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387

  战争爆发后,苏俄和日本双双持观望态度,而奥匈帝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同盟国家随时可能参战,英国不得不在欧洲战场独立对抗庞大的同盟国阵营。美国虽已参战,但外界对美国军队的动员效率并不看好,毕竟这个北美国家跟俄国一样幅员辽阔,大多数人口分布在相隔四千多公里的东西海岸。军史学家们一次次感叹,在上一场大战之初,如若沙俄帝国能够迅速完成动员,及早从东线攻击德奥,战争必然是另一种走势。
  美国的国土面积固然让大多数欧洲国家望而兴叹,却连沙俄帝国鼎盛时期的一半都达不到,而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交通设施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20年前的俄国,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此时的美国有别于1898年或者1914年的美国。在1932-1933年间,美国计有200万适龄青年受到军队征召,而在战争爆发前夜,美国陆海军现役兵力已分别达到90万人和30万人,另有数量可观的准军事人员。1933年5月19日,美国政府发布第一批征召令,70多万退役人员将在三日内重返兵营,同时将有150多万新兵应召入伍,而国家战略储备库里的武器弹药足以装备300万人……
  在与海军基地遥遥相望的波士顿港码头上,数以千计的民众摩肩擦踵,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意欲一睹美国主力舰队的强大阵容,但除了舰艇入港时的震撼一瞥,绝大多数人所能看到的就是那一根根高耸的、具有现代化外观的舰艇桅杆。只有少数政界人士和外交官员被允许进入军事基地,显然是出于军事考虑,波士顿本地的报纸和电台对舰队集结一事提之甚少,更不会有舰名出现。宣战之后,警察部门和反间谍机构明显加大了戒备力度,与欧洲之间的通信通讯渠道受到了严密的监控,纵是如此,潜伏在美国的情报人员还是有办法将一些重要信息送往同盟国的军事指挥机构。
  正午的烈阳下,位于爱尔兰西北部的贝尔马利特海军基地平静如往常,但随着德国公海舰队主力的进驻,港湾给人的视觉感官变得很是拥挤。
  租借给德国政府之后,这个昔日毫不起眼的海滨小镇迅速脱胎换骨,成了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海军基地。现如今,吊机林立的码头旁依次停靠着五艘巨型战舰,旗杆上悬挂着海军司令旗和海军上将旗的,便是德国公海舰队旗舰“德意志”号,它属于第二代德意志战列舰。该级战列舰共建造5艘,全部沿用了第一代德意志级的舰名,即:德意志、普鲁士、汉诺威、西里西亚、黑森。按照反复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德意志级的标准排水量为46050吨,装备克虏伯制造的50倍径16英寸火炮,而跟推崇火力和航速的美英海军不同,德意志级保留了德国主力舰重视防护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战舰生存性能的偏执追求,其舰体结构的设计充分汲取了上一场大战的经验以及美国战列舰“爱荷达”号被航空鱼雷击沉的教训,水面和水下的防御能力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战争如期而至,德国公海舰队磨刀赫赫,却没能捕捉到日德兰式的决战机会。原因无他,英国海军三分之二的主力战舰长期部署在加拿大,驻守本土的舰队远不足以跟德国公海舰队抗衡,战争爆发后非常干脆地选择了龟缩不出,任由德国海军各分舰队对普利茅斯、韦茅斯等重要港口展开狂轰滥炸。联军登陆科恩半岛,部署在利物浦的巡洋舰分队直到次日夜晚才在大群鱼雷艇的掩护下进行了一次主动出击,天亮之前又匆匆撤走。如此消极避战固然是策略需要,对英国军民心理层面的不利影响显而易见。
  意料到英国本土舰队不会倾巢出动,德国公海舰队主力舰艇完成炮击任务之后从容离开了英国人的视野。在当前的战略形势下,德国本土港口已经变成了海军的大后方,大西洋中部的亚速尔群岛是对抗美英舰队的前沿阵地,法罗群岛·爱尔兰·比斯开湾一线则是关键的主阵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旗舰“德意志”号率领第1战列舰分队来到了贝尔马利特海军基地,暂时远离了外界的各种纷扰。
  “长官,海军最高指挥部密电。”
  在旗舰的司令办公室,通讯官将新鲜出炉的电报呈送到了保尔·贝恩克面前。上一场大战以战列舰分队指挥官身份参加了多次重要海战,数年前指挥德国特遣舰队帮助阿根廷海军重创智利舰队,这些耀眼的功绩加之个人出色的能力,使得贝恩克成为继舍尔、希佩尔之后最被人们看好的德国海军将领。战争爆发前夕,希佩尔因病无法履职,贝恩克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公海舰队的代理指挥官。
  贝恩克扫了眼电报纸上的内容,随即示意通讯官自己没有什么要交待的。在通讯官离开之后,他拿着电报纸来到舷窗前又看了一遍,嘴里轻声呢喃道:“情报显示,美国主力舰队开始在波斯顿集结,已确定有两艘列克星敦和两艘北卡罗来纳,还有一艘可能是南达科他级或者新墨西哥级,目前没有发现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和北卡罗来纳么?如此说来,美国人正在集结主力舰队,然后联手英国海军进攻亚速尔群岛或者跨过北大西洋攻击冰岛,时间应该在两个星期之后……两个星期……”
