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404


第309章
共同的敌人
  第一次下火车的地点,在阿拉木图,迎接的人是哈萨克克格勃主席卡米亚金和边防军司令库德里亚什将军,“好久不见,同志们!”谢洛夫挨个和自己的朋友们握手,上车随着他们去了克格勃的招待所,谢洛夫会在这里逗留几天处理一些事情。在这把火还没有烧起来之前撒泡尿给浇灭,不能给谢米恰斯内发疯的机会。
  “坐吧,今天我们谈谈关于我们的邻国问题!”谢洛夫到了招待所让瓦莉娅去休息,直接把卡米亚金和库德里亚什叫来,两个人是谢洛夫在中亚方向提拔的部下,目前看来对两人的信任还算比较有回报。
  “什么问题?第一副主席,你指的是哪方面?”卡米亚金小心翼翼的问道,谢洛夫突然来到这里,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工作出现了问题。不得不说他想到了,哪个上级来查问题的时候还带着老婆一起来?
  “关于我们在中国西北部的工作问题。作为哈萨克克格勃主席,你难道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不清楚?”他没有空和自己的两个部下打哑谜,赶紧把事情搞清楚才是正事。
  这次他专门来到阿拉木图,就是给自己这边的部下提个醒,不要让伊塔事件发生。看到自己的两个部下言语间有些含糊,直接大声喝问道,“有什么事情直接告诉我,是不是谢米恰斯内给你们下了什么命令?”
  “头,就在你来之前,边界那边有零星的越境事件!”库德里亚什看到谢洛夫这么严肃赶忙说道,“这几天似乎事情越来越严重了!”
  这个回答让谢洛夫霍一下站起来,他知道伊塔事件开始了。抓着卡米亚金的脖子道,“是不是谢米恰斯内给你下的命令。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不像我报告?”
  边民大规模外逃期间,苏联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安置中国边境县市非法越境居民。并在伊犁、塔城等地中苏边界设立临时接待站,配备运输车辆。提供食品、医药、货币,大批接纳,运送越境边民。苏方甚至在塔城县、裕民县、霍城县等地的边境线一带,将铁丝网打开口子,并用探照灯、信号弹、汽车灯或安排专人协助,接应中国边民非法越境。
  一把把卡米亚金推开,用一种杀人的目光看着库德里亚什少将,冷幽幽地说道。“把所有已经越境的边民迅速遣返,同时通知中国方面澄清这次的误会,还有告诉我们在那边的人,所有股东宣传立刻停止,谢米恰斯内在玩火,几万边民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能有什么作用?”
  “告诉那些人,呆在那边就是对祖国最大的帮助,告诉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就是死也死在中国,这就是对祖国最大的帮助!”谢洛夫一边说话一边穿上军装。指着库德里亚什和卡米亚金喝道,“马上封锁边界,边防军立刻出动在边界布防。所有越境边民立刻抓捕遣送回国!”
  “是,第一副主席!”卡米亚金和库德里亚什迅速站起来保证到,他们两个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克格勃的一二把手意见不一致,早知道他们肯定不会接受谢米恰斯内的命令。
  这边激烈的争吵声,让已经睡着的瓦莉娅从旁边房间过来,正好看到谢洛夫怒气勃发的场面,一直没见过谢洛夫生气的她都有些吓住,等到两人出去了,才问道。“尤里,怎么了?没见过你生这么大的气。这和谢米恰斯内有什么关系?”
  “谢米恰斯内在策动中国边民逃亡!你在阿拉木图玩几天,我要会莫斯科。就算是到中央主席团,我也要组织这件事情的发生!”谢洛夫定了定神,语气从来没有过的绝望,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国家都不会忍受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且这件事情竟然从头到尾都没让他知道,也不知道谢米恰斯内策划多长时间了。
  走到门口的谢洛夫又回来了,现在回到莫斯科不一定来得及,况且他也不一定能劝说成功,那现在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迅速破坏谢米恰斯内的计划,同时和谢列平联系。此时谢洛夫需要做好几件事情,谢洛夫首先立刻给伊宁领事馆发报,“让当地的克格勃人员迅速回国,同时告诉他这是谢米恰斯内的个人策划,没有经过中央主席团的批准,属于越权行为。在谢米恰斯内继续犯错误之前迅速补救。”
  然后在晚上时间,谢洛夫给刚刚下班的谢列平打了电话,没有废话直接进入正题道,“老书记,谢米恰斯内策动了中国边城的居民准备逃亡到我们这边来,人数足有数万人,这件事情你知道不知道?”
