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387

  “命中敌舰!”
  “国王”号的战斗舰桥内,军官们为这有目共睹的壮丽场面发出由衷的喝彩,而刚刚从观测台下来的夏树不慌不忙地褪去雨披,将湿漉漉的头发往后一捋,对军官们说:“大家都站稳咯!”
  又要使用撞击战术?
  “腓特烈大帝”与敌舰的两次撞击确实令德国舰队获益,但在场的多数德国军官心里仍不禁要产生这样的疑问:随着舰艏撞角这一传统配置的取消,新的战列舰设计着眼于海上炮战,其结构特点并不适合撞击战术,一而再地采用撞击战术究竟是审时度势的奇招,还是不计后果的豪赌?
  夏树的话刚说完,观察窗中就见一个黑色物体以极高的速度飞来,紧接着“当”一声脆响,舰桥猛然一震,毫无准备的人不免踉跄歪斜。
  夏树若无其事地走到朝向舰艏的观测窗,对面的英国战舰用探照灯回照过来,“国王”号的整个前甲板终于摆脱黑暗笼罩完完全全地回到视线当中。两座硕大的主炮塔连同四根粗长的炮管纹丝不动,却是在积极酝酿下一轮攻击。
  咚咚!咚咚!
  这两声一组的战鼓是位于舰桥两侧的双联装副炮在向敌人开火射击,而刚刚击中舰桥的炮弹显然也是敌舰的副炮所为——若是主炮直接轰击,纵使13.8英寸的装甲能够抵挡重磅穿甲弹的侵袭,舰桥里的人也休想这样轻松应付过去。
  夏树端起望远镜,在这雨急似箭、风急浪高的夜晚,多盏大功率探照灯才勉强突破自然环境对视线的阻隔,对面那艘英国战舰的轮廓清晰可辨,“国王”号的主炮射击在它靠近舰艏的舷侧次装甲带位置留下了一个足有两平方米大小的破口,浓烈的黑烟从这破口往外涌,但这一创伤并未对它造成沉重的打击,舰上的各座主炮正以可见的速度转动着,舰桥附近的副炮位上也还能看到努力奋战的身影。
  咚咚!咚咚!
  德国战舰上最高射速为每分钟5发的6英寸副炮又一次擂响了战鼓,对面的英国战舰顿时挨了两炮,一发炸中右舷舯部,摧毁露天副炮一门,另一发炮弹打中了舰桥并且发生偏跳,想必里面的英国军官也不大不小地吃了一惊。
  近距离的交战,中口径舰炮能够发挥调度灵活、装填迅速的优点,这也是前无畏舰采用一二级主炮配置的首要考虑。相比之下,大口径舰炮的观瞄调整就要笨拙许多。经过一阵相当漫长的等待,“国王”号正对的那艘英国战舰才将前主炮完全调转过来,倒是跟在它后方的另一艘英国战舰率先觅得主炮射击的角度,但它从600米外打来的炮弹运气稍差一点,它们要么打近落在“国王”号左舷海面,要么惊险地从德国战列舰的上层建筑之间穿过,最终落在右舷稍远处的海面上。
  “距敌舰200米!”
  这令人不由得紧张的报告从射击指挥室传来,其实不必专业设备的测量,凭肉眼就能观察到双方距离的缩近程度,速度时间距离的计算也能够让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
  再往前一步就将进入随时同敌舰发生碰撞的危险区,此时此刻,夏树无暇揣摩德皇看到心爱的战舰面目全非将会是怎样的心情,事实上,他并不打算拿这三艘德国海军最好的战列舰去跟敌人死磕,而是狠狠玩了一把心跳——看谁有胆量坚持到最后。
  这时,有军官喊道:“敌舰正在左转!”
  其余人定睛望去,“国王”号正对的那艘英国战舰艏部前方的浪花激增。
  夏树立即铿锵有力地下令道:“给凯撒和阿尔伯特国王发信号,全体稳舵右转6个罗经点!”
  尽管英国战舰已经主动做出了闪避,但在“国王”号改变航向之前,双方的距离仍在迅速的拉近当中,彼此的身形愈发明晰。在这炮焰几乎可以灼伤对方的情况下,那艘英国战舰的后主炮猛然发出震耳怒吼,而“国王”号舰桥里的每一颗心脏都在看到对方炮焰的那一刻悬了起来……
  咚轰!
