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387

  “确如您所说,我两次随同布勃诺夫同志出访爱尔兰,还有一次率部前去接收爱尔兰交付我们使用的装备,所见所闻,颇有感慨。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包括君主专制在内,所有的专制制度必定会被共产主义所取代,但在特定时期,这些专制制度的有存在的原因和价值,而约阿希姆国王无疑是君主专制末期最为出色的领导者,从某种程度来说,他的眼界和胸怀已经突破了传统君主专制的限制,所以,我们不能以常规的视角来看到这个人所领导的国家。我们的苏维埃海军是在困境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即便长期受到敌对国家的封锁,依然在坚强地发展壮大,这是让我们感到由衷骄傲的一点。假如外部环境给我们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发展建设,即便没有任何的外部援助,我相信苏俄海军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军,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我们目前最缺的恰恰是和平发展的时间,当初日本军队挑起哈拉哈河冲突,如果我们选择退让,那么日本军队现在很可能已经占领了东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我们用于国家建设的木材和矿石产量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而我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全力反击,不但守住了国土,还把中国东北地区从日军的占领下解放出来,使得那里的工业生产重新恢复了生机——没有记错的话,自1944年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的煤铁产量已经占到了我们整个国家产量的三分之一还多吧?”
  说罢,库兹涅佐夫向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的布哈林同志投去了求证的目光,在对方点头之后,他继续道:“对日作战初期,我们没有得到外部援助,太平洋舰队和远东战区的航空部队独力对抗日本海空军,战斗打得十分艰辛,‘基洛夫’号的战沉一度让我们的官兵受到失败主义的侵扰,而在得到外部援助之后,我们迅速打了几场漂亮仗,最终把日本海军赶出了圣彼得大帝湾。虽然说寻求西方国家的技术援助是短期的逐利行为,好比用酒来麻痹伤口的痛感,长远来说弊大于利,但在当前的特定时期,在我们随时可能再度陷入战争泥潭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必要尽可能迅速地提升自己的实力,等到渡过难关之后,再把欠下的账给补上来。”
第106章
师夷技长(中)
  1947年3月,就在爱尔兰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圣帕特里克节前夕,新联合王国海军在位于爱尔兰岛西南的丁格尔湾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武器测试。服役近二十年的费奥纳级轻巡洋舰“奥斯卡”号和年龄达到22年的“烈火”号驱逐舰是此次武器测试的主角——在“奥斯卡”号被拆除的三号主炮位置和“烈火”号被拆除的鱼雷发射管位置,各安装有一对特制、角度和方向可调的滑轨。滑轨的末端放置着一个形如小型飞机的物件,这便是被称为“飞雷”的M-2型舰对舰导弹。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式武器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经过充分加速后的飞行速度达到700公里每小时,采用惯性制导和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其理论射程达到90-120公里,而实弹测试中的有效射程在40公里左右,一旦超过这个距离,命中率便会急剧下降,甚至会有攻击错误目标的情况出现。
  进入测试阶段的“飞雷”全重2420千克,是普通533毫米鱼雷的1.5到2倍,其破甲战斗部装有高爆炸药285千克,采用触发式和触发延时两种引信,对战舰装甲的破坏力跟现役的533毫米鱼雷相当,这意味着它们足以对大中型舰艇构成致命威胁。
  “奥斯卡”和“烈火”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曾经叱咤沙场的前英国海军重巡洋舰“什罗普郡”号,这艘受损被俘的战舰多次被用于舰炮测试,舰体早已是千疮百孔,却依然顽强漂浮在海面上。这一次,四枚呼啸而至的M-2型导弹彻底结束了它的痛苦——两枚直接命中,两枚达到近失伤害。一阵猛烈的爆炸过后,“什罗普郡”号缓缓沉入海底……
