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387

  “目标距离,22000米!交替射击准备!”
  在这艘火力强劲的新锐无畏舰上,前甲板的四门12英寸主炮早已指向远处的英国舰队,由于处在舰艏对敌的状态,后甲板的主炮塔暂时还不具备射击角度,但经历过多次海上操演和实战磨砺,官兵们并不因此感到焦虑,他们以认真、严谨、踏实的心态投入工作,仿佛就是这艘庞大战舰上的一个个零部件,精准而又富有张力地运转着。
  咚!咚!
  领头的“德弗林格”号率先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它是德国海军目前最大、最重、最强的主力舰,火力配置与国王级战列舰完全一致,除水线主装甲带和甲板厚度略有降低,各项防护能力不逊于第一流的战列舰,所以又被视为介乎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的第三种主力舰——“高速战列舰”。在惊心动魄的日德兰海战中,“德弗林格”作为德国侦察舰队的一员冲锋陷阵,先后与英国战巡编队、旧式战列舰群以及主力无畏舰进行对战,凭借坚厚的装甲成功抵御了敌方炮火的侵袭,而且得益于新式射击指挥仪的显著效用,经验并不那么丰富的舰员们在射击命中率方面有着超预期的发挥。
  在“德弗林格”开火之后,在日德兰海战中大放异彩的“戈本”号也发出了响彻海面的咆哮。这艘战列巡洋舰的实际吨位与凯撒级相当,防护和动力并不特别出色,但因为配备了与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无畏舰相同的四座三联装主炮,战前就颇受外界瞩目。无论德国海军内部的实弹射击还是英德海军的联合操演,它都有过优异的发挥,被许多海军评论家看作是英国无敌级和不倦级战列巡洋舰的强劲对手。可惜的是,实力不及“戈本”的“布吕歇尔”号反而在海战中扮演了“终结者”的角色,“戈本”号虽多次命中“澳大利亚”号,却未能成功将其击沉,不过在那场海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戈本”与“德弗林格”合力击沉了英国无畏舰“前卫”号,也算弥补了错失机会的遗憾。
  随着两艘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相继开火,海面上出现了大口径炮弹划空而过的尖啸声,“国王”和“凯撒”很快加入这场交响曲演奏。对面的英国旧式战列舰受到主炮仰角和射程的限制,眼睁睁看着德国炮弹落下却没有发出任何抗议声。
  高倍望远镜中,夏树看到英国舰队前部的四艘战列舰开始转向,逐渐露出的舰尾意味着它们是在右转。此时荷兰的中立未受任何一方侵犯,所以这些英国战舰不可能撤往荷兰领海,它们只是不想在收拢战斗队形的过程中被德国舰队靠得太近。
  对手的意图十分明显,无需夏树出言提醒,舍尔果断下令:各主力舰全速向前,距敌1.2万米时转向齐射。
  收到旗舰发出的战斗指令,各舰就像注入了兴奋剂一般,很快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所有的烟囱都在往外喷涌黑烟,尤其两艘无畏舰,简直成了小型的工厂群;螺旋桨卷动的水花呈剧烈的沸腾状,舰艏荡开的浪花变得更大更高,舰体上下颠簸的程度也陡然增强……
  主机设计功率为6.5万马力的“德弗林格”号,在过载试验中曾有过7.4万马力的功率输出,并由此获得了27.1节的极限航速。此时的战况显然不需它拿出玩命的本事来,只见这艘体型修长的大型战舰从22节的编队航速飙升至26.5节的冲刺航速,而这样的速度不仅令对面那些旧式战列舰望尘莫及,就连在场的许多英国驱逐舰也难以望其项背!
