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404

  “有五百人左右,是要对中国进行渗透作战么?”库德里亚什少将反问道。
  你想多了,谢洛夫斜了一眼自己的部下,却没有出声,五百人就能进行渗透作战?这点人去阿尔巴尼亚都不够,更别提中国了。连阿尔巴尼亚都搞定不了,还在想中国的问题?
  “人数不够,必要的时候可以从其他部队借一点人,空降训练没有落下吧?”谢洛夫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个话题,战场在喜马拉雅山,这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早先他曾经吩咐过要进行高原训练,也不知道库德里亚什照办了没有。
  “知道了,高原空降绝对没有问题。这方面的工作我一直都在准备。”库德里亚什一点不敢怠慢的回答道。谢洛夫目的他虽然现在不太了解,但经过这次谢洛夫和谢米恰斯内的对抗之后,他明白目前克格勃好像还是二把手更加强势一些,而且两人属于一个集团中,不会出现撕破脸皮的结果。这也从这几天莫斯科传来的消息可以得知,谢米恰斯内什么都没有做,就好像是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做好该做的准备,别到了真需要我们动手的时候,我们在反应不及。”谢洛夫一语双关地说道,真到了中印战争的时候,他还要进去搀和一脚。谢洛夫已经准备好写一篇关于中印战争的分析了。这当然是有用的,先期准备、等待时机、突然袭击、见好就收、打了就跑,时间控制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内,既然中国可以这么干,没有理由苏联不能这么干,谢洛夫完全可以以中国作为例子举例,写一份这方面的计划作为备案。超级大国玩偷袭,想想就带感。
  在中亚呆了几天后,谢洛夫准备前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此时的阿富汗首相是在红色亲王达乌德,他主持朝政的十年间,阿富汗的外交路线的变化比较显著。他任首相期间曾四次访问莫斯科,并两次邀请赫鲁晓夫访问喀布尔。苏联给予阿富汗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苏联的武器装备、军事教官和顾问源源进入阿富汗,阿富汗对苏联的依附关系日益明显。
  阿富汗的民族主义者对这一现象深为忧虑,王室、部落首领和宗教界对达乌德的内政外交的抨击不断加剧。同时,查希尔国王与达乌德首相之间的政见分歧不断扩大,查希尔害怕达乌德的势力扩大而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这位红色亲王马上就要被国王解除职务了。
  苏联早在刚刚成立的时候就开始援助阿富汗,当然以两国的历史关系来讲,阿富汗内部肯定有对苏联的恐惧,这很正常,就像是中国旁边的国家都害怕中国、甚至苏联和中国也互相害怕,南美的国家民间都反美一样。但这种援助很有效果谁都不会否认,到了喀布尔后,谢洛夫发现这里和一般的苏联城市也没什么区别。和路上见到的村落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城市和乡村完全是两个世界,喀布尔的人民完全现代化,而农村地区毫无现代社会的影子,简直就像是两个世界。”榜瓦莉娅戴头巾的谢洛夫冷静的分析道,“并不是完全不能操作!”
