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387

  小个子军官不满地哼道:“我看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情报部训练出来的家伙太愚笨,他们在一个地方呆上半年,可能还不如我们靠港停泊一个星期搜集到的情报来得多。”
  里希特霍芬以遗憾的表情表达自己的赞同之意。
  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已无多大意义,小个子军官话锋一转:“阁下觉得这场仗我们能赢吗?”
  里希特霍芬沉吟道:“这场战争我们肯定能赢,但亚速尔群岛之战……我觉得很悬。”
  “哦?”
  “您看,战争才开始几天,敌人就调派舰载航空部队对我们发动猛烈突袭,这没有非常充分的准备怎可能做到?我甚至觉得美英舰队在战争还没打响之前就已经集结好了,而空袭显然不是他们唯一的攻击手段。”
  “您是说……后面还会有舰炮轰击和登陆行动?”小个子军官用右手摸了摸刮得溜光的下巴,然后环顾四周,只说了半句话:“看来我们得尽力保护好余下的飞机了。”
  受损待修的福克G-51,刚刚从隐蔽机库里拖出的福克-XI,还有已经加油挂弹、随时准备投入反击的战术轰炸机,加起来应该有两百来架,而特塞尔岛上其他的军用机场也应该是相似的情形。这些作战飞机是修造空中防线、保护亚速尔群岛的关键力量,发挥得当还有机会度此难关,而一旦失手,便如小个子军官隐去的后半句话——形势危矣!
  两人聊了不多会儿,一名地勤士官前来向里希特霍芬上校报告,第二批紧急启用的库存战机已准备就绪,能够立即升空的有21架。
  见里希特霍芬凝眉沉思,小个子军官面露微笑,伸出右手:“看来男爵阁下要亲自出马了,那么,预祝您凯旋归来!”
  里希特霍芬与之握手道:“希望这不是我们最后一次面对面交谈。”
  小个子军官爽朗笑道:“那好吧,我会呆在防空掩体里等待您的归来,然后一起喝上一杯!”
  里希特霍芬点点头:“一言为定。”
  当冯·里希特霍芬上校坐进弥漫着机油味道的战机座舱时,他麾下的30名空战精英已在特塞尔岛以北数十公里的空域跟来袭的敌方机群展开硬碰硬的激烈厮杀。在美英联军的这一波空袭机群里,单翼机的占比依然在半数左右,但单翼的未必是战斗机,双翼的也不尽是轰炸机。时下美国海军使用的舰载战斗机有三种型号,单翼的英制“山鹰”、双翼的美制格鲁曼F3F“飞行桶”和波音F4B“猎犬”,舰载攻击机有两种型号,双翼的英制“猎迷”和单翼的美制沃特SB2U“守护者”,舰载鱼雷机有两种型号,也即双翼的美制马丁BM-2和大湖TG-2。
  尽管英国人的航空母舰多在美国造船厂建造,他们却不怎么喜欢美制舰载机,各舰载机中队使用的基本上是国产货,“山鹰”、“海角斗士”、“猎迷”、“旗鱼”,其现役机型要比美国人简单得多。
  单翼与双翼不是区分机型的唯一标准,在距离拉近之后,德国飞行员很容易通过敌机的动向做出正确的判断——战斗机仿佛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食人鱼,一个个凶悍无比的往前扑,载弹飞行的攻击机和鱼雷机很是笨拙,它们对德军战机唯恐避之而不及,一旦遭到攻击,便会在第一时间四散奔逃。
  “啊哈哈!我打下一架!碰上我算他走霉运!”
  “我被咬住了,甩不掉这尾巴。福克-XI速度太慢!我要做大角度俯冲了!尼科跟紧我!”
  “红胡子25号被打中了!真见鬼!它坠下去了,没看到赖特尔跳伞!可怜的家伙!”