  主机射击功率为5.4万马力的“毛奇”号,过载状态下的极限航速为26.5节,它此时以满负荷状态跑出了25.6节,这一航速虽然比不上“德弗林格”,但两艘战列巡洋舰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太大的位置差距,进而影响两者的战术配合。
  两艘战巡撒开丫子飞奔起来,以“均衡性能”和“生存能力”作为首要设计指标的两艘主力战列舰只能老老实实跟在后头——“国王”的24.5节已经超过了现役的任何一艘英国战列舰,仅次于建造中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而“凯撒”的23.2节也已经大大超出了外界对该级德国无畏舰的估测。
  就这样,四艘队形紧凑的德国主力舰渐渐分成了两组,而它们的航行轨迹也不是完全的直线。只见两艘战列巡洋舰稍向外侧兜了点弧线,舰艏最终指向了英国舰队的中前部,而两艘战列舰的航迹相对笔直一些,它们的舰艏指向了英国舰队前部。
  在高速突击的过程中,舰体的颠簸使得四艘德国主力舰不约而同地放慢了射击的频率,它们的炮击精度也相应受到了一些影响,弹着点始终没有落在离某艘英国战列舰五十米的范围内,但这显然只是暂时的情况。一刻钟之后,“德弗林格”号率先在海面上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威风凛凛地将自己的完整右舷展现在敌人眼前。8门50倍径的12英寸主炮齐齐指向万余米外的一艘英国战列舰。
  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正在降临,处在舰队中前部的几艘英国旧式战列舰纷纷向“德弗林格”开火。转眼之间,十数发重磅炮弹呼啸而至,在德国新锐战巡周围激起大团的水浪,却见“德弗林格”号气势磅礴地冲破浪花形成的水幕。
  阳光穿过硝烟照在德国战巡的崭新舰体上,寒光闪闪,锋芒毕露。
第85章
双前锋(下)
  “水平射角280-20,仰角9-44,普通弹,交替射击,一轮预备……开火!”
  抵达射击阵位后,连串的炮术指令很快从“德弗林格”号的射击指挥室传达至各主炮塔,炮手们对应操作,主炮的实时状态通过弱电传导反映在射击指挥室的控制模板上,等射击指挥人员校正无误,各主炮塔同步击发,从而实现“全舰统一射击”。
  因为是交替射击,“德弗林格”号这时的一次射击只投入半数主炮,这种状态也被称作“半齐射”。4发12英寸口径的普通炮弹带着凄厉的呼啸声飞向万米之外的目标,一艘英国威严级战列舰。这种旧式战列舰建造于19世纪末期,排水量1.49万吨,舷侧主装甲带仅有8.9英寸,炮塔装甲5.9英寸,甲板装甲2.5英寸。以无畏舰的标准衡量,这样的防御配置简直不堪一击,但在它建成服役的那个年代,由于维克斯渗碳钢装甲的发明,舰用装甲的厚度和刚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国海军战列舰不再像早期那样动辄采用12至14英寸的装甲。在1906年的对马海战中,俄国博罗季诺级战列的舰舷侧主装甲为7.5英寸,日本敷岛级战列舰的舷侧主装甲为8.9英寸,而历来将舰艇防护放在首要位置的德国海军,同时期的德意志级战列舰水线主装甲也不到10英寸——仅仅几年之后,在德国动工建造的凯撒级战列舰就装上了最厚处达13.8英寸的主装甲带!
  在这阳光灿烂的天气里,风轻浪徐的海面视线极佳,四根冲天而起的水柱清楚显现在目标近处。“德弗林格”号的射击指挥人员利用精密的光学测距仪器测定弹着点的准确位置,然后迅速计算出主炮的调整参数。为了降低舰体的摇摆幅度,提高射击命中率,这艘德国战巡的航速已降低到了20节左右,舰艏扬浪明显减弱。
  咚隆隆……
  远处的水柱还未完全消散,“德弗林格”又一次发出震耳的怒吼,紧接着,在舰上的主炮塔和弹药库,用于传递炮术指令的广播里传出射击指挥官冯·莱尔雷斯中校那沉稳有力的声音:“穿甲弹,全装齐射,一轮预备……”
  训练有素的德国炮手们知道,之前的轮替射击是为了校调射击参数,全装齐射才是真正的攻击。进入无畏时代之后,一方面,主力舰艇的吨位成倍增加,可携带出航的作战物资有了相应的增长,另一方面,主炮口径不断变大,单发炮弹以及单次射击所需发射药也较过去有了明显的增重,多数主力舰艇所携带的弹药,平均分摊到每门主炮依然不超过三位数,而且大口径火炮的炮管寿命不像是普通枪炮,英制45倍径12英寸舰炮和德制50倍径12英寸舰炮的设计寿命为200-220发,这意味着舰艇在战斗过程中必须有非常有节制地使用主炮,否则难以应付连续而激烈的海上交锋。
  伴随着扬弹机运转的清脆声响,一枚枚穿甲弹和筒装发射药包从位于战舰底层的弹药库提升到炮塔内。德国人生性刻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没有自娱自乐的精神,一些穿甲弹上可见弹药库人员用粉笔书写的诸如“必中”、“好运”之类的词语。在双联装主炮塔内,炮手们熟练地将炮弹和发射药填入炮膛,炮闩关闭之后,便会有人高声语道:“祝我们的敌人好胃口!”
