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387

  对于威廉皇储的阐述,夏树仔细聆听,细细揣摩,觉得对方诚意已有,但还没有达到自己设想的程度,故而仍不松口,这让生来急性子的小威廉有些恼火,他坦言道:“要是我们彻彻底底的输掉了大西洋海战,不得不依靠大西洋壁垒抵挡敌人进攻,那么西欧的许多港口城市都会被战火摧毁,无论爱尔兰的军队如何出色,也难保它不受侵犯。事实上,我们认为敌人会从北部寻找突破口,也就是说,冰岛和爱尔兰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主战场。”
  这个设想不正是冰岛国王奥斯卡一世近来惴惴不安的缘由么?
  经过短暂的思虑,夏树道:“我若接受委任,便是以生命投入战斗,绝不会因怯战而后退,万一发生不幸,殿下可否保证爱尔兰绝对意义上的主权独立,保证爱尔兰王室成员的绝对安全,保证爱尔兰王国的利益不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为何不可?”小威廉以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答复,但这样的肯定显然不如直接回答来得坚决。
  夏树无奈的摇摇头:“爱尔兰表面上政局稳固,实则隐患颇深,如若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发生政变,德裔官员和亲德势力遭到驱逐,殿下当如何决断?”
  小威廉想了想,没有正面回答:“据我所知,爱尔兰军队对你以及爱尔兰王室是绝对的忠诚。”
  “爱尔兰军队对我的忠诚毋庸置疑,但对于王室,确切地说是对于英国贵族出身的王后,他们并不像爱戴我一样爱戴她,而我的女儿们年龄尚小,不足以对国家的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夏树说。
  小威廉皱皱眉头,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话:“那就让德国驻军来解决问题吧!”
  夏树回道:“那样的话,我很可能会落个死不瞑目的悲惨下场。”
  小威廉被这绕弯子的话题弄得有些心烦意乱,换做平常,他十之八九会拂袖而去,如今有求于人,只好耐着性子问:“依你说应当如何?”
  夏树不慌不忙地说:“这就是我刚刚所讲的三个保证,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相当复杂,只有足够稳重、睿智并且有声望的政治家能够处理。”
  客观评价,德国皇储在政治领域的资质较为平庸,可毕竟出身宫廷,从小就对各种权力争斗耳濡目染,所得所悟优于常人。稍加揣摩,他接上了夏树的思路:“你所说的是你的现任相帕特里克·皮尔斯?”
  夏树回答说:“是的,我相信皮尔斯首相有在任何时候稳定爱尔兰局势的能力,前提是他的决策能够得到盟国的无条件信任和支持。”
  在旧的历史时空,帕特里克·皮尔斯是爱尔兰复活节起义的领导者之一,起义失败后不幸罹难,而在这个时空,他不仅是爱尔兰起义军的早期领导者之一,更在爱尔兰独立后得到了施展政治才华的机会,历任爱尔兰司法、经济、外交部长,于1929年出任爱尔兰内阁首相,成为爱尔兰王国成立以来第一位纯正爱尔兰血统的本土首相,并以温和开放的施政方针获得民众的欢迎与支持。不过,尽管在国内的声望较高,此时的皮尔斯并没有达到“足够稳重、睿智”这一描述,也未必有危难时刻拯救国家的魄力和决断,夏树无意吹捧之,而是要威廉皇储给出的一份保证,避免在自己发生意外时,德国人依仗军事优势强行干涉爱尔兰的内政。
  “其实只要是你的嘱托,即便没有率领舰队征战这回事,我也理应全力支持,而今天所说这些,容我向父皇陛下禀报之后再做明确答复。”威廉皇储说到,“最后还需要向你确定一件事……若出任同盟国舰队司令,有多大把握击败美英舰队?”