第312章
红色亲王
  这个时代的喀布尔街头,并不是印象中那种普遍和平教国家的模样,只从这个城市来讲和这个时代的中国也没什么区别,苏联又不会仅仅援助武器,过来的很多东西都会变成民生设施,再不济也会多几座高楼。
  “为什么要带头巾啊,真是的!”瓦莉娅嘟起小嘴有些不满的嘀咕道。
  “听话,这是穆斯、林国家,我也不愿意这样,但在没有解决办法之前还是尊重当地风俗比较好!”谢洛夫眼睛一瞪吓唬着自己的毛妹。苏联国内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强力控制之下,犯罪率被压低到了一个极低的状态,但不代表所有国家都是这样。不要说阿富汗这种国家,就连现在的美国也是这个德行。
  在后世的时候谢洛夫曾经以为美国的治安应该是进入新世纪才变坏的,自己去了一次才知道,后世的美国治安已经变好了。现在的美国社会才是最乱的时候,比起现在的美国,后世的键盘政治家吐槽的美国治安就像是在天堂一样,用一言不合给你一枪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我们先去大使馆,至于其他战士则去联络站点等候!”挽着一副保守打扮的妻子,谢洛夫考虑是不是要做公交车,但想了一下还是算了,不是喀布尔的公交系统有问题,而是他怕自己找不到路。
  “那不是拉达么?你说国家怎么总是援助外国啊,把这些东西省下来给我们自己的工人发福利不行么?”喀布尔的很多东西,甚至公交车的型号都和苏联国内别无二致,就在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一脸捷克斯洛伐克援助的消防车呼啸而过。
  “没办法,不能只用坦克来证明我们的实力吧?”很多国外的援助队伍的保护工作都是克格勃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他也知道一点,不过知道的也不多。毕竟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天天盯着某一块业务。
  这个年代的喀布尔此时拥有现代交通服务系统。大学里面,学生们穿西式服装,年轻男孩女孩之间的交往也相对自由。女性能够在诸如医药等领域工作,人重视教育并将其视为实现平等的伟大力量。如果你进学校取得好成绩,就有机会进大学,甚至还能出国留学,从而成为中产阶级,过上舒服的生活。教育拥有神圣的价值。大部分医院都为年轻母亲的产后婴儿护理提供丰富的指导。约有一半的阿富汗人有机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医疗服务。
  在去苏联大使馆的街道上,谢洛夫两人在车上还看到了带着红领巾的中小学生放学,这是属于阿富汗的童子军体系,分成男女两个部分,虽然没有合并在一起。但也有了不少此时社会主义国家中少先队的形式,当然教育的东西并不太一样。
  如果光从喀布尔见到的观感来看,说这个时代的阿富汗比中国更加先进一点错都没有。从苏联刚成立就开始对阿富汗采取援助的态度,几十年过去了总算是有了一点进展。至少在阿富汗的几个城市当中,人们的生活一点都不比其他国家要差。
  但到了苏联在喀布尔的大使馆,谢洛夫就笑不出来了,这里的克格勃特工告诉谢洛夫,这里的城市人口只有百分之十七,也就是说五分之四还要多的人口是被宗教所控制。这么说来他充其量只是看到了阿富汗的一角。还算幸运的就是,目前的阿富汗只是经济有所恶化并没有出现失控的局面。
  其实按照谢洛夫的观感,苏联对待阿明也不能说错,这个人虽然有手腕,但激烈的斯大林化政策正好对上了这里浓厚的宗教势力。再加上阿明本身在美国留学的历史让苏联有疑虑,当然最后必须说的是,在苏联进攻阿富汗这个抉择中,勃列日涅夫身边的两个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乌斯季诺夫一个是安德罗波夫,这两个人一个是苏联的国防部长,另外一个是当时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两个强力部门都主张入侵,最后让苏联掉入了这个泥潭。