  周围的炮手一个个咧嘴露牙,却不见恐怖狰狞之色。
  “德弗林格”一轮校射已毕,“戈本”号也在迅敏转向之后进入了自己的射击阵位,四座三联装主炮齐齐指向目标的架势本来就够磅礴霸气,同步齐射的场面就更是威武难挡。不过,它的50倍径11英寸舰炮弹道轨迹与“德弗林格”的12英寸主炮截然不同,友舰的射击参数基本不具备参照性,面对羔羊般的英国旧式战列舰,炮手们眼馋心痒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先用一轮交替射击找准目标,再以全装齐射发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戈本”号的首个“半齐射”——确切地说是“三分之一齐射”,就对1.2万米外的英国战列舰形成了跨射,而且明显有一发炮弹落在了舰艏近旁,位置足以对舰体构成一定的破坏。见此状况,指挥官当机立断,下令对目标实施齐射。
  滚雷般的连贯轰响声中,“德弗林格”号率先投入右舷齐射,只见耀眼的焰光跃出炮口,浓黑的发射药硝烟随即喷涌而出,在战舰舷侧弥散开来。不仅是指挥岗位上的军官们,那些身处右舷副炮战位的舰员们皆向远处投去充满热切期待的目光。十数秒后,那一根根升腾而起的水柱几乎在瞬间将目标战舰的敦实舰廓给遮蔽住。少顷,从射击指挥台传出观测报告:本舰齐射已对敌舰形成跨射!
  尽管没有直接命中目标,但稳定的跨射迟早能够变成“得分”。无需催促,各主炮塔内的炮手们已经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穿甲弹的再装填,射击指挥人员则根据双方的相对位移计算出炮术调整参数,各主炮迅速完成微调,接下来又是一通滚雷。
  己方两艘战列巡洋舰已经挥舞起了战刀,两艘德国无畏舰也在迅速驶近预定射击阵位,随行的轻巡洋舰和大型鱼雷艇则有条不紊地跟在后面,丝毫没有利用航速优势发动雷击的迹象,它们就像是一群恪守本分的护卫,只要局面仍在掌控当中,便安静地侍立一旁,而不是胡乱抢功、喧宾夺主。
  几乎在“德弗林格”号发动第二轮齐射的同时,“戈本”号也声势浩大的展开了右舷齐射,三联装主炮的密集火力正好在这样的战斗中发挥作用,而在射程可及的情况下,对面的英国战列舰相继投入反击。这些旧式战舰的完工服役时间集中在1895至1903年之间,它们基本上都采用了40倍径12英寸口径的主炮,相较于德国海军50倍径的11英寸和12英寸舰炮,它们射速慢、精度差,单发炮弹的侵彻力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六七艘战舰的炮火加起来还不及“戈本”号凶悍——前无畏舰与无畏舰的火力差距仅看纸面数据或许不那么直观,但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战当中,巨大的落差便清楚地显现出来。
  “打中了!打中了!”
