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387

  善于察言观色的皇室侍从官一言不发地看着皇帝在餐桌上风卷残云,直到他解下了餐布,方才开口道:“陛下,海军内阁长官冯·穆勒将军、陆军第一军需总监施泰因将军将在普利茨车站上车。”
  德皇却不吱声,而是怔怔地目视前方,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打出了一个响亮的饱嗝,遂心满意足地点点头:“喔,知道了。”
  侍从们撤去餐盘,端上雪茄和报纸,威廉二世悠悠地抽着烟,很是随意地翻了翻面前的几分报纸,俨然觉得大篇幅陆军越过边境向法国腹地挺进的报道索然无味。瞥见侍从武官走进车厢,他老远就问说:“嘿,罗斯,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步态矫健的侍从武官显然知道皇帝在期待着什么,他回答说:“是的,陛下,舰队司令部拍来了一份很长的密码电报,所以我们花费了一些时间解译和校对,内容非常震撼,绝对鼓舞人心,您看!”
  威廉二世将雪茄放在烟灰盒上,右手接过电报夹。为了迎合他的需求,上面的字迹写得非常端正,字体也比较大,所以上下分了好几张电报纸。
  接下来约莫有一刻钟时间,威廉二世安静地读着电报,飞扬的眉角诉说着他此刻的愉悦心态。
  驶近站台,专列缓缓减速,车窗外可见荷枪实弹的士兵,而从两个不同方向赶来的高级军官——海军上将穆勒和陆军中将施泰因,在副官们的簇拥下静静等候着列车的停靠。他们昂着脑袋,挺着胸膛,表情却显得有些不太自然。
  列车挺稳之时,威廉二世已是第二遍详读电报。这份电报就像是一块大磁铁,牢牢吸引着他的注意力,直到侍从官在旁提醒,他才意识到将军们已经到来。
  “来,坐吧!”德皇荣光满面地招呼穆勒和施泰因在餐桌对面落座,询问他们是否已经用过早餐。得知两人皆已填饱了肚子,他便请两人抽雪茄,然后对穆勒说:“这份最新的战报看过了吗?”
  穆勒接过电报看了一眼,摇头。
  “昨晚我们击垮了英国海军。”德皇喜形于色地对一旁的施泰因说。在陆军,第一军需总监的作用相当于副总参谋长,小毛奇在成为总参谋长之前也曾在这个位置上干过好几年,并且获得了称职的评价。
  “噢?”施泰因很是惊讶地瞪大眼睛。
  威廉二世非常肯定地点点头:“一场无可争议的胜利,我们至少击沉了12艘英国主力舰,代价仅仅是一艘主力舰和三艘老式战列舰战沉,另外还损失了一些巡洋舰和鱼雷艇。北海之上,德国舰队已横行无阻。”
  在这之前,穆勒显然已经知悉了海战的许多情况,他一边阅读电报,一边别有意味地说:“经过了这让人极其意外的一个夜晚,就主力舰艇的数量和吨位而言,我们已经超过英国海军成为世界第一了。”
  公海舰队的出击计划经由德皇亲自批准,出于保密的需要,德国高层圈子里知道这一方案的人寥寥无几,与提尔皮茨并非一派的穆勒显然也被排除在知情者的行列之外。
  德皇拿起雪茄,胜利者的姿态使得那对高翘的胡须更显傲气。
  海军的大胜虽然掩盖了陆军的光芒,但站在国家的高度,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欢庆的消息。施泰因说:“那真是太好了!战争才刚刚开始,我们就击败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胜利必将属于伟大的德意志,属于伟大的德皇陛下!”
  “哈哈……”威廉二世毫不掩饰地大笑起来。
  读着电报的穆勒忽而叹道:“‘阿尔伯特国王’号的损失真是可惜,居然是被垂死挣扎的敌人发射的一枚鱼雷……”
  “这有什么!”德皇满不在乎地说道,“舰上的军官和水兵几乎没有损失,他们很快就可以补充到新建成的战列舰上去。掌握了对海洋的控制权,我们就拥有了一切。有我们的‘霍亨索伦天才’,德国海军将会拥有更多超一流的强大战舰!”
  穆勒今天似乎有意要跟威廉二世唱“反调”:“如陛下所愿,我们打破了英国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接下来的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英国海军将无力封锁北海,军心士气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如果能够再给他们一两次重创,我们完全有机会迫使他们单独退出战争。只是,在这之前,我们的海上航运线将一直处于冻结状态,所有的商船只能继续呆在港口等待,国内物资会越来越紧缺。”
  威廉二世胸有成竹地说:“英国海军确实还有继续战斗的实力,但他们是否有继续战斗的底气,我本人持怀疑态度。这个时候,我的乔治堂弟肯定已经知悉了舰队惨败的情况,他应该会好好考虑我几天前的和平提议,这也是个恰当的时机——只要将责任推到内阁头上,让那些职业政客去承担责任,他依然是英国人民尊敬的好国王。”
  对此,穆勒不发一言。
  “不必担心,这场战争用不了几个月。”威廉二世转向施泰因将军,“我说的对吧?”