  这对临时组合的第二个目标,是报废的远洋货轮“厄尔士”号。这艘可载22000吨货物的大型船舶诞生于本世纪初,由几组老式的燃煤锅炉和往复式蒸汽机提供动力,十几年前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自1934年以来一直作为大型运煤船往返于威尔士和爱尔兰之间,直到爱尔兰海军将其购入用作靶船。海军造船厂在这艘老船的底舱焊接了防水隔板,并装载了数百吨松木增加其抗沉能力,它在127毫米和152毫米新式舰炮的测试中两度遭受重创,但都逃过了沉没的厄运。
  在对“厄尔士”的攻击中,“奥斯卡”号从20000米外发射了两枚“飞雷”,它们飞速掠过海面,其中一枚偏离目标,另一枚准确命中了这个体型庞大的目标,在船壳炸出了一个四米乘五米的大口子,由于这个破口高出水线,“厄尔士”号并没有立即沉没,而是燃起了大火。紧接着,“烈火”在距离15000米的位置发射了两枚“飞雷”,双双命中目标,报废的远洋货轮被轻而易举地撕成了碎片……
  丁格尔湾的“飞雷测试”固然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但依循惯例,军方还是在第一时间向德国盟友通报了这一重要武器的测试情况。在火箭武器领域,德国人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他们的战舰早在40年代初期就装备了火箭式反潜深弹,后来又研发出了供登陆舰压制敌军滩头阵地的管式火箭发射器,并与爱尔兰海军同步列装了舰载防空火箭弹,但这些火箭动力武器要么是传统触发式,要么是人工操控式,并没有演进到自动搜寻目标的阶段。得知新联合王国的飞雷测试获得成功,德国海军的将军迅即组团前来观摩学习,他们的评估报告虽没有引起现任德国海军首脑奥古斯特·冯·奥尔登堡元帅的重视,却让新近升任德国公海舰队司令的雷德尔上将如获至宝。在雷德尔的强烈建议下,德皇小威廉授权海军援引《德国·新联合王国军事同盟条约》有关军事技术合作的条款,用最新式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技术从新联合王国海军换取了有关“飞雷”的全套数据,以供德国海军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在圣帕特里克节后,小威廉携皇后皇储对新联合王国展开正式的国事访问,“飞雷”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两位君主之间的一个热点话题。
  “现如今,搭载高精度火控雷达的战舰,能够有效攻击30公里外的海面目标,命中率可达2%-3%,命中率跟你们的‘飞雷’比起来似乎逊色了很多,可是不要忘了,一发14英寸炮弹的造价才6000马克,而你的飞雷一枚就要27万马克,那可相当于一架IR-43的造价吧?按照常理,我们应该继续发展高射程、高精度的火炮才对,可经验告诉我们,神奇的约阿希姆一世陛下从未在军事技术的发展上失过手。告诉我,约亨,你为什么看好这种异常昂贵的新式武器?”在一次宴会后的沙龙上,小威廉一边吞云吐雾,一边道出疑惑。
  夏树神情淡然地回答说:“确实,‘飞雷’造价惊人,而且是一次性消耗品。如若投入实战,它们的性价比肯定比不上大口径舰炮,跟普通鱼雷相比也要逊色不少,而且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纵然如此,想想几十年前,当丑陋的木制飞机将沙袋大小的炸弹投向敌军的时候,大多数人也在讥笑它们那可怜的威力和效率,而未料到它们很快就会成为比机枪大炮还重要的战争砝码。您说呢,神圣的第二帝国皇帝陛下?”
  小威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么说来,‘飞雷’在军事历史上的地位,是足以跟飞机相媲美的咯?”
  夏树摊开手:“那是必然的。”
  小威廉继而以他那特有的、半戏谑的口吻问:“听您的口气,新联合王国即将大规模生产和列装‘飞雷’,并对现有舰艇进行全面的现代化升级咯?”
  夏树咧嘴笑道:“我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我的工程师告诉我,如果要在三年内全面换装,需要投入至少200亿马克的费用,所以,在没有战争威胁的情况下,我们未来三年最多对10-20%的现役舰艇进行升级,同时生产200-300枚M2型‘飞雷’及其后续型号。当然了,如果经济局势好于预期,我们会适当增加投产规模。”
  小威廉仰头大笑:“您治下的新联合王国,可是当前欧洲最富裕的国家啊!1946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比德国还要高22.14%!”
  “即便如此,小小的新联合王国,经济总量仍只有第二帝国的11%,而已。”夏树笑着回应说。
  小威廉遂提议道:“话说回来,如果这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武器只是因为价格问题无法得到普及,那我们不妨像过去那样采取标准化的模式,使M2成为至少我们两个国家的海军标准化装备。”
  夏树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对于这一建议,我本人无异议。”
  小威廉一贯自视为国际舞台上的“精明人”,他习惯性地摸了摸唇胡,讪笑道:“仅仅是无异议?”