  雀跃的欢呼声率先在“德弗林格”号响起,经过一轮交替射击调校和两轮齐射,这艘德国新锐战巡终于拔得头筹,而在万米之外的海面上,中弹的那艘英国战列舰后甲板浓烟滚滚,漆黑的烟柱直上云霄,后部主炮塔很可能已经损毁,并且有部分弹药发生殉爆——这才会有如此壮观的场面出现。
  且不管目标战舰是否遭受了致命创伤,“德弗林格”号继续以精准的齐射猛轰对手,而在连续几轮射击之后,英国战舰射来的炮火也在不断向这艘德国战巡靠拢,炮弹划空袭来的呼啸声深深刺激着德国舰员们的心理感官,少数性格悲观派已经开始忧心于己方舰艇中弹受损甚至出现重伤的可能,而多数人则在日德兰海战大胜的精神鼓舞下傲视对手。
  接下来的两分钟,“德弗林格”号从容不迫地打出了三轮齐射,又有两发穿甲弹命中敌舰,还有至少四发炮弹形成近失破坏。英国海军的超无畏舰能够扛住这样的打击,一艘舰龄接近20年且属于前一个技术时代的威严级战列舰却绝没有这样的本事。明晃晃的火焰在它的甲板和舰桥上蹿腾,高耸的桅杆随舰体一同出现了严重的倾斜,幸存的舰员就像下饺子一般往水里跳……
  目标舰艇失去战力,倾覆只是时间问题,“德弗林格”号开始调转炮口,并利用这个机会做出了快速右转的战术机动。转向完毕之后,它的舰艏斜指向英国舰队战列线最前端的战舰,集中于右舷的全部主炮则瞄准了那艘悬挂着海军中将司令旗的英国舰艇,第一次交替射击就对新目标的近舷构成了威胁。
  以和“德弗林格”基本一致的步调,“戈本”号很快也将自己的目标战舰——一艘邓肯级战列舰——打得浓烟四起。作为英国海峡舰队阵中航速最快的大型舰艇,邓肯级在设计建造之初针对的目标是法俄同盟,当时法国和俄国正在建造高速战列舰,而为了造出航速足以匹敌对手的主力舰,英国海军采取了减轻重量、牺牲装甲的策略。进入无畏时代,邓肯级战列舰区区19节的最高航速毫不起眼,7英寸的水线装甲和10英寸的炮塔装甲也只比薄皮大馅的无敌级和不倦级战列巡洋舰略微厚那么一丁点。尽管1.2万米的距离已经超出了克虏伯50倍径11英寸口径舰炮的最佳射程,“戈本”号的炮火仍接连贯穿了那艘邓肯级战列舰的重点防护部位,一发穿甲弹甚至从它的左舷穿入,贯透多层舱室后落至右舷煤仓,在右侧水线装甲带下方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战斗进行到这时,德国舰队两艘实力强劲的无畏舰和实力占有相对优势的轻舰群还未完全投入战斗,仅凭两艘战列巡洋舰的高速突击就给对手的信心和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英国舰队的临战变阵俨然成了自缚手脚的昏招,照此形势发展下去,战斗将变成德国舰队的炮术表演。
第86章
硬骨
  夏日的清晨,阳光和煦,海风清爽,这本是一天中最美好的光景,可在战火硝烟的熏燎下,不安的躁动却在人们的心中弥散。
  激烈的海上角逐已经展开,“德弗林格”和“戈本”组成的犀利锋线以闪电之势扑向英国舰队,在它们的猛烈打击下,英国舰队如遭当头棒喝——威严级战列舰“汉尼拔”受创倾覆,邓肯级战列舰“拉塞尔”号也变成了一堆燃烧的漂浮物,而两艘德国战巡几乎毫发未损。战斗刚刚开始,英军官兵们已在气势上输给了对方!