  透过舷窗看去,每一艘德国战舰都以整洁有序的面貌示人,水兵们正在太阳下清理维护舰上的枪炮装备,每个人都以认真严肃的心态投入到备战当中。要再等上两个星期,将士们的斗志是否会被枯燥的等待给消磨掉?最乐观的情况就是英国在两周之内投降,那样德国军队就能主动将战线推进到大西洋彼岸,德国海军也将化被动为主动,以积极的姿态挑战美国海军,但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有多高呢?
  贝恩克摇了摇头,兀自嘀咕道:“耐心等待,看准时机,一击而中。”
第103章
星条旗飘扬(下)
  格林威治时间1933年5月21日中午,大西洋中部某海域,海面上烟云蔽日,桅杆如林,一支由两百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正浩浩荡荡地向东航行。低沉的轮机轰鸣遮盖了风和浪涛的声响,翻腾的水花迷乱了碧波荡漾的海面,自人类文明迈入工业时代以来,还从未出现过一支如此强大的舰队,光是建造这些战舰所用的钢铁就达到了百万吨之巨,为了让它们正常运转,需要近十万名训练有素的海军官兵恪守岗位!
  这里有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补给舰、医疗船,还有众多难以明确归类的运输船只,看似繁杂无序、各自为阵,其实角色分明、井然有致;威武雄壮的主力战舰编组于前队,体态别致的航空母舰居于中列,各式辅助船只集中于后队,巡洋舰和驱逐舰分布各处,前哨侦察、外围警戒、近身护航面面俱到……
  这支规模空前的舰队当中,担任旗舰的是一艘舰体磅礴、舰桥巍峨的巨型战舰,鲜艳的星条旗在它的主桅杆上高高飘扬,其下悬挂了一面蓝底四星的海军上将旗——不必署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国海军舰队现任司令威廉·哈里森·斯坦德利在此统御全局。
  在这艘巨型战舰装饰考究的高级军官会议室里,头发花白的斯坦德利端坐上位,在他身后的舱壁上挂着这艘战舰的铭牌,“南达科他”号。四艘南达科他级诞生于造舰竞赛最为火热的20年代中期,建成服役时是世界上最大最强的战列舰,它们保持的多项记录直到三年后英德海军的大不列颠级和德意志级相继完工才被打破。
  “来自敌方阵营的情报显示,德军高层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将要对亚速尔群岛展开突袭。事实上,以德国人惯有的思维方式,他们料不到我们胆敢跨越三千公里航程,在没有陆军和陆军航空兵支援的情况下攻击防御坚固的岛屿。确实,这是非常非常冒险的举动,有时我觉得自己是在做梦,有些东西似乎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但在片刻的假寐之后,我会非常清醒地告诉自己:是的,你已经踏上了一段伟大的征程,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将在你和你的伙伴们手里书写。”
  现年61岁的斯坦德利以徐缓的口吻道出满腔豪情,在座军官们莫不昂起头颅、挺直胸膛。能够参加这样一场史诗般的远征确是军人的荣幸,若能高奏凯歌,荣幸将成为毕生的骄傲,反之则有可能成为此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抒发了一番感慨,海军上将旋即进入正题:“先生们,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先说坏消息,德国和爱尔兰联合部队在英国北威尔士的科恩半岛之后,英国军队先后投入五个主力军团、大量战车以及列车炮发动反击,苦战两夜,一度离胜利只有几步之遥,但在敌人凶狠的海空打击下,英军反击受到重挫,兵员伤亡巨大,飞机和战车损失严重,目前恐怕只能转攻为守,任由德爱联军部队源源不断登陆科恩半岛。”
  言罢,斯坦德利目光低垂,似在为阵亡的英军将士们默哀。片刻之后,他的眼眸中又恢复了原有的稳重与坚定,并且扫视众人:“接下来说说好消息,从情报部门的分析来看,德国人完全没料到我们将以闪电袭击的方式进攻亚速尔群岛,他们虽在继续加强亚速尔群岛的防御,包括增派飞机和作战部队,但增兵规模有限,这意味着此次行动依然在我们的掌控当中。”
  在座将领之中,重量级人物包括战列舰队司令哈里·欧文·亚内尔上将、航母舰队司令克劳德·布洛克上将、巡洋舰队司令托马斯·哈特中将、驱逐舰队哈罗德·斯塔克中将。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这些老资历的军官们虽然无所畏惧,却也不是信心满满。1926年亚速尔危机期间,德国人还未完全站稳脚跟,美英主力舰队联手依然碰壁而回。现如今,德国人已在亚速尔群岛经营多年,几个主要岛屿都被他们修建成了庞大的海军要塞,加之长期驻扎于此的德国大西洋分舰队和航空军团,要以长途奔袭的方式强行夺之,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招凶险无比的棋。