  夏树道:“在没有战争威胁的情况下,我不认为有必要大规模装备这种尚不成熟的新式武器。事实上,以我们两国现有的工业能力,只要是掌握了技术的武器装备,随时可以不计代价地扩大生产。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其技术,力争提高其稳定性,并想方设法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哈,这就是典型的爱尔兰式思维!”小威廉笑道。
  在大多数人眼里,爱尔兰式思维是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的楷模,是以军促商、良性循环的典范,然而在某些评论家的笔下,“爱尔兰思维”意味着凡事将性价比和经济性放在首要位置,是“小农意识”、“投机者思维”,其极端表现是“见利忘义”——爱尔兰人从不拒绝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订单,只要有足够的经济利益,甚至可以放弃政治尊严——哪怕他们最不喜欢的日本人,也从他们手里买到过高性能的航空母舰!
  夏树一点也没有生气,他反问道:“这样难道不好么?”
  小威廉叹了口气,拍着胞弟的肩膀说:“二十年代这样做,非常正确;三十年代这样做,勉勉强强;现在是四十年代了,德国的经济世界第一,爱尔兰和威尔士联合后的经济规模也跻身欧洲前列。约亨,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真正属于我们的时代,为什么要让这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观念阻挡我们大步向前?”
  夏树的思维没有停留在这番话的表面,他思量道:“听您的意思,还是打算对苏俄发动战争?”
  小威廉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微微皱起眉头:“看来,出访俄国让你对苏维埃政权的看法大为改观了。如此看来,情报部门那个匪夷所思的报告有可能是真的咯?”
  夏树当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虽然德国人不太可能从自己或者俄国人那里直接拿到证据,但从苏俄军队近来大规模加强防核战备的举动,不难推测出他们通过某种途径获取了核武器相关机密,继而在屈指可数的几个怀疑对象中做出筛选排序。
  他当然不会承认,即便德国情报部门能够拿到一些关键性的证据,他也准备了可以让自己推脱责任的后手,毕竟这是个可能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的恶性事件。不出意外的话,这件事将跟东京核爆炸事件的真相一样,长久地埋藏于历史深处,不为外人所知。
第107章
师夷技长(下)
  1947年5月,在国联理事会和共产国际两大国际组织的积极努力下,波兰局势终于迎来了重大转机——流亡苏俄的波兰苏维埃联合委员会主席、革命者波莱斯瓦夫·贝鲁特,在俄国南部港口城市索契发布宣言,称波兰苏维埃将从和平稳定大局出发,放弃武装对抗德奥统治的激进策略,放弃独立建国的斗争理念,承认德奥当局依据1917年停战条约对波兰地区实施合法管制,并将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继续为波兰人民争取安定公正的生活条件,为波兰劳动者争取安全公平的工作条件,如此之类。尽管贝鲁特宣言被许多波兰人视为是妥协主义、投降主义,甚至遭到了一些游击队的公开抵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7个多月里,已经有太多的波兰人为那位被刺杀的德国亲王陪葬,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波兰这个民族必然走到攸关生死存亡的地步。在内外交困的恶劣境况下,除了理性退让之外,他们实在没有更为合适的选择。
  入夏之际,国际形势稍缓。在反复征询了各部门意见之后,苏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国家和军队的实际领导者斯维尔德洛夫,做出了出访新联合王国的决定。这是他自担任苏俄领导人以来首次离开俄罗斯以及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的万里疆土,踏上一个西方国家的地界。
  1947年6月6日,斯维尔德洛夫乘坐的专机抵达新联合王国首都利默里克。
  此时的利默里克,早已不是30年前那个刚刚被选定为爱尔兰新首都的海滨小城,它的城市面积和人口规模均位列世界前十,现代化程度更是稳居欧洲第一。这里的居民早就习惯了各种国际化的峰会和博览,也见惯了各种风云人物与盛世容颜,所以当庞大的苏俄访问团抵达这里时,城市的秩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大多数民众各行其是,而不是带着好奇或警惕前期夹道围观神秘莫测的红色领袖。
  跟新联合王国国王约阿希姆一世陛下造访莫斯科时的行程安排不同,斯维尔德洛夫一行人不仅在利默里克的中心街道和广场公开亮相,还当众在爱尔兰独立战争纪念碑前敬献了花圈。访问期间,这位苏俄领袖得以随心所欲地参观大利默里克地区乃至整个爱尔兰岛上任意一处造船设施、工厂车间、科研机构以及教育单位,而且可以临时改变行程,甚至去到一些地图上没有明确标注的地方——只有核研究中心和核反应堆设施被明确列为非请勿近的禁区。
  现如今,以爱尔兰为主体的新联合王国,拥有完备的工业和科研体系,上能够独立设计制造高空侦察机、截击机、轰炸机,下能够建造远洋潜艇、声导鱼雷、特种水雷,大到航空母舰,小到电子磁控管,军队现役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军工外销产品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占有率远远超过了奥匈帝国、意大利、比利时等老牌工业强国,I系列军用飞机、利默里克造船厂的舰船以及胡伯特半自动步枪,一如毛瑟步枪、克虏伯大炮出现在世界各地。活跃军工贸易为新联合王国提供了强劲而持续的发展动力,以此为基础,爱尔兰和威尔士的各项社会事业都走在了欧洲前列——工厂率先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单双休制,全民教育、全民医疗在大多数地区得到普及,而且得益于国家层面稳定有效的调控政策,国内市场物资供给充裕、价格水平合理——这简直就是老马设想中的苏维埃理想国!