  夏树耸肩道:“我所能保证的,就是心无旁骛地投入战斗,尽全力赢得胜利。”
第161章
金色三叶草(上)
  1933年8月9日上午,布列斯特军港,停泊在码头旁的德国战列舰“黑森”号装足补给、配齐舰员,出航前的准备工作皆已就绪。虽然此行目的地未向低级军官和普通舰员通报,但以当前的战争形势,这艘德国主力舰的作战任务着实没有多少悬念。德军官兵们一如既往地服从于上级指令,可是前路漫漫,命运未卜,他们的情绪看起来不怎么高昂,私下里不乏悲观失落的言论。
  自临危受命的海军元帅莱因哈特·舍尔患病离舰以来,“黑森”号的桅杆上便不见了那面鲜艳的、能够提振士气的德国海军元帅旗,它结束全部维修工作至今已有一个多星期,包括两艘国王级战列舰在内的三十余艘战斗舰艇陆续到来,此时亚速尔前线的紧迫形势,它们迟迟没有启程,俨然是在等待着什么。
  早餐之后,舰员们照例在各自岗位上对武器装备进行擦拭保养,舰艏旗杆上的德国国旗在来自大西洋的海风吹拂下飘动着。这时,一辆不起眼的军车驶抵码头,从车上下来一名德国海军少校和一名爱尔兰海军军官,后者神情庄重地捧着一件折叠整齐的纺织品,两人沿舷梯登舰,而舰长梅瑟尔上校率数名军官匆匆来到舷梯口,毕恭毕敬地迎接两人上舰,之后由通讯官引导两人前往舰桥。接着,在通讯官以及两名德国信号兵的帮助下,那位爱尔兰军官将手中的纺织品展开,这是一面绿白黄三色为底,赤金三叶草居中的旗帜,图案质朴而醒目,它的知名度远不如德国的黑鹰旗、英国的金狮旗,通常只有爱尔兰人会对这面旗帜虔诚致敬,但在德国战列舰“黑森”号上,当舰员们看到这面爱尔兰国王旗现身于阳光之下,他们一个个高挺胸膛,眼神中流露出崇敬与憧憬之情,前方战事不利的阴霾瞬间被一扫而空,一股迎风破浪、浴火重生的豪气在胸中涌动,一种荡寇平波、所向披靡的信心在心中升腾……因为,这面旗帜的出现代表着爱尔兰国王的到来,而现任爱尔兰国王正是昔日名震寰宇的霍亨索伦天才,是以德国公海舰队参谋长身份引领德国海军击败强敌、登上巅峰的绝世名将,是一个励志而又传奇的存在!
  “全体注意!全体注意!新任同盟舰队司令长官、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陛下即将登舰,非轮值人员请在五分钟内前往各甲板集合!所有人注意整理军容仪态!军乐队请前往前甲板集合!”
  从扩音器中传出的声音不像往常那样从容镇定,轻微的颤音让人感觉到传令者的悸动,这艘庞大战舰形如迷宫的舰舱通道里随即充斥着急促的脚步声,一百多名军官、两千余名水兵以最快的速度前往舰艏、舰尾以及舷侧甲板集合列队,五分钟的时限未至,气氛重新归于平静,只有几名军官来回检视队伍,军乐队那边偶有调试乐器的音节传出。
  一支车队从机场方向驶来,“黑森”号停靠的码头已经戒严,视线中不见闲杂人等,只有一些码头工人在卫兵们身后好奇地张望。梅瑟尔上校带着舰上的主要军官下到登舰舷梯口,军乐队适时奏响激扬的爱尔兰国歌,这些都符合最基本的礼节,但如此排场不禁让人觉得过于仓促和简单。
  车队径直开抵码头,头戴短檐军帽、身穿蓝色军服者在数名爱尔兰军官的簇拥下走向舷梯口,他举止从容地跟梅瑟尔上校等人一一握手,然后在这些德国军官们的陪同下走上舷梯。他的身影越来越近,面容也越来越清晰,位于前甲板的数百名德国舰员满怀期待地注视着那个方向。以他们的年龄,绝大多数是通过史料文章、传记书籍以及影像资料了解这位盟国君主过往的事迹,基尔海军学院的优等生、海军足球联赛的明星、德国公海舰队的智囊……如此多的光环,使得他迄今仍是许多德国青年崇拜的偶像,而今他将登上这艘战舰,成为同盟国大舰队的指挥官,自己将在他的直接率领下征战沙场,在许许多多的军官和水兵看来,这既是梦寐以求的荣耀,又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当黑色的海军靴踏上柚木质地的战舰甲板,昔日风度翩翩、英俊睿智的白马王子,而今气宇轩昂、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暂时停住了他的脚步。迎着德国舰员们的热切眼光,他挺胸昂首,仰望那巍峨雄浑的主舰桥,彼时,爱尔兰国王旗沿着升降索缓缓升起,下方是一面大舰队司令旗,这意味着他由此刻开始行使同盟国舰队指挥官的责任与义务。