  “有这种事情?”这个回答立刻让谢洛夫断定,这件事中央主席团的人并不知情,冷静下来之后他觉得甚至谢米恰斯内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后果。毕竟苏联的中央主席团策动边民逃亡似乎这个格调有些太低了,谢米恰斯内可能认为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动静,才在中苏有分歧的情况下给中国一个教训,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历史上伊塔事件发生之后,苏联会出现前后态度不一致的动作,事情之后要遣返边民安抚中国。
  苏联总是干这种前后态度不一致的事情,既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厉害,又不想把事情闹大,但大错已经铸成,事情一旦发生了在怎么补救都是无可挽回的。
  如果伊塔事件苏联强硬到底干脆承认是自己做的,谢洛夫虽然不满也不会说什么,可关键现在看来似乎只是谢米恰斯内的个人决定,而且结合谢米恰斯内的表现,好像更像是玩脱了的结果。这就令人不能容忍了,因为玩脱了表明谢米恰斯内的能力有问题。
  “老书记,我敢保证,沃洛佳可能也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但根据我目前掌控的情况,涉及的边民足够有六万多人。这不是小事,可能会给我们苏联留下恃强凌弱的印象!”谢洛夫拿着电话说道,“目前我们和中国的关系正处在微妙中,一旦出现这么大的事情。更加会给他们攻击我们的口实,而且这件事情除了多出来一些劳动力之外,对我们苏联几乎毫无好处,让其他盟国怎么看?”
  “我去找赫鲁晓夫同志谈这个问题,尤里,你把边界封锁掉!”谢列平一边穿上衣服,还没有吃晚饭就又匆匆起身前往克里姆林宫。
  “知道了!”谢洛夫放下电话立刻让卡米亚金召开哈萨克克格勃会议,基本上是在谈如何阻止这个问题,“边防军立刻布防,关闭和中国的口岸,同时把已经越界的人逮捕,马上遣返回中国,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替罪羊……”
  这个时候谢洛夫发现他需要给出现的风潮找一个理由,首先这个理由不能是苏联人自己,会议室的气氛相当令人尴尬,谢洛夫一边敲击着桌子一边在盘算理由在什么地方,忽然开口道,“哈萨克这里有没有土耳其的间谍在监狱中?”
  “有,土耳其总是利用语言的优势潜伏在中亚地区!我们的工作一直都是在严厉打击这种犯罪!”卡米亚金心中一动有些明白了谢洛夫的想法。
  找到的理由必须是中国和苏联都在防范的东西,这个东西也不是不存在,大突厥主义,这是一种极端的民族沙文主义思潮。它不切实际地主张所有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联成一体,组成一个由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的大突厥帝国。在俄帝时代,鞑靼人受到大迫害。当时在欧洲也兴起了民族主义浪潮。
  “把所有土耳其间谍全部拉出来,一天之内我要见到一份口供,一份帝国主义挑拨中苏关系的口供,同时还要有大突厥主义的报告。能不能做到?把冒头指向土耳其……”谢洛夫敛去脸上的笑容,这种突发事件利用常规的解决手段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比如说严刑拷打。
  “头,交给我了!”卡米亚金知道这是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不然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有波折他不知道,但他现在是肯定被谢洛夫收拾掉了。
  “去吧,只要把需要的东西给我弄好,这次的事情我们揭过去!”谢洛夫出口给卡米亚金卸下重担,今天晚上的阿拉木图监狱,也许里面的犯人会睡不好觉。
  卡米亚金在这个时候表现了自己强大的能力,第二天一早就拿出了几十份口供,谢洛夫匆匆看了一眼,立刻宣布道,“哈萨克克格勃破获一起帝国主义渗透的案件,立刻上报给莫斯科克格勃总部,交给谢米恰斯内主席。公布土耳其间谍挑拨中苏关系的阴谋……”
  “同时立刻通知中国同志,小心类似的渗透,大突厥主义是我们两国共同反对的目标!”谢洛夫把这些带血的口供收起来,事情还没完。
第310章
善后
  至于谢米恰斯内怎么想,谢洛夫没有空去过问,对于中苏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可以比他知道其中的破坏性有多大,的确,中国牵制苏联只是二线部队,他们装备的武器也算不上多么先进,但这些部队作为机动兵力不是更好么。留有余力的苏联可以处置一些突发性事件,而不是把宝贵的军力发在自相残杀上面。
  四月七日,哈萨克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人民委员会同时发布声明,破获一起帝国主义颠覆苏维埃的消息,报告中表明,某些势力正在尝试使用新的手段,挑拨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这证明帝国主义在面对苏联的时候,手段下作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当他们从正面阻挡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就开始挑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关系。
  下午时间,谢洛夫召开哈萨克共和国安全干部大会,把驻扎在各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人民委员会干部召集到一起,着重说明道,“现在敌我形势十分复杂,这次事件表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借由一些大突厥主义者潜伏哈萨克地区破坏我们和盟国的关系。此案必须引起安全干部的重视,同志们必须明确一点,对待一些民族主义者,要着重进行打击,同时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解决方案……”
  “我们还要和东方同志们通力合作,地方分离主义势力是潜藏在我们内部的敌人。但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的,至少不单独是!”谢洛夫拿出来早已经准备的地图,上面已经着重标明了突厥语作为常用语的地区,并且在上面标出了各种主张的轮廓,随后放下笔道,“其中这里面就包括了哈萨克,相信大家都明白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敌人已经把手伸到我们眼皮子低下了,现在还无动于衷的话未免有些不称职?”