  “德弗林格”和“戈本”在前面痛快地蹂躏着英国旧式战列舰,“国王”和“凯撒”犹在火速赶往预定阵位的途中。尽管英国舰群早已处在SKL/50型克虏伯舰炮的有效射程之内,两艘德国无畏舰却表现得异常沉静。只见它们的舰体随波起伏,战旗迎风招摇,前甲板硕大粗壮的双联装主炮始终岿然不动,观察窗、测距仪以及望远镜后面的一双双眼睛冷冷注视着那成群的猎物,而在位于舰桥上部的射击指挥室,军官们从容有序地进行着测距计算,并将这些初步整理的信息传递至绘图室。
  “本舰距敌方战列线一万四千米。”
  当舰上的参谋军官报出这个数字时,夏树刚好放下了望远镜,他闭上眼睛,轻轻捏了捏鼻梁,然后就听到舍尔下令说:“给‘德弗林格’和‘戈本’发旗语信号,令它们保持1.2万米的射击距离,我们将从‘戈本’号后部加入战列。”
  “等等……”夏树睁开眼睛看着舍尔,“我个人的建议是让‘凯撒’打头阵,让‘德弗林格’和‘戈本’绕上一圈,从我们身后加入战列。”
  夏树此时提出异议,舍尔虽然有些小意外,脸上却丝毫看不到抵触情绪。两人早年共事多时,熟悉彼此的行事风格,无论谁向谁提意见,都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而拿腔作调、故弄玄虚。
  “它们的战术调整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接下来,我方领舰承受的压力将大大增加,‘德弗林格’的防护能力固然很强,比起‘凯撒’还是要稍逊一些,而我们这艘战舰服役时间不长,舰员和战舰的磨合尚未达到理想程度。”夏树不急不忙地解释道,而在远处的海面上,庞大而老迈的英国舰队正努力完成一次接近180度的大转向,9艘旧式战列舰由前队改为后队,逐渐列成紧密有序的战斗纵队,而且有两两编为一个战斗小组的迹象。看到这个场面,夏树立即想起了一战历史上的萨雷奇海战——当时沙俄黑海舰队以五艘老式战列舰为主力,面对着德国人借奥斯曼土耳其海军之名进入黑海的“戈本”号,俄国指挥官想出了一个可以让前无畏舰发挥无畏舰火力的“三位一体”战术,即把三艘前无畏舰编成一组,由居中的指挥舰负责射击协调,三艘战舰根据相同的射击参数进行齐射,只要这三艘战舰的主炮口径相同,理论上便能够达到无畏舰齐射的效果。
  说话间,那些英国战列舰所处位置火光闪闪、硝烟升腾,炮火的节奏应证了夏树的揣,而舍尔不仅经验老到,灵活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力也是他从同僚当中脱颖而出的一大优势。看到“德弗林格”号被越来越多的水柱所包围,他当机立断,根据夏树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指令。
  受到敌方密集炮火的威胁,一马当先的“德弗林格”号并没有仓促躲闪,只见这艘体型格外庞大、舰形特别修长的高速战舰稳稳地航行在炮弹激起的惊涛骇浪之中,8门主炮基本上是以两分钟三发的速度实施齐射,这些重磅炮弹的威力直接体现在海面上——它们一次次在英国舰队的旗舰周围轰起声势惊人的冲天水柱,散开落下的水浪一遍遍浇透它的舰桥和甲板,纷飞的弹片不断侵袭它的舰体和炮位——旗杆上的圣乔治旗居然破成了几块布条!