  “那是必然。”施泰因将军面色尴尬地敷衍着。
  德皇察觉到了施泰因的不自然表情,他慢慢收起笑容,抽了两口雪茄:“列日周边的堡垒还在比利时人手里?”
  “是的,陛下。”施泰因低着头说,“比利时军队的抵抗远比我们想象的顽强,他们对我们的劝降不屑一顾。因为兵力有限,埃米尔希的部队正在等待援军。”
  德国军队对比利时要塞城市列日的进攻于8月4日拉开序幕,此地被誉为“欧洲第一要塞”,星罗棋布的炮垒构成了一个要塞群,完备的防御体系以及比利时军队的坚决抵抗使得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德军进攻部队损兵折将,直到8月7日,埃米尔希指挥的默兹河集团军才攻入列日城,但城市周围的大多数炮垒要塞还在比利时军队的控制下,战斗远未结束,列日的胶着局面完全出乎德军参谋部的意料,也严重影响着德军的西线进军计划。
  “德国海军以劣势兵力完败实力占优的英国舰队,德国陆军以12万人竟然攻不下区区几千比利时正规军和一些公民警备队把守的要塞,竟然还需要停下来等待援军,这是多么的让人吃惊啊?”
  面对德皇的训斥,施泰因张了张嘴,却无话可说。
  威廉二世重重地呼出一口气,问道:“我们的攻城重炮什么时候可以运抵列日?”
  施泰因连忙答道:“第一批最迟今晚。”
  德皇说:“那么,希望德国陆军的战旗在明天能够插遍列日要塞的大多数堡垒,而后天的这个时候,我们能够骄傲地向全世界发出公报,德国军队已经攻占了欧洲最坚固的要塞。”
  德国克虏伯和奥匈斯柯达制造的重型攻城臼炮拥有摧毁一切的可怕威力,等这些重炮运抵,德军攻陷列日便只剩下时间问题。
  紧接着,德皇压低声音对施泰因说:“不搬开列日这块绊脚石,我们的整个右翼将无法顺利展开。海军的决定性胜利使德国的战争处境大为改善,但还不足以独力解决所有问题。”
  施泰因表情尴尬,却不得不连声应“是”。
  德皇挥了挥手,示意施泰因先行离去。
  “陛下,您刚刚正好提到公报的事情,我们什么时候对外宣布这次海战的胜利?”穆勒适时问道。
  “当然是越快越好。”威廉二世想了想,“我要在基尔亲自公布这个消息。”
  穆勒应说:“既然如此,我这就去着手准备。不过,还有个问题……陛下,这次海战的指挥官……似乎并不是舰队司令英格诺尔将军。”
  “嗯?”德皇对此大感意外。
  穆勒继续说道:“昨晚我们接收到一部分舰队通讯电文,从内容来看,好像是约阿希姆王子殿下在指挥舰队。”
  “有这样的事情?”德皇盯着穆勒看了几秒,旋即将目光转向车窗外,自我解释说:“约亨是舰队参谋长,如果英格诺尔将军无法履行职务,他确实是接替指挥的第一人选,更重要的是,无论谁在指挥舰队,我们赢得了一场彻底扭转局势的海战。”
  穆勒神态恭谦地笑道:“您说的没错。若真是约阿希姆王子殿下指挥了这场海战,更能够证明皇室血统的优越性。论年龄、外形、出身等等,王子殿下的条件确实比英格诺尔将军更适合成为全民偶像,更能够鼓舞军队和民众的士气。”
  德皇却并不是特别赞同穆勒的观点,他有些犹豫,心中想必是有所顾虑的。
  穆勒显然看中了这点,他说:“皇储殿下是优秀的陆军指挥官,统帅第5军团在西线英勇奋战,而约阿希姆王子殿下指挥舰队击败了英国海军,两相呼应,德国岂有不胜之理?”