  “没有五十万的机动兵力,绝对不能碰这个国家!”在大使馆中,用了两个小时把送过来关于阿富汗的报告看完,谢洛夫下了这个断言。对于游击战只有两个办法,一种是依靠发动群众来根除游击战的土壤,但这种办法只是在本国有效。另外一种就是一次性投入超过这个国家所能抵挡的力量,这个时候发动游击战也没用,因为正规军的杀戮速度远远比游击队的成长要快速。
  问题在于一旦阿富汗出事,苏联两个办法都不能用,难道让苏联红军发动阿富汗的群众遏制游击队?这不是在开玩笑么?至于第二个选项,谢洛夫来的时候就已经对乌兹别克到阿富汗的公路失望了,也知道为什么苏联只用十万人打仗,不是苏联红军过于自信,而是北边和苏联接壤的交通仅仅能供应的起十万军队。
  “干什么呢?”卸下了头巾的瓦莉娅刚刚洗了个澡,一进来就看到自己的丈夫对着一份报告嘀嘀咕咕,以她对自己丈夫的了解,肯定又是在策划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在地图开疆!”谢洛夫回头看了一眼瓦莉娅,很自然的把桌上的报告合上。如果不在阿富汗搀和上一脚,以现在的发展过程推演,到了最后苏联很可能面对那种尴尬的情况,就是放任不管阿富汗可能最终还是要出兵解决问题,到时候就算是不出兵,则可能看着阿富汗变成一个宗教国家,不论是哪种选择,对待苏联都不是好事。
  阿富汗在七十年代末期变得越来越反苏,归根究底受到了一个大国的影响,就是旁边的伊朗,伊朗革命后,给周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点可以从萨达姆进攻伊朗的时候受到了全体海湾国家支持来证明。但谢洛夫又不能阻止这件事情发生,因为伊朗虽然反美也反苏,但反美的性质更加浓厚一些,如果谢洛夫阻挡伊朗革命发生,就等于是帮助美国,这件事绝对不能干。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谢洛夫宁可去进攻伊朗,而不愿意去进攻阿富汗,至少在伊朗那边苏联还有内应存在,伊朗北部有近千万的阿塞拜疆人。现在只是稍稍的一推演,他就明白了历史上苏联面对的两难问题,整个苏联南方这么多国家,不是简单的选谁不选谁。这其中有很多纠缠,有足够的理由让苏联止步不前。
  就拿几个挨着苏联的国家来说,伊朗北部有阿塞拜疆、阿富汗北部还有乌兹别克人,这两个都是苏联的少数民族,这让苏联如何抉择呢?相反土耳其那边的问题就好解决的多,至少在世纪初的时候土耳其人就把亚美尼亚人杀光了,这样苏联对土耳其动手就没有顾忌,苏联国内又没有库尔德人,不怕这其中的损失。
  像是土耳其那种完全亲美的国家反倒不难对付,完全亲美?在靠椅上的谢洛夫猛然坐起来,他似乎抓住了什么东西。阿富汗旁边的国家不是有一个完全亲美把阿富汗当做是自己后院的国家么……
  “巴基斯坦!”谢洛夫的眼睛猛然一亮,一拳重重的砸在桌子上。其实历史上阿富汗是有出海口的,在英国和阿富汗签订杜兰线之前,甚至更早以前俾路支都是阿富汗的一部分,那个时候的阿富汗王国是有海岸线的,不像现在是一个内陆国家。
  安耐住兴奋的谢洛夫,打开地图看了一下阿富汗和印度的位置,双手做了一个包抄的动作,低声道,“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会连一个小小的巴基斯坦都搞不定么?虽然我给你挖了个坑,但是我可以从别的地方补偿你……”
  “推演完了?”瓦莉娅一看就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经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完了,只要把南下路线做好,我们就先天站在不败之地!”谢洛夫站起来亲了一口妻子,非常兴奋地说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哦,外面来了消息,阿富汗首相达乌德听说你来到喀布尔,想要招待你一下你!”瓦莉娅摸着自己手上的戒指,上面的红宝石熠熠生辉,她还记得这个人,这个戒指就是在阿塞拜疆的时候达乌德送给谢洛夫的,最后则到了自己的手上。