  片刻过后,一团爆炸的烈焰出现在了英国旗舰的舯部位置,不但是“德弗林格”号,“国王”号上也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那艘伦敦级战列舰的吨位与刚刚被“德弗林格”干掉的威严级相当,除了炮塔装甲得到增强之外,防护水平也没有太大的差异,一发12英寸口径的德制穿甲弹足以在较远距离贯穿它的主装甲,至于对舰体造成的破坏程度,完全在于双方运气的好坏。
  在炮击取得了直接命中的情况下,“德弗林格”号开始左转,这意味着射击指挥人员必须重新测定射击目标、计算射击参数,在人工为主、机械为辅的时代,这是一项既耗时费力又难以避免误差的工作,但舰艇主动转向也意味着敌人之前测定的射击诸元失去效用。随着“德弗林格”号的快速转向,一度落在它舷侧十数米位置的炮弹渐行渐远,而在打出又一轮凶猛齐射之后,拥有12门主炮的“戈本”号也跟着转舵向左,而它们与英国舰队一度近到万米左右的战斗距离又重新拉大了。
  两艘战巡一丝不苟地执行了旗舰的作战指令,原本处在“国王”号身后的“凯撒”号战列舰也遵照旗舰指令进行“超车”。考虑到“凯撒”号是这四艘主力舰当中航速最慢的,为了顺利完成战位调整,“国王”号相应减慢了航速,几分钟之后,两舰交换位置,而它们与英国舰队的距离也正好到了1.2万米的预定值。
  很快,“随我转向”的旗语出现在了“凯撒”的信号台上,领舰风范毕现无疑。冒着呼啸而至的炮弹,“凯撒”号稳稳降低航速,同时半舵左转,磅礴雄武的舰体在海面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弧形水痕。航向转过6个罗经点,“凯撒”号后向的两对双联装主炮得到了充足的射击角度,经过短暂的校调,与“德弗林格”同型号的克虏伯重炮发出震天怒吼。片刻之后,调转航向的“国王”号开始进行交替射击,两艘实力强劲的德国无畏舰赫然加入战局!
  重炮的轰鸣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滚滚奔雷,接连不断地回荡在这片位于泰晤士河口东北、阿姆斯特丹以西的海面上。面对航速占据绝对优势的对手,从英吉利海峡驶出的英国舰队摆出了一副调头撤退的架势,在两艘战列舰相继蒙难的情况下,它们并没有溃散,而是以战斗力最强的9艘战列舰对垒敌方舰队。两舰一组的“二位一体”战术虽不足以让两艘老迈的前无畏舰发挥出和无畏舰等同的作战能力,其射击速度也受到了通讯效率的极大限制,但弹着点的分布情况还是证明了它的积极作用。几分钟后,海军中将本纳德·克里坐镇的旗舰“威尔士王子”号因伤退出战列,而就在同一时间,德国舰队领舰中弹——这场被称为“南角海战”的战斗进行了23分钟,英国舰队终于第一次取得了主炮命中,这样的效率固然让英军官兵感到汗颜,但有了第一次命中,第二、第三次便来得水到渠成。接下来的两轮射击,英国舰队再度以12英寸的主炮穿甲弹命中德国领舰,而在炮弹落下最为集中的时刻,这艘德国无畏舰的庞大身躯几乎被纷飞的水浪湮没……
  凭借一流的防护能力,“凯撒”号默默承受着敌方炮火的侵袭,紧跟在后的“国王”号上,夏树两度目睹敌方炮弹被“凯撒”号舷侧装甲弹开的震撼场面,他有十足的理由为自己的设计感到自豪,并为克虏伯装甲的优异质量而骄傲,与此同时,他也对这群英国旧战列舰表现出的攻击力感到诧异。他很清楚,“凯撒”号的全面防护不代表无懈可击,在这样的交战距离,英国海军的老式12英寸舰炮几乎不能够对它的舷侧、炮塔以及战斗舰桥位置的主装甲形成贯穿,却可以破坏战舰的其他部位:击毁副炮、导致副炮弹药殉爆,毁坏射击观瞄、通讯设备,击穿甲板等薄弱部位并在舰上或者舰内引发火灾等等,而那些被主装甲带弹开的炮弹落海之后仍有可能对水线装甲带下部造成了创伤,致使底层船舱出现渗漏,一旦损伤积少成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也不是没有可能。