  顿了一会继续道,“为贯彻二十二大第一书记关于苏联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对于地方民族主义我们克格勃必须严厉打击,责无旁贷的为祖国保驾护航,这就是我们克格勃存在的意义,众位同志必须记住一点,任何时候伟大的祖国都是站在我们身后的,我们有着最强大的支持,放手去做!”
  “明白,第一副主席!”在场的克格勃安全干部纷纷表示同意,跟着这样的一个老大有一点好处就是,谢洛夫总会明确的指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不像其他领导干部,总是饶了半天什么建议也没有提出,光讲漂亮话让下面的干部自己去领会,明显是一种让部下自己看着办的意思,甚至在潜意识中摆明了不敢担负责任。
  其他部门的干部可能还不会想这么多,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部门,整个克格勃都是不缺乏想象力的特工组成,一旦让这些干部有了这种思维定势,基本上就会面临着很尴尬的情况,克格勃的领导人必须具备不畏惧的气势,甚至要明确的告诉克格勃的安全干部,你们就是和别的部门不一样。
  “不用现在和我喊明白,到时候我是要看成绩的。没成绩就什么都没有!”谢洛夫一挥手表示散会,时间不长会议室就变得空空荡荡了,只剩下哈萨克共和国的一把手卡米亚金还在他左手边坐着。
  “第一副主席,关于这次的事情……”卡米亚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谢洛夫不耐的打断了,一副无奈的样子道,“我没有怪你,谢米恰斯内是克格勃主席,你接到命令行动是应该的,但这件事情你应该通报我一声,记着,没有下次了……”
  用暗含警告意味的目光看了卡米亚金一眼,谢洛夫伸了一个懒腰,自语道,“现在扫尾工作我来做,你跟我好好学学一个克格勃应该怎么做,这样以后你就能知道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了!”谢洛夫的话毫无疑问是放过了卡米亚金一次,准备亲自动手收尾。
  “所有涉案七十七名间谍全部枪决,召开公审大会后立刻处理,这件事情不能拖下去,必须立刻、马上!”谢洛夫冷淡的命令道。
  枪决地点在阿拉木图东郊,属于公开审判,到场的除了克格勃的安全干部之外,还有拿着摄像机的记者,这是塔斯社驻阿拉木图的工作人员,谢洛夫和戈留诺夫打了招呼。让塔斯社准备在哈萨克全境报道这个案件,同时也是给还在潜伏或者被收买的土耳其人一个震慑。从正义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但从国家利益上面来讲,这些人就应该去死,死了还能为了中苏友好做贡献。
  随后谢洛夫通过伊宁领事馆给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祖农·太也夫几个将军一份严厉的命令,让他们继续呆在中国服役,随后把整个事件的报告上交给中央主席团。报告中谢洛夫丝毫没有隐瞒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里面也直接注明针对大突厥主义的动作是在借题发挥。
  四月七日晚上,还在阿拉木图的谢洛夫接到了谢列平的电话,里面询问了哈萨克这边的动静,“在几个口岸中,边防军战士已经拦截了超过千名的边民,通过教育或者什么其他的手段把所有边民就拦截回去了,不过从伊宁领事馆那边得到的消息不容乐观,边界几个县城人心浮动,人数足有上万人,不过我已经处理好了,关于间谍的枪决和照片已经送到了中国方面,同时我已经让卡米亚金和中国同志沟通,商量出来一个两国共同打击大突厥主义思潮的合作报告,目前来讲应该问题不大……”
  “尤里,这么说事件已经平息了?”谢列平在电话里面问道,“辛苦你了,还准备出国考察么?”