  斯坦德利知悉众人的担心,作为这个大胆计划的重要发起者,他和他的搭档们已经进行了长达六年多的准备工作。尽管从未去过亚速尔,他对那里的每一座岛屿、每一个海岬、每一处海滩都了若指掌。这些年来,美英谍报人员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甚至牺牲,获取了德军在亚速尔群岛的大量军事情报,为美英海军高层制定详细作战方案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依据。
  除此之外,自20年代后期以来服役的新式主力舰大大提高了美英海军的攻坚能力。美国海军的南达科他级和科罗拉多级、英国的大不列颠级和海军上将级均装备50倍径的16英寸主炮,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和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更搭载了威力空前的18英寸主炮,这些大口径舰炮配上专门对付混凝土工事的穿甲弹,足以干掉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海防堡垒。
  为了迷惑敌人,斯坦德利不惜把两艘新服役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以及两艘被视为美国海军象征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留在了波士顿。纵是如此,这支远征舰队阵容之强、气势之盛,足以令踏上漫漫征程的美国海军将士们深受鼓舞——四艘标准排水量四万吨、装备12门16英寸主炮的南达科他级,四艘标准排水量三万六千吨、装备8门16英寸主炮的科罗拉多级,两艘标准排水量三万两千吨、装备12门14英寸主炮的宾夕法尼亚级,四艘超级战列巡洋舰列克星敦级,两艘两万吨级的独立级、两艘三万吨级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美国海军之精华集萃于此。
  此时与美国主力舰队相伴而行的,是从加拿大启程的英联邦主力舰队,包括两艘四万五千吨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三艘四万四千吨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两艘三万五千吨的君权级战列舰、三艘两万九千吨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以及4艘三万吨级的光辉级航空母舰。根据美英两国高层达成的协议,英舰队在攻击亚速尔群岛的作战行动中服从于美国舰队司令部的调度指挥,也就是说,“南达科他”号将是这支联合舰队独一无二的旗舰。
  要攻下一个由9座岛屿组成、总面积超过两千平方公里且有敌军重兵布防的群岛,光靠战舰和航母显然不够。为此,美英联军准备了四个陆战师又两个陆战旅,训练有素的陆战队员达到十万之众。跟德国的陆战师相比,美英陆战部队无论兵员素质、装备水平还是训练标准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前者经受过严酷的战争考验,早已是声名远播,后者虽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各地留下过“斑斑劣迹”,顺应潮流转变成为战略兵种之后还未有过实实在在的表现,所受到的关注和追捧要少得多。
  稍许停顿,斯坦德利继续道:“既然德国人的防守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的意见是直接采用一号方案,首先以舰载机实施远程空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尽可能破坏他们的机场,摧毁那里的作战飞机。如若前两轮轰炸取得理想效果,继续执行第三、第四轮空袭,如果效果不佳,就需要用夜间炮击作为必要补充。不算航空母舰,我们有二十四艘主力舰,敌人只有七艘,德国舰队白天出击的可能性很小,夜间很可能会出来碰碰运气,或是见势不妙趁夜溜走,我们真正需要对付的是敌人的鱼雷艇和潜水艇。在彻底掌握空中和海面的控制权之前,我们有可能会损失半数的舰载机、两到三艘巡洋舰,做好损失一到两艘主力舰的心理准备。”
  得到可以发言的示意,航母舰队司令布洛克上将说道:“我个人最担心的一点是敌人可能有我们未知的备用机场和隐蔽机库,如果德国部署在亚速尔群岛的战斗机不是500架而是600架、800架,我们有可能完不成既定任务。装在货船上的飞机只有抵港装配后才能投入使用,即便有足够的飞行员,在登陆并控制一处机场之前,这些预备力量只是一堆数字。”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斯坦德利很是平静的回应说,“如果出现了我们无法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我们的陆战部队将不得不在随时可能遭到敌机攻击的情况下强行登上海滩,人员伤亡可能比我们预计的多很多,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以一部分人的牺牲换来这场至关重要的胜利。先生们,时间宝贵,等到战斗打响,我们要么在四天之内站稳脚跟,要么将面对腹背受敌的状况。如果不能取胜,我们很可能输掉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美国的命运也将就此改变。”
第104章
风暴来临
  格林威治时间1933年5月22日上午,亚速尔群岛,特塞拉岛。
  “起!起!起!好!现在往右50公分,停稳,往下放!放!放!好!”
