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387

  空袭之下,庞大的敌舰队正在改变航向,舰队的整体阵型也发生着某种变化,但在小范围区域内,舰艇之间始终保持着利于防御的阵位。
  就里希特霍芬所知,指挥部的反击命令是将敌方主力战舰列为优先目标,而按照战术惯例,航空母舰的攻击次序应至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之前。因此,大多数德军轰炸机都把炸弹投向了敌人的航空母舰,但战术轰炸机不像战斗机那样敢于俯冲到海平面数十米的高度,而是从高空俯冲至中低空,顺势瞄准并投下炸弹。因受敌舰炮火的干扰,加之实战与演习的诸多不同,首次参战的飞行员们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第一轮轰炸的命中率非常低。
  除了Ju-30,德国空军还大量装备了另一种战术轰炸机Ju-17/20,该机是正统的俯冲轰炸机,有陆基和舰载两大系列,战争爆发前的装备总数超过2600架。相较于Ju-30,Ju-17/20航速较慢,载弹量略逊,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独一无二的大角度俯冲轰炸能力,同等高度的俯冲命中率是普通轰炸机的两倍以上。
  基于俯冲轰炸机是空对舰的绝杀利器,德国海军航空兵装备的Ju17/20达到900架之多,而德国空军战时部署在亚速尔群岛的Ju-17/20有两百余架,半数驻扎在特塞尔岛,其余分散在圣米格尔、法亚尔、弗洛里斯等几个主要岛屿。此次反击,航速较快、载弹量较大的Ju-30打先锋,Ju-17/20集中配属在第二波轰炸机群。
  在重新跟僚机会合后,里希特霍芬驾驶战机往北飞了一小段距离,他的本意是探探敌方航母编队后部护航力量的强弱,但敌舰队后部浩浩荡荡的辅助舰船引起了他的注意。
  吩咐僚机在空中掩护,里希特霍芬迅速降低高度。下降过程中,海面舰船纷纷朝他开火,但防空火力远不及前面的战列舰群和航母编队那样强大。降低到大约百米的飞行高度,他已能够清楚地辨认出眼前的舰船轮廓乃至甲板上的情况。
  数量惊人的辅助舰船之中,有的是临时征召的民船,有的是出于军用目的建造的辅助舰船,两者的外观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别。里希特霍芬飞近一队轮廓和涂装完全相同、船体偏窄且搭载有多座中小口径火炮的辅助舰船,甲板和舰舷通道可以看到许多身穿卡其色军装的士兵。他们戴着扁平的托尼盔,有的端着步枪,有的拿出机枪,当敌机来袭时,他们便以这些武器加入到了防空行列当中。
  里希特霍芬调整方向,以机头对准它们中的一艘,然后以7.92毫米机枪开火。普通枪弹对这样一艘排水量有好几千吨、舰体较为坚固的辅助舰船无甚威胁,里希特霍芬的用意是让自动照相枪拍下目标的影像……
  两个小时后,位于特塞尔岛西南部的德军亚速尔群岛防卫司令部,大量航拍照片在德国情报和参谋军官们面前铺展开来,他们需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辨认和分析,拼出一幅完整的敌情图,提供给将领们做出判断形势的重要依据。
  在将费心甄别的敌方主力舰只及护航兵力信息呈报上去之后,军官们继续在成堆的航拍照片里翻查清理,然后有人指着里希特霍芬上校拍摄的照片说:
  “嘿,你们看这是什么?好像是运兵舰?”
  旁边一名军官用放大镜仔细察看:“呃,应该是美制堡垒级运兵舰,据说两艘就能够搭载一个步兵团及其全部的武器装备。那名联队指挥官报告的数量有多少来着?知道数量就可以大致估算出敌方的登陆兵力。”
  发问的那名军官在一叠纸张里面找了找:“嗯,在这里……第33战斗机联队的飞行员报告说,目测观察到的此型舰艇约有30艘,另有多艘民船载有作战兵员,具体数量不清。”
  另一名军官接话道:“15个团?保守估计有三万兵力,再加上无法估算的部分,敌人准备的陆战兵力很可能在五万以上?”
  一名稍年长些的中校说:“可是这样的估算太不严谨了,我担心这20艘堡垒级运兵舰运送的仅仅是第一波登陆部队,还有更多部队由其他运兵舰船搭载……想要夺取特塞尔岛,敌人至少应该准备十万陆战部队。”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议题:“我们难以确认敌人的运兵舰船究竟有多少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击沉一艘,敌人的陆战兵力就会减少几百上千人,这是不是比击沉敌人一艘主力舰的作用还要大呢?”
