黄金当做古董,而是统计完毕之后直接登记记录,所有参与行动的士兵全部住在鱼舱当中,就睡在一个个的大包子旁边,这道命令也包括谢洛夫自己,身为老大应该以身作则,不过瓦莉娅倒是不用享受这个待遇,对自己的老婆谢洛夫倒是不能这么做,纪律是纪律,但也要尊重妇女。鱼舱在渔船底部,把自己的老婆弄生病了怎么办?还不是他养?
  “六个小时一换岗,去卫生间必须保证两个人一起去,两班岗轮回上船晒太阳。回到国内我会向国家申请这次行动的奖金,放心,虽然和我们见到的财富不能比,但对于个人来讲,绝对是一大笔钱!”毕竟不能让这些士兵白白出力,如果国家不准备买单的话,那就只能克格勃自掏腰包了,空喊口号白干活的事情是不会发生在克格勃的。
  把一切吩咐完,谢洛夫顺着梯子上去,直接来到了给瓦莉娅安排的房间中,船只的条件绝对不能说好,只能给妻子尽力创造条件舒服一点。
  “你怎么知道神庙有宝藏啊!”瓦莉娅抱着丈夫的一只手臂,吐气如兰的在丈夫耳边腻歪道,“抢了这么多宝藏,还好意思对着士兵发表演讲,好像很光荣是的……”
  “我是谁,我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情报主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请是我不知道的,本来我去印度就是本着神庙去的!”谢洛夫闭着眼睛一顿吹嘘道,“只是探测一下到底是不是存在,存在就拿走,就这么简单……”
  瓦莉娅是个很聪明的女人,费力的把床底下的铁箱子拉出来,像是小偷一样瞄了一下门有没有上锁,低声带着肯定的语气说道,“这里面是你给我留下的东西?”
  看见谢洛夫点点头,瓦莉娅不得不承认自己被感动了。甚至有一种想掉眼泪的感觉。从长久以来,自己的丈夫一直以一种执法者的面目出现,这次为了她某种意义上违反了原则。
  “女人真是多愁善感!”倒不是谢洛夫想要窥视妻子的想法,只是瓦莉娅现在的心里波动太大,两人的距离这么近,一下就被谢洛夫感知到了。登记完毕之前谢洛夫不过是个寻宝者,就算是现在这批财富也不能说属于苏联,到了国内才算是真正进入了苏联的手中。换句话说如果谢洛夫一时想不开要叛逃,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他不会这么干。
  “现在想放回去都不行了,所有黄金已经登记完毕,你让我怎么解释多出来的黄金呢?”打开箱子的谢洛夫和自己的妻子一起观赏着箱子里面的钻石、宝石、祖母绿、翡翠、以及各种各样的戒指、饰品、当然还有三个皇冠。搂着瓦莉娅说道,“我们这些肃反工作者,并不能确定未来是怎么样的,我们的权利很大,大到可以决定国家的很多事情,所以盯着我们的人太多,我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成功。万一我输了,你也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我不能看着自己的女人到时候为了生活奔波,这不是我的追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