  举行过升旗仪式,夏树便在舰长梅瑟尔上校的陪同下巡视全舰。“黑森”号乃是五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当中最迟开工、最晚服役的一艘,在建造期间针对前几艘姊妹舰的实用状况进行了小幅度的改良,可说是一件至臻尽美的作品。五艘德意志级全部在德国建造,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原料和组件由德国本土企业提供,从而确保了这些超级战舰的工程质量。“黑森”号服役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夏树是头一次登舰,但是他对这艘战舰技术构造的了解超过了这里的大多数舰员,原因无他,德意志级还处于初步设计阶段的时候,夏树便接受了德皇的邀请,义务担当该项目的特别技术顾问,而在诸如舰型方案、主炮配置、防护模式等几个关键问题的取舍决断上,他的影响力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夏树的观念,德意志级的吨位和性能是在这个时代满足德国海军需求的最佳主力舰,再大,不但需要一些超前的不成熟技术,亦超出了合理性价比的边际值,象征意义大过于实际效用,所以他既不赞成日耳曼尼亚级的建造,也没有参与到“末日战舰”的设计建造当中……基于这些原因,夏树对“黑森”号有种独特的亲切感,而时隔多年重新回到德国海军官兵中间,熟悉的氛围让他逐渐照会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情怀。
  8月9日午后,在数艘驳船的引导下,“黑森”号缓缓驶离码头。当黄昏到来之时,它作为第二支援舰队的指挥舰,率领着“大选帝侯”号、“卡尔大帝”号等二十七艘舰船航行在大西洋的海面上。
  与东大西洋相对平静的形势不同,近期的亚速尔群岛海域可谓海面浪涛汹涌、水下暗流澎湃,炎热的天气似乎已将人们的耐心消磨殆尽,交战双方每天都在想方设法的削弱对手,所以基本上每天都会有战斗发生,小到巡逻战机的单挑,大到巡洋舰级别的炮战,还有潜艇和水面舰艇之间的袭击与追逐,空气中的硝烟味和血腥味始终挥散不去。
  在圣米格尔岛南部泊地,德意志级战列舰“汉诺威”号、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为一组,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海因里希亲王”号、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黑林根”号、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德弗林格”号为一组,六艘德国主力舰只下单锚,半数锅炉熄火,战斗人员留舰待命,以高度戒备状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情。从远处看,这些战舰状况良好,但是走近些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舰体不但弹痕斑驳,有些部位还留有骇人的破口,这必然影响到它们在对敌交战以及恶劣海况下航行的状态。圣米格尔岛的蓬塔德尔加达港有两座可容纳万吨级舰船的大型船坞,战前还增设了一座可对四万吨级舰艇进行维修的浮船坞,但此时港内严重缺乏维修材料,而且舰艇一旦入坞维修,便完全失去了机动能力,当港口遭到空袭时,极有可能成为敌机集中攻击的目标,最理智的办法就是咬牙熬过这段艰难时期。
  当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一世陛下在“黑森”号上升起同盟国舰队司令旗时,一面完全相同的旗帜仍飘扬在“汉诺威”号的桅杆上,这并不是因为保尔·贝恩克拒绝交出指挥权,事实上,这位近来饱受争议的德国海军上将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一方面渴望用胜利挽回自己受损的声誉,一方面又希望早些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先前得知舍尔将代替自己指挥同盟国舰队时,他便以私人名义向舍尔发去电报,表示自己将坚决站好最后一班岗,只要能够保全舰队实力,守住当前的形势,他甘于牺牲自我,绝对服从舍尔的指挥。如今之所以会有两面舰队司令旗同时悬挂在两艘战舰上,是因为德军指挥机构应夏树的要求,暂未正式宣布同盟国舰队走马换帅,前方将士和后方民众都还不知道这个会令他们非常振奋的消息,仅有帝国的军政高层以及一部分权贵人士提前获悉,这意味着敌人探知这一情报的几率被控制在最低限度。