  夏树冷静地观察着战局的变化,舍尔同样处于精神高度集中、思维高速运转的状态,意识到形势在朝对己方不利的方向发展,他迅速发出战斗指令:舰队大半径右转,横切敌方队尾。
  四艘德国主力舰纵使只保持20节航速,机动能力也远超对手,而舍尔要求的“横切队尾”与常见的“横穿T字头”正好相反,是将己方的战列纵队转到敌方舰队尾部,集中舷侧炮火攻击敌方末尾的战舰。如此一来,德国舰队将以两艘无畏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逐一攻击英国舰队尾部的老式战列舰,从而形成巨大的局部优势,同时也意味着德国舰队基本放弃了歼灭对手的企图——从交战海域到泰晤士河口不足一百海里,海峡舰队虽是英国海军在不列颠东南部海域唯一的大型舰队,但泰晤士河口周边部署着几支用于保卫伦敦及对外航线的警戒舰队,除了机动力较强、具备一定雷击能力的轻舰艇,部署在近岸海域的英国潜艇也是不可忽略的威胁,接到敌袭警报之后,它们能够以10-15节的水面航速赶赴交战海域。
第87章
毒棘刺心
  20世纪初的伦敦,是一座从空中眺望几乎看不到绿色的城市,蜿蜒的泰晤士河两岸拥塞着无数的白色、灰色和褐色的建筑,蛛网般的道路和铁路密布其间,大量的马车、汽车形成了一条条缓缓淌动的车流,而在中心城区之外,一座座工厂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极致繁荣的工业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世界都会的梦幻地位,也让它像梦境一般缭绕在水雾烟气之中……
  浅灰色的云幕下,两架机身轻薄、结构简单的双翼飞机由东向西飞过伦敦桥——它是伦敦泰晤士河最下游的一座桥,造型宏伟、气势巍峨,被英国人称为“伦敦的正门”。伦敦桥两侧已是繁华城区,而从这里径直往西不到5公里,便是白金汉宫和唐宁街——大英帝国王室成员及内阁首相的官邸所在。
  这两架浅灰色涂装的飞机,机翼根部和机身尾部下方各有一个浮筒。由于英国军队前一日多次出动水上和陆基飞机,当这两架容克3-C型水上侦察机以千米高度飞越伦敦中心城区时,并没有立即在英国民众当中引起恐慌。事实上,许多人都把它们看成了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勤务队的肖特式水上飞机,甚至停住脚步仰望它们在天空中翱翔的英姿。
  在未受任何阻截的情况下,两架德国飞机开始抛洒传单,等它们分别在市中心和西区丢下了数以千计的纸片,驻扎在伦敦军用机场的英国皇家飞行队才起飞了两架索普维斯式飞机。
  拾起空中飘落的传单,伦敦市民仿佛变成了一个个雕塑,表情僵硬地呆在原地。前一天哈里奇舰队在荷兰北部海域遭到了覆灭性的打击,英国官方的战报将这场海战渲染为“一次英勇的反击”,宣称以数艘驱逐舰的代价重创了两艘德国主力舰,民众因为希望而得到宽慰,同时又被那些关于哈里奇舰队无力为战、德国舰队即将进抵泰晤士河口的传闻困扰,整个伦敦弥漫着一种表面故作镇定、内心惶恐不安的怪异气氛。如今德国飞机赫然出现在伦敦上空,投下这些心理作用不亚于炸弹的纸片,暗合了德国舰队强势来袭的消息,而这种担心一旦成为现实,无论德国舰队的任务是封锁还是炮击,对霸海洋、横行世界的日不落帝国都是极大的讽刺和羞辱。
  随着两架英国飞机的到来,天空中很快传来清脆枪声,那些呆若木鸡的伦敦人终于有了反应,他们一个个抬起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穹,看着跟玩具一样小巧简陋的飞行器在空中相互追逐,这才意识到战争距离自己已经近在咫尺。
  5年前,当法国人布莱里奥成为第一个驾机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时,英国报纸上就出现了“警惕空中入侵”的论调,一些观察家向英国政府建议,在保持海军优势的同时,务必建立起一支不逊于任何国家的航空力量,以抵挡未来可能从空中发起的进攻,但耗费巨大的海军竞赛让英国政府无暇顾及其他。战争爆发时,英国军队装备的航空器材是英法德三国中最少的,技术水平也是最弱的。