  在司令部外面,飞机起降的轰鸣声不时地传来。训练有素的德军官兵们正努力从敌方空袭造成的巨大破坏中恢复过来,战斗机部队在特塞尔岛以北构筑了新的空中防线,轰炸机部队一波接着一波投入反击,这场战斗已然从美英联军的单方面袭击转变成为双方的持续角力。
  不久之后,一份稍显冗长的报告送到了位于巴黎南郊的德军总参谋部,呈现在亲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德国皇储小威廉以及他的高级幕僚们眼前。
  “毫无疑问,敌人用非常狡猾的方式瞒骗了我们的谍报部门,美英两国百分之八十的主力战舰已经抵达亚速尔群岛北方海域,他们的连续空袭重创了我们在特塞尔岛的航空部队,短短半天时间,我们就损失了700多架作战飞机,所幸舰队于前日驶离英雄港前往弗洛里斯海域进行军事操练,两艘航空母舰及其搭载的一百多架舰载机完好无损。”首席参谋冯·卡森将军照例以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前线报告的精髓。
  等自己的得力助手说完,威廉皇储点了点头,态度鲜明地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方空军部队的反击非常坚决,他们在战斗中打下了敌方两三百架舰载机,击沉击伤了多艘敌舰,沉重打击了敌人的狂妄气焰,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对亚速尔战局持谨慎的乐观态度,现在要做的就是向海军发出明确指令,调派公海舰队主力奔赴亚速尔群岛!”
  首任海军陆战师指挥官、成功玩转陆海军两界的“战术天才”奥斯卡·冯·胡蒂尔将军随之附和道:“殿下的决策非常英明,眼下的形势跟1914年8月初相似,只要我们能够牢牢抓住机会,在一场海上决战中击败敌人,这场战争也就赢了一大半。不过,我觉得我们不应忽略报告中所提及的一个细节,那就是敌方舰队有大量的运兵舰,我担心敌人对亚速尔群岛的登陆进攻比我们预期更快,甚至能够比肩我们对马恩岛和科恩半岛的突然进攻。我们在亚速尔群岛的防御设施非常完备,军队士气高昂,但敌人显然是有备而来,一旦他们侥幸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攻占了一两座岛屿,建立了临时机场和防御阵地,亚速尔之战有可能变成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主力舰队奔赴亚速尔的后续安排了。”
  在座众人皆感胡蒂尔言之有理,却又不知该如何应对。威廉皇储略微昂首:“将军心中想必已有应对策略,我等洗耳恭听。”
  胡蒂尔才华横溢,是非常有自信之人,他从容应道:“我军在亚速尔群岛的驻防部队防守有余,反击不足,如若部分岛屿落入敌军之手,要想夺回必须投入重兵。因此,在向亚速尔调派主力舰队的同时,我们应当紧急调遣陆战部队以及陆基战机,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亚速尔群岛最大限度的增援。这样一来,打赢这场决战的砝码才会更多的掌握在我们手里。”
  威廉皇储琢磨到:“从爱尔兰进攻英国的部队不能削弱,要抽调,现在也只能抽调部署在法国北部的部队了……让他们立即从法国北部各港口登船出发,抵达亚速尔群岛大约要多久时间?”
  胡蒂尔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顺利的话,六天内可以将第一批五万人左右的部队运抵亚速尔群岛,作战飞机不拆卸,分散各船装运,第一批可运载战斗机800架、轰炸机500架。”
  威廉皇储很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提议组建亚速尔群岛战区,由冯·布洛姆贝格将军出任战区司令,全权负责增兵布防事宜,各位可有异议?”