  “红色亲王是吧?消息倒是蛮快的!不过我们的亲王现在过的并不好,似乎和国王陛下有些冲突,那我们就去看看!”谢洛夫抓着女人的手,低声道,“别看了,这些身外之物过一个月我用它来铺地……”
  女人对宝石的爱好真的令人很无语,不过这倒是提醒了谢洛夫一件事,因为自己有一个网络购物爱好者的朋友,让他知道阿富汗似乎是一个宝石资源很不错的国家,这比开采什么天然气、什么有色金属要来钱快得多。
第313章
恒河水
  作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管,谢洛夫不怕自己的手不够长,最害怕的就是自己想得不够多,想法不够大胆。对于完全亲美同时对苏联没有利益纠葛的国家,谢洛夫的手段简单而直接,能灭掉就灭掉,灭不掉就要削弱。
  “达乌德亲王,好久不见了!”一别十年,谢洛夫眼前的达乌德还是那样,标志性的鹰钩鼻子让他老远就看到了这个老朋友,两个人热烈的拥抱在一起。
  但最让谢洛夫惊讶的还不是达乌德本人,而是他身后的一大家子,真不愧是和平教徒,到哪里都是拖家带口这么热闹,以达乌德的权势,有这种家庭也丝毫意外。他本人被称为红色亲王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至少从表面上看来,整个家庭都没有宗教气息。
  “谢洛夫将军,十年不见,你已经是苏联有名的安全专家,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在你的主持之下运转的十分良好,你还是这么年轻,而我已经有些老了!”达乌德亲王的口气中颇有些意兴阑珊,曾经他是这么自信,而现在则摸着自己的光头神色上也有些颓废。
  看来这位红色亲王过的并不好,谢洛夫专做没有听明白达乌德的话,挽着瓦莉娅的手随着众人进入了恢弘的首相府。两人就像是老朋友一样闲聊,让谢洛夫有些意外的是,达乌德的俄语进步的很快,可以让两个人进行进行基础的对话,不过涉及到国际局势的时候,这种程度的俄语就有些没用了,让谢洛夫从大使馆带来的翻译有了用武之地。
  “达乌德亲王,比较让我不能理解的事情是,早在十年前你去阿塞拜疆考察的时候,我就曾经说过,关于杜兰线的问题如果仅局限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当中,是绝对没有办法解决的,但是到了现在为止,阿富汗政府似乎没有什么动作!”这件事情是谢洛夫很不明白的地方,阿富汗应该和印度共同对付巴基斯坦,而似乎目前不是这样。
  “可目前巴基斯坦和印度处在和平时期,我又能怎么样呢?”达乌德亲王有些无奈地说道,“难道我主动和印度缔结军事同盟么?要知道巴基斯坦也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一旦阿富汗这么做了,阿拉伯国家会怎么想?”
  “是那几个酋长国怎么想吧?”谢洛夫不在意地说道,“埃及、叙利亚、苏丹这些国家和我们苏联的关系还算不错、应该不会对此有什么想法的……”
  “但是你所说的国家对我们的援助本身就很少,而沙特、卡塔尔那些国家则是穆斯、林国家中有名的富国,我们阿富汗的发展需要帮助,不能无视这种因素的存在。”达乌德亲王说出了阿富汗的苦衷,这让谢洛夫感同身受,真正的世界毕竟不是兵棋推演,个人有个人的难处。
  “不错,让你们主动和印度站在一起,确实有些麻烦!”谢洛夫想了一下道,“看来需要印度主动联系你们喽?”巴基斯坦这个国家亲美,实在是令人太讨厌了。立场决定主义,他现在脑子里面根本就没有巴铁这个概念,他只明白一点,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和土耳其没什么区别、和伊朗也没什么区别、在这个时代都是美国人的狗。