  这话显然暗有所指,德皇听了却没有任何表示。
  穆勒有些失望,他连着眨了几下眼睛,说:“陛下,此次海战获胜,我们是不是借机向英国王室发去和平信号?我想,同德国开战很大程度上是英国内阁和议会受利益驱使所致,并非英国王室的完全意愿。”
  威廉二世神态悠然地抽着雪茄:“这场战争刚刚开始,我们就已经占据了主动权,若是主动表露和谈意愿,免不了又被敌人用来制造舆论,这种自找麻烦的事情,我可不会再做第二次。”
第59章
悲喜两重天(下)
  同样是一顿简单而又营养的早餐,远在伦敦的英王乔治五世吃得格外沉重。膳毕,他在白金汉宫的书房接见了一早赶来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和第一海务大臣——巴滕贝格的路易斯亲王。
  在英国,海军大臣是海军部的最高文职长官,第一海务大臣则是职业海军军官的最高职位,并且受到海军大臣的节制。
  “陛下,皇家海军遭遇了百年以来最大的一场灾难。”年长的路易斯亲王以悲戚而沉重的语态说到。
  其实一早醒来,乔治五世便得知了这个噩梦般的消息,这位曾在皇家海军任职多年的国王自然感到痛心疾首,但刚毅性格让他选择面对现实。他抬起头看着路易斯亲王,这位在皇家海军德高望重的老将出身德意志南部的一个小国家,巴滕贝格。当他选择加入英国海军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未成立,而现在,它早已成为这个帝国的一部分。
  虽然拥有德意志的贵族血统,但即使是在英德关系最为恶劣的时候,路易斯亲王也依然得到英国海军官兵们的尊重和支持,因为英国王室与德国皇室的血缘关系也十分密切。乔治五世的父亲,前任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就属于源自德意志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这层关系自然让乔治五世从对德开战伊始就陷入了深深的困扰。
  “我们还有希望打赢这场仗吗?”乔治五世问。
  路易斯亲王沉默着,年轻气盛的丘吉尔则大声回答:“光荣的皇家海军在历史上遭遇过多次挫折,每一次都能够转败为胜,我深信此次也不例外。”
  光凭信心当然不能解决问题,丘吉尔接着分析说:“昨晚进行的海战,我们无疑是失败的一方,大量舰艇和人员的损失使得本土舰队实力大减,而德国主力舰队的战沉舰艇虽然比我们少,但他们的许多舰艇都被击伤,修复这些战舰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必将耗费大量的钢铁资源,这是受到海上封锁的德国目前最缺乏的。如果他们急于打破我们的封锁,就会主动向我们发起挑战,若是在北海北部或英吉利海峡爆发海战,地理形势完全对我们有利,只要沉着应战,我们逆转取胜的把握很大。”
  路易斯亲王支持说:“是的,陛下,只要我们牢牢封锁着北海的两个出口,德国海军就算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也无法改变他们战略上的劣势。失去了海上航线,他们的造舰速度将不可能同我们抗衡。”
  乔治五世手肘支在膝盖上,双手拖着下巴:“现在我最关心的是,英国能否熬过这两个月。民众要是知道了本土舰队的惨败,心情一定会沮丧至极。”
  路易斯亲王当即表示:“这样的惨败,我们不可能封锁住消息。”
  现年40岁的丘吉尔正处在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黄金时期,他飞快地说道:“不,不必封锁消息,我们要做的是对舆论施以正确引导,让民众化悲伤为愤怒,变愤怒为力量,将全部力量投入修复战舰和新造舰艇当中。顺利的话,我们的大舰队只需要两周就能够重整阵容,加上从地中海紧急调回的舰艇,我们将有3-4艘战列巡洋舰、12-14艘无畏舰以及大量的老式战列舰对抗阵容不齐的德国主力舰队。”
  比丘吉尔大9岁的乔治五世同样处在年富力强的阶段,他想了想,觉得海军大臣所说的也有一定道理,遂向他询问道:“那我们应该如何引导舆论?”