  夕阳透过舷窗照进舱室,贝恩克靠坐在椅子上,小口啜着冰镇的黑啤,看起来失落而又彷徨,却不曾丢掉军人的坚韧品质和顽强斗志。
  俄尔,副官敲门进来,向贝恩克报告说:“长官,我们收到了一封内容很奇怪的密电,署名是……您的老战友约亨。”
  “老战友约亨?”贝恩克愣了一下,眼睛突然瞪得老大,他连忙接过电报纸,视线匆匆扫过上面的译文,有些不解,于是反复细读,悉心揣思,这才恍然,然后抓起刚刚放下的啤酒杯,畅快地一口饮尽,兀自嘟囔道:
  “太好了!我们的战神终于回来了!我们肯定能赢,一定能赢!”
第162章
金色三叶草(下)
  在“黑森”号战列舰的高级住舱里,夏树手捧相框,出神地注视着照片,这是他和夏洛特以及三个女儿的合影。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儿郎沉醉在温柔乡里,放弃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十数年来,爱尔兰政局得到稳固,经济逐渐走上正轨,夏树乐得当起了甩手掌柜,有一多半的时间陪伴在家人身旁,看着小公主们一个个降临人间,看着她们从蹒跚学步到在花园里欢快地奔跑,从咿呀学语到伴着自己弹奏的乐曲唱出美妙歌声,那是满满的幸福感。
  此番出征,夏树挂念妻女,心中百般不舍,可自有生以来,他未曾停止过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成为好丈夫、好父亲固然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却不是他生活的全部。这十多年来,他无数次梦回日德兰,回到那个钢铁咆哮、血火碰撞的战场,梦见自己乘风破浪、奋勇前行,让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让不朽的传说永世流传……每一次从这样的梦中醒来,征服荣耀的渴望就会悄然增加一分,而当这些渴望堆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一团浴火在心中熊熊燃烧。
  听到敲门声,夏树将相框放回桌上。
  进来的舰上的一名少校军官,他报告说:“哨兵在附近海面发现一个疑似潜艇潜望镜的物体,一转眼又消失不见了,梅瑟尔上校担心是敌人的潜艇,那样我们的行踪就暴露了。”
  夏树毫无讶异或忧心之色,他轻描淡写地吩咐道:“传令各舰加强反潜戒备,如若发现敌踪,只需驱逐,无需穷追。”
  “是,长官……不,抱歉,陛下!”少校在称谓上犯了个小错误,以至于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夏树自然不会为这种无关痛痒的瑕疵苛责对方,他宽慰道:“在德国海军服役的那段时光,也许是我人生中最充实、最骄傲的,能够再次回到你们当中,跟你们并肩作战,我感到非常光荣,所以……你称呼我为长官,我觉得非常自在,这没什么不好的。”
  少校如释重负,而后夏树向他询问实弹操练的准备情况。
  “黑森”号及随行舰艇在布列斯特港修复了受损设备,补齐弹药、配足人员,可谓万事俱备,要说缺了什么,那便是打败对手的信心,是赢得胜利的霸气。缺少了这两点,将士们的战斗信念不像以往那样充足,那么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他们的士气就容易消沉,就难以迸发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因此,夏树特意要求舰队在航行途中进行一次无目标的实弹操练。
  “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进行。”少校语气肯定地回答。
  “那么请转告上校,我将在半个小时后前往舰桥,务必确保各项准备完全就绪。”夏树一脸认真地吩咐说。
  少校高高挺起胸膛:“是,长官!”