  顷刻间,身处“国王”号舰桥的人们真正体验到了“震耳欲聋”的感觉。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每个人耳膜生疼、头晕目眩。有的人目瞪口呆,思维短路,不知自己生死何处,有的人紧闭双眼,表情绝望,提前等着死亡的降临。瞬息之际,又一阵巨大的爆炸袭来,整艘战舰再度发生剧烈的震动,这种状况顿时加剧了悲观者的忧惧。紧接着,率先回过神来的军官则大喊道:“有毒烟渗入,快戴防毒面罩!”
  这时候,人们根本顾不上这毒烟是从何处渗入舰桥,军官们迅速打开应急储柜,从里面取出简易的防毒面罩并相互传递,舰队司令和参谋长自然属于优先保障对象,而他们在爆炸发生时牢牢抓住扶手,避免了失衡摔倒的窘相。
  “查看损失情况!”夏树唯恐人们听觉还未回复,尽量拔高了音量。
  “遵命!”有人大声应道。
  英格诺尔在一旁说:“感谢上帝,我们居然还活着,敌人的炮弹在这样的距离竟然没摧毁我们的舰桥!”
  耸立于舰艇中前部的舰桥对敌方的炮火有着难以拒绝的吸引力,而“国王”号战斗舰桥的防护效果显然要比想象的好——或者说英制大口径穿甲弹侵彻力不足的缺点挽救了这些德国海军人员的性命,此时舰桥内的一切几乎完好无损。
  “是啊!”夏树借机自励道,“这说明上帝有意让我们成为这场海战的胜利者!”
  不等这关系微妙的两个人多言,一丝丝黄绿色的烟气舰桥靠右的角落弥散。这时,舰长保尔·贝恩克准将喊道:“毒气渗透!请大家立即转移到绘图室去!”
  在副官们的簇拥下,夏树和英格诺尔迅速离开战斗舰桥,等到最后一名军官进入绘图室,一名体格魁梧的士官霍然关闭了与舰桥相通的舱门。
  “先生们,请容许我报告一下刚刚获悉的情况。”贝恩克准将以沉稳有力的语气说道,“我们刚刚挨了对手的两发大口径炮弹,主舰桥一发,C炮塔一发,非常幸运的是,这艘在约阿希姆王子殿下主持下设计建造的战舰无懈可击,我们的舰桥和C炮塔依然健在,损伤情况不足为虑。”
  听到这番话,那些紧张兮兮的军官们总算松了一口气,并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对战舰设计者的由衷敬意。
  夏树清楚现在不是接受恭维的时候,他冷静而严肃地对舰长贝恩克说:“我们是否在按计划右转?”
  “是的,长官。”贝恩克挺着胸膛回答道,“‘凯撒’和‘阿尔伯特国王’也在同步转向。”
  夏树毫不犹豫地号令道:“这是我们攻击敌人的最好机会,行动起来吧!先生们,别让胜利从我们指尖溜走!”
  踌躇满志的气氛又回到了德国军官们中间,因为不清楚战斗舰桥是否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使用,一部分人继续呆在绘图室,多数人前往舰桥下方的作战会议室。等他们坐下来的时候,舰舱内响彻着连贯密集的咚咚炮声,8门12英寸主炮、8门6英寸副炮和十数门小口径速射炮从左舷拼命朝敌舰开火,炮弹命中敌舰的报告接连不断传来,以至于人们早早期盼着击沉敌舰的消息,但英国主力舰的顽强丝毫不逊于德国的新锐无畏舰,双方在极近距离上拼命互轰,却迟迟未能够给对方致命一击。
  短时间内,“国王”与对手杀得难分难解,“阿尔伯特国王”号挑中的对手也是一艘英国乔治五世级,只不过它的桅杆上悬挂着中队旗舰旗和海军中将旗。这艘英国战列舰以凶悍的炮火频频侵袭“阿尔伯特国王”,致使它在先前战斗中受损的指挥系统再度出现故障。由于联络不畅,德国炮手们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整个转向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效的舷侧齐射,但他们的炮火依然精准,12英寸主炮连连命中,在敌舰副舰桥与二号烟囱之间的甲板舱室引发了一场大火,倾盆大雨竟无法将其浇灭,战舰也因此成了海面上一支非常醒目的火把。
  为规避德舰冲撞,三艘英国战列舰紧急转向,原本排成单列战斗纵队的英国主力舰编队顿时失去了阵型,三艘德国无畏舰竟横插在了英国先导舰和后续舰艇之间,硬生生地切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而这艘先导舰正是杰利科坐镇的旗舰“铁公爵”号!