  既然这些国家亲美,那这些国家的生命就不在自己考虑的范围之内,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掉这些国家,寻找这些国家的对手,苏联给予这些对手支持。他现在他都想要冲到肯尼迪面前拿枪逼着肯尼迪签署发动越南战争的命令,美国空着手到处溜达,让谢洛夫很多的谋划都不能做,毕竟他不能当美国的军事力量是死人,就像是在欧洲方面他不能把北约当做死人一样。
  不要以为谢洛夫喜欢做长期规划,总是把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其实他也不想这么做,如果条件允许谢洛夫也愿意一年平推欧洲、两年红旗插遍地球。如果北约解体、美国忽然又回到孤立主义倒是可以这么干,可美国又不傻,为什么要配合苏联的战略?这是冷战时代,美国战略的考量的唯一因素是苏联,其他次要矛盾美国可以容忍,所以美国可以支持宗教势力、独裁者、甚至是世袭国王、只要不是共产党,都可以是美国支持的对象。至于那些人有多么混账王八蛋,美国根本不会在乎。
  反过来苏联也是如此,只要反美,苏联也可以和伊朗的神权政府搞好关系,和伊拉克的独裁者联络感情,同时自己阵营的国家只要稍微漏出要亲美的意思,立刻大棒伺候。
  美国和苏联的合作不是不可能,但基本是不可能的,两国心照不宣的分完了英法殖民帝国的势力范围之后,已经没有再一次站在一起的必要了。对于彼此来说,他们互相是对方的主要敌人,而中英法这些国家也从来不是美苏的盟友,而是潜在的敌人。在主要敌人没有被收拾掉之前,这些国家可以做朋友。
  “谢洛夫将军,印度本身的实力就在巴基斯坦之上,为什么会主动找我们?”达乌德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考量实在是太多,他在阿富汗首相的位置上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实行自己的计划。
  “世界总在变化,谁说的准呢?”谈到这个问题,谢洛夫可是非常有自信的,他想挑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战争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一个问题想了十年,如何还想不到解决的办法,那他这个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安全干部就太不称职了。
  他已经明白了达乌德亲王的顾虑,简单来说阿富汗和印度虽然可以眉来眼去,但是如果和一个印度教国家结盟会受到很多压力。这件事情必须印度主动出声,通常情况下印度收拾一个巴基斯坦是不会需要别人帮助的,这很简单,两者的实力本身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不过凡是都有例外,一般战争中印度的确不需要这么做,但如果是灭国之战呢?这次谢洛夫去印度除了准备一下中印战争顺便做摸金校尉之外,还准备去考察一下战争的导火索。看看这个年代的导火索成长到了什么地步了。
  过了一会,谢洛夫随着达乌德亲王到了里面的大厅,里面的仆人已经准备好了食物,是非常清真的食物,不过吃的人么?一点都不清真,谢洛夫夫妇从苏联来自然没关系,可达乌德亲王这一家子也一点没有穆、斯林的作风,如果不是首相府遗留些这种风格,他还以为自己在一个西方国家做客。
  “我本人愿意帮助阿富汗和印度之间搭建一条友情的桥梁!”酒足饭饱之后,谢洛夫对着达乌德亲王说道,“我马上要去印度考察一趟,相信印度总有人对这个提议有兴趣的!”说是这么说,其实谢洛夫一点信心都没有,有声有色的大国思维不是正常人可以抓得准的。
  谁知道他去印度的时候会不会碰到恒河水喝多了的家伙,第二天谢洛夫很荣幸的去了苏联援建的纺织厂,这个纺织厂有这种浓厚的苏联风格,机械的先进化程度在亚洲首屈一指。可以和任何国家的企业相提并论。
  在喀布尔逗留了一个星期,谢洛夫准备和自己随行的部队汇合,就在这个时候从大使馆接到了国内的电话,电话是第二总局局长谢尔久科中将打过来的,说的事情是军事顾问团前往古巴的事情。