  “将此次海战的失利归咎于运气不佳,要让民众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海军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我们拼尽全力,在临战指挥和战术运用上没有明显的纰漏,德国人巧妙地布设了陷阱,而且利用了恶劣的天气。”
  丘吉尔一边说一边看路易斯亲王,毕竟他才是海军将领,在作战方面具有令人信服的发言权。
  乔治五世看着丘吉尔,等他说完之后,也将目光投向路易斯亲王。
  路易斯亲王深知事态重大,他颇为谨慎地回答说:“虽然海战的具体情况需要等到舰队报告才能知悉,但以我对杰利科将军的了解,他不太可能会在指挥方面出现疏忽,而伯尼爵士、布拉德福德将军、托马斯将军,这些人都是值得信任的指挥官。海军大臣阁下刚刚所作的分析,我个人觉得符合逻辑,有可能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事不宜迟。”丘吉尔抢在乔治五世明确表态之前建议说,“我们最好及早行动,免得德国方面公布战报之后,我们再做解释就难免有掩饰之嫌了。”
  事已至此,乔治五世只得下定决定,同意丘吉尔的先入为主之计。
  日上三竿,在基尔港军事码头焦急等待的德国民众总算看到了第二批驶过运河船闸的海军舰艇,这些伤痕累累的战舰里终于出现了无畏舰的身影,一艘是服役还不满两年的主力舰“凯瑟琳”号,一艘是服役了三年又五个月的“奥斯特弗里兰”号。很不幸的是,这两艘无畏舰都在与英国舰队的交战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凯瑟琳”遭到两艘英国主力舰的近距离攻击,全身上下布满大大小小的弹孔,舰内进水4000多吨,舰艏甲板已接近水面,离沉没几乎只有一步之遥,而“奥斯特弗里兰”号也在后一场同英国主力舰队的战斗中吃了7发13.5英寸的大口径穿甲弹,舰上的阵亡人数高达192人,伤者接近300,舰炮基本损毁,看起来就像是一艘垃圾船,丝毫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仪态。
  尽管“凯瑟琳”和“奥斯特弗里兰”的惨淡外观以及大量运下舰的伤员让围观民众大为失望,越来越多的人为家人的安危感到如坐针毡,但护送它们返航的轻舰艇靠上码头之后,兴奋的海军官兵们给民众带来了好消息:德国舰队打赢了,而且是一场大胜,主力舰队还在后面清理战场,稍后便会带着胜利之师光荣凯旋。
  消息迅速传播开,笼罩在人们心头的凝重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及至正午,“腓特烈大帝”、“波森”、“塞德利茨”这三艘因伤脱离战列的主力舰以及十数艘不同程度受损的轻舰艇也陆续回到了基尔港,舰员们证实了先前的消息:德国海军确实赢得了一场极具价值的大胜仗,而战斗虽然结束了,更换了临时旗舰的舰队指挥官仍带着主力舰群在找寻着扩大战果的机会。
  与那些被炮火或者鱼雷击伤的舰艇不同,公海舰队的正牌旗舰“腓特烈大帝”号给基地的海军官兵以及民众带来了截然有别的视觉震撼,它就像是发生了严重交通事故的车辆,舰体因为猛烈的撞击而面目全非,舰艏最前的部分不见了踪影,后面一段也瘪了进去,整艘战舰因此而缩短了十几米,而且前部舱室的大量进水致使它的前主炮塔已经接近水面,它的左舷则有一整块装甲带被剥离出去,大量的内部舱室毫无阻挡地暴露在视线中。很难想象,受创如此严重的舰艇竟然能够在狂风骇浪中挣扎着回到港口,而另一艘同级战舰却被区区一枚鱼雷给击沉了。
  当德皇乘坐的专列在的德国北部的田野中驰骋之时,日德兰半岛海域渐渐回到了风轻浪徐、海阔天高的状态,忙碌的“俾斯麦”号已经起飞了四批舰载飞机,加上其他舰艇搭载的少量水上侦察机,总共23架飞机投入到海上搜索行列,虽然没能发现任何一艘掉队的英国主力舰,但它们却有颇为丰厚的收获——超过200名双方落水舰员因为它们的报告而最终获救,两艘严重受损却未被艇员放弃的德国大型鱼雷艇,G137和V164,得到友舰帮助而回到基地,三艘失去了动力的英国弃舰,防护巡洋舰“紫石英”号和驱逐舰“月桂”号、“鹈鹕”号,经德国海军人员勘察,“鹈鹕”号被拖带回国,其余两艘则以鱼雷击沉。
  确定英国主力舰队已经悉数撤走,上午11时许,德国主力舰队终于踏上了归途。为了穿过赫尔戈兰湾的水雷阵通道,庞大的舰群列成一字长蛇,以大型鱼雷艇G194领头,9艘巡洋舰、23艘大型鱼雷艇、9艘无畏舰、2艘战列巡洋舰以及6艘鱼雷艇母舰以及唯一的“俾斯麦”号花费了3个半小时才通过了水雷区。闻得主力舰队凯旋,驻扎在赫尔戈兰岛的德国海军人员鸣响了礼炮,从威廉港出发的飞艇和飞机在舰队上空伴航,近海警戒舰队也驶出亚德湾前去迎接。至下午4时,悬挂着舰队司令旗和海军上将旗的“国王”号进入基尔运河,闻讯而来的德国民众挤满了运河两侧,他们高呼万岁,手中挥舞着鲜花和手绢。仅仅几天之前,这些人还在为英国的参战而感到忧惧,此时此刻,他们得以将这些烦恼忧愁统统抛在脑后,纵情享受胜利带来的幸福和骄傲。
  一夜苦战,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洗礼,经受了血与火的熔炼,参战的德国海军官兵沐浴着阳光和欢呼,就在不久之前,他们同普通民众一样为战争前景感到茫然和忐忑,此时此刻,他们虽然不知道脚下的路延伸向何方,却有足够的信心挺起胸膛,以豪迈的步伐昂首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