  岛屿北部一座被德军征用的农庄里,一名德军士官正指挥着他的士兵们用车载起重机把一根根比普通电线杆还要高的钢制长杆吊起,将它们依次放在竖立在事先准备好的基座上,用铁架和螺栓将其固定,再将一组组网状天线吊起,以螺栓固牢在长杆的中上部。
  农舍的屋檐下,数名身穿夏季短袖军服的德国军官仰起头,默默注视着眼前这个外观奇特、体型庞大的人造物体。农舍侧旁停着一辆草绿色涂装的汽车,它卡车不像卡车,客车不像客车,透过敞开的车窗,车厢里除了狭窄的过道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座位,几乎被各种机器和线路挤满。
  等到天线设置好了,一名头戴船型便帽的爱尔兰上尉从车里出来,径直走到那几名德国军官跟前,用流利的德语说道:“好了,先生们,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大蝙蝠’已经开始工作了。”
  为首的德国军官看起来还很年轻,领肩章表明他已是一名陆军少校。只见他礼貌地点了点头:“我们可否上去参观一下?”
  爱尔兰上尉微笑着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当然!”
  军官们离开屋檐下的阴凉地。此时艳阳当空,人们暴露在外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火辣辣的,而且空气像是凝滞了一般,只偶尔有一丝凉风吹来。
  如此闷热的天气,在这座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岛屿上可不多见。
  刚一上车,扑面而来的燥热气息让德军少校皱起了眉头,他从敞开的车窗探出头,瓮声瓮气地唤道:“斯泰因哈特!斯泰因哈特!”
  之前指挥士兵们竖杆子的德军士官闻声跑来,立正道:“长官有何吩咐?”
  少校语速飞快地说:“第一,立即给这辆车配上伪装网,要双层遮阳的;第二,通知军需官送一台发电机和十台电风扇到这里来。”
  士官挺起胸脯:“遵命!”
  言毕,德军少校朝爱尔兰上尉投去淡然一瞥,那表情似乎在说:嘿,老弟,这里有我罩着,不必担心什么!
  爱尔兰上尉不卑不亢地朝对方点点头,继续站在车门旁送德国军官们登车参观。
  爱尔兰的电子技术源自德国,迄今仍采用德制标准,之所以能够独立研制出第一流的雷达探测设备,高层的意志不可或缺。要知道,爱尔兰政府连年投入重金支持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而且数次从法国和美国工程师手中购得专利技术纳为己用,相较之下,德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的眼光和力量。
  并非每个人在技术方面都有一双慧眼,德军少校在车上东瞧瞧、西看看,很快就兴趣索然地下了车,朝他的爱尔兰同僚耸肩道:“真没想到今天的天气会这么热,看样子是要下一场大雨了,等下了雨就会凉快很多。”
  爱尔兰上尉笑了笑:“确实比爱尔兰热多了。”
  德军少校掏出手帕,边擦汗边说道:“听闻你们的电子探测系统能够探知300公里以外的飞机?”