  在座十数将领及众多高级参谋军官,不少人还没把前因后果考虑清楚,但见皇储似乎已经想通,而且事态之紧急确实刻不容缓,冯·胡蒂尔又确实是非常有能力的指挥官,便没有提出从长计议之事。
  见众人没有反对的表示,威廉皇储以大独裁者的气魄当场作出拍板,将关键一战的指挥权交托给了这位生于1857年、近些年来健康状况屡有起伏的老将。当然了,既然从法国北部抽调作战部队陆基战机,跨海峡攻击英国南部的行动必然受到影响,短期之内,从爱尔兰方向发动的登陆作战或将成为攻击英国本土的唯一主攻……
第113章
集结,远征舰队
  1933年5月22日黄昏,爱尔兰西北部的贝尔马利特海军基地。迎着徐徐落下的夕阳,以“德意志”号战列舰为首的德国主力舰群缓缓驶离港湾。德爱联合舰队指挥官、德国公海舰队代理司令保尔·贝恩克海军肃然矗立在旗舰的舰桥观测台上。此次启航绝然不同于他数年前率领德国特遣舰队远赴南美的那段征程,敌人空前强大,意义非凡重要,毫不夸张地说,整支舰队乃至国家、民族的命运皆系于此。
  遥想1914年日德兰的惊涛骇浪,那时有老谋深算的冯·英格诺尔坐镇指挥,“霍亨索伦天才”运筹帷幄,再加上舍尔、希佩尔、兰斯等一干猛将辅佐,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精妙战术,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海战,而后高歌猛进,所向披靡,德意志帝国自此突破瓶颈,国运昌隆。
  现如今,德国海军规模远甚20年前,单挑对战足以碾压任何国家,然而美英联手协力,两国主力舰队汇集一处,实力压过德爱联合舰队一头。德军总参谋部要求公海舰队紧急护送陆海空军增援部队及作战装备前往,贝恩克兼顾两面,令部署在法国布雷斯特的第3航母编队延缓启程,这就意味着三艘威力强大的同盟者级航空母舰很可能错过主力舰队第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为了继续支援掩护登陆进攻英国的作战部队,防备英国本土舰艇可能采取的反击行动,国王级战列舰、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以及四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中的两艘都将留在欧洲海域,这进一步限制了德爱两国投入大西洋的海战力量——如能顺利跟先期部署在亚速尔群岛的分舰队会合,贝恩克用以对抗强敌的主力舰艇将有五艘德意志级战列舰、两艘提尔皮茨级战列巡洋舰、三艘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两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三艘齐柏林级航空母舰以及两艘阿尔斯特级航空母舰,各型主力舰的数量皆处下风。
  贝恩克与舍尔共事多年,自知魄力、胆识、勇武有所不及,唯恐关键时刻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断。此外,舰队参谋长罗尔夫·拉尔斯海军少将是个优秀的幕僚,心思缜密、功底扎实,却不曾贡献出匠心巧思乃至石破惊天的谋略……以双方官兵素质和舰艇性能之间的微妙差距,若是一场发生在中立水域的舰队大战,贝恩克想要赢得胜利可需要非凡的智慧和运气,但在亚速尔群岛海域,德爱联军拥有得天独厚的战略支点以及与之相应的战术空间,这是贝恩克实现以弱胜强的重要依仗。
  前路艰险,自己有可能成为国家的英雄,也可能成为民族的罪人,好在贝恩克是个勇于担当的人,既然接受任命成为德国公海舰队和德爱联合舰队的双料指挥官,便责无旁贷地履行起职责。接到德军总参谋部和海军司令部的作战指令,他迅速调集分散各处的分舰队,攥拳出击。各舰队从部署地直接开赴大西洋海域,在航行过程中完成集结编队。快的话,两日就能抵达亚速尔群岛。
  望着渐渐远去的青色海岸线,公海舰队参谋长拉尔斯向他的盟军同僚,一位中等个头、金发高鼻的爱尔兰海军上校,抱怨道:“向亚速尔群岛大规模增派陆战部队……唉,也不知这是谁给出的主意,他们肯定没有尝试过在风浪中颠簸数日然后登岸的感觉,普通陆军士兵经受这样的折腾还能剩几成战斗力?再说了,只要我们赢得海战,敌人还有机会在亚速尔群岛站稳脚跟?”
  “陆军指挥官习惯以陆战思维来推演战局,这再正常不过了。”上校淡淡回应说。
  拉尔斯可没有这般淡定,他越说越觉恼怒:“第2、第3军团现在肯定已经开始登船动员了,用不了几个小时,我们的对手就会得知这个消息,他们不难从中推测出我们抵达的时间范围,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不利的因素。要我说,最好的对策就是麻痹敌人,让敌人以为我们还在集结舰队,实际上我们已经悄悄杀到了他们眼皮底下——就如同他们对我们所做的。”
  这位海军上校却不为所动:“将军可曾听过一句俚语:小偷的东西最难偷。”
  “小偷的东西最难偷?”拉尔斯愣了一下,“有意思,很有意思。”
  “战争如牌局,抓一手好牌也有可能打烂,抓一手烂牌也有可能打好,关键在于技术和心理的发挥。”上校继续道。
  “这也是爱尔兰俚语?”拉尔斯好奇地问。
  上校摇摇头:“这是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陛下说的。”
  这个名字让拉尔斯顿时肃然起敬:“他是一位传奇人物,一个仿佛从神话里走出来的英雄。”
  “在我们心目中,他是战无不胜的象征,是上帝派来拯救爱尔兰的圣徒。”上校满怀骄傲地说。
  “那么对于即将展开的亚速尔之战,他对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吩咐或者嘱托?”