  苏俄政权的建立,与爱尔兰王国的新生相差不过一年。两个百废待兴的国家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当初的工业基础都很薄弱,交通、医疗、教育、科研水平低下。论自然资源,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坐拥爱尔兰人渴望不可及的巨大财富,论人口福利,俄罗斯在任何一个时期没有出现过缺乏劳动力或是征兵源的困扰,而爱尔兰王国的初始人口只有可怜兮兮的四百多万——要知道那时候伦敦市区的人口就达到了700万。在这场悄然进行的发展竞赛中,爱尔兰人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宛若涅磐重生的凤凰,带着耀眼的光辉傲然高飞,而苏俄的共产主义者虽然意志坚定、不惧辛劳,可在20年代中期以前,他们一面要对付国家内部的分裂势力,一面要提防外部的干涉势力,只能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发展建设上。从20年代中后期到30年代早期,苏俄的国防和工业因得到美英阵营的支持扶助而进入了一个短暂的飞跃期,然而随着美英两国的战败,苏俄旋即陷入到了全面的包围封锁当中,国防建设的巨大投入再度拖慢了国家的发展速度,这种状况直到日苏战争的爆发才迎来了转机。纵向比较,苏俄的经济、工业、科技、军事实力均较沙俄末期有了成倍的提升,可是横向比较,爱尔兰人数十倍、上百倍的增长速度让俄国人只有汗颜的份。
  亲眼见识了爱尔兰的发展成就,见识了爱尔兰人富足、祥和的生活状态,斯维尔德洛夫更加坚定了与新联合王国开展深层次合作的念头。6月13日,在巡访爱尔兰各地后,斯维尔德洛夫一行来到风景秀丽的爱尔兰小城梅努斯,在此与新联合王国高层官员举行为期四天的正式会晤。按照双方商定的议程安排,此次会晤将涵盖工业科技、医疗教育、国防军事等重要领域。为了争取对方在一系列合作上给予最优惠或较优惠的条件,斯维尔德洛夫做出了向新联合王国开放列宁格勒和摩尔曼斯克两处港口进行自由贸易的重要决定,并指示苏俄政府和军方在远东事务上加快履约……
  会晤临结束前,也即苏俄访问团即将启程归国前,两国首脑在梅努斯城堡钓了一个下午的鱼。在只有一名翻译官在场的情况下,两人就诸多话题交换了意见,而此次谈话的所有内容均未做出书面记录,故被外界称为“梅努斯堡密语”。次日,两国政府代表在梅努斯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因协议主要涉及两国造船和海洋领域的合作,该协议又被称为《利默里克·摩尔曼斯克合作协定》。
  正如某人所料,对于新联合王国与苏俄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一事,欧洲各国普遍反应冷淡。一方面,在他们的印象里,俄国人除了致命的“红色病毒”以及源源不断的木材、毛皮、矿产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跟他们合作的结果多半会是得不偿失。另一方面,爱尔兰乃至新联合王国“国际军火商”、“国际雇佣兵”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只要对方的开价达到了他们的预期,哪怕是在万里之外也可以送货上门。
  不过,跟广大吃瓜群众的无所谓心态不同,德国高层尤其是皇室贵胄对此颇为反感。德皇小威廉便在私下场合表示,他那位神勇无畏的胞弟估计已经把当年威尔士动乱的教训给抛之脑后了,从前跟俄国人合作,无外乎是要提防对方变化无常的心态,现在跟俄国人合作,就必须小心防备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了。因此,他将通过外交渠道敦促新联合王国政府严守同盟条约,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事关西方同盟国核心机密的技术泄露给俄国人,以此为前提,德国政府不会对新联合王国与任何一个国家的正常合作进行干涉,但从此以往,德国在与新联合王国开展合作时,都会把苏俄的潜在影响考虑进来!