  半个钟头之后,夏树准时来到战斗舰桥。在他的注视下,“黑森”号硕大的主炮塔转动起来,两对前主炮塔分别指向左右两舷,两对后主炮塔亦然。
  随着射击指挥室的一声令下,8门16英寸重炮瞬间齐鸣,炮弹划破天际,带着滚滚轰响坠落远海,白色水柱升腾而起,凭肉眼就能清楚望见。
  29秒之后,全体主炮第二次发出怒吼,从炮口喷射的气浪威力之大,居然在近舷海面冲出了四个半圆形的凹面,炽烈的炮口焰瞬间绽放出堪比烈日的光芒。
  雷鸣般的炮声犹在耳边缭绕,在战斗舰桥里视察炮击的夏树以赞许的语气点评道:“好,非常好!训练有素,准备充分,战力可期!”
  “黑森”号的两轮实弹射击之后,随行的巡洋舰、驱逐舰也按统一指令各自展开实弹射击,这虽然没有舰队大战那般惊人的声威,却实实在在地鼓舞了军心。
  结束了实弹操练,夏树携舰长梅瑟尔上校等人来到作战会议室,而参谋军官们已按夏树的要求做好了微缩沙盘。
  跟陆上战场囊括山川河流不同,传统海战基本属于二维模式,军官们在海图上研究作战,海军学院也是照此模式培养学院,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下来,而夏树得益于后世人的超前认知,从一开始就把海战视为天空、海面、水下相辅相成的立体战场,每战之前必定要让助手们弄清楚舰队活动区域的地理水文条件,微缩沙盘无疑是当前技术手段下的最直观体现。
  亚速尔群岛共有大小岛屿9个,三分之二已被美英军队占领,仅东南部的圣米格尔、圣玛利亚、福米加什还控制在同盟国军队手中。在这三座岛屿当中,圣米格尔面积最大、居民最多,且拥有亚速尔群岛的第二大港口蓬塔德尔加达,是同盟国军队重兵防守的最后堡垒,贝恩克上将的主力舰只大多集结于此,而圣玛利亚岛位于圣米格尔岛以南,距离圣米格尔南海岸100公里,面积还不到一百平方公里,岛上有一座小海港,德军进驻后修建了机场和海防堡垒,在亚速尔群岛防御体系中被视为“最南端的岗哨”。若美英军队占领此岛,便对圣米格尔岛的同盟国军队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在此部署海空部队能够进一步扼制同盟国的海上补给线,将圣米格尔岛守军逼入绝境。
  福米加什位于圣米格尔东南方60公里、圣玛利亚东北方39公里处,它只是个巴掌大小的岛礁,唯一的人工建筑便是葡萄牙人留下的航行灯塔,德国人早先在此部署哨兵、设置电台、敷设水雷,圣米格尔海战之后,美英两度派出特遣小队乘艇登岛,俘虏德军哨兵、毁坏通讯设施,德国军队又两次重新将其占领,这也使得福米加什成为目前亚速尔群岛唯一一座受到双方反复争夺、几易其手的岛屿,期间双方在该岛周边海域损失舰艇多达11艘。
  从布列斯特港出发至圣米格尔岛海域,全程2000海里,贝恩克当初率领同盟国主力舰队从欧洲海域匆匆赶往亚速尔,全程只花费了四天时间,而夏树率领的这支增援舰队仅以14节航速西行,如无意外发生,需要6天完成这段航程。
  “昨日接到我以私人名义发出的电报,贝恩克将军想必已经领会了我的用意,这从他的回电中就能看出。现在,我们就围绕亚速尔之战进行一场推演,上校,你和你的军官扮演蓝方,而我扮演红方。”
  在西方的军事演习中,红方通常代表假想敌,而蓝方代表己方。得到夏树的吩咐,梅瑟尔上校虽有些意外和不解,但还是带着他的两名参谋军官进入了推演角色,而夏树独自一人应战,他带来的三名爱尔兰海军军官连同德国海军派来的特别联络官一同扮演裁判角色,负责兵棋推演过程中的数据演算和战损判定。