  ……
  空战进行时,德军战机中队的无线电频道里充斥着这类言语,有人亢奋有人焦急,有人斩获战果,有人被敌机击落。短短几分钟时间,这场发生在特塞尔岛北部的大空战就彻底变成了一锅乱粥,除了那些竭力保持队形的攻击机和鱼雷机,双方已无阵型可言。某架战机前一秒还在紧咬着自己的猎物,后一秒就有可能变成别人的攻击目标,飞行员们不但要在空中小心规避飞窜的枪弹,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避免跟其他飞机发生碰撞。
  “红胡子3号呼叫红胡子1号!红胡子3号呼叫红胡子1号!”
  在新座机的驾驶舱里,冯·里希特霍芬上校收到了第1大队指挥官赫塞尔少校的呼叫,他从容不迫地回话道:“嘿,菲利克斯,很高兴听到你的声音!我和第2大队部分战机刚刚离开机场,正在往你那里飞。情况怎么样?”
  耳机里的声音语速飞快地说道:“不好不坏,大多数人都活着,但基本上都被缠住了。敌人轰炸机往机场去了,你们一定要拦住它们!”
  里希特霍芬视线中早已出现了大群敌机的踪影,肉眼难以估算出它们的数量,而按照指挥部反馈来的雷达探测数据,此次来袭的敌机有两百多架。即便以一对一的比例计算,先前升空迎击的德军战机也能够拖住近半数敌机。里希特霍芬所在的第二作战梯队,第33联队贡献了21架战机,部署在特塞尔岛的另外两个战斗机联队拼凑了三十多架,数量虽然只有对手的一半,鉴于前方的敌机有相当部分是空战能力极弱的轰炸机,实际压力可能比先期起飞的同僚们轻松不少——即便是以一敌一,重操福克-XI的德军飞行员们对阵英制“山鹰”和美制格鲁曼F3F“飞行桶”不免感到吃力。
  “放心,只要你们继续拖住敌人的战斗机,我们会把敌人的轰炸机统统揍下来的!”里希特霍芬宽慰道。
  “那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祝好运!”说完这句,赫塞尔少校主动结束了通话。
  尽管对方已经听不到了,里希特霍芬依然道了句“祝好运”,然后迅速调整到机场指挥部的通讯频率,告知他们自己将率领第二波战斗机群在特塞尔岛北部的近海空域拦截来袭敌机,漏网之鱼就留给地面防空部队。
  出乎意料的是,指挥部的隆内布格将军亲自与之通话:“上校,我们刚刚收到一份重要的通讯报告,你的两位部属驾驶战机进行了一次非常勇敢的远程侦察,他们在特塞尔岛北偏东350公里位置发现了敌方舰队,敌人的实力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强大。美国和英国在北美的海军力量,除了在波士顿港露脸的那几艘美国主力舰,余下的恐怕都在这里了!”
  “上帝啊……”里希特霍芬被这个消息惊得瞪大双眼,“这么看来,敌人是准备一举拿下亚速尔群岛,而不仅仅是削弱我们在这里的军事力量。”
  “事实恐怕如此,上校,我需要你再派两架飞机跟踪返航的敌机,以确定敌方舰队的准确方位和防御情况,我们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发动反击,摧毁敌人的航空母舰是我们重新掌握主动的唯一机会。”隆内布格将军语气深沉地说。
  “明白了,长官!我们必当全力以赴!”里希特霍芬咬牙道,“这一战,胜利必然属于勇者!”