  在德皇小威廉这番表态之后,德国政府和军方迅速做出反应,他们对德国与新联合王国现有的合作协议、协定、条约等等展开全面梳理,对有可能因为新联合王国与苏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而造成技术性泄密的情况进行评估,进而敦促新联合王国做出保证性的承诺,并向新联合王国增派了观察员和情报员。德国官方此举虽未大张旗鼓,但仍在民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少上流社会人士纷纷将他们在爱尔兰的房产挂牌出售,一些德国财团做出了暂停或削减在新联合王国投资的决定,而最让新联合王国政府和民众感受到压力的,是德意志银行减少其在新联合王国中央银行所占股份的意向性表态。要知道,德国资本对爱尔兰王国建立之初迅速稳定市场、建立金融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爱尔兰经济二三十年代的高速发展中扮演着燃料箱的角色,德意志银行不但占有新联合王国中央银行36%的股权,并且一直是爱尔兰乃至新联合王国所发行国债的最大持有者。可以说,相较于国防军事,新联合王国在金融领域更依赖于德国盟友的支持。
  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新联合王国并没有像旁观者预料的那样摇摆不定或是低头妥协,王室和政府双双宣布增持中央银行股份,并号召民众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增购国债,使得国内金融市场迅速从风声鹤唳的剧烈波动状态恢复过来。紧接着,新联合王国工业贸易部门与苏俄方面进行了紧急协谈,援引两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了有关新联合王国注册企业在苏俄境内获得原材料采购优先权、由支付预付款改为现购自运等贸易协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工业经济面临的短期资金问题。
第108章
国际海军学院
  戈尔韦湾北岸,距离戈尔韦郡首府戈尔韦市17公里的位置,坐落着一座颇具现代化气息的海军基地。爱尔兰王国时期,它是爱尔兰海军在西海岸最大的潜艇训练、补给、维修基地,声名赫赫的爱尔兰皇家潜艇学院便诞生于此。
  1947年盛夏的一天,新联合王国之王、万众敬仰的约阿希姆一世陛下携海军将领们来到这里,出席戈尔韦国际海军学院的落成典礼暨首期学员开学典礼。尽管烈日炙烤着大地,来自大西洋的清凉海风让人们安然置身户外。学院操场上,来自新联合王国、苏俄、西班牙、瑞典、希腊、美国、阿根廷、中国等8个不同国家的240名青年穿着笔挺洁白的学员制服,脸上洋溢着自信的骄傲。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无不通过了层层选拔与激烈竞争,是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和幸运儿;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无不带着师夷长技、报效祖国的壮志雄心而来,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为期12个月的高水平课程和高强度训练,探寻爱尔兰海军从无名小辈到叱咤大洋、笑傲列强的奥秘,领略海军技术发展和实战谋略演变的精粹……
  爱尔兰皇家潜艇学院已经迁往技术条件更加完善的都柏林,并更名为联合王国皇家潜艇学院,它留下的校舍、船坞、码头构成了国际海军学院的主体。出于开展课程的需要,新联合王国海军从现役序列和封存行列里各调配了数艘舰艇和飞机提供给国际海军学院,这其中就包括了菲律宾战役后声名鹊起的IA-40型舰载雷达预警机以及新联合王国海军的试验性水下高速潜艇Uh-1。