  蓝方兵力完全按照同盟国在亚速尔的实际情况布局,而在夏树的要求下,红方兵力以当前推测敌方兵力的最弱状况展开,加上双方援兵在内,非航母主力舰的数量对比是红蓝13比9,航母数量是4比6,舰艇总数是120比74,战机数量是700比440,作战兵力是11万对5万3千。毫无疑问,美英军队在亚速尔群岛的总体实力占据了显著优势,他们之所以没有对圣米格尔岛发动强攻,一来是前期的作战行动尤其是圣米格尔海战让他们的舰队元气大伤,特塞尔和弗洛里斯尚未恢复舰船造修能力,众多受损舰艇只得千里迢迢地返回北美进行维修,眼下同样面临着缺兵少将的困境,因而主力舰队在特塞尔海域伺机而动,近期主要是以高速舰艇和潜艇破袭同盟国军队的海上补给线,意图拖住对手,直到有把握之时再行强攻。
  兵棋推演伊始,夏树便围绕小小的福米加什岛做起了文章,在将对手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一侧之后,他一面集中陆基航空部队轰炸圣米格尔岛的德军机场,一面动用主力舰队绕过圣米格尔,对圣玛利亚岛展开猛烈炮击,诱使蓝方将隐蔽在东南海域的航空母舰编队投入战斗,而后反手一击,以牺牲三艘主力舰和三艘航空母舰的代价重创了同盟国的航母编队,使其暂时失去战斗能力。接下来,红方出动登陆舰队,准备在主力舰队的支援下强取圣玛利亚岛,蓝方旋即出动战巡编队拦截红方登陆舰队,战列舰队在后策应,双方于圣米格尔以西海域爆发海空大战,红方虽然蒙受了较大损失,但也击沉、重创蓝方近半数主力舰只,迫使蓝方主动后撤,而后红方经过一个星期的登陆战斗拿下了圣玛利亚岛,又令部分受损战舰开往福米加什岛,使之搁浅岛礁,在周围部署防雷网,筑成了一处特殊的海上堡垒,并在附近多多部署潜艇。如此一来,美英军队便对圣米格尔岛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岛上驻军白天受空袭、夜里遭炮击,处境每况愈下,结果就是放弃圣米格尔主动突围,整个战役的兵员装备损失达七成以上,美英军队损失的绝对兵力较同盟国高出不少,但赢得了战役的胜利,扫清了通向欧洲的障碍。
  稍事休息时候,第二轮兵器推演互换角色,由夏树来指挥兵力处于劣势的蓝方。梅瑟尔上校先是照搬夏树的战术套路,派出轻舰艇攻击福米加什岛,并令陆基航空部队不惜代价地空袭圣米格尔岛,削弱岛上的航空兵力。夏树一边应战,一边调动航母编队,于黎明时分袭击了特塞尔岛的英雄港,出其不意地打击了对方。红方忌惮对手的诱敌之计,因而没有调遣主力舰队追击,但仅仅过了24个小时,蓝方掐准了天刚放亮这个时间点,再度出动舰载机袭击英雄港以及特塞尔岛上的部分航空基地。两次袭击使得美英舰队有4艘主力舰暂时无法出战,双方主力舰数量基本持平,红方不敢轻易攻击圣米格尔或圣玛利亚·夏树等到雨天到来,尽遣主力驶向特塞尔,用远程炮击迫使红方主力舰队迎战,舰队交战开始后,他令舰队里的无畏舰和老式战巡诈伤,顺理成章地率领舰队向圣米格尔岛方向撤退,诱使对方前来追击,而后边撤边调整阵型,突然全体转向,抢占有利位置,集中火力攻击红方舰队一翼,得手即走,干脆利落地赢下了一场小胜。