第111章
艰难的反击
  当战机顺利降落在临时开辟的降落场上时,冯·里希特霍芬上校的心情很是沉重。特塞尔岛北部空域一战,他率领部属们左冲右杀,狠狠打击了美英联军的第二波空袭机群,仅他本人就击落了6架敌机,加上前一场战斗所击落的,短短半天便获取了众多同僚在1914-1916这两年多未曾达到的战绩,然而大局当前,个人荣辱无足轻重。德军先后起飞两批战机迎击来袭之敌,尽管战果斐然,终究还是没能阻止敌机再度轰炸机场,结果又有好几十架战机被摧毁在地面。
  没等螺旋桨停止转动,里希特霍芬解开安全带,爬出机舱,踩着机翼跳下,在地勤人员的帮助下脱去降落伞包,摘掉飞行帽,疾步走到最近的电话旁。
  “给我接指挥部……我是冯·里希特霍芬,请隆内布格将军听电话……长官,是我,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很遗憾没能完成您交托的任务……我们现在人手充裕,缺的是可以立即使用的飞机……10分钟之内?20架没问题!如果是给我们的轰炸机护航,稍晚些出发也能赶得上,我们力争凑足40架……是的,长官,我将亲自带队!好的,再见!”
  结束通话之后,里希特霍芬连忙召来联队负责地勤事务的军官,吩咐他以最快的速度给返航归来的战斗机加注燃料、装填弹药。紧接着,他在机库召集麾下的飞行员们,布置指挥部筹划的反击行动。
  隆内布格将军给这个计划起了个临时代号,“条顿森林”。
  一千多年以前,日耳曼人在条顿森林一举歼灭意图征服日耳曼的罗马军队,创造了铭刻历史的伟大胜利。尽管亚速尔群岛是葡萄牙王国的合法领地,在德军总参谋部的战略版图中,它是保卫德意志帝国的前哨据点,是阻击强敌入侵欧陆的海上要塞,就某些高层人物的观点,它的军事和政治价值无与伦比。
  十分钟一晃而过,20名先前没有参战的飞行员驾驶着新整备完成的库存战机逐次升空,与此同时,投入反击的轰炸机从特塞尔岛各处机场起飞,根据所属联队以及机型的不同编成若干机群,与护航战斗机会合后,朝着敌方舰队所在的方向浩浩荡荡杀了过去……
  年轻的飞行士官蒂姆·诺特纳格是一架Ju-30的驾驶员,这种绰号“轻弩”的战术轰炸机采用封闭式弹仓,速度快、易操作,适合执行各种攻击任务,1930年定型投产以来迅速成为德国皇家空军的主力轰炸机型。战争爆发时,仅在亚速尔群岛就部署了300多架,其规模仅次于福克G-51和福克-XI。
  诺特纳格身后是跟他年龄相仿的投弹手德伦以及机枪手克里希,他们在一起搭档了大半年时间,每个星期都要进行规定科目的训练,再加上每个月的实弹演习,其技术素养和配合能力已基本达到了实战要求,但这终究是他们头一次参加真正的战斗,心里少不了紧张和忐忑。
  从机场起飞之后,前半个小时的飞行平淡无奇,通讯频道里出奇的安静。每隔五六分钟,指挥官就会通报一次航向,中间仅仅进行了两次调整。之后,有人在海面上发现一艘落单的敌方驱逐舰,战斗节奏随之开启——半个中队的Ju-30猛扑下去,拿这家伙连起了俯冲投弹。驱逐舰航速很快,转向也很灵活,居然躲过了绝大多数炸弹。紧接着,白色战机三五成群的从云层里钻出来,像是灌木丛中冒出的野狗,眼冒绿光、龇牙咧齿的扑了上来。护航的德军战机只有轰炸机的半数左右,到了真正的战场上,年轻小伙子们个个热血沸腾,一下不注意就把训练中的战术套路给抛到了九霄云外,而当它们跟敌人杀作一团的时候,往往会有敌机从其他方向溜过来……
  诺特纳格所在的机群很快就遭遇了这种窘境。两架白色的双翼战斗机从他们右侧飞来,这是Ju-30自卫火力的防御死角,紧凑的飞行编队使得敌方飞行员几乎不需要精确瞄准就能射中目标。一眨眼功夫,两架Ju-30相继被打中,一架发动机起火,机组成员迅速跳伞逃生,一架被子弹扫过机身,也不知是驾驶员阵亡还是操控设施受损,飞机失去平衡,随之进入“死亡螺旋”,无可救药地坠向地面……
  有道是祸不单行,片刻过后,又有两架白色战机加入了攻击者的行列,这支暂时没有战斗机保护的德军轰炸机编队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飞行员们只好各显身手,利用空中机动以及有限的机载武器力求自保。
  “绿鹰呼叫红雀!绿鹰呼叫红雀!我们遭到攻击,紧急请求支援!”