  这位爱尔兰海军上校正眼看着拉尔斯,顿了好几秒,摇头道:“陛下让我们在战场上不分彼此,紧密配合,全力以赴,具体的战术上并无交代。”
  拉尔斯将军看起来有点失望,遂又显释然。
  同一个黄昏,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陛下携臣属、幕僚等十数人搭乘小型专机抵达爱尔兰西部的戈尔韦海军基地,为即将踏上征程的爱尔兰海军将士送行。
  在爱尔兰海军现役舰艇当中,最具战略价值的莫过于两艘设计精良、设施完备的阿尔斯特级航空母舰——“阿尔斯特”号和“夏洛特皇后”号。战争爆发之后,这两艘被誉为“小国锐器”的航空母舰并未现身战场,而是在母港安静待命,反而是训练航母“安格斯”号以及经过现代化改装的几艘老舰东奔西走,异常活跃。
  美英舰队以雷暴之势侵袭亚速尔群岛,世人莫不为之震惊,但这种局面早在多年前就被德国人写进了作战预案当中,只不过谋划者的本意是集同盟国阵营之力碾压美英,眼下奥匈、意大利、奥斯曼、西班牙基于种种原因尚未参战,能够在第一时间投入反击的仅有德爱两国——尽管爱尔兰王国在亚速尔群岛并无直接利益,但既已参战,利益相连,荣辱与共,调集舰艇加入联合行动责无旁贷。
  此番远征亚速尔群岛,爱尔兰舰队以重巡洋舰“达格达”号为旗舰,辖航母两艘、轻巡洋两艘、驱逐舰四艘、辅助舰船六艘,配备作战人员九千余人。大部分舰艇和人员直接从戈尔韦海军基地启程,其余舰艇将从任务海域赶来会合。
  一艘艘线条简练、外观整洁的战舰上,爱尔兰海军官兵们身穿整齐的夏季白制服,士气高昂、信心饱满的精神面貌令这支舰队的缔造者深感骄傲。对于前路的艰险,这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未必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物质和技术方面,他们的准备已经相当充足——爱尔兰海军航空兵训练之严苛早已是举世闻名,通过往常的高强度的对抗,无论战机飞行员还是舰艇勤务人员都具备了应对复杂状况的基本素质,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能熬过了战斗初期的紧张和彷徨,这些人必然会在各自的位置上绽放出耀眼光芒。
  目送悬挂绿白黄三色旗的战舰一艘接着一艘驶离码头,爱尔兰海军司令肖恩·珀塞尔上将,来自荷尔施泰因小镇普雷茨的德裔将领发出感慨:“这是爱尔兰造船工业的精华,也是爱尔兰海军的精华,是整个爱尔兰的骄傲,但愿贝恩克上将能够带领联军舰队打赢这场关键的海上战役,让我们的小伙子们载誉归来。”
  “以我跟贝恩克将军的共事经历来看,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战友。”夏树简单而又中肯地道出自己的评价,接着,他有意无意地感慨道:“这或许会是一场复杂、曲折、惊心动魄并且荡气回肠的大海战。无法亲身参与,真让人觉得惋惜。”
  “其实就能力和威望而言,陛下才是德爱联合舰队指挥官的不二人选啊!”爱尔兰海军参谋长埃里克·贝克小心翼翼地恭维道。
  经过近二十年的励精图治,爱尔兰政局稳固、人心凝聚而且吏清民朴,即便国王短期不问政事,整个国家也能够正常运转——这正是夏树希望达到的状态。就各方准备而言,他随时可以重返战场,再次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华,然而最大的障碍并不在于爱尔兰军民的意愿,在于1915年以来爱尔兰在德爱同盟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德国掌权者的意志心态。
  因为身边没有外人,夏树没有一本正经地驳斥之,而是朝贝克眨眨眼睛:“我可不想成为凯撒。”
  战场上的凯撒几乎未尝败绩,最终却死在了畏惧他的政敌手里,夏树的隐晦之意不难理解。贝克不再多言,珀塞尔上将也只是默默听着,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在驳船的牵引下,身躯异样庞大的“阿尔斯特”号和“夏洛特皇后”号相继离开码头。望着两艘崭新涂装的航母,夏树低声对贝克说:“若能取胜,这未必是对敌人的致命一击,要是不幸失败,同样不会是我们的末日。战争之路还长着呢!”