  “出国考察是既定的计划,一旦定下就不能更改。我还是要去印度!”谢洛夫揉了揉眼睛有些疲惫地说道,“我打断了沃洛佳的计划,不是因为我和他有什么私人恩怨,完全是因为这个计划损失太大收益却可以忽略不计,一旦沃洛佳的计划成型,我们除了能收获一些边民作为劳动力之外,好像什么都得不到,和中国的关系会继续恶劣下去。从国家角度上面来讲,美国是我们的主要敌人,中国不过是潜在的基本敌人而已。一个南斯拉夫那种的国家,我们也不是接受了么?”
  “我知道了,你做的很对,好了,你先休息!”谢列平说完了便放下电话,可惜这个年代不存在一种叫做来电显示的东西,不然的话谢洛夫说话就不会这么随意了。
  大克里姆林宫中,赫鲁晓夫在旁边听着谢列平和谢洛夫联系的电话,随后问道,“舒里克,你刚刚离开克格勃半年,克格勃的一二号主管就出现了这种事情?”
  “沃洛佳和尤里之间没有私人恩怨,事实上他们在阿塞拜疆的时候配合的很好,只不过尤里很早就进入了克格勃工作,我在克格勃的时候对很多事情都采取放任的态度,让尤里发挥了自己的能力,所以这次才出现了这件事!”谢列平面对赫鲁晓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主要问题不在这里,而是谢米恰斯内的能力有问题,就像是谢洛夫说的那样,这个计划成功又能怎么样?不过多了几万名边民做劳动力,而我们的损失就大了。”苏斯洛夫推了一下眼镜直至矛盾的根本道,“如果我们能收回来几百万俄罗斯人回来,那倒是可以试一试,谢米恰斯内的策划,毫无疑问是在想当然,我们的克格勃主席竟然制定出来这种匪夷所思的计划,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如果不是谢洛夫恰好从哈萨克路过,说不定现在我们已经受到中国的抗议信了!”
  苏斯洛夫毫不掩饰对克格勃工作的批评,如果是平时谢列平说不定会争辩两句,但现在在场的中央主席团成员都在,而且都对这次克格勃行动十分不满。
  “好了,同志们,这是谢米恰斯内同志的个人问题,不能把个别同志的问题扩大到整个部门的身上嘛,谢洛夫同志不是已经对这件事做出了补救了么?从事情开始到结束不过两天的时间,谢洛夫已经把事情圆满的处理完毕了,哈萨克第一书记刚刚来电报,说中国方面感谢我们打击极端思潮的努力。”勃列日涅夫呵呵笑道,“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就不要抓住不放了,谢洛夫和谢米恰斯内以后还要在一个部门做搭档……”
  “希望他们两个以后不要因为这件事有矛盾,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科兹洛夫看了一眼旁边的赫鲁晓夫征询着意见,“第一书记同志有没有意见!”
  “就这么办吧!”赫鲁晓夫表示自己无异议,把这次谢米恰斯内的事情揭过去,然后说道,“让尤里清除关于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抹掉关于大突厥主义的传播土壤。”
第311章
喀布尔
  就算是没有人吩咐谢洛夫也准备这么做,苏联的教育可以说比较成功,至少在中亚方向上还没有出现过大失误,不过既然中央主席团已经下了命令,他就原样的把命令重复给克格勃的地方干部一遍,让他们放手去做。等自己从印度回来在主持这方面的工作。
  不过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大突厥主义泛滥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解决掉这个问题的源头土耳其,这需要等待机会,谢洛夫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他在等待土耳其人自己犯错,甚至连马上到来的中印边界战争也有这方面的价值。他要收集情报作为支撑自己理论的依据。
  “你这次算是得罪了谢米恰斯内,他是一把手,以后会不会出现不和?”刚刚洗完澡的瓦莉娅身上不着片缕,身上似乎还冒着热腾腾的水蒸气,毫无顾忌的坐在自己丈夫的旁边低声道,“他以后要是给你下绊子怎么办?”