  诺特纳格焦急地呼叫己方战斗机,没等耳机里传来回应,一架白色战机猛然从前方横插而过,这可把他吓了一跳。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这架敌机紧咬着另一架Ju-30,在不足百米的距离上爆射出雨点般的枪弹……
  “绿鹰!绿鹰!这里是红雀15号!收到呼叫,正在赶来!”
  耳机里的声音把诺特纳格从发懵的状态唤醒,他就像是落水者抓住了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回应道:“这里是绿鹰4号,我们已经失去了队形,敌机正在我们周围乱窜!”
  话音刚落,后座便传来了清脆的枪声,然后是投弹手急促的声音:“我们被盯上了!该死!它滑得像是条泥鳅,我根本打不中它!”
  “我们被敌机盯上了!快来帮帮我们!”
  “嘿,伙计,听我说,你一边降低高度一边转圈,要顺时针转一圈、逆时针转一圈,这样敌机不容易瞄准你!坚持住!我们很快就到!”
  诺特纳格别无选择,只得照做。接连两个空中急转之后,他大声问自己的机枪手:“奥利夫,那家伙还在后头吗?”
  “是的,那该死的家伙特还在后头!”
  就在这时,一串子弹突然袭来,打在机翼上火星四溅,这个场面让诺特纳格和他的两个小伙伴惊呆了!
  片刻过后,投弹手惊叫道:“上帝啊,奥利夫中弹了!我们要完蛋了吗?”
  诺特纳格一面操纵飞机躲避攻击,一面扯着嗓子吼道:“镇定!埃文斯!我们还没完蛋!想办法帮奥利夫止血!”
  还好通讯器并没有受损,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绿鹰4号,我看到你了!你后面是一架‘山鹰’,速度很快!立即左转,然后俯冲,把它引到低空,我来收拾它!”
  诺特纳格毫不迟疑地照做了,敌机紧追不舍地跟在后头,距离越来越近,惊慌失措的投弹手叫道:“它要朝我们开火了,快拉起!蒂姆!快拉起来!”
  “拉起来就完蛋了!”诺特纳格从牙缝中挤出几个音节,他抬头扫了一眼,一架灰色的双翼战机果然俯冲下来,朝尾随自己的“山鹰”开火了,机枪喷射着骇人的火舌,密集地弹雨迫使敌机翻滚着向一侧躲避。
  “谢天谢地!”诺特纳格连忙将机头拉起,而当他恢复平飞状态时,高度计上的读数已不足两百,机翼下方便是波涛翻滚的海面。放眼望去,原本空荡的海面上东一处、西一团的漂浮着飞机残骸。
  “奥利夫死了!”投弹手悲怆地说道,“我们早上还约好今晚去英雄港转转的,这个可怜的家伙!他的肚子被子弹打穿了,死之前肯定很痛苦!”
  诺特纳特沉默片刻,咬牙切齿道:“我们会替他报仇的!我们要把敌人的航空母舰击沉,让敌人的飞机无处降落,最后全部掉进海里!”
  投弹手并不是一个懦夫,只不过是被刚刚的突发状况给吓懵了,他以铿锵的语调回应说:“虽然我们有可能为此付出生命,但为了奥利夫,为了在战斗中死去的每一个人,为了所有还活着的人,我们应当冒险一试!”