  兵棋推演本不该到此为止,但夏树却停下来对梅瑟尔上校说:“这场幸运的胜利大概能为我们争取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期间敌人应该会老实很多,而我将在圣米格尔岛修筑尽可能多的机场,从欧洲抽调尽可能多的航空部队来,不断攻击敌人的机场,消耗敌人的飞机,直到我们彻底掌握这里的制空权,然后用日复一日的轰炸削弱敌人的兵力和士气。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关键是我们得从欧洲运来成千上万吨的装备物资,并且保证我们的运输船不在航行途中被敌人的潜艇和战舰击沉,这可是一件很不轻松的工作。”
第163章
福米加什
  这是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11时许,一架从圣米格尔岛起飞的He-25战斗侦察机照例飞抵福米加什岛。看到坍塌的灯塔上依然矗立着简易的瞭望塔,塔顶飘扬着白底黑条的德国战旗,这名德军飞行员通过无线电向己方指挥部报告“F一切正常”,而后向上爬升,在附近海域兜了一大圈,朝北面飞去。
  随着飞机轰鸣声渐渐远去,隶属于德国海军陆战部队的一等水兵洛夫勒跟着一级中士波尔回到掩体里,会同两名二等水兵沃格尔和施比斯重新打起了桥牌,独留轮值的二级下士奥特纳继续在瞭望塔上警戒。
  福米加什,这个总面积仅有9平方公里的大洋小岛,在亚速尔诸岛当中本是最不起眼的一个,随着美英阵营相继攻克亚速尔群岛北部和中部的6座岛屿,同盟国军队据圣米格尔和圣玛利亚与之对峙,它的军事意义便意外凸显出来。在第二次夺回福米加什之后,德军进一步加强了岛上的防御设施,他们炸开坚固的火山岩,铺盖钢板、浇灌混凝土,构筑了交通壕、防炮击掩体以及射击掩体。若在陆上的险要之地有如此配置,只投入少量部队便能抵挡众多敌军强攻,而在这茫茫大海上,驻守部队搞不好连敌人的模样都没看清,就被远处飞来的大口径炮弹给一窝端了,所以德军仅在这里部署了半个战斗班,配备发电机一台、探照灯两具、无线电台一部,外加迫击炮一门以及较为充足的枪械弹药。此外,德国舰艇在周边海面敷设锚雷和浮式反潜网,用以防备美英舰艇的夜袭夺岛。
  尽管这时还是夏天,驻岛人员不必忍受凄风冷雨的侵袭,可一旦遇上大风大浪的天气,海水便会蔓上岛礁,原先有灯塔的时候还能在里面躲避风浪,如今没有了灯塔,被海水浸泡成已是司空见惯——这里的驻防条件是如此艰险,普通人很难适应,德军只安排意志坚定的自愿者前来,而且每个星期就轮换一次。
  掩体里的四个人都是桥牌老手,他们全情投入,使得牌局之激烈不亚于一场海战,就在胜负渐渐明朗之时,瞭望塔那边传来了奥特纳下士的呼声。四人连忙爬出掩体,波尔中士率先冲到架设在外的双目炮队镜前,熟练地调整视角,海天交际线上可见淡淡的烟云,片刻过后,视线中出现了战舰桅杆,一根、两根、三根……
  瞭望塔位置高、看得远,奥特纳下士用水手的嗓音高喊道:“东北方……巡洋舰三艘!”
  五人当中军阶最高的波尔中士强压着紧张情绪,向负责无线电操作的一等水兵洛夫勒吩咐道:“给指挥部发报,东北方海面发现敌舰队,初步判断为巡洋舰三艘。”
  洛夫勒赶忙回到掩体里发报。
  此前美英军队两度夺取福米加什,一次是靠夜袭取巧,一次是在雨天强攻,两次都避开了同盟国在亚速尔东南海域稍占优势的航空部队和经验丰富的潜艇部队,这次居然在风和丽日的大白天到来,确实出乎了德国人的意料,但敌方战舰既然现身,必定是有备而来,来者不善。两名二等兵反正没有光学设备可供操作,干脆早早退回到掩体边,以便在敌舰发炮之时迅速躲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