  在地面上观战的伦敦军民并不知道,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空战,而且率先开火的一方是英国皇家飞行队——两架飞机上的英国飞行员用左轮手枪和骑兵短枪朝敌机射击,尽管这类武器的实际效果不比梭镖、马刀强多少,可这里毕竟是英国首都。只要子弹击中德国飞机并使之发生故障,德国飞行员就算能够平安落地,恐怕也没命撑到英国的警察和士兵赶到。
  英国飞机上传出的枪声固然刺耳,德国飞行员却没有慌了手脚。遵照出击前所获得的指令,在敌方飞机率先发动攻击的情况下,两架德国侦察机的后座观察员搬出了自卫武器——经过改装的麦德森轻机枪,并用不算熟练的动作将它们安在活动支架上,装好弹匣,瞄准,开火。
  随着哒哒哒的清脆枪声传出,人类空战史顿时又朝前迈进了一步。
  麦德森轻机枪又称丹麦1902式轻机枪,是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实用型轻机枪。它射击精度高,性能可靠,而且重量只有水冷重机枪的四分之一、气冷重机枪的五分之二,实际射速能够达到250发每分钟。在20世纪初,这种自动武器最大的缺点是生产成本太高,而这与它的公差要求小、结构复杂、制造精良有关。一战爆发之前,许多欧洲国家都向丹麦订购了本国标准口径的麦德森机枪,德国军队虽然确定以德制马克沁即MG-08水冷重机枪为制式武器,仍从丹麦进口了3000支7.92毫米口径的轻机枪,并为之配备了弹容量为30发的弧形弹匣,用以装备近卫步兵、骑兵、山地部队以及海军陆部队。
  德国军队订购的麦德森机枪,空枪重9.6公斤,有效射程800米,而为了将它搬上飞机,枪械工程师将它的枪管改短,将相对笨重的枪托换成了双手握柄,从而将重量降低到了9公斤,实际射速调整为200发每分钟,有效射程500米,战斗指标虽低于陆军的标准型号,但应付雏形阶段的空战已是绰绰有余。
  在伦敦上空,这种经过简化改装的麦德森空用机枪初次登场就让英国人大吃一惊。连串的子弹很快就射中了一架索普维斯式飞机,弹孔距离发动机位置只差了几公分,受伤的英国飞行员连忙退出战斗,他勉强驾驶飞机在伦敦东区的一块开阔地带降落,而见同伴吃了亏,另一架英国飞机便不敢过分靠近,而是等着后续增援部队。
  在绝对的飞行速度上,容克3-C不占优势,只见这两架从轻巡洋舰“罗斯托克”号和“科隆”号弹射起飞的德国侦察机它们双双侧身转向,以轻巧的横向机动甩开了对手。平飞了一段距离,它们开始降低高度,并在这座色调深沉的城市找到了位于泰晤士河西岸的一抹绿色,在盘旋中不断降低高度,最后低空掠过白金汉宫的灰色屋顶——在此过程中,后座观察员再度抱出传单往外抛洒,纸片纷扬而下,相当一部分落在的英国王宫。
  连夜赶回伦敦的英王乔治五世,此刻正站在办公室窗前静静看着外面的另类雪景。因为飞得很低,德国飞机的发动机轰鸣声格外吵杂,但除了忍耐,乔治五世没有任何办法。
  过了十来分钟,德国飞机终于飞走了。面带倦意的英王推开阳台的玻璃门,弯下腰,从地上拾起一张传单。传单的内容与之前在泰恩河畔以及哈里奇等地出现的别无二样,格式简单,甚至有些呆板,英文词语拼写准确,语法无可挑剔,这些都非常符合德国人的性格特点。可是,整张传单给人的感觉不是傲慢自大、咄咄逼人,而是非常聪明地抓住了普通英国人心理上的软肋,在英国为何要卷入这场战争上大做文章。眼看德国有在欧洲大陆一家独大的趋势,英国联合法俄压制德国并无不妥,关键在于它的直接参战——如果英国海军能对德国保持封锁压制,参战是理所应当的,而如今德国海军一举扭转局势,反过来将英国逼到了本土危机的深度困境,参战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追讨责任的大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