  驾驶舱后座被击穿,机翼上留下了若干弹孔,纵然伤痕累累,这架Ju-30依然能够正常飞行,充分展现了设计师的初衷。发生在高空的激烈战斗随着更多德军战斗机的赶到而逐渐平息,诺特纳格稳稳拉起飞机,但他已经找不到原有的编队了。数十架Ju-30散乱地拼凑在一起,在福克-XI的掩护下朝着炮声隆隆、烟团阵阵的方向飞去。
  不多会儿,一支庞大的舰队便呈现在劫后余生的德军飞行员们眼前。就舰船的数量而言,这绝不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舰队,但从来没有哪支舰队是由数十万吨钢铁铸就而成的。毫不夸张地说,这支舰队一轮炮火就足以将一座城镇从地图上抹去,而它的战略威慑力甚至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破坏力。
  目标就在视线的尽头,德军飞行员们却鲜有人满心亢奋,要想攻击敌人的主力舰只,就必须穿过敌方护航舰艇的重重火力拦截,甚至在飞抵敌方舰队上空之前,还要解决掉那些迎面飞来的白色战机——为了保护自己的母舰,它们必然竭尽全力。
第112章
关键信息
  高速俯冲,精准扫射,快速撤出,这一连串的行动说起来简单,要在敌舰猛烈密集的防空火力网中穿梭飞行,根本就是在与死神做游戏!
  为了压制敌舰的露天高炮,分散敌人的防空火力,给己方轰炸机的攻击行动减轻压力——抵达敌方舰队上空之后,里希特霍芬和他的战斗机飞行员们就多出了这样一项重要而又危险的任务。
  此次反击的准备过程尽管仓促,但亚速尔群岛的战略位置何其重要,驻军部队一年四季的任务就是严格的作战训练,他们模拟操演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目前的状况看似极端,其实也在参谋机构的考虑范围内,陆基航空部队、地面高炮部队以及驻防舰队皆有应对预案,因而不至于陷入盲目作战的境地。里希特霍芬以半数战机在中高空警戒掩护,半数战机降至低空对敌方舰艇进行扫射,周而复始,直至这一波的轰炸结束。
  在里希特霍芬的观念里,身先士卒是一名战场指挥官勇气和魄力的体现,此时权衡各方利弊,他亲自率队对敌舰展开俯冲扫射,攻击的目标便是那些舰体最为醒目的航空母舰!
  以小幅度的战术机动成功穿过敌方舰队的重重火力网,里希特霍芬来到了贴近海面的超低空位置,鱼鹰捕捉到猎物之后会迅速离开水面,眼看敌舰的枪炮火力扑面而来,这位飞行技艺极其精湛的上校当即来了个鱼鹰式的跃起,将敌舰打来的炮火留在了机翼下方,而后当空横滚,闪过了又一连串间隔相对稀疏的机关炮弹,以百米左右的飞行高度迅速逼近一艘体型庞大的航空母舰。
  眼前这个大块头,外形特征跟德国航母大同小异,舰体下部是窄长的战舰线条,采用典型的敞开式机库以及矮小的岛式舰桥,宽敞平整的飞行甲板画着醒目的线条和数字,位于舰艉方向的飞机螺旋桨转得飞快,位于战舰前后和两侧的防空火炮不断喷吐出炽烈的火舌。
  这不是里希特霍芬头一次从这样的角度观察一艘航空母舰,但在这一刻,他的视觉感觉依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敌人并不打算让这架德军战机从容“观光”,来自舰舷的炮火几乎擦着他的座舱飞过。里希特霍芬以机翼竖直的状态疾速右转,接着反身急转直下,小角度向敌舰的飞行甲板猛扫了一梭子,而后疾速反转,朝敌舰的左舷炮位扫射一通,拉高,掠过敌方舰艉,左右摇摆机翼,直至飞出小口径枪弹的射程,再果断拉起,重新回到千米高空。
  离开了中低空的密集火力网,紧绷的神经像是被挤压到了极致的弹簧,猛地弹了起来,顿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怀。回首观望,激烈的战斗仍在持续,舰艇之间的海面腾起团团水浪,水浪荡开的涟漪比两三艘舰船加起来还要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