  在苏俄·新联合王国海上联合演习当中,K级水下高速潜艇是苏俄海军北方舰队屈指可数的亮点之一,俄国人对闭式循环往复式发动机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甚至领先于当下的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德国。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并非德国人的舰艇设计理念或是造船工程技术滞后了,而是国家海战战略思路的直观体现——当前德国海军发展的重点是制海型舰艇,也即航空母舰和多用途水面舰艇,而在所有国家都还在使用活塞式舰载机的时候,他们已经实现了喷气式舰载机的实用化。
  苏俄海军的闭式循环往复式发动机技术源自南欧传统海军强国意大利,但意大利并非该领域的真正领头羊。早在1938年,美国与爱尔兰签订的军事合作协定里,就有联合研发水下高速潜艇的项目,而到了1941年,该项目从理论研究转入实践阶段,美方很快建造出了一艘200吨的试验型潜艇。1943年,在进行了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美国和爱尔兰合作设计出了标准排水量为1400吨的防御型水下高速潜艇和3200吨的远洋型水下高速潜艇,这两款潜艇均于1945年春列入两国海军现役序列。菲律宾战役期间,美国海军出动9艘水下高速潜艇,爱尔兰调派4艘参战,这些水下高速潜艇总共取得了击沉日方舰船33艘的战果,其中表现最耀眼的明星当属美国海军的“海怪”号,它在吕宋岛北部海域创造了3小时内击沉敌船3艘、军舰2艘的骄人战绩,将日军近两万吨作战物资和六百余名海员送入了海底。就实战成绩而言,美国和新联合王国才是当前AIP雏形技术发展的领航者……
  登上在操场前方的观礼台,视线扫过这240名昂首挺胸的学员,他们中的东方面孔令夏树感慨满怀。这座国际海军学院的定位是供各国现役军官前来进修深造的高级军事学院,报名者需具备士官级的海军基础素养,这对于任何一个拥有海军的国家来说都不是难事,唯独中国人是例外中的例外。新联合王国迄今没有承认日本扶持建立的伪政权,也没有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更不可能接纳他们的海军人员前来进修,所以国际海军学院接纳的中国籍学员全部来自于苏俄或苏俄实际控制区——有战略大撤退时期进入俄境并滞留至今的中国军民,也有如今扎根中国东北的苏维埃政权选派前来的精干人员。参与筛选的数十人中,以前干过海军的只有9人,其从军资历达到士官标准的仅仅6人,也就是说,除了6个人是真正符合报名条件的,余下的都是受到特殊照顾才得到选拔资格的——在夏树的格外关照下,这些东方汉子硬是在军事基础薄弱甚至完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普通人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掌握的技能。可以说,此刻站在这里的25个中国人除了在语言和经验上还有所欠缺之外,其他方面并不逊色于身边的同行们!
  “小伙子们,欢迎你们来到新联合王国,来到戈尔韦国际海军学院。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培养新联合王国海军军官的标准培训你们。如果你们无法适应这里的学习节奏或者生活环境,或是因为其他原因中途退出,我个人将深表遗憾,因为你们错过了成为顶级职业军官的一个机会。等到完成所有课程并通过考核之后,我可以保证,你们将会成为各自国家的骄傲,因为你们的军事素养、思维习惯、眼界意识,都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站在麦克风前,夏树先是用英语做了这段简单而精彩的讲话,紧接着,他又用西班牙语表述了一遍,而这两种语言足以使在场学员中的过半数听懂他的意思。在这之后,他停顿了片刻,以曾经无比熟悉的汉语,字正腔圆且中气十足地说了一遍。
  话音未落,已是满场惊诧,尤其那些东方面孔,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位被冠以“欧洲战神”、“霍亨索伦天才”等一连串璀璨头衔的欧洲君主,居然能够说这么一口纯正流利的中文!
  末了,夏树额外加了一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诸位任重道远,请勿辜负国人期盼!”