  “事情不是定下来了么?谢米恰斯内主席怎么看?”谢洛夫歪着脖子一边收拾东西边问道,“事情直接找罗曼中将就行了,克格勃主席团开一个会讨论一下,谢米恰斯内主席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谢米恰斯内主席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不过他还是让我们问一下你的意见!”谢尔久科中将的话让谢洛夫皱眉,怎么听着有种我要架空他的意思,是在对我破坏他计划有所不满么?但现在也不是纠结这种事情的时候,谢洛夫本人在阿富汗而且短时间内回不去,古巴的事情伊特瓦索夫的威信要想插手还困难了一些,还不如让谢米恰斯内全权处理。
  “别的问题我都没有意见,不过如果有相关的军事行动,需要打好掩护,那边是美国人的眼皮子底下,我有一个想法,把喀山监狱的古拉格律贼团体运到古巴,说不定能混淆一下视听,剩下的问题你们就听主席的吩咐就好了。”谢洛夫对着镜子看了半天,示意身边的瓦莉娅把刮胡刀拿出来。
  “都出来了,国内还有事情找你?”瓦莉娅组装好了刮胡刀,饶有兴趣地说道。
  “谢米恰斯内在把我放在火上烤,不过这没什么用!”接过刮胡刀的谢洛夫仔细修剪了一下胡子,淡然道,“古巴一旦出事,责任可都是他的……”
第314章
孟买
  古巴导弹危机最好的结果就是双方各退一步,但是对于苏联来说,打平就是失败。长久以来苏联在宣传上一直标榜自己强大无比无所畏惧,更何况后来的宣传上,因为美国撤退土耳其核导弹是秘密进行的,一般的苏联干部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他们看到的是苏联白白冒险却没有回报,雪耻的心态一直存在到勃列日涅夫时代,发誓要对自己懦夫行为雪耻的态度,就造成了十年时间核武库暴增十倍的结果。
  归根究底还是现在美苏实力的差距,让苏联的冒险没有回报。这不会因为换一个人来做就改变,所以古巴这件事情谢洛夫会被动接受,但绝不会主动去趟地雷。如果需要善后的话,谢洛夫很愿意接命令,但让他主动站出来绝对不可能。
  而且抱着事后诸葛亮的态度来分析,古巴导弹危机会让苏联知耻而后勇,放弃那种不切实际的缓和政策,虽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段时间都出现过缓和政策,但不同之处在于赫鲁晓夫是真的想要缓和,勃列日涅夫只是糊弄糊弄美国人。仔细想想勃列日涅夫在后世遭到的攻击还是主要集中在政治僵化这点上,除此之外似乎没什么喷点。
  “为什么从历史事件上分析,我总有一种跟错老大的感觉?”谢洛夫不由的腹诽,谢列平的水平是毋庸置疑,不过仔细想想这个团体,其他人是水平谈不上多高。谢洛夫不知道,其实在另外一个场合中勃列日涅夫曾经评价过谢列平的团体,得出的结论也是一样的,共青团干部看起来势力庞大,但其实有能力的人也就这么几十个人,通常的共青团干部眼高手低,因为起点太高所以没有基层经验,却装作一副很有知识的样子想要更大的权利,通常这个群体官僚作风比地方干部更加严重。
  真让勃列日涅夫忌惮的人,其实只有谢列平自己,至于谢米恰斯内被防备完全是因为沾了大哥的光,至于叶戈雷切夫那些人,勃列日涅夫只是重视,根本谈不上忌惮。
  在空中的旅途太过无聊,谢洛夫倒是十分羡慕自己肩膀上的女人,话说他自己的飞机恐惧症是从哪里带来的毛病?伸手把把肩膀上的金色秀发拨开,眼前精致的面容让他心中一暖,轻轻的吸了口气,谢洛夫的神色轻松起来,觉得自己应该给家人安排一条后路。
  “不能连累这个女人跟自己冒险!”从马林科夫集团开始,苏联不会在出现把对手弄死的情况,但如果谢列平集团输了,他不可能看着自己的妻子为了一天的柴米油盐犯愁,如果不是跟了自己,以这个女人的条件肯定不会落到这个境地。这次的印度之行谢洛夫就要解决这个问题,给瓦莉娅留下一笔可以无忧无虑生活下去的财产。
  “头!”从机舱另一边走过来一名少校,是这次秘密警察总队士兵的负责人,刚刚出生就被谢洛夫用动作制止了,看了旁边的妻子一眼,谢洛夫用动作表示让对方把说的话写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