  “他没这个机会,等我们从印度回来,一切都烟消云散!克格勃的海外资产在我的手上,具体有多少,这个总数据只有我知道。我在克格勃十年工作,从卢比杨卡到地方干部,提拔了无数的肃反工作者,只要他无法从克格勃把我撵走,整个部门没人可以无视我的存在。”谢洛夫深吸一口气一只手不老实的放在妻子的森林上。清晰的触感从手掌直达脑海之中。
  “实在不行就杀了他,对我们有威胁的人不能留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是一个多么天真的毛妹,现在竟然能说出这种话,可见自己的妻子已经学坏了。
  “远远不到那个时候,我的叶卡捷琳娜女皇……”谢洛夫一把把瓦莉娅完美的娇躯搂在自己的怀中,清晰的触感让自己的思维都变得活络起来,这个世界上怎么能出现这么漂亮的女人?幸亏属于自己,不然就只有羡慕嫉妒恨了。
  从这次的事情上面讲,谢洛夫和谢米恰斯内目的不一致,还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这个团体又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上面还有一个能控制住局面的谢列平存在。相信在莫斯科的谢列平不会让事情继续下去,现在应该和谢米恰斯内谈心。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的,但谢洛夫忘记了一个应该加入考量的东西,那就是谢列平这个人的性格,他认为谢洛夫和谢米恰斯内的冲突完全就是一个小事,只不过处在公事公办的考量中完全可以控制,于是根本就没有过多的过问,现在已经在家睡觉了。
  领导人总是这么自信,而今天在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的谢米恰斯内却没有睡着。比起在阿拉木图胡天胡地做人生赢家的谢洛夫,谢米恰斯内这个克格勃主席此时毫无倦意。双方掐腰在办公室中来回走动。就像一台永动机一样。谢列平只是把中央主席团的决议告诉他就离开了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谢米恰斯内明白自己在中央主席团上遭到了质疑,而始作俑者就是自己的副手谢洛夫。
  对于谢洛夫,到了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的谢米恰斯内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原来不在一个部门工作的时候,他只是觉得谢洛夫是一个能干的部下,但来到卢比杨卡后亲身感受到了之后,发现发现这个滋味不是这么美妙,把事情都干完了,还要自己这个一把手干什么?
  谢米恰斯内发现这里有没有自己都一样,才觉得自己应该策划一个大事件,于是才有了这次的计划,本来他以为不是闹出来多大的动静,只是要给中国一个厉害以示自己存在。却没想到又被谢洛夫搅合了。
  如果谢洛夫知道谢米恰斯内的想法一定会嗤之以鼻,历史上你就是把这件事情搞砸了。才让中苏关系急转直下。而从历史上谢米恰斯内干出的事情更加让人不可理喻,克格勃这种情报部门在他的手里面,几乎每露脸一次就和暗杀和绑架相关,把这种小道当做常规手段运用的,历任克格勃主席中就只有这么一个。最后则因为斯大林女儿出逃直接被勃列日涅夫换掉,不能说谢米恰斯内没有能力,至少他到了乌克兰做第一副主席的时候表现就很好,只能说他在克格勃主席这个位置上表现比较一般。
  “算了,这次就先放下!”过了好半天谢米恰斯内才把自己心中的这口气捋顺了。
  万里之遥的阿拉木图,谢洛夫正在最关键时刻,和瓦莉娅一起达到了二人世界的高峰。
  重重的亲了一口女人,谢洛夫坏笑道,“怎么样,我是不是还这么厉害?”
  “我不想动,你拿纸给我擦一擦!”瓦莉娅眯着眼睛哼哼道,“简直像一个野兽……”
  “我是不是应该说谢谢夸奖?”谢洛夫自语了一句,屁颠屁颠的去拿纸进行清理工作。
  中亚边防军司令库德里亚什少将,是谢洛夫从捷尔任斯基师调到这里做边防军司令,很早以前他就让库德里亚什在这边进行着某种准备。中亚是很重要的,一旦这里不稳定,造成的影响就会难以预料。
  嗯,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解放军军服真的很土,谢洛夫最喜欢的是苏联军装中的冬季军服,就是那种深灰色的军大衣。中国的军装和苏联军装最像的一代应该是七一式军服,冬季军装和苏联差不多一样,也是那种霸气的军大衣,在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最为露脸,但在这个时代嘛,解放军的军服和抗美援朝的时候差不多。
  谢洛夫把身上的解放军军装脱下来,对着旁边的库德里亚什少将问道,“让你找亚裔居民吸收到边防军你做了没有?现在人数有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