  25个中国汉子,体形、口音乃至信仰不尽相同,但在这一刻,他们眼中莫不噙着泪水。
  开学典礼过后,240名学员开始分班学习。不同于常规的高级军事学院,应友邦国家要求而建立的国际海军学院只设三个专业,即水面舰艇指挥、水下舰艇指挥、海军航空兵指挥。夏树之所以敢于宣称学院毕业者能够成为顶级的职业军官,源于爱尔兰海军在历次战争中的卓越表现,特别是在二战以及近期的美日菲律宾之战,他们拿出了令全世界信服的实力。
  通常情况下,每个国家都会依据各自的地缘条件和国防策略确立海军的战略定位,例如美国海军东防西攻,他们要在浩瀚太平洋上维护海外利益,就必然将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所以美籍学员们多选择海航专业;苏俄海军以守为主,自“基洛夫”号战沉以来,便将海军重心从水面舰艇转向水下舰艇和海军航空兵,所以俄籍学员们倾向于水下舰艇指挥和海航两个专业;阿根廷海军致力于保持他们在南美洲东岸的优势地位,所以他们的学员们大部分进入了水面舰艇指挥专业。唯一一群对专业选择感到尴尬的,便是那些来自中国的学员了,此时无论是偏居西北的蒋政权,还是立足东北的苏维埃政权,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存在,受日本扶植的伪政权虽有一支纸面实力不俗的海军,但他们的舰艇基本上是日本人淘汰不要的货色,加之军官水兵素质低下,大致只能胜任近海巡防、稽查警备这类角色。所以对中国籍的学员们来说,无论是从水面舰艇指挥、水下舰艇指挥以及海航指挥三大专业中挑选哪一个,当前来说根本不具备实际意义,甚至于学成之后,他们都不知该如何报效国家……
  这些中国籍学员历经千辛万苦才进入到国际海军学院,有了跟各国精英们一起学习切磋先进技战术思想、发展和培养国际情谊的宝贵机会,夏树自然要在暗中为他们指点迷津。25人之中,军校科班出生的6人早前所学均为水面舰艇的操作指挥,或主攻炮术,或擅长雷击,余下19人虽非军校生,但都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为了使他们各尽所长,夏树依据他们的自述资料初拟了专业方案,然后指派他的侍从官会同海军学院的资深教官跟每一个人进行面谈,籍此敲定调整方案,在报夏树审阅后最终定案——16人学习水面舰艇指挥,5人学习水下舰艇指挥,4人学习海航指挥。
  不光光是专业选择,中国籍的学员们在课业进行当中同样受到了院方的特别关照:学习水面舰艇指挥的,不管是操作演练还是战斗演习,多数时间都在使用高速鱼雷艇或轻型布雷舰,因而对各种雷击和布雷战术烂熟于心;学习水下舰艇指挥的,操作的基本上是小型潜艇或微型特种潜艇,演练的也大多是潜艇突袭和防御态势下的水下布雷战术;学习海航指挥的,则对应单机或小编队作战,且以低空投弹、夜间轰炸等科目居多。
第109章
奥斯曼帝国的崩塌与犹太人的复国梦想
  1947年的9月1日,位于利默里克市中心的超级摩天大楼——自由金融中心落成了。这座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甚至比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还高了20米,达到令人咋舌的401米。它总共拥有110层,站在地面眺望楼顶,给人以直入云霄的感官刺激。
  顾名思义,这座融汇了现代建筑科技精粹的大楼的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新联合王国中央银行持有它51%的股份,另外5家银行、4家保险机构以及1家酒店分享其余49%的股份,坐拥第88至110层产权的阿尔斯特大酒店也因此成为全世界离地高度最高的酒店,还未正式开业,房间便已经被订到了几个月之后……
  既然是在新联合王国的核心地带,又是举世瞩目的建筑工程,伟大的约阿希姆一世陛下当然要来剪彩。这些年来,爱尔兰人在他的领导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自由金融中心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彩头。平静地参加完剪彩仪式,夏树带着王后公主们登上高速电梯,来到位于第108层的王室专用套房,体验生活在云端的别样感觉。
  这天的午餐,自由金融中心的大股东们受邀与王室家庭同桌进餐,在享用精美餐点的同时,企业家们不失时机地向王国的统治者致以敬意,并力争让自己的商业或政治宏图得到上位者的认可与支持。在他们当中,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主要成员之一,罗斯柴尔德银行爱尔兰分行总裁罗伯特·罗斯柴尔德勋爵,虽然话语不多,却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员。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帝国分崩离析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年被英国王室授予的爵位也随之失去了意义,罗伯特·罗斯柴尔德的勋爵之位,源于罗斯柴尔德银行爱尔兰分行在1939年稳定爱尔兰金融局势中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由爱尔兰王室授予其荣誉的非世袭爵位,并在欧洲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午餐结束后,夏树没有依循惯例去散步,而是在套房的沙龙会见罗伯特·罗斯柴尔德勋爵及其带来的特殊客人。这群客人中为首的是哈伊姆·魏茨曼,是世界锡安主义组织会长,也即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实际领导者,此君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著名化学家。他在化学领域的最大成便是发现了通过细菌发酵取得大量化学产品的方法,因而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发酵技术之父——效力于英国皇家海军实验室期间,他使用细菌丙酮丁醇梭杆菌来生产丙酮,用丙酮制造无烟炸药,为英国的国防军事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并倚仗这一点积极争取英国政府和军方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可是在这个时空,同盟国阵营赢得了一战,所以没有《贝尔福宣言》,没有建立犹太国家和使耶路撒冷国际化的联合国决议,当然也没有纳粹德国疯狂迫害犹太人的举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也即锡安主义,只好苦苦等待着机会。