  爱尔兰军官委婉答道:“那是指最理想的状态,实际效果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
  “我说嘛,若是时时都能监测300公里以内的飞机,英国本土的飞机一起飞你们就知道,怎么可能会让它们成功轰炸利默里克?”讲完这话,德军少校自觉不妥,便放低姿态说:“我绝无贬低盟友的意思。事实上,我们的探测设备只对100公里以内的目标有效,雨云天气还常常出现误报的情况,所以觉得300公里的有效探测距离是不可想象的。若真有这样的设备,我们必然能够在现今的战场上牢牢占据主动权。”
  爱尔兰上尉撇了撇嘴:“在反复测试的过程中,确实有多次探测到300公里外的飞机,探测的显示位置跟飞行员的实时报告相符。”
  德军少校显然没有在意对方的解释,他岔开话题说起了在特塞尔岛的生活,而他手下的军官们有的跟他一样,对爱尔兰人的设备无甚兴趣,但也有人无视车上的热度,在上面好奇的看这看那、问东问西。于是,下车的人们在背阴处一边聊天一边等待,德军士兵们迅速给这辆装有雷达设备的车辆罩上了伪装网。过了许久,车上的爱尔兰士官突然一脸不安地出现在车门口:“上尉!我想您最好来看一下!”
  爱尔兰上尉没有任何迟疑,撇下德国军官们上了车。
  “机器出了问题?”
  车上的士官摇头:“设备工作正常,但我们刚刚发现了奇怪的状况……探测信号显示有大群飞机从北面飞来,距离280公里,飞行高度1000米。”
  “那有可能是积雨云。”爱尔兰上尉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了装有荧光屏的设备前。天气本来就热,加上车上这些机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负责操作雷达的爱尔兰士兵早已汗流浃背,但他依然一丝不苟地盯着屏幕,偶尔调整设备上的几个控制旋钮。
  “可是长官,这种反应形态跟积雨云完全不同,我担心真的是飞机。”
  “让我瞧瞧……”盯着屏幕看了约莫半分钟,爱尔兰上尉转头,向留在车上没下去的两名德国军官询问:“你们今天有空军演习或者其他军事行动吗?”
  其中一人答道:“每天都会有飞机在周边巡逻飞行,但通常情况下,一组数量不会超过两架。”
  爱尔兰上尉皱紧眉头:“我们探测好几十架飞机从北面飞来!”
  车上两名德国军官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匪夷所思的表情。
  爱尔兰上尉忙不迭从他们身旁挤过,径直下车来到德军少校面前:“少校,我们探测到大群飞机从北方飞来,现在距离这里已经不到300公里了!”
  “什么?”德军少校瞪大了眼睛,基于之前的对话,他心存质疑,可是见对方如此严肃,现今又是战争时期,他还是很慎重地看待此事。
  “斯泰因哈特!”德军少校唤道,“电话线路通吗?”
  刚才那名士官迅速出现:“是的,长官,随时保持畅通。”
  “给我接三号防空警戒站!立即!”
  出于保护雷达站的需要,德军在农庄周围部署了一些防空火炮和高射机枪,按野战标准构筑了防御掩体,并在上面覆盖了伪装网,野战电话就置于其中一处掩体里。德军少校紧跟在士官后面去了掩体,留在车旁的德国军官们一个个伸长脖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神情渐渐焦虑起来。过了约莫四五分钟,少校表情凝重地走回来,摊开手对爱尔兰上尉说:“我们的防空警戒站工作正常,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那是因为你们的探测距离……”
  爱尔兰上尉正欲辩解,德军少校打断了他:“虽然我无从判断你们的探测结果是否可靠,但眼下是非常时期,我们绝不能拿亚速尔群岛的安危冒险,所以我向司令部做了报告,他们会调派侦察机去北面巡察,防空警戒站也在时刻监视那个方向。一旦确认敌情,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战斗警报。”
  爱尔兰人初来乍到,设备刚开始运转,对这一异常发现并没有十足把握,所以众人只好静静等着,聊天的少了,抽烟的多了,就这样过了大约一杯咖啡的时间,远处突然传来呜咽的防空警报声。
  德军少校脸色骤变。
  被他留在掩体那边的士官狂奔而至,急匆匆地报告说:“接到三号警戒站的通报,北面一百公里位置发现大群飞机,数量可能有两百架之多,他们已经向司令部做了汇报。”
  “该死!”德军少校双目瞪圆、双拳捏紧,显露出深深的震惊之情,他没有再对爱尔兰人说什么,而是大声招呼手下军官们返回驻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