第53章
一波三折
  随着“国王”号领衔的三舰编队强突英国舰队并发生激烈交火,处在德国舰队左翼、英国舰队右侧的兰斯编队也迅速加入战团。“赫尔戈兰”号、“奥尔登堡”号、“威斯特伐利亚”号,这三艘稍早期建造的德国无畏舰均装备着特点鲜明的三联装11英寸舰炮。这种舰炮既是英德无畏舰阵容中威力最小的主炮,也是正常射速最快的,它们密集而迅猛的火力曾经在炮术交流和联合操演中给外国同行以及参观人员留下震撼的印象,三联装主炮之风由此盛行。除了原本就设计使用三联装舰炮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海军,英、俄、法、美、日都开始尝试这种新颖设计,而且它们所采用的舰炮口径均超过了11英寸,即俄、法12英寸,英国13.5英寸,而实力雄厚的美国和野心勃勃的日本更是一口气登上了14英寸舰炮的新台阶!
  1914年8月,狂涛骇浪、血雨腥风的日德兰半岛海域,除远赴地中海的“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德国皇家海军所有采用三联装主炮的主力舰悉数参战,而且都有着相当不错的发挥。在希佩尔与贝蒂的战巡之战中,两艘毛奇级不但屡屡命中英国战巡,更在对英国雷击舰群的阻击中大开杀戒;在兰斯与伯尼的激烈交锋中,8艘统一装备11英寸舰炮的德国无畏舰将8艘同期建造的英国无畏舰打得遍体鳞伤,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德国新锐无畏舰群对伯尼编队的击溃战。现在,“赫尔戈兰”、“奥尔登堡”、“威斯特伐利亚”这三艘轻伤不下火线的德国无畏舰继续在兰斯将军的率领下支援主力编队作战,从距敌1200米到800米的这段距离,它们先是在友舰的引导下猛轰起火燃烧的“乔治五世”号,将这支火把变成了火炬。紧接着,当“凯撒”号遭到英国舰队后部几艘无畏舰的集中攻击时,它们又将炮口转向这些曾经交锋过的老对手,成功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
  在兰斯编队沉稳射击的同时,高速行驶的“阿尔伯特国王”号已经从右侧追上了受到孤立的英国先导舰,也即悬挂着舰队旗舰旗和海军上将旗的“铁公爵”号。就在不久之前,“铁公爵”无比刚猛地冲入德国舰队阵列,差点干掉德国的“凯瑟琳”号,也差点被更加勇猛的“莱茵兰”号撞上,而且一度陷入了以一敌多的困境,在“百夫长”奋不顾身的掩护下才得以脱身。此过程中,“铁公爵”舰桥上部的射击指挥室和观瞄设备皆中弹损毁,左舷失去了一半的副炮,舰体也有多处损伤,它就像是一头受伤的野兽,在伤口和血腥气味的刺激下愈发凶猛,却又同时保持着冷静狡黠的头脑。在“百夫长”已基本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它牢牢锁定“莱茵兰”,5分钟之内打出6轮齐射,仅主炮就取得4发命中、7-9发近失,这种程度的攻击已经超出了一艘拿骚级战列舰的承受范围。结果,“莱茵兰”号很快和“百夫长”一样全舰燃起大火,舰体明显右倾,舰艏甲板接近水面,整艘战舰仅有几门火炮能够继续射击,不得不在友舰掩护下退出战斗。
  “莱茵兰”还未撤出战场,不堪重负的“百夫长”就发生了猛烈爆炸。爆炸过后,战舰的残躯还继续漂浮在水面上,而杰利科的救援计划无疑是完全落空了。紧接着,德国海军阵容中战斗力最强的三艘主力舰突然出现在近舷海面,用无可阻挡的气势迫使三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转向避让,重创“乔治五世”号不说,还由此切断了“铁公爵”与后续舰艇之间的联系,杰利科的旗舰再度面临敌舰的围攻。
  鉴于战斗形势变得对己方极为不利,杰利科不得不放弃此前的意图,急令各舰全速转向东北方,“铁公爵”亦即满舵左转,但这艘战列舰却没有立马用后部主炮轰击逼至近处的德国战列舰“阿尔伯特国王”号,而是继续照着南面海域的“莱茵兰”号打了一轮齐射。尽管“铁公爵”已处于全速转向状态,这轮齐射居然还是取得了命中,大火犹燃的“莱茵兰”舯部顿时腾起一团刺眼的火球,猛烈的爆炸声瞬时响彻海面……
  按说这样的场面尚不足以推断那艘德国主力舰就此战沉,但杰利科和他的官兵们宁可信其有,毕竟英国皇家海军在过去的8、9个小时里接连遭受了太多的噩耗,这对许多人而言简直是精神支柱和战斗信仰的全面崩塌,他们实在太需要一点好消息来鼓舞士气。
  击沉敌方主力舰的消息还没来得及散播开,“咚轰”一声巨响以及整艘战舰的剧烈震荡便让“铁公爵”号全体官兵的心情变得无比沉重。就在转向的过程中,一发大口径的德制穿甲弹击中了它的舰桥后部,飞舞的弹片横扫舰桥观测台,舰长达夫少将等多名军官当场阵亡。炽烈的火焰肆虐甲板,经过通风筒钻进右舷引擎室,把冷却器变成一摊垃圾,在它得到修复之前,这艘战舰的航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从下属军官口中得知达夫少将的死讯,杰利科怒不可遏地下令用舰炮和鱼雷倾力反击。
  较大的风浪能够影响海面以下几十米的海水,而这场雨暴不仅令舰艇的正常航行大受其害,在水下数米处潜行的鱼雷也同样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干扰,双方的雷击效果大打折扣,但这并不意味着鱼雷就完全失去了效用。在一名鱼雷指挥官的建议下,杰利科同意将“铁公爵”所载鱼雷调至8米定深。除掉仪器的机械误差,它们的运行深度已处在德国主力舰的最大吃水深度。
  从拿骚级开始,德国主力舰不再设置水下鱼雷发射管,而英国的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设计。铁公爵级共有4具21英寸口径的水下鱼雷发射管,分别位于1号主炮塔前部和5号主炮塔后部,水线下方约2米的位置,艏艉各两具,发射白头式鱼雷。随着杰利科的一声令下,后部鱼雷舱室的舰员们用最快的速度做好了鱼雷发射准备,按照舰桥传来的参数最后调整角度,然后发射鱼雷。
  “鱼雷已经发射”的报告迅速传到了“铁公爵”号舰桥,多名军官不约而同地低头读表,杰利科亦一言不发地等待着。十秒、二十秒、半分钟,时间不断流淌,舰桥外面炮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仅从声音上根本辨不出鱼雷是否命中目标。
  海面依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鱼雷航迹完全隐没在翻滚的浪涛之中,“阿尔伯特国王”号上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鱼雷的来袭,直到一阵猛烈的爆炸从前部舰底传来,许多人还以为是被敌舰主炮击中。实际上,鱼雷在它一号主炮塔弹药库前方的双层舰底撕开了一个绝无堵漏可能的大口子,转瞬之间,4个舰底水密舱舰被迸射而入的海水给灌满了,而且爆炸的巨大威力直接炸开了这些水密舱的纵向隔门,海水立即涌入水密舱上方的舱室,水压之大、水势之猛,许多德国舰员发现情况不对却已经来不及关闭各处防水门,溺死者多达六十余人,而一些舰员在撤离无望的情况下用舰内电话和传音管道发出了告警。为了阻止海水的蔓延,指挥官下令紧急关闭全部下层舱室,前部位置的中层舱室也进行了防范管制。在失去四分之一水密舱和多个下层舱室的情况下,舰底进水状况终于得到了初步的遏制,而这时候“阿尔伯特国王”已经进水2700余吨,舰体出现了严重的纵向倾斜,航行速度由20节锐减至8节,而后又自行减慢到5节。
  得知“阿尔伯特国王”遭到鱼雷重创时,夏树所在的“国王”号已经抄到了“铁公爵”的左舷后方,正准备同“阿尔伯特国王”夹击英国旗舰。意识到僚舰已经掉队,夏树不得不临时调整战术,令“国王”和“凯撒”同步右转,在对敌舰进行最后一轮齐射轰击之后,它们背离英国舰队赶去掩护龟速爬行的“阿尔伯特国王”。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重挫了一艘德国主力舰,杰利科顿时又看到了逆转不利局面的希望,尤其在得知一艘敌舰航速锐减、两艘敌舰主动撤出战斗的情况之后,他立即向其余舰艇拍发电报,令各舰以“铁公爵”为先导重新编整战列。脱离对敌接触的三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很快做出回应,但拖在舰队后部的四艘无畏舰——“征服者”、“雷电”、“前卫”、“海王星”,尤其是原属伯尼编队的“前卫”和“海王星”,这时候却又陷入了困境。在兰斯将军率领的三艘德国老式无畏舰的猛烈轰击下,倒霉至极的“前卫”号俨然变成了一个既无指挥又无战力的累赘,连续中弹的“海王星”号也有从火把变成火炬的趋势,更让英国人感到雪上加霜的是,兰斯编队后侧海面出现连片的炮焰闪光,纷至沓来的重磅炮弹轻松找准“海王星”号,令这艘早期建造的老式无畏舰处境变得岌岌可危。
第54章
尼奥尔德的盛宴(上)
  战况胶着之时,突然加入战场并向英国战列舰“海王星”号发起猛烈攻击的力量便是弗朗茨·冯·希佩尔将军指挥的德国侦察舰队,包括战列巡洋舰“塞德利茨”、“德弗林格”、“戈本”及轻巡洋舰“斯特拉斯堡”、“罗斯托克”。它们是德国海军的精锐骑兵,是德国巡洋舰队的精华和骄傲所在,从黄昏前激战贝蒂舰队开始,它们就在希佩尔及全体官兵的努力下完成了一段堪称传奇的战斗航程,它们直接击沉3艘英国战巡、重创1艘,击沉1艘英国老式战列舰、重创2艘,仅这支德国侦察舰队的战绩就让英国皇家海军元气大伤,何况它们积极的战术作用影响着整个海战的进程。
  经过多番激战,希佩尔的这三艘战巡都不可避免地负了伤挂了彩,但它们最犀利的武器——重炮和航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它们在狂涛骇浪中高速奔进,一个多小时前还在牵制英国老式战列舰群,现在已经加入主战场,成为英国人预料之外的“奇兵”。
  在担当临时旗舰的“国王”号上,通过无线电报告得知希佩尔舰队的抵达,军官们紧皱的眉头一一舒展开来,“阿尔伯特国王”遭到重创的阴霾顿时烟消云散。执掌指挥权的夏树当即令通讯官以探照灯朝英国舰队的相反方向发出信号,令“路易波特摄政王”、“图林根”、“波森”、“拿骚”、“奥斯特弗里兰”赶来参战。除“图林根”号回应“本舰伤重恐无法坚持战斗”,其余四艘战舰纷纷奉召而来。
  南面是以“国王”号为首的6艘无畏舰,西面是兰斯的3艘无畏舰和希佩尔的3艘战巡,战场形势变成了12艘德国主力舰对阵8艘英国无畏舰,且不算行踪未明的三艘英国无畏舰——“柏勒罗丰”、“无畏”、“科林伍德”,德国舰队终于在整体实力上占据了显著优势!
  实力之外,德国舰队的阵位优势也较为明显,两支旗鼓相当的战斗编队对英国主力舰队形成夹击之势,极其有限的战场宽度使得它们能够相互策应、密切配合,杰利科编队唯一的优势就是兵力集中,而且除了两艘老式受损严重的无畏舰,其余6艘皆是实力强劲的超无畏舰,战局的发展还远未到让英国人彻底绝望的时候。面对战场西侧那支德国战斗编队的猛烈攻击,杰利科命令“前卫”和“海王星”全速向北撤离,“征服者”和“雷电”以最快的速度同旗舰以及三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会合,重新编成最强的主力战线。
  经过连续转向,憾失“百夫长”的乔治五世三姊妹——“阿贾克斯”、“大胆”、“乔治五世”,以及损伤情况不太乐观的旗舰“铁公爵”,变成了舰艏朝北的航行状态。暂时摆脱了三艘德国主力舰的贴身肉搏,它们开始将火力集中在左舷方向,对严重威胁两艘老式无畏舰的德国战斗编队实施齐射。
  注意到英国舰队的战斗调整,夏树从“国王”号上发出无线电指令,要求兰斯编队掩护希佩尔舰队近距离攻击那两艘企图撤离的英国主力舰,“凯撒”和“国王”也不再盘桓等待四艘航速稍慢的老式无畏舰,而是令随行轻舰艇严密守护伤势较重的“阿尔伯特国王”,自己则全速向北追击英国舰队。
  为了跟兰斯编队的三艘老式无畏舰协同,希佩尔舰队的航速一度降到16节,而这三艘战巡的静水最高航速皆在26节以上,两艘轻巡洋舰的极速分别达到27节和28节。得到旗舰指令,这五艘战舰以轻骑兵的矫健姿态向前突进,恶劣的海况将它们的最高航速限制在了23节左右,但这仍然超出了任何一艘英国无畏舰和超无畏舰的静水极速——直到伊丽莎白女王级服役,情况才可能得到改观,可那至少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
  风雨交加的夜晚,海面上的视野糟糕到了极点,大功率探照灯的有效照射距离几乎缩减到了正常水平的十分之一。以黑暗中那两团摇曳的火光为标的,希佩尔舰队闭灯前行,几分钟之后,瞭望人员突然观察到前方海面有小型舰只活动,于是匆匆拉响警报,但双方的距离过于接近,“塞德利茨”号根本闪避不及,若是吨位相近的两艘舰艇,发生这样的高速撞击必然两败俱伤,而出现在希佩尔旗舰前方的只是一艘接近千吨的英国驱逐舰,双方的重量和体型相差二十多倍,“塞德利茨”号那形同斧刃的平直舰艏猛然劈进对方舰体,硬生生地将其舰尾部分与舰体割裂开来,这艘英国驱逐舰上的96名舰员仅有10人生还。
  突如其来的撞击不仅让德国战列巡洋舰上的人员大吃一惊,距此不远的“前卫”号官兵也由此意识到巨大威胁的逼近,然而这艘早期建造的圣文森特级无畏舰已在先前的战斗中丧失了全部主炮,仅凭副炮火力根本无法招架住强劲对手的冲击,艏艉方向的水下鱼雷发射管作战角度又极其有限,只好令护航驱逐舰发射鱼雷阻截对手。在300米的距离上,两艘英国驱逐舰匆匆对准目标发射了4条鱼雷,德国战巡并没有观察到鱼雷航迹,更无从做出规避,但这些鱼雷却无一例外地偏离了目标。
  在离“前卫”号仅有200多米时,“塞德利茨”稳舵左转,舰上堪用的主炮齐齐压低炮口指向右舷,“德弗林格”和“戈本”紧随其后。三艘德国战巡突然打开探照灯,在这枪弹轻易可及的距离上,十数门11和12英寸口径的克虏伯舰炮将密集猛烈的炮火倾泻到“前卫”号上。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这艘几无还手之力的英国无畏舰挨了7发大口径炮弹,7至10英寸厚度的水线主装甲带接连遭到贯穿,上层甲板火势未灭,舰艏又为汹汹烈焰所包围。为了结束这艘英国战舰的痛苦挣扎,亦是替己方战巡节省弹药,“斯特拉斯堡”和“罗斯托克”连续向它发射了6条500毫米的G型鱼雷,但近距离的雷击亦同英国轻舰艇一样尽数偏失。
  越过“前卫”号之后,希佩尔的三艘战巡又将炮口对准“海王星”号,它的防护水平与圣文森特级相当,5座主炮塔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并配置了一座外观雄武的塔式舰桥,但最厚处仅有10英寸的水线装甲无法阻挡德国主力舰的炮火侵袭,配备11英寸正面装甲的主炮塔亦在激烈的战斗中频遭击毁,而它仅剩的几门主炮虽对德国战巡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怎奈舰体进水情况恶化,水泵往外抽水的效率已经赶不上进水速度。为了保全舰员们的性命,舰长下令弃舰,并向友舰发出求救信号。
  火光下,希佩尔看到“海王星”舰体倾侧严重,并有大量舰员弃舰逃生,遂令各舰停火。以“塞德利茨”领头,德国侦察舰队朝逆时针方向作180度调头,紧接着又继续用炮火蹂躏仍处航行状态的“前卫”号。这时候,兰斯编队的三艘老式无畏舰也已经逼近到距“前卫”不远的海面,并果断加入到这场单方面的炮战当中。由于所储油料流失殆尽,舷侧的油舱不仅无法发挥辅助防御作用,反而增大了敌方穿甲弹在舰内的爆炸威力,而这雨点般的炮火终于摧垮了“前卫”官兵的坚韧意志,在水线装甲破损达14处、上层建筑全毁的情况下,它成了又一艘被放弃的英国主力舰,但德舰停止攻击后过了半个多小时,它才带着400多舰员沉入水中,而生还的592名官兵中,当晚被英国舰艇救起者仅97人。
  德国海军的两员勇将——弗朗茨·冯·希佩尔和威廉·冯·兰斯,联手在英国舰队的薄弱软肋位置狠狠插了一剑,如若杰利科和他麾下仍在坚守的海军官兵们在第一时间获悉“前卫”濒危、“海王星”弃舰的糟糕战况,他们的战斗信念很可能会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甚灵活的联络手段反而给了杰利科拯救这支舰队乃至整个国家的一线希望。在希佩尔舰队逐一蹂躏“前卫”和“海王星”的过程中,已经调头转向的四艘英国主力舰正朝它们全速驶来,并将对准兰斯编队的炮口转向新的目标——无论杰利科当时是否清楚这些是早先击溃贝蒂机动舰队、奔袭老式战列舰群的德国战列巡洋舰,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他这四艘主力舰具备了在近距离炮战中迅速歼灭对手的实力。
  战斗在不超过400米的距离上打响,由于三艘德国战巡和两艘轻巡上的探照灯还未关闭,率先开火的“阿贾克斯”号和“大胆”号打得又准又狠,“塞德利茨”号接敌的左舷顿时被冲天的水柱所遮掩,弹片直接击碎了四盏探照灯;德国海军最新最强的战列巡洋舰“德弗林格”号更遭当头棒喝,一发威力巨大的13.5英寸穿甲弹直接在它的舯部甲板炸响,爆炸的焰光就像是一颗红色的照明弹那样耀眼,可怕的冲击力将二十多名露天炮位上的舰员吹飞,而那疾速扩张的黄绿色烟团更是莫名妖艳。
  爆炸之后,“德弗林格”整齐而紧凑的上层建筑顿时面目全非,一座双联装副炮不翼而飞,舰桥基座缺了一大块,主烟囱基座露出了一个骇人的大口子,连带着甲板以及与之相邻的次装甲带出现了严重的变形。
  英国舰队的强势反扑或是希佩尔始料未及的,而随着“乔治五世”和“铁公爵”迅速加入战斗,德国战巡编队的处境就更加不妙了。不过,在对手实力明显强于自己的情况下,希佩尔却令各舰保持战位、英勇迎战,并以探照灯指向对方,使杰利科的战舰暴露在德国舰队的视线当中,而杰利科的四艘主力舰却始终灯火紧闭。由此一来,紧张的杰利科和他的多数幕僚都把眼前的五艘德国战舰,特别是两艘装配双联装炮塔的德国轻巡洋舰,当成了德国海军主力舰——尽管自己刚刚才把三艘德国新锐无畏舰和半打多的老式无畏舰抛在了身后,但他们并不完全确定德国人还有几艘无畏舰。直到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高层和情报部门都认为德国海军入役的无畏舰不止他们对外公布的这14艘,他们很有可能还在秘密状态下建造了1-2艘,此举既可以减少来自英国的反应,又可以在战场上给对手“意外惊喜”。考虑到与“国王”号同级的3艘国王级无畏舰也有可能比预期的时间更早服役,英国海军高层认为德国海军最多可能拥有17-18艘无畏舰,并在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海战中出动16艘以上。正因如此,杰利科带上了9艘被视为“准无畏舰”的老式战列舰,但它们最显著的作用却是拖慢主力舰队的航速,导致贝蒂舰队不得不在天黑前独立面对整个德国海军的攻击。
第55章
尼奥尔德的盛宴(下)
  无视忽强忽弱的爆炸声响和舰体的颤动感觉,弗朗茨·冯·希佩尔以笔直的身姿矗立在舰桥左侧,己方探照灯发出的光柱努力穿过密如纱帘的重重雨幕,映照出敌舰恢弘雄伟的轮廓。
  凭借之前数个小时的战绩,希佩尔和他的官兵们足以成为举国称颂的海战英雄,德国侦察舰队也用无可争议的表现证明了德国造船工业的优越性。因此,即便是在处境不那么有利的情况下,希佩尔有足够的理由藐视对手,以一副无所谓的口吻嘟囔说:“原来是这么四个大家伙。”
  希佩尔的参谋长,在德国海军届还只是一名优秀青年军官的埃里希·雷德尔接着话说道:“乔治五世级战列舰,1911年至1913年建造,相比战巡,它们以航速换防御,生存能力很强,火力也很凶猛。仅凭我们的力量很难对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