  犹太人想要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但巴勒斯坦乃至中东地区一直控制在奥斯曼帝国手里,虽然阿拉伯联盟通过坚持不懈的武装斗争,在1935年将奥斯曼帝国的势力从中东地区给驱逐了出去,但阿拉伯人同样不愿意接纳犹太人的回归。犹太人既寄望于西方列强的支持,又希望土耳其与阿拉伯的相互制衡能够让巴勒斯坦成为一个国际缓冲地带,然而从1935年开始,土耳其便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内战当中,直到1944年,人民党领导下的土耳其共和国武装部队才在安卡拉战役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随后摧枯拉朽般光复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大片领土。1945年春,奥斯曼帝国末代苏丹宣布退位并流亡海外,土耳其重新获得统一,并逐步与周边国家理顺外交关系,勘测划定国界。如犹太人期待的那样,土耳其共和国务实地放弃了奥斯曼帝国时期对叙利亚、巴勒斯坦、波斯以及阿拉伯半岛的领土主权,将政治版图收缩到了小亚细亚半岛,巴勒斯坦地区则成了叙利亚和阿拉伯王国的争夺对象,双方于1945年秋爆发武装冲突,后在国联的调停下宣布停火,但在这一地区,小规模的交火依然持续不断。纵使巴勒斯坦的局势动荡不安,犹太人依然掀起了向故土迁徙的浪潮。仅仅1946年一年,就有五万多名犹太人迁居到了巴勒斯坦,而在1947年上半年,又有至少三万名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并在耶路撒冷及周边地区定居,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十万,虽然这仅仅占到了现存犹太人总数的3.4%,但它无疑勾起了全世界犹太人埋藏心底的复国梦想……
  在罗斯柴尔德勋爵将宾客们一一介绍之后,夏树的目光不由得在哈伊姆·魏茨曼的搭档身上多逗留了一会儿。此人姓米尔希,名叫艾尔哈德,身份是退役的德国将军,以及世界锡安主义组织副会长。事实上,在赢得两次世界大战并一步步走向历史巅峰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米尔希并没有得到像旧时空那种在德国空军大显身手的机会,因为不会有人像戈林一样赏识他、提拔他,甚至为他掩盖犹太血统。从1910年参军开始,米尔希一直在德国陆军服役,两次大战均上过前线,无论训练、组织还是作战都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但始终晋升缓慢,直至1942年以陆军少将军阶退出现役,那时候他才刚刚年满五十岁,正是一名军官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年龄!
  人生轨迹的偏移固然令人唏嘘,但谁又能说米尔希现在的生活不尽如人意?至少他不必把自己伪装成“雅利安人”,而是可以光明正大地为犹太人的复国梦想而斗争,也许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得到一个展现自己军事才华的绝佳舞台……
  一位声名显赫的犹太金融家带着一群雄心勃勃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来到这里,向新联合王国国王阐述他们的理想与计划,自然是希望得到这位风云人物的支持。虽说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犹太财团在德国政经两界颇具影响力,然而霍亨索伦皇室维系统治所依靠的是传统容克地主阶级与新兴军事贵族阶层,真正的上流社会依旧视犹太人为投机者、暴发户、吸血鬼、骗子、小偷,不但打心底蔑视他们,更时不时依仗自己手里掌握的暴力强权对他们进行不公正的打压、迫害甚至是血淋淋的欺,所以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处境跟在俄、法、奥匈等国的同胞们一样糟糕。
  犹太人在欧洲各国饱受排挤、欺辱,固然跟贪婪无道、逐利舍本的赚钱方式以及坐拥巨大财富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追根究底,这是犹太人一直拥有自己孤立的、具有排他性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造成的——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有别于基督教世界,这种差异使他们往往被视为是“非我族类”,进而形成一种深刻的偏见。比如在19世纪末,世界正经历革命潮,很多人认为革命跟犹太人有关,而在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凶手里就有一个犹太人,沙俄借机驱离犹太人,这个事情随后扩大为整个东欧的排犹事件。
  再者,公元135年起义失败后,犹太人便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再也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无论迁徙到哪个国家,他们都处于政治地位低微的社会底层,所以才会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成为统治阶层“割韭菜”以及愤青们宣泄愤怒的对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