第114章
皇室宿将
  午后的特塞尔岛迎来了一场短暂的雷阵雨,盛夏烈阳下令人暴汗的热度有所消减,但两军的激烈交锋没有因此暂停。势在必得的美英联军出动大批舰载机展开了第三波空袭,背水一战的德军航空部队二度吹响反击号角,双方皆以攻代守,试图重创对手,却陷入了空中的拉锯战和消耗战,结果谁也没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仅仅是以无数普通轰炸机飞行员的年轻生命促成一批王牌战斗机飞行员的闪耀崛起……
  这个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主力舰之一,被德国人誉为“战巡杀手”的“提尔皮茨伯爵”号以及它的姊妹舰“海因里希亲王”号正航行于特塞尔岛西北方海域。尽管吨位较美国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少了足足九千吨,提尔皮茨伯爵级却有着完爆对手的实力,倒不是德国的造船工业足以碾压美利坚,而是因为列克星敦级的缺点跟优点一样鲜明。德国的提尔皮茨伯爵级诞生的时间较列克星敦级晚了四年,恰恰是这四年时间里,德国人在大型战舰的动力系统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由此成功建造出了这种能够克制“世界第一战巡”的全新战巡——匹敌列克星敦级的航速、媲美南达科他级的防护再加上等同科罗拉多级的火力,“战巡杀手”的称号名副其实!
  天边乌云低垂,海面浪涛翻滚,这般景象似乎预示着一场恶战的到来。在“提尔皮茨伯爵”号的舰长办公室里,一名脸庞削瘦的中年将官正在奋笔疾书,他身前身后的舱壁上各挂着两幅戎装照,后面是翘胡须的德皇威廉二世和狐狸脸的皇储小威廉,前面是光头大胡子的海军元帅提尔皮茨与短脸垂眉的奥尔登堡大公。
  听到舱门被敲响,中年将官头也不抬:“请进!”
  一名身形峻拔、精神饱满的年轻军官捧着电报夹走进来:“长官,收到一份从英雄港发来的加密电报。”
  中年将官停止手里的动作,脑袋侧偏,看起来像是在揣摩某个措辞,接着幡然醒来,抬头看着来者:“噢,汉斯,抱歉,请把电报内容读出来吧!”
  年轻军官顿了顿嗓子:“致A舰队:敌方主力战舰已编队转向东南,现距离特塞尔岛7小时航程,今夜或将抵近特塞尔岛展开炮击。”
  “完了?”
  “完了。”
  “喔……”中年将官连续眨了几下眼睛,仿佛灵感来临,旋即伏案疾书。足足过了两三分钟,他才放下手中的钢笔,双拳撑在桌沿,眼珠子咕噜咕噜转了几圈。
  “回电:致B基地:我们正密切关注敌人动向,并将相机行事,切勿浮躁大意。”
  年轻军官挺胸回答:“遵命,长官!”
  对方离开之后,中年将官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眼前的信纸,仔仔细细阅读了两遍,将它收进抽屉,起身来到舷窗旁。不远处是两艘护航驱逐舰,侧后方可以看到一艘灰色涂装的中型航空母舰,侧前方是一艘轻巡洋舰——这是一个完整的战斗航行编队,在视线所不及的位置还有多艘战舰,它们尽数归属德国大西洋分舰队,长期驻扎在亚速尔群岛。
  德国人在亚速尔群岛共有三座海军基地,位于特塞尔岛的英雄港是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一座,大西洋分舰队的主力战舰通常停泊于此。值得庆幸的是,当特塞尔岛遭到敌方舰载机群的突然空袭时,这支分舰队正好外出操练,因此免遭厄运。不过,美英海军几乎倾巢出动,光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就有二十几艘,强大的航空兵第一波空袭就对德军在亚速尔群岛的陆基航空部队造成了重创,摆在德国大西洋分舰队面前的作战形势不容乐观。
  不多会儿,舱门再次被敲响,而这敲门的节奏与之前